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语法不规则现象浅谈
现代汉语 常见的语法错误
第十节常见的语法错误我们在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是各种各样的。
有些语病,如“词类误用”、“复句组织中的毛病”、“虚词使用不当”等,我们已经在有关章节(分别在第二节、第八节、第九节)里谈得比较集中,比较充分,在这一节里就不再谈了。
有些语病,如“搭配不当”、“残缺”、“词语位置不当”等,虽也已分别在前面几节里谈到过,但考虑到一般在写作中犯这些方面的毛病比较多,前面又是分散着谈的,这里有集中谈一下的必要,所以这里将不避重复,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此外,在这一节里我们还想谈谈在指代和数量表达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毛病也比较常见。
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是常见的毛病。
请看下面的例子:(1)*修建高速公路是很必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还比较低,还不能一下子省与省之间都通高速公路。
(报)(2)*生活告诉人们:急躁的人,事情一旦办不成,往往容易转化为灰心丧气。
(刊)例(1)“经济基础”不能与“低”搭配。
如果要保留“经济基础”,可以将“低”改为“薄弱”;如果要保留“低”,可以将“经济基础”改为“经济发展水平”。
例(2)“人……转化为……灰心丧气”显然不通。
“转化为”三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应删去。
有些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的毛病比较隐晦,需要作些分析才能发现。
例如:(3)*你刚18岁,正值青春茂盛之时。
(刊)(4)*这篇通讯的作者有很好的理论修养,所以立意很深。
(书)例(3)“你……正值……之时”没有错,但“之时”前一加上“青春茂盛”这个定语就使主语“你”与谓语“正值青春茂盛之时”就不搭配了。
人怎么能像植物那样“茂盛”呢?把“茂盛”删去,句子当然通了,但念着还是别扭。
比较好的改法是,将“青春茂盛之时”改为“青春年华”。
现代汉语的语法变化与趋势
现代汉语的语法变化与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工具也在不断演变。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语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的语法变化和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汉语的语序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语序的变化是最显著的。
传统汉语的语序为“主谓宾”,即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
然而,随着外来语的影响和语言风格的多样化,汉语的语序逐渐变得更加灵活。
例如,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序是“主谓宾”,另外还有“主宾谓”、“宾主谓”等。
这种灵活的语序使得表达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更好地满足沟通的需求。
二、洪水猛兽式的借词现象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外来词进入汉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对汉语的语法产生了影响。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借词现象。
洪水猛兽式的借词使得汉语的语法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动词化、名词化、形容词化等。
这些借词的引入使得句子结构更灵活,表达更准确。
三、词类的演变在现代汉语中,一些词类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新的词类。
例如,“有点儿”、“真的”等表语副词被广泛使用,它们既可以修饰形容词,也可以修饰动词。
这些新的词类的出现丰富了词语的表达方式,使得汉语的语法更加灵活。
四、语体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的语体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书面语和口语之外,现代汉语还出现了新的语体,如网络语言、微信语言等。
这些新的语体在语法上往往更为简洁、直接,更注重表达的效果。
这些语体的出现使得汉语的语法变得更加多样化,适应了不同场景和用途的需求。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的语法变化与趋势主要体现在语序的变化、洪水猛兽式的借词现象、词类的演变以及语体的多样化等方面。
这些变化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汉语的语法变化将会持续发展,形成新的趋势。
语言是活的,它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而我们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来适应和理解这些变化。
1现代汉语语法的缺憾与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现状2
现代汉语语法缺憾与中小学语法教学现状分析湛江经济技术第一中学黄文笛内容摘要:现行汉语语法体系不够完善,教师没有掌握统一的语法规则,因而中小学忽略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导致学生缺乏语法知识,写不出通顺的句子和文章。
汉语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危害。
关键词语:现代汉语语法、不够完善、中小学汉语语法教学、学生、语法知识、缺乏、危害汉语。
早在十多年前,当我翻阅高中生作文时,我就发现作文里许多句子不通顺。
当时我虽然有点惊讶,但我想那可能是学生因课业繁重而没有时间学习语文的缘故。
后来我又偶然发现一些很有名气的语文教师的文章里照样有许多病句错句。
再后来我还发现一些名气挺大的作家的文章里也有不少的语法错误。
这不禁让我发问:为什么现在国人的语法知识那么缺乏?从此,我开始接触一些中学语文教师,了解中小学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情况。
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就是对一些简单的语法问题都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
如:关于“什么叫句子?”这一问题,他们莫衷一是。
有的说句子必须要有主语;有的说句子必须有语气;有的说好难说得准。
关于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谓语的问题,他们的答案大相径庭,这令我迷惑不解。
他们都受过大学本科以上的中文专业的正规教育,但为什么他们所掌握的语法理论和规则相差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决定从了解现行汉语语法规则入手。
我通过阅读一些现代汉语语法学家和汉语语言学家的著作和与一些语文教师交流后发现,造成现代人汉语语法知识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不够完善,二是中小学忽略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
我认为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法概念模糊不清,有的句子成分的界定与概念相矛盾,且不够合理、不够科学。
语言学科属于社会科学,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作为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语法学,必须对有关语言规律进行高度概括和正确描述。
语法概念就是有关语法规则的反映和概括,在语法的运用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其应该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且应具有不可辩驳的合理性和严密的科学性。
浅谈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错误
浅谈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错误第一节关于语法错误语法是正确构建句子的规则,也是语言文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正确的语法可以表达出正确的思想,而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即使意义正确,也显得难以理解和记忆,句子显得拙劣,给人留下一不好的印象。
而在大多数的说语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把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当做优秀的表达,语法错误给句子留下的印象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无法打动他人。
第二节语法错误分类语法错误可以分为句法错误、形式上错误、表达习惯等,句法错误指的是把自己习惯的用法照抄下来,而忘记不恰当的句子结构:形式上错误指的是单词的大小写、标点符号的使用等;而表达习惯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时以一定的文字形式表达,由于习惯不同而出现的文字使用误差,如介词的使用、连接词的使用、时态的使用等。
第三节常见的句法错误在当今的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句法错误有:被动语态错误:一般说来,在现代汉语中,口语表达偏好其他非被动语态表达,但有时却替换了句型,导致出现不该有的被动语态。
反身代词使用错误:反身代词有时候也会在使用时出现错误,比如在介绍时,即使明明把自己的关系当主动时,依然当做反身代词出现。
句子结构错误:很多时候,句子结构也会出现错误,比如一个主句中只有谓语没有主语,或者一个谓语动词却像有两个主语,这种结构都是错误的。
第四节常见的形式上错误形式上错误比较容易出现,也是听说读写中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大小写混用:通常会有一部分的句子中出现大小写和疑问号的错用;拼写错误:词汇拼写错误也比较常见;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像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会有一定的错误率。
第五节错误的影响一般来说,语法错误会影响汉语的整体表达,不但可能改变句子的原本意思,还会影响语言本身的条理和结构,也会影响汉语的特性和文化精神。
此外,语法错误也会影响到社会环境,比如当你在面试过程中出入语法错误,面试官就可能认为语言能力较差,那么你就很难拿到这份求职机会。
第六节预防语法错误正确的汉语使用是基于语法的,因此,应努力熟悉汉语的语法,仔细学习汉字的拼音和基本语法;另外,大量的阅读也能有效帮助我们学习汉语的正确使用,而在书写文章时,也建议大家反复检查检查语法是否正确,以免出现语法错误。
简析汉语使用不规范现象
简析汉语使用不规范现象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这项工作主要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西贡用法,对普通话内部所存在的某些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一些读法或者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者用法是不规范的并加以舍弃,从而使汉语沿着健康和规范的道路向前发展,使人们在使用汉语文字时有明确一致的标准。
在实际生活中,汉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主要体现在: 文字部分、语音部分、语法部分、词汇部分这四个方面。
本文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展开叙述。
一、语音部分语音是语义的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语音规范化是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的正确使用规则:(1)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写;标题、标语可以全部大写。
(2)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语音规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语音不规范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因多音而错读汉字中,有些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读,如“模(mú)样”和“模(mó)型”;“强(qiǎng)迫、强(qiáng)硬和倔(jiàng)强;“处”有上声和去声两个读音;似”大多时候读,比如“似(sì乎)、似(shì)的”等等。
普通话中存在文白异读现象,也就是读书音和口语音不同,比如剥(一)bō(文)~削(二)bāo(语);另外,普通话中有一些汉字充当姓氏、地名等时有特殊读音,这些读音需要特殊记忆——六(lù)安、乐(lào)亭;仇(qiú)、盖(gě)……(二)因形声字声旁表音而错读形声字包括形旁和声旁两部分,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现代汉语语法混用现象的分析和探讨
第 4期
Ju a o un i ne& Eo o c i rt or l f n a Fn c n Y n a cnmi Unv s y s ei
V 1 4 N . o. , o 4 2
现代 汉 语 语法 混 用 现 象 的分析 和探 讨来词 , 无论 是 纯粹 音译 , 是 半音 译 半意 译 , 是 以汉 还 都 语原有 的语 素构 成 。即使 是 音译 , 能从 汉字 的意 义 也 获得外 语 词 词 义 的 某 种 提 示 如 “ 默 、 波 、 口可 幽 香 可 乐” 。但是现在英 语字母 直接 和汉 语语 素结 合在 一起 , 如 : B股 、 A T恤 、 D 光盘 、 拉 OK、 Tv包 房 、 C 卡 K MTv 片 、 也 考试 等 , 的正在逐步 固定化 。 有
在这些句 子 中这些 英 语 词语 或 者是 名 词 作 主语 , 或者 动词 作谓 语 , 或者 形 容 词 作 谓 语 , 者 名 词 作 定 或
语。
第二 , 略 的英语 词组 进 入 汉 语 句 子 中。这 是 一 缩 种取英 文 词组 首字母 的缩 略语 构词 方 式 , : t 如 bw=b y tew y顺便 ; F=byfe d男朋友 ; F=grfe d女 h a B or n i G i rn li 朋友 ; i ag i U l d大 笑 ; q r unl a e 1 =l h g to o u n O u f =f qet kd a e ys
例(0 的英文 句 子 是 “ b yuY t !” 雅 虎 ” 网站 1) E o a ? “  ̄ 是 Y ho ao 的中文名称 , 是典型的名词 , 可是被 我们效仿英文
模式 , 作 动词 并 广 为 传 播 。在 英 语 中, 用 动词 加 后 缀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特点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二)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
(三)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四)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
(五)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第一,现代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一般不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特定的语法范畴(如性、数、体、时、态、格等)。
例如:汉语的“他”不论做主语、宾语还是定语,形式上都不会发生变化,但英语中的“他”却分别有“he”、“him”、“his”三种形式。
第二,现代汉语运用虚词表达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
例如:汉语的“吃饭”是述宾短语,“吃的饭”是偏正短语;“吃着饭”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吃了饭”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在英语里,词性和时态往往都是通过形态变化来体现的,并不借助虚词;如果变换虚词,改变的大多是语义,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如:“in the air”指“在空中”,“on the air”则指“在广播中”。
第三,现代汉语的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
例如:词“头疼”、短语“身体好”和句子“他身体好”都是主谓结构。
但在英语中,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方式却各不相同:词性随形态变化而变化;短语和句型在结构上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例如:汉语的“骑车”,在英语中可以用述宾短语表达“ride bike”(充当谓语),也可以用介词短语表达“by bike”,如果做主语,就要表达为“to ride a bike”或“riding bike”。
第四,现代汉语语序灵活,与语法结构、语法意义关系密切。
由于现代汉语的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一旦组合关系发生改变,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也会随之改变。
例如:“总结经验”和“经验总结”前者是述宾短语,后者是主谓短语。
英语的短语属于固定搭配,语序不能随意变化。
例如:“beautiful girl”不能说成“girl beautiful”,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现代汉语中的词法变化与语法规则
现代汉语中的词法变化与语法规则现代汉语是中国人民最常使用的语言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规则。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词法变化和语法规则的现象。
本文将从词法变化和语法规则两个方面来探讨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特点。
一、词法变化1. 名词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数量和格的变化上。
名词的数量变化包括单数和复数形式,如“桌子”(单数)和“桌子们”(复数)。
名词的格变化包括主格、宾格和所有格,如“我”(主格)、“他”(宾格)和“我的”(所有格)。
2. 动词的变化动词是现代汉语中最重要的词类之一,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时态、语态和语气上。
动词的时态变化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如“吃”(过去时“吃了”、现在时“吃”、将来时“将要吃”)。
动词的语态变化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如“我吃饭”(主动语态)和“我被吃饭”(被动语态)。
动词的语气变化包括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和假设语气,如“我吃饭”(陈述语气)、“请吃饭”(祈使语气)和“如果我吃饭”(假设语气)。
3. 形容词的变化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和性质的词语,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级别和数值上。
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包括比较级和最高级,如“高”(比较级“更高”、最高级“最高”)。
形容词的数值变化包括单数和复数形式,如“红色”(单数)和“红色的”(复数)。
二、语法规则1. 词序规则现代汉语中的词序规则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一般情况下,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如“我吃饭”。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词序可以发生变化,如为了强调某个成分可以将其提前或置后,如“吃饭我”。
2. 语法关系规则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关系规则是指词语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常见的语法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状关系等。
主谓关系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如“我吃饭”。
动宾关系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如“我吃饭”。
定状关系是指定语和状语之间的关系,如“红色的花”。
重谈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认识
重谈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认识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语法体系也因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而不断演变。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特点和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序灵活在现代汉语中,语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和“苹果我喜欢吃”都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这种灵活的语序使得汉语表达更加自由,但也需要我们在使用时注意语序的合理性和清晰度。
二、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语法结构,它的基本形式是“主语+谓语+宾语”。
在这种结构中,主语通常在句子的最前面,谓语在主语之后,宾语在谓语之后。
这种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是汉语表达的基础。
三、动词短语动词短语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短语类型之一,它由一个动词和其它成分组成,例如“吃饭”、“看电影”等。
动词短语可以作为句子的谓语,也可以作为句子的宾语、状语等。
在使用动词短语时,需要注意其时态、语态等方面的变化。
四、语气助词语气助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语气、情感等。
例如,“吗”、“呢”、“啊”等。
这些助词的使用可以使得汉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但也需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和方式。
五、虚词虚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们通常没有实际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等作用。
例如,“的”、“地”、“得”等。
虚词的使用需要注意其正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六、语法规则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语法规则,例如时态、语态、语气、句型等。
这些规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汉语时,需要注意这些规则的适用和变化,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现代汉语语法具有灵活性、简洁性、生动性等特点,但也需要我们在使用时注意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使得我们的汉语表达更加准确、流畅、生动。
方案-现代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xa0 在现代汉语中,往往遇到这样一些现象:乍看,似乎不合逻辑或语法不通,但已约定俗成,习以为常,谁也不会曲解。
一般语法书上称之为语言习惯,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也说“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结果在学生中间产生了一些副作用:部分学生划不清语言习惯和病句的界限,或错将病句当做语言习惯而放过,或误把语言习惯当病句来修改,使人啼笑皆非。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应该明确现代汉语中的这些特殊语法现象,取消语言习惯这个“编制”,使其归口。
事实上,语法(即语言规律)是从人们的语言中出来的,哪有人们的习惯语言不合语法、无法解释之理?现就常见的所谓“语言习惯”归纳如下:\xa0 一、词类活用\xa0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自然留有不少古代汉语的“遗传因素”。
在现代汉语中,不仅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成语和语言词汇,同时也保留了许多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
\xa0 例①,王胡在祠堂前面晒太阳。
\xa0 例②,这口锅能吃五十人。
\xa0 例①中“晒太阳”的“晒”属动词使动用法,意即“让太阳晒”,“使太阳晒”,而不是把太阳晒晒。
“太阳”是施事宾语,而不是受事宾语。
\xa0 例②中的“吃”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的意思是,这口锅所做的饭够五十个人吃一顿,而不是说这口锅能把五十个人吃掉。
\xa0 另外,如,“看医生”的“看”,“娶儿媳妇”的“娶”,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让医生看(病)”而不是看望医生,“给儿子娶(媳妇)”而不是把儿子娶走。
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不乏其例,如,《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史记·信陵君列传》中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候生”,其中的“朝”和“从”都是这种用法。
\xa0 还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情况,如,原来说“这是一点小意思”,现在演化出“意思一点”、“意思意思”的说法,这在古代汉语中更是屡见不鲜了。
由现代汉语语言现象论述现代汉语语法学习和研究
由现代汉语语言现象论述现代汉语语法学习和研究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形容词化和歧义现象是较为重要的两种语言现象。
名词形容词化指在一定的语境,将名词临时用作形容词的;歧义则是指会让人产生两种或以上不同的理解。
另外,现代汉语中还存在着的大量的替代和语言的易位等现象。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言现象;形容词名词化;歧义引言: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在数千年的语言发展和语法演化,以及和其他语言交流中,具有超强的灵动性和组合性,表意丰富,在现代汉语的语学习和研究中,特别需要对名词形容词化和歧义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理解和把握。
一、名词形容词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词类范畴的划定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其中一类词可以转化为另一类词,或者具有另一类词的某些语法功能。
现代汉语的名词的形容词化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现象。
名词形容词化是指在一定的交际话语环境下,说话的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名词临时用作形容词的一种语言现象,属于一种词类活用现象,一般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临时性活用;这类临时性活用不同于名词、形容词的兼类,所谓兼类是指某些词同时具有名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及语法功能,是已经完成固化的词类转变现象。
比如这一句话:这个人打篮球十分垃圾。
“垃圾”本来是名词,本义指废弃无用或肮脏破烂之物,进而引申为失去价值、有不良作用或做某事的水平低级、无可救药的含义。
此句中的“垃圾”即是用来指“这个人”打篮球的水平非常糟糕、低级,形容“这个人”篮球打得非常差劲。
此句中的“垃圾”用“垃圾”这个词本来的物理属性意义,来形容人或事物,体现出形容词化的特点。
名词的形容词化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突出表现在“副词+名词”“名词+名词”这两种结构中。
其转换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名词的指称意义与性质意义的转换,通过转化,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新颖、形象、简洁、幽默。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名词的形容词化也是有条件的,不可随意转换,随意使用。
现代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往往遇到这样一些语言现象:乍看,似乎不合逻辑或语法不通,但已约定俗成,习以为常,谁也不会曲解。
一般语法书上称之为语言习惯,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也说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结果在学生中间产生了一些副作用:部分学生划不清语言习惯和病句的界限,或错将病句当做语言习惯而放过,或误把语言习惯当病句来修改,使人啼笑皆非。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应该明确现代汉语中的这些特殊语法现象,取消语言习惯这个编制,使其归口。
事实上,语法(即语言规律)是从人们的语言中总结出来的,哪有人们的习惯语言不合语法、无法解释之理?现就常见的所谓语言习惯归纳如下:一、词类活用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自然留有不少古代汉语的遗传因素。
在现代汉语中,不仅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成语和语言词汇,同时也保留了许多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
例①,王胡在祠堂前面晒太阳。
例②,这口锅能吃五十人。
例①中晒太阳的晒属动词使动用法,意即让太阳晒,使太阳晒,而不是把太阳晒晒。
太阳是施事宾语,而不是受事宾语。
例②中的吃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全句的意思是,这口锅所做的饭够五十个人吃一顿,而不是说这口锅能把五十个人吃掉。
另外,如,看医生的看,娶儿媳妇的娶,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让医生看(病)而不是看望医生,给儿子娶(媳妇)而不是把儿子娶走。
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不乏其例,如,《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史记·信陵君列传》中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候生,其中的朝和从都是这种用法。
还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情况,如,原来说这是一点小意思,现在演化出意思一点、意思意思的说法,这在古代汉语中更是屡见不鲜了。
二、特殊句式例③,王老大买了四十个肉夹馍。
其中肉夹馍是偏正短语,肉夹是馍的定语,肉夹中的肉又属宾语前置。
肉夹馍实为夹肉馍,即中间夹有肉的馍。
为了突出肉,才把它提到动词夹的前面。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分化方法
091现代汉语中存在的歧义现象成因复杂、形式繁多,这不单单展现出现代汉语的错综复杂,更体现出现代汉语的精细微妙。
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歧义现象,对人们的交际、交流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对信息的顺利传递造成了必然的影响。
因而分化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是很有研讨意义的。
研究分析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就是透过语言表面相同的形式,去挖掘语言本质上的不同语义,去考察表达多种可能的语言内容。
本文拟对现代汉语中存在歧义现象的原因及分化歧义句式的方法做浅层的探讨分析。
一、现代汉语中歧义现象的成因分析(一)语音造成的歧义1.同音同形字词造成的歧义如:(1)“别给我戴帽子!”的“帽子”可以理解为:①一种戴在头部的服饰;②罪名、坏名声。
2.同音异形字词造成的歧义如:(2)“同学们好,我是Zhang老师。
”的“Zhang”可以理解为:①张姓氏;②章姓氏。
3.多音字词造成的歧义如:(3)“还欠款300元。
”的“还”可以理解为:①读音为“huan”,已经还了欠款300元;②读音为“hai”,还剩下欠款300元没有返还。
4.轻重音造成的歧义如:(4)“我想起来了。
”可以理解为:①重音放在“想”,指事情被想起来;②重音放在“起来”,指想要将身体起来一些。
(二)词汇造成的歧义1.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如:(5)“母亲走了。
”的“走”可以理解为:①离开;②去世。
2.词语、短语同形造成的歧义如:(6)“我想要炒白菜。
”的“炒白菜”可以理解为:①偏正结构的词,是一道菜名,指炒的白菜;②动宾结构的短语,重点是放在“炒”这个动作。
3.连词“和”造成的歧义如:(7)“她丢下弟弟和哥哥玩去了。
”可以理解为:①她丢下了弟弟,和哥哥玩去了;②她将弟弟和哥哥都丢下,然后去玩了。
(三)语义造成的歧义1.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如:(8)“他谁都了解。
”可以理解为:①“他”是施事,他很熟悉大家,都了解;②“他”是受事,大家对他都很了解、熟悉。
2.语义指向不同造成的歧义如:(9)“他有个将军孙子很神气。
现代汉语的语法错误与纠正方法探讨
现代汉语的语法错误与纠正方法探讨现代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在使用现代汉语时常常出错,特别是在语法方面。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的语法错误以及纠正方法,以帮助人们提高语法水平。
一、常见的语法错误1.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错误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单复数、时态等方面不一致。
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会说“I am”(我是),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应该是“我是”而不是“我是们”。
这是一个常见的主谓一致错误。
2.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指在表达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时,使用了错误的动词时态。
例如,在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时,使用了现在时态,或者叙述现在发生的事情时,使用了过去时态。
这是一个常见的动词时态错误。
3.冠词错误冠词错误是指使用了错误的冠词或者没有使用冠词。
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会说“a book”(一本书),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应该是“一本书”而不是“一个书”。
这是一个常见的冠词错误。
4.句子结构错误句子结构错误是指句子的结构不符合语法规则。
例如,长句子没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或者主谓宾的顺序不正确等。
这是一个常见的句子结构错误。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当然,在实际使用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错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纠正这些语法错误呢?二、纠正语法错误的方法1.学习语法规则首先,我们应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每个语法规则的用法和特点,从而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
可以通过参加语法课程、阅读语法书籍、查阅语法资料等方式来学习语法规则。
2.多读、多写、多听、多说语言是一种运用的艺术,在实际的交流中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籍、多写作文、多听新闻和讲座、多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通过积累和运用,我们可以逐渐纠正语法错误。
3.请教专业人士如果我们遇到一些困惑或者复杂的语法问题,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例如,可以咨询语言专家、语文老师或者参加语法辅导班等。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若干方面思考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若干方面思考1现代汉语语法的一般样式现代汉语在语序类型上属于SVO型语言,语法上的一般规则是:句子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定语在名词的前面,状语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
在书面语中,“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它们都处在定语、状语、补语的后面,口语中三个de 没有区别。
现代汉语的补语与其他语言不太一样,它通常对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甚至对句子的主语、宾语等作出进一步的描述,这些补语的共同特点都是在事件的发生时间上后于谓语核心表述的行为。
语言学家们将这一现象归人现代汉语的“时序性原则”,即,现代汉语中,若干谓词的排列顺序遵循时间先后的原则,这一原则也可以用来解释谓词性定语、谓词性状语、连谓句中谓词的排列顺序。
2现代汉语的语法手段汉语中最为普遍的语法手段是:语序、虚词。
语序作为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它通常用来表示“主谓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等。
语序不同,不仅语法意义不同,命题意义也不相同。
一方面语序作为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另一方面,现代汉语语序在一定条件下又表现出灵活性。
这些条件主要是:话题化、附着义的存在句、数量分配句。
一般来说,在语序的灵活性方面,说话人选择什么样的语序,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对语用意义的表达,由语用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一语序。
虚词作为重要的语法手段主要是:助词、介词、连词、副词。
助词中最重要的是结构助词“的”、“得”。
使用还是不使用结构助词,通常表现不同的语法关系。
介词在汉语中的作用通常是用来表示名词和动词之间的各种角色关系。
连词,有时候使用不使用连词、使用什么样的连词,关系意义完全不同。
副词中最能够表现不同语法关系的是所谓的“关联副词”:“就”、“才”、“也”等。
3汉字和语法的关系汉字的单音节语素性质适应了句法中的韵律需求。
汉语作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背景的民族语文,其注重韵律的特点是这样的明显,它不但讲究句子的抑扬顿挫铺排,而且还讲究句子音节的多寡对应。
现代汉语形式与语义悖反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形式与语义悖反现象研究1. 前言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与语义悖反的现象,这些现象给人们的语言沟通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现代汉语形式与语义悖反现象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并探讨如何在日常沟通中避免这种悖反现象的产生。
2. 形式与语义悖反现象的表现形式形式与语义悖反现象是指语法形式与意义相悖的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形式与语义悖反现象有:2.1. 动词的谓语与否定副词的语义相悖在现代汉语中,当否定副词“不”与某些动词连用时,其语义与真实含义相比有所偏差。
比如,“不可能”用来否定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但是事实上,这个词所表达的是一种推测或判断,与否定的真实含义相悖。
在使用“不可能”时,有时需要借助上下文来确定其真实含义。
2.2. 有关量词的形式与实际意义的矛盾汉语中的量词在形式上非常固定,但在实际运用中,其意义却存着一定的变异。
例如,“条”这个量词,在描述某些物品时,常常不是指物品的长度或宽度,而是用来表示种类或数量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类似于“三条鱼”、“两条鸭腿”之类的表达,这种量词的实际意义跟其字面上的含义有所不同。
2.3. 动宾结构的语序与含义的悖反在现代汉语中,动宾结构的语序是比较固定的,通常是以动词为核心,跟随着宾语成为一个完整的语句。
但是,有时候宾语所表达的意义跟其在语句中的位置不太一致。
例如,“起飞一架飞机”这个句子中,“起飞”作为动词,后面跟随着的“一架飞机”却是宾语,这个结构的语序看上去有些不协调。
3. 形式与语义悖反现象的成因形式与语义悖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特点有关,另一方面还受到词汇、语境等因素的影响。
具体来说,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3.1. 词汇的多义性在汉语中,很多词汇都存在多种语义,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其真正的含义。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会不自觉地将某个词语的某个意义与其实际含义混淆,从而造成语义悖反的现象。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处理有争议现象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处理有争议现象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有些语法现象存在争议,因此处理这些问题
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
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语法现象,我们要首先明确它的本质是什么,是语
法上的问题,还是用法上的问题。
如果是语法上的问题,则需要参照
语法书等权威资料进行讲解和教学;如果是用法上的问题,则需要分
析其使用背景、语境、流行程度等因素,并结合实例进行教学讲解。
二、避免陷入个人主观看法
处理有争议现象时,需要避免个人主观看法的干扰。
教师应该尊重学
生提出的有争议问题,并对其语法现象的各种观点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通过权威资料和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注重教学效果和实用性
在语法教学中,需要注意既要注重教学效果,又要注重实用性。
因此,处理有争议现象时,应该结合实际文化和语言环境,既讲解语法规则,又教授实际运用。
同时,要侧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尊重不同个
体的学习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实践。
四、综合多方面资料
针对有争议的语法现象,教师应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主流语言流行程度、权威语言规范和学科理论等多个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讲解,从而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五、保持谦虚和追求进步
最后,处理有争议现象时,教师要保持谦虚和追求进步的态度。
语言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需要时刻关注语言变化的趋势和新变化,关注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的语法不规则现象浅谈
摘要:语法规则中,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语法法规则已不是绝对的了,出现了新的现象“副词修饰名词”.下面就简单探讨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
下面就谈谈个人的理解:
关键词:“副词+名词”,“很女人”,“很中国”,“很青春”等等。
Summer: crammer regular center, the adverb usually don’t modifies the noun, but in the wake of development of society , the regulation of original grammar has been not absolute, new phenomenon appeared “the adverb modifies the noun “.following probe into this situation about it’s main reason and reasonability . following take myself understand: Keyword: the adverb modifies the noun , very woman ,very china , very youth and so on .
语言在人类社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他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调节作用,使人们互相了解;在思维和行为方面起着调节作用,使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整个社会达到一致的行为。
语言的发展依赖现实社会的物质基础,是一定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从以往的艰涩难懂逐渐向着简单化,经济化,便于交际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经过一批又一批的语言学家研究得知,虽然语言是在变化发展的,但是语言他的语法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不是任意的,没有规则的发展。
黄伯荣语言研究中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我们人类
的语言大致包括两方面:书面语和口语。
不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在用来表达信息的时候都得遵循一定的规律,这样才能使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被别人所理解,所接受。
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就达不到所要表达的语言效果。
人类在交际时所要遵循的语言规律即就是一定的语法规律。
黄伯荣的语言研究中说:“语法是由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人们说话都离不开一个语法体系。
在这个语法体系中,各种语法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律交织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整体。
“然而语法由他自己的性质,黄伯荣研究说过语法的性质有稳固性,概括性,民族性,系统性。
语言是博大精深的,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的语言,他不是单纯的符号组成,他的每一个个符号有着深刻的意义。
我们的词类划分是很明确的,主要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又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区别词,等九种。
虚词可分为:助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四类。
每一个词类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不是千篇一律的。
名词的特点:名词前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表人的名词加“们“后表复数形式,不可再受具体数目的数量词修饰;名词前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名词和介词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一般作状语;名词通常作主语宾语,但不能说作主语宾语的词一定是名词。
动词的特点:能受副词修饰,但大多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能愿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动词一般带动态助词;动
词一般带宾语。
除了动词名词,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特殊用法,即自己的个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的用法在基本遵循原来的特性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特征,特别是名词,在随着一批批新词的产生名词在原来的特性上发生了稍微的变化。
在前面说过名词一般不能被副词修饰,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出现了一种用法和该特性相违,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在用的,很中国,很男人,很女人,很淑女,很雷人,很娘,很青春等,很是副词,而中国,男人,女人,淑女等都是名词。
这种语法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那种说法,因而他在社会上广泛引起了关注。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一种超常搭配。
许多学者在研究“副词+名词”的结构时,都着眼于很大的范围,希望更加宽泛的了解词的一些特殊规律。
我们平常所说的副词,绝大多数是经过流传下来的,范围较小,主要是副词中的程度副词。
而副词的实际范围是很大的,有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最等;有范围副词,像光,只,惟独等;有时间副词,像快,才等。
“副词+名词”的现象正能体现出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虽然一般语法书上在总结现代汉语名词特点时会说“名词不能用‘很’
等副词修饰。
”但这些规律是在静态的情况下分析的,而名词一旦放入动态的句子中就会具有很多特殊现象。
副词加名词中的“名词”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是说所有的名词都能用在这里。
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中,
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例如“很绅士” 中的“绅士”一词就有“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等语义特征。
“很雷锋”中的“雷锋”也不简单的名字,他也一类人的代名词,具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
“很男人”中的“男人”很有男人的特点,风度的特征。
副词修饰名词后,后面的名词就表示具有或像。
性质,特点了。
并不是原来那样的,名词便是某个事物了,他所表现的意义变化了。
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也不是任何句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我们在遵循原来的语法规律上也应该接受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鲜事物,“副词+名词”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他是人类通过语言表明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前进。
副词后加具有性质的名词,他使名词的表意功能发生了变化,使语义的特征由抽象化变得更加具体化,即化抽象为具体;还使事物的形象性更加突出,更加具体的增强人的立体感,使人在交际的时候表达的更加简洁明了,使表达的节奏更加明快。
在副词加名词的现象中,人们最常见的是副词加抽象名词的结构模式。
然而这只是狭隘的去了解这种现象,更加广义的了解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是多方面的,并且所代表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即有自己的个性了。
它主要有:第一,程度副词加XXXX气,程度副词加xx味。
如,通常人们在评价一个小孩可爱时会说,他还小,说话做事非常孩子气的。
这句话表达出了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在人们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形象,这就使语言更加和谐,滑稽。
第二,程度副词加名词,如,她很淑女,很青春。
这表现了一个有活力的青春美少女。
这样说使语言表达更具有表现力和语言的张力,使表达更加准确,
熟练,生动形象。
第三,副词修饰名词的变异情况。
它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起到了深刻的意义补偿,使原来不能完全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使表达意义更加深刻,醒目,更加便于人们的理解;它满足了新奇求异的心理,是社会的营养不断的更新,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同时它体现了一种个性,尤其是时代的个性,包括时尚,幽默。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词类也是逐渐演变的,在现代汉语上中学过,词的变化是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逐渐消失。
因而我们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要认识词的这一变化,语言同样,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也会发生变化,随着时代的变,随着人们认识眼光的变,我们要学会去接受这种新的语法现象,更加深度,更广度的去探索在人类交际上起巨大作用的语言,从多角度的认识他,总结他,探索他。
副词修饰名词的这种现象是一种新的语法现象,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我们应该借助它的产生,进一步的去认识语法的规律,更深层次的了解语法规范。
一种新的语法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新的情感,一种新的精神。
能启发人们探索出更有意义的人类文化。
参考文献: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出版时间:1984-06
邢福义的《词类辨难》
黄伯荣的《现代汉语》2007年6月.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中文系11级
学校延边大学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院中文系
学号2114051925
年级11级
姓名唐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