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方法课件第1章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 电子束与材料的作用
00:04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12
§3.1.3 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
IE— 固体表面元素发射的总强度。 IA— 吸收电流。 IT— 透射电子流。样品因薄而被入射电子穿过。 这些信号的强度均与固体的结构、成分、 表面状态等性质及入射电子的能量和入射角 有关。
00:04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5
二、 散射 电子束照射固体,与固体中的电子及原 子核作用而产生散射。有弹性和非弹性两种。 1.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 入射电子与固体中原子(核)的作用。 因原子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散射后入 射电子的能量基本不发生变化,只是改变了 方向。 方向
00:04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6
§3.1.3 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
1. 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
I0 — 入射电子流[A]。或[A/cm2](电子束流密度) 入射电子在作用区域产生的信号(P43~45): IR — 背散射电子流 P43。 IS — 二次电子流
P44 。
真二次电子流能量低且连续分布。 特征二次电子取决于原子本身的结构。能量是一 些分立值。
00:04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2
§3.1 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 入射电子与固体中粒子的作用类型
在材料分析方法中,电子束是一种最常用 的入射激发源之一。电子束在照射固体时与固 体中的粒子相互作用有: a. 入射电子的散射 (库仑力作用) b. 入射电子对固体的激发 c. 入射电子在固体中的传播
00:04
00:04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16
§3.1.3 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
能量损失电子(电子能量损失谱):
材料分析方法课件第1章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各种信号对电镜成像分辨率的影响
二次电子 5—10nm 背散射电子 50—200nm 特征X-射线 100—1000nm 俄歇电子 5—10nm 吸收电子 100—1000nm
滴状作用体积
横向扩展降低信号成像分辨率
横向扩展降低信号成像分辨率
轻元素和重元素滴状作用体积的对比
02
03
04
05
透射电子
背散射电子
原子序数和背散射电子产额之间的关系
当样品原子的内层电子被入射电子激发或电离时,原子就会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状态,此时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以填补内层电子的空缺,从而释放特征X-射线;
特征X-射线主要用于定性/或定量微区成分分析。
特征X-射线
பைடு நூலகம்
吸收电子
俄歇电子
能级跃迁,使空位层的外层电子发射出去。俄歇电子能量具有特征值。近表面性质。能量很低。入射电子能量能量被吸收殆尽(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几乎完全损失);吸收电子信号与二次电子或背散射电子信号互补,强度相反,图象衬度相反。
第一部分
2. 电子光学基础
1. 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汇报时间:12月20日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2022
固体样品表面
产生的各种信号
单击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入射电子束
单击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1.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弹性散射:碰撞后电子只改变方向,基本无能量改变。非弹性散射:电子不但改变方向,能量也发生改变。
1.1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的散射
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电子。
01
材料分析方法1.3 粒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式中:a—— 平均单原子层密度(nm)。 式(5)和式(6)单位为单原子层厚度,乘以a的长度单位;式(7)单
位为质量厚度,除以密度的长度单位。
在各向同性的固体中,而且在没有外场的条件下,二次电子从它产生处 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几率相同。由于散射作用,二次电子在传播过程中能量不 断减小,而且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强度按指数规律 e-z/λ e衰减, z是从表面垂 直向体内测量的距离。因此,从表面发射出去的二次电子仅是所有二次电子 的一部分。 和光电子一样,二次电子在不同纯金属固体中的逸出深度不同,当二次 电子沿表面法向向外传播时,逸出深度近似等于非弹性散射平均自由程。
§3.1 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3.2 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返回总目录
§3.1 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在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中,电子束是一种常用的入射激发源 之一。入射电子(又称为初始或一次电子)照射固体时与固体 中粒子相互作用,它包括: 入射电子的散射 入射电子对固体的激发 受激发粒子在固体种的传播 电子散射源于库仑相互作用,它不同于光子在固体种的散射。
对一个原子序数为Z的孤立原子,弹性散射截面为σn,非弹性散
射截面则为所有核外电子非弹性散射截面之和 Zσe 。由式( 2 )与式
(3)可得σn/Zσe=Z.因此,原子序数越高,产生弹性散射的比例就越
大。
4.电子吸收
由于库仑相互作用,入射电子在固体中的散射比X 射线强得多。 同样固体对电子的“吸收”比对X射线的吸收快得多。 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多,入射电子的动能逐渐减小,最终被固体
3. 散射截面
入射电子被原子核散射时,散射角2θ的大小与瞄准距离(电子入射
方向与原子核的距离)rn 、原子核电荷Ze以及入射电子的加速电压
材料研究方法-EM-第一章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光学系统的光路原理 与光学显微镜的类似
南京理工大学
物镜(objective lens)
南京理工大学
试样架(样品台) 试样架(样品台)
南京理工大学
真空系统 由机械泵、油扩散泵、离子泵、真空测量仪 表及真空管道组成。 它的作用是排除镜筒内气体,使镜筒真空度 至少要在10-5托以上,目前最好的真空度可以达 到10-9—10-10托。 如果真空度低的话,电子与气体分子之间的 碰撞引起散射而影响衬度,还会使电子栅极与阳 极间高压电离导致极间放电,残余的气体还会腐 蚀灯丝,污染样品。
f Li − f = M= Lo − f f
南京理工大学
像差 • 电子的波长很短,推算理论的分辨率可 以轻易地达到0.02Å (加速电压100 KeV, 波长0.037Å)。 • 实际上无法达到如此高的分辨本领。 像差 像差可以分为两类,几何像差和色差。 几何像差是由于电磁透镜几何上的缺陷 造成的,主要有球差和像散。
南京理工大学
第一章 电子光学基础与电子显微镜 1-1、电子光学基础 •电子波及电磁透镜聚焦
电子具有微粒性,同时又具有波动性。电子波的 波长取决于电子运动的速度和电子的质量,如果 电子经过电压 U 加速,有关系:
1 2 eU = mv , 2
得电子波长
h
λ
= mv
h λ= 2emU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波波长
加速电压较低时,电子的质量即为其静止质量,但 是电压很高时,要考虑引入相对论的修正。
南京理工大学
球差 球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 电子的会聚能力不同而造成的。 球差造成的散焦斑 的半径折算到物平 面上,表示为:
1 3 ∆rs = Csα 4
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PPT课件
.
10
图 3-4 入射电子产生的各种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范围 (a) 电子束散射区域形状(梨形作用体积)
(b)重元素样品的电子束散射区域形状(半球形作用体积) 1-入射电子束;2-俄歇电子激发体积;3-样品表面;4-二次电子激发体积;
5-背散射电子激发体积;6-初级X射线激发体积
.
11
(1)背散射电子,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 射电子。背散射电子来自样品表层几百纳米的深度范围。 由于它的产额能随样品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所以不仅能 用作形貌分析,而且可以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 用作成分分析。
(2)二次电子,在入射电子束作用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 样品表面的样品的核外电子叫做二次电子,真空中的自由 电子。 二次电子一般都是在表层5~10nm深度范围内 发射出来的,它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十分敏感。因此,能非 常有效地显示样品的表面形貌。二次电子的产额和原子序 数之间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所以不能用它来进行成分分 析。
.
14
表3-1 电子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 及据之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
.
15
二次电子像
.
16
背散射电子像
.
17
背散射电子像
.
18
Se
.
19
BSE
.
20
不同温度下烧结样品的SEM图
.
21
TEM
.
22
图3-1 电子散射示意图 (a)与原子核作用;(b)与核外电子作用
.
3
3.1.1 原子核对入射电子的散射
有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散射损失的能量
散射角(2)即散射电子运动方向与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非弹性散射损失的能量E转化为X射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材料的分析方法》课件
能谱分析法、荧光谱分析法等。
透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样品制备操作
高倍率成像
扫描电子显微镜
1
原理
通过电子束撞击材料表面产生的次级电
应用
2
子和或X射线来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
可用于了解材料表面、形貌和表面反应。
3无 机样品则需要碳膜制备。
X射线衍射技术
定义
未来技术
材料分析技术正朝着更高分辨 率、更高灵敏度和更小样本量 的方向不断发展。
衍射是通过物质所发射的X射线,在经过某些特殊介质或材料时,经过物理过程的现象。
应用
通过材料的衍射来确定材料的晶体结构、离子半径、材料缺陷以及材料的杂质级别。
应用举例
建筑材料的分析方法
医用材料的分析方法
金属材料的分析方法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透射电 子显微镜来检测混凝土、石膏板、 瓷砖等材料中的元素和缺陷。
1 定义
热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温度和时间变化对材料物理属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2 应用
可用于了解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变形行为、晶体结构、成分等。
3 常用技术
差热分析法、热重分析法、热膨胀分析法等。
磁性测试法
1
原理
通过外加磁场对材料进行磁化,然后观察材料的磁性质。
2
应用
可用于了解材料的磁性、磁滞回线、饱和磁场等。
材料分析方法的分类
物理性能分析方法
热分析法,磁性测试法和硬度测 试法可以测量材料的物理特性, 如热稳定性、磁性和硬度。
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析出法 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以用于检 测材料的化学成分。
显微分析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 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揭示材 料的微观结构。
《材料分析方法》PPT课件
第十章 成分和价键分析概论
1. 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和跃迁 2. 各种特征信号的产生机制 3. 各种成分分析手段的比较
1.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和跃迁
在原子系统中,电子的能量和运动状态可以通过n,l, m,ms四个量子数来表示。
n为主量子数,具有一样n值的处于同一电子壳层,每个 电子的能量主要〔并非完全〕取决于主量子数。
3.1 X光谱
X光谱的X光子可以从很深的样品内部〔500纳米~5微米〕 出射,因此它不仅是外表成分的反映,还包含样品内部的 信息。
XFS适用于原子序数大于等于5 的元素,可以实现定性与定 量的元素分析,但灵敏度不够高,只能分析含量超过万分 之几的成分;而EPMA所用的电子束激发源可以聚焦,因 此具有微区〔1µm〕、灵敏〔10-14g〕、无损、快速、样 品用量小〔10-10g〕等优点。
《材料分析方法》PPT课 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十章 成分和价键分析概论
大局部成分和价键分析手段都是基于同一 个原理,即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反响了原 子的特征信息。利用不同的入射波激发核 外电子,使之发生层间跃迁、在此过程中 产生元素的特征信息。
l为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它决定电子云的几何形状,不同 的l值将同一电子壳层内分成几个亚壳层。
m是轨道磁量子数,它决定电子云在空间伸展的方向。 ms是自旋磁量子数,决定了自旋方向。对于特定的原子,
每个能级上的电子能量是固定的。
1.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和跃迁
原子内的电子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 当入射的电磁波或粒子所具有的动能足以将原子内
材料的现代分析测试方法PPT课件
第23页/共40页
3. 观察表面,特别是各种断口间 隙处存在污物时,要用无水乙 醇、丙酮或超声波清洗法清理 干净。
4. 故障构件断口或电器触点处存 在的氧化层及腐蚀产物,不要 轻易清除。
式中:k、h、σ ——常数 c ——光速 z ——原子序数 λ——波长
第31页/共40页
2. 波谱仪组成 检测系统 放大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 显象系统等
第32页/共40页
波长分散法原理图
第33页/共40页
波长色散X射线谱仪示意图
第34页/共40页
二. 能谱法(EDS)
1. 原理
Ehc h c
第13页/共40页
四. 图象显示和记录系统
组成:显示器、照相机、打印机 等。
作用:把信号检测系统输出的调 制信号转换为在阴极射
线 管荧光屏上显示的样品
第14页/共40页
五. 电源系统
组成:稳压、稳流及相应的安全 保护电路等。
作用:提供扫描电子显微镜各部 分所需要的电源。
第15页/共40页
六. 真空系统
第28页/共40页
第二章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 第一节 概述
第29页/共40页
第二节 特征X射线检测
一. 波谱法(WDS) 1. 原理 布拉格方程: 2dsinθ=nλ
式中: λ——特征X射线波长; θ ——布拉格角
d ——分光晶 第30页/共40页 体晶面间距
莫塞莱定律:
hc kz
的同步扫描信号; 改变入射 第11页/共40页
三. 信号检测放大系统
作用:检测样品在入射电子束作 用下产生的物理信号,然 后经视频放大,作为显象 系统的调制信号。
材料分析方法-1-课件
X射线照射到晶体物质时,将产生散射、干涉和衍射等现 象,与光线的绕射现象类似
X射线具有破坏杀死生物组织细胞的作用
27
第二节 X射线的产生及X射线谱
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
图1-2 X射线管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的X射线管是产生 X射线的装置
SWL和强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m减小 当管电流 i 增大时,各波长X射线的强度均提高,但SWL
和m保持不变
随阳极靶材的原子序数Z 增大,连续X射线谱的强度提高,
但SWL和m保持不变
31
第二节 X射线的产生及X射线谱
一、连续X射线谱
连续谱强度分布曲线下的面积即为连续 X 射线谱的总 强度,其取决于X射线管U、i、Z 三个因素
不能给出所含元素的分布
10
绪论
四、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镜
1. X射线衍射(XRD, X-Ray Diffraction) XRD是利用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来分析材料的 相组成、晶体结构、晶格参数、晶体缺陷(位错等)、 不同结构相的含量以及内应力的方法。
t-ZrO2 ZrSiO
4
Intensity
本教材主要内容
绪论 第一篇 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
第一章 X射线物理学基础 第二章 X射线衍射方向 第三章 X射线衍射强度 第四章 多晶体分析方法 第五章 物相分析及点阵参数精确测定 第六章 宏观残余应力的测定 第七章 多晶体织构的测定
1
本教材主要内容
第二篇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
第八章 电子光学基础
第九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 X射线,随后医学界将其 用于诊断和医疗,后来又用于金属材料和机械零件的探伤
01第1章-电子束与物质互作用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洪瑞江博士教授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材料电子显微分析材料电子显微分析》》第1章:电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粒子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二次信息汇总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本章主要内容1. 认识散射作用①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②2. 了解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3. 掌握各种信息的特性及其应用电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效应材料对入射电子的散射 入射电子对材料的激发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被激发粒子在材料中的传播一. 物质对入射电子的散射1.1 1.1 电子束来源及主要参数电子束来源及主要参数电子枪:①阴极(灯丝)W 丝/LaB 6, 发射电子-102~3灯丝聚焦罩阳极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②聚焦罩10~-10伏控制电子束质量聚焦③阳极:正高压加速e电子参数:束斑直径D :50 Å~1μm电流:10-12~10-6A球面发散度:Sr =束斑面积/距离2≈0.5(10-2rad)1.电子的波动性粒子的波长与其具有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λ=h/λ=h/mv mv电子波是物质波的一种电子波是物质波的一种。
高速运动的电子所具有的动能是由电场提供的:1/2mv 2=eV 1.2 1.2 电子性质电子性质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由上两式可得出电子具有的波长应为:其中:其中:h=h=66.6262××10-34焦耳焦耳··秒e=e=11.6060××10-19库仑m=m=99.1111××10-31千克千克((电子的静止质量电子的静止质量))VemV h 25.122==λ•在电子显微镜中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的加速电压很高电子的加速电压很高,,电子速度很大速度很大,,接近光速接近光速。
此时需考虑运动速度对粒子质量的影响粒子质量的影响..根据相对性原理而得到电子波的波长表达式为: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109788.01(25.126V V -⨯+=λ加速电压与电子波长加速电压(kV )电子波长(A )加速电压(kV )电子波长(A )250.076 0.076 2002000.02550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50 0.0545000.01475 75 0.043 0.043 1000 1000 0.00870.00871000.03730000.0036一束电子射到试样上,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当电子的运动方向被改变,称为散射。
材料分析方法概述 ppt课件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使得材 料分析不仅包括材料(整体的)成分、结构分 析,也包括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微区分 析、形貌分析等许多内容.
ppt课件 5
材料的元素成份分析 材料的物相结构分析 材料的表观形貌分析 材料的价态分析 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分析 材料的热分析 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ppt课件 19
高能电子衍射分析: 入射电子能量为10—200 kev.高能电子衍射方 向和晶体样品中产生衍射晶面之晶面间距及电子 入射波长(A)的关系即电子衍射产生的必要条件也 由布拉格方程描述. 由于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其对x射线的散 射能力 ( 约高 10000倍以上 ) ,电子穿透能力差, 因而透射式高能电子衍射只适用于对薄层样品(薄 膜)的分析。 高能电子衍射的专用设备为电子衍 射仪,但随着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电子衍射 分析多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上进行.与x射线衍射分 析相比,透射电子显微镜亡具有可实现样品选定 区域电子衍射 ( 选区电子衍射 ) 并可实现微区样品 结构(衍射)分析与形貌观察相对应的特点。
ppt课件
1
第一章 必要性: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概述
1、加深理解以前所学课程的内容。 2、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一个好的 基础。 3、目前材料发展日新月异的需要。
pp程中基本概念的来源。 2、了解一些检测分析手段。 3、能对一些检测结果进行一般性分析。
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24页PPT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F3粒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ppt
析极限可以达到10-6-10-9g的所有元素。
思考题
1. 粒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散射截面和弹性散射截面? 3. 光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会激发六种主要 信号? 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 3)吸收电子:其衬度恰好和SE或BE信号调制图像衬度相反;与背散射电子 的衬度互补。吸收电子能产生原子序数衬度,即可用来进行定性的微区 成分分析.
• 4)透射电子:透射电子信号由微区的厚度、成分和晶体结构决定.可进行 微区成分分析。 • 5)特征X射线: 用特征值进行成分分析,来自样品较深的区域。 • 6)俄歇电子:各元素的俄歇电子能量值很低;来自样品表面1-2nm范围。 它适合做表面分析。
各种信号的深度和区域大小
可以产生信号的区域称为有 效作用区,有效作用区的最深处 为电子有效作用深度。 但在有效作用区内的信号并不 一定都能逸出材料表面、成为有 效的可供采集的信号。这是因为 各种信号的能量不同,样品对不 同信号的吸收和散射也不同。 随着信号的有效作用深度增加, 作用区的范围增加,信号产生的 空间范围也增加,这对于信号的 空间分辨率是不利的。
• 2.非弹性散射
• 阻止功率:离子在固体中传播时由于被电子非弹性散射产 生的能量损失率称为固体对离子的阻止功率。
• 二、溅射与二次离子 • 1.离子溅射 • 离子轰击固体时,当固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动量和能量 背离表面运动时,就引起表面粒子(原子、离子、原子团 等)的发射,这种现象为溅射。离子溅射可以去除样品表 面微观尺度的材料,即剥蚀样品,进行纵深分析。
• 3.散射截面 • (1)弹性散射截面。入射电子被原子核散射时,散射角αn 的大小与瞄准距离(电子入射方向与原子核的距离)rn、 原子核电荷Ze以及入射电子的加速电压U有关,具体为: • αn =Ze/Urn 或 rn=Ze/ αn U • 由于弹性散射的电子能量等于或者接近于入射电子能量, 因此是透射电镜中成像和衍射的基础。 • 由此可知,入射电子作用在以原子核为中心、rn为半径的 圆内时,将被散射到大于αn以外,所以采用πrn2来作为散 射截面。 • 由于电子与原子核的作用表现为弹性散射,所以πrn2叫做 弹性散射截面,用σn表示。 • σn = πrn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歇电子
能级跃迁,使空位层的外层电子发射出去。 俄歇电子能量具有特征值。 近表面性质。 能量很低。
吸收电子
入射电子能量能量被吸收殆尽(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几 乎完全损失);
吸收电子信号与二次电子或背散射电子信号互补,强度相 反,图象衬度相反。
各种信号对电镜成像 分辨率的影响
背散射电子
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电子。 具有较高的能量,作用深度大。 原子序数敏感性。
透射电子
一部分入射电子穿过薄样品而成 为透射电子。 透射电子信号是由微区的厚度、 成分和晶体结构来决定。
原子序数和背散射电子产额之间的关系
特征X-射线
•当样品原子的内层电子被入射电子激发 或电离时,原子就会处于能量较高的激 发状态,此时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以 填补内层电子的空缺,从而释放特征X射线;
第
1. 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
部
分
2. 电子光学基础
1.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入射电子束
产生的各种信号
?
固体样品表面
主要内容:
1.1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的散射
★ 弹性散射
★ 非弹性散射
1.2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激发的信号 二次电子 背散射电子 俄歇电子 特征X射线 吸收电子
1.1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的散射
弹性散射:碰撞后电子只改变方向,基本无能量改变。
非弹性散射:电子不但改变方向,能量也发生改变。
1.2 入射电子在试样中激发的信号 二次电子
在入射电子束作用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的样品 的核外电子。 通常把低于或等于50eV的被激发电子叫二次电子。 表面形貌敏感性,因为作用深度大于100A,这些电子逃 逸表面束缚能(2-6ev)的可能性极小
• 二次电子 5—10nm • 背散射电子 50—200nm • 特征X-射线 100—1000nm • 俄歇电子 5—10nm • 吸收电子 100—1000nm
横向扩展降低信号成像分 辨率
滴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体积
横向扩展降低信号 成像分辨率
轻元素和重元素滴状作用体积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