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e599a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5.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回忆我的母亲》,了解作者朱德的身世和成长经历,以及他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绘母亲的形象和品质。
3.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朱德的身世和成长经历。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描绘母亲的形象和品质。
(2)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掌握课文内容。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目。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朱德的身世和成长经历。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和品质,以及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3. 练习题目:设计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的练习成果,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以评价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 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朱德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事例,分析母亲的形象和品质。
5.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母亲为主题,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30a22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3.png)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通用6篇)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设想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
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
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
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
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
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
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2afd88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c.png)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回忆我的母亲》一文;(2)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自己的叙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2)培养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3)培养对生活和人生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回忆我的母亲》一文;(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3)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2)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3)将文章中的情感态度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相结合。
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母亲,思考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和重要性;(2)提问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内容;(2)学生标记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进行自主学习。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2)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4. 讲解与分析:(1)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解释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2)教师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写作实践:(1)学生根据文章的启示,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回忆或表达对母亲的爱意的文章;(2)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自己的叙述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回忆我的母亲》一文;2.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回忆或表达对母亲的爱意的文章;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40cb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0.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一、母亲的外貌特征母亲身材微胖,个子不高,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略带皱纹的脸庞显得慈祥和蔼。
她总是穿着简单舒适的衣服,头发梳成简单的发型,看上去温和又亲切。
二、母亲的为人特点母亲性格开朗大方,处事稳重。
她总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在家里,她贤惠善良,是全家人的顶梁柱,照顾家人周到细致。
在社交场合,她待人真诚,友善,深受朋友们的喜爱。
三、母亲的爱心事迹母亲是一位善良的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她积极参与慈善捐助,关心弱势群体,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她常说:“善良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一起传递爱与温暖。
”四、母亲的教育方式母亲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她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引导孩子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她反对过度溺爱,主张适度放手,给予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
五、母亲的对待生活态度母亲对待生活充满乐观和积极。
她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坚信努力工作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活。
即使遇到困难挫折,她也会坚定不移地面对,永不放弃。
六、母亲的教诲和期许母亲常常对我说:“做人要真诚善良,对待他人要友善和体贴;做事要认真负责,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她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担当、有作为的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成为家人引以为傲的人。
七、母亲给我的启示母亲是我人生的引路人,她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生。
她的善良、纯洁、宽容的品格,是我学习的楷模;她的坚韧、乐观、积极的态度,是我奋斗的动力。
在我心中,母亲永远是我最敬爱的人,她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深思,永志不忘。
八、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细细回味,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带着深深的爱意。
她的一颦一笑都映衬着无私的付出和对家人的深情厚爱。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用自己的爱包容我、引领我、鼓励我,是我一生的榜样和力量之源。
愿母亲永远健康幸福,愿我们都能继承母亲的美德,传承母爱的力量,让爱如阳光般照耀我们的生活。
文章结束。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9534b4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9.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一、知识回顾1.作者简介朱德(1882-1976),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
2.写作背景本文是朱德同志在1960年纪念母亲逝世四十周年时写的一篇抒情散文。
文章通过对母亲生前的几件小事的回忆,表现了朱德对母亲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二、课文解读1.文章主题本文通过回忆作者的母亲生前的几件小事,表现了朱德对母亲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2.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点明题意,总写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第二部分(2-6):回忆母亲生前的几件小事,表现母亲的贤惠、勤劳、善良和坚强。
三、重点、难点解析1.重点句子解析(1)母亲是一个慈祥的人,她温和柔顺,无论对待家人或邻居,总是和蔼可亲,从不发脾气。
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贤惠和善良,她对待家人和邻居都很好,从不发脾气。
(2)母亲是个勤劳的人,她整日劳碌,从不闲着。
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勤劳,她整日劳碌,从不闲着。
2.难点句子解析(1)我将继续尽忠于、忠于人民,尽忠于党,使我不致光荣地纪念你的死而感到羞愧。
这句话是作者对母亲的承诺,表示他将永远忠于人民、忠于党,不会让母亲白白牺牲。
四、课堂练习(1)朱德为什么对母亲充满怀念之情?(2)文中回忆了母亲生前的哪几件小事?(3)作者对母亲有什么样的评价?2.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母亲的贤惠、勤劳、善良和坚强?请找出来并简要解析。
五、拓展延伸1.讨论:朱德为什么对母亲充满敬爱之情?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母亲的优秀品质?2.朱德在文中提到的“革命”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朱德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3.设想:如果你是一位母亲,你希望你的孩子如何评价你?你将如何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六、课文理解1.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了解到朱德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朱德母亲是一个慈祥、温和柔顺、勤劳、善良、坚强的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99c2dc7c1cfad6195fa799.png)
6《回忆我的母亲》学案(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母亲的形象。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学习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母亲的形象。
【新知预习】1.作者简介。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
作者(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是伟大无产阶级家、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2.文体知识。
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文体裁,它以记叙为主,把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3.给加点的字注音。
佃.农( ) 祖籍.( ) 勉强.( )迁徙.( ) 慰勉..( ) 溺.死( )衙.门( ) 私塾.( ) 调.料( )血溅.( ) 瞒.着( )4.记住重点词语的含义。
不辍劳作:任劳任怨:宽厚仁慈:为富不仁:节衣缩食:5.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2)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6.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7.“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试着归纳,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9.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回忆录朱德革命家政治家解放开国元勋3.diàn jíqiǎn gxǐwèi miǎn nìyáshútiáojiàn mán4.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宽厚仁慈:(待人)宽容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5.(1)说明从不例外,强调母亲一贯能干。
(2)说明“我”的行动是自觉的、主动的,表明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e4f704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7.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教案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朱德的身世背景,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学会如何感恩,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朱德的身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附:同步练习1. 请简要介绍作者朱德的身世背景。
2. 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请简要概括课文中的重要事件。
4.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请举例说明。
5.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如何理解“感恩”这个词?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2. 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并进一步强化感恩意识。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并巩固对朱德将军身世背景的了解。
回忆我的母亲 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c3c1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4.png)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第12、13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总结《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深情缅怀母亲、颂扬母爱的经典文章,通过细致入微的叙述和质朴无华的语言,展现了朱德同志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好品质,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
以下是对该导学案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学习目标与学法指导学习目标写作技法学习:掌握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以及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进行描述的方法。
品德教育与情感共鸣:学习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从而培养学生尊敬长辈、感恩亲情的良好品德。
学法指导朗读感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受文章语言的朴素与优美。
自学归纳:学生自主阅读,归纳总结朱德母亲的主要特点,如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等。
交流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自主学习与基础过关字词纠正:学生自行纠正课文中的错别字和拼音错误,如“血溅”的正确读音为“xuè jiàn”,“不辍”的正确读音为“bù chuò”等。
写作缘由与感情基调:明确文章的写作缘由是母亲去世,感情基调为“我爱我母亲”,叙事线索则是围绕母亲勤劳的一生展开。
合作探究与释疑解惑内容梳理:通过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结构,明确三部分内容:痛悼母亲去世、回忆母亲事迹、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与报答决心。
事例分析:具体分析母亲勤劳的具体事例,如整日劳碌、巧妙安排吃穿用度等,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
教益探讨:结合课文内容,探讨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教益,如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强健的身体和勤劳的习惯、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等。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90991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3.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细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对“我”精神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细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理解母亲对“我”精神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
【学习难点】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一、创设情境,布置任务为重温红色记忆,传承良好家风,作为全国爱国教育示范基地——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缅怀厅亲情单元特增设“回忆母亲”长廊。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能够培育出朱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今天,请你化身纪念馆的志愿解说员,根据《回忆我的母亲》为游客进行讲解。
情境任务:任务一:深研细读扫障碍任务二:游览长廊赏形象任务三:品析语言悟深情二、任务一:深研细读扫障碍过渡语:作为一名合格的解说员,讲解之前,请深研细读,搜集资料,走近朱德,并扫清阅读障碍,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为精彩解说做好准备。
1、走近朱德:请大家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___________者,伟大的____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___,位列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2、背景链接:请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背景。
3、文体知识——回忆录: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c298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3.png)
7.《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学会:1.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梳理文章的结构,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2.品析文章朴实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的深情;3.找到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4.理解母亲对“我”精神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获得文化熏陶。
【链接材料】朱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与领导人之一,参加革命近70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
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
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
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
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
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
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
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
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学习过程】任务:作为朱德故乡的四川仪陇县马鞍场,开发了一系列旅游景点。
其中朱德纪念馆准备增设一个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主题的展厅,馆长对如何布置展厅产生了一些困惑,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
请你结合文章,帮助馆长解决难题。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5dc14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f.png)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概括典型事例,品味质朴、真挚的语言。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和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朱德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重点难点】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感受朱德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2.品味质朴、真挚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学习过程】了解作者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2.文体知识回忆录3.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溺.水(nì)佃.农(diàn)劳碌.(lù)任.劳任怨(rèn)私塾.(shú)周济.(jì)宽厚.(hòu)东挪.西借(nuó)仁慈.(cí)连.夜(lián)慰.勉(wèi)不辍.劳作(chuò)祖籍.(jí)妯.娌(zhóu)衙.门(yá)为富不仁.(rén)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聊叙:叙谈叙谈。
聊,姑且、略;叙,谈。
任劳任怨: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辍:停。
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东挪西借:指到处挪借款项。
4.写作背景1944年2月15日,朱德总司令的母亲,八十六岁高龄的锺太夫人逝世了。
当时的朱德完全不知情,半个多月后才收到报丧信,在悲痛中写下《母亲的回忆》一文。
1944年4月5日,《母亲的回忆》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1378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6.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第一部分预习案一、字词积累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韶.关( ) 衙.门( ) 妯娌..( ) 祖籍.( ) 私塾.()周济.()管束.( ) 和蔼.( ) 佃.户()庚.子年()不辍.劳作()2.多音字、形近字。
(1)多音字注音组词。
横()()溅()()(2)形近字组词熟()塾()孰()敦()碗()豌()婉()苑()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用加点的词造句。
慰勉..:妯娌:周济:为富不仁:任劳任怨....:造句:4.回忆录有两种释义。
一是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如凯撒的《高卢战记》;二是指一种自传性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回忆录有、、突出三大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阅读第1段,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说说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第二部分探究案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这些事塑造了母亲怎样的形象?请做简要概括,并说说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2.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为什么选择这些事情来写?这些事情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3.结合全文思考:母亲的一生对作者有哪些教育与影响?通过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二、细节研读,品读赏析1.作者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在文中找出能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1)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2.作者在记叙事件的同时,还穿插了精当的议论。
请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理解含义并体会作用。
(1)①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②母亲是个好劳动。
(2)①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cac0b80975f46527d3e1b1.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姓名 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字迹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的勤劳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础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2、体会课文质朴而又真挚的语言来。
3、学习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议论、抒情的写法。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歌颂母亲优秀品质的方法。
学习重点:1、分析母亲的形象。
2、认识本文选材的典型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自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佃农()祖籍()妯娌()勉强()迁徙()慰勉()溺死()衙门()私塾()调料()聊叙()血溅()不辍劳作()东挪西借()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母亲这样整日着。
(劳碌、忙碌)(2)母亲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管理、管束)(3)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叔伯妯娌相处得都很。
(和蔼、和睦)3、了解作者《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伟大的和无产阶级,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二、阅读理解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归纳各部分大意。
5、“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亿的。
”这段话中哪个短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哪个词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心句是哪一句?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主题归纳:7、作者的母亲具有很多优秀品质,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和概括。
时间典型事例母亲的优秀品质小时侯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
1885——1900年前后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1944年8、能够在课本上准确找出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句子。
9、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三、句子品析10、体会本文质朴而富有深情的语言——课后习题第二题,用铅笔把自己的品析写在书上。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4da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a.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
2.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提炼文中的信息。
3.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格的方法。
4. 学习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5. 理解母亲对子女那份爱,体会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敬之心及报答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格。
2. 难点: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三、学习方法
1. 课前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 课堂上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 课堂讨论与交流,加深理解与领悟。
4. 课后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学习过程
1. 预习课文,通读全文,解决生字、生词。
2. 思考问题: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3. 课堂讨论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4. 完成作业: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到的几件事情,并谈谈你的看法。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推荐)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推荐)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ec62077ec3a87c24128c4bb.png)
忆我的母亲》学案学习心得:《回忆我的母亲》学案学习心得:17 猫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比照的写法。
2、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那么。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1、学习并掌握8个词语读音和意思:污涩、怂恿、婢女、蜷伏、惩戒、怅然、诅骂、红绫2、理清课文表达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第一、二局部,了解第一、二只猫的故事,体会作者对第一、二只猫的感情。
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学生说一说自己喜不喜欢猫,为什么?【知识链接】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自学互动自学活动〔一〕〔解决目标1〕1.注音、解释污涩〔〕怂恿〔〕婢女〔〕蜷伏〔〕惩戒〔〕怅然〔〕诅骂〔〕红棱〔〕自学活动〔二〕〔解决目标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
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明确:文章共写了只猫,即自家喂养的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
重点写了第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局部?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局部。
第一局部〔1- 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局部〔-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局部〔-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自学活动〔三〕〔解决目标3〕研习课文第一局部:第一、二只猫的故事。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局部。
小组合作,分别复述第一、二只猫的故事。
4.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第一只猫的形态?②家里的人对第一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③第一、二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各是怎样的?三、测评训练对下面描写精彩的语句作出点评。
回忆我的母亲 导学案1
![回忆我的母亲 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83cd5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0.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
一、基础预习(必做)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佃.农()周济.()不辍.()
气量.()为富不rén()文绉.绉()
二、阅读预习(必做)
(一)人物感知
1.阅读《回忆我的母亲》,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朱德母亲的形象。
2.阅读《我的母亲》,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胡适母亲的形象。
(二)人物写作(选做)
人物片段练习,《我的XX》。
要求:围绕一件事情,突出人物形象,适当表达情感。
三、问题探究(选做)
认真阅读,想一想:两篇文章在突出母亲形象的写法上是否一样?
四、课堂提升
(一)感受人物——明确写作对象
结合分析出的母亲形象,你发现两篇文章分别重点突出了各自母亲的什么形象?次要形象是否有必要提呢?
我的学习收获:
(二)分析人物写法——学习如何体现人物
我的学习收获:
我的学习收获:
(四)文章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却饱含真情。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情感表达的方法。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
(2)我母亲心理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3)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4)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的学习收获:
五、写作升格(二选一)
1、运用所学写法,修改习作《我的XX》。
(要求:突出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真挚。
)
2、为作文《我的XX》设计开头,要求具有“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表达某种情感”的。
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共3篇
![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d246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f.png)
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共3篇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1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回忆文”的概念,理解“回忆文”体裁特点及写作要点。
2.分析阅读文本《回忆我的母亲》,掌握文本大意、结构及情感表达。
3. 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描写手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4. 培养合作意识,拓宽思路,提高语文素养。
【预习篇】一、探究“回忆文”的概念1.选读以下几篇文章,试从中总结“回忆文”的特点:以青春之名以年华之约扬帆起航的远航诠释人生的真谛——读《青春》有感用一生的精华打造一部永垂不朽的诗篇——读白朗诵《永念书签》有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天的夜晚都是漫长的等待——读《子夜》有感2.自己想一想,写出一个段落,说明“回忆文”的概念:回忆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展现出作者对于人生、情感、历史等方面的思考。
回忆文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通常采用叙事的方式,以叙述事件的经过为主线,再融入作者的感触与思考。
在回忆文中,往往隐藏着深刻的感悟和思索,读者可以从其中获得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二、预读与思考1.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整理出文中主要的人物名称和关系。
2.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一文,试简要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3.试作一篇“回忆文”,题目随意,记述过去的人、事、物,发自内心的情感,自行创作,字数不限。
【研读篇】一、整体阅读1.阅读文章《回忆我的母亲》,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着重描述母亲的哪些方面?(2)文章中出现的“洛阳”、“妈妈”、“剃头匠父亲”等词汇,体现了哪些文化因素?(3)文章的结构如何,分别有哪些部分?(4)本文的情感主题是什么?2. 阅读、理解下边说明,思考“陈124丽”写扎染东风过后孔雀开屏的手法,有何作用?篇中“扎染打结”折射出世间烦恼,东风吹拂,良机来。
7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有答案
![7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9d2a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2.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佃.农(diàn)祖籍.(jí)妯娌..(wèi miǎn) 溺.死(nì )..(miǎn qiǎng) 慰勉..(zhóu li) 勉强衙.门(yá) 私塾..(sī shú) 调.料( tiáo) 血溅.(jiàn ) 瞒着..(mán zhe )2.积累词语①不辍劳作:指不停止劳作。
②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③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谋求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后用以形容有钱人唯利是图,为发财而不择手段。
目标导学二:划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1.初读课文,说说朱德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朱德母亲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
2.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文章划分结构,并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目标导学三:解读文章,把握母亲形象及高贵品格1.阅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在开头写了哪些内容?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考点:开头段的作用】内容:开头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
作用: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2.作者在最后两个自然段中表达了哪几层意思?①痛悼母亲的离去;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7《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附答案
![7《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abca8c76eeaeaad1f330b0.png)
7《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文中平实质朴的语言,领会作者所抒发的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学习重点】感受文中平实质朴的语言,领会作者所抒发的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古诗吗?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赞歌,它亲切真挚地吟诵了人类最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中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直入人心,催人泪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么报答得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朱德元帅写的一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看他是如何来抒写母爱的。
二、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迁徙.(xǐ) 溺.死(nì) 妯娌..(zhóu li) 勉强.(qiǎng)衙.门(yá) 血溅.(jiàn) 瞒.着(mán) 辍.学(chuò) 慰勉..(wèi miǎn)(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
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2.作者简介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班级姓名座号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3、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学习重点: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把握“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
1、学习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激情投入,体味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蓄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预习案学法指导
1.依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并写上提示语,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问题导学题书面完成。
基础积累自查记忆。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 5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一、走近读者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
解,
. 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
解放后任国 防委员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
二、文本知识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 值。
回忆录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广泛、突出。
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 和观感。
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 关的人与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是指回忆 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 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敘述。
【自主学习】
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
容扫清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佃农( ) (2)祖籍( ) (3)妯娌( ) (4)
勉强( )
(5)迁徙( ) (6)溺死(
) (7)瞒着( ) (8)
衙门(
)
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
):
②任劳任怨( ):
③为富不仁(
):
④聊叙:
解决方法:学生借助刘文注释及工具书自主学习,扫除字词障碍,各学习组长于 课前检查完成情况。
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的基本要求:
(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
(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融情入境,情随文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语段或句子,反复品味,体味其妙处。
3、根据你的理解划分文章层次,分别概述各部分大意,并写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我”的母亲。
4、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谈谈初读这篇课文的感情。
5、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
解决方法: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小组内展示交流,得出一致意见,并派代表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全班同学一致得出最终答案,教师呈现参考答案。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及表格提示完成表格,品质概括上存在差异较大,小组交流后,由教师点拨形成统一意见。
)
6.整体感知:文章回忆了母亲的一生,赞颂了母
亲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
亲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解决方法:通过提问学生,师生讨论,得出最终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文中这些事情来写?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讲解,达到预定目标。
(学生对第一个问题存有疑难,需老师引导才能理解。
)
2、精读课文最后两段,完成练习册相关试题。
解决方法:学生自我检测,教师通过讲评点拨完成预设教学目标。
3、读过课文后,请你谈谈本文语言的特色。
解决方法:学生畅谈读后感,教师讲解归纳概括语言特色。
【拓展延伸】
1、学完这篇回忆录,我们应该向朱德同志学习什么崇高品质?
解决方法:提问若干学生,不一定得出一致意见,只要学生分享朱德同志的故事。
教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请你搜集一些表现母爱的诗句,从中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至少两句)。
解决方法:课后学生自主上网或从阅读中搜集,并摘录。
【练练测测】
1.认真研读课文第一段,体会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段落的理解与把握,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
①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②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
③表达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2.请同学们立足文章内容,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解析指导:请同学们用心品读课文,列举母亲生平事迹,在事件中全面把握人物性格。
3.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作者是如何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结合起来的?由此我们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