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
立体构成空间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空间知识点总结立体构成空间是指三维空间中由各种形式的实体和虚体构成的场景和环境。
在视觉艺术和设计中,立体构成空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形状、大小、比例、颜色和纹理等因素的合理组织和呈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立体构成空间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1. 立体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在立体构成空间中,有一些基本的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包括:(1)点:点是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物体和场景的基础。
在立体构成空间中,点的位置和密度是决定空间形式和结构的重要因素。
(2)线:线是由点相互连接而成的,它具有长度和方向。
在立体构成空间中,线的位置、长度、方向和形式决定了空间的轮廓和结构。
(3)面:面是由线相互连接而成的,它具有长度和宽度。
在立体构成空间中,面的位置、大小、形状和纹理决定了空间的表面特征和视觉效果。
(4)体:体是由面相互连接而成的,它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在立体构成空间中,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和结构决定了空间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2. 立体构成空间的视角和视点在观察立体构成空间时,视角和视点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视角是指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和角度,它决定了观察者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和结构。
视点是指观察者所选择的具体位置和方向,它决定了观察者所能观察到的具体场景和细节。
在立体构成空间中,选择合适的视角和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观察者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空间的形式和结构。
3. 立体构成空间的透视和比例透视是指物体在远近和大小上的变化规律,是空间中距离和形状的表示方式。
在立体构成空间中,透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观察者更好地理解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透视包括线性透视和大气透视两种形式。
线性透视是指物体在视觉上的大小和位置与其实际大小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它是通过线段的汇聚来表示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大气透视是指物体在远处由于大气的折射而出现的变化,它是通过颜色和明暗的变化来表示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材料与点、线、面构成

立体构成
(6)桁架式。图是桁架式构成,它是使用一定长度的直线形线材组成三角 形区格进而集合形成的格构式结构构造体。在大跨度的建筑中经常使用这 种受力合理、施工方便的结构。目前,桁架式结构衍生了更多的形式,并 在高层建筑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立体构成
(7)仿生式。仿生式构成分人物造型式、动物造型式、植物造型式,及其他 形形色色的景物造型式。它是对自然界、生物界的一种模仿形式,经过夸张、 简化、变形和有序组合等创作手段,构成各种富有装饰美的人工形态。仿生 式构成可以表现自然界的多种物象。通过练习,将自然形象还原到单纯的几 何形式,抓特征,求整体,舍弃烦琐细节,夸张造型态势,强调装饰效果。
鸟巢坐椅/Timothy Schreiber
立体构成
竹 材 质 网 状 坐 椅
网 状 雕 塑
设计构成
立体构成
(8)网架式。在独立线框的空间组合中,将硬质的细而长的线材以铰 接的方式组合制成网状式构成,如图所示。网状构成组合方式十分多 样,可按照一定秩序排列或交错成重复网架,可按大小、方向渐变成 线框排列网架,还可组合多个单元线材形成连续框架和自由结合等形 式。
立体构成
(2)软性线材。 毛线、布条、麻绳、线绳、塑料、竹条等都是软性线材。在软
发射式构成以发射的方式,将硬 质的线由发射中心向四面排列,或离 心式,或螺旋式,让骨格线折曲。
立体构成
(4)垒积式。 图中所示的椅子造型由硬质的直
线放射旋转构成,表现出花卉怒放的 感觉;元素以重叠的方式按照一定的 方法进行堆积式构成形成垒积式构成。
立体构成
(5)叠合式。图是以单一的线元素(可曲可直),通过位移变化、穿插拼 合、方向性的递增递减等形式,按照一定秩序做排列或透叠产生空间节奏的 方法。这种形式靠重力和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来维持形体,是秩序美的创造的 一种方式。
立体构成的表现形

五、光立体构成
有大小、形状、位置、形式的变化和色彩变化 有光与影的动感变化 分为两类:光固体构成(发光体依附造型本身,固定不动)和投射动 感构成(光以发射、交叉形成,并带有闪烁动感变化)
六、综合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各要素存在相互之间对比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做线面结 合、线块结点线结合等等构成 。 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也比单一要素的构成更为丰富 要求有形式美感
2、硬质线材
硬质线材有木条、金属条、塑料细管、玻璃柱等 构成方法是线确定好支架,构成完成后在去掉支架,只保留硬质线材 构成的部分。 常见的造型方法有四种:不同层次的结构可以多项组合。利用线形、 条形组成方形或三角扇形的单体造型,作渐变排列并进行变向转体等 多种变化。对条形硬质材料,先在偏侧的部分作支撑点,用白乳胶胶 着,或用金属丝穿透固定在进行转体变形,或预先构成扇形及其他形 式的小型单体结构,在进行重叠等各种造型。将硬质材料先制成框架, 在加以排列组合。
面材通过曲折、压屈、弯曲、切割等方式加工处理可以形成空间立 体造型。 平接粘合:在屈折面的端部留出一定宽度的粘合面,突出的部位应 在其结构的平面展开图上有计划的安排好。 插接粘合:在折面的端部加以适当的接口,可以使不同部分传接在 一起,形成整体造型 榫接结合:连接的一方做出凹口,另一方做出凸样,将凸样榫入凹 口后,粘合 压插结合:在封口的片面上切割出相互咬卡的斜形切口,经挤压咬 合后,能承受一定负重
四、块材立体构成
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实体,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表现形式 构成方法是分割和积聚。 材料种类很多,石膏粉、木板、胶泥、雕塑泥等
块材构成形式
点线面立体构成材料的造型技法

点线面立体构成材料的造型技法你有没有注意到,咱们身边的一切,都是由点、线、面这些基础元素组成的?你看那座摩天大楼,挺拔的钢筋水泥就像是无数条线拼凑出来的;再看那座公园,广阔的草地和树林,是不是好像一大片平整的面?就连你手里拿的手机,屏幕上的每个像素点、流畅的曲线、光滑的外壳,都是这些基础构成的产物。
用点线面来构建造型,这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物品背后的一些“秘密武器”!简直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怎么就能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呢?首先啊,说到“点”,这可是造型的“元祖”!你想啊,一切都得从一点开始。
你看那幅画,最开始不就是在白纸上轻轻一点吗?然后一点接着一点,慢慢地就变成了线条,变成了图案,甚至变成了一幅完整的画。
这就好比你写字的时候,笔尖点在纸上那一刻,突然间,一篇千字文章的开端就这样悄悄地来临了。
要说这“点”的魅力,可真不小啊。
你想一下,那些星星点点的灯光,或者是你在纸上写下的第一个字,它们都是从一个个点开始的!没有了点,线也就不成其为线,面也就成不了面,甚至整个空间都会因为这个小小的“点”而失去了生气。
所以说,点不仅仅是一个图形,它是构建一切形态的起点,连你早晨起床的那股力气,估计也得从床上的那个小点——你闹钟响的那个点——开始吧。
接下来是“线”。
说到线嘛,它就像是点与点之间的“纽带”,连接起了你和我,也连接起了所有的元素。
看一看你家墙上的画,不就是一根根弯弯曲曲的线条勾勒出来的吗?那种流畅的线条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有了动感,就像是某个艺术家在画布上跳舞一样。
其实啊,线有很多种形式,直的、弯的、曲的、折的,甚至是虚的。
不同的线条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要是你看过一些现代艺术作品,你就会发现,它们的画面往往是通过不规则的线条构成的。
就像是你在街头看到的涂鸦墙,线条杂乱无章,可偏偏又很有个性。
这些线通过变化,构建出了多样的形态,变得富有生命力。
不管你是在看设计图,还是在欣赏一幅画,线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立体构成实训报告点线面

一、引言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它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
其中,点、线、面是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基本元素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立体构成实训课程。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与反思。
二、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系统地学习了立体构成的相关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1)点、线、面的概念: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线由点组成,面由线构成,体由面组成。
(2)空间与透视:空间是指物体存在的三维空间,透视是物体在空间中的投影,包括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
(3)形式美法则:包括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
2.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以下实践操作:(1)点线面构成练习:通过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创作出具有美感、富有创意的立体作品。
(2)空间与透视练习: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形式美法则练习:运用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原则,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三、实训成果1. 点线面构成作品在点线面构成练习中,我创作了一组以“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立体作品。
作品以三角形为基本单元,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呈现出和谐共生的意境。
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元素的排列组合,力求使作品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2. 空间与透视作品在空间与透视练习中,我创作了一幅以“都市风景”为主题的画面。
画面以平行透视为基础,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城市建筑的空间感。
通过调整线条的粗细、长度和角度,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3. 形式美法则作品在形式美法则练习中,我创作了一组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的立体作品。
作品以圆形为基本单元,运用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等原则,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四、实训反思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技能。
《立体构成及应用》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创新点形态要素的应 用领域:建筑、工业 设计、服装设计等领 域
创新点形态要素的应 用方法:通过组合、 叠加、变形等方法将 创新点形态要素应用设计作 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创新线形态要素的应用
线形态要素:包括直线、曲线、折线等
创新应用:在立体构成中线形态要素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比例与尺度
比例:各部分 之间的大小关 系如黄金分割
比例
尺度:各部分 之间的空间关 系如远近、高
低、大小等
协调性:各部 分之间的比例 和尺度要协调 一致避免突兀
美感:比例和 尺度要符合审 美规律给人以
美感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的创新应用
创新点形态要素的应用
形态要素的创新:通 过改变形态要素的形 状、大小、颜色等创 造出新的形态
欧洲
1919年包豪 斯学校成立立 体构成作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开始发展
1920年代俄 国构成主义和 荷兰风格派对 立体构成产生
了重要影响
1930年代德 国包豪斯学校 解散立体构成 在欧洲逐渐衰 落但在美国得
到发展
1940年代美 国抽象表现主 义兴起立体构 成在艺术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
1950年代立 体构成在工业 设计、建筑设 计等领域得到 广泛应用成为 现代设计的重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在艺术设计中 的应用
点形态要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点的形态:大小、形状、颜色、质感等 点的作用:强调、引导、装饰、平衡等 点的排列:规则、不规则、重复、渐变等 点的应用:海报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
线形态要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线条的运用:线 条的粗细、长短、 曲直等变化可以 创造出不同的视 觉效果
应用实例:如建筑设计中的线条运用可以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创新方法:通过改变线形态要素的粗细、长短、方向等可以创造出不同的 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点线面体75页PPT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汇总

1. 点、线、面、体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点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位置 线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面的转折 面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物体的朝向 体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占源自的空间量2. 立体构成的种类
半立体(两点五维构成) 线立体 面立体 块立体
半立体又称之为二点五维构成.是在平面材料上进行 立体化加工,使平面材料在视觉和触觉上有立体感,但没 有创作物理空间的构成方法,故称为半立体构成。
活当中,由块体切割所形成的面,或由面与面之间的集聚 之构成则随处可见。
块材 块材是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具有长、宽、
深(厚)三度空间的量块实体。 是立体空间形态最为有效的造型形式。
形态(点材、线材、面材和块材)、色彩与肌理是立 体构成形态的三要素。
方向、位置、空间、数量及重心,是构成形象中相 关与配合的要素,决定视觉元素彼此间的位置编排关系。
点材 点材是平面几何“点”的三维化。 点材由于材料支撑的关系,往往和线材、面材、块材
的构成相结合形成效果。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一、立体构成中的概念元素 二、立体构成材质的视觉特征
一、 立体构成中的概念元素
点材、线材、面材和块材是构成形态的基本概念要素, 也是构成立体形象的材料和空间特征,所有立体形态都是由 点材、线材、面材和块材基本要素加工组合而成的。
构成的形态要素之间呈复杂的互动性,探索构成形态 要素之间的心理特征和视觉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浮雕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
一、点的构成
1、造型中的点具有相对性。
2、点的构成方式很多,但点独立存在的构成少,多数情况下会存在其他形态要素。
3、点的视觉情感及特征
点的特征: a.与环境相比较,体积小
b.长度、宽度、高度近似
点的作用: a.起某种稳定图式、造型的作用
b.创造视觉焦点
c.创造运动感:设计作品中点的动感通常源于点的集群关系和点
与背景的图底关系。
二、线材的构成
1、线的形态与感情象征
直线与曲线是构成线的两大系统,也是决定一切由线构成的形的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
直线是一种无机线,它具有冷淡而坚强的表现力。
其中垂直线具有生命、尊严、永恒、上升、下落等感情象征;水平线趋向于表示平静、安定、向上的感情象征;斜直线意味着运动、积极、阳性等感情色彩;向下的斜直线则有危险、消极、阴性等感觉特质。
而曲折线则表示不安的象征性联想。
2、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节点有三种
滑节——可以在接触面上自由滑动或滚动。
铰节——像铰链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旋转,但不能移动,具有各方向受力的特性。
刚节——完全固定死的。
线材构成中,线材大致可分为软质线材(又称拉力材)和硬质线材(又称压缩材)两大类。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绳、化纤等软线,还有铁、钢、铝丝等可弯曲变形的金属线材;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及其他金属条材等。
(1)软质线材的构成
利用棉、麻、丝、化纤等软线、软绳。
在构成中,按意图制作造型框架。
其结构可选用正方体、三角柱、三角锥、五棱柱、六棱柱等造型;也可采用正圆、半圆或渐伸涡线形等、并在框架上面竖立支柱,以小钉为连点进行连接构成。
(2)硬质线材构成
木条、金属条、塑料细管、玻璃柱等线材均可用以组合而成为立体造型。
在构成前,先确定好支架。
构成后,部分撤掉,只保留硬质线材构成的部分。
常见的造型方法有:
a.垒积构造
只把材料重叠起来做成立体的构造物,叫做累积形式的构成。
在制作时应该注意:
(1)接触面过分倾斜易引起滑动;整体的重心若超过底部的支撑面则
构造物将因失去平衡而倒塌。
(2)与用线材做立体构成—样,不要忘记使空隙大小具有韵律。
(3)作为垒积构造的变形,可以在结合部施以简单的防滑处理(如缺口
等),这样将出现更多的变化。
(4)为了利于保存,可以用粘接剂将节点固定成刚性节点,但是必须要求不粘接也能维持形态。
b.椼架构造
椼架又称为网架构造,是采用一定长度的线材,以铰节构造将其组成三角形,并以此三角形为单位组成构造体。
在制作时应该注意:
(1)从材料两端顺轴的方向受到压缩而不弯曲的关键是材料具有一定的粗度(严格说来是粗度对于长度的比例),并且要考虑断面的形状。
〔2)受力点一定要位于材料的结合部。
〔3)将节点制作成铰节与制作成刚节不同,铰节只能传递材料之间的压缩力或拉伸力,而不能传递材料间的弯曲力。
这是考虑节点的材料和形式的根据。
(4)材料自身虽然不弯曲,但仍有倒塌的可能,所以必须将材料组合成三角形。
三、面材的构成
立体构成中的面具有比线明确,比块稍弱的空间占有感,因为它是由面来限定空间的。
面具有几何形、非几何形两大形态。
几何形给人理性、明确的感觉,产生简洁、抽象、秩序之美,但易产生呆板的感觉;非几何形虽然活泼、生动、富于感性,但易产生不端正、杂乱的感觉。
1、面的形态与感情象征
面材是介于线材与块材之间的型材。
它是由长、宽两度空间的素材构成的立体造型。
面的感情含义是平薄而且具有扩延感,面材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也具有平薄和扩延感。
观看面的方向、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含义,比如面材从正面的切口方向看有近似线的感情含义。
然而从非切口的那些角度观察却给人以近似块的感情含义。
用面材构成的空间立体造型比线材有更大的灵活性,其实际功能也比线材更强。
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给面材增加一个深度空间,便可形成空间
2、面材构成的结合方式
a.平接粘合
b.立式活接结合
c.带式插接结合
d.榫接结合
e.旋插结合
f .压插结合
3、面的构成方式
(1)层面构成
它的排列指若干直面(或少量柱面、锥面)在同一个面上进行各种有秩序的连续排列。
基本面型简洁、丰富有变化。
面型变化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等。
排列方式有直线、曲线、折线、分组、错位、倾斜、渐变、放射、旋转等。
(2)嵌合的构成
用一个基本形为单元或几个基本形为单元,做上、下、左、右相互连接或展开的
设计。
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方式:
a.屏障式以基本形态上下、左右互相嵌合连接、平面展开,组成一个大的屏障结构。
b.重叠式以基本形前后、左右、上下连接,按照同一种规律和方式立体地展
开,形成一个大的体块。
c自由式的堆积以基本形相互间作无规律无秩序的排列,以视觉规律和空间虚
实效果的疏密关系来构成一个大的体块。
(3)框形、块形组合造型
a、基本的框形与块形
框形:空心的正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块形:实心的正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b、变框与变块
在基本的框形与块形上作规则的变形。
c、插接
同一造型的框形或块形,用插接可塑造出多样的近似于球体的形态。
四、块材的构成
1、块材的特点及性质
块材构成是以块材作为基本形体的构成。
块材包括实心块体与空心块体。
其中空心块体包括中心空的块体和由面材包围成的空心块体。
块材立体构成具有连续的表面,可表现出很强的立体感,其造型给人以充实感和稳定感
块材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分割和积聚
块材构成分析
a.单体
b.单体切割
(1)立方体直线切割
(2)斜向直线切割
(3)立方体曲线切割
c.单体演绎
d.单体增减
e.自由形单体的增减
f.相同单体的组合
g.不同单体的组合
h.线、面、块综合构成
块材原料种类很多,一般使用价格比较便宜并便于加工的材料进行练习。
石膏粉、木板、雕塑泥、胶泥等都是方便取用的材料。
在制做成品时,可用硬度较强,肌理效果比较丰富、美观的材料。
如各种铜、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或选用造价较低,加工方便的塑料、有机玻璃、玻璃钢等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