高三地理综合练习题2(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综合练习题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加入WTO前,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回答1-3题。

1、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D.投资多,能耗大

2、我国入世后,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出口受阻,受到的冲击反大于棉粮。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下降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3、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说法与上图所反映的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不一致的是()A.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煤炭时代

B.从1890始,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

C.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结束于1950年

D.图中的五类能源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

5.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

C.消费方式的变化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6—9题。

6.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a、c、d B.c、d、e C.a、b、e D.a、c、c

7.影响b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市场C.交通D.地形

8.图示①一⑤城市中,冬季降水占全年比重最大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9.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说明,正确的是()A.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B.城市③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C.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

D.城市①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图2为二次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请回答10—11题。

10.乳畜业最可能出现的集约度指数地区是()

A.75~100之间B.100~125之间

C.125~150之间D.150以上

11.影响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平原面积B.水利设施C.降雨日数D.工业化程度

下图中的四地代表拉萨、昆明、重庆和贵阳,读图完成12—14题。

12.③地夏季气温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最低

B .位于谷地

C .太阳高度角大

D .距海洋近 13.②地冬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高

B .距冬季风源地近

C .纬度位置高

D .太阳高度角小 14.④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 )

A .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 .森林覆盖率高

C .东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D .较低纬度和较高海拔

图为拉丁美洲某一农场的景观图。请回答15—16题

15.使得本地土地利用呈现图示型态的主要因素是 ( ) A .曾经是欧洲殖民地 B .原住民的传统耕作习惯 C .为了促进观光业 D .根据配合宗教的需求 16.这种农业活动的特征是 ( )

①单位劳动力产量低 ②资金密集 ③农场规模大 ④种植单一粮食作物 ⑤易遭受生产过剩的风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有关特征图”,回答17~18题。

17.与甲、乙、丙、丁四国特征相符的是( )

A.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B.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18.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

A.①表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B.②表示资源和能源的输出

C.③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据此回答1 9~20题。

19、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20、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南亚上空14千米处发现了一片3千米厚的褐色云层,这一褐色云层被称为“亚洲褐云”,由灰尘、煤烟、酸性及其他有害悬浮粒子组成。完成第21题。

21.受“亚洲褐云”遮蔽的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日照减少②大气削弱作用减弱③低层大气温度升高④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⑤受其影响地区一定多雨⑥会损害呼吸系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⑤⑥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下列有关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脉西临太平洋,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B.该山脉在近段时间内仍会不断升高

C.该山脉的形成明显削弱了西风对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影响

D.该山脉的抬升,只会影响该地区的地表形态,不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地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