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c9a680e763231126edb115f.png)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规定1.鸡场大门的卫生防疫鸡场大门是卫生防疫的第一道屏障。
要加强门卫的岗位职责培训,严格把好大门人员、车辆进出的管理,做好相关卫生防疫措施。
1)非公司公务车辆(运蛋,运料车)和公司领导来场视察的车辆,其余车辆不得放行进入鸡场。
来访车辆应做好登记,并只许停放在大门口外。
2)公司公务或领导来场视察车辆,进场前必须严格消毒,要求整车外表喷洒,车胎重点喷湿。
如司机拒绝车辆消毒的,门卫有权且应该不给放行入场。
3)谢绝外来人员参观。
政府人员要求来场参观的,必须事先上报生产部主管经理,经许可后做好登记,按相关规定做好卫生防疫消毒措施。
4)本场员工出场必须出示经场长审批的请假条(或放行条),舞跳条者门卫不得放行。
无条强行出场者,按自动辞职处理。
5)本场员工外出回场后必须冲凉,洗头,更换干净的衣服,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消毒或太阳下暴晒。
(根据各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监督措施)6)任何人不得携带禽类及其未熟产品进场(饭堂不得外购禽类食品)。
7)门卫负责大门口四周的卫生清洁。
消毒水定期更换,保持有效的消毒浓度,每天对大门口半径10米内区域喷湿消毒一次。
2.生活区的卫生防疫生活区是员工工余生活的主要场所,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应加强生活区的卫生环境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1)加强员工宿舍的卫生,内务管理,各场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检查宿舍卫生环境,并通报检查结果。
2)生活区各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责任到人,加强卫生环境清洁管理,保持干净整洁的场容场貌。
3)夏季酷热和冬季流感高发时期,饭堂应定期提供防暑降温和预防感冒的凉茶。
4)生活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灭“三害”(蚊,蝇,鼠),预防疾病传播。
3.生产区大门,消毒更衣室的卫生防疫生产区大门是卫生防疫的第二道屏障,消毒更衣室是卫生防疫的第三道屏障。
应加强生产区大门的人员,车辆进出管理,严格落实进出人员在更衣室的消毒措施。
1)除生产车辆外,其余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a3b7faa5e9856a5712607f.png)
《种鸡场防疫卫生制度》为了确保鸡群健康,增加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做好鸡场的防疫卫生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每个干部职工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一时一刻也不能疏忽和麻痹,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严格控制和杜绝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此,对防疫卫生制度特作如下规定:一、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淋浴后更换工作服。
任何人或车辆都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二、生产区人员在上班时间内,不得随意出入生产区,如有特殊情况,须经领导同意。
三、非生产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进入生产区者,必须经领导批准,并按规定进行消毒方可进入。
四、非本场人员谢绝参观生产区,确系需要参观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鸡场方予接待。
五、消毒池配制的消毒药物,一定要按规定配制和投放,以保持消毒有效。
六、严格场外家禽、野禽携带入场,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得从场外购入禽类食品。
七、各生产组人员不得相互串联,工具、用具等不得相互调换或混用。
八、生产区的所有工具、用具、设备以及固定在生产区使用的工作服、行李等一切物品,严禁带出生产区,因工作和生产程序安排必须运出生产区的,则应经过严格消毒后方能送回生产区。
生产区外的一切东西未经领导同意,不得擅自带进生产区内。
九、经常性的做好个人、舍内及环境卫生。
饮水器、料盘、料桶经常保持整洁;种蛋周转箱、雏鸡周转箱、蛋托盘及有关工具、用具、包装物等,使用后应每次进行清洗消毒;种蛋按规定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蛋库。
十、要保证饲料新鲜和饮水清洁(饮水须经消毒处理),鸡舍内严格使用潮湿、结块和发霉变质的垫料。
垫料经熏蒸后方可使用。
十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切实做好各日龄鸡的疫苗接种工作,要经常掌握鸡群健康状况,定期对鸡群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坚决淘汰白痢血清检出的阳性鸡。
十二、每日进行病死鸡的解剖检查,及时掌握疫情,病死鸡要有专用容器集中统一消毁或经过一定的无害化处理后加以利用。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文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3d9d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4.png)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文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养鸡场的防疫管理,确保鸡只的健康生长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养鸡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制定。
第二条养鸡场应制定和完善防疫管理制度,确保其全面有效地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第三条养鸡场应设立专职兽医人员,负责全面管理和指导防疫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养鸡场应加强员工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其防疫意识和能力,确保防疫工作的无缝衔接。
第二章养鸡场疫情监测与报告第五条养鸡场应加强疫情监测工作,定期进行鸡只健康检查。
对发现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兽医人员。
第六条养鸡场应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疫情应及时向县级畜牧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
第七条养鸡场应统计和分析鸡只疫情,建立疫情档案,并及时更新和提交给相关部门。
第三章养鸡场环境卫生管理第八条养鸡场应制定并执行鸡舍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鸡舍的清洁和环境的卫生。
第九条养鸡场应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周期不低于一个月,并做好记录。
第十条养鸡场应建立坚固的隔离设施,对疫情疑似区域和感染区域进行隔离处理。
第十一条养鸡场应建立和完善饲料、饮水、环境的检测制度,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安全。
第四章养鸡场禽类疫苗接种第十二条养鸡场应按照国家疫苗使用标准和计划,对鸡只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工作。
第十三条养鸡场应建立鸡只疫苗接种台账,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第十四条养鸡场应定期对鸡只进行疫苗免疫效果监测,确保疫苗接种的效果。
第五章养鸡场员工防护第十五条养鸡场应加强员工的防疫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掌握防护措施。
第十六条养鸡场应给予员工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并定期更换。
第十七条养鸡场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养鸡场应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病防护检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六章养鸡场进货检疫与销售追溯第十九条养鸡场应严格对进货的鸡只进行检疫和隔离处理,确保无疫情或疫情风险干扰。
鸡舍日常卫生、防疫管理
![鸡舍日常卫生、防疫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7f330c964bcf84b9d57b42.png)
放在指定地 点 . 不得扫入鸡舍 . 不 得 服 、 工作 靴 , 作业 完毕 , 交 由 门 卫 清 丢弃 在 其 他地 方 。 洗、 消毒 。 5 . 每 幢鸡 舍 两侧 1 米 范 围 及 门 江 苏省 畜牧 总站 ( 2 1 0 0 3 6 ) 侯 庆 永
河 蟹养 殖 注 意防 治青 苔 。
编揖: 越昕I z h a o x i n @j s a g r i . g o v c n
动 物 门 诊
饲 养 员 日 常 卫 生 防 疫 方 法 1 .按 规 定 要 求 穿 不 同 区 域 的 防 疫服、 靴( 分人员 区 、 操 作间 、 饲 养 区 等) , 不得 穿 其 他部 门防疫 服 。 2 . 进 入 中 心需 洗 手 消毒 . 更 换 防 疫服 、 靴 , 一 定 要 双 脚 从 消 毒 池 中 走 过。 3 . 进鸡舍 时 . 应进 行 双脚消毒 ,
一
、
并 洗手 消毒 后 . 更 换 鸡 舍 内 衣 服 及 鞋 帽 4 . 进 入 饲 养 区前 . 应 先 进 行 洗 手 消毒 , 穿 饲 养 区 防疫 服 、 靴。 5 . 种蛋检拾前及采精 、 输 精 前 都 应 进 行洗 手 消 毒 6 . 出鸡 舍 时 。 包括 上厕 所 、 到 别 的鸡 舍 、 晒锯屑 、 上饭堂等 , 一 定 要 更 换 外 面 的 防疫 服及 靴 。 7 . 着装 整齐 . 扣好 钮扣 . 不 得 搭 在手上 、 肩 上 或 披在 身 上 。
烈每 4 3
1 3 直 至 与 两 边 鸡 舍 的 中 线 为 本 幢 卫生 包 干区 . 在 卫 生 包 干 区 内 限 空 烟盒 、 塑料 纸 、 铁 丝 、 木 材 等 一 切 杂物 。 6 . 各幢每月割1 次 卫 生 包 干 区 的
鸡场生物安全与卫生防疫措施
![鸡场生物安全与卫生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cab060b4a7302768e993967.png)
鸡场生物安全与卫生防疫措施1.生物安全(目的是预防病原微生物侵入鸡舍):(1)防止人员传播疾病○1鸡场所有入口都应加锁并设有“不准入内”与“防疫重地”字样。
○2所有进出场区人员必须遵守消毒规程。
○3进出车辆要进行详细记录。
○4进出每栋鸡舍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消毒双手和工作鞋,禁止串舍。
(2)防止动物传播疾病○1实行全进全出制。
○2鸡舍的空舍时间最短为2周。
○3整理收集场区所有设备、建筑材料和垃圾,以减少啮齿类、野生动物隐匿。
○4鸡舍间的距离至少为10米,杜绝野鸟入舍。
○5实施有效的控制鼠类措施和灭蚊、蝇措施。
2.卫生防疫(1)生产管理区、生产区,每栋舍入口处设消毒池(盆),消毒池宽与门同宽,长至少是车轮的一周半。
(2)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应分别配备消毒设施(高压喷雾器等),备火焰喷灯。
(3)每栋舍设备、物品固定使用,鸡只一旦出场不得返回。
(4)禁止生产区内解剖鸡,剖后和病死鸡焚烧处理,按照GB/T16569和GB16548-1996进行,鸡只及其产品出场出具检疫证明和健康卡、消毒证明。
(5)禁用强毒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附免疫程序)。
(6)粪便、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环境卫生质量达到NY/T7388-1999规定的标准。
(7)及时灭蚊、蝇,防飞鸟入舍,加强带鸡消毒。
(8)场区绿化率(草坪)达到30%以上。
(9)场区内分净道、污道,互不交叉,净道用于进雏运送饲料、用具、用品,污道用于运送粪便、废弃物、死淘鸡。
3.疫病控制与扑灭生产过程中出现疑似病情,驻场兽医都须通知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并接受官方监督。
总的原则是:○1一类传染病、新病:报告疫情—-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经一个消毒潜伏期—-解除封锁。
○2其他传染病:报告疫情—-封锁—-免疫—-治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经一个潜伏期—-解除封锁。
具体程序如下:(1)对疑似疫情,要及时上报,采取措施:○1立即采集所有必要的样品并送至畜牧部门和检疫部门认可的实验室中进行诊断。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86674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4.png)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 引言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鸡场的生物安全和卫生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鸡场的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和控制鸡场内的疾病传播,保持鸡群的健康状况,确保鸡肉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2. 职责与义务2.1 鸡场管理者的职责鸡场管理者是鸡场卫生防疫管理的责任主体,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 制定和落实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 对鸡场内的卫生环境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卫生问题; - 安排鸡群的养殖和管理,确保鸡群的健康; -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卫生防疫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防疫意识和技能; - 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卫生防疫工作情况。
2.2 鸡场员工的义务鸡场员工是鸡场卫生防疫工作的参与者,其义务包括但不限于: - 遵守鸡场的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 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工作流程,如洗手、更换工作服等; - 及时上报发现的卫生问题和异常情况; - 参与卫生防疫培训,提高自身的卫生防疫意识和技能。
3. 鸡场卫生防疫管理措施3.1 鸡舍卫生管理•鸡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每次更换鸡群后,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卫生;•定期清理鸡舍周围的杂草、垃圾和死鸡,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3.2 饮水和饲料管理•饮水和饲料容器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繁殖;•定期对饮水和饲料进行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3.3 防疫队列管理•组织鸡群按时接种疫苗,确保鸡群免疫力;•定期进行鸡群的排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鸡只。
3.4 人员卫生管理•鸡场员工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每次工作前要洗手并更换工作服,防止交叉感染。
3.5 卫生防疫培训•鸡场管理者要定期组织卫生防疫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防疫意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鸡场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基本卫生防疫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3.6 病死禽处理•病死禽要及时处理,避免病原体的传播;•处理方法可以包括焚烧、高温消毒等。
肉鸡防疫管理制度
![肉鸡防疫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f40a5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2.png)
肉鸡防疫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肉鸡防疫工作,提高肉鸡养殖生产效益,维护国家家禽安全,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养殖场的肉鸡养殖管理,主要包括对肉鸡疫病的预防、检疫、控制、消杀及养殖场周边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条养殖场应当遵守国家《动物防疫法》《动物卫生监督条例》《禽流感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肉鸡防疫管理制度。
第四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肉鸡防疫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和台账以及防疫档案的保管工作。
第五条养殖场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建立健全肉鸡防疫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防疫物资设备,确保防疫工作的及时有效。
第二章疫病预防和监测第六条养殖场应当做好对肉鸡疫病的预防和监测工作,建立定期监测和报告制度。
第七条养殖场应当根据进鸡,补种,羽毛疏松脱水等生产要求,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和控制。
第八条养殖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禽流感,新城旧城等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九条养殖场应当及时对肉鸡发生的疫情进行报告,并按要求采取隔离,隔离处置,消杀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第十条养殖场应当加强疫病的定点监测,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和检测样品的留样管理。
第三章养殖场周边环境卫生管理第十一条养殖场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养殖场新建、扩建和改扩建前的环评工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的制度。
第十二条养殖场应当定期对养殖场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对污水排放进行治理,做好养殖场周边的环境卫生管理。
第四章消杀防疫第十三条养殖场应当制定专门的肉鸡消杀防疫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消杀科。
第十四条养殖场应当配备专业的防疫人员和设备,做好养殖场的日常消杀工作。
第十五条养殖场应当定期进行消杀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效果。
第五章防疫档案管理第十六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肉鸡防疫档案管理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和台账以及防疫档案的保管工作。
第十七条养殖场应当按要求对进鸡,出栏,补种,疫苗接种等防疫工作进行及时记录和备案。
第十八条养殖场应当对肉鸡疫病等情况进行定点监测,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和留档管理。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3231b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5.png)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一、引言养鸡场的防疫管理是确保家禽免受传染病和疫情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保障鸡只的健康和生产的稳定,养鸡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管理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提高养鸡场的防疫能力。
本文将围绕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展开论述。
二、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目的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养鸡场的鸡只健康,并防范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防疫管理制度,能够提前预防、快速发现和有效处理潜在的传染病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养鸡场的经济损失和生产风险。
三、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的内容1. 安全环境建设确保养鸡场的环境卫生和设施安全,保持场内的整洁和干净。
定期清洁、消毒鸡舍和设备,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加强场内的排水和通风工作,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2. 严格人员管理要求养鸡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防疫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知识水平。
设立专门的检疫区域,对外来人员进行身份审核,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鸡场。
3. 定期健康检查养鸡场应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定期开展血液检测、粪便检查等,及时发现疾病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落实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养鸡场鸡只的免疫力。
4. 严格的物资管理对进入养鸡场的饲料、药品和各类物资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建立物资台账,做好物资的记录和追踪,及时处理过期或有质量问题的物资。
5. 强化卫生消毒定期对鸡舍、设备、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杀灭病原体和蠕虫。
重点加强常用区域和接触面的消毒工作,降低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6. 建立隔离制度建立鸡只隔离的制度,合理划分不同区域和养殖阶段。
新进鸡只要进行隔离观察,确保不带入传染病。
对有疑似病症的鸡只要及时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检验。
7. 加强信息监测建立健全的信息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了解周边养鸡场的动态和疫情情况。
加强与相关防疫部门和兽医机构的联系,共享信息和协调防控工作。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八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8b9a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8.png)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一、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畜禽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二、养殖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消毒夜,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保证出入人员及车辆做好消毒工作。
三、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疾病流行期间,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四、做好进前、出后彻底大扫除、大消毒一次,饲养期定期进行带畜(禽)消毒和环境消毒。
遇有传染病威胁及终止流行时须进行紧急消毒,做好记录。
五、畜禽发生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尽快加以确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扑灭疫情。
六、当场内或场区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例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和其它应急措施,并向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七、进畜(禽)时应索要检疫证明,查阅种畜(禽)场相关资质证明,严防疫情传入。
八、场内严禁饲养其他畜禽。
九、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佩戴畜禽标识,并做好免疫记录。
十、积极配合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疫情调查、疫情监测,接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防疫监督和指导。
十一、病死或死因不明畜禽尸体及污染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和防疫管理,健全养殖场(基地)卫生和防疫管理长效机制,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整洁、宜居宜业的标准化养殖场(基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乡镇要成立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基地要组建基地管委会,负责该基地水、电、路等基础建设规划和公共环境卫的管理工作。
畜禽养殖场(基地)的卫生、防疫工作由本场(基地)承担,对规模较大的畜禽养殖基地,管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
各乡镇应构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养鸡场防疫规章制度
![养鸡场防疫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17a3c0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8.png)
养鸡场防疫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养鸡场的疫病防控工作,保障鸡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养鸡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养鸡场的管理和操作,是养鸡场的基本管理制度,具有强制性的执行力。
第三条养鸡场应当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确保鸡只的健康和安全,遏制疫病的传播扩散,保障养鸡场的正常生产经营。
第四条养鸡场应当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药品,指定专人负责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养鸡场所有,经过与员工协商一致后方可进行修改和调整。
第二章疫病监测第六条养鸡场应当每天定时进行鸡只的疫病监测,包括检查鸡只是否有异常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第七条养鸡场应当定期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第八条养鸡场应当建立兽医保健档案,记录每只鸡的疫苗接种情况、健康状况和用药情况,随时掌握鸡只的健康情况。
第九条养鸡场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疫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疫病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养鸡场应当及时报告发生的疫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第三章疫病防控第十一条养鸡场应当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养殖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第十二条养鸡场应当做好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饲料槽和水槽,防止细菌和病毒污染。
第十三条养鸡场应当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减少疫病传播的途径。
第十四条养鸡场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和防控,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减少疫病的传播。
第十五条养鸡场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养鸡场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严重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鸡场防疫制度
![鸡场防疫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25ca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2.png)
鸡场防疫制度导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养殖业发展迅速。
特别是鸡肉消费的不断增加,使得鸡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鸡病传播风险也在提高,因此建立一个科学、严格的鸡场防疫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套完整的鸡场防疫制度,包括鸡场管理、疫苗接种、卫生措施等方面。
一、鸡场管理1. 员工培训鸡场的员工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包括对禽流感等常见疾病的识别和防控措施的学习。
员工应了解疾病症状的早期表现,并能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2. 隔离区域设立鸡场应设立隔离区域,用于存放可能感染疾病的鸡只。
隔离区域应具备独立的空气流通系统,并且要与其他区域严格隔离,避免疾病的传播。
3. 清洁消毒鸡场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包括鸡舍、设备、饮水器等。
消毒工作应使用合格的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操作。
特别要注意消毒剂的保存和投放的安全性。
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控鸡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鸡场应按照相关的疫苗接种计划,定期对鸡只进行疫苗接种,包括传染性实验室制剂、新城疫疫苗等。
接种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接种的效果。
三、卫生措施1. 人员防护鸡场中的工作人员应戴着防护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以防止疾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工作人员应经常洗手,尤其在接触鸡只后,要做到彻底洗手。
2. 病鸡处理一旦发现鸡只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对于病死鸡只,应进行安全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同时,要保持鸡场周围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废弃物。
3. 供水卫生鸡场的饮水器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饮水的卫生安全。
同时,要确保供水系统的畅通,以免造成水源污染。
四、鸡场防疫监测1. 病例报告鸡场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疫情信息。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疾病病例,要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控措施。
2. 防疫检查鸡场应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防疫检查,确保防疫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向检查部门提交整改报告。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共5篇)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6a953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76.png)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共5篇)第一篇: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太湖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播1、鸡场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烧碱)。
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消毒工作。
2、外来人员未经负责人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进入生产区。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产品不得带入生产区。
4、饲养员每天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得在不同鸡群间串门。
5、生产区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区和周围环境两周彻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来人员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入前必须更衣、消毒,紫外线下照射10分钟,穿全封闭一次行工作服在技术员的陪同下进入。
7、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鸡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8、生产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生产区,在生产区穿工作服和胶靴,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三、严格淘汰1、饲养员每天观察鸡群,每天早晨放牧后到鸡舍角落及其它偏僻处查看有无离群独居、精神不好的鸡,发现后立即淘汰。
2、经技术员同意后饲养员方可对淘汰鸡进行无害处理,即离饲养基地3公里以外定点深埋。
四、传染病应激措施1、当鸡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加以确诊。
2、当场内或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病例时,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3、如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如实填报疾病报表,该次传染终结后,提出专题总结报告留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4、决不调出或出售传染病患鸡和隔离封锁解除之前的健康鸡。
第二篇: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播1、鸡场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烧碱)。
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消毒工作。
2、外来人员未经负责人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进入生产区。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68ca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1.png)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一、引言:鸡场卫生防疫制度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实施对于保障禽类健康、提高鸡群生产能力以及确保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以期提高鸡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内容:1. 鸡舍清洁:鸡舍是鸡群居住和孵化的地方,保持鸡舍的清洁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鸡场应定期清洁鸡舍,包括清除粪便、死鸡以及过期饲料等,保持鸡舍空气流通和干燥。
清洁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鸡舍内外的交叉感染。
2. 消毒措施:消毒是预防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鸡场应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包括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
表面消毒可使用适宜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对鸡舍、设备、器具进行定期消毒。
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灯等设备,对鸡舍内部空气进行杀菌处理。
3. 饲料管理:饲料是鸡群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因此对饲料的管理至关重要。
鸡场应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和污染,同时妥善存放和使用饲料,避免发生饲料中毒或细菌感染等情况。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提高鸡群免疫力的重要措施。
鸡场应根据相关规定和疫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案,并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疫苗接种前后应注意鸡群的健康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病理检测与监测:鸡场应定期进行病理检测和监测,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
对于异常情况,鸡场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6. 防疫记录与报告:鸡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记录和报告体系,详细记录和统计鸡群的免疫接种情况、疫情发生情况以及防疫措施的实施情况。
这些记录和报告对于制定下一步的防疫计划和进行疫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三、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的要求:1. 科学合理: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应根据鸡群的特点和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充分考虑疫情防控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和无效的措施。
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鸡场防疫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d93e4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8.png)
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做好鸡场的防疫工作,保障家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卫生、兽医要求,制定本防疫管理制度。
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制度规定,确保鸡场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责任分工1. 鸡场负责人: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监督鸡场的防疫管理工作,确保鸡场内部的环境卫生和鸡只健康。
2. 兽医专家:负责鸡场鸡只的健康检查、病症诊断、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等工作。
3. 饲养员工:负责日常饲养管理、喂养、清洁卫生等工作,保证鸡只生活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 物资管理员:负责鸡场各类防疫药品、疫苗等物资的采购、储存和管理,确保物资的有效使用。
5. 安全员工:负责鸡场内部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和鸡只的安全。
三、防疫措施1. 定期消毒:每月对鸡场内部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消除病原菌的繁殖,杀死病毒和细菌,确保鸡场的卫生安全。
2. 饲料管理:严格按照科学配方喂养鸡只,避免鸡只感染疾病,保证鸡只生长发育的健康。
3. 病死动物处理:对死亡的鸡只及时处理,规范按照卫生要求进行处理,防止病毒的传播。
4. 疫苗接种:按照兽医专家的建议,定期为鸡只接种相应的疫苗,增强鸡只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 隔离管理:对患病的鸡只进行隔离管理,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健康的鸡只。
6. 健康监测: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的鸡只,避免疾病的扩散。
7. 废弃物处理:对鸡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防止病原菌的传播,保障环境卫生。
四、监督检查1. 鸡场内部设立防疫专业监督员,定期对鸡场内部环境、鸡只健康和防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防疫工作的有效进行。
2. 随时接受卫生、兽医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及时纠正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鸡场的防疫工作质量。
五、风险预防1. 加强员工的防疫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严格遵守防疫工作规程。
2. 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防范,定期检查和维护鸡场的围栏和防护设施,预防外部病原菌的侵入。
2024年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样本(三篇)
![2024年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样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1c0a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a.png)
2024年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样本畜禽及环境消毒管理规范一、在面临传染病威胁或疫情终止之际,应立即实施紧急消毒措施,并确保详细记录消毒过程。
二、一旦发现畜禽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迅速向乡镇畜牧兽医站或县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以便尽快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三、当畜禽养殖场内或其周边地区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病例时,应立即启动隔离封锁程序及其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县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
四、引进畜禽时,必须严格索要检疫证明,并审查相关资质证明,以防止疫情传入。
五、畜禽养殖场内严禁饲养除目标畜禽以外的其他动物。
六、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所有畜禽均按程序接种,并佩戴标识,同时详细记录免疫情况。
七、积极配合县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调查与监测工作,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监督与指导。
八、对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及污染物,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畜禽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提升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与防疫管理水平,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标准化、宜居宜业的养殖环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乡镇需成立畜禽养殖场(基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大型养殖基地则需设立管委会,负责基础设施规划及公共环境卫生管理。
养殖场的卫生与防疫工作由本场(基地)负责,大型基地的管委会需指定专人进行管理。
各乡镇应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人员与群众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
第三条推行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养殖场(基地)环境卫生工作。
明确基地管委会与养殖户的责任,实行日清、周检、月结、季评制度,全面提升养殖场(基地)的卫生与文明水平。
第四条养殖场(基地)应根据养殖规模与污染防治需求,建设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以及粪便、污水贮存与处理设施。
已委托第三方进行废弃物处理的,可不自建处理设施。
第五条养殖场的污水、污物处理需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确保不污染环境。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b1f288ed630b1c58eeb505.png)
养鸡场卫生与防疫制度三篇篇一:肉鸡养殖卫生与防疫制度(一)、防疫制度:1、卫生制度: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污染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生活区和生产区彻底分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
(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身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持每1-2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
养殖期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死家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将净道和污道水泥硬化,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
(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漂浮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5-7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况可以随时更换,最常见的消毒也是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
(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诊断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无污物,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对其他养殖没有危害性。
(10)、养殖所用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干净,饲料场、散装料罐、养殖场、散装料仓,都要避免人为的接触和污染。
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共五则)
![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8b221c1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b.png)
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共五则)第一篇: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目的为加强养鸡场卫生管理,防止疫病的发生与蔓延,保证养鸡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避免因发生疫情造成的损失,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养鸡场 3 各部门的职责3.1各养鸡场负责按本制度的要求做好养鸡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并由场长负责做好养鸡场卫生防疫工作的落实。
3.2生产技术部负责做好对各个养鸡场卫生防疫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并对未按规定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进行处理。
负责做好对鸡场防治疫病的指导。
4 鸡场卫生防疫规范4.1 养鸡场内禁止外界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
养鸡场大门口设消毒池,每周更换消毒药物,饲料和排泄物运输车辆进出必须走消毒池。
第1页,共4页4.2 饲养员、技术人员工作时间都必须身着卫生清洁的工作衣、鞋、帽,每天需进行清洗、消毒,工作衣、鞋、帽不准穿出生产区。
任何非生产人员不准进入鸡舍,必须进入鸡舍的人员经同意后应身着消毒过的工作衣、鞋、帽,经消毒后方可进入。
4.3 养鸡场消毒更衣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或其它消毒设备,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紫外线灯等消毒15分钟以上,更换鞋和衣帽,方可进入生产区。
4.4 搞好场区内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生产、生活垃圾。
4.5 生产区每周应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特殊情况下增加消毒次数,选用烧碱、复合酚、氯制剂等药物进行喷雾消毒,每月更换一次消毒药物。
4.6用过的药品包装及疫苗等应当天进行焚烧。
4.7 饲养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勤换、勤洗工作服,胶鞋等。
饲养用具要做到专栏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4.8 凡是患病死亡或不明原因死亡动物均不准销售和食用,必须深埋或焚烧处理。
第2页,共4页 4.9 禁止在外购入禽类食品食用。
4.10 鸡舍空栏后,应马上对鸡舍进行彻底清除、冲刷,不留死角。
将舍内的粪、尿、蛛网、灰尘等全部彻底清除干净。
并对鸡舍地面、器具、墙壁、顶棚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4.11 鸡场应对每日的卫生防疫工作做好记录,以便备查。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f502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4.png)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养鸡场的防疫管理工作,确保鸡群健康、产品安全,提高养鸡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养鸡场的日常防疫管理工作,包括鸡舍卫生、疫苗接种、疫病监测等方面。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经常、及时。
对鸡舍卫生、饮水、饲料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和清洁,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3. 系统、科学。
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流程进行防疫管理,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
四、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1. 鸡舍卫生管理(1)对鸡舍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鸡舍内干净、通风。
(2)定期更换鸡舍内的垫料、铺草,保持鸡舍内干燥。
2. 饮水管理(1)保证饮水设施的干净卫生,定期清洁消毒,保证饮水无污染。
(2)保证饮水的新鲜,水质清洁。
3. 饲料管理(1)储存饲料要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
(2)定期清理饲料箱,避免发霉变质。
4. 鸡群监测(1)对鸡群进行定期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处理。
(2)定期检测鸡群的体温、产蛋量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 疫苗接种(1)根据养鸡场的实际情况,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保证鸡群的免疫力。
(2)严格按照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接种的有效性。
6. 疫病监测(1)对鸡群进行常规疫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建立疫病监测台账,记录每次监测情况,做好疫情追溯。
7. 疫情处理(1)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播。
(2)对发病鸡进行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3)对疫情原因进行调查,做好病株分离、鉴定工作。
8. 防疫培训(1)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疫培训,提高员工防疫意识和知识水平。
(2)建立员工防疫培训档案,记录每次培训情况。
五、附则1. 养鸡场应严格按照本管理制度进行防疫管理,不得擅自变更管理措施。
2. 养鸡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档案,定期进行自查和外查,确保防疫措施的执行。
3.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养鸡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及时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1、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
坚持从非疫区和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引进苗禽。
2、在鸡场各入口处都要设立消毒池,对所有进出的车辆、人员、设备、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3、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参观。
必要时经场长许可,并严格按照场内的防疫制度,进行彻底消毒或穿一次性防护衣,更换衣物、鞋等,方可入场。
4、鸡场内做好防鼠、野兽、鸟等工作,切断疾病传播媒介。
5、严禁携带各种动物、可能染疫的畜禽产品或物品进入场内。
6、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病禽及其他动物。
7、进入生产区的防疫要求:
(1)非生产区人员和隔离期人员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
(2)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遵守消毒、更衣制度。
(3)所有工具、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方可入内。
8、每天坚持打扫鸡舍内外卫生,保持料槽、地面、走道清洁,饮水器畅通,用具摆放整齐。
定期对鸡场、鸡舍、所用工具以及设施进行消毒。
场内净道、污道严格分开,消除场内卫生死角,病死禽要严格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9、消毒池内消毒药液要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
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10、认真执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发现鸡群有异常现象,要及时报告诊治。
11、科学使用日粮,饲喂优质全价料,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变质的饲料。
加强饮水的卫生消毒和空气质量的净化。
12、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疫病综合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