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14dd383d4d8d15abe234e57.png)
4、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5、设学堂。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等 6、办报纸。《时务报》、《国闻报》、《湘报》。
《强学报》《时务报》 《国闻报》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著述
(四)与保守派的思想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 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二)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问题、新 任务:找寻和探索国家的出路
1、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三)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
1、 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 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 学习西方军事科学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 富强。 3、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 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1872李鸿章轮船招商局(规模最大)
1877 李鸿章成立的开平矿务局
唐胥铁路通车情况(1881年)
1879年李鸿章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开办的汉阳铁厂1890
湖北大冶铁矿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1875年确立和加强海防与建立海军的方针; 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25艘,其中两 艘大铁甲舰定远号、郑远号) 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同治中兴
同光新政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至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请政府的” 总理各国事务 衙门,1861年 建立,负责办 理外交、通商、 海防、军务、 关税等与洋务 “有关的事宜。 1901年改组为 外务部,班列 六部之首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6db5071aa00b52acfc7cace.png)
•洪仁玕生平。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具有资本主 义色彩,但未实行-历史条件所限。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 1、以教义指导战争,借宗教争夺权力。 2、按照宗教信仰区分外国敌友。
本节内容完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51年,洪秀全,广西金田村起义。1853年,定 都天京,政权建立。1856年全盛。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Βιβλιοθήκη 度》•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
•评价:根本上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超越了 以往农民战争的思想境界;但其“理想天国” (没有商品交换、绝对平均)是在自然经济基础 上的,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思考:客观看待《天朝田亩制度》。
•正是在以往农民起义的思想基础上,才出现《天 朝田亩制度》。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均是按此规 律发展演变。如: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欧洲自由平等思想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诞生;马克 思理论在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上产生;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历史经验教训与现实的结 合过程中产生。――人的思想成熟过程与之类似。
中国近代史刚要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史刚要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75e11a1f524ccbff1218448.png)
真琼 如楼 神玉 仙宇 窟, 宅曲 。栏 洞 房 ,
• 忠王府
(2)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切实可行 的革命纲领。 不能实现的空想《天朝田亩制度》, 根本没有实施的纲领《资政新篇》。
《待百姓条例》载:“百姓之田皆天王(父) 之田,天下之货皆天王(父)之货。”“天下 农民米谷,商贾赀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 圣库,大口岁给一石,小口五斗,以为口食而 已故“此示一出,被惑乡民方如梦觉,然此令 已无人理,究不能行,遂下科派之令。” (《太平天国》第3册,第275页)
推荐书目
•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全4册),中华 书局,2000年版。 •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新知、读书、 生活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 梁启超《李鸿章传》,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7年版。
讨论
用图片、音频、文字等形式制成PPT 搜集以下人物在戊戌变法中的活动,并论 述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曾国藩
• 金陵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唐胥铁路
访问日本时停泊在长崎港的定远舰
被日军掳去后编入日本舰队的镇远舰
京 师 同 文 馆
• 赴美幼童
容闳(1828-1912),字达 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县 南屏镇(今珠海市香洲区 南屏镇)人。1847年(道光 二十七年)初,赴美学习, 三年后考入耶鲁大学, 1854年(咸丰四年)以优异 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 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 生,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 驱。 1855年回国,1871年率 第一批留学生赴美。
• (二)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问 题、新任务:找寻和探索国家的出路。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实现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求得富强?
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282d50fa6c30c2259019eab.png)
和湖北的部分地区及安庆、九江、武汉 三大战略要地。 )
天京事变1856
洪
天王 上帝次子 虚君 ;杨 东王 天父 实权 杨 居功自傲 飞扬跋扈 杖责诸王 逼封万岁 天王密诏 北王诛东王 天王杀北王 翼王出走 祸乱起于萧墙,堡垒从内部攻破
天京沦陷1864
石达开
安福二王 李秀成(1823~1864) 陈玉成 洪仁玕,洪秀全族弟,(1852年达香港, 1859年4月到 天京),获封为军师、干王,一度总理朝政 。 《资政新篇》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 。 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守,清军屠城 。 1864年11月18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南昌被 凌迟处死。洪仁玕于11月23日被处死。
张之洞 劝学篇
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
事远出西人之上”。要学习利用的 是西方的“火器”和先进的军事装 备及机器生产。因为中国之于西方, “独火器万不能及”,把“求强” 的希望寄托在仿造外国的船、炮、 创办军事工业上。
显然,这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洋务事业之主要内容
1、兴办近代企业 ⑴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兴办洋务事业之指导思想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就 是以中国封建伦理 纲常所维护的统治 秩序为主体,用西 方的近代工业和技 术为辅助,并以前 者来支配后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中国人开始找寻和 探索国家的出路
近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ppt课件
![近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65e38d8bd63186bcebbcec.png)
• (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时代特点决定的。 • (3)洪秀全个人的原因。
“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当
拜,人人所同”。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
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并我
之念。”
----洪秀全
洪秀全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对近代国家的出路的探索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影印本
《天朝田亩制度》:
初颁于1853年,是体现 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 领性文件,它的基本精 神是建立一个“有田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 穿,有钱同使,无处无 均匀,无处不饱暖”的 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影印本
。
1859 年 洪 仁 玕 总 理 朝 政 后 不久提出: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 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进行一些上层建 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 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 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 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 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 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的工具? •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 3、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看中外反动势力对
太平天国的联合绞杀。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问题: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
民的工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 的工具?
曾国藩读到《资政新篇》这本书时,也啧啧称赞其为 “救国之良方”
(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原因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a1e342643323968001c9205.png)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天王)在广西金平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天朝田亩制:1853年,天平天国攻陷南京,改称天京后颁布。
《资政新篇》:洪仁玕,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
天京事变说明农民革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农经济局限性。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天京变乱。
天平天国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标志:西征胜利。
天平天国政治体制,最大特点是:政教合一。
1、《天朝田亩制度》:(一)核心:解决土地问题(二)主要内容:(1)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2)建立军政合一政权(3)平均各种分配制度(平均主义)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历史原因:(一)主观原因:天京变乱-军事达到鼎盛后,出现骄傲自满、军阀作风,内部分裂。
(二)客观原因:英法支持清政府,清政府趁天京变乱清军之机包围太平天国,攻陷天京。
1.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的侵入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6.兴办近代企业1865 曾国藩李鸿章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国内最大的兵工厂)1865 李鸿章南京金陵机器局1866 左宗棠福建福州船政局(国内最大的船造厂)1867 崇厚汉阳湖北枪炮厂7.建立新式海陆军8.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862年,创立京师同文馆9.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0.洋务运动的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活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1.对洋务来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的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2.性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制)发起的改良运动3.背景:民族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派思想传播民族危机4.代表人物:第一,向皇帝上书。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9a98ffff90f76c661371a8d.png)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历史背景 1、甲午战争后空前的民族危机 2、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物质条 件 3、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维新思想迅速在社会传播,并 于1898年发展成为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太平军 所到之处,毁掉孔庙,砸碎孔子排位等。这些都在一定程 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 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 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2、变法维新主张(变法的活动)
第一,向皇帝上书。
1、1888年上书; 2、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变法运动序幕。
第二,著书立说。
1、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 2、梁启超《变法通义》、 3、谭嗣同《仁学》 4、严复《天演论》
4、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 (二)洋务新政的兴办(主要内容) 一是兴办近代企业: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 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主要有三种:
A、翻译学堂,培养翻译人才。 B、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 C、军事学堂。
洋务运动从1861年开始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 军失败,历时30多年,中国在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跨出了 较大的一步。然而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洋务运动有什 么历史意义?什么失败的原因?
2、《资政新政》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27e76d1f705cc17552709d8.png)
主张: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
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活动方式:
向皇帝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 著书立说:康《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变法通议》; 谭《仁学》;严复《天演论》。 介绍外国变法经验 :康《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 分灭记》 组织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创办报刊:梁启超主笔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天津《国闻报》及 湖南《湘报》 设立学堂:康主持广州万木草堂、梁长沙时务学堂
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
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因而无法 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后期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领导集团
的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太平天国诸王在建都 后不久就大兴土木,建立豪华府邸。天王洪秀全“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 专务于声色货利”;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诸王与部将及广 大士兵关系逐渐疏离,诸王之间更是“彼此暌隔,猜忌日生”,无法长期保 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
企图通过政治改良道路救亡图存。
(四)本讲重点
三次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运动、洋 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性质、
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历代农民战争此起彼伏。太平天 国达到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空前规模的农民战争。而且 具有新特点和高水平(反对外国侵略,纲领、制度)。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c0b98d0856a561252d36f60.png)
• 当时“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最终,残酷的压迫 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武装斗争的道 路。
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大致经过:
• 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 • 9月占领永安州,整顿队伍,封王建制,进行初步的政权建设。 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 苏,席卷6省。 • 1853年:占领南京,定为国都,将南京改为天京。 • 1853——1856年:太平军进行北伐、西征、保卫天京的破围
创 “求强”:19世纪60-70年代 办 近 代 军 事 工 业
1865年5月李鸿章在南京创办金陵机器局
“求富”: 19世纪70-90年代 创 办 近 代 民 用 企 业
成立于1872年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 出现的第一个“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金田起义和进军永安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洪秀全(1814-1864年)
拜上帝教活动旧址
太平天国库钱(正面、背面)
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加速了清王 朝的衰败过程。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 争的最高峰。
3.有力地打击和教训了外国侵略势力。 4.具有世界意义。
包括:以求强为目的的军事工业 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
“求强”:近代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依 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
“求强”:19世纪60-70年代
创 办 近 代 军 事 工 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这 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也是当时亚洲最大 的兵工厂。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fbb88ca5fbfc77da269b166.png)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自然科学为主。
京师同文馆,《万国公法》。
翻 译 馆
(三)历史评价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其本质还 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它不可能担负起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
国真正富强起来。
◇ 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抵制,但又有妥协。 和勾结,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但也 有阻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
训,为中国人以后的“三个选择”提供了
历史启示。
2.历史证明农民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无 法克服局限性,引导革命胜利。洋务派官僚
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
也无法使中国独立富强。而资产阶级维新派 依靠皇帝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在中国也走不
通。
3.结论是:中国的出路,只有
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
南 — 保卫天京(1864)。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者。 消灭百万清军,沉重打击封建政权、土地 制度、思想文化。地方势力崛起。 2.打击教训了外国侵略者。不承认 不平等条约,痛击洋枪队。
3.探索向西方学习,第一次提出中 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方案(洪仁玕《资 政新篇》) 4.具有世界意义。打击西方殖民主 义,支持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 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历程:
历时14年(1851-1864),波及18省,动员百 万农民大军。
金田起义(1851) ——永安突围(1852)
攻占武汉 建都南京(1853) —— 北伐西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3ea34e9f8c75fbfc77db2fb.png)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 1847年洪秀全到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会合,共同定制了《十款天条》作为教众的政治生活准则,后成为太平军的军纪2 洪秀全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战争提供思想基础3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4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5 1858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6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它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7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史称“百日维新”持续时间103天8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李光地、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的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②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④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侵略者应有的教训⑤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的原因从主观上看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②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7fddd41cf84b9d528ea7aea.png)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热点
重点: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 教训。 难点: 1、正确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 2、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为什么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热点: 通过总结近代中国各阶级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教训,进一 步认识近代中国人民为探索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道 路,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民用工业
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新式海陆军过程 中深感财政困难,并且逐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 富强不仅是船坚炮利的“长技”,更主要是他 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从70年代始洋 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又兴办以“求富” 为目的的民用企业。从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 办了民用企业20多个。其中最主要的有四大厂 家,即①轮船招商局②开平矿务局③电报总局 ④上海机器织布局。
温州医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
早期探索
主要讲“中国何处去”? 即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
第二章课件导航
A教学引导
B教学要点
C教学内容 D教学思考 E教学参考
A教学引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 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方案。掌握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的原因与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了解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 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实践,并正确理解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与教训。 2、了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与救国主张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 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 的失败原因,并从中认识这些阶级力量之所以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 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 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
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8b29de1524de518964b7d69.png)
性质: 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它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 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我来说天国:
太平天国的性质是什么?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是什么? 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评析
(1)历史意义:
■
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广 的一次农民斗争。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天津机器局 1867年由崇厚在天津创办,规模仅次于江 南制造总局。该局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 等军需产品为主,并附设学堂、炼钢厂等。 1学校。初 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 由恭亲王奕于1861年1月奏请开 办。次年(同治元年)6月正式开课, 直属总理衙门。总税务司英国人赫 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先后 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 兰雅、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 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士丁 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二十 五年之久。 同文馆初设英文馆,1863年至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间先后增设 法文、俄文、算学、化学、布(德) 文、天文、格致(时对声光化电等 自然科学的统称)、东(日)文等馆。
贼驱令男子上船,有万人出南门后,皆投入
水,只余93回城。后又起造伪王府,迫令男 妇抛砖,拆墙,挖壕,筑管做工等件,无片 刻闲,鞭垂交下 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做天下 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朕铁统江山,尔 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 于水,何惧曾妖者乎?
除了改朝换代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 使命。他们给予民众的惶恐比给予统治者的惶 恐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使用丑 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和停止腐朽,这种破坏没 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马克思
民用企业主要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a8355f67c1cfad6195fa769.png)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重要地方: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结局。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天京事变。
4、洋务运动的性质。
5、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一、近代中国的国家出路是什么?独立、民主、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二、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主体四种不同的阶级力量:农民阶级: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天国英雄”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封建官僚;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志士;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3.探索国家出路的主要方式农民阶级:利用宗教发动农民起义暴力反清地主阶级洋务派:引进西方“坚船利炮”,以达“自强”、“求富”、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之目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皇帝实行自上而下式的效仿西方君主立宪制;变法改良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民主共和进步文化为指导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4.探索国家出路的救国方案农民阶级的救国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天平天国前期的革命政纲,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1)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分配制度;(2)实行社会财富平均分配的国库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描绘的理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评价:是对以往农民战争“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但未摆脱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与思想局限,富于空想性,并未付诸实行。
★《资政新篇》:天平天国后期革命政纲,1859年,干王洪仁玕提出。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救国方案: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从器物方面学习西方,大力兴办洋务事业。
兴办近代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6f563f40975f46527d3e17d.png)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1、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
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这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 根本原因。 •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 难。
• 3、自然灾害严重。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
• • • • 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太平天国为什么用宗教作为发动农民的工具? 2、太平天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 3、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看中外反动势力对 太平天国的联合绞杀。
马克思:“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 何任务”。 “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 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 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 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 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 —《中国纪事》,1862年6月
汉阳铁厂(1890,张)等。
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 (3)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1885年设立海 军衙门; 1884年建成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 建水师三支海军。
• 致 远 舰 将 士 合 影
当年的亚洲第一,世 界第四的北洋舰队!
福建水师的旗舰“扬武”号
江南制造总局
金陵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建安舰”
天津机器局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 (2)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
如轮船招商局(1872,李),上海机器织布 局(1879,李),兰州制呢局 (1878,左), 开平矿务局(1877,李),天津电报总局 (1880,李),唐山胥格庄铁路(1881,李),
早期探索之一: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422e216650e52ea5518986f.png)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 训
(1)、小农阶级的阶
级局限性: 自私性、 散漫性、 保守性、 狭隘性、 小农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致使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的封建化,从而导致太 平天国的失败
如何评价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
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 创始人和思想指导 者 。广东花县(今 花都市)官禄人。 1814年1月1日生, 1864年6月3日卒。
四、颁布革命纲领
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
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 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农民反封建的 要求和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愿望。纲领 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 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 最高思想境界。 后期,1859年颁布了为仿效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而写的《资政新篇》一书。这是 后期太平天国的重要政纲,说明他在对 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较同时代的地主 统治阶级思想开明,眼界开阔。
洪秀全的错误主要在于: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
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洪秀全 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 在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 朝政权蜕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 恶劣的带头作用。思想作风上的质变, 使其愈往后,则更多地像一个封建帝王。 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这种封建思 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和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
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思考
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较看戊戌变法
失败的原因
他们,同样于19世纪中后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26f74d2360cba1aa811da20.png)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著述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著述
戊 戌 六 君 子
观看《百年中国》之“保皇与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 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 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 反对。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主要表现在 :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希望通过和平、 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 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 立宪。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天朝田亩制度》, 实际上是起义农民 提出的一个以解决 土地问题为中心的 比较完整的社会改 革方案。它集中反 映了广大农民要求 获得土地的强烈愿 望。
《资政新篇》是 太平天国后期颁 布的社会发展方 案。它试图按照 西方资本主义模 式来改造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 商业。
洋务派是第一代讲现代化的人,不过它讲现代 化只是帝国主义要求的范围内进行;第二代是 康梁的维新运动,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改良派, 是从第一代分化出来的,这部分就不同,比较 地提出政治上的问题。从第二代里又分化出第 三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一派。第三代 里又分化出来第四代,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派。 所谓一代比一代前进,至少有一个标志就是民 族独立问题,在独立的前提下来发展现代化。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 生,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 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 打开了窗口,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中国近代史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8104a033d4b14e85246879.png)
5、 阶段划分
(1)兴起阶段:19世纪60年代初到70代,以创办军事工业的“求 强”活动为核心。 (2)发展阶段: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以大力兴办民用企业的 “求富“活动为核心。 (3)衰落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新企业的创设不多, 旧企业的矛盾暴露,主要成就为北洋海军的建立。
二、基本活动或内容
(一)创办军事工业
产生。
(5)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禁止妇女缠足,禁止买卖婚姻,严禁鸦片等。
2、评价
方案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1)进步性
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
有制的强烈愿望。
(2)局限性
绝对平均主义,并且与当时商品经济的世界潮流是背道而驰的,根 本无法实现。
(二)《资政新篇》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内容: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目标: 了解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9世纪50——19世纪末期)历 程;认识探索国家道路是一个逐步前进的过 程。
• 列强入侵的影响:
民族危机; 国内阶级矛盾加剧。
(3)分配:圣库制度
每两设圣库1座,农民除了耕种土地之外,还要从事种桑养蚕、纺 织和饲养鸡、鸭、猪、鱼等家庭副业生产。每年所获,“除足其25 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25家婚丧嫁娶,概由国 库按同一标准支取,不得多用一钱。凡鳏寡孤独废疾者,均有圣库 供养。
(4)农村基层政权:乡官制度
设立军、师、旅、卒和两司马五级,以军为单位,设军帅1人,两 司马是最基层的组织,设两司马1人,由本乡人选举本乡人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外国资本主 义侵略具有抵 制作用,但又 有妥协和勾结
对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有促进作用, 但也有阻碍
冲击了封建思 想和观念,但 没能突破封建 体制的束缚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具 有封建性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顽固派
欲兴民权,只 速乱耳,安得 不亡;民主万 不可设,民权 万不可重,议 院万不可通。
洋务派
民权之说一 倡,愚民必 喜,乱民必 作,纪纲不 行,大敌四 起 。 …… 此 可谓有百害 者也。
维新派
君主立宪可以 “解生民于倒 悬之危,置国 家于磐石之 安”。
外交方面 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资政新篇》
1
具有资本主义色 彩的方案,合乎 历史发展的潮流
2
未反映农民的土 地要求,缺少实 现其理想的阶级 力量
3
缺乏实行的客观 条件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马克思1862年6月攥写了《中国记事》,文章 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 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 们给与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 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 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 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返回目录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 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长期以来,中国 广大农民在封建 地主的压迫、剥 削下,过着极其 贫困和不自由的 生活。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 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及各级官吏横征暴敛, 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介
绍 外 国 变 法 经
著 书 立 说 ,
验
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 考》,梁启超撰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撰 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
康有为还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学会名称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72-1875年,洋务派派遣了四批学童共120人 赴美留学。1875-1885年,福州船政学堂共派 出留欧学生三批共69人。首批留学生大多成为中 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顽固派
科举制度废则 圣道衰,人心 乱矣;中人之 学西学,但知 夷意而变我民, 使人相率而入 于夷狄。
洋务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讲西学必先 通中学,必 以中学固其 根柢。
维新派
变法之本,在 育人才,人才 之兴,在开学 校,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 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 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 在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 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要不要维新变法
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 可变;宁可 亡国,不可 变法。
洋务派
维新派
不可变者, 变者,天下 伦纪也,非 之公理也; 法制也;圣 能变则全, 道也,非器 不变则亡, 械 也 ; 心术 全 变 则 强 , 也,非工艺也。 小变仍亡。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
中外反动势力建立反 革命联合战线,共同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力量过于强大。
曾
李鸿
国
章
藩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 新的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代 表,不能彻底 摧毁封建制度
以宗教来发动 群众,没有科 学理论指导, 无法提出正确 的政治纲领
从1870年开始,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 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有相当 规模。其中,北洋水师有大小舰只二十余艘。
北洋舰队 南洋舰队 福建水师
中国第一艘铁甲舰——平远号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时间
1862年 1863年 1866年 1880年 1885年 1876年 1880年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兴办近代企业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湖北枪炮厂
创办人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张之洞
军事工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天津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创办人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李鸿章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李鸿章 左宗棠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 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 旨和“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以拯救清王 朝统治、御侮自强为目的,以引进西方先进 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兴办近代企业
从1860年到1890年,洋务派先后创 办了2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最早的 是安庆内军械所,规模最大的兵工 厂是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造船厂 是福州船政局,设备最先进的兵工 厂是湖北枪炮厂。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失败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意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实质
是资产阶级思想与 封建主义思想的第 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 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 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湘剧《谭嗣同》中“维新派” 与“顽固派”论战场面
视频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 11日,在康有为为首的维新 派推动下,光绪帝颁布“明 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 此后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 新 政 的 政 令 。 到 9 月 21 日 慈 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 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 变法”。
设译书局,派 遣留学
奖励办报, 准许自由组 织学会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失败
谭嗣同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
1898年9月21日,慈禧 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 绪皇帝,搜捕维新派, 废除变法法令,宣布 “训政”,杀害谭嗣同 等“戊戌六君子”,变 法以失败而告终。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学术界对光绪皇帝的评价也很不一致。有人认 为他是维新派的皇帝,有人认为他是洋务派的 皇帝,还有人认为他是接近维新派的较开明的 皇帝。你怎么评价光绪皇帝?
《
的 基 本 精 神
天 朝 田 亩 制 度
》
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
1
从根本上否定了 封建土地所有 制,将农民的平 均主义思想发展 到顶峰
2
试图将生产限制 在小农经济基础 上,未超出农民 小生产者的狭隘 眼界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 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 加了农民的负担。
直隶宁津县银钱和商品价格指数
年份 1821 1845 1850
银钱比价指数 100 159.9 176.1
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 构,裁汰冗员 提倡向皇帝上 书言事 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方面
奖励农工商业 和发明创造
办商学、商 报,设商会
改革财政,编 制国家预算
军事方面
文化方面
裁减旧式绿营 兵,改练新军
采用西洋兵 制,练洋操, 习洋枪
设学堂,倡西 学,废八股
农产品价格指数 手工业产品价格指数
100
100
98.8
104.2
112.2
120.7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 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
1851
பைடு நூலகம்
1853
1856
金
永
定
北
天
田
安
都
伐
京
起
创办地
创办人
强学会
1895
上海
康有为、梁启超
创
粤学会
1897
北京
设
闽学会
1898
北京
学 会
蜀学会
1898
北京
关学会
1898
北京
康有为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南学会
1898
湖南
谭嗣同、唐才常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设 立 学 堂
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主持的长沙时务学堂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创 办 报 刊
设
办
皇
书绍
学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