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标准试题
社会学概论自考真题2015年4月及答案解析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1/3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在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科尔伯格的理论认为
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上一题下一题
(21/30)单项选择题
第21题
学校不再被视为社会实现其自我良性再生产的领域而成为统治阶级用以生产与其特殊地位和利益相吻合的工具这种教育的社会学分析视角是
A.冲突论视角
B.互动论视角
C.后现代视角
D.功能论视角
上一题下一题
(22/30)单项选择题
第22题
达到就业年龄且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被称为
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上一题下一题
(4/3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是
A.人文主义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C.实证主义方法论
D.功能主义方法论
上一题下一题
(5/3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非介入性研究法是指
A.观察法
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弗洛伊德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12/3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社会角色可以划分为
A.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2、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4、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
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环境5、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映系统。
7、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思辨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绪和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20、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21、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研究者研究者应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顺序和原有问题提问24、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25、系统性原则不是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27、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29、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奥尔波特3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33、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34、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3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37、集体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39、“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40、霍妮认为男女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41、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42、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43、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44、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45、对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的个体的再教化46、观念不是社会化的载体47、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48、“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50、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相应的心理状态51、企业家属于功利型角色5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叫角色失败53、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角色间冲突5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57、身份的特点不包括系统性59、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60、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6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63、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
社会心理学二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二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互动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计算法答案:D3.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是指:A. 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B. 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解释C. 对环境因素的解释D. 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答案:A4.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比单独时差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比单独时好C.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促进作用D.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抑制作用答案:C5.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解释的是:A. 个体如何认识自己B. 个体如何认识他人C. 个体如何认识社会D. 个体如何认识群体答案:D6.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A. 顺从、服从和认同B. 顺从、服从和模仿C. 顺从、认同和模仿D. 服从、认同和模仿答案:A7.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习得主要通过:A. 直接经验B. 观察学习C. 模仿他人D. 社会强化答案:B8.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的是:A. 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B. 个体之间的权力关系C. 个体之间的利益交换D. 个体之间的合作共赢答案:C9. 社会促进理论认为,群体存在会:A. 增加个体的焦虑B. 减少个体的焦虑C. 提高个体的表现D. 降低个体的表现答案:C10.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的是:A. 个体如何理解社会现象B. 个体如何理解他人行为C. 个体如何理解自己行为D. 个体如何理解群体行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BCD2.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社会认同理论D. 社会促进理论答案:ABCD3. 社会影响的来源可以是:A. 个人B. 群体C. 文化D. 媒体答案:ABCD4. 社会促进效应的表现包括: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模仿D. 社会学习答案:AB5.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认知过程包括:A. 信息编码B. 信息存储C. 信息检索D. 信息应用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促进效应的含义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Heider认为事件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下列属于内因的是()。
A.外界压力B.天气C.噪音D.情绪2.一旦觉得小王比较可爱之后,往往就会对她的性格、能力等有一个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属于()。
A.正性偏差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蝴蝶效应3.侵犯与敌意的最大区别是()。
A.侵犯是直接伤害,敌意是间接伤害B.侵犯是身体性的伤害,敌意是非身体性的伤害C.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D.侵犯造成实际伤害后果,敌意没有实际伤害后果4.社会心理学产生于()。
A.1895年B.1908年C.1924年D.1936年5.从社会知觉的偏差角度来看,“追星族”现象反映的是哪种社会知觉偏差?()。
A.积极性偏差B.晕轮效应C.证实偏差D.刻板印象6.库利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形成起来的()。
A.对象自我B.镜像自我C.主体自我D.客体自我7.一个人的犯罪心理倾向是()。
A.生理因素导致的B.社会环境造就的C.心理潜能导致的D.先天素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8.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称为()。
A.去个性化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社会助长9.在服从问题的研究上,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米尔格莱姆B.弗里德曼C.阿希D.津巴多1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强调了导致人际吸引的()。
A.个性品质因素B.熟悉性因素C.互补性因素D.相似性因素11.符号作用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
A.米德B.米勒C.霍曼斯D.塔尔德12.不同的群体沟通结构有着明显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最有利于问题解决和领导的网络模型是()。
A.环式沟通B.链式沟通C.Y式沟通D.轮式沟通13.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于()。
A.1913年B.1936年C.1969年D.1972年14.广告的遗漏可能性较小同时易保存的广告媒介是()。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3.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4.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的三成分模型是由()提出的。
A. 奥尔波特B. 凯尔曼C. 特里普利特D. 谢里夫5.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海德B. 凯利C. 阿施D. 费斯廷格6.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
A.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保守B.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冒险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极端D.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中庸7. 社会心理学中,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A. 信息性影响B. 规范性影响C. 社会认同D. 群体压力8. 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
A. 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9.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同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塔菲尔B. 特纳C. 凯利D. 费斯廷格10. 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是指()。
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激进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保守C.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冷漠D.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热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人际关系D. 群体行为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13.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
A. 群体规模B. 群体凝聚力C. 个体自我意识D.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4.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2015年4月超高清自学考试(自考)历年真题科目代码00284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5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试题课程代码:00284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7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涂黑;使用201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 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涂黑。
不涂或全涂,均以B卷记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 卷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克利福德·比尔斯作为发起人所推进的运动是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心理卫生D.精神分析2.健康指三个方面的完好状态,除了包括身体和精神外,还包括A.人际交往B.社会适应C.独立生活D.挫折承受3.儿童尤其是早期儿童的重要活动形式是A.学习B.劳动C.游戏D.运动4.青春晚期这一阶段的时间指A.16岁左右B.18岁左右C.20岁左右D.22岁左右5.超越或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活动被称为A.心理缺陷B.人格障碍C.行为异常D.心理变态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试题第1页(共6页)6.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行为的客观的标准化测量A.方法B.手段C.途径D.技术7.升华作用是一种正常对抗本能心理愿望的心理调节功能,这种功能最有A.转换性B.建设性C.发泄性D.抵消性8.把意识不能接受的冲动、情绪记忆等心理活动抑制到潜意识中去,被称为A.移情作用B.压抑作用C.退化作用D.幻想作用9.在并无现实的外在刺激的情境下,所产生出来的知觉经验是A.空想B.妄想C.幻觉D.错觉10.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往往会立即表现出种种反应中的一个明显反应,这种带有愤怒情绪的反应便是所谓A.抗拒心理C.惧怕心理B.攻击行为D.双重人格11.使人从职务工作和指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被称为A.休闲B.暗示C.放松D.脱敏12.音乐疗法主要是对人的大脑皮层起刺激作用,影响A.行为B.认知C.习惯D.情绪13.咨询人员既要注意来访者的共同表现和一般规律,又要根据来访者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给予咨询,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这一原则是A.预防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异同性原则D.保密性原则14.由咨询机构根据咨询对象提出的问题,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商讨、引导,解决他们共同心理障碍的咨询形式叫做A.个别咨询C.门诊咨询B.电话咨询D.团体咨询15.当事人的期望以及在咨询过程中顷刻之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具体改变属于A.直接目标B.中间目标C.终极目标D.现实目标16.1951年出版的《当事人中心治疗法》一书的作者是A.艾利斯B.罗杰斯C.马斯洛D.斯金纳17.艾利斯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A.创始人B.受益者C.跟随者D.赞助人18.在咨询员需要避免的3种无效会晤行为方式中包括劝告、过多提问和A.安慰B.鼓励C.说教D.说服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试题第2页(共6页)19.要改变当事人的认知行为,咨询员需要掌握引导技术,其中包括诱导能力和某种高超的技巧,这种高超的技巧就是A.沉默B.说服C.保证D.解释20.移情作为投射到咨询员身上的反应倾向,既包括当事人自己当前或过去的情感和期望,也包括A.知觉注意事项:B.想象C.态度非选择题部分D.经验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10-2015年国家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二级社会心理学真题

35、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A)社会动机(B)社会心理(C)社交情绪(D)社会需要36、个体社会化从掌握()开始。
(A)道德规范(B)语言文字(C)行为准则(D)国家概念37、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的观点。
(A)马斯洛(B)勒温(C)詹姆士(D)罗杰斯38、正常人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后阶段是()。
(A)社会自我(B)理想自我(C)心理自我(D)生理自我39、()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自信(B)自我(C)自尊(D)本我40、根据印度学者古普塔的一项研究,浪漫爱在()年以后开始慢慢褪色。
(A)3(B)5(C)7(D)1141、“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这是()的观点。
(A)詹姆士(B)艾尔乌德(C)马斯洛(D)塔尔德42、“犯错误效应”指()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她们的吸引力。
(A)有激情(B)外貌好(C)有才能(D)人品好43、“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现象。
(A)社会比较(B)社会惰化(C)社会干扰(D)社会助长28. 关于羞耻,正确的说法是()。
(A)是一种负罪的情绪体验(B)公共场所会易化羞耻感(C)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D)羞耻者往往有良心上的自我谴责29. 根据美国学者安德森的研究,个体最令人喜欢的品质是()。
(A)善良(B)热情(C)真诚(D)聪明49.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50. 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的观点.(A)马斯洛(B)詹姆士(C)罗杰斯(D)米德51.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A)主观体验(B)社会意识(C)客观需要(D)社会动机69. 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这说明社会认知受影响。
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标准试题

A.接 受 和 反 应
B.形 成 价 值 观 念
C.组 织 价 值 观 念 系 统
D.价 值 体 系 个 性 化
19.最 能 反 映 学 生 学 习 时 间 的 质 量 的 是
A.分 配 时 间
B.教 学 时 间
C.投 入 时 间
D.学 业 学 习 时 间
20.如 果 说 期 末 考 试 结 果 是 总 结 性 评 定 ,那 么 各 单 元 测 验 结 果 就 是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 擦 干 净 后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本 大 题 共 20 小 题 ,每 小 题 1 分 ,共 20 分 )
相 应 代 码 涂 黑 。 错 涂 、多 涂 、少 涂 或 未 涂 均 无 分 。
21.教 师 成 长 和 培 养 的 途 径 包 括
A.观 摩 和 分 析
B.微 格 教 学
C.进 行 教 学 决 策 训 练
著。
A.1903 年
B.1877 年
C.1980 年
D.1957 年
2.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 有 系 统、有 计 划 地 观 察,从 中 发 现 心 理 现 象
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是
A.观 察 法
B.调 查 法
C.实 验 法
D.教 育 经 验 总 结 法
3.儿 童 获 得 客 体 永 恒 性 是 皮 亚 杰 认 知 发 展 阶 段 论 哪 个 阶 段 的 特 点 ?
D.知 识
17.科 尔 伯 格 的 道 德 发 展 阶 段 论 认 为 ,达 到 完 全 自 律 (自 己 支 配 )的 境 界 是 在
2015年四月份二级心理咨询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D)社会比较
10、强大的自然灾害后,人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说明其处在“灾难症候群”的( )。
(A)惊吓期
(B)警觉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1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
(A)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D)求助者的目标为主
3、暗示会影响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立
( ),以避免其影响。
(A)严谨的会谈提纲
(B)有效的小组讨论措施
(C)规范的咨询流程
(D)规范的咨询环境
4、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 )。
(A)进行心理诊断
(B)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A)中断
(B)引导
(C)解释
(D)释义
27、人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为( )。
(A)思维松弛
(B)破裂性思维
(C)语词新作
(D)思维不连贯
28、弗洛伊德学说在咨询心理学历史上属于( )。
(A)行为学派
(B)认知学派
(C)动力学派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8、社会行为公式B=f (P,E)中,P指( )。
(A)行为
(B)个体所处情境
(C)个体
(D)函数关系
9、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 )的作用。
(A)概括化
(B)社会适应
( )。
(A)有好坏之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真题2015年4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真题2015年4月(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00465(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职业适应辅导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和()。
(分数:1.00)A.职业价值观√B.职业适应性C.职业稳定性D.职业发展观解析:2.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相互尊重、信任及和谐的()。
(分数:1.00)A.教育和培养人的过程B.师长之间的交往过程C.亲自之间的沟通过程D.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解析:3.一般心理辅导能够解决的问题是()。
(分数:1.00)A.器质性疾病B.人际适应问题√C.精神疾病D.障碍性心理问题解析:4.一般来说,开放式询问的谈话时间在辅导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是()。
(分数:1.00)A.70% √B.60%C.40%D.30%解析:5.根据一定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方法是()。
(分数:1.00)A.实况详录法B.时间取样法C.事件取样法√D.轶事记录法解析:6.对问卷中的每个问题都列出了若干答案,来访者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答案的问卷形式属于()。
(分数:1.00)A.开放型问卷B.封闭型问卷√C.图画型问卷D.尺度型问卷解析:7.以下不属于中小学生常见的适应性情绪卫生问题的是()。
(分数:1.00)A.固执√B.冷漠C.愤怒D.嫉妒解析:8.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动力是()。
(分数:1.00)A.潜意识B.超我C.力比多√D.心理防御机制解析:9.首先提出行为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A.巴普洛夫B.华生√C.斯金纳D.艾森克解析:10.下列方法属于常用的角色扮演法的是()。
(分数:1.00)A.脑力激荡法B.哑剧表演法√C.媒体教学法D.两难问题法解析:11.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的再次出现后施加的不愉快事件乘坐()。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D. 社会行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D. 个人直觉答案:D3.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现象是指什么?A.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性B.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C. 个体在群体中寻求领导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沉默答案:B4.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降低B.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提高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不变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先升后降答案:B5.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班杜拉D. 荣格答案:C6.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影响的范畴?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竞争答案:D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费斯汀格C. 罗杰斯D. 斯金纳答案:B8.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是指什么?A. 个体对行为原因的解释B.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评价C. 个体对社会规则的理解D. 个体对环境因素的感知答案:A9.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A. 对他人的正面评价B. 对他人的负面评价C. 对他人的无意识偏好D. 对他人的客观评价答案:C10.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文化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它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持久性。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可能面对挑战时坚持不懈,而低自我效能感可能导致个体在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
2. 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现象,并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凝聚力的群体中,成员为了达成一致和避免冲突,而作出的不合理决策。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社会影响D. 文化影响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个案研究D. 统计分析答案:D3.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倾向于:A. 保持独立性B. 与群体保持一致C. 反对群体意见D. 忽视群体影响答案:B4. 社会促进效应通常发生在哪种情境下?A. 个体独自工作B.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C. 个体在竞争中D. 个体在压力下答案:B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马斯洛答案:C6.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A. 性格归因B. 情境归因C. 行为归因D. 遗传归因答案:D7.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斯金纳D. 罗杰斯答案:A8. 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通常指的是:A. 基于错误的信息或假设的态度B. 基于事实的态度C. 积极的态度D. 客观的态度答案:A9.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追求的是:A. 情感满足B. 权力C. 利益最大化D. 社会地位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类型?A. 顺从B. 服从C. 独立D. 认同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化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形成社会身份,以及发展社会角色。
通过社会化,个体能够理解社会期望,遵守社会规范,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2. 描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并解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自我意识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会影响其行为和情感。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被他人观察或评价时,可能会改变其行为以符合社会期望或规范。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的心理过程B. 群体的心理过程C. 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推理法答案:D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提高B.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降低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提高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降低答案:A4.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班杜拉D. 荣格答案:C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权力C. 互惠D. 义务答案:C6. 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信息压力B. 规范压力C. 个人偏好D. 文化传统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服从B. 从众C. 群体思维D. 独立思考答案:D8.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阿伦森C. 费斯汀格D. 海德答案:C9.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什么?A.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个体如何解释群体的行为D. 群体如何解释个体的行为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A. 自我意识B. 自我效能C. 自我服务偏见D. 自我实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A. 个体的自我认同B. 群体的一致性C.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群体的规模答案:B, C, D13. 社会促进效应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干扰答案:A, B14.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互惠原则B. 权力差异C. 情感投入D. 文化背景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偏差?A. 自我服务偏见B. 基本归因错误C. 光环效应D. 群体归因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现象C. 社会行为与个体心理的相互作用D. 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的关系2.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新的认知C.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意见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统计分析法4.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罗杰斯6.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归因”是指什么?A. 个体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B. 个体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C. 个体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D. 个体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7.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是指什么?A. 群体成员之间的思维趋同B. 群体成员之间的思维独立C. 群体成员之间的思维冲突D. 群体成员之间的思维多样性8.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类型?A. 顺从B. 从众C. 服从D. 独立9.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B. 个体与个体的关系C. 群体与群体的关系D.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类型?A. 种族偏见B. 性别偏见C. 年龄偏见D. 个人偏好答案:1-5 CDCBA 6-10 BACD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答: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由于他人或群体的存在、行为或意见而产生的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主要类型包括顺从、从众和服从。
2. 解释“认知失调”理论,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社会心理学自考(习题卷2)

社会心理学自考(习题卷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 )的影响最大。
A)1~2人B)2~3人C)3~4人D)4人以上2.[单选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及应用。
A)社会因素B)社会化C)实验社会心理学D)社会交互作用与人际交往3.[单选题]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 )的机制。
A)继续社会化B)终身社会化C)早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4.[单选题]黄星晨三岁的时候学习如何使用勺子吃饭,这属于( )A)职业技能社会化B)行为规范社会化C)生活技能社会化D)生活目标社会化5.[单选题]按群体自身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 )。
A)现实群体和虚拟群体B)大群体和小群体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D)所属体和参照团体6.[单选题]社会动机是指( )A)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B)由人的自然属性、生理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C)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D)由人的社会属性、生理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7.[单选题]玛丽昨晚看小丑A的演出时笑的很厉害。
彼得发现在昨晚的演出中,其他观众很少发笑。
通过对之前玛丽观A)小丑B)玛丽C)环境D)其他原因8.[单选题]反射性评价指( )A)他人的评价B)个体所得到的评价C)个体下意识观察自己的行为获得的评价D)个体揣测他人对自身的评价9.[单选题]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
A)个体B)他人C)环境D)另一对象10.[单选题]某同学为了明天的考试,通宵看书,这属于( )A)远景性动机B)近景性动机C)有意识动机D)无意识动机11.[单选题]赛期临近而恐惧比赛的运动员可能蓄意中断比赛,以便能在失败时将失败归于缺少训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A)自我防御性归因B)缺陷补偿C)自我暗示D)自我设障12.[单选题]( )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结构。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C. 群体行为D. 群体心理答案:C2.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班杜拉D. 皮亚杰答案:C3.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
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条件反射D. 强化学习答案:A4.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
A. 顺从、服从和认同B. 顺从、服从和模仿C. 顺从、模仿和认同D. 服从、模仿和认同答案:A5. 群体凝聚力是指()。
A. 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B. 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度C. 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D. 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的承诺答案:B6.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
A. 情感B. 利益C. 信任D. 权力答案:B7.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
A.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好B.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差C.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不稳定D.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无变化答案:A8.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包括()。
A. 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B. 个人身份和群体身份C. 社会身份和群体身份D. 个人身份和群体身份答案:D9. 社会比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费斯廷格B. 阿伦森C. 塔尔德D. 米德答案:A10. 社会影响的途径包括()。
A. 直接和间接B. 言语和非言语C. 正式和非正式D. 公开和私下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2.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A. 社会交换理论B. 社会认同理论C. 社会比较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BCD3. 社会影响的来源包括()。
A. 权威B. 群体C. 媒体D. 个人答案:ABCD4. 社会促进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
(2021年整理)浙江省2015年4月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5年4月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2015年4月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2015年4月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浙江省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605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
学校心理学家工作重点主要是5-18岁的(B) P5A.正常儿童青少年 B。
“问题"儿童青少年 C.学校领导 D.任课教师2.被称为“临床和学校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C)P31A。
霍尔 B.华林 C。
威特默 D。
格赛尔3.纵向研究的优点是(B)P60A。
成本低、费时少、研究效率高 B。
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C。
取样程序比较复杂 D。
追踪时间长4.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和麦克雷根据人格的“大五”结构理论编制的人格五因素问卷称为 (C) P107A.儿童人格调查表B.自我概念量表C. NEO人格问卷D.青年人格问卷表5。
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是由(B) 所倡导的学派提出的P165A.弗洛伊德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
写在答题纸上㊂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
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 提出来的㊂A.麦独孤B .G ㊃奥尔波特
C .
费斯汀格 D.F ㊃奥尔波特
2.
在对他人的知觉中,最新获得的信息对形成他人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这是 在起作用㊂
A.新近效应B .优先效应C .慈悲效应 D.晕轮效应3. 是对自己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评价㊂A.自尊B .
自我C .自我认知 D.自我概念4.
每个人最重要㊁最核心的态度是A.自尊B .
自我概念C .自我 D.自我认知5. 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㊂
A.尊重B .人际吸引C .合作 D.助人行为6.
有关吸引的认知理论,主要就是 的对称理论㊂A.
海德B .
纽科姆C .
伯恩 D.扎琼克7.
与助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和回报规范㊂A.团体规范B .社会责任规范C .
社会伦理 D.社会习俗8.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是学习而来的,这种学习有两种机制,一是 ,二是模仿㊂A.
条件反射B .
联想C .
负强化 D.
强化)
页3共(页1第 题试)二(学理心会社 #74020
9.
挫折 侵犯性理论描述的两种减少侵犯的方式是 和转移侵犯性动机㊂A.
控制情绪法B .
宣泄情绪法C .
转移注意力 D.
发泄法10.
一方的收获就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收益和损失加起来等于零㊂这指的是A.
接近 接近型冲突B .
接近 避免型冲突C .
零 总和 冲突 D.
非零 总和 冲突
二㊁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
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㊁少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1.
以下属于西方社会心理学诞生时期的代表人物的是A.
麦独孤B .F ㊃奥尔波特C .
费斯汀格D.凯利E .
罗斯12.
场理论由勒温提出㊂该理论最主要的概念是A.
生活空间B .场控制C .
张力系统D.场独立E .
场依赖13.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的观点,通常人们减少失调的方法有A.
改变认知B .改变动机C .
改变态度D.改变重要性E .
增加认知14.
我们的自我知识常来源于A.社会化B .他人的反馈C .
自我知觉D.标签激起E .
社会比较15.
根据凯尔曼的态度形成和改变理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包括哪些社会影响过程A.
命令B .顺从C .
接受D.
认同E .
内化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6.印象形成17.旁观者效应18.
合作19.
群体规范)
页3共(页2第 题试)二(学理心会社 #74020
四㊁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0.
简述利他行为的要旨㊂21.
从竞争和合作的角度,可以划分出哪几类人?请简要说明㊂22.
简述沟通的类别㊂23.
简述群体决策的特点㊂五㊁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说明㊂25.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说明㊂)
页3共(页3第 题试)二(学理心会社 #7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