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实现数学教育目标
以教材为本活用教材以思想为魂渗透思想——以“分数乘整数”教学为例
师: 我们一般不这样说 , 而是 说成 2的 3 / 4 是 多少 。
【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验证 2 / 1 1 + 2 / 1 l + 2 / 1 1 = 2 / 1 l x 3 ,
“ 分数 乘 整数 ” 。 教 学 目标 : 1 . 学 生 在 自主 探 索 的 基 础 上 , 理解 分 数 乘 整 数 的 意 义 与 算理 , 能够 熟练 地 进行计 算 。 2 . 学 生 在合 作 学 习和 互动 交流 中 , 探索 、 发 现 并 归纳 总 结 出分 数乘 整 数 的计算 方法 。 3 . 学 生 运 用 所 学 知 识 解 决实 际 问题 , 感 受 数 学 与 生 活
生 ( 画线 段 图验证 ) :
— — — —v——一 ——— —v——一 ———— — ——一
( 1 ) 学 生汇 报分数 乘 整数 的方 法 。 ( 2 ) J I i : : [ i 生( 小结 ) : 分 母不 变 , 分 子 与整数 相 乘 , 用 字母 表
二、 探 究新 知 , 构 建模 型 1 . 体验 意义 , 理 解 算理
( 1 ) 动手 操作 。 感知 意义 。
①师 : 猜一猜 , 2 / 1 1 + 2 / 1 1 + 2 / l 1 和2 / 1 l x 3 相等吗? 生 I ( 类推验 证 ) : 因为 2 + 2 + 2 = 2 x 3 , 所以 2 / 1 1 + 2 / 1 1 + 2 /
2 . 揭示课 题
想, 获得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 , 初步掌握数 学的思维方法。 】
( 2 ) 小 组合 作 , 探 究算 法 。
活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性若干策略
活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性若干策略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教材内容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源泉,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内容,而是利用教材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利用教材作为“中介”,通过组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一、巧变教材,分解难点,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即使是新教材,因为它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
案例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的教学:对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这一节课的教学,按教材处理是通过教具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都是三角形的对称轴的知识,亦即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然后再用全等的知识进行几何的推理论证,最后进行性质的运用。
但是笔者发现采用该方法后,很多学生不会应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决问题,于是笔者改变策略,一开始让每个学生任意作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在你所作的三角形的同一边上作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随后,找出下面三个学生的结果让大家观察和比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第三个同学的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会重合呢?第三个同学所画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呢?然后老师和同学共同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最后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进行几何推理。
这节课经过这样改动后,对“三线合一”的理解更深刻了,知道在等腰三角形的前提下,只要知道其中一线,就可以推导出其他两线的结论,在作业中也会应用“三线合一”解决问题了。
二、灵活地处理教材,让学生学得更自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创造性地处理、驾驭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更换素材,增加编排,改变编排等方式,对教材进行有效再加工,进一步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和例题的示范作用。
活用教材,创设多味数学课堂
活用教材,创设多味数学课堂作者:朱卫明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10期“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为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正确领会其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外显的知识结构和蕴含的数学思想融入教学活动中,创设多味的数学课堂,让置身其中的学生细细地品味。
一、激活生活体验,给数学课堂添一点“趣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从教学目标出发,选取学生所熟悉的学习材料适时呈现,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苏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例1呈现了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练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这次投篮练习中,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大小做出判断。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将分母统一成100后再判断的方法,进而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为使学生更形象地认识百分数的本质特征,我们在出示例题之前作了这样的铺垫:师:(课件出示:55千克60千克)你能比较出谁重么?生:60千克的人重。
师:他们俩谁胖些呢?生1:还是60千克的人胖。
师:真的吗?学生思考中。
生2:也有可能是55千克的人胖。
师:(课件出示图1中人物图片,教室中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现在你能比较出谁胖吗,说出你的理由。
(生踊跃回答)师:为什么重的人不一定胖呢?生:判断谁胖,要把这个人的“体重”与“身高”结合起来比较。
(师适时板书:两量结合)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在解决“这次投篮练习中,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这个问题时,都能主动地联系“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这两个数量来思考。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和探索。
”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联系,心中有“本”,更应眼中有“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其在愉悦和兴奋中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用“活”教材与“活”用教材
用“活”教材与“活”用教材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特别是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圈子。
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呈现给学生,“活”用教材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识。
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活”教材可以用,那么,如何用“活”教材和“活”用教材,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呢?一、加工改造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等问题,实际上教材并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它只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范例而已。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学会加工改造教材,在不改变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脱掉数学知识已经老化、过时的“旧衣”,换上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新装”,使传统的教学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相关的数学材料,捕捉有益的数学信息,把学生“身边的数学”引进课堂。
我在四年级《找规律》第一课时中,大胆改造教材,将课本的原有的主题图作适当的改动,增加了两种物体相等的间隔排列与围圈的图片,使教学内容得到拓展。
二、替换更新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甚至是重组或改编教材,是教师的业务权利。
对于教材中远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取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真切地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积极合作、真诚交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方法是人创造的、积累的,能不能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关键在于教师。
1.理念。
教学行为受课程理念的支配,有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生活”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它有利于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活用省编教材,实现课程园本化
察研 究 , 帮助 教师 寻找 到解 决问题 的方 法 。
在管理 角色 转变 的 同时 ,还 要建 立起 与之 相适 应 的教
显 了我 们 因材施 教与 个别教 育的 理念 。 活动 中 , 区域 成 了课 程, 准 备好 的环 境成 了教 师 , 满 足 不同 水平 幼儿 的操作 的 材 料 成 了教师 与幼 儿之 间的桥 梁 。“ 贝 贝茶 吧 ” “ 咪咪 时装 店 ” “ 民 间艺 术 馆 ” “ 时 代发 型 屋 ” “ 漂 亮 宝 贝影 楼 ” “ 自助 餐 厅 ” “ 食 品 加工 区” “ 爱 心 医 院” 等等 , 不 同类 型 的活 动 区在 园 内
本 。平时 我们鼓 励教 师与 幼儿 走 出幼儿 园 , 到大 自然 中 去 ,
先计 划好 的活 动 内容 , 对此 , 教 师们 总是 以极 大的 兴趣 参 与 到对 这 些内容 的研 究 、 讨论 与探 索 中。于是 , 我们 利用 业务 学 习时 间组 织全 体教 师 进行 了 有关 生 成课 程 的理 论 学 习 , 让 教7 NI ' - J 真正 理解 生成 课程 的有 关理 念 。在 理解 生成 课程 的有关理 论 后 , 各班教 师 在预设 的基 础上 , 关 注 幼儿敏 感 的
在幼 儿 园一 日活 动 中 ,幼儿随 时都会 生 成教 师没 有预
四、 利用社区资源 。 家庭 、 社会 、 幼儿园为一体 。 形成教
育合 力 家长 、 社 区是教 育 的合作 者 , 也是 幼儿 教育 中 的重 要角
色。 在 幼儿 教育 过程 中 , 如何充 分利 用和 发挥 家长 和社 区的 资源 , 是 新 时期课 程改 革所面 临 的新课 题 。 陶行 知先生 说过 , 活的教 育要 用活 的环 境 , 不 用死 的书
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其蕴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处理和有效的组织,才能落实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
特别是在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今天,在新理念下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成了每位教师的基本功。
我认为,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吃透教师用书,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师用书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专家、学者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共同编写的,是广大教师备课时的首选用书(也称教学参考书)。
通过认真阅读它,可以领会编者意图,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我认为,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等。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如“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中通过逐步提示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维难度。
本节课教学的建议是: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学生在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只注意到了个位数,因此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的特征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
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
接下来,经过进一步的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各位上数的和,发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的和也是3的倍数,然后通过正反例子进行验证。
教学离不开教材,“用教材教”的第一层含义就是要用好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中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活用教材 教活学生
教 活学 生
杨 可 玉
由上 面 的案例 ,我 们看 到教 师 为了 引 出最 为 原始 的 “ 数数 法 ” ,居 然费 了九牛 二 虎之 力 , 其 目的只 是为 了体 现 算法 多样 化 。而学 生在本 节课 的学 习 中知识无 增 ,思维得 不到提 升 ,甚至 滞 后 ,这 不利于学生 的学 习和发展 。其实 ,由于 学生 ( 特别是生 活 在 城市 的学 生 ) 在 上小 学 之前都 经 历过 学前 教 育 ,他们对 于 1 0 以内的加 、减 法 已经 达到脱 口而 出的程度 。所 以在教学 中我们 不 一定要要求 学生说 出所有 的算法 ,更不 能要求 学生掌握 所有的 算法 。 三 、合理整 合教材 。运用教学资源 教材 编写集结 了众多专家学 者们 的智 慧和心血 ,蕴含 着数学 知识 自身 的逻 辑体系 ,具有 一定的权威性 。我们一 线教师有 必要 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 ,但也可能导致选用 的随意 陛。 我们 在创新 建构 时应理性看待 教材 ,要在认 真揣摩教材设 计 意 图的基 础上定 夺 内容 的取舍 , 使 静态的教 材资源转 变为有利 于 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态教学资源 。 有一 老师是这样 上 《 有趣 的图形 》这一课 的。老师是直接 出 示长方形 、正方 形 、三 角形和 圆形 ,认识 完平面 图形 后再让学 生 寻找生 活 中物体 含有 的这四个 图形 朋友 。整 节课 虽说 能让学生 动 起来 ,但 我总觉 得 与教பைடு நூலகம்材 的意 图有 些背离 ,在 随后的 教后 评 析 时 ,我首 先分 析 了教 材 的编 写立 意 :引导 学生 通 过印 、描 等方 法 ,经历 从 立体 图形 再 到平 面 图形 的认知 过程 ,感受 “ 面 在 形 上 ”,我 们 的课 堂教学 要紧扣这一 意图 ,遵循 学生 的认 知规律进 行教学 。我的这 一建议 , 得 到 了与 会 同仁 的认 可 。随后 在 自己的 实际教学 时 ,我 也是这样落 实想法 的 :要求学生 从带来 的牙膏 盒 等立体 图形描画 出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 圆形 ,给 这 四个 图 形 朋友上 彩 ,剪下 来 ,在一 系列操作 中认 识平 面 图形 。在相当 的 段时间 里 ,我认 为 自己正 确把握 了教材 的意 图 ,让学 生进行 了 活动 ,后 来在观看 了一节 《 认识平 面图形 》课堂 实录后 ,我才 明 白在我们 的教学 中缺少点什 么 。录像 里老 师引入 从 “ 聪 聪到科技 馆 观看机器人 ,回家画 了四幅 由立体 图形 组成 的机器人 ,聪聪后 来 一直在思考 这些机 器人 留下的脚 印是什 么样儿 的?” 老师提问 了学 生这些机器 人 的脚 是什 么立体 图形 ?怎样让这些 机器人 留下 脚 印?同学们纷 纷 出主意 ,想 出各种 办法 来 留下 机器人 的脚印 , 汇 报 时 高 兴 地 说 :这 是我 用 长方 体 印 的 ;这 是 我用 正 方 体 描 的……老师再揭 示长方 形 、正方形 、三角 形和圆形 就是 我们 今天 要认识 的平 面图形 。这 位老 师的高 明之处 就在于 利用机 器人的教 学情境 ,巧妙地 回顾前 面学过 的立 体 图形 , “ 留下脚 印 ”又 自然 地过 渡到平面 图形 的认 识 ,通 过整 合教学 资源 ,让学 生在真 实有 趣 的情 境 中主动 学 习,经历 、体验 数学知 识的形成 过程 ,整个 数 学学 习活动充满 了情趣 。这样 的教 学 ,有 别于我们直 接要求学 生 就是要 这么描 、这么 画 ,我们 的学 生少 了一个操作 与思考 有机结 合的时空。
活用教材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
活用教材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在依托教材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通过对教材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结构重组、知识创生、生活还原等,实现教材的“再度开发”,从而让数学教材在“创造性运用”中增值。
一、结构重组——追求整体感悟的数学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因受到理性课程观的影响,常常是老师一点一点地教,学生一点一点地学,人为地把整体知识机械地割裂成一个个部分。
这种“局部积累的数学教学”很难让学生领悟到知识的有机联系,不能让知识彰显出内在的生命。
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对教材知识实施结构重组,建构“整体领悟”的教学乐章。
首先,把数学教科书中以横向的“点”为单位的符号按其内在的类型特征组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先整体感悟认识再局部把握知识。
如在立体图形体积计算中,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时,既需要共同的方法“底面积×高”,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特殊的方法。
教学时,我一般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整体感悟,建立初步的整体认识;在以后的几个教时中再让他们分别把握局部。
这种“整体感悟式”策略的运用,可以摆脱只有知识点而没有整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摆脱大量的机械训练,使遮掩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得以呈现。
其次,把数学教科书中以“点”为单位的符号系统进行融合,通过有主有从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形成灵活判断与主动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数的运算”教学,教科书将其按照两个角度编排:一是运算的类型,即:加、减、乘、除;二是算法的形式,即:口算、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
于是出现今天教加法估算,学生就会“将估算进行到底”,而不会去思考什么时候进行估算,也不会思考有没更简便的方法等。
针对这一现象,我用综合的教学策略对数学教材的结构进行微型的调整,删除教科书中过多重复的习题,突破单一的算法,补充多维变化的习题,唤醒学生深层次的灵活主动,从而实现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
二、知识创生——追求自主创造的数学教学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学习材料的选择与提供也不例外。
学好数学有绝招 活学活用方法妙论文
学好数学有绝招活学活用方法妙摘要: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发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和把实际问题用数学化的方法加以思考、分析、求解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化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14-0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因此中学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
”这充分说明数学的应用广泛。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应根据内容特点,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你身边。
二、活用教材实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探讨数学应用的教育途径各异,但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素材主要取自课本。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积极挖掘课本中知识应用的素材,加强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1、以实例为引言,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最明显的特征是每一章的开始,都用一个配有插图的短文作引言,引言提出的一般都是实际问题。
如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是: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游,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空车,每辆车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多少辆空车?这个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会碰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尝试解答,初步体会成功的喜悦,满怀信心地开始新的一章的学习。
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能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并探索解决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范例。
活用教材,传道授业解惑
活用教材,传道授业解惑————————————————————————————————作者:————————————————————————————————日期:活用教材,传道授业解惑-中学数学论文活用教材,传道授业解惑江苏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刘正玉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把握教学进程(一)充分挖掘教材,理解编者意图高中数学的难度是有些增大的,因此,作为教师充分备课是至关重要的,有责任心的教师会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把握住教学的进程,理解其中真正的指导意义。
同时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清楚地了解到新高中数学的教材内容已经有所改进,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只有教师把握好教学要求,才不会偏离教学方向。
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尤为重要,适当增加函数解析式的求解问题,不应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中出现过于复杂的求解训练,避免一些偏题、怪题。
(二)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知识进行思考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吸收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积极参与、与教师互动,才可能掌握知识的精髓。
新教材的编排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整理知识,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同时发挥自身的能力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对教材进行新的合理教学,引导学生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讨论与思考。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数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发挥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逐渐点燃他们对于数学的热情。
(三)通过教材中的习题讲解传授解题方法教材中的例题是学生初步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必然会去探究的,教师会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去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解题的方法,夸张来说就是能够以一题之解法来应对上百道题目。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例题教学,将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相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真正掌握解题技巧。
同时不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新的规律以及新的解题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用教材的三种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编写也越来越精彩,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注重学生能力及思维的培养。
教师应精准解读教材,深入把握教材的实质,结合教学实际(包括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稍加调整,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基于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再加工,既要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去主动学习,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
如在教学《运算律》时,我们把例题“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改为“5个男生在跳绳,4个女生在跳绳,6个女生在踢毽子”。
师:根据这几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求跳绳有多少人怎么列式?生:5+4=9或4+5=9。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式子写出一个等式吗?生:5+4=4+5。
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例子吗?顿时,学生沸腾起来,踊跃发言。
生1:9+5=5+9、12+9=9+12……生2:54+78=78+54、23+34=34+23……生3:125+321=321+125、456+544=544+456……评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而不是计算。
在教学中把数字改小,可以降低计算难度,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助于加深其对加法运算律的直观理解。
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写出各种式子,基础好的学生写出两位数或者三位数相加的算式,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写出一位数相加的,满足学生不同程度的需求。
二、前后贯通,打通知识脉络,拓展思维能力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隐藏的知识共性。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当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教师可适时追踪溯源,贯通算理,提问:反思我们学过的整数、小数加、减法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加、减法,它们在算的道理上是否一致?由此展开小组讨论,反馈交流。
生1:我们小组结合前面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列出如下竖式(学生指着板书)。
准确把握教材,实施有效教学
准确把握教材,实施有效教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
准确把握教材、合理运用教材、灵活建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拓展思维、发展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最大限度发挥教材功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此,结合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读懂教材,准确定位目标课前读懂教材,准确定位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鸡兔同笼》是一个传统而经典的趣味数学问题。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是:以图文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以表格加“旁白”提示,呈现三种列表方法—“练一练”呈现三个表格解答问题。
其目的是让学生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备课之前,我向同年级的几位老师了解了这一内容的教学情况,他们普遍反映:尝试让学生用列表法解决这一问题很麻烦,后来就干脆让学生直接用老办法——假设法列算式或列方程解答,用假设法解决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接受很快,但有少部分同学还是难于接受。
针对这一现状,我再次研读了教材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练一练”,教材都只呈现了“列表”一种解法。
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清楚写到:“教学时,教师不宜补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列表方法这一常用数学方法的掌握,更不应要求学生直接套用公式解题。
”全面解读教材让我明白:教材将这一经典、传统的题目“鸡兔同笼”选编在“尝试与猜测”一节,其目的不是为了解答这一类题,而是以“鸡兔同笼”这个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学生通过对鸡兔同笼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用活教材 教活学生
知识形成之后 , 又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让学生 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受数学 的应用价值。 感 总之 , 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结 合生活实际 , 抓住典型事例 , 教给思考方法 ,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 味性和实用性 , 使 学生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 体验数 学 、 喜欢数学 , 让数学课堂教 学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 而培养 出一批真正 从 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
数 学 知 识 运 用 到生 活 中去 , 学 生 发 现 数 学 就 在 自己 身 边 , 而 元 钱 。 让 从 A元还可 以是多少钱 呢?生 4: 还可以是 05元 , . 表示拾到 5 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 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要把学生 师 :
的个人知识 、 直接经验 、 生活世界看成重要 的课程 资源 , 使他们 角钱。…… 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 的事物 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和体验 师 : 那么 A元可以是 0 吗?生 5绝 对不可以, 元 : 如果是 0元 , 那 么这个失物招领启事就和大家开了一个 大玩笑 ! 数学 , 体会到数学就在 身边 , 感受到数学的作用 和魅力 。 为什么不直接说 出拾到多少元 , 而用 A元表示呢?…… 例如在 教学 百分数 的意义 时, 笔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创设 师 : 由于学生容 易认识具体 、 确定的对象 , 字母表示 的数是 而用 了 4个 过 程 : 可变的 , 因此开始学习学生往往难 以理解 。本题 中的 l体验搜集信 息的过程 。 、 课前调查 4 6年级人数 , - 体育达标 不确定的 、 “ 失物招领 启事” 是学生所熟悉 的活动 , 激发 了学生学 习新知 的 人数 , 体会数据搜集过程。 2 体验问题的产生过程 。把信息呈现之后 , 、 提问 : 如果你是 欲望 ,学生便 能不 由 自主地参与到解 题过程 中去。在讨论交 流 中, 集思广 益 , 使学生在愉快 的氛 围理解 了新知 , 并对所学 的知 校长 , 你最想知道什么? 掌握得更牢固 ; 另一方 面也提 高了人际交往能 , 增 3 体验问题的解 决过程 。 是不是达标人数 多, 、 问: 工作就好? 识更理解 , 学生得出结论 :应该是达标人数与总人数 的几分之几 ,因为分 强 了相互 帮助 、 作的意识 , 合 受到 良好 的思想教育 , 也锻炼 了学 母、 分子 比较大时难以比较 , 学生想到用分母是 10的分数来表 生对社会的洞察 力。 0 达, 进而认识了百分数 。 用活教材是一种教育 、 一种智慧 、 一种艺术。用活教材带给 主动的 、 富有个性 的学 习过程。 4 理解百分数的应用过程 。 、 通过报纸上百分数的应用 , 揭示 学生的将是一个生动活泼 的、
初中数学教育中“用活”教材方法论文
初中数学教育中“用活”教材的方法【摘要】所谓的“用活”教材就是指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身心特征以及能力,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用活”教材已经成为了决定主体质量、状况以及活动功能最为基本的因素。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其对教材的使用情况已经关系到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数学素养。
下面,笔者就从人教版教材着手,浅谈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用活”教材的方法。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师教材使用方法提升一、前言从字面上面来看,初中数学教师“用活”数学教材,就是指将数学教材创新化,使数学教材能够真正的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作用。
所以,“用活”就具有创新、创造的意思,同样也具有突破的意思。
在初中数学领域中,所谓的“用活”教材就是指具有机体所具有某种特性,对其特性进行认识和一定的发掘。
所以,教材自身具有不易改变性以及相对稳定性。
初中数学教师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具有的关于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稳定的、本质的特征,更加应该有对于教材的认识、认知以及质疑的特性。
伴随着人们对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的认可程度逐渐上升,人教版教材具有思路清晰、练习题目新颖等等有点,人教版数学教材得到了普及,因此,数学教师对于人教版教材使用的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来说动态的概念,会伴随着数学以及社会的需求和不断发展而逐渐变化,并且其自身具有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的内涵。
通过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自我的提高以及科学教育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的能力、知识、思想等等方面的职业修养以及特征。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师人教版教材使用能力提升、实施数学的素质教育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实施相关的数学教师素质的教育。
本文中,笔者就对初中数学教育中“用活”教材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
二、初中数学教育中“用活”教材方法之改进自身数学教学风格和模式作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自身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也必须是灵活多变、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异的,因此,我们坚决不能够出现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情况。
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对于人教版教材成熟使用的标志就是自身所拥有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同样,拥有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已经成为了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
用好用活教材教会学生学习
用好用活教材教会学生学习教材是教师备课、上课的基本资料,正确理解和娴熟掌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必需条件。
同进,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供给了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实行教课的重要资源。
所以,在教课中要用好教材。
一般而言,教材也有必定的限制性。
比如,教材主要面向全体学生,表现教课的共同要求;教材编写过程较长,内容常常滞后;此刻教材版本许多,各有特点,需要博采众长,优势互补。
所以还要用活教材。
怎样用好用活教材,发挥教材的潜伏优势,教会学生学习?自己试从以下几方面谈点浅显的认识。
一、用好教材,让学生学会为便于学生学习以致学会学习,教课中应当使教材的思路与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和睦联合、协调发展。
这中间,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
教师应重视展告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表现知识的逻辑次序和内存联系,启迪学生踊跃思虑,实此刻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地存心义地建立认知构造,好让学生学会。
比如,教课“千克的认识”时,教材按以下线索睁开知识并指引学生进行研究活动。
先是比一比,经过比较两袋物件,使学生认识物体有轻有重,比较轻重的方法能够是“掂一掂” ,也能够是“称一称” 。
接着认一认,让学生懂得“称”是比较物体轻重的有效方法,于是就必需认识生活中常有的秤。
而后称一称,因为称一般物体的重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哪些物件的重量是 1 千克呢?经过本质称一称,对“千克”成立初步的认识。
最后拎一拎,把称出的 1 千克重的物件拎一拎,让学生对千克有个直接的体验。
这里教材设计的这条学习活动线索,不单展现了知识自己发生、发展的逻辑次序,并且也表现了指引学生自主研究、逐渐体验和理解知识的企图。
在教课中,教师要理解教材企图,掌握知识脉络,有序表现知识,指引学生勇敢研究,获取知识。
二、用活教材,让学生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踊跃利用各样教课资源,创建性地使用教材。
所以,用好教材的同时,还要用活教材,如能够适合地合理重组教材,使教材的知识构造更切近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这不单更便于学生学会,还可以让学生会学。
从一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看如何活化与活用教材
化静 为动 是 指将 教 材 中用 文字 或 图片 表示 的静 态
拓展.
化远为近是 当年代相对久远 ,或发 生的事件离学
要活化和用活教材 ,不仅需要教师有较 高的数学
生生活的地域相对较远时 ,采用最新 的 、离学生相对 素 养 、渊博 的 知识 、广 泛 的 兴趣 和 先 进 的技 术 ,还 需 较近的 ,学生 比较熟悉的素材更新教材 ,这样的策略 要教师悉心钻研教材 ,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理解数 符合从学生 已有知识和经验 出发进行教学 的原理 . 教 师在教学设计 中创设 的情境 1 ,将教材例题中 2 0 0 4年
《教 学 研 究
J l AOXUEYANJ l U
摘 要 :化 静 为 动 、化 远 为近 、化 难 为 易 ,适 当补 称 为 常量 ” , “ 可 以取不 同数 值 的量称 为变 量 ”不会 有太 充 是 活化 与 活 用教 材 、 变教 材 为 学材 的基 本 策 略 .以 大 的 困难 .
作者 简介 :许芬英 ( 1 9 5 7 一) ,女 ,浙江桐 乡人 ,中学高级教师 ,浙教 版初 中数 学教 材副主编 ,曾获 “ 苏步青数 学教 育奖”一 等 奖 ,主要从 事 中学数 学教 学、课程教材和考试评价的研 究.
2 0 1 4年
第1 — 2期
教 学 研 究》
l 《 = = = } X i 囊 _ J i . . … … … 、 … … . .
一
材 ,都需要教师利用生 活的三维空 间 、多媒体设备 、 教具 、语音等将之活化 ,使它成为立体 、有动感和时 代感 、适 合于学生实 际水平 的学 习材料 . 下面 以浙江 省特级教师胡赵 云老师的一节公 开课 “ 常量与变量 ” 的教学设计为例 ,分析归纳活化与活用教材的策略.
用活教材 用实数学
从 事 教 学 活 动 的 过 程 中 , 真钻 研 教 材 、 析 教 材 、 照 本 宣 讲 , 必 需 的数 学 : 同 的人 在 数 学 上 得 到 不 同 的 发 展 。对 于 教 材 教 师 认 分 不 不
历 真 正 的 “ 数 学 ” “ 数 学 ” 过程 这 比老 教 材 更 能激 发起 学 方 面 的数 学 问 题 . 1渐 成 为 人 们 的常 识 。 果 数 学 教 学 仍 旧视 做 、用 的 已 3 如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求 知 欲 望 . 能 体 现 新 课 程 的 理 念 . 生 在 自主 更 学
故 内容 涉及 数 学 史 料 、 学 家 、 际 生 活 、 学 趣 题 、 识 背 景 、 数 实 数 知 信 泛 . 我 对 教 材 作 了如 下 处 理 息技术 、 题讨论 、 问 知识 延 伸 等 。 这 比老 教 材 更 能 扩 大 学 生 的 知 首 先 从一 实 际 问题 人 手 :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 股 票 、 息 、 险 、 奖 储 蓄 、 期 付 款 等 经 济 像 利 保 有 分
而 不 见 . 满 足 于 “ 维 体 操 ” 功 能 , 管 实 际 应 用 , l就 太 只 思 的 不 恐 l f 不合 时宜 了 我 们 教 师 要从 生 活 实 际 中寻 找 背 景 撷 取 素 材 . 导 指
识 视 野 ,增 强 学 生 对 数 学 文 化 价 值 的 体验源自.提 高 学 生 数 学 的 修
养 , 学 生更 多 了解 数 学 、 究 数 学 的 机 会 给 研
如 图 所 示 .在 高 速 公 路 A B上 要 修 建 一条 与 A 夹 角 为 6 o B O
活用教材与数学教学活动
5以 内数 的 口头 加 减 应 用 题 》 ,教 师 先 以游 戏 活 动 的 方
式引 导幼 儿在 买卖 水 果 的过 程 中学 习讲 述 5以内数 的 口 头加 减应 用题 ,积 累 加减 法 的感 性 经验 。接 着 。教 师 充 分 利用 “ 书 ”提 供 的配 套教 学 挂 图 ,引导 幼儿 尝 试 根 用 据 给 出 的条件 自编 5以 内数 的加 减应 用 题 。然后 ,教 师
画面 ,使 挂 图 “ ”起 来 ,让抽 象 的 问题具 体 化 、形 象 活 化 ;让 枯燥 的问题 生 动 化 、趣味 化 :让 复杂 的问题 简 单
化 、灵 活 化 。教 师 可 以 以 幼 儿 的 实 际 经 验 为 基 础 ,根 据 教 材 中蕴 含 的数学 知识 和思 想方 法 ,以活泼 有趣 的小故
《 建 省幼儿 园教师 教育用 书》 ( 下简称 “ 福 以 用 书” )是贯 彻 《 儿 园教 育指 导 纲要 》 幼 、实现 《 福建 省 幼 儿 园教 育指 南 》 、实 施 教学 的主 要 依 据 。它 不 同于 以 往
的 教 案 .是 教 师 开 展 活 动 的 参 考 和 提 示 。 为 此 ,教 师 对
时 . 自 编 了 “ 明 秋 游 迟 到 了 ”、 小 “ 明 的 第 二 天 ” 故 事 . 运 用 幼 儿 熟 小
悉 的 故 事 情境 组 织 教 学 。 先 是 教 师 边讲 述 故 事 “ 明秋 游迟 到 了” 小 ,边 出示 相关 时 间 的钟 面 ,初 步 引 导 幼 儿 认 识 整 点 和 半点 。接 着幼 儿边 听 故 事 “ 明 的第 二 天 ”边 拨 钟 面 , 小 引 导 幼儿 动手 操 作 学 习 看 整 点 、 半 点 ,使 幼 儿 在 动脑 想 、动 口说 、 动
活用教材资源,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活用教材资源,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作者:朱颖仪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2期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数感、空间观念、运算能力、应用意识等十大核心素养;同时也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认知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托,可见“教材、教学、核心素养”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课堂40分钟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尊重教材,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的辅助工具,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
教材都以静态图片或文字方式来呈现的,显得较枯燥和单调,而数学的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了要关注学生的态度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情怀,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根据实际需要,让教材“活”起来,把静态的场景动态化,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分段计费问题”,教材只呈现了一张静态的主题图,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采用了动画播放手段:小汽车在公路上“嘟嘟”行驶,到达目的地,司机说:“行程6.3km。
”乘客说:“我要付多少钱?”的对话情景。
课伊始,教者采用Flash动画着力营造了一个有影像、有声音的活动场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探索学习中,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领悟教材,动手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新课程也强调,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建构数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用教材,实现数学教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编写,其逻辑严密、高度抽象概括、知识环环相扣,使学生感到惧怕。
在教材的“指引”下教师把知识源源不断地硬塞给学生,然后通过强化训练而达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过去历来学生数学期末考试平均分均不合格,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而在新课标的观念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
始终,教师善于发掘出新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材。
一、新教材从学生的身边出发,确实把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在的生活经验出发。
数学教材每一章开始,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引入,体现整章的核心,而每节课开始,也安排生活中的例子。
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材创设电影院的情境。
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先看第几排再看第几号,而有的同学说还要看是几楼(因为有的电影院是两层甚至是多层的)这是每一位同学都很熟悉的,即使平时考试成绩很差的同学也不陌生,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此时教师作适当的鼓励,学生的热情就更高了。
并顺势引出,
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和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导出新知识,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么“3排8号”如何表示呢?(5,6)表示什么含义呢?这样的引入学生学起来不容易混淆,应用不着教师费心的讲解了,只需作适当引导,归纳就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二、每一章节基本上都按排了“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教师按照教材编排上述的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主动获取、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家思维能力。
如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教材设计了“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教师不要急着下结论,给出定理,而是组织学生展开思考。
有的学生认为不一样长,因为当铁轨的宽度不一样,那么夹它们之间的枕木就不一样长了;有的同学则反搏说,铁轨是让火车行走的,而火车的两边的铁轮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也即它们的距离是不变的,要是铁轨宽度不一样,火车就会出轨造成事故。
此时课堂成了学生的辨论台,然而教师作适当引导,题目的前提是在笔直的铁轨上,不用考虑转弯时的变化,学生一点即明。
同学们开心的笑了“哦!”,“我早说了吗!”等声一遍,再转入下面的学习就从容多了,也体现了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掌握知识。
传统的数学教材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产生这样的疑问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么深奥的数学呢,它们有用吗?”而现在教材举也很多实际的例子,不用教师费心说,学生看题或在学的过程中已感知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九年级下册“船有触礁的危险吗”这一节内容,它是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路线或物高的内容,本是难度大而又枯燥无味的内容,但因其实例,学生生活中会应用到的知识,学生很感兴趣,并且再加上美丽的实物图,把学生感官也动员起来了,那学的劲就不用说了。
而教师也不用把知识“形象化”了才去让学生理解,相对来说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学生学的时间多了。
三、教材课后编排了大量的“读一读”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读一读”的内容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只是介绍知识的由来,不仅扩阔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等。
如有“矩形、正方形”这一节的课后,“读一读”的内容是“侦察兵密码通信游戏”,它是正方形性质应用的游戏,非常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阅读的情感和兴趣。
要是学生弄不明又想知道其因由,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和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并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教材还有许多可利用的优点,让我们一起慢慢去发现并加以应用吧!然而,正如索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既然太阳上了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因此新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而取其“精”去其“糠”就更能发挥新教材的作用,更好地让教材
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