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2_5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做家务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第2课时 做家务 教案

组织汇报交流,共同总结2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2的乘法口诀呢?
生1: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多2。
生2:知道了“二五一十”,再加一个2,就知道了“二六十二”。
【设计意图: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出2的乘法口诀,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通过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探索方法的多样化,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9双筷子是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设计生动风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详尽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组织交流,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师:结合自己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1双筷子有2根,所以每增加1双筷子其实就是增加了2根。
·从表格中我们能看出,筷子的根数是连续加2。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中,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学情分析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_5的乘法口诀教案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亲身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
培养学生发现每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的能力,并能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发展数感。
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节数松果(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30~31页的内容。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重点: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课件(教材情境图)。
师:松树林里的松果成熟了,瞧,勤劳的小松鼠正在松树林里采松果呢,你能帮他们数一数一共采了多少个吗?(板书课题:数松果)设计意图:给教学内容设定童话般的意境,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1.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
师:(出示主题图)同学们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生1:我看到2只小松鼠在数松果。
生2:我看到小松鼠们将松果分成很多份,每份有5个松果。
生3:5个5个地数,能数得更快。
师:同学们真厉害,发现了这么多信息。
可是松果实在是太多了,松鼠弟弟实在难以数得清楚,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把你的数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预设:生1:5个一堆5个一堆地数,看总共有几堆。
生2:5、10、15、20……生3:连续加5的方法算出得数。
5+5=10,10+5=15,15+5=20,……师:在这些数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数法?预设:生1:5个5个地数不容易出错而且很省力。
生2:我也喜欢5个5个地数,这样数方便快捷。
2.数一数,填一填。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边数边填写教材第30页的表格。
(可以借助学具盒里的小棒摆一摆)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情境图中的数数方法,再利用学具摆一摆,独立完成表格,让学生反复经历数数的过程,为推导出乘法算式做铺垫。
小学数学北师大二年级上册五2~5的乘法口诀做家务教案

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与知识本质: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2.知识本质:学会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编制口诀的方法。
学力目标:
1.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掌握2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2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能正确熟练的应用,编制并掌
2的乘法口诀。
难点:能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口诀卡
学具:小棒
教学设计与操作指南:
六、板书
2的乘法口诀
几个几
乘法算式口诀
1个2 1×2=22×1=2一二得二2个2 2×2=4二二得四3个3 2×3=6 3×2=6二三得六4个2 2×4=84×2=8二四得八5个2 2×5=105×2=10 二五一十6个2 2×6=12 6×2=12二六十二
7个2 2×7=147×2=14二七十四8个2 2×8=168×2=16 二八十六9个2 2×9=189×2=18 二九十八。
最新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课题:数松果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学会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5的乘法口诀卡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师: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抽生答二、自主探究1、数一数,填一填。
师:这些松果有多少个呢?让我们边数边整理数据填在表格中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表格学生汇报,教师填写,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算一算,说一说。
师:小松鼠把松果几个摆成了1堆?生:5个。
师:请同学们拿出5个小圆片摆好,表示1堆有5个松果,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乘法算式应该是1×5=5.师:现在我们继续摆圆片,表示出2堆松果的数量,然后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这样一直摆下去,直到摆好9堆,你能用乘法算式依次表示出来吗?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摆好小圆片,做好记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摆小圆片活动,并把相应的乘法算式记录下来。
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
师: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生: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
师: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很能干,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但在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规律,你们愿意把它们找出来吗?抽生答。
三、总结提升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吗?练习设计:教材第31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做家务教学目标: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2_5的乘法口诀教案北师大版

五2—5的乘法口诀课题: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复习准备。
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 = 2+2+2+2+2= 4+4+4+4= 7+7=二、学习新知。
1、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①1,2,3,4,…1个1个地数.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1×5=5 2×5=10 3×5=15 4×5=205×5=25 6×5=30 7×5=35 8×5=40 9×5=45(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
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
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5的乘法口诀 北京版 (2)

教案标题:分一分教材: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一分”的概念,知道分数的基本组成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分数的概念。
二、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分数的定义,分数由分子、分数线和分母组成。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3/4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分数的读写。
三、分数的简单计算(10分钟)1. 教师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分数计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分数的计算题目。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分数计算的能力。
2. 通过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分数计算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在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数的计算题目,巩固学生对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整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和练习。
最新北师大二年级数 学上册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电子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亲身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
培养学生发现每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的能力,并能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发展数感。
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
2、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在寻找乘法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推理能力。
3、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2~5的乘法口诀,会用2~5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2~5的乘法口诀,会用2~5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0课时第一课时数松果第二课时做家务第三课时课间活动第四课时需要几个轮子第五课时小熊请客第六课时回家路上单 元 测 试一、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5×4= 5-4= 5×5= 5×2= 1×5= 5+5= 5+1= 5×3= 二、补充口诀。
( )十五 三五( ) 一五( ) 二五( ) 一五( ) ( )一十 三、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四、列式计算?个五、应用题1、一笼装5只鸡,4笼共装了多少只?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二年级(1)班组织植树活动,共分了3组,每组有9人,一年级(1)班共有多少人?。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_5的乘法口诀第2节做家务教案北师大版

第2节做家务教材第32~33页的内容。
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能够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运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做家务的情境,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热爱数学。
重点:能够熟练地运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找到乘法运算的规律,并进行乘法口诀的编制。
课件(教材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是勤劳的孩子吗?(是)那么在家里你一定做过不少家务吧!吃饭前你是否为爸爸妈妈摆放过碗筷呢?瞧,这一天淘气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到了吃饭的时间,淘气也忙着帮爸爸妈妈招待客人,观看大屏幕,谁来说说,淘气正在做什么?生: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做家务)1.看一看。
(观察大屏幕,找出数学信息)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说说你的发现。
(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预设:生1:桌子上摆了9个碗应该有9个人吃饭。
生2:桌子上已经摆好了3双筷子,我们知道吃饭的有9人,应该摆9双筷子,还要摆6双。
……师:请同学们看看淘气是怎样摆筷子的?(一双一双地摆)我们也来和他一起摆筷子吧!请同学们拿出小棒,用小棒代表筷子,一双一双地摆。
在摆的时候,看能不能填好表格(出示课件:教材中表格)。
2.摆一摆,填一填。
请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共需要多少根筷子?(18根)要求摆完之后练习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3双筷子有6根……(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师:谁来说说共需要多少根筷子,你是怎样数的?预设:生1:1根1根地数:1,2,3,4,…,18根。
生2:2根2根地数:2,4,6,8,…,18根。
生3:先数1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以此类推,也就是用2连加的方法。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五 2~5的乘法口诀:做家务》 赛课教学设计_1

《做家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你们在家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生:做。
师:都做什么?预设生1:扫地、刷碗。
师: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在吃饭时摆碗筷的啊?生:有。
生2:摆碗筷。
师:你是怎么摆的?生:一双一双地摆。
师:一双筷子有几根?生:2根。
师:2双呢?生:4根。
师:你怎么知道的?预设生1:1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就是2个2相加,等于4。
生2:2个2个的数。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啊,那3双呢?生:6根,2个2再加1个2,就是3个2,4加2等于6。
师:真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今天家里来了更多的客人,能帮忙继续摆一摆吗?生:能。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摆一摆,数一数,填一填。
(1)拿出手里的小棒小组内摆一摆,边摆边数,把书上32页表格补充完整。
开始。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2)汇报。
(生拿书上展台): 4双筷子,表示3个2,有6根;5双筷子,表示5个2,有10根;6双筷子,表示6个2,有12根;7双筷子,表示7个2,有14根;8双筷子,表示8个2,有16根;9双筷子,表示9个2,有18根;汇报小结:你们和他说的都一样吗,有问题小朋友请举手。
预设生1:全对。
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算的这么快这么准的吗?生:1双筷子,表示1个2,2双筷子就是2个2,都是加2。
师:老师明白的意思,但不够规范,也就是有几双筷子就有几个2,所以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相差2,所以依次加2。
生2:个别错的。
师:针对问题讲,帮忙改正。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2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 做家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N003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做家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做家务》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学习目标:
1.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3.培养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难点: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2.出示学习目标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同桌相互说说,再汇报。
)
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一双一双地摆)你们能帮助小。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小二上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学案教案 学案 2 做家务

2 做家务
项目内容
1.2+2+2=( )×()=( )
2.2+2+2+2+2=( )×()=( )
3.1条裤子有( )条裤腿,3条裤子有( )条裤腿,4条裤子有( )条裤腿。
4.2的乘法口诀。
2的乘法口诀有( )句,是根据2分别与1,2,3,4,5,6,7,8,9相乘所得的积编制成的;2的乘法口诀得数的个位是2,4,6,8,0中的一个。
也就是说,2的乘法口诀里得数都是
( )数;2的乘法口诀每相邻的两句口诀里的得数都相差( )。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2的乘法口诀共有( )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
得八,二五( ),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 ),二九十八。
6.我还有( )不明白。
7.看图列式计算。
温馨
提示知识准备:明确乘法的意义。
参考答案
1.2 3 6
2.2 5 10
3.2 6 8
4.九双 2
5.九一十十六
6.略
7.(1)2×3=63×2=6二三得六(2)2×4=8或4×2=8二四得八。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第二课时做家务教课内容:教材第 32、 33 页。
教课目标:1、结合“摆筷子”的详尽情境,经历编制 2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领悟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教课重难点:要点:研究编制 2 的乘法口诀,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 2 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
难点:培育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平常生活的亲近关系。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2、礼拜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款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3、这节课,我们就经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 2 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做家务)二、操作研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相互谈谈,再报告。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如何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2、摆一摆,数一数。
(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取代筷子摆一摆。
想想:共要摆几次。
一双筷子有2根,2 双筷子有 4 根?( 9次)要求边摆边说:( 2)学生自己着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 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如何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 2, 3,4,···, 18 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 4,6, 8,····, 18 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相互说,而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
3、填一填。
(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几双筷子12345 6 7 89几根筷子24681012141618(1)观察思虑。
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2)试一试。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2 做家务》精品教案

第2课时做家务【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
【教学目标】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帮助过爸爸妈妈做家务吗?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
(教材第32页中的主题图)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帮着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做家务”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二、新知探究1.摆一摆,数一数。
师: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能帮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请你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师: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体会,1双筷子对应2根,每增加1双筷子就多2根。
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2.编制2的乘法口诀。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们会吗?2双筷子呢?怎么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师:请大家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
师: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
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
那么,请大家仔细观察,同桌讨论一下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笔圈注。
3.怎么才能记住2的乘法口诀?师: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相邻的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巩固练习1.对口令,记口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第二课时做家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编制 2 的乘法口诀,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 2 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 2 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想一想:共要摆几次。
(9 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 2根,2 双筷子有 4 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
(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
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
3、填一填。
(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观察思考。
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
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①1 双筷子 2 根也就是几个2?(1个 2),那么1 个 2 是 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
老师板书:1×2=2。
)
②2 双筷子呢?(2个2)2个 2是 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
老师板书:2×2=4。
)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 3双、4双、5 双? 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 5 的乘法口诀。
想一想,5 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 9 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 2 的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
(3)交流订正。
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 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
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
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
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的数呢?
3、综合拓展题(15页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做家务
2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2×2=4 二二得四
2×3=6 二三得六 2×4=8 二四得八
2×5=10 二五一十 2×6=12 二六十二
2×7=14 二七十四 2×8=16 二八十六
2×9=18 二九十八
教学反思: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亲切、自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能力。
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