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培训课件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培训课件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 认知水平,制定信息素 养评价标准,包括信息 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创新等方面。
融入课堂教学
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各 学科课堂教学,通过案 例分析、小组讨论、项 目式学习等方式,提高 学生的信息素养。
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各类信息技术竞赛 、创新创业活动、社会 实践等课外活动,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
持和帮助。
02
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
校园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
01
02
03
网络拓扑结构
采用星型、树型等结构, 确保网络稳定可靠、易于 扩展。
网络设备选型
选用高性能交换机、路由 器等网络设备,满足大数 据传输和测等 安全设备,确保网络安全 和数据安全。
多媒体教室建设与管理
• 智慧校园定义:智慧校园是指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构建智能化、感知化、物联化、移动化的 新型校园,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和效益。
智慧校园定义及特点
智慧校园特点
智能化:通过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校园各项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管 理。
感知化: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校园环境、设备、人员等的全面感知和数据采集 。
身份认证平台搭建
采用成熟的身份认证技术,如OAuth、OpenID等,搭建统一身 份认证平台,实现单点登录和权限管理。
身份认证安全性保障
采用多因素认证、定期密码更换等措施,确保身份认证平台的安 全性。
各类应用系统集成方案
应用系统梳理
对学校现有的各类应用系统进行 全面梳理,明确每个系统的功能
、数据和使用范围。
学习功能开发与完善
开发在线学习、作业提交、互动交流等核心功能 ,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信息化培训课件《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精选全文
4
四是形成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机制,教育治理的 体制机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
重塑。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包括5个基本方面
战略层面 根本任务是价值观优化、创新和重构,以形成组织和机构的数字化意 识和数字化思维为目标
系统性变革 是教育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和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要推动智慧
教育生态的形成和发展
核心路径 数字能力建设,既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数字能力建设,也包括教育管理 人员的数字能力建设
关键驱动 数据:易用、可用、好用的数字教学平台和工具的广泛采纳是数据采
要素
集基础,平台的互操作性是基本保证
数字赋能 利用数字技术,对教育系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优化组合基于数据
评价
的评价方式,促进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紧密结合。
信息检索:
国外:
2015年末,EDUCAUSE发布的《下用代数字 学习环境:研究报告》中提出,未来学习环境 将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用不断发展,可以预见 的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肯定会朝着个性化 和用适应学习的用向发展。
2018至2019年期间,30个国家制定了人工 智能发展战略,美国提出要在人工智能领域保 持领导地位,俄罗斯政府先后颁布两个全面发 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战略性文件,旨在通过向教 育提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数字技 术支持,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层级
digitization(数字化转换):指的 是将数据和信息转换为数字格式的过程。
digitalization(数字化升级):在 digitization的基础上,digitalization将利用 数字技术和数据启用或改进流程。
digital transformation(数字化转 型):数字技术在社会各个用用的全用 应用,以改善和扩展产品和服务,是由 数字化推动的业务转型。在数字化转换 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升级,并最终推动 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ppt课件完整版
学生学习需求多样化、教学资源匮 乏、教学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是学 科教学面临的挑战,需要借助信息 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深度融合意义与价值
深度融合定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教育 教学的最优化。
意义与价值
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和质量;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普及,推动教育现代化进 程。
社会协同参与构建良好生态体系
企业积极参与
鼓励企业积极投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领域,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教育机构合作
教育机构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成果,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社会组织助力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各类培训、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 进深度融合的落地实施。
包括学习诊断、学习资源推荐、学习计划制定等。
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 务。
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应用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03
深度融合策略与方法探讨
Chapter
创新教育理念引领实践
网络化教育模式构建
网络化教育模式的类型
包括在线课程、远程教育、MOOCs 等。
网络化教育模式的构建
网络化教育模式的应用
通过网络化教育模式,实现跨地域、 跨时空的教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 效率和教学效果。
建立在线教育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 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教育信息化》ppt课件完整版(2024)
发展历程
从计算机辅助教育到网络教育, 再到现在的智慧教育,教育信息 化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4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01
02
03
国内现状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 ,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 量资金,取得了显著成效 。
2024/1/29
12
在线学习平台搭建与运营
学习管理系统(LMS)
如Moodle、Canvas等,提供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成绩管理等 功能。
在线课程开发工具
如Articulate Storyline、Adobe Captivate等,用于制作高质量的 在线课程。
社交媒体与在线协作工具
如微信、QQ、Zoom等,支持学生之间的在线交流和协作。
《教育信息化》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9
1
目 录
2024/1/29
• 教育信息化概述 • 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 •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教师专业发展及培训策略 • 管理创新与政策保障措施 • 总结与展望
2
01
教育信息化概述
2024/1/29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2024/1/29
定义
利用网络平台,自主选择课程 ,进行个性化学习,满足教师 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实践反思
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信 息技术,通过实践、反思、再 实践的过程,不断提升信息技
术能力。
16
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探讨
线上理论学习
通过在线课程、网络讲 座等形式,传授教育信
息化相关理论知识。
2024/1/29
线下实践操作
教师信息化培训ppt课件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信 息化水平,教师信息化培训已成为当 务之急。
教师信息化水平不足
目前,许多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还不能 满足教育信息化的需求,需要加强培 训和提高。
培训目标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意识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 性和发展趋势,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使教师掌握信息技 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 力。
总结词
培养资源共享与合作精神
详细描述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教师的资源共享和合作 精神,提高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策略
总结词
掌握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方法
详细描述
介绍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方 法和实施步骤,使教师了解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
相结合。
总结词
掌握在线学习与混合式学习模式
定期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和交流活动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 学创新能力。
激励与评价
建立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评价体系,激 励教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 量。
THANKS
感谢观看
与发展。
拓展教学空间
通过信息化培训,教师能够利用 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工具拓展 教学空间,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
的教学方式。
培养创新思维
培训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鼓励 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
路,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03
教师信息化培训的内容
Chapter
信息技术基础
总结词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01
总结词
在线学习平台上的讨论区和其他 互动工具可以帮助教师与其他学 员交流,分享经验和见解。
20242024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优秀课件
大赛优秀课件•引言•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介绍•优秀课件展示与评选标准•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应用探讨目录•教育教学信息化创新实践分享•总结与展望引言目的和背景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01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02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03课件名称适用对象课件内容课件特色课件概述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介绍大赛背景和意义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展示信息化教学成果大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信息化教学成果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信息化教学模式,分享经验和成果。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大赛的评选和推广,可以发掘和推广优秀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应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优化。
历届大赛回顾作品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大赛的深入推进,参赛作品的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优秀课件。
评选机制不断完善2024年大赛主题和特色主题特色一特色二特色三优秀课件展示与评选标准课件应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创新性互动性实用性技术性课件应具备良好的交互性,支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课件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件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保证课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优秀课件的定义和特点评选标准和流程评选标准评选流程亮点分析获奖课件在内容、设计、技术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具有以下亮点设计新颖效果显著获奖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
获奖课件展示大赛组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和颁奖典礼上展示获奖课件,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获奖课件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提高了课件的互动性和实用性。
教育信息化PPT课件
06
教育信息化政策法 规与标准规范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 政策保障。
互联网接入
网络安全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备, 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可靠运 行。
通过光纤、宽带等接入方式,将校园 网络与互联网相连,为师生提供丰富 的在线资源和远程教学服务。
多媒体教室配置
投影设备
选用高亮度、高分辨率 的投影设备,确保教学
内容的清晰呈现。
音响系统
配置高质量的音响设备 ,保证声音效果的清晰
数据分析与处理
03
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学
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素养。
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在线课程
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制作成在线课程,使学生能够 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
远程教育平台
提供完整的远程教育解决方案,包括在线学习、作业提交、考试 评估等功能,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提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方向和重点任务。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解读
各省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 施。
教育信息化相关法规
如《XX省教育信息化条例》等,规范教育信息化工作,保障教育信息化健康发 展。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培训课件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指导教学改进和学习调整,同 时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
06
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 中的应用
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与使用
平台架构设计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设计高效、稳定、可扩展的自主学习 平台架构。
学习资源管理
实现学习资源的分类、存储、检索和共享,支持多种格式的学习资 源上传和下载。
移动学习实施
教师需要了解移动学习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设计移动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同时,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避免过度沉迷和依赖。
03
信息技术在在线教育中的 应用
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设计原则
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内 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 味性。
课程内容开发
网络教学优势
网络教学具有资源丰富、交互性强、个性化学习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网络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实施
教师需要熟练掌握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网络课程,提供丰 富的教学资源和在线辅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线学习和讨论。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领域
在线学习平台
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和 学习资源,支持学生自
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智能教学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个 性化的学习推荐和辅导
。
虚拟实验室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 学生创建仿真的实验环 境,提高实践教学的效
果。
教育管理信Leabharlann 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 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如学生信息管理、课程
01
2024版信息化培训课件PPT模板
23
06
信息化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2024/1/25
24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云计算基本概念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 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
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云计算技术应用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制定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包括技术架构、应用架 构、数据架构、安全架构等方面的规划。
企业信息化战略资源保障
明确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资源需求,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 施。
21
信息化项目实施与管理
信息化项目立项管理
建立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流程, 对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和评估,确
信息化培训课件PPT模板
2024/1/25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5
• 信息化概述 • 信息化技术基础 • 信息化应用系统 • 信息化安全与风险管理 • 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实施 • 信息化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2
01
信息化概述
2024/1/25
3
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
2024/1/25
信息化的定义
2024/1/25
发展阶段
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主 要特征,实现信息传输网 络化。
成熟阶段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 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为主要特征,实现信息处 理智能化。
5
信息化的重要性与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信息化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力量,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 源配置、创新商业模式等具有重要作 用。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ppt课件pptx
02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03
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构建的
学习是情境化的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 ,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构 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者需要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通 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知识的构建 和学习。
智能评估与反馈
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自动评 估和及时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育机器人应用
研发教育机器人,为学生提供陪伴式学习体验,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 负担。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创新应用
在线教育平台
构建在线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普及,打破地域 和时间限制,让更多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混合式教学模式
结合在线教育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育大数据应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教育大数据,为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改革提供科学 依据和数据支持。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 求,提升教学效果。
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
03
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混合式学习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激
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03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的实践探索
基于多媒体的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利用PPT、Keynote等工具制作图文 并茂、生动形象的课件,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4年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课件
未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同 时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将在教育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面临的挑战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如提高教师的 信息素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信息安全等。
2024/2/2
7
0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策略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 家的文化和习俗,培养跨文化交际能 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6
其他科目
信息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实验 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 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的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
安全意识。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接触 到更多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加 深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
提供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例 分析和防范措施,增强师 生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
ABCD
2024/2/2
探讨课件制作中的知识产 权问题,如素材来源、引 用规范等,避免侵权行为 发生。
鼓励原创性课件制作,支 持师生自主创作和分享优 质教育资源。
30
网络道德规范宣传教育活动设计
01
02
开展网络道德规范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和道德意 识。
2024/2/2
4
学科融合意义与价值
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能够以更直观、生动的 方式呈现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024/2/2
拓展学习空间
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拓展了学习空间。
培养创新型人才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
教育科技未来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培训课件
教育大数据是指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学生在校内外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数 据,形成具有价值的信息资产,为教育决策、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提 供支持。
价值挖掘方法
教育大数据的价值挖掘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 等步骤,通过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发现数据中的规律、趋势和关联,为 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卡通系统
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园内一 卡通行,方便师生进行身份认证
、消费和借阅等操作。
03
在线教育与远程协作模式 创新
在线教育平台功能介绍及优势分析
01
多样化教学资源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视频教程、在线课程、
互动课件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02
跨时空学习
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在线教育平台,打破传统教室限制,实现
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教育决策中应用实例展示
数据可视化技术
数据可视化技术是将大量数据通过图形 、图像等方式展现出来,使得数据更加 直观、易于理解。在教育决策中,数据 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 教育现状、发现问题和预测趋势。
VS
应用实例
例如,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学生 的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等多维度数据 呈现出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同时,也 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学校的资源 配置、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和 分析,为学校的管理和改革提供支持。
工具选择策略
根据团队协作需求和成员技能水平,提供远程协作工具的选择策略 和建议。
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分享远程协作工具的使用技巧,如提高视频会议效率、管理在线文 档版本等。同时提醒团队成员注意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ppt课件
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
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让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 精神和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与互换
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观点和思维 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
线上协作工具利用
利用线上协作工具如腾讯文档、石墨文档等,让学生在网 络上实时协作、共享资源、交流想法,打破时空限制,提 高合作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
评价教学效果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 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 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基于网络平台的协作学习模式设 计。该案例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培养 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
神。
案例二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情境模拟教学 设计。该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 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继续推广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 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学习体验。
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 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三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系统设计 。该案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 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 分析,为教师提供了有针对性的
教学改进建议。
03
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索与成 果展示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创新
线上资源建设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在线教 育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
源。
线下教学实践
结合线上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线下 教学活动,如翻转课堂、小组讨论 等。
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素养培训课件
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学习。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建逼真的 虚拟环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 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 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提供更加 丰富、立体的学习体验。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教 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 果。
云计算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在 线学习的普及,打破地域限制
,提高教育公平性。
云计算可以降低教育信息化建 设的成本,提高教育资源的使
用效率。
云计算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 服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
特点进行定制化教学。
大数据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大数据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行为习惯和需求,为个性化 教学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化地分析 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
学习建议和反馈。
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 学管理、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提高教学效率。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未 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为教
育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04
信息素养培训的内容与方 法
信息检索与获取
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智能推荐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 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
人工智能可以促进跨语言、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个 性化和多元化,满足不 同学生的需求。
02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 践能力。
03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与 产业的结合,推动产学 研一体化发展。
大数据可以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为 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
2024年度教育信息化优秀ppt课件
采用多种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如考试、作品展示、教学实 践等,确保培训质量。
2024/3/24
21
激励机制在教师能力提升中作用
设立奖励机制
对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 提升能力的积极性。
纳入考核体系
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教师评优、晋升 的重要依据。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03
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在线教学等
。
20
培训项目设计实施及效果评估
培训项目设计
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需求,设计系统化、个性化的培 训项目,包括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等。
培训项目实施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如集中授课、网络研修、 实践操作等。
采用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 、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 机,提升网络传输效率。
网络安全保障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 统等安全设备,确保校园 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8
多媒体教室设计与配置
教室布局规划
环境优化措施
根据教室大小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 讲台、学生座位、展示屏幕等布局。
提供舒适的照明、空调等环境调节设 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社会资源整合
探讨如何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的数字 化资源,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
共享平台建设
研究如何构建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的 互通有无和共建共享。
26
07
总结与展望
2024/3/24
27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0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优质教育资源在地域、学校间分 配不均,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不 平衡。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
教育环境的层次视图
社会环境 教育文化环境
技术环境
教学 活动
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
硬件 设施
政策 规制 ?年
网络
电脑 3个月 3天
?年
信息 资源 5年
1系0年统 要素
创政新策规制建设 创新愿愿景景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3年
教教学学工具建设 师资
信息资源工建具设
队伍
硬件设施建设
系统规划策略
调节时间差
硬件投资分期分批实施 长周期因素优先启动
人文问题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中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知识与 技能
意识与 态度
应用与 创新
社会责任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UNESCO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教育改革
专业发展
技术
教师
学生
世界变化
内容
学习科学
A-维度:理解与操纵技术
a1. 理解ICT的概念及其对社会和整个世界 的影响
面临的挑战:
Complete the
TASK
develop
Support the
TEAM
the INDIVIDUAL
由谁来传帮带?
有教学经验的 技术缺乏者 缺乏教学经验 的技术熟练者
信息化教育呼唤教师专业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新的需
求 如何开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领导对此具有哪些责任
第四阶段,新的应用带动新的 发展和投资,IT投资与应用基 本匹配,进入协调发展阶段。
参考:上海教科院蒋鸣和教授的报告
谢谢倾听,再见!
END
学习理论
评估反思 付诸实施
信息化培训ppt课件
挑战:网络稳定性、学习效果评估、学习氛围营造等
实践操作: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信息化培训的操作过程
案例分析:对实践操作中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
案例拓展:介绍其他相关案例,丰富内容,拓宽视野
实践反思:对实践操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员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汇报人:XXX
XXX, 副标题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信息化培训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其信息化素养和技能水平。
添加项标题
信息化培训的意义在于提高员工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水平,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添加项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训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操作、网络应用等
培训目标:提高员工信息化素养,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培训方式: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
培训效果:员工信息化素养得到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推进
某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培训项目
某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培训项目
培训效果评估不断完善:信息化培训的效果评估也在不断完善,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
培训内容不断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培训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应用需求。
培训形式多样化:传统的培训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信息化培训的形式也在不断多样化,如在线培训、虚拟现实培训等。
某金融企业的信息化培训项目
某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培训项目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教育科技未来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培训课件(1)
跨Hale Waihona Puke 区、跨学校协作模式探索跨地区协作模式
探讨如何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资源共 享和协作,包括网络架构、数据传输、协同编辑等方面。
跨学校协作模式
探讨如何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教育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包括课程共建、学分互认、科研合作 等方面。
协作工具和技术支持
介绍在跨地区、跨学校协作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支持 ,如远程会议系统、在线协作平台、版本控制工具等。
数字化转型必要性分析
01
02
03
适应时代需求
数字化时代要求教育必须 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培养 具备数字化素养的人才。
提高教育质量
数字化技术可以丰富教学 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 生学习体验。
促进教育公平
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跨越 地域限制,实现优质教育 资源的共享。
未来学校愿景展望
智能化教育环境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构建个性化、智能 化的教育环境。
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互动式课堂教学环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线学习资源建设
智能评价与反馈
整合优质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 、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 的学习成果进行智能评价和及时反馈,帮 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模式创新
翻转课堂实践
将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 习,课堂时间则用于深入讨论和实践操作。
多元化学习方式
推广在线学习、混合式学 习等多元化学习方式,满 足学生不同需求。
全球化教育资源
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 视野。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24 20 16 12
8 4 0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四、教育信息化目标和实际状况
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个性化学习 优质教育
教育技术化发展目标
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 基本建成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全面深刻融合 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虽然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人才资源存量不 高,竞争力不强。每百万人口中, 美国有研究人 员4605人,日本为5287人,英国为2706人, 俄罗 斯为3319人,我国仅为344人。
我国在人才竞争中存在巨大危机
发达国家已经迈入知识经济社会,而我国仍然处 于工业化中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工业化 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 的发展阶段的差距。
从业人员受过高等教育仅占9.2%, 5亿多农村 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2%,面向从业 人员的高等学历教育将成为今后高等教育发展 的重要任务。
人力资源建设亟需大力发展
据统计,全国从业人员约有7.6亿人, 第二、三 产业从业人员就有近3.1亿, 9800万技术工人队 伍中,初级技能近40%、中级 37.9%、高级仅占 18.3%;
2000-2050年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总人口/亿
12.66 12.75 12.85 12.94 13.03 13.11 13.20 13.29 13.38 13.48 13.57 14.34 14.66 14.80 14.57
2005年, OECD(34)国家25-64岁人口中受过高中 以上教育的比例为68%,其中加拿大为85%,美国 为88%,澳大利亚为65%,中国刚刚达到40%。 我 国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约在 5年左 右,按现在发展速度,约需30年才能达到2005年 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我国在人才竞争中存在巨大危机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构建国家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 开发与应用
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2020年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体系
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
加快教育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终端设施普及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
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
教育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李平
2011年11月18日 南昌大学
汇报的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 高等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 高等教育如何发展 教育信息化目标和实际状况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
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
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 刻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改变国家、企 业和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 新经济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 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会 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调整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结构 调整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
第四,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完善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 努力扩大高等教育开放
第五,健全保障体系
开展分类指导,实施分类评价 大力增加高等教育投入
高等教育要科学地发展
1998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820万人,2004 年增加到2000万人。是1998年的2.44倍,6年 间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6%。 2004-2020年间, 必须把增长率降下来。
高等教育要科学地发展
2010年
2020年 (人力资源强国)
18-22岁学龄人口数
11582万人
8375万人(8208)
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数/万(15-17岁)
6081 6390 6984 7395 7587 7577 7143 6529 5815 5675 5619 4915 5229 4145 4316
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万(18-22岁)
9837 9953 10085 10282 10682 10995 11440 11917 12488 12192 11463 8208 8812 7443 6938
2004年为基点的 年均增长率
高教在 学人数
毛入学率
高教在 学人数
毛入学率
低方案
3% 2388万人 20.6% 3209万人 38.3%
中方案
5% 2680万人 23.1% 4366万人 52.1%
高方案
8% 3174万人 27.4% 6852万人 81.8%
特高方案 10% 3543万人 30.6% 9190万人 109.7%
数以千万计新增劳动者进入企业前未接受过培训 的竟占61%;从农业转到二、三产业的农民工, 72%未接受过培训;建筑行业接受过培训的只占 7%。
联高合国等教教科文育组在织对国有际2竞002争/03中年度的数位据的置130个
(193)国家(地区)统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 均为 31.3%,我国以2007年的23%的数值计算,也 不过排在第70位上下,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不够高。 中国本土尚未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奖者。 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中国毕业生只有不
到10%的人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而相比之下, 印度的该比例则高达25%。在中国160万名年轻工 程师中,只有约16万名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 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结构对教育需求压力
2006年广义劳动力人口9.5亿人;2010年9.7亿人, 2020年接近10亿人。目前提供7.64亿个就业岗位 65岁及以上
% 80
70
0-14岁
15-64岁
60
50
40
30
20
10
0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06年 2010年 2020年
加快网络升级换代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
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
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 开发与应用
加强资源体系建设
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开发网络学习课程 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 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 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53.4 52.6 49.1 小康型 47.7 46.2 45.6 47.2 45.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4.7 42.1 39.4 富裕型 38.2 37.7 37.1 37.7 36.7
调查显示教育需求旺盛
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城镇中将 出现2.2亿左右的新增人口,其中绝大多数为转移来的 过剩农村人口。(目前45.7%,6.07亿城镇人口)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拓扑图
CERNET历年联网单位数和用户人数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示意图
信息技术在我国迅速普及与应用
至09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25.5%,网民 规模已达3.38亿(农村网民达8460万人), 已经超过了美国总人口数,居世界首位。
截至08年底,中国的域名总量 1682.6万个, 与07年同比增长41%;网站数287.8万个,增 长 91.4%;西部省份网民增长最快,增速达 到52%,远远超过中部和东部地区。
进入----碰撞----融合----全面深度融合
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
去年七月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 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了新世纪第 二个十年的改革发展战略、目标任务。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 须予以高度重视。
加快教育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002年5月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各项储蓄目的中,按 选择人数多少, 教育储蓄列为储蓄动机的第一位,高 于第2位养老储蓄6.2个百分点,高于第5位购买耐用消 费口储蓄1倍。
1998年调查,上海居民家庭希望子女接受大专教育的 为13.8%,接受本科教育的为47.6%,接受研究生教育 的为28.4%;在居民消费排序中把教育消费排在第一、 第二位的高达68.8%。
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
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 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二、高等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视知识和知识应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 关键。知识更新、科技进步,各个领域知识技术含量提高,社会更 重视综合应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1998-2011年全国普通高考报考人数
报名人数(万人)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1010 1050 1020
950 877
946 933
453 320.2341.8388.5
528
620
731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份
重视个体需求。市场经济和人才市场的发展,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除考虑社会需要外,还要满足学习者个人的志趣意愿、工作升 迁、转岗求职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