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六国论》

合集下载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六国论(选自宋·苏辙《栾城集》)【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

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

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

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原文】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

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

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

;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六国论》原文、详解、赏析和译文

《六国论》原文、详解、赏析和译文

六国论〔宋〕苏洵注释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

数,天数。

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

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

名为动。

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以,而。

25.为:治理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31.迁:改变32.是故:因此33.始:才34.当:如果特殊用法一、一词多类一词多义以:1、秦以攻取之外(用,凭)2、以有尺寸之地(才,可用而代替)3、举以予人(来)省略句:举之以予人4、以地事秦(用)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之: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3、以有尺寸之地(的)4、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土地)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的)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

都是代词。

)7、此言得之(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而: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4、二败而三胜(递进)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这样以后。

兵: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暴:1、暴霜露(动词,曝露)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事:1、以地事秦(动词,侍奉)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旧事)犹: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始: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2、始速祸焉(副词,才)向: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二、古今异义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今义: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古义:以至于。

第7篇《六国论》(解析版)

第7篇《六国论》(解析版)

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7篇《六国论》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先祖父,暴霜露,斩荆(),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1.【2024·全国·三模】在《六国论》中,苏洵说六国灭亡不是兵器、战术的问题,而是“()”,并以“()”的比喻讥讽子孙不珍惜先祖父得之不易的尺寸之地。

2.【2024·广西·三模】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诸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为了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论原文赏析(5篇)

六国论原文赏析(5篇)

六国论原文赏析(5篇)六国论原文赏析1【作品介绍】苏辙的《六国论》可与其父苏洵的《六国论》并读。

他们都是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的。

洵文着眼于政治治形势,批评屈辱苟安的国策;辙文着眼于战略形势,批评六国没有战略眼光,不援助韩、魏而互相残杀。

【原文】六国论作者:苏辙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②,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③,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④,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⑤,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⑥;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注释】①六国世家:六国,指齐、楚、燕、魏、赵、韩。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苏洵的写作⽬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下⾯是⽆忧考分享的⽂⾔⽂:苏洵《六国论》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六国论》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亏,破灭之道也。

或⽈: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则获⾢,⼤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欲,诸侯之所⼤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之地。

⼦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如弃草芥。

今⽇割五城,明⽇割⼗城,然后得⼀⼣安寝。

起视四境,⽽秦兵⼜⾄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于*,理固宜然。

古⼈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薪不尽,⽕不灭。

”此⾔得之。

齐⼈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国⽽后亡,斯⽤兵之效也。

⾄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败⽽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武⽽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孤危,战败⽽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勿附于秦,刺客不⾏,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以事秦之⼼,礼天下之奇才,并⼒西向,则吾恐秦⼈⾷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为秦⼈积威之所劫,⽇削⽉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犹有可以不赂⽽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在六国下矣。

【译⽂】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地来贿赂秦国。

拿⼟地贿赂秦国亏损了⾃⼰的⼒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注释(1)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赂,赠送财物。

(2)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3)互丧:相继灭亡。

(4)率:全都,一概。

(5)完:保全。

(6)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7)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厥,相当于“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8)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

和下文的“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暴,同“曝”。

(9)举以予人:拿来送给别人。

(10)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

(11)判:决定,确定。

(1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出《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13)迁灭:灭亡。

(14)与赢:亲附秦国。

与,亲附、亲近。

(15)远略:长远的谋略。

(1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

荆卿,荆轲,即下文提到的“刺客”。

速,招致。

(17)李牧:赵国大将,曾几次打退秦军。

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灭赵国。

下文的“邯郸为郡”即指秦灭赵,把赵国都城邯郸一带改为秦的邯郸郡。

(18)洎(jì):及,等到。

(19)三国:指韩、魏、楚三国。

这三国都曾经割地赂秦。

(20)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

数、理,指天数、命运。

(21)较:较量。

(22)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23)劫:胁迫,挟持。

(24)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5)下:降低身份。

(26)故事:旧事。

六国论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六国论》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六国论》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译文赏析六国论苏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3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韩、魏塞秦之冲()(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4)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32.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六国论(苏洵、苏轼、苏辙版)

六国论(苏洵、苏轼、苏辙版)

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六国论》宋代: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苏辙引言《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篇辞章,他以六国争霸战争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对六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本文将围绕苏辙的《六国论》展开讨论。

一、苏辙的背景和写作动机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北宋文学的巅峰之一。

他生于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年),卒于靖康之变后的靖康二年(1127年)。

苏辙深受古代历史文化的熏陶,对中国历史有很深的研究。

《六国论》是苏辙在靖康之变后的河南讲学时写下的一篇辞章。

这篇辞章主要是对六国争霸战争的历史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反思战争的本质,追求和平与安定。

二、六国争霸战争背景在《六国论》中,苏辙对六国争霸战争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他指出,六国的争霸战争起因于统一战国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源自于人类天性中的野心和贪婪。

苏辙认为,当时的六国各自有其优势和劣势。

其中,楚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丰富的资源而成为战争的主导者。

而其他五国则各自有其独特的特点。

苏辙指出,这些特点与每个国家的治理模式和统治者的能力有关。

三、六国争霸战争的启示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出了一些关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发展国家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政治方面,苏辙认为,六国互相争斗的根源在于各国的统治者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的利益。

他强调了君主的智慧和能力对国家的重要性。

只有君主具备高尚的品德、明智的决策和睿智的战略眼光,才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和平。

其次,在军事方面,苏辙指出了兵力的重要性。

他强调六国争霸战争中楚国以其强大的军队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其他国家也必须致力于军事实力的提升。

他同时也强调了军队的纪律、组织和指挥的重要性。

最后,在经济方面,苏辙强调了资源的重要性。

六国争霸战争的发动和维持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财富。

具备丰富资源的国家能够更好地支撑战争的进行,而贫弱的国家则会面临困境。

六国论苏辙原文

六国论苏辙原文

六国论原文全文如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01709【苏辙】《六国论》(作品赏析)

201709【苏辙】《六国论》(作品赏析)

201709【苏辙】《六国论》(作品赏析)201709【苏辙】《六国论》(作品赏析)■文学赏析此文的开头,欲擒故纵,引出论题。

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的绝对优势,却相继为秦所灭,乃是决策者目光短浅,“不知天下之势”之故。

随之,从当时的“天下之势”展开论述。

文中反复论证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就在韩、魏之郊野。

因为对秦来说,韩、魏首当其冲,若韩、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对山东之各诸侯国来说,韩、魏是他们理想的屏障。

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势下,韩、魏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

这就是当时起决定作用的“天下之势”。

形势摆出之后,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引例作证。

以秦来说,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韩;商鞅受秦重用,则助秦孝公收魏。

当韩、魏未附秦之时,昭王出兵攻齐,范堆忧之。

由此证明秦欲争得天下,必先收韩、魏而后可。

当秦军越韩过魏而攻燕赵,这本身是件冒险之举,若燕赵正面迎战,韩、魏再乘机击之于后,那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秦人远攻燕赵,却毫无韩、魏之忧,那是因为韩、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归附它的原故。

文章写到这里,再作收束,归结到“天下之势”。

如此说来,韩、魏附秦是不识天下之势了;进而又为其开脱:韩、魏本身势孤力弱,面对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归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东各诸侯国“不知天下之势”而不助韩、魏杭秦之意。

正由于六国都不能正视天下之势,以致秦人得以东指而“天下追受其祸”。

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

当时的天下之势,一方面韩、魏不能单独杭拒强秦,另一方面,山东各诸侯国又要借助韩、魏以巴秦。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

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秦人不敢越过韩、魏的土地远攻齐、楚、燕、赵;而齐、楚、燕、赵也就能安居后方。

一旦齐、楚、燕、赵能与韩、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

这确是当时拯救六国危亡的良方。

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灭亡。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六国论【原文】尝读六国世家①,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

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战败。

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至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

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方圆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我常常为这些诸侯深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了解整个天下的形势啊!【原文】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

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相近的句式中分开使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

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场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场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

;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所以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重要的了。

六国论苏辙注释 古文观止

六国论苏辙注释 古文观止

六国论苏辙注释:六国:齐、楚、燕、赵、韩、魏。

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入世家,此属例外)。

“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区名。

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

这里指崤山以西。

咎:怪罪。

疏:粗忽。

势:大势、形势。

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

而在韩、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

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

郊,邑外为郊野。

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

后泛指城外、野外。

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

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

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

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

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

······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宋朝:苏洵①六国幻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幻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可以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以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波折,以有尺寸之地。

后代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天割十城,而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输赢已判矣。

至于推翻,理固宜然。

先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③齐人何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难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尔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堪称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可以,良将犹在,则输赢之数,生死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这样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能够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介绍苏洵( 1009 年- 1066 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隐士)。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散文,尤擅政论,谈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创作背景《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 10 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
苏辙(北宋)
【原文】: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
之秦而不免於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韩,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於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於前,而韩、魏乘之於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韩、魏折而入於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於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於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於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译文】: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

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

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

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

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

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