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通用7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5a3c2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d.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通用7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我感兴趣的语段。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弄懂课文资料,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这天我们一齐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我们一齐写“恐”这个字。
“恐”是生字,上方是一个“巩”,下方是一个心字底,当你看到心字底时,你想到了什么?(很恐怖、很害怕、可怕的恐龙等等)“心字底”表示这个字常常和情绪有关系。
随机板书:恐龙。
大家了解恐龙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3人)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恐龙(2种)的图片,想看吗?——认识它吗?大声叫出它的名字(霸王龙、马门溪龙)。
看过了图片,恐龙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难怪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最初把它叫做“恐怖的蜥蜴”!当你看到“飞向蓝天”这四个字时,你又想到什么?(出示两幅鸟的图片)是啊,鸟类是我们心中轻灵自由的天之骄子。
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飞向蓝天的恐龙”(加上“的”字)当你第一次看见到课题时,你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问号看来大家的疑问是一致的,这天就让我们一齐来解决这个问号吧。
齐读课题。
二、检查自学,学会字词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其中有些不好读的词语和句子,我们先来认读两组词语。
1、出示词语:笨重迟钝茹毛饮血庞大家族形态各异凶猛异常轻灵敏捷五彩斑斓身体轻盈凌空翱翔天之骄子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纠正字音)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我们一齐来读。
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b10bf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3.png)
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和理解“臀、轻盈”等10个生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了解恐龙变成鸟类的研究成果,了解科学家在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推理、想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恐龙和鸟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词学习:认读和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3. 内容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恐龙变成鸟类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在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
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查阅资料,了解恐龙和鸟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了解恐龙变成鸟类的研究成果,了解科学家在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推理、想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恐龙变成鸟类的过程。
(2)掌握科学家在探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资料查阅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恐龙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和理解生词。
3. 内容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恐龙变成鸟类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在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
4.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飞向蓝天的恐龙恐龙——鸟类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查阅资料,了解恐龙和鸟类的关系。
2.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讨论交流,使学生了解了恐龙变成鸟类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在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92965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e.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
2.根据提纲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提纲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文中精彩词句。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我们一起写“恐”这个字。
“恐”上面是一个“巩”,下面是一个心字底。
当你看到心字底时,你想到了什么?(很恐怖、很害怕、可怕的恐龙等等)“心字底”表示这个字常常和心情有关系。
随机板书:恐龙。
2.交流课前搜集的恐龙的资料。
3.质疑: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感知。
1.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生字词,读不准的字词多读几遍。
(2)文中有大量描写恐龙和鸟类的词语,读准这些词语。
2.交流。
(1)出示词语:A.迟钝凶猛笨重茹毛饮血B.树栖轻盈凌空翱翔敏捷五彩斑斓①男生读第一组,女生读第二组这些词中,有你不理解的吗?茹毛饮血:带着皮毛一起吃。
茹,吃。
两对反义词:迟钝、敏捷;笨重、轻盈。
五彩斑斓:色彩很多,很漂亮。
②齐读。
发现这两组词语分别是描写恐龙和鸟类的。
③恐龙和鸟类,一个天,一个地,这两者应该是毫不相干的吧?(理解“毫不相干”)那它们有什么关系?(2)鸟类居然是由恐龙变成的!真是不可思议!你还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3.学习第1自然段。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b857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d.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并能有条理地介绍。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恐龙这种动物吗?了解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许多资料。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我们都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1、自读全文:指名逐段读,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读完后,指名说)2、查生字掌握情况:(1)读词语竞赛,出示生字词: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
(2)猜词语竞赛,出示生字词。
(3)根据动作选配词语: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的动态画面,认识局部词语,如:(恐龙的)笨重、愚钝……(鸟儿的)轻灵、敏捷、飞翔……3、再读课文,说说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对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整理筛选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5、班级汇总各小组的问题。
预设一: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预设二:阅读感悟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1、集体研讨预设一: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方法:(1)先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
(3)汇报:①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②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③其中,一些猎食性……像鸟类……④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飞向了蓝天。
2、集体研讨预设二:阅读感悟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如,(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01b6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c.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讲述了科学家们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提出了恐龙有可能进化为鸟类的新理论。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清晰,富有启发性,既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本课难点在于理解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会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恐龙和鸟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科学理论的深入理解还需引导。
此外,学生在提取信息、推理判断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和鸟类的关系,理解恐龙有可能进化为鸟类的新理论。
2.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2.难点: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理解恐龙有可能进化为鸟类的新理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读写结合法: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3.学具:恐龙和鸟类图片、卡片等4.作业:相关阅读材料和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科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恐龙与鸟类之间有什么联系?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恐龙进化为鸟类的证据。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案(优秀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6e96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4.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如下是美丽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案(优秀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篇一【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实验小学叶根娟】〖谈“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策略·单元部分感悟──“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立足学生认知,灵活调整教学预设〗学生的认知差异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往往五化八门。
教师要能在课堂实施中,开放地融入弹性灵活的成分,灵动地融入教学机智,敏于发现相通之处,调整目标。
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看出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以及在他们的认识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这样才会发现问题的思维价值所在,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步骤。
学习第八单元《飞向蓝天的恐龙》,学生围绕一节课文提出了许多问题,一些问题接近本质性学习目标,如“笨拙的恐龙怎样演化成轻灵的鸟儿?”“漫长的过程,到底有多长?”“恐龙的哪一支能够演化成鸟儿?”有一些问题看起来离开了本质性学习目标,“鸟类的骨骼是中空的,所以才能飞翔。
难道笨拙的恐龙在演化中,也能变得中空吗?”“有一种恐龙,骨盆像蜥蜴,属蜥龙类,是不是恐龙的一支后来变成蜥蜴了呢?”这些问题看起来离谱,事实上很有思维价值,恰恰让同学们能够去关注课文“演化过程”部分里非常严密的表达,不是恐龙全部上天了,而是恐龙当中的一支,且是猎食性恐龙中的一支,体型较小、形似鸟儿、骨骼中空、带羽毛的一支,在亿万年的岁月里,在奔跑跳跃过程中逐渐演化,学会了滑翔,终于飞上了蓝天。
这样一来,就自然而然地将语言的目标、人文的目标融合在一起。
而蜥蜴呢,资料表明“恐龙出现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蜥蜴类型的物种,古生物学家相信它们就是后来出现的恐龙的雏型。
”虽然不是恐龙的一支变成了蜥蜴,而是蜥蜴的一支变成了恐龙,但学生的思考力让人折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5c852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e.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一. 教材分析《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本文主要介绍了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化石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文章语言平实,条理清晰,插图生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普类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词汇积累、句子理解、逻辑分析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恐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石研究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恐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理解科学家如何通过化石推测恐龙的外貌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插图等。
2.视频资料:准备关于恐龙的科普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恐龙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恐龙,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跟随教师,初步了解恐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589c1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8.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一. 教材分析《6、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类课文,介绍了恐龙是鸟类祖先的科学推断。
课文以恐龙飞向蓝天的梦想为线索,激发了学生对恐龙和鸟类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插图形象可爱,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恐龙和鸟类已有一定的了解,对科普类课文充满好奇。
但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可能会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语言表达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认识一些恐龙和鸟类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与鸟类的关系,认识一些恐龙和鸟类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梦想的意义,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恐龙和鸟类的图片、视频等。
2.学具:准备一些恐龙和鸟类的模型或图片,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资料:收集一些关于恐龙和鸟类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已知的关于恐龙和鸟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动画,学生跟随动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恐龙”、“鸟类”、“飞行”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71f25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⒈会认7个生字,学会13个生字,理解形态各异,繁衍,茹毛饮血等词语。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体会文中正确生动的语言,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板书课题。
⒉学生质疑:恐龙是怎样飞上蓝天的飞向蓝天的恐龙是指哪些恐龙。
大家心中的问题,只有仔细读书才能发现。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⒈读书要求:①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⒉学生交流读书收获过渡:是啊,科学家们根据研究向我们提出了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一假说,他们在大量化石显示中发现: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板书:漫长的演化)恐龙是如何飞翔蓝天的写在课文的哪一自然段中(第四自然段)你是根据哪一自然段知道的(读好第三自然段)三、自读自悟,精读第四自然段⒈请几个学生朗读,默读,想想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⒉出示文本交流:⑴文本一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这句话,你知道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
⑵文本二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①读,理解繁衍茹毛饮血的意思②写了哪些类型的恐龙(大小行走方式性情)能不能把分号改成逗号③用什么方法写的过渡各种各样的恐龙奔跑的,行走的,笨重的,小巧的,温顺的,凶猛的这真可以算是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④读出情感⑶文本三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cec86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c.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一. 教材分析《6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恐龙为主题,通过讲述恐龙的起源、发展、灭绝和再现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插图形象逼真,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恐龙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恐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飞向蓝天的恐龙的神奇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有趣。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视频等。
2.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恐龙模型等学具,方便学生直观地学习。
3.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恐龙主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恐龙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内容的生动有趣。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精选7篇)
![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3c07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5.png)
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精选7篇)部编《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文章。
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用生动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很小恐龙的后裔。
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破除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既是整篇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10岁左右的孩子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并没接触太多的科学知识,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结合这一实际来展开。
对于恐龙的了解,农村学生没有大量的资料,尤其对恐龙的演变过程,学生了解很少,所以资料的补充应作为学生的重要学习环节。
同时,在语言文字的体会上,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理解词、句的能力,但还需要作进一步训练。
【远程教育资源分析】远程教育资源网中,四年级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一页中为我们提供了:教案示例、媒体资源、探究活动、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依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我着重选择了让学生感兴趣的影音、图片,为教学活动服务。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本课“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和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这一重点,力图以“直击重点段”的方式,采取读──说──读的过程来达成这一目的。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情,我对这一思路和设计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一是对课文设计中的“理清课文线索”作重点处理,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二是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上,将复述作为体会用词准确性的方法;三是在设计上,让学生背诵感兴趣的部分,让孩子们积累、内化;四是在拓展学习中,主题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
力图从这四方面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内化知识。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18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b2eb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9.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
《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3、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
“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
2、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盘曲:曲折环绕。
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
(“曲”读qū,不要读成qǔ)呈:显出,露出。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fd6e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8.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13个字。
结合课文学习“轻盈、敏捷、毫不相干、形态各异、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流程课前预习: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尽可能多得了解“恐龙”的一些知识。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谈话导入:同学们好。
科学技术不只能改变现在和未来,还可以穿越时空,还原亿万年前的世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生命,了解地球,了解自然和人类。
这节课我们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
2、板书课题,检查预习。
①借“恐龙”聊一聊地质及生物科学。
主要加深对“中生代”和“白垩纪”的认识:中生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自2.51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前后横跨1.8亿年。
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可以说三叠纪是恐龙的黎明,之后在侏罗纪达到鼎盛,白垩纪时代,50%的生物灭绝,包括所有的恐龙。
②读一读“字词”。
对比阅读,谈谈自己的发现。
第一组:笨重、迟钝、茹毛饮血。
第二组:轻灵、敏捷、凌空翱翔。
结论:第一组词语用来写“恐龙”,第二组词语用来写“飞鸟”,二者之间看似毫不相干,其间却包含了漫长的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过程。
二、理清思路,找出重点。
1、读过初步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思考这一课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关注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语句。
第一自然段: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第二自然段: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第三自然段: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第四自然段: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第五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05c3f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6c.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学新词;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
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
字、词典。
第一课时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
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1.齐读课题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
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
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
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3.初步释疑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
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
(给一定的时间读书)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出示课件,师讲解。
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
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
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
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
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不仅而且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
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1.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c1553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b.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讲述了科学家们发现的一种会飞的恐龙,它既有恐龙的特点,又有鸟类的特征。
这篇文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对恐龙和鸟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层次分明,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科学知识,他们对于恐龙和鸟类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阅读理解上,他们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会飞的恐龙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学会从文章中获取和筛选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恐龙和鸟类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会飞的恐龙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如“恐龙”、“鸟类”、“飞行”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完成任务。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科普文章和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恐龙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恐龙和鸟类有什么关系吗?进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6飞向蓝天的恐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56fa4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e.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习1、读全文:指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随文)。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⑴先自己读。
⑵再讨论。
⑶汇报:①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②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③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④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⑴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⑵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第【2】篇〗《飞向蓝天的恐龙》设计思路环节一提出问题,梳理筛选。
环节二运用学法,解答疑难。
环节三感悟表达,解说练笔。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是科普说明文,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后裔的这一假说。
与第5课《琥珀》相比,内容不同,表达不同,编排顺序不同,所承载的教学任务自然也不相同。
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距离很远,所以,除了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还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中国方法解答疑难,理解课文内容。
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6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97a6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9.png)
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飞机与恐龙之间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科普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童话,讲述了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恐龙中的一小部分进化成了鸟类,从而飞向蓝天。
课文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向学生介绍了恐龙与飞机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恐龙与飞机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吗?恐龙会飞吗?2. 揭示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科普知识。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恐龙与飞机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普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恐龙的一小部分进化成了鸟类,从而飞向蓝天。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飞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飞机的起源和发展。
五、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强调恐龙与飞机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板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恐龙一小部分鸟类飞机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课文中的科普知识。
2. 收集有关恐龙、鸟类、飞机的资料,进行探究学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了恐龙与飞机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堂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与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6b53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b.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我感兴趣的段落。
3、有条理的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2、恐龙的演化过程,激发探索求知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恐龙的有关资料、文章的相关段落。
设计理念: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本课时,紧紧围绕“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这一问题,设计了课件、学习表格,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边读边悟,透过重点词句的分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会学习,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走近恐龙,揭示课题(设计意图:由恐入题,引出恐龙,由恐龙导入课题。
从学生最熟悉的生字入手,既学习了生字,又考查了学情,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师:请看黑板(教师板书“恐”)谁来读?看到“恐”你想到什么?(恐惧、恐怕、惊恐、恐龙)说说你对恐龙的了解。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加深对恐龙的了解。
)师:是呀,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笨重、迟钝的马门西龙,那他们和轻灵的鸽子、五彩斑斓的孔雀这些在蓝天自由飞翔的鸟儿有什么关系呢?(教师相机板书“鸟”)这天我们就来学习(教师板书课题)师:齐读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
读得再抒情一些《》读得再响亮一些《》读完课题你最想明白的是什么?生: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师:那恐龙是如何飞翔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直奔主题。
)二、走进恐龙,探究演化。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谁能最先找到答案?好,谁来说?生:读相关段落。
师:找得又快又准,读得很流利。
谁与他的答案相同?让我们用最美的姿势最响亮的声音齐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aed4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0.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02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恐龙。
2.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里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种庞然大物却与鸟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去看看吧。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3.师:读着这个课题,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惊讶)是啊,这么庞大的恐龙怎么能飞上蓝天呢?(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生:(读课题回答)或许是恐龙变成鸟飞起来了。
师:是这样吗?“飞向蓝天的恐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恐龙是怎么飞上蓝天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想想生字新词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2.交流初读成果。
(1)检查生字读音,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隧道膨大头颅开辟形态①引导读准字音。
②书写生字:隧、膨、辟、翼。
“隧”:注意笔顺,整体宜写紧凑。
“”字左收右放,平捺注意轻重,收笔干脆。
“膨”:三部分写窄长。
中部下面的“”横画书写时注意穿插,并写成提画。
右部三撇保持重心平稳,最后一撇应写长一些。
“辟”:左窄右宽。
撇画弧度把握好,先竖再撇,“辛”部三横分长短,中横稍长,与左部成穿插之势。
“翼”:注意上部两个“习”字没有钩,“田”写小些,下部“共”稍放,最后横长些以承托上部。
(2)检查词语的朗读。
①出示词语:凶猛笨重迟钝师:这些词语在课文里都是形容恐龙的。
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体会到恐龙的样子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似乎看到了一只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正在行走。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c6fa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7.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欣喜若狂、轻盈、敏捷”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的。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4、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树立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有关恐龙的资料、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挂图展示,激趣导入二、板书课题、解题飞向蓝天的恐龙三、听课文录音带,自学生字词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自学生字词:⑴认读字:钝凌。
⑵书写字: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
⑶新词: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凌空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飞。
后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让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解释、讨论。
四、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五、小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第【2】篇〗【设计理念】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特色】使用计算机,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思路】《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3自然段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中生代,在我们眼前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语。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轻盈、敏捷、毫不相干、形态各异、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尝试解决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PPT出示恐龙图片
2.同学们,看,今天老师把谁请到了我们的课堂?谁来说说你对这种生物的了解?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
预设:
你参观了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看到恐龙塑像,让你受益匪浅。
你看了动画片《恐龙世界》,了解了恐龙掌控地球达1亿6千万年之久。
你很会学习呀!
你给大家推荐的是《DK儿童恐龙百科全书》,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进步非常大!
3.提问:有谁知道恐龙名字的来历?老师出示资料,简介。
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1804-1892),研究化石,发现其中的禽龙,巨齿龙和林龙,体形巨大,腿呈柱状,只是行走时腹部贴着地面,一副匍匐前进的样子,于是,就给它们取了一个新名字“恐怖的蜥蜴”。
我国科学家则把它简捷地翻译为“恐龙”。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写出它的名字。
4.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我从你的朗读出听出了疑问;我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惊奇。
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学习吧!
二、检查自学
1.PPT出示两组词语:
轻灵敏捷五彩斑斓身体轻盈凌空翱翔天之骄子
笨重迟钝茹毛饮血庞大家族形态各异凶猛异常
2.谈话:这首课文中的两组词语,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3.指名读,全班交流。
读了第一组词语,你脑海中出现了哪类生物?读了第二组词语呢?
4.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看似毫不相干的两种生物有着什么密切联系呢?
三、概括全文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这样说。
科学家研究了大量的化石,猜出了什么结论呢?
2.自由读课文,找找科学家做出了什么推测,把结论画下来,多读几遍。
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3.课件出示中心句和比较句,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性。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变成了鸟儿。
四、学习复述
(一)整体感知
1.谈话: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穿越时空隧道,去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恐龙的演化过程吧!
2.听课文朗读。
3.会读书的孩子,能把长的读短了。
请同学们用心去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读好后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些什么?
4.全班交流。
(二)填写表格
1.小组合作
2.质疑问难。
(三)学习复述
1.复述第一种恐龙。
谈话;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离我们太久远,听了他的复述,你能想象出它的样子吗?怎么想出来的?(学习作比较介绍事物)
2.复述恐龙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这一句好长呀!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恐龙家族是庞大的,恐龙家族形态各异?(分类别作比较)
练习表达:假如你是这庞大家族中的一员,该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呢?请试着说一说。
3.复述一些猎食性恐龙的形体变化。
提问:庞大的恐龙家族都能飞上美丽的蓝天吗?让我们把第四段中描写猎食性恐龙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他们的形体发生了什么变化?看图说一说。
4.复述恐龙学会飞翔的过程
谈话:外形像鸟,不一定能飞上蓝天。
只有具备飞翔的本领,才是真正的鸟类。
恐龙是怎样具备飞翔能力,科学家做出了几种推测?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
用自己的话边说边表演。
5.同学们,看着表格,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科学家是怎样推测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的。
五、课堂小结
1.恐龙飞向蓝天,好一个漫长的、奇妙的过程!你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呢?
2.据老师了解,到目前为止,恐龙是如何演变成鸟儿的这一历史进程,还不能重现在我们面前,但全世界的科学家仍在不断的努力,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如果你们也热爱科学,好好学习,说不定到时实现这一愿望的就有我们四年级的学生,老师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