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新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法律与我们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的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旨在让学生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和保护作用,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法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2.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法律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PPT,包括图片、文字、案例等。
2.案例材料:收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小组讨论题:制定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4.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警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后训练
Work seriously
(1)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 的社会规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约束人 们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3分) (2)道德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 挥作用;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和法律联 系密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分)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后训练
Work seriously
二、简答题 11.卢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 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请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8分)
答: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 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 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 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还.万般无奈,小李要用 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讨回工资,该 手段是(B) A.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节 B.到当地人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 C.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D.通过媒体曝光工地负责人的行为
课堂练习
Work seriously
目录 contents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Work seriously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爬上楼顶以 死威胁老板,引来众人围观,被公安民警解救 下来后,却因扰乱社会秩序被拘留了7天,这一 事例说明了(D ) A.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B.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忍耐 C.公民可以通过任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法律伴我们成长设计说明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核心素养中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法律的保护作用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上的体现。
“法律为我们护航”一框通过展示未成年人身边发生的各种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通过视频案例、分析探究、小组活动、构建知识体系等方法帮助学生在了解法律后建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未成年人的定义、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以及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
2.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分享感悟,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3.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归纳总结,引导青少年在依法治国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以后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六大防线”,学会依法办事。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辨保护未成年人的“六大防线”,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情感体验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法治专栏:《守护明天》《法治中国》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一、学习情境展示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和关爱的一组图片,引出今天的课题“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预习检查根据教材,完成以下知识点:1.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3.我国哪些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4.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全方位防线包括哪些内容?5.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10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

文明交通,究其根本是法治文明。当法治成为一种信仰,公众会 尊崇和敬畏法治精神这种公共规则意识,尊重和追求相信法律、依 靠法律、执行法律的自觉品质,一种良性的秩序也自然会形成。法 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也正是法律权威的来源所在。
儿歌《过马路》:小朋友别顽皮,交通安全很要紧;红灯停绿灯行, 见了黄灯等一等;先看左再看右,个个路牌要看清;走路要走人行道, 车来慢行要避让。
A.法治 B.一切
C.自己 D.武力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的习惯。( D )
①尊法 ②学法 ③守法 ④用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铭刻在公民们的( B )
A.行为中
B.内心里
C.眼睛里
D.记忆中5.小明因为昨天来自同班同学小强打了一拳,今天就叫上好朋友小亮 一起在校门外截住小强,把小强殴打了一顿。你认为小明的行为正 确吗?为什么?
你过马路时闯过红灯吗?
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 尊崇 和 遵守 。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 决,应当通过 法治 方法,表达自身 合法 的诉求和愿望。在 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 他人 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的习惯,逐步成长为 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 遵守者 、坚定 捍卫者 。 4.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 认可 、崇尚、 遵守 和 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 内心 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 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5.建设 法治 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 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 人民维护。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新人教版

一、学会依法办事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原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 障我们的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 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P101第一段)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 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 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 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 “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 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 法律”占64.7%。
2.怎样树立法律信仰(要求)
(1)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
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2)法治时代, 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3)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
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课堂小结
让遵守交通规则成为一种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做到?
这种行为对不对?为 什么?
行人闯红灯的 危害,一是违反了 交通规则; 二是 影响交通秩序; 三是严重威胁别人 和自己的生命财产 安全。
2、依法办事的要求: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 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 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 守者、坚守捍卫者。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2、依法办事的要求: (1)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法律规定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是一切行为 的底线。在日常生活中,在行动之前,我们要 想一想“合不合法,有什么后果”,并以此作 为评价自己行为是否合法的准则。
小知识 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该怎么办?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 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王先生立即报了警。第二天,留字条的嫌疑 人就被警方抓获了。嫌疑人本名并不姓刘,他姓 李,22岁,小李被抓后,小李家属对3辆车9000 余元的修理费进行了赔偿。 近日,这个奇葩的敲诈勒索案在镇海法院审理, 小李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6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习目标
1. 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学会运用法律维护 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 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懂得法治时 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3. 认识法治对青少年的要求,增强尊法学法 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课前预习
1.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_认__可__、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B.法律的权威来自国家的强制性 C.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
形成 D.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
郭某应该依法办事,通过法治方式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他可以依法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拓展空间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 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 ※ 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 ※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_______________ ※ ……
探究与分享
➢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有什么意义?
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增强法治意识,在内心深处 尊崇法律,运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捍卫法律的权威。
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
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 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 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 重要意义。
(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 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 功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习目标: (包括重、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环节 (时间预设)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月 日 授课教师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 和捍卫法律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多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互研 生成能力 交流 展示 生成新知
探 究一: 法律保障 人们的幸福生活 学生阅读教材 P101 探究与分享小宇 家的事,探讨 探究二:用合法方 式维护自身权益 学生阅读教材 P101 下面探究与分享, 中 学 生晓 程如 何 应对 不法侵害,探讨: 探究三:尊崇法 律、信仰法律 学生阅读教材 P102 探究与分享宪法 宣誓制度,探讨: 国家工作人员在 就 职 时公 开进 行 宪法 宣誓有什么意义?
目的:请求法律援助向法 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 妈的合法权益 目的:当我们自身合 法权益受到侵害 时,不能 忍气吞声,不能纵容违法 犯罪行为,而应通过合法 的途径使 问题得到解决, 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目的;有利于树立宪 法的权威; 有利于国家工 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有 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 方略;可以为全社会尊重 和遵守宪法起到示范和引 领作用,
播放幻灯片.利用屏幕批注与学生互动
教学环节 (时间预设)
教学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活动设计活动目的多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 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 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 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 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 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5.树立 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 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生成新知 课堂巩因 课上演练
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目标导学二:学会依法办事
目标导学二:学会依法办事
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行人闯红灯的危害,一是违反了交通规则;二是影响 交通秩序;三是严重威协别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标导学二:学会依法办事
在日常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做到?
让遵守交通规则成为一种习惯
课堂练习
1.小林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 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林发现停放在学 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为小林的正确做法 是( C ) A.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B.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车 C.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D.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
课堂练习
2.建设法治中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未 成年人应该( A )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②举报违法犯罪行为 ③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④参与制定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谢谢欣赏
网友言论:共享单车余额不能退款,要怎么维权?
目标导学二:学会依法办事
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依法办事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
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 定捍卫者。
目标导学二:学会依法办事
在实现自身权利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在实现自身权利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
你怎么看待这一行为?
目标导学二:学会依法办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课时训练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课时训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课时训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课时训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我们与法律同行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依法办事,叙述正确的是: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法律:①尊崇法律②信赖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C。
①②④ D。
②③④3.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4。
“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
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 )A.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B.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C.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D.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5.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新人教版 (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目标达成:1、学会依法办事。
2、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未成年人的含义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部门和责任人?5.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6 .感受到法的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做?【创境激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导航】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黑龙江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2016年秋季版)黑龙江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新人教版(2016年秋季版)黑龙江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黑龙江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黑龙江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我们与法律同行课题:我们与法律同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教师学习目标:(包括重、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2互研生成能力交流展示生成新知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探究一:法律P101探究与分享小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P101下面探究与分目的:请求法律援助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径使问题得到解决,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动3坚定捍卫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5.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4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
话启示我们
()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 ②法律主要依B靠人
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③只能用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 ④要尊崇法律,
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①
③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遵守法律。下列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尚、遵守 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 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阅读教材P102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 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育法第四十 四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 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 文明行为规范。(旅游法第十三条)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 境保护义务。(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第一款)
() C
②遇到问题,我行我素,仅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虑
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任何事情都依据法律的标准去判断对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下列行为属于依法办
事的是 A.小方被小明辱骂,便找人将小明打一顿
() B
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新人教版

(2)向法治人物学习,我们应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法律信仰 的公民?
①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②发自内心 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让法律至 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法治精神铭刻在自己心中。③增 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 和推动者。
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打人者刘某、邬某、贾某(均为18
岁)3人,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6个 月及7个月。
请你从法律角度谈谈该案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假如遭遇到校园伤害该怎么办?不同的人可能会选择不
同的做法。
做法一:找到Hale Waihona Puke 己的朋友,说:“我被欺负了,帮我打他
们一顿。”
做法二:“忍!”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1.体验依法办事的程序和效果,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 正确对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提高道德修养,依法规范自 己的行为。
2.树立法律信仰,认同法律,遵守法律,自觉捍卫法律的尊 严,认识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北京某中学九年级女生小丽(化名)拍照时拍到了该校高 一女生若若(化名)的身影,在删除照片并道歉之后,小丽 被若若纠集来的30多人轮番扇耳光。2016年11月26日,海
具年度网络影响力的法治人物”奖项,法医秦明、屡次举
报立功的北京朝阳区治安志愿者“朝阳群众”,成为呼声 较高的候选人。
(1)开展法治人物评选有什么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②有利于 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③有利于匡扶正义、弘扬正气;④ 有利于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目标达成:1、学会依法办事。
2、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未成年人的含义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部门和责任人?5.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6 .感受到法的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做?【创境激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导航】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________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道德对法律的作用法治时代,并不否认_ _______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4.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1)增强法治意识,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推动者。
【合作探究】1、课堂上有同学为大家朗读了一篇德育美文:儿子当时11岁,非常喜爱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一个黄昏,儿子跟父亲在水边芦苇地旁散步,一只丹顶鹤幼雏挪着步子从芦苇里钻出来,多神气的小家伙!儿子兴奋起来,趁那小家伙不备,一下子将它抓在了手里。
儿子一边抚摸着小家伙的头,一边回头对父亲说:“带它回家吧!”“你必须放掉它!”父亲说,“它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保护动物,你不能占为己有。
”“为什么不可以?”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让我照顾它几天!”儿子看看四周没有人,对父亲说:“不会有人知道我们带回一只丹顶鹤的幼雏。
”但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儿子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蹲下来依依不舍地放了那个小家伙。
(1)你怎样看待父亲的行为?这说明了什么?(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①父亲的行为表明他遇到问题能够首先想到法律,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
②这说明父亲的法制观念很强,能够依法办事,是法律的自觉尊崇者和捍卫者。
(2)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上海交警茆盛泉在交通执法纠违时被肇事车辆拖行数十米,不治身亡。
上海众多市民自发悼念、送别这位80后青年民警。
上海市委领导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茆盛泉同志严格执法、忠于职守,用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誓言。
严格执法,见违必究是交警的使命。
茆盛泉用信仰赋予职业以灵魂,用生命去守卫行人的安全和法律的权威,信仰法治无私无畏,这已足够让这座城市铭记他。
文明交通,究其根本是法治文明。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也正是法律权威的来源所在。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让法律成为一种信仰,这是茆盛泉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后带给我们的思考。
把追思化作对法治的信仰,是我们对他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1)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2)如何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1)图1和图4分别体现了未成年人得到了哪两个方面的良好保护?请你从图2、图3中,概括出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三个原因。
(2)法律与道德、纪律相比较,具有什么特征?(3)青少年怎样做到尊崇和遵守法律?2、(1)图1和图4分别体现了良好的家庭保护、司法保护。
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或:社会保护方面明显不够);有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弱等。
(2)①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①青少年尊崇和遵守法律,需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材料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xx年公布“校园霸凌”后处理方式的调查报告,以下是调查报告结果。
寻求其他校园势内容求助老师家长默默忍受以暴制暴其他力保护结果11.5%52.5%25.5% 6.9% 3.6%(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请结合材料一,从不同角度就遏制校园欺凌事件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近日,公安部公布《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
有人提议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低至14周岁。
此建议遭到了法律人士的反对,认为降低未成年人行政拘留执行年龄应当慎重。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反对的理由。
(1)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以法护权的能力较弱,不能以正确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尤其是加强学校保护和家庭保护;受害者要寻找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或:找老师或校方领导进行沟通解决,对严重侵犯者,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祈求和愿望) (3)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国家对未成年有司法保护的义务。
【强化训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C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A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B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D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5. 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这告诉我们( B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
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 B )A.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B.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C.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D.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就要( D )①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依法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学会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的合法诉求和愿望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D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C.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 D.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面对校外不良分子的勒索,学生小周和小李选择了不同的做法。
小周为了避免挨打,主动把身上的钱掏出交给勒索的不良分子;而小李则迅速跑到学校报告老师,再报警,最后抓获了勒索者。
对于两位同学的不同做法,正确的认识是( D )A.小周、小李都正确,小周不吃眼前亏,小李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B.小周正确,钱是小事,被打伤身体可是大事;小李冒险,犯不着C.小周正确,因为给了勒索者钱,以后就太平了,而小李以后的麻烦就多了D.小李正确,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小周的做法只会使勒索者更加嚣张6.就法治而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 A )A.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B.自觉维护集体荣誉C.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7.(xx·绍兴)漫画《不归路》给我们的警示有( D )①人一旦违法,必将受刑罚处罚②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③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维护身体健康④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xx·嘉兴)据报道,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从xx年的10 142人下降到xx年的6 849人,降幅达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