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聚类分析

合集下载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第1章多元正态分布1、在数据处理时,为什么通常要进⾏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标准化是将数据按⽐例缩放,使之落⼊⼀个⼩的特定区间。

在某些⽐较和评价的指标处理中经常会⽤到,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较和加权。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0-1标准化和Z 标准化。

2、欧⽒距离与马⽒距离的优缺点是什么?欧⽒距离也称欧⼏⾥得度量、欧⼏⾥得度量,是⼀个通常采⽤的距离定义,它是在m 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

在⼆维和三维空间中的欧⽒距离的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缺点:就⼤部分统计问题⽽⾔,欧⽒距离是不能令⼈满意的。

每个坐标对欧⽒距离的贡献是同等的。

当坐标表⽰测量值时,它们往往带有⼤⼩不等的随机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法是对坐标加权,使变化较⼤的坐标⽐变化较⼩的坐标有较⼩的权系数,这就产⽣了各种距离。

当各个分量为不同性质的量时,“距离”的⼤⼩与指标的单位有关。

它将样品的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别等同看待,这⼀点有时不能满⾜实际要求。

没有考虑到总体变异对距离远近的影响。

马⽒距离表⽰数据的协⽅差距离。

为两个服从同⼀分布并且其协⽅差矩阵为Σ的随机变量与的差异程度:如果协⽅差矩阵为单位矩阵,那么马⽒距离就简化为欧⽒距离,如果协⽅差矩阵为对⾓阵,则其也可称为正规化的欧⽒距离。

优点:它不受量纲的影响,两点之间的马⽒距离与原始数据的测量单位⽆关。

由标准化数据和中⼼化数据计算出的⼆点之间的马⽒距离相同。

马⽒距离还可以排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扰。

缺点:夸⼤了变化微⼩的变量的作⽤。

受协⽅差矩阵不稳定的影响,马⽒距离并不总是能顺利计算出。

3、当变量X1和X2⽅向上的变差相等,且与互相独⽴时,采⽤欧⽒距离与统计距离是否⼀致?统计距离区别于欧式距离,此距离要依赖样本的⽅差和协⽅差,能够体现各变量在变差⼤⼩上的不同,以及优势存在的相关性,还要求距离与各变量所⽤的单位⽆关。

如果各变量之间相互独⽴,即观测变量的协⽅差矩阵是对⾓矩阵, 则马⽒距离就退化为⽤各个观测指标的标准差的倒数作为权数的加权欧⽒距离。

应用多元分析聚类分析作业

应用多元分析聚类分析作业

应用多元分析——聚类分析5.1解:判别分析是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用具体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G 1,G 2,……,G k 中的某一类,且它们的分布函数分别为F 1(x ),F 2(x ),……,F k (x )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对测得同样p 项指标(变量)数据的一个新样本,能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

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

而聚类分析是指,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判别标准,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即进行量化分类。

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5.3解: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

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将距离近的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归为不同类。

常用的距离为: (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p qq ij ik jk k d q X X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 1(1)p ij ikjkk d X X(2)欧氏距离(2q )21/21(2)()p ij ikjk k d X X(3)切比雪夫距离(q)1()max ij ikjkk pd X X(二)马氏距离(三)兰氏距离对变量的相似性进行度量的时候,因为多元数据中的变量表现为向量的形式,在几何上可以用多维空间的一个有向线段表示,相对于数量的大小,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行衡量。

将变量看作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一) 夹角余弦(二)相关系数5.5解:11()p ik jkijk ik jk X X d L p X X21()()()ij i j i j d M X X ΣX X12cos pik jkk ij p pX X 12211()()()()pik i jk j k ij p p ik i jk j k k X X X X r X X X X相同点:K—均值法和系统聚类法一样,都是以距离的远近亲疏为标准进行聚类的。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1)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1)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1)多元统计分析是现代统计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用于对不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高级统计方法。

对于需要进行多因素分析的问题,多元统计分析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试题及答案。

试题1:假设你要进行一项研究,以评估学生在学期末考试成绩与他们的就业情况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你将分析什么类型的多元统计分析?答案:此问题需要进行一种二元多元回归分析。

此方法可以用于探索学期末考试成绩和就业情况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预测就业成功与否的可能性。

试题2:你是一家旅游公司的行销经理,你想了解你们的财务状况、品牌信誉和市场定位之间的关系。

采用哪种多元统计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答案: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一种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技术,可用于探索大量变量之间的共性或相似性。

因此,行销经理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探究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推广策略和产品定位。

试题3:你是一名医学研究员,你需要研究新型药物的效果以及它是否与特定人群的特征相关。

哪种多元统计分析可用于研究?答案:这个问题需要使用一种路径分析方法。

路径分析是一种分层回归分析技术,可用于探索变量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关系。

因此,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路径分析来研究新型药物的效果以及与特定人群特征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理解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试题4:你是一名市场分析师,你需要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的人群之间的消费习惯。

采用哪种多元统计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答案:这个问题需要使用一种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一种将成为节点的相似对象分组的过程。

因此,市场分析师可以使用聚类分析来将相似的人群以及他们的共同消费习惯分成几个类别,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背景下的人群之间的消费习惯和偏好。

结论:多元统计分析是一种有用的技术,可以用于探索大量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需要分析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多元统计分析是必须学习的基本技能。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聚类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聚类分析

第五章聚类剖析5.1鉴别剖析和聚类剖析有何差别?答:即依据必定的鉴别准则,判断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

详细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型(或整体)中的某一类,经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区分,使得不一样类其余样本尽可能地域别开,并鉴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整体。

聚类剖析是剖析怎样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

在聚类以前,我们其实不知道整体,而是经过一次次的聚类,使邻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整体。

平常来讲,鉴别剖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状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剖析是在不知道类的状况下进行分类。

5.2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邻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向来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适合的类中。

5.3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剖析时,所结构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何这样结构?答:对样品进行聚类剖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像程度。

由于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 p 维空间的 n 个点。

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像度。

常用的距离为pq)1/ q(一)闵可夫斯基距离: d ij (q) ( X ik X jkk 1q取不一样值,分为( 1)绝对距离(( 2)欧氏距离(q 1)q 2 )( 3)切比雪夫距离( q) (二)马氏距离(三)兰氏距离对变量的相像性, 我们更多地要认识变量的变化趋向或变化方向, 所以用有关性进行权衡。

将变量看作 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一)夹角余弦(二)有关系数5.4 在进行系统聚类时,不一样类间距离计算方法有何差别?选择距离公式应按照哪些原则?答: 设 d ij 表示样品 X i 与 X j 之间距离,用 D ij 表示类 G i 与 G j 之间的距离。

( 1) . 最短距离法( 2)最长距离法( 3)中间距离法D kr 21D kp21D kq 2D pq 22 2此中(4)重心法(5)类均匀法(6)可变类均匀法D kr2 (1 )( np D kp2nq D kq2 )D pq2 n r? <1n r此中 ?是可变的且( 7)可变法D kr21(D kp2 D kq2 )D pq2 此中 ?是可变的且 ? <12(8)离差平方和法往常选择距离公式应注意按照以下的基根源则:(1)要考虑所选择的距离公式在实质应用中有明确的意义。

多元统计分析第九章 聚类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第九章 聚类分析

第9章 聚类分析9.1 引言俗话说:“物以聚类,人以群分”,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分类问题。

例如,生物可以分成动物和植物,动物又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人按年龄可分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对少年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生理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据此对少年又可进行分类;在环境科学中,我们可以对按大气污染的轻重分成几类区域;在经济学中,根据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工农业产值和人均消费水平等多项指标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在产品质量管理中,要根据各产品的某些重要指标可以将其分为一等品,二等品等。

研究事物分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判别分析,二是聚类分析。

若已知总体的类别数目及各类的特征,要对类别未知的个体正确地归属其中某一类,这时需要用判别分析法。

若事先对总体到底有几种类型无从知晓,则要想知道观测到的个体的具体的分类情况,这时就需要用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首先定义能度量样品(或变量)间相似程度(亲疏关系)的统计量,在此基础上求出各样品(或变量)间相似程度的度量值;然后按相似程度的大小,把样品(或变量)逐一归类,关系密切的聚集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聚合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所有的样品(或变量)都聚合完毕,把不同的类型一一划分出来,形成一个由小到大的分类系统;最后根据整个分类系统画出一副分群图,称之为亲疏关系谱系图。

聚类分析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归为:⑴系统聚类法:首先,将n 个样品看成n 类,然后将性质最接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得到1 n 类,合并后重新计算新类与其它类的距离与相近性测度。

这一过程一直继续直到所有对象归为一类为止,并且类的过程可用一张谱系聚类图描述。

⑵动态聚类法(调优法):首先对n 个对象初步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的损失函数尽可能小的原则进行调整,直到分类合理为止。

⑶有序样品聚类法(最优分割法):开始将所有样品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某种最优准则将它们分割为二类、三类,一直分割到所需的K类为止。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答案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答案

第二章2.1.试叙述多元联合分布和边际分布之间的关系。

解:多元联合分布讨论多个随机变量联合到一起的概率分布状况,12(,,)p X X X X '=的联合分布密度函数是一个p 维的函数,而边际分布讨论是12(,,)p X X X X '=的子向量的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的维数小于p 。

2.2设二维随机向量12()X X '服从二元正态分布,写出其联合分布。

解:设12()X X '的均值向量为()12μμ'=μ,协方差矩阵为21122212σσσσ⎛⎫ ⎪⎝⎭,则其联合分布密度函数为1/21222112112222122121()exp ()()2f σσσσσσσσ--⎧⎫⎛⎫⎛⎫⎪⎪'=---⎨⎬ ⎪⎪⎝⎭⎝⎭⎪⎪⎩⎭x x μx μ。

2.3已知随机向量12()X X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121212222[()()()()2()()](,)()()d c x a b a x c x a x c f x x b a d c --+-----=--其中1a x b ≤≤,2c x d ≤≤。

求(1)随机变量1X 和2X 的边缘密度函数、均值和方差; (2)随机变量1X 和2X 的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3)判断1X 和2X 是否相互独立。

(1)解:随机变量1X 和2X 的边缘密度函数、均值和方差;112121222[()()()()2()()]()()()dx cd c x a b a x c x a x c f x dx b a d c --+-----=--⎰12212222222()()2[()()2()()]()()()()dd cc d c x a x b a x c x a x c dx b a d c b a d c -------=+----⎰ 12122222()()2[()2()]()()()()dd cc d c x a x b a t x a t dt b a d c b a d c ------=+----⎰2212122222()()[()2()]1()()()()d cdcd c x a x b a t x a t b a d c b a d c b a------=+=----- 所以由于1X 服从均匀分布,则均值为2b a +,方差为()212b a -。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第1章多元正态分布1、在数据处理时,为什么通常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标准化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

在某些比较和评价的指标处理中经常会用到,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0-1标准化和Z 标准化。

2、欧氏距离与马氏距离的优缺点是什么?欧氏距离也称欧几里得度量、欧几里得度量,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它是在m 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

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的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缺点:就大部分统计问题而言,欧氏距离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每个坐标对欧氏距离的贡献是同等的。

当坐标表示测量值时,它们往往带有大小不等的随机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方法是对坐标加权,使变化较大的坐标比变化较小的坐标有较小的权系数,这就产生了各种距离。

当各个分量为不同性质的量时,“距离”的大小与指标的单位有关。

它将样品的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别等同看待,这一点有时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没有考虑到总体变异对距离远近的影响。

马氏距离表示数据的协方差距离。

为两个服从同一分布并且其协方差矩阵为Σ的随机变量与的差异程度:如果协方差矩阵为单位矩阵,那么马氏距离就简化为欧氏距离,如果协方差矩阵为对角阵,则其也可称为正规化的欧氏距离。

优点:它不受量纲的影响,两点之间的马氏距离与原始数据的测量单位无关。

由标准化数据和中心化数据计算出的二点之间的马氏距离相同。

马氏距离还可以排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干扰。

缺点:夸大了变化微小的变量的作用。

受协方差矩阵不稳定的影响,马氏距离并不总是能顺利计算出。

3、当变量X1和X2方向上的变差相等,且与互相独立时,采用欧氏距离与统计距离是否一致?统计距离区别于欧式距离,此距离要依赖样本的方差和协方差,能够体现各变量在变差大小上的不同,以及优势存在的相关性,还要求距离与各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

如果各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即观测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是对角矩阵, 则马氏距离就退化为用各个观测指标的标准差的倒数作为权数的加权欧氏距离。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北大高惠璇(第六章习题解答).ppt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北大高惠璇(第六章习题解答).ppt

D(L) ij
D ( L 1) ij
DL
(i, j r, p, q)
故第L+1步的并类距离:
DL1 min(Di(jL) ) DL ,
即最短距离法具有单调性.
类似地,可以证明最长距离法也具有单调性.
21
第六章 聚类分析
6-6 设A,B,C为平面上三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d
2 AB
d
2 AC
1.1,
0 8
X X
(2) (3)
0
X (5) CL4
11
第六章 聚类分析
② 合并{X(2),X(5)}=CL3,并类距离 D2=3.
D(3) 100 9
0 8
0
X (3)
CL4 CL3
③ 合并{CL3,CL4}=CL2,并类距离 D3=8.
D(4) 100
0
X (3) CL2
④ 所有样品合并为一类CL1,并类距离 D4=10.
故有DL+1 ≥ DL ,即相应的聚类法有单调性.
17
第六章 聚类分析
对于类平均法,因
0, p
np nr
0, q
nq nr
0,
p
q
np nr
nq nr
0
11
故类平均法具有单调性。
对于可变类平均法,因
0, p
(1 ) np
nr
0,q
(1 ) nq
nr
0, (
1)
p
q
(1
)
np nr
1.1 0.25 0.85 22
第六章 聚类分析
当把A与{B,C}并为一类时,并类距离
D2 0.85 0.922 1 D1

(完整版)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

(完整版)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

第1章 多元正态分布1、在数据处理时,为什么通常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标准化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

在某些比较和评价的指标处理中经常会用到,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0-1标准化和Z 标准化。

2、欧氏距离与马氏距离的优缺点是什么?欧氏距离也称欧几里得度量、欧几里得度量,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它是在m 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

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的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缺点:就大部分统计问题而言,欧氏距离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每个坐标对欧氏距离的贡献是同等的。

当坐标表示测量值时,它们往往带有大小不等的随机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方法是对坐标加权,使变化较大的坐标比变化较小的坐标有较小的权系数,这就产生了各种距离。

当各个分量为不同性质的量时,“距离”的大小与指标的单位有关。

它将样品的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别等同看待,这一点有时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没有考虑到总体变异对距离远近的影响。

马氏距离表示数据的协方差距离。

为两个服从同一分布并且其协方差矩阵为Σ的随机变量与的差异程度:如果协方差矩阵为单位矩阵,那么马氏距离就简化为欧氏距离,如果协方差矩阵为对角阵,则其也可称为正规化的欧氏距离。

优点:它不受量纲的影响,两点之间的马氏距离与原始数据的测量单位无关。

由标准化数据和中心化数据计算出的二点之间的马氏距离相同。

马氏距离还可以排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干扰。

缺点:夸大了变化微小的变量的作用。

受协方差矩阵不稳定的影响,马氏距离并不总是能顺利计算出。

3、当变量X1和X2方向上的变差相等,且与互相独立时,采用欧氏距离与统计距离是否一致?统计距离区别于欧式距离,此距离要依赖样本的方差和协方差,能够体现各变量在变差大小上的不同,以及优势存在的相关性,还要求距离与各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

如果各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即观测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是对角矩阵, 则马氏距离就退化为用各个观测指标的标准差的倒数作为权数的加权欧氏距离。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_朱建平_第五章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_朱建平_第五章

Abbo无私奉献,只收1个金币,BS收5个金币的…何老师考简单点啊……第五章 聚类分析5.1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有何区别?答:即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

具体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中的某一类,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

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

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总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

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5.2 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5.3 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时, 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答: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

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

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

常用的距离为 (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pq qij ik jk k d q X X ==-∑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1(1)pij ik jk k d X X ==-∑(2)欧氏距离(2q =)21/21(2)()pij ik jk k d X X ==-∑(3)切比雪夫距离(q =∞)1()max ij ik jkk pd X X ≤≤∞=-(二)马氏距离(三)兰氏距离对变量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行衡量。

21()()()ij i j i j d M -'=--X X ΣX X 11()p ik jkij k ik jk X X d L p X X =-=+∑将变量看作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一)夹角余弦(二)相关系数5.4 在进行系统聚类时,不同类间距离计算方法有何区别?选择距离公式应遵循哪些原则?答: 设d ij 表示样品X i 与X j 之间距离,用D ij 表示类G i 与G j 之间的距离。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2、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是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著.3、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

通常聚类分析分为 Q型聚类和 R型聚类。

4、相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列联表行因素A 和列因素B 的基本分析特征和它们的最优联立表示。

5、因子分析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为两部分因素:一部分为公共因子,另一部分为特殊因子。

6、若()(,), Px N αμα∑=1,2,3….n且相互独立,则样本均值向量x服从的分布为_x~N(μ,Σ/n)_。

二、简答1、简述典型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概念,并说明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得两组的线性组合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

选取和最初挑选的这对线性组合不相关的线性组合,使其配对,并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对,如此下去直到两组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

被选出的线性组合配对称为典型变量,它们的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2、简述相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相应分析,是指对两个定性变量的多种水平进行分析。

设有两组因素A和B,其中因素A包含r个水平,因素B包含c个水平。

对这两组因素作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个rc的二维列联表,记为。

要寻求列联表列因素A和行因素B的基本分析特征和最优列联表示。

相应分析即是通过列联表的转换,使得因素 A 和因素B具有对等性,从而用相同的因子轴同时描述两个因素各个水平的情况。

把两个因素的各个水平的状况同时反映到具有相同坐标轴的因子平面上,从而得到因素A、B的联系。

3、简述费希尔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从k个总体中抽取具有p个指标的样品观测数据,借助方差分析的思想构造一个线性判别函数系数:确定的原则是使得总体之间区别最大,而使每个总体内部的离差最小。

将新样品的p 个指标值代入线性判别函数式中求出 值,然后根据判别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判别新的样品属于哪个总体。

厦门大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第05章 聚类分析

厦门大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第05章  聚类分析

5.11 下表是 2003 年我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人均
GDP x1(元)、人均工业产值 x2 (元)、客运总量 x3(万人)、货运总量 x4 (万 吨)、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x5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x6 (亿元)、在岗 职工占总人口的比例 x7 (%)、在岗职工人均工资额 x8(元)、城乡居民年底 储蓄余额 x9 (亿元)。试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比较何种
思考与练习
5.1 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有何区别? 5.2 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5.3 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时,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 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 5.4 在进行系统聚类时,不同的类间距离计算方法有何区别?选择距离 公式应遵循哪些原则? 5.5 试述 K-均值法与系统聚类法的异同。 5.6 有序聚类法与系统聚类法有何区别?试述有序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5.7 检测某类产品的重量,抽了六个样品,每个样品只测了一个指标, 分别为 1,2,3,6,9,11。试用最短距离法、重心法进行聚类分析。 5.8 下表是 15 个上市公司 2001 年的一些主要财务指标,使用系统聚类 法和 K-均值法分别对这些公司进行聚类,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上海 南京 杭州 宁波 合肥 福州 厦门 南昌 济南 青岛 郑州 武汉 长沙 广州 深圳 南宁 海口 重庆 成都 贵阳 昆明 西安 兰州 西宁 银川 乌鲁木齐 南宁 海口
29145 18630 14825 46586 27547 32667 32543 10621 22281 53590 14221 23437 24705 16674 21278 15446 48220 191838 8176 16442 7190 17914 11046 16215 13140 14459 7066 11787 22508 31886 26433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习题答案高惠璇(第六章习题解答)---副本-(15)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习题答案高惠璇(第六章习题解答)---副本-(15)

0 165 4
0
X (3)
CL4 CL3
③ 合并{CL3,CL4}=CL2,并类距离 D3=(165/4)1/2.
D(4) 1201 2
0
X (3) CL2
④ 所有样品合并为一类CL1,并类距离 D4=(121/2)1/2.
15
第六章 聚类分析
类平均法的谱系聚类图如下:
Name of Observation or Cluster
cdij
c(dik
dkj ) cdik
cdkj
d
* ik
d
* kj
,
对一切
i,
k
,
j.
故d*=ad是一个距离.
(3) 设d为一个距离,c>0为常数,显然有


4
第六章 聚类分析

d
* ij
dij dij c
1 1 c / dij
1
1 c /(dik
dkj)
dik dkj
dik
dkj
(6.2.2)
9
第六章 聚类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用两定量变量夹角余弦的公式:
n
xti xtj
cosij
t 1 n
n
其中
xt2i
xt2j
t 1
t 1
n
n
n
xti xtj a, xt2i a b, xt2j a c
t 1
t 1
t 1
故有 cij (9) cosij
a (a b)(a c)
dik dkj c dik dkj c dik dkj c
dik dkj dik c dkj c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doc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doc

第1章 多元正态分布1、在数据处理时,为什么通常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标准化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

在某些比较和评价的指标处理中经常会用到,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0-1标准化和Z 标准化。

2、欧氏距离与马氏距离的优缺点是什么?欧氏距离也称欧几里得度量、欧几里得度量,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它是在m 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

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的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缺点:就大部分统计问题而言,欧氏距离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每个坐标对欧氏距离的贡献是同等的。

当坐标表示测量值时,它们往往带有大小不等的随机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方法是对坐标加权,使变化较大的坐标比变化较小的坐标有较小的权系数,这就产生了各种距离。

当各个分量为不同性质的量时,“距离”的大小与指标的单位有关。

它将样品的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别等同看待,这一点有时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没有考虑到总体变异对距离远近的影响。

马氏距离表示数据的协方差距离。

为两个服从同一分布并且其协方差矩阵为Σ的随机变量与的差异程度:如果协方差矩阵为单位矩阵,那么马氏距离就简化为欧氏距离,如果协方差矩阵为对角阵,则其也可称为正规化的欧氏距离。

优点:它不受量纲的影响,两点之间的马氏距离与原始数据的测量单位无关。

由标准化数据和中心化数据计算出的二点之间的马氏距离相同。

马氏距离还可以排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干扰。

缺点:夸大了变化微小的变量的作用。

受协方差矩阵不稳定的影响,马氏距离并不总是能顺利计算出。

3、当变量X1和X2方向上的变差相等,且与互相独立时,采用欧氏距离与统计距离是否一致?统计距离区别于欧式距离,此距离要依赖样本的方差和协方差,能够体现各变量在变差大小上的不同,以及优势存在的相关性,还要求距离与各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

如果各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即观测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是对角矩阵, 则马氏距离就退化为用各个观测指标的标准差的倒数作为权数的加权欧氏距离。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2、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是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著.3、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

通常聚类分析分为 Q型聚类和R型聚类。

4、相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列联表行因素A 和列因素B 的基本分析特征和它们的最优联立表示。

5、因子分析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为两部分因素:一部分为公共因子,另一部分为特殊因子。

6、若()(,), Px N αμα∑=1,2,3….n且相互独立,则样本均值向量x服从的分布为_x~N(μ,Σ/n)_。

二、简答1、简述典型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概念,并说明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得两组的线性组合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

选取和最初挑选的这对线性组合不相关的线性组合,使其配对,并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对,如此下去直到两组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

被选出的线性组合配对称为典型变量,它们的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2、简述相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相应分析,是指对两个定性变量的多种水平进行分析。

设有两组因素A和B,其中因素A包含r个水平,因素B包含c个水平。

对这两组因素作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个rc的二维列联表,记为。

要寻求列联表列因素A和行因素B 的基本分析特征和最优列联表示。

相应分析即是通过列联表的转换,使得因素A 和因素B具有对等性,从而用相同的因子轴同时描述两个因素各个水平的情况。

把两个因素的各个水平的状况同时反映到具有相同坐标轴的因子平面上,从而得到因素A 、B 的联系。

3、简述费希尔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从k 个总体中抽取具有p 个指标的样品观测数据,借助方差分析的思想构造一个线性判别函数 系数:确定的原则是使得总体之间区别最大,而使每个总体内部的离差最小。

将新样品的p 个指标值代入线性判别函数式中求出 值,然后根据判别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判别新的样品属于哪个总体。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练习答案第1章多元正态分布1、在数据处理时,为什么通常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标准化就是将数据按比例翻转,并使之掉入一个大的特定区间。

在某些比较和评价的指标处置中经常可以使用,除去数据的单位管制,将其转变为无量纲的纯数值,易于相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展开比较和平均值。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0-1标准化和z标准化。

2、欧氏距离与马氏距离的优缺点是什么?欧氏距离也表示欧几里得度量、欧几里得度量,就是一个通常使用的距离定义,它就是在m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

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的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缺点:就大部分统计问题而言,欧氏距离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每个坐标对欧氏距离的贡献是同等的。

当坐标表示测量值时,它们往往带有大小不等的随机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方法是对坐标加权,使变化较大的坐标比变化较小的坐标有较小的权系数,这就产生了各种距离。

当各个分量为不同性质的量时,“距离”的大小与指标的单位有关。

它将样品的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别等同看待,这一点有时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没有考虑到总体变异对距离远近的影响。

马氏距离表示数据的协方差距离。

为两个服从同一分布并且其协方差矩阵为σ的随机变量与的差异程度:如果协方差矩阵为单位矩阵,那么马氏距离就简化为欧氏距离,如果协方差矩阵为对角阵,则其也可称为正规化的欧氏距离。

优点:它不受量纲的影响,两点之间的马氏距离与原始数据的测量单位无关。

由标准化数据和中心化数据计算出的二点之间的马氏距离相同。

马氏距离还可以排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的干扰。

缺点:误导了变化微小的变量的促进作用。

受到协方差矩阵不稳定的影响,马氏距离并不总是能够成功排序出来。

3、当变量x1和x2方向上的变差相等,且与互相独立时,采用欧氏距离与统计距离是否一致?统计数据距离区别于欧式距离,此距离必须倚赖样本的方差和协方差,能彰显各变量在变差大小上的相同,以及优势存有的相关性,还建议距离与各变量所用的单位毫无关系。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_聚类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_聚类分析

第五章聚类分析5.1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有何区别?答:即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

具体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中的*一类,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

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展量化分类的问题。

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总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

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展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展分类。

5.2 试述系统聚类的根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根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展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适宜的类中。

5.3 对样品和变量进展聚类分析时,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答:对样品进展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

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

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

常用的距离为 〔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pq qij ik jk k d q X X ==-∑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 〔2〕欧氏距离〔2q =〕〔3〕切比雪夫距离〔q =∞〕 〔二〕马氏距离 〔三〕兰氏距离对变量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展衡量。

将变量看作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 〔一〕夹角余弦 〔二〕相关系数5.4 在进展系统聚类时,不同类间距离计算方法有何区别?选择距离公式应遵循哪些原则?答:设d ij 表示样品*i 与*j 之间距离,用D ij 表示类G i 与G j 之间的距离。

〔1〕. 最短距离法 〔2〕最长距离法 〔3〕中间距离法其中〔4〕重心法〔5〕类平均法 〔6〕可变类平均法 其中β是可变的且β <122222121pqkq kp kr D D D D β++= 2222pqn n〔7〕可变法22221()2kr kp kq pq D D D D ββ-=++其中β是可变的且β <1 〔8〕离差平方和法通常选择距离公式应注意遵循以下的根本原则:〔1〕要考虑所选择的距离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明确的意义。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习题答案高惠璇(第六章习题解答)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习题答案高惠璇(第六章习题解答)

0,
第六章 聚类分析
6-5 试从定义直接证明最长和最短距离法的单调性. 证明:先考虑最短距离法: ( L1) ( L1) D D 设第L步从类间距离矩阵 ij
D
( L1) pq
min D
( L1) pq
( L1) ij
故合并Gp和Gq为一新类Gr,这时第L步的并类距离:
0, p (1 )
0, q (1 ) np nr (1 ) nq nr
nq nr
0, ( 1)
p q (1 )
11
18
故可变类平均法具有单调性。
第六章 聚类分析
对于可变法,因
1 1 0, p 0, q 0, ( 1) 2 2 1 1 p q 11 2 2
证明 : (1)设d 和d 为距离, 令d d
(1) ( 2)
(1)
d .
( 2)
2
以下来验证d满足作为距离所要求的3个条件.
第六章 聚类分析
① ② ③
(2) 设d是距离,a >0为正常数.令d*=ad,显然有
① ②
d cd ij 0, 且仅当X (i ) X ( j )时d 0;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第六章部分习题解答
第六章 聚类分析
6-1 证明下列结论: (1) 两个距离的和所组成的函数仍是距离; (2) 一个正常数乘上一个距离所组成的函数 仍是距离; (3)设d为一个距离,c>0为常数,则 d * d d c 仍是一个距离; (4) 两个距离的乘积所组成的函数不一定是 距离;
(6.2.2)
9
第六章 聚类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聚类分析5.1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有何区别?答:即根据一定的判别准则,判定一个样本归属于哪一类。

具体而言,设有n 个样本,对每个样本测得p 项指标(变量)的数据,已知每个样本属于k 个类别(或总体)中的某一类,通过找出一个最优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地区别开,并判别该样本属于哪个总体。

聚类分析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

在聚类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总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聚类,使相近的样品(或变量)聚合形成总体。

通俗来讲,判别分析是在已知有多少类及是什么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是在不知道类的情况下进行分类。

5.2 试述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

答:系统聚类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

5.3 对样品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时, 所构造的统计量分别是什么?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构造?答: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时,用距离来测定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

因为我们把n 个样本看作p 维空间的n 个点。

点之间的距离即可代表样品间的相似度。

常用的距离为(一)闵可夫斯基距离:1/1()()pqqij ik jk k d q X X ==-∑q 取不同值,分为 (1)绝对距离(1q =)1(1)pij ik jk k d X X ==-∑(2)欧氏距离(2q =)21/21(2)()pij ik jk k d X X ==-∑(3)切比雪夫距离(q =∞)1()max ij ik jkk pd X X ≤≤∞=-(二)马氏距离(三)兰氏距离对变量的相似性,我们更多地要了解变量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方向,因此用相关性进行衡量。

将变量看作p 维空间的向量,一般用 (一)夹角余弦(二)相关系数5.4 在进行系统聚类时,不同类间距离计算方法有何区别?选择距离公式应遵循哪些原则?答: 设d ij 表示样品X i 与X j 之间距离,用D ij 表示类G i 与G j 之间的距离。

(1). 最短距离法21()()()ij i j i j d M -'=--X X ΣX X 11()p ik jkij k ik jkX X d L p X X =-=+∑cos pikjkijXX θ=∑()()piki jk j ij XX X X r --=∑ij G X G X ij d D jj i i ∈∈=,min,mini k j rkr ij X G X G D d ∈∈=min{,}kp kq D D =(2)最长距离法,maxi p j qpq ij X G X G D d ∈∈=,maxi k j rkr ij X G X G D d ∈∈=max{,}kp kq D D =(3)中间距离法其中(4)重心法2()()pq p q p q D X X X X '=--)(1q q p p rr X n X n n X +=22222p q p q kr kp kq pq rrr n n n n D D D D n n n =+-(5)类平均法221i p j jpq ij X G X G p qD d n n ∈∈=∑∑221i k j rkr ijX G X G k rD d n n ∈∈=∑∑22p q kp kqrrn n D D n n =+(6)可变类平均法其中是可变的且 <122222121pqkq kp kr D D D D β++= 2222(1)()p q kr kp kq pqrrn n D D D D n n ββ=-++(7)可变法22221()2kr kp kq pq D D D D ββ-=++ 其中是可变的且 <1 (8)离差平方和法1()()tn t it t it t t S X X X X ='=--∑2222k p k q k krkpkq pq r kr kr kn n n n n D D D D n n n n n n ++=+-+++通常选择距离公式应注意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1)要考虑所选择的距离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明确的意义。

如欧氏距离就有非常明确的空间距离概念。

马氏距离有消除量纲影响的作用。

(2)要综合考虑对样本观测数据的预处理和将要采用的聚类分析方法。

如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已经对变量作了标准化处理,则通常就可采用欧氏距离。

(3)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计算量的大小。

样品间距离公式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带有一定主观性的问题,我们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不同做出具体分折。

实际中,聚类分析前不妨试探性地多选择几个距离公式分别进行聚类,然后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最合适的距离测度方法。

5.5试述K 均值法与系统聚类法的异同。

答:相同:K —均值法和系统聚类法一样,都是以距离的远近亲疏为标准进行聚类的。

不同:系统聚类对不同的类数产生一系列的聚类结果,而K —均值法只能产生指定类数的聚类结果。

具体类数的确定,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时也可以借助系统聚类法以一部分样品为对象进行聚类,其结果作为K —均值法确定类数的参考。

5.6 试述K 均值法与系统聚类有何区别?试述有序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答:K 均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每一个样品分配给最近中心(均值)的类中。

系统聚类对不同的类数产生一系列的聚类结果,而K —均值法只能产生指定类数的聚类结果。

具体类数的确定,有时也可以借助系统聚类法以一部分样品为对象进行聚类,其结果作为K 均值法确定类数的参考。

有序聚类就是解决样品的次序不能变动时的聚类分析问题。

如果用)()2()1(,,,n X X X 表示n 个有序的样品,则每一类必须是这样的形式,即)()1()(,,,j i i X X X +,其中,1n i ≤≤且n j ≤,简记为},,1,{j i i G i +=。

在同一类中的样品是次序相邻的。

一般的步骤是(1)计算直径{D (i,j )}。

(2)计算最小分类损失函数{L[p(l,k)]}。

(3)确定分类个数k 。

(4)最优分类。

5.7 检测某类产品的重量, 抽了六个样品, 每个样品只测了一个指标,分别为1,2,3,6,9,11.试用最短距离法,重心法进行聚类分析。

(1)用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

采用绝对值距离,计算样品间距离阵0 1 02 1 05 4 3 08 7 6 3 010 9 8 5 2 0由上表易知中最小元素是于是将,,聚为一类,记为计算距离阵3 06 3 08 5 2 0中最小元素是=2 于是将,聚为一类,记为计算样本距离阵3 06 3 0中最小元素是于是将,聚为一类,记为因此,(2)用重心法进行聚类分析计算样品间平方距离阵1 04 1 025 16 9 064 49 36 9 0100 81 64 25 4 0易知中最小元素是于是将,,聚为一类,记为计算距离阵16 049 9 081 25 4 0注:计算方法,其他以此类推。

中最小元素是=4 于是将,聚为一类,记为计算样本距离阵16 064 16 0中最小元素是于是将,聚为一类,记为因此,5.8 下表是15个上市公司2001年的一些主要财务指标,使用系统聚类法和K-均值法分别对这些公司进行聚类,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公司编号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利润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率每股净资产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111.090.210.0596.9870.53 1.86-44.0481.99 211.960.590.7451.7890.73 4.957.0216.11 300.030.03181.99100-2.98103.3321.18 411.580.130.1746.0792.18 1.14 6.55-56.32 5-6.19-0.090.0343.382.24 1.52-1713.5-3.36 6100.470.4868.486 4.7-11.560.85710.490.110.3582.9899.87 1.02100.2330.32811.12-1.690.12132.14100-0.66-4454.39-62.759 3.410.040.267.8698.51 1.25-11.25-11.4310 1.160.010.5443.7100 1.03-87.18-7.411130.220.160.487.3694.880.53729.41-9.97128.190.220.3830.31100 2.73-12.31-2.771395.79-5.20.5252.3499.34-5.42-9816.52-46.821416.550.350.9372.3184.05 2.14115.95123.4115-24.18-1.160.7956.2697.8 4.81-533.89-27.74解:令净资产收益率为X1,每股净利润X2,总资产周转率为X3,资产负债率为X4,流动负债比率为X5,每股净资产为X6,净利润增长率为X7,总资产增长率为X8,用spss对公司聚类分析的步骤如下:a)系统聚类法:1.在SPSS窗口中选择Analyze→Classify→Hierachical Cluster,调出系统聚类分析主界面,并将变量X8X1移入Variables框中。

在Cluster-栏中选择Cases单选按钮,即对样品进行聚类(若选择Variables,则对变量进行聚类)。

在Display栏中选择Statistics和Plots复选框,这样在结果输出窗口中可以同时得到聚类结果统计量和统计图。

图5.1 系统分析法主界面2.点击Statistics按钮,设置在结果输出窗口中给出的聚类分析统计量。

我们选择Agglomeration schedule与Cluster Membership中的Range of solution 2-4,如图5.2所示,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主界面。

(其中,Agglomeration schedule表示在结果中给出聚类过程表,显示系统聚类的详细步骤;Proximity matrix 表示输出各个体之间的距离矩阵;Cluster Membership 表示在结果中输出一个表,表中显示每个个体被分配到的类别,Range of solution 2-4即将所有个体分为2至4类。

)3.点击Plots按钮,设置结果输出窗口中给出的聚类分析统计图。

选中Dendrogram复选框和Icicle栏中的None单选按钮,如图5.3,即只给出聚类树形图,而不给出冰柱图。

单击Continue按钮,返回主界面。

图5.2 Statistics子对话框图5.3 Plots子对话框4.点击Method按钮,设置系统聚类的方法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