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桂林高二检测)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被巴比伦人、亚述人先后采用。

埃兰人、赫梯人等也根据各自需要,对楔形文字加以改变并使用。

这可用于说明( )A.西亚和北非文明发展的趋同性B.文字的出现标志文明高度发展C.苏美尔人为区域交往作出贡献D.古巴比伦长期是区域文化中心【补偿训练】《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史诗,它讲述了英雄事业、友情、执着和对生死的无奈,书中所记述的苏美尔的神有吵闹、贪杯、争风吃醋,跟常人没有不同。

由此可知,《吉尔伽美什》( )A.代表古代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B.体现人们崇尚英雄的社会风貌C.反映苏美尔人执着于宗教信仰D.兼具文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价值2.某校史学社开展了“多样的文明,多样的世界”主题活动,他们寻找到了各个文明对应的代表性成果,这些成果与地图中的①②③④标示对应正确的是( )A.《吉尔伽美什》、人首飞牛石雕、《天方夜谭》、四吠陀B.卡尔纳克神庙、《汉谟拉比法典》、“悬诗”、桑奇大塔C.那尔迈调色板、象形文字、印章文字、《罗摩衍那》D.莎草纸、楔形文字、《医典》、吴哥窟3.(2024·石家庄高二检测)除了精神治疗和草药治疗之外,古埃及人还发明了推拿和按摩疗法,食疗的应用也很充分。

由此可见,古代埃及( )A.医学理论走向成熟B.医学技术获得发展C.医疗体系基本建立D.医学理念领先世界【补偿训练】(2024·天津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为创作于新石器时代的阿尔及利亚岩画,画面中间双角女神祈祷丰收,四周有一片正在播种的庄稼地。

它体现了( )A.农业出现与思想活跃的统一B.集体劳作和多神信仰的汇集C.铁犁牛耕和壁画艺术的结合D.劳动场景和艺术审美的融合4.《一千零一夜》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很多来自古代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

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1.《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

”材料所述史实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2.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3.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C.主张削弱君权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4.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

这段论述说明了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5.对下列两幅图片(图7、图8)信息理解正确的是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一发明是()A.造纸术 B.指南针C.印刷术 D.火药7.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A.《农政全书》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各国律例》8.下列古代著名的绘画作品中,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是( )A. 《女史箴图》B. 《送子天王图》 C . 《清明上河图》 D. 《洛神赋图》.9、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中,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

”这句话()A.抨击和批判了奴隶制度B.明确提出人民主权的学说C.强调了天赋人权的思想D.包含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解析:选C。

仔细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表明,奴隶和其他人一样具有“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因此,他们的权利也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

所以,这句话强调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民贵君轻,人文主义B.天人感应,因信称义C.存天理,灭人欲,人文主义D.致良知,因信称义解析:选C。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但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程朱理学主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

3.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解析:选A。

材料中的“朦胧稚嫩时期”是指人文精神的萌芽时期、起源时期,所以应该选A。

4.“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理解。

这段文字是智者学派的典型语言,通俗形象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人是万物的尺度。

5.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求那人教他唱。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啊?”这个伟人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唱一首歌。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Ⅲ第二单元测试题第一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内。

)1、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A、由大到小B、由繁到简C、由象形到会意D、由图画到符号2、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D、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3、汉字能形成一种书法艺术,其原因不包括:()A、汉字字型丰富,数量庞大B、知识群体的推动C、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D、统治者的爱好4、夏商周三代的绘画()A、以人物肖像为主B、以动物为主C、以生活习俗为主D、以劳动场景为主5、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命,愿得天下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昌龄6、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开始于()A、魏晋B、隋唐C、宋朝D、元朝7、下列关于不同时期文人画的叙述错误的是:()A、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B、吴道子的画被誉为“吴带当风”C、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D、明清时期文人画与宋元文化没有任何渊源8、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是()A、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动物形象的几何图案在地面或墙壁上B、开始出现毛笔在绢帛上绘制作品——帛画。

C、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中。

D、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9、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统治者提倡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10、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B、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C、赋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D、元朝时,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11、在唐朝,其诗体现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王昌龄D、孟浩然12、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其起源于民间,适合于配乐演唱B、其描述的内容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太平气象下的歌舞升平C、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D、南宋时期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13、下列关于元曲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B、元时,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D、元曲在宋代广为流行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题和标准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题和标准答案

第二单元阶段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文艺复兴运动在反封建斗争中常常披着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外衣,其主要原因是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具有反封建的内容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易被人们接受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D.资产阶级处于形成时期,力量弱小2.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A.古典文化的复兴B.资产阶级文化兴起C.封建文化的繁荣D.强调个性解放3.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被誉为“欧洲孔门第一弟子”。

他极力推崇儒家文化是因为:A.两人都主张维护“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B.孔子最早提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C.孔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与伏尔泰的自由平等思想相吻合D.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4.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A.宗教改革的发生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C.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D.资产阶级要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5.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倡导以古典为师,中国的维新派则提出“托古改制”。

其相同目的是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B.弘扬传统文化C.为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服务D.主张政治变革,建立“理想王国”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7.下列关于人文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要求B.反映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C.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D.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8.“人是能够随心所欲的改造自己的。

”反映了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的作用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9.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免除封建地租B.反对天主教会C.建立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教会D.驱除罗马教皇10.不属于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主要内容的一项是A.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B.提出简化宗教仪式C.驱逐罗马教皇势力D.主张建立民主教会11.下列各项属于新教的教派是①天主教②路德教③加尔文教④英国国教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以下关于宗教改革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宗教独裁C.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D.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13.下列哪项内容不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A.都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B.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C.都要求摆脱宗教束缚D.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打碎了精神枷锁14.启蒙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科学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腐朽衰落C.资本主义的发展D.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需要1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评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评

第二单元知识过关自我评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

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以下不属其共同原因或条件的是 ( )A.政治氛围的宽松 B.民主政治的发展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文化教育的进步2.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唯有人有资格和力量规范自己的生活 B.提倡个人主义以及怀疑一切的思想C.呼唤人类关注社会、政治与法律 D.以人的感觉与推理来评判事物的标准3.关于柏拉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B.认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应做统治者C.关注国家的政治生活 D.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4.在道德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王阳明认为“心中的天理是固有的善”。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 A.实行人治、法制和致良知 B.实行王道、民主政治和格物致知C.加强专制、自我节制和格物致知 D.“仁政”、道德教育和致良知5.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一主张表明()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6.下图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其主要的共同点可能是 ( )A.都主张人定胜天B.都重视人的道德教化C.都反对专制政治D.都主张社会等级制度7.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配人教版)第二单元测评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配人教版)第二单元测评

第二单元测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据考古发掘,《汉谟拉比法典》抄本的出土地点,从北方的亚述城市阿淑尔、尼尼微,到南部巴比伦尼亚的西帕尔、拉尔萨、巴比伦,甚至埃兰的苏萨,都有法典抄本出土。

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A.推动古巴比伦王国扩张B.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典C.影响后世两河流域国家D.是亚述帝国的法律标准2.一种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约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产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公元前500年左右,该类型的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古人用这种文字()A.记载了马其顿帝国远征B.书写了迈锡尼文明的辉煌C.记录了种姓制度的缘起D.写出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3.《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它讲述了英雄事业、友情、执着和对生死的无奈,书中所记述的苏美尔的神有吵闹、贪杯、争风吃醋,跟常人没有不同。

由此可知,《吉尔伽美什》()A.代表古代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B.体现人们崇尚英雄的社会风貌C.反映苏美尔人执着于宗教信仰D.兼具文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价值4.亚述帝国时期人首飞牛石雕是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当时最强大物种的集合。

这种风格体现出()A.亚述人对东方文化的崇拜B.亚述帝国专制统治的威严C.苏美尔人崇尚武力的征伐D.亚述人对辉煌陵墓的追求5.据《帕勒摩石碑》的铭刻可知,古代埃及每年都有关于尼罗河洪水泛滥高度的记载。

这一做法()A.推动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B.说明法老严格地控制国家经济C.决定了农业丰歉和社会兴衰D.表明国家实现了高度集权统一6.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于公元830年在巴格达创建的“智慧宫”是伊斯兰世界第一所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及高等教育学府。

智慧宫里不分国别、宗教,唯学术真知为尊。

由此可见,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A.文化兼容并蓄B.崇尚学术自由C.教育体系完备D.文明领先世界7.《天方夜谭》中有许多故事是以巴格达为中心,以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前期的事件为原型来讲述的;书中大量来自印度、波斯、埃及甚至希腊的传说,在讲述时也被融入了哈里发执政的相关情境。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附答案)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3 000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

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①古代帝王所创造②受书写工具影响③便于交流传播④摒弃文化传统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而不中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汉字的推广无疑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你推测,西汉文书上的字体最有可能是()A.甲骨文 B.行书 C.隶书 D.楷书3.魏晋时期,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被人用重金收买,不仅仅表明他的字写得好,还说明了()A.魏晋时期的文人爱好书法B.王羲之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C.王羲之以卖字为生D.魏晋时期,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这一观念已成为当时人的共识4.《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

”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5.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A.隋唐的草书 B.宋代的风俗画C.元代的杂剧 D.明清的小说6.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集体舞蹈图 B.《人物龙凤图》C.《女史箴图》 D.马王堆汉墓帛画7.下图为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摹本),图中洛神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

下列对此画作的作者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B.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C.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D.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8.黄慎是清代著名画家,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下图为其作品《清波钓徙图》。

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其中第196条至第214条有如下规定: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免于赔款,无须赔偿;若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

由此可知,该法()A.保护各阶层的私有财产B.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平民阶层的要求D.一定程度上带有野蛮的色彩2.《吉尔伽美什与阿伽》是苏美尔时代的史诗之一,其中提及乌鲁克国遭遇外来入侵时,吉尔伽美什先是咨询长老会,长老会主张向对手投降,遭到吉尔伽美什的拒绝。

吉尔伽美什转向咨询人民大会,人民大会主张抵抗。

吉尔伽美什因此接受了人民大会的主张决定抵抗。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乌鲁克国()A.国家大事由人民大会决策B.国家治理具有原始民主遗风C.长老会权力不及人民大会D.国家机构建设逐渐走向健全3.莎草纸起源于古代埃及,大约在公元前650年左右传入希腊并很快成为古代地中海地区一种通用的书写材料。

罗马帝国时代,对埃及的占领使莎草纸很快遍及帝国境内,从不列颠到两河流域的广袤疆域里都使用莎草纸。

据此可知,莎草纸()A.提升了古埃及国际地位B.是古埃及重要的经济来源C.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D.是最早的成熟的造纸技术4.阿拉伯帝国的地理学家不仅将以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为代表的古希腊、罗马地理学加以发挥,再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传回西方,而且把在本国形成或发展的地圆说、潮汐成因学说、天文学、磁针罗盘和准确的制图术传入西方。

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A.反映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B.成为欧洲文明的源头C.促进了世界文明交融发展D.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5.在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正对待学术问题,并一视同仁给予支持和鼓励。

这种宽容对待学术的态度和做法,使阿拉伯帝国各地的文人学者得以摆脱民族与宗教信仰的限制。

这一状况的出现()A.说明了地理位置决定文明特征B.推动了阿拉伯的文化成就领先于西方国家C.垄断了世界文明的交融与发展D.为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并蓄创造了有利条件6.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测评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测评

高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测评(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

解读这段材料,回答以下1~5题1.智者学派研究和探索的主题是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B.道德的感知和体验C.“神”的存在与本质D.人类自身及其人类社会2.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倾向表现在①普遍的怀疑神的存在②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③认定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④对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关注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依据材料的逻辑继续推理,下列哪一说法是与其思想一致的逻辑推论A.人才是万物的尺度B.谁说天上有神?不!没有!C.我们谁也没有见过神D.神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尺度4.就材料本身来看,它不能显示的智者学派的观点是A.人们无法知道神是否存在B.人们也无法知道神是如何存在的C.法律和道德是人为的产物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当然就不能衡量什么5.结合材料来看,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评述错误的是A.呼应了希腊社会中人的地位日益突出的现实B.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尝试C.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D.使人的自我意识从原始宗教的统治下觉醒过来6.由于智者学派的出现,古希腊产生了所谓的智者运动,则运动产生的因素可以有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②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③个人主义的成长④城邦制度的衰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下图是16世纪初意大利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画面表现了包括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在内的学者们在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园里探究学术问题的情境。

回答以下7-11题7.下列思想家的师承关系排列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8.柏拉图除创建雅典学园,还有著作传世,其中最著名的是A.《十日谈》B.《对话录》C.《理想国》D.《法律篇》9.马克思称苏格拉底为“哲学的创造者”,其主要依据是苏格拉底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的主张B.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D.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10.画作《雅典学园》中有亚里士多德在谈论自然科学的情境。

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是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所学习的重点内容。

那么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必修3历史第二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2.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

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3.下图两人分别是早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思想研究的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 )。

A.亚里士多德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柏拉图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6.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

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A.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C.都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而产生D.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7.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 )。

A.许多城市拥有自治权B.许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拥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D.经济繁荣,人才济济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教育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教育

绝密★启用前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二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5.0分,共70分)1.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2.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3.“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

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

”文中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①强调人性②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④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5.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这些作品( )A.表现了人间亲情和人性之美B.抨击了基督教会的黑暗腐败C.歌颂了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D.显示了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6.安德烈·夏斯特尔称:“文化仿造的一件大事……为了要重新发现古代,它创造了完全不同的东西。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同希腊古典文化的关系是()A.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B.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C.借助古典文化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另一种形式7.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

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8.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

二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长白山一高高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质量评估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局部。

总分值 100 分。

测试时间90 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开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开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B. 14~ 17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 17、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2.某天,同学甲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有点冷。

〞同学乙说:“今天的风真凉爽,好天气。

〞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A.泰勒斯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柏拉图3.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4. (2021 肇·庆高二检测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那么,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泰勒斯D.苏格拉底5. (2021 长·沙高二检测 )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

,, 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说明色诺芬 ()A.否认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D.主张将神人性化6.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

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黄昏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答复不出来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不属于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A.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发达B.一些学者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C.古希腊经济文化繁荣D.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我们把智者学派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该学派()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为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C.经常使用各式各样狡辩的语言和方法D.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3.在古代希腊,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分活动会()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4.(2013·湛江调研)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C.美德即知识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5.下图中两人分别是某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推崇君主权威D.都强调知识的作用孔子苏格拉底6.(2015·河南郑州模拟)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不同()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7.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8.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其含义是()A.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B.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C.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D.它没有将古罗马、希腊文化完全复兴9.“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民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17. 从时代背景、基本思想和影响三方面比较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
③提倡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 ④提倡经济上的平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欧洲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在表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是( )
A. 反对天主教会 B. 用理性公开批判现实
C. 披着古典文艺复兴的外衣 D. 利用文艺表达思想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B. 使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C. 天主教神学受到挑战 D. 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 反对出售免罪符 D. 建立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教会
11.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理性”的含义是( )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这段独白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核心思想?作者在创作中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
(3)以上思想在历史上有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 D 2. C 3. A 4. A 5. B 6. A 7. D 8. A 9. B
10. D 11. A 12. A 13. B 14. A 15. B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的体现,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公共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A. 天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的堡垒
B. 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C. 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发展的反映
D. 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10. 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免除封建地租 B. 取消什一税
Hale Waihona Puke 18. 阅读《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请回答:
(1)《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成就或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下列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正确认识有( )
①反对以封建神学为中心 ②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③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 ④以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18.(1)莎士比亚。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人文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分为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几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英国的社会现实,深刻而生动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2)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伟大,肯定人的权威,赞美人性的高贵,提倡人性的发展。
(3)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A. 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 对未来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制度上的设想
C. 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D. 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14. 下列关于康德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相信主权属于人民
②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可以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是因为( )
A. 苏格拉底第一次提出“美德即知识”
B. 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 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D. 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3. 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他们在人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保持高度的一致
B. 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本质
C. 其中有些思想体现出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
D. 他们的思想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4.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是( )
A. 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 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16.(1)思想:“分权与制衡”(即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影响: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意义: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
(3)主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支持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D. 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5. 14世纪初但丁的《神曲》为教皇在“地狱”火窟里留下位置和1600年布鲁诺在罗马受火刑牺牲的史实反映了( )
①人文主义思潮还没有社会基础 ②文艺复兴是反封建神学的新文化
③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统治的支柱 ④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8.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
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②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③反对宗教信仰 ④为资本主义发展摧毁精神枷锁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 )
(4)侧重点: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一、三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障自由和人权。
17.(1)时代背景:文艺复兴发生在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首先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反封建斗争,当时资产阶级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于是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愈加受到封建专制的阻碍,因而,资产阶级提出了反封建的、完整的思想体系。
(2)基本思想: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教会,强调人性;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是反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发展,它的思想主张更系统、更全面。
(3)影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推动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封建专制,而且为新制度的建立勾画了蓝图,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的发展。
12. 启蒙运动之所以称为“启蒙”,其主要原因是( )
A. 它批判蒙昧主义,破除迷信思想
B. 它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 它提倡“三权分立”学说,为资产阶级法制奠定了根基
D. 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13. 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是( )
①万物是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
③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由人制定的
④“知识就是美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