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合集下载

试论腐败的原因与治理构想

试论腐败的原因与治理构想

试论腐败的原因与治理构想腐败,这股恶疾,如同蛀虫般侵蚀着国家的肌体,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公平。

腐败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腐败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构想,以期为我国反腐倡廉事业提供有益参考。

首先,腐败现象的滋生有其深层次原因。

一方面,权力集中、监督缺失是腐败产生的土壤。

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若不能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极易滋生腐败。

另一方面,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也是腐败现象的温床。

在某些情况下,金钱至上、权力崇拜等错误价值观扭曲了人们的道德观,使得腐败行为得以滋生。

其次,腐败现象的蔓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腐败不仅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此外,腐败还阻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腐败问题,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腐败现象依然顽固存在,治理腐败仍需持之以恒。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治理构想: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同时,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权力制衡,防止权力滥用。

二是强化道德建设,培育廉洁自律的社会风尚。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道德风尚。

此外,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三是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同时,要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力度,以案说法,警钟长鸣。

四是严惩腐败行为,形成不敢腐的震慑。

要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要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五是推进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要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要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工作。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干部腐败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分析1.制度风险。

部分制度存在缺陷,容易产生腐败漏洞,尤其是政治经济利益交织的领域。

此外,一些制度和政策制定的不足也会导致干部腐败。

2.工作环境压力和冲动。

日常工作的压力和变化的环境,往往会让干部感到刺激和不安,并带来冲动的行为,从而导致腐败的行为。

3.人性弱点。

许多干部也同样会出现廉洁意识淡漠、功利性强、恶性竞争、优欲心理、虚荣心和贪婪心等人性弱点,这些是导致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

4.工作利益。

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例如用权谋取金钱,或是干扰和影响正常的市场交易,以争取经济利益等。

5.经济条件。

由于经济条件比较贫困,一些干部为了生存和谋求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腐败行为。

6.观念和哲学。

一些干部由于底层地位,受教育水平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对政治观念的缺乏,导致他们难以摆脱旧的束缚,逐步走向腐败。

二、防治措施1.完善法规制度、减少制度缺陷。

对那些容易产生腐败漏洞的制度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完善制度,减少制度上的漏洞,将干部的腐败行为规范在制度内。

2.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知识水平。

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学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让他们逐渐摆脱传统观念,提高他们对政治权力的认识和本领域的知识。

3.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和福利条件。

改善干部工作的经济和物质条件,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改善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从而减少腐败的可能性。

4.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

加强对干部行进的监督和监管,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对违法和纪律行为要严肃处理。

同时也要加强对干部的呈报监督和检查工作的频率,确保干部不会去做违法的事情。

5.加强宣传和反腐教育。

加强宣传和反腐教育,提高全民的反腐意识,让公众对腐败的风险、危害和预防有清晰的认识,促进全社会的防腐。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干部腐败是一种非常危害的现象。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众所周知,腐败现象由来已久。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

久而久之,腐败将逐步蚕食并摧毁人们心中的法律和道德长城,法律和道德长城一旦垮塌,就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思潮的引导下突然释放,从而贻害于社会。

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腐败现象原因对策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其实并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主义体制还不完善造成的。

腐败问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到资本主义强国均普遍存在,根治腐败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1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认真的对待腐败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的去解决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如此严重,而且几乎在各个国家都存在腐败现象,那么到底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享乐主义思想的存在。

享乐主义在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强调个人欲望的极度扩张,反对欲望的适度控制;在行为方式上会有奢侈挥霍、腐化堕落、全盘西化、追求享乐、自私狭隘等私欲极度的膨胀。

腐败是既有成本又有收益的,官员对腐败与否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他认为前途重要,他会放弃金钱;而如果他认为金钱对他更重要,他又会放弃前途。

浅谈社会中群体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社会中群体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社会中群体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第一篇:浅谈社会中群体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浅谈社会中群体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的主体特征,提出了“群体腐败”的概念,并从法律,道德和社会学的角度分别剖析其实质,阐明这种腐败现象的特征及危害性。

通过对群体腐败与一般腐败现象产生原因的共性分析以及产生群体腐败的具体原因的进一步探析,提出了遏制这种腐败现象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社会群体腐败腐败现象原因防治对策正文:一、群体腐败的概念和特征㈠群体腐败的概念群体腐败同其它腐败现象一样归根结底就是以权谋私,只不过在行为主体和手段上与众不同:它的行为主体是群体,手段是联合、互利。

从法学角度看,群体腐败本质上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一种共同腐败行为,构成犯罪的群体腐败在法律上归属共同犯罪。

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刚刚通过的新《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1〕。

构成犯罪的群体腐败适用于此,原因在于满足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对犯罪有共同的故意,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在群体腐败犯罪行为中,尽管各个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具体分工、参加程度和时间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围绕着共同犯罪目标——谋私利,通过彼此联系、相互配合,对所产生的危害结果都起了一定作用。

从社会学角度看,群体腐败本质上是一种集群行为。

社会学意义上的集群行为是指人们在相对自发的、未经组织和不稳定情况下,因某种共同的影响和刺激而发生的行为〔2〕。

个别腐败分子在相对自发、不稳定情况下,因谋求私利的刺激而联合行动,这便是群体腐败。

㈡群体腐败的特征:1.终极目的个体化它的首要特征是:在群体的形式下追求个体的最大私利。

2.谋利形式群体化群体作为群体腐败的行为实施主体,只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整体。

正所谓“成员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使得群体腐败的谋利形式呈现群体化特征。

3.成员的互利性互利性是群体腐败最鲜明的特征,腐败群体的成员往往是或主动或被动地结合,因为在这种结合所产生的联合行动中他们彼此利用、各自得利,相互帮助、相互提携,为腐败大开方便之门4.极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群体腐败具有隐蔽性,主要是指它的发现和处理困难、复杂。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1.初始形态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

是产生腐败想象的客观原因。

2.政府官员经不起腐败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质的引诱是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

3.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是产生腐败现象的重要条件。

二、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1.利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非法致富。

2.一些党员干部拿原则,拿权利做交易。

3.歪曲按劳分配原则,搞金钱至上,个人至上。

三、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危害:1.腐蚀了干部,破坏了干部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2.败坏了改革开放的声誉,妨碍了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大局。

3.使经济建设遭到了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

四、清除腐败现象,搞好廉政建设的对策:1.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干部队伍抗拒腐败能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

2.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从机制的建立健全入手,不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提拔干部着手。

防止品质不良的坏分子钻进党内和政府内。

4.依法从严治党治国,是保证廉洁政治的关键。

5.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做廉政的带头人,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

五、对风清气正社会环境的展望。

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实行廉政,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之一。

目前党内、政府及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们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本文试对这个关系人心向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从根源、表现、危害及采取对策诸方面进行一次探讨。

一、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第一,初始形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客观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法制和管理机制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空隙和漏洞,客观上给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以可乘之机。

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_0

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_0

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腐败问题影响党的形象。

今年1月份《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由党中央正式颁布实施。

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作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党的反腐倡廉方针的坚持、完善和发展。

标志着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1、心态不平衡。

许多贪官在忏悔书中普遍总结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几大主要原因:长期不认真学习、不能接受监督、唯我独行、心理不平衡、利欲熏心的赌徒心理。

心态不平衡,“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

”就是腐败分子心态的真实写照。

2、制度存在缺陷、执行不力。

首先是制度的缺陷问题。

早在199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发布《关于党政机关县(处)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

根据规定,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县(处)以上领导干部,都必须申报自己的收入。

但是,这个《规定》并没有要求官员进行任职前和离职前的财产审查和申报,所以每年的例行申报也就只能走个过场,没有人会去调查他们的申报是否准确,除非他们已经被立案调查。

由于这项措施在设计上的先天不足,使得规定基本流于形式。

在近年来不断增加的腐败案件中,没有哪一位贪官是因《规定》的实施而翻身落马。

其次,制度的执行困难重重,许多制度形同虚设,没能真正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和落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的执行更加重要,制度纵使再多,如果不严格执行,也就等于没有制度。

3、监督困难。

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这个“三太”现象是监督困难的根本。

同时,对举报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举报人屡屡遭到打击报复,举报的成本之大,科长郭光允(举报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遭到打击报复)就是“样本”。

这就使得人们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大胆举报,群众监督就流于形式。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腐败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腐败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打破腐败的重重桎梏,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腐败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对策。

一、腐败的成因1.制度性原因:制度性原因是腐败的主要成因之一。

腐败的出现源于制度不健全和腐败治理缺失。

一些不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和不健全的机制及其执行不力会引发腐败行为,腐败成为人们追求获利与“权力寻租”的渠道。

2.人性原因:人性原因是腐败的一个重要成因。

人们在追求财富、权力等目标时,常常采取不法手段,而政府机关的腐败也源于官员自身的欲望和劣迹。

一些没有定力的官员很容易堕落,从而引发腐败问题。

3.文化交往原因:文化交往原因是腐败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不同民族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也常常引导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采取某些不正当的行为。

因此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就必须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文化差异和交往方式。

二、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对策1.提高法治观念这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对策。

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公民和公务员的法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也是治理腐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2.强化政治监督建立完备的政治监察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执纪审查利剑必须时刻悬在官员的头上,在内外约束下实施清廉的行为。

3.加强公民监督纵深推进公民参与国家治理。

除了通过官方途径对权力的制约外,还应引导公民参与治理,加强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方面的权利。

4.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对于一些存在严重腐败问题的领域,应加大监督力度,增强检查与纠正机制的威力。

5.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政治、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公务员的素质,让他们自觉地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6.推行多元化治理模式在治理腐败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了解专业性知识,更应该适当进行跨学科研究和调查。

越来越多的治理工作已经转向了多元化和多层次,尤其需要通过综合研究、审查和监察机制的协同行动,避免中间的利益斗争和不公平的行为。

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绪论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现在的许多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越来越严重,基层腐败的危害很大的,特别是村官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政局稳定。

检察机关通过打击基层腐败,可以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从基层到高层反腐败工作的现状,造成当前基层不稳定的腐败因素出发,分析检察机关打击基层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探讨检察机关打击基层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对策。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复杂原因,近些年来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及诸多领域内滋生了一些严重的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对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构成了严重危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风险,如何观察、认识、研究这些腐败现象,又如何有效地同这些腐败现象作斗争,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全党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的腐败现象(一)官员腐败1、贪污、挪用公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腐败现象。

容易发生在政府中的某些掌握钱财物的人身上,这些人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轻易挪用公款,冒领虚领单位钱财物,私扣公款。

2、受贿,行贿;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不愿在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和自身能力水平上下功夫,却通过向掌握审批权、人事权、决策权、验收权、检查权等的主管领导行贿,从而获得相应的特权和补偿。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存在“卡、拿、要”等事实,从而助长了此种腐败现象的蔓延。

3、公款消费;尽管党和国家多次发文件严禁进行公款消费,但是,公款消费这种腐败现象却是屡禁不止。

(二)制度性腐败1、基层政府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的“三乱”现象。

例如安徽灵璧县一些部门、单位、个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违背政策规定,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部分已取消的收费项目仍在执行,已降低的收费标准仍按原标准执行;平摊税赋,搭车收费。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近年来,反腐败成为各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腐败行为既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效能。

为了根治腐败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反腐的具体手段和措施,更应该深入探讨腐败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采取解决措施。

本文将分析腐败的产生原因,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腐败产生的根源1.权力失控权力乃是腐败产生的温床。

当权力未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时,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这主要表现在权力运行不透明、决策过程缺乏公正及政府行为缺乏问责等方面。

权力失控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

2.道德沦丧缺乏道德约束和道德意识的弱化也是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

当个体和社会的道德观念淡漠,价值取向扭曲时,各类不正之风便会滋生蔓延。

3.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存在疏于履职、纵容腐败的现象。

监管环境不健全,职责、权限不清晰,容易让腐败分子逃脱惩罚,给予腐败行为可乘之机。

4.贪婪欲望个人贪婪欲望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因素。

当个体追逐金钱、权力等物质利益的欲望超过道义和法律底线时,就容易陷入腐败的泥潭。

二、解决腐败问题的措施1.加强法治建设通过法治建设,确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司法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以法律手段有效遏制腐败的产生。

2.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管力度,确保政府决策透明化、公正化和合法化。

同时,加强公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参与,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反腐的努力。

3.倡导廉洁文化推动社会廉洁文化的建设,提高全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让廉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追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加强国际合作腐败无国界,跨国反腐合作势在必行。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反腐经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同时,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应加大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和援助力度,为腐败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第一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现今腐败问题严重,存在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三公消费,越权渎职等问题。

而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一有根本问题在于制度,二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三经济转型不彻底等。

为此我们要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落实舆论和新闻自由和做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字】腐败问题防治对策“物先必腐,而后虫生。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及的这八个字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兴趣,也引发了我对于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

的确,腐败是现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大学生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

反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

一、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这种腐败犯罪数字,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犯罪率从1965年的10万分之3上升到1981 年的10万分之89,在1989年又上升到10万分之181。

中国政府也在官方统计报告中承认,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每年增加10%至20%。

(二)三公消费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

“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

现代中国有了举世知名的三个“公害”,就是当代中国的官员们与时俱进的创造。

这三个“公害”是:公车泛滥、公吃奢靡和公游铺张。

中国的官员们日常出行要派车,出差要吃饭住宿要用公费,迎接其他领导又要铺张,这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些风俗习惯,喜欢讲究排场和所谓的礼貌。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建国以来腐败最严重的时期,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国际上政府廉洁的排名都比较后。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腐败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

腐败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还妨碍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本文将探讨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反腐败的对策措施。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1. 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的权力过于集中,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形成了权力寻租的局面。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存在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央监管不力,导致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2. 缺乏监督与透明度中国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监察部门的权力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发现和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缺乏透明度,容易引发腐败问题的滋生。

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也较弱,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

3. 薪酬体系不合理现行的薪酬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一些公职人员来说,薪酬并不高,而他们却有着巨大的权力。

这种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一些官员可能通过滥用职权来获取非法的收益。

4. 社会道德观念淡薄中国的社会道德观念普遍较为淡薄,一些人缺乏对道德底线的约束,容易被腐败所诱惑。

同时,一些人对腐败的态度较为宽容,甚至存在“能捞则捞”的心态,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

二、反腐败的对策措施1. 改革权力分配机制为了减少腐败问题,中国需要改革权力分配机制,实现权力制衡和监督的有效运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应当更加明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力度。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力,提高打击腐败的能力。

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中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和效率,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能力。

3. 改革薪酬体系对于公职人员的薪酬体系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他们的薪酬与权力相匹配,避免因薪酬不高而滥用职权。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1000字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增加了贪污腐败的风险。

其中,权力腐败是最为严重的,影响深远。

怎样遏制权力腐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权力腐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金融性大、隐蔽性高、下手极为狠毒。

首先,由于权力腐败者调动资金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可以在这方面更加肆无忌惮。

其次,腐败的手段多样,涉及面还很广泛,而且资金和账目管理也很复杂,中间人和交易地点难以识别,隐蔽性很高。

最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天价采买人脉、权利,甚至是行贿、受贿,上至国家高层、下至卑微职位,下手极为狠毒。

引发权力腐败的成因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权力过大、制度不完善、管理失序、消费文化滥觞等。

首先,权力过大即为权力导致的腐败。

由于某些人在政府、公司、社会组织中的特殊地位,他们会掌握更多的资源,从而滥用权力贪污。

其次,现有的制度并不完善,而且监管机制严重失灵,相关部门不到位,容易导致监管盲区。

其三,匿名行为和不可追溯性使得一些腐败者可以轻松地逃避提取账目发生的记录,从而捞取一些非法利益。

其四,消费文化极其普及,造就了很多虚荣、奢侈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对权力腐败者的行为持短暂的宽容态度,助长了腐败的心态。

要根除权力腐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为了减轻对特定人士的极度依赖,应该压缩行政权力,缩小官员自由裁量的空间,让当权者没有多余的自由进行腐败行为。

其次,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并制定适当的法规规定,加强司法处罚力度,对腐败者予以严厉打击。

最后,加强对权力腐败的宣传教育氛围,引导人们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

综上所述,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建立一套稳妥、细致的防范、制约与监管机制,以便尽量减少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第三部分腐败原因的剖析事出必有因。

腐败问题的产生也是有原因的,但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来自于许多方面的因素。

为什么我国腐败现象能够得以产生、存在和蔓延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来自于腐败人员自身的原因。

原因如下1.理想信念淡漠,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条件与土壤。

某些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淡漠,精神生活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最终走上违纪违法之路。

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扭曲,意志蜕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在党旗下的誓言,忘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叛了党的宗旨,在关键时刻抵御不住金钱、美色和奢靡生活方式的诱惑,使意志薄弱者沿着违法乱纪的泥道滑下去,无法回头。

2.利益权力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由于自身素质信念的缺陷,在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的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与不顾,而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是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因素。

原因如下:1.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至如此严重的地步,与我国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具有紧密联系的。

腐败分子就是善于寻找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漏洞,由于政策法律法规本身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地渗透进去,在其中开始衍生和发展。

2.监督乏力,权力私有化严重。

名人阿克顿说过: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败对于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当掌权者拥有不受其同事和下级监督与制约的权力时,容易形成家长制作风、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局面,就易使掌权者腐败。

目前对官员的腐败行为监督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和专门部门,监督过于单一。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然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腐败问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首先,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滋生了腐败。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他们往往能够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其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资源配置变得庞大而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再者,道德观念的淡漠和法律意识的薄弱也是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系”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一步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政府官员的权力应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此外,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力,并公正地处理腐败案件。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难度以及涉及的不透明度。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上的不公正交易,提高企业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另外,加强对公众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官员的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公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同时,加强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的独立性,使媒体能够对腐败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多少人为了自己私利,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谋福利。

腐败问题在社会上更为常见,深深腐蚀人们的心灵,造成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更是多种多样。

中国的腐败问题一直是政府声称要认真解决的事情。

近年来,中国政府发起多次反腐败运动,也惩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贪官。

但是,腐败之风并没有随之消失,而且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1、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一、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只要是通过改变国家的资源配置形式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政治资本(权利)在介入国家的分配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改革二十九年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也非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资源分配形式,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准市场经济体制”,准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法制、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完全的作用、过多的潜规则等等特点,都为权利持有者提供了权利寻租的可能,钱权交易、权权交易已成为部分人行为处事的金科玉律,厦门远华赖昌星大案为代表的案例显示了“权利圈”的存在,如果说,封建社会的权利圈是以血缘、地缘、业缘的存在为主的话,今天,就是赤裸裸的以权利和金钱为主。

原则上人人占有,但实际上谁都不占有,谁都不负责任的所有权虚置状态,为这些持政治资本(权利)的人大开方便之门,他们正是瞄准了这个空子,才会成为腐蚀国有资产的蛀虫。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干你的,他干他的。

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绪论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现在的许多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越来越严重,基层腐败的危害很大的,特别是村官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政局稳定。

检察机关通过打击基层腐败,可以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从基层到高层反腐败工作的现状,造成当前基层不稳定的腐败因素出发,分析检察机关打击基层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探讨检察机关打击基层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对策。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复杂原因,近些年来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及诸多领域内滋生了一些严重的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对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构成了严重危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风险,如何观察、认识、研究这些腐败现象,又如何有效地同这些腐败现象作斗争,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全党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的腐败现象(一)官员腐败1、贪污、挪用公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腐败现象。

容易发生在政府中的某些掌握钱财物的人身上,这些人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轻易挪用公款,冒领虚领单位钱财物,私扣公款。

2、受贿,行贿;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不愿在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和自身能力水平上下功夫,却通过向掌握审批权、人事权、决策权、验收权、检查权等的主管领导行贿,从而获得相应的特权和补偿。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存在“卡、拿、要”等事实,从而助长了此种腐败现象的蔓延。

3、公款消费;尽管党和国家多次发文件严禁进行公款消费,但是,公款消费这种腐败现象却是屡禁不止。

(二)制度性腐败1、基层政府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的“三乱”现象。

例如安徽灵璧县一些部门、单位、个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违背政策规定,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部分已取消的收费项目仍在执行,已降低的收费标准仍按原标准执行;平摊税赋,搭车收费。

腐败原因及遏制

腐败原因及遏制

腐败原因及遏制第一篇:腐败原因及遏制腐败原因及遏制腐败是世界各国无一例外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联合国某年测算表明,“政府的腐败”每年使世界约损失资金6000多亿美元,腐败已经成为不少国家执政党丧失政权,领导人下台的直接原因。

腐败是一个世界通病,也是一个历史通病。

翻阅自古至今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人类自从出现了阶级,就有了腐败现象,过去有,现在有,甚至可以说将来可能还会有。

中央有,地方有。

政府有,基层也有。

所谓腐败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滋长着。

官场、商场、考场无孔不入。

腐败活动的猖獗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每年得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从事反腐败活动。

究其原因,腐败发生主要是因为法律的不完善、反贪机制的不健全和官员的权力过大、不受约束等。

而最根本的就是他们的观念变质,产生了私人的贪欲。

何谓腐败?就语义而言,是谓腐烂。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1中的腐败即为此义。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是指一个社会像一个有机体那样腐烂、变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在现象层面上,腐败意味着一个社会充斥着公务人员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挥霍浪费社会公共财物、假公济私等丑恶现象,以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贯彻,官僚主义严重,思想滑坡、道德失衡,社会风气败坏;2从实质上看,腐败是权力变质和异化的产物,是权力的腐化,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偏离既定的目的,不再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被用来换取个人利益,成为社会上少数拥有权力者或集团攫取私人、局部利益的手段或工具。

因此,腐败实际上是权力和金钱的交换,或者说是权力的商品化与金钱的权力化。

腐败现象给一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它不仅浪费了社会财富,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破坏了经济建设,阻碍了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政府形象,败坏了政治的清正廉明;更有甚者,它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以致社会呈病态化,道德水准下降,是非正义感丧失。

社会为腐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正如英国学者保罗。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中,在政府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领域都有所表现。

腐败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而且阻碍了社会发展。

为了应对腐败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腐败现象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权力过于集中。

当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容易出现腐败问题。

权力过于集中使得监督和制衡机制不完善,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

第二,监管不力。

监管机构的失职和腐败同样是腐败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监管机构存在监管不均衡、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使得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第三,制度缺陷。

一些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也是腐败问题的成因之一、制度缺陷包括执法不公、处罚不力等问题,这使得腐败行为难以受到有效的制约和处罚。

第四,利益驱动。

腐败行为往往源于个人或群体的利益驱动。

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职务权力进行腐败行为。

利益驱动使得腐败行为难以遏制,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

针对上述成因,可以提出一系列对策:首先,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应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建立各级监察机构并强化监察职责,对权力滥用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其次,改进监管机制。

应完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提升监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监管机构的内部监督,严肃查处监管失职和腐败行为。

第三,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

需要修订和完善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腐败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

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对腐败行为从严惩处。

第四,增加公共参与和舆论监督。

提高公民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能力,通过公民参与和舆论监督来推动腐败行为的曝光和治理。

第五,加强教育和培训。

加强公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

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

第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廉洁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绪论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现在的许多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越来越严重,基层腐败的危害很大的,特别是村官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政局稳定。

检察机关通过打击基层腐败,可以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

从基层到高层反腐败工作的现状,造成当前基层不稳定的腐败因素出发,分析检察机关打击基层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探讨检察机关打击基层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对策。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复杂原因,近些年来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及诸多领域内滋生了一些严重的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对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构成了严重危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和风险,如何观察、认识、研究这些腐败现象,又如何有效地同这些腐败现象作斗争,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全党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的腐败现象(一)官员腐败1、贪污、挪用公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腐败现象。

容易发生在政府中的某些掌握钱财物的人身上,这些人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轻易挪用公款,冒领虚领单位钱财物,私扣公款。

2、受贿,行贿;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不愿在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和自身能力水平上下功夫,却通过向掌握审批权、人事权、决策权、验收权、检查权等的主管领导行贿,从而获得相应的特权和补偿。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存在“卡、拿、要”等事实,从而助长了此种腐败现象的蔓延。

3、公款消费;尽管党和国家多次发文件严禁进行公款消费,但是,公款消费这种腐败现象却是屡禁不止。

(二)制度性腐败1、基层政府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的“三乱”现象。

例如安徽灵璧县一些部门、单位、个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违背政策规定,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部分已取消的收费项目仍在执行,已降低的收费标准仍按原标准执行;平摊税赋,搭车收费。

有些部门不按有关规定办事,对违规的罚,没有违规的也找出种种理由重罚;有的则依仗特权乱摊派,把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加在企业、农民、个体户头上,且名目繁多,如报刊费、会议费、材料费、赞助费、宣传费、评审费,甚至摊派购置种子、农药、挂历、茶叶费等。

票据使用也不规范。

2、“豆腐渣”工程与日益泛滥的“重复建设”和“政绩作风”。

政绩工程体现了一些官员的思维定势和习惯作风:只要你能搞出政绩,让领导看到,就会被提拔到更高的职位。

这是政绩工程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些别有用心官员,利用政绩工程来为自己的腐败目的作掩护。

3、政府管制与政府采购中的隐性腐败。

这种腐败现象高发区的领域主要有:土地批租转租、建筑工程、房地产、大宗公共物质采购等。

因为这些领域属于市场稀缺资源,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从而为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4、地方保护主义。

任何的地方保护主义,均是建立在地方政府腐败行为的基础之上,即不合理地变相地收受被保护对象的费税,或者是被保护对象向政府捐献巨资,或者是向某一领导干部提供好处。

不仅如此,有的非法生产部门如制假,尤其是开采业等暴利行业,之所以屡禁不止,往往是出于私人业主法制化的行贿——高税,从而逃避了地方政府的合法监管。

二、反腐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我国当前所处腐败多发期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处于腐败的多发期是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第一,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立和完善起来,各种市场行为还得不到有效地规范,各种竞争机制还得不到合理的管制,使得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有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第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利益的多元化和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一些公职人员不能正确对待手中权力,其掌握的权力和其享有收入的不平衡,成为诱发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某些社会问题如失业问题、分配问题、腐败问题等都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我国经济体制转换的时间短、进程快,不可避免的在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不少漏洞,这也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一个原因。

第四,我国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缺憾。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有效地打击了腐败行为。

但是有些地区和部门在落实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上简单化、格式化,使得腐败监管上的漏洞较多,工作上的薄弱环节明显,容易给腐败留下得逞的机遇,因为不能有效地抑制腐败,由此给腐败的进一步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客观认识我国当前时期腐败多发原因之后,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性和必须性不仅是我国和我党的性质决定的,更是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二)我国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在我国,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没有稳定就没有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全面增强。

而腐败带来的第一个影响就是造成市民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安抚,很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纵观世界各国历史,不乏有因为腐败而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内战的例子。

同时,腐败被认为是对民主最大的破坏,在腐败盛行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政府往往得不到民众的认可,因此只能采取高度集权或高压控制的手段来维持统治,其既得利益集团也会拼命阻止政治体制的民主改革,从而造成整个国家民主体制的退化。

腐败也会引起一个政府行政管理上的低效无能,由于权力滥用和权力不用得不到有效地改善和控制,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化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同时存在、互相作用。

我们应该看到的事实是,在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已经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甚至在一些地区由于矛盾激化出现了群体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

如果腐败现象再等不到有效地控制,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中华民族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优秀民族,一些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思想和美德如诚实守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在当今社会中都受到了严重的腐蚀和冲击,如果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地遏制,那么在一个没有道德行为底线的社会里,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必将消失的一干二净。

因此,反腐倡廉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道德体系的保证之一。

当前时期,反腐倡廉更是增强我国人民信心、创造美好未来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需要我们应该看到,放眼世界,当今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廉洁程度比较高的国家。

经济与廉洁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经济的高度发达可以促进廉洁程度的提高,同时廉洁程度的提升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腐败不仅会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更会加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度,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有序化。

因此,反腐倡廉不仅是我国政治稳定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

三、我国腐败问题严峻的原因分析我国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与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纵观建国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腐败现象的泛起都是发生在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好的时期,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

当前,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腐败现象也较为严重,决不可掉以轻心。

中央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办了一批省部级领导干部违纪案件。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一些部门和行业出现的突出问题,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

从这些情况不难看出,我国新时期的腐败现象不仅呈上升趋势,并正向高层领导和政治领域发展,且腐败活动涉及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大,从低质腐败向高质腐败发展,一些社会生活领域中产生的腐败活动。

从低层腐败向高层腐败发展,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威胁越来越大;从单一腐败向多样腐败发展,腐败现象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腐败活动的具体手法已多样化,涉及的行业广泛,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导致了公共权力的私有化;破坏了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秩序,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使干群关系恶化,社会矛盾激化,影响了社会稳定,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

这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严重情况,必须提高警惕,从源头上根治。

一、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和其他剥削阶级的利已主义思想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私有经济成分和市场的负效应又是不断产生利已主义思想的基础。

这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

二、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的过程中。

一方面,新旧体制的转换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不协调乃至无序状态,加之制度、法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市场的利和弊是相伴相生的,使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只能最大限度地趋其利减其弊,而不可能完成消除它的负面效应,只要其负面效应存在,就有可能滋生腐败现象。

三、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现代文明成果,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会趁机钻进来,使一部分党员和干部受到腐蚀,对党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这是有可能滋生腐败现象的外部条件。

四、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社会。

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在遏制腐败方面具有内在的优越性,但由于公有制的具体形式,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健全,也容易出现种种腐败现象。

从总体上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当然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但不正当竞争又滋长腐败现象,另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又有相互竞争的一面,一些地方和单位有可能为了局部利益而不惜损害全局利益。

同时,还要看到西方国家和外商在向我们提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输出他们的人生哲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五、我们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单位党不管党,治党不严,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抓得不紧,监督不力,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滋长,也是腐败得以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公共权力本来是维护国家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但是,由于上述滋生腐败现象的一定的经济基础,思想根源和外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一部分失去监督和制约的公共权力就有可能变质。

权力的负效应和市场经济的负效应相结合,就很难不产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这部分权力就会蜕变为腐败的工具。

新时期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体制等各方面的复杂因素,要真正有效地清除腐败现象,必须从多方面做好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