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报告正文
地铁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青岛市地铁4号线工程勘察(一标段)劲松四路站(YCK12+297.200~YCK12+503.50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K2014-28-26勘察阶段:详细勘察法定代表人:张志华技术负责人:王殿斌审定人:闫强刚审核人:卞立民项目负责人:姜德鸿主要勘察人:郭樑王伟于雅琼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二零一六年八月目录1 总述 (1)1.1任务来源、建设监理设计单位 (1)1.2全线工程概况 (1)1.3勘察01标段概况 (1)1.4报告格式说明 (2)2 工程概况 (4)2.1本工点概况 (4)2.2勘察依据 (4)2.2.1 设计依据 (4)2.2.2 勘察执行规范和标准 (5)2.3勘察目的和任务 (6)2.4勘察工作方法与工作量 (6)2.4.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6)2.4.2 勘察工作过程 (7)2.4.3 勘察手段与方法 (7)2.4.4 勘察质量评述及完成工作量 (9)3 自然地理环境 (10)3.1自然地理 (10)3.2地形及地貌条件 (10)3.3气象条件 (10)3.3.1风 (10)3.3.2降雨 (11)3.3.3气温 (11)3.3.4雾 (11)3.3.5相对湿度及蒸发量 (11)3.4水文 (11)3.5环境条件 (11)3.6季节性冻土 (11)4工程地质条件 (11)4.1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11)4.1.1区域地层、岩性 (11)4.1.2区域地质构造 (12)4.1.3与本工程相关断裂 (13)4.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3)4.2.1 岩土的成因、年代和特征 (13)4.2.2 地质构造 (17)4.2.3 不良地质作用 (18)4.2.4 地下障碍物 (18)4.2.5 有害气体 (18)4.2.6 井温电阻率 (18)4.2.7 特殊性岩土 (19)4.2.8 场地土腐蚀性 (19)4.2.9围岩放射性 (19)5水文地质条件 (20)5.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0)5.1.1 区域地下水类型 (20)5.1.2 区域地下水动态 (20)5.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1)5.2.1 地表水概况 (21)5.2.2 地下水的类型、赋存状态 (21)5.2.3 历年最高水位 (22)5.2.4水文地质试验及地层渗透性 (22)5.2.5地下水及水位以上土的腐蚀性 (22)5.2.6 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判别 (23)5.2.7 基坑涌水量估算 (23)6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24)6.1历史地震及地震活动性综合评价 (24)6.1.1历史地震 (24)6.1.2地震活动性及场地地震稳定性综合评价 (24)6.2建筑场地类别 (25)6.3场地土类型 (25)6.4抗震地段划分 (26)6.5抗震设计参数 (26)6.6地震液化 (26)7隧道围岩分级与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26)7.1隧道围岩分级 (26)7.1.1 围岩基本分级 (26)7.1.2 隧道围岩综合分级 (27)7.2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27)8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用 (28)8.1测试点的代表性 (28)8.2取样及样品的代表性 (28)8.3测试、试验数据的正确性、可靠性 (28)8.4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 (28)8.4.1 一般规定 (28)8.4.2 室内试验统计指标 (28)8.4.3 原位测试统计指标 (28)8.5物理力学指标的综合分析 (28)8.6设计参数建议值 (29)9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方案建议 (29)9.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29)9.2各岩土体分析与评价 (29)9.3地基基础稳定性及均匀性评价 (30)9.3.1车站主体 (30)9.3.2出入口 (31)9.4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地形变形预测 (31)9.5车站基坑岩土分析与评价 (32)9.5.1基坑周边环境 (32)9.5.2基坑安全等级 (32)9.5.3基坑开挖分析与建议 (32)9.5.4成桩可能性分析及对环境的影响 (34)9.5.5基坑开挖与支护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 (34)9.6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 (35)9.6.1抗浮设防水位分析评价 (35)9.6.2腐蚀性评价 (35)9.7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 (35)10环境条件分析与评价 (35)10.1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 (35)10.2环境对工程建设影响 (36)10.2.1沿线地上建(构)筑物 (36)10.2.2沿线地下管线 (36)10.3工程建成后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36)11结论与建议 (36)11.1结论 (36)11.1.1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 (36)11.1.2地下水及水位以上土的腐蚀性 (36)11.1.3 抗震设计参数 (37)11.1.4 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土 (37)11.1.5 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37)11.1.6 砂土液化 (37)11.1.7 井温测试结果................................................................................................................................................... 3711.2建议. (37)11.2.1 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37)11.2.2 基坑支护方案建议 (37)11.2.3 抗浮方案建议 (38)11.3风险源分析与建议 (38)11.3.1 设计方面 (38)11.3.2施工方面 (38)11.3.3检测及监测方面 (38)11.3.4 对下步工作的建议 (39)11.4其他 (39)附表:附图附件青岛市地铁4号线工程勘察一标段鞍山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1 总述1.1 任务来源、建设监理设计单位青岛市地铁4号线工程勘察一标段是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以下简称“我单位”)在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标中的中标项目,本工程建设单位为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体设计单位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总体单位”),地勘监理单位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点设计单位包括中铁二院昆明公司、中铁隧道院、中铁西南院、中铁二院地铁院、中铁二院济南院。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一、前言1、工程概况为了适应哈尔滨市城市现代化发展和迎接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需要,缓解长期没有解决的地面交通堵塞、人车分流不畅带来的问题,更好地减少环境污染与危害,从而发挥轨道工程的安全、舒适、快捷、大容量、小污染的优点,哈尔滨市市政府启动了哈尔滨市市轨道交通建设一期(一号线)工程。
哈尔滨市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是***市未来轨道交通网络总体规划中的骨干线路。
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为***、终点为***,线路走向为***,全长17.73km。
里程CK0+000~CK17+435。
车站设置由:***共18座车站及1座***车辆段、1座***停车场、1座***站控制中心、2座****主变电所,正线全长17.73km,全部为地下线。
本次勘察分二个标段,一标段从***~***,二标段从***~***。
本标段工程位置见图《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总体方案示意图》。
本院经过投标中标负责二标段勘察,里程为CK10+800~CK17+435,全长6.635km,位于***区境内。
线路走向为:自起点***站站头沿***向东北行进,线路进入***街后转向东,沿***、***向东延伸,并逐渐转向斜穿***过***转入***街,向东穿***路、***街至铁路***站。
该区段有***站共5座车站,以及***站-***站之间4个区间隧道和***车辆段和***桥主变电所。
《***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总体方案示意图》本标段内车站、区间设计及施工性质等,详见下表1:《拟建线路性质一览表》。
拟建线路性质一览表拟建项目勘察等级为甲级、勘察阶段为初步勘察。
建设方为哈尔滨市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总体设计方为**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2、勘察依据1) 哈尔滨市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招标文件(2005.3)2) ***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初步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2005.4)3) ***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初步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纲要(2005.4)4)***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路平面、纵断面电子文档(2005.4)5) ***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文件编制规定(2005.6)6) ***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线路平面电子文档(2005.6)3、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本次勘察采用的规范、标准、手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建质〖2003〗114号)《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J83-91)《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4、勘察目的1)初步查明工程沿线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并对稳定性、适宜性进行评价。
成都地铁勘察报告
成都地铁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成都地铁的勘察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成都地铁是成都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提升居民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勘察,可以了解地铁线路规划、施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地铁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2. 地铁线路规划当前,成都地铁的线路规划已经相对完善。
截至2021年,成都地铁共有13条线路,总长度达到487.3公里。
其中,1号线、2号线、3号线和4号线为成都地铁的骨干线路,连接了城市的不同区域。
5号线、7号线、10号线、17号线等线路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地铁线路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3. 地铁施工情况成都地铁的施工情况相对较好。
地铁建设采用了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地铁隧道的开挖采用盾构法,减少了对地上交通和建筑物的影响。
同时,地铁站点的建设也注重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址,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在施工期间,成都市政府也组织了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了施工工地的安全和质量。
4. 地铁运营状况截至目前,成都地铁的运营状况良好。
地铁列车的运行频率高,基本满足了居民的出行需求。
地铁站点设置合理,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商圈和居住区,方便了居民的交通出行。
地铁运营期间,成都地铁公司也加强了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确保了地铁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5.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成都地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尤其是新兴城区和郊区。
其次,部分地铁线路存在运营效率不高、拥挤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此外,地铁的运营成本较高,需要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保证地铁的可持续发展。
6. 建议和展望为了进一步完善成都地铁,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加快新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尤其是连接新兴城区和郊区的线路,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继续优化地铁线路的运营方案,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地铁详细勘察报告-xx站
2、《岩土工程手册》(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第一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xxx工程地质图》及说明书(湖北省地质矿产局,1990);
5、《xxx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湖北省地质矿产局,1990);
6、《xxx基岩地质图》及说明书(湖北省地质矿产局,1990);
7、《xxx推断构造地质图》及说明书(湖北省地质矿产局,1990)。
1.3勘察目的
根据详细勘察技术要求和《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本次详细勘察目的和工作内容如下:
(1)查明沿线区域地质条件、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有害气体。了解、收集勘察范围及其附近区域是否存在有毒物质(含有毒气体)的资料。
xxx二期工程由xxx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兴建,受建设方委托,由我公司承担xxx二期工程Ⅱ标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xxx轨道交通xxx总体设计单位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Ⅱ标段工点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勘察监理单位为机械工业部第三勘察设计研究院。本次勘察工作量由设计单位布置,按工程需要和设计进度要求,本报告为Ⅱ标段xxx站详细勘察报告。
20、《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2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22、《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J340-2004);
23、湖北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本次勘察除执行上述标准,还参考了下列手册、资料等:
试验成果:提供隧道、车站结构顶、中、底部处岩土层温度;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详勘报告
一.前言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中规划的市区级轨道线网中的地铁类线路之一。
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为高速铁路客站站、终点为新江湾城站,全长32.76km。
线路具体走向为:高速铁路客站~星站路~吴中路~虹井路~延安西路~虹桥路~淮海路~复兴路~河南路~武进路~四平路~淞沪路~新江湾城,连接闵行、长宁、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等7个区。
一期工程均采用地下线方案,共包含30个车站、29个区间,并在外环路站南侧设地面停车场一座。
拟建南京东路站~天潼路区间在苏州河(吴淞江)以南位于黄浦区境内,苏州河以北位于闸北区和虹口区交界处。
区间起点为南京东路站北端,线路从河南中路、宁波路口起,沿河南中路向北穿越北京东路,在通过苏州河后,沿河南北路行进,到达区间终点天潼路站南端,里程约为AK21+116~AK21+618,全长502m。
本区间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外径约为6.5m。
工程建设单位为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本区间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
我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本工程进行详勘工作,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勘察依据1)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AK18+521~AK25+076)岩土工程初勘报告(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2月)2)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工程南京东路站~天潼路站区间平面图、结构断面图。
3)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第4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7月)。
3.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1)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6月试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3)其他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4.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在初勘基础上,详细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作出定性、定量评价,对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提出治理措施,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充分地质依据及必要的设计参数,给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详勘报告
一.前言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中规划的市区级轨道线网中的地铁类线路之一。
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为高速铁路客站站、终点为新江湾城站,全长32.76km。
线路具体走向为:高速铁路客站~星站路~吴中路~虹井路~延安西路~虹桥路~淮海路~复兴路~河南路~武进路~四平路~淞沪路~新江湾城,连接闵行、长宁、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等7个区。
一期工程均采用地下线方案,共包含30个车站、29个区间,并在外环路站南侧设地面停车场一座。
拟建南京东路站~天潼路区间在苏州河(吴淞江)以南位于黄浦区境内,苏州河以北位于闸北区和虹口区交界处。
区间起点为南京东路站北端,线路从河南中路、宁波路口起,沿河南中路向北穿越北京东路,在通过苏州河后,沿河南北路行进,到达区间终点天潼路站南端,里程约为AK21+116~AK21+618,全长502m。
本区间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外径约为6.5m。
工程建设单位为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本区间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
我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本工程进行详勘工作,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勘察依据1)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AK18+521~AK25+076)岩土工程初勘报告(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2月)2)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工程南京东路站~天潼路站区间平面图、结构断面图。
3)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第4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7月)。
3.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1)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6月试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3)其他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4.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在初勘基础上,详细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作出定性、定量评价,对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提出治理措施,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充分地质依据及必要的设计参数,给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勘察报告
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勘察报告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详细勘察阶段东海公园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录1概况 (1)1.1任务依据 (1)1.2拟建工程概况 (1)1.3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1)1.4勘察方法、勘探工作布置及完成情况 (3)2区域自然概况 (8)2.1区域自然地理 (8)2.2区域地质构造 (8)2.3区域地层概述 (10)2.4区域水文 (10)2.5地震 (10)2.6气象 (10)3场地概述 (13)3.1地形地貌及既有建筑物和管线 (13)3.2场地地质构造 (13)3.3场地地层概述 (13)4岩土分层及其岩性特征 (14)4.1分层依据 (14)4.2岩土层岩性特征 (14)4.3岩土分界线 (15)5土石可挖性分级 (15)6场地土类型、场地复杂程度及场地类别 (15)6.1工程安全等级 (15)6.2场地土类型 (16)6.3场地复杂程度 (16)6.4场地类别 (16)7地震 (17)8特殊土及不良地质 (18)8.1填土 (18)8.2海相沉积地层 (18)8.3风化岩 (18)9水文地质 (19)9.1地下水的类型、赋存、径流排泄 (19)9.2各岩土层的富水性及渗透系数 (19)9.3地下水的腐蚀性 (20)10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其参数建议值 (20)10.1统计方法 (20)10.2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20)10.3统计数据的说明 (20)10.4室内试验指标统计 (21)10.5原位测试指标统计 (21)10.6岩土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值 (22)11环境工程地质 (23)11.1环境对修建工程的影响 (23)11.2修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4)11.3工程诱发地质灾害 (24)12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 (24)12.1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4)12.2工程措施建议 (25)12.3运营期间注意事项 (27)12.4环境保护 (27)13存在问题及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7)14其他 (28)附表、附件及附图附表: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2)页2、勘探孔一览表 (1)页3、标准贯入试验数据统计表 (1)页4、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数据统计表 (1)页5、波速试验成果汇总表 (5)页6、水质分析汇总评价表 (2)页7、岩石物理力学指标汇总统计表 (2)页8、视电阻率测试成果统计表 (1)页附件:1、岩石试验成果报告………………………………………1份2、水质分析结果报告………………………………………1份3、波速测试、地脉动测试、土壤电阻率测试报告…1份附图:1、图例…………………………………………………………1页3、抽水试验成果图……………………………………………4页2、地质柱状图 (21)页4、勘探孔位置平面图…………………………………………1页5、工程地质纵断面图…………………………………………6页1概况1.1任务依据大连地铁工程2号线详勘及物探总承包合同。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也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
因此,必须对交通工程的建设加强管理并对其建设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促进交通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实现我国经济水平与综合国力的稳步上升。
基于此,交通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对影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交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使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有力保障,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引言我国交通网络庞大,交通线路遍及全国。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交通的总里程不断增加。
交通工程施工中离不开岩土技术的应用,该项技术是实现道路交通主要功能的关键技术。
科学地设计技术管理方案并严格地落实技术管理制度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
施工单位应认真总结混凝土施工种常见的技术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控制,从而更好地保障施工的质量。
1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1.1交通工程施工岩土存在缺陷施工岩土是建设交通工程的基本保障,施工岩土包括原材、成品和半成品、构件与配件等,施工岩土是工程建设的物质保障,没有施工岩土交通工程就难以开展下去,因此,施工岩土的质量是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如果施工岩土的质量不符合交通工程建设标准,那么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从而无法满足相应的建设标准,进而难以按照规定工期完成施工建设,无法保障工程顺利竣工。
但是,想要有效地控制施工岩土的质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各种施工原岩土的供应企业共同努力,在各个施工环节及采购环节对施工岩土进行严格把控,使施工岩土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施工岩土的质量能够使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也是促使交通工程顺利开展与竣工的重要前提,对施工岩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也是交通工程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是交通工程施工岩土的直接使用者,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的材料员、质检员,以及各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管控,使用符合建筑规范标准的施工材料进行工程建设,对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岩土,半成品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追根溯源,保证施工岩土的质量,使施工岩土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及建设规范,按照岩土使用标准使用施工岩土,严禁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岩土进行工程建设,以此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
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1)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 (1)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3)1.5勘察采用高程系统及高程测量依据 (3)1.6工作质量评述 (4)2.工程地质特征 (4)2.1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4)2.2区域地质概况 (5)2.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8)2.4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统计及参数建议值 (9)2.5水文地质特征 (11)2.6场地地震效应 (13)2.7不良地质作用 (14)2.8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5)3.岩土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5)3.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5)3.2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分析与评价 (15)4.基坑工程评价 (15)4.1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15)4.2围岩稳定性分析 (15)4.3边坡稳定性分析 (16)4.4地基稳定性评价 (16)4.5地下水的影响评价 (16)4.6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水方案 (16)4.7基坑围护设计、施工参数 (16)4.8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7)5.周围环境与地下工程的相互作用 (17)5.1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17)5.2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7)6.结论与建议............................................................. 17 A 附表1 勘探点主要数据表附表1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汇总统计表附表23 标准贯入试验汇总表附表34 钻孔水位统计表附表45 砂土液化统计表附表5B 附图2 工程地质综合平面图图1 1张3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图2 2张4工程地质横断面图图3 9张7 钻孔柱状图图4 11张12孔C 附件1 设计资料提供单2 土工试验报告3 水质分析报告4场地波速测试报告5 钻孔岩芯照片集一、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晓东村站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一号线的第20车站,该站位于关雨路西侧,车站沿东西向布设,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IDK19+618.625,起点里程为右右ⅠDK19+213.36,终点里程为右ⅠDK19+669.56,车站主体总长度456.20m, 外包总宽19.7m。
武汉轻轨29号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
武汉轻轨29号线⼯程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录1 前⾔ (1)1.1 ⼯程概况 (1)1.2 勘察等级 (2)1.3 勘察依据 (3)1.4 勘察任务与要求 (3)1.5 勘察⼯作布置与勘察⼯作量 (4)1.6 有关说明 (5)2 ⾃然地理概况 (6)2.1 地理位置 (6)2.2 ⽓象、⽔⽂ (6)2.3 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6)3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区域稳定性 (7)3.1 区域地质概况 (7)3.2 新构造运动及稳定性评价 (12)3.3 地震安全性评价 (14)4 场地⼯程地质条件 (15)4.1 地形特征及地貌单元 (15)4.2 地层岩性 (15)4.3 不良地质现象、特殊性岩⼟及有害⽓体 (18)4.4 ⼯程地质分区及复杂程度评价 (19)5 场地⽔⽂地质条件 (20)5.1 区域⽔⽂地质结构及边界 (20)5.2 地表⽔ (20)5.3 地下⽔特征 (20)5.4 环境⽔、⼟的腐蚀性判定 (21)5.5 混凝⼟所处环境类别及作⽤等级 (55)5.6 主要岩、⼟的渗透性 (21)6 主要岩⼟层物理⼒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 (22)6.1⼟的试验成果统计分析 (22)6.2 岩⽯试验成果统计分析 (25)6.3 场地电阻率统计分析 (26)7 场地地震效应 (27)7.1 建筑抗震设防 (27)7.2 场地⼟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27)7.3 场地⼟地震液化判别 (28)7.4 软⼟震陷 (28)8 场地岩⼟⼯程条件分析与评价 (29)8.1 主要岩、⼟⼯程特性分析与评价 (29)8.2 岩、⼟物理⼒学参数建议值 (31)8.3 桩基设计参数 (33)8.4 隧道围岩分类及⼟、岩开挖性分级 (34)9 拟建⼯程岩⼟⼯程分析与评价 (35)9.1 场地稳定性及适⽤性评价 (35)9.2 ⼯程场地岩⼟⼯程初步评价 (35)9.3 基坑⼯程 (38)10 地铁隧道⼯程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 (39)10.1 环境对本⼯程的影响 (39)10.2 地铁施⼯对环境的影响 (39)11 结论与建议 (40)附件:1、专家评审意见及专家签字表2、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勘探孔数据⼀览表3、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试验成果汇总表5、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岩样试验报告6、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物探报告7、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波速测试报告8、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电阻率测试报告9、部分钻孔岩⼼照⽚附图:1、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勘探点平⾯布置图(⽐例:1:2000)2、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地质纵剖⾯图(⽐例:⽔平1:10000,垂直1:500)3、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地质纵剖⾯图(⽐例:⽔平1:2000,垂直1:250)4、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代表性孔柱状图(⽐例:1:200)5、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程⽔⽂地质分区图(⽐例:⽔平1:10000)6、武汉市轨道交通29号线⽔⽂地质断⾯图(⽐例:⽔平1:10000,垂直1:500)1 前⾔1.1 ⼯程概况武汉轨道交通29号线为市域快线2号线向东延伸线。
轨道交通2号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苏州市轨道交通2#线金民东路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07-K-188-1)1、前言受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苏州市轨道交通2#线金民东路站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1.1工程概况苏州市轨道交通2#线总体呈南北走向,线路起于相城区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经平江新城、石路商业区、沧浪新城,终于吴中区迎春南路,线路全长26.95 公里,全线设站22座,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16座,设车辆段一处,位于相城区太平镇,主变电站两处,分别位于苏州火车站和宝带西路站,控制中心与1号线合建于相门人行天桥南侧。
金民东路站位于平江新城,人民路北延与金民东路交叉口,轨道交通2#线测设里程CK11+852.000处,车站型式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南北向长约120m, 结构底板最大埋深约16m,拟采用明挖法施工。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工程安全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勘察等级为甲级。
1.2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工作是在工程地质可行性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详勘,勘察目的及任务为:(1)查明车站区域内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场地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性质、特征、范围,提出对不良地质作用防护、治理的措施。
1.2.2勘察任务(1)查明车站区域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工程方案的影响;(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性质、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及其危害程度,并提出治理建议;(3)查明湖淤积物的发育、分布,并结合工程要求作出地基稳定性评价;(4)查明车站区域地层中是否存在充水洞穴、透镜体及障碍物。
(5)查明岩土的分类及其密实程度、含水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结合设计及施工方法的要求,提供地基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6)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评价。
(7)确定车站范围内土、石的可挖性分级和围岩分类;(8)搜集调查本区地表水系水位、流量及其动态规律;(9)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以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进行现场抽水试验,测定地层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涌水量和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对基坑开挖、地下水控制提出建议;1.2.1勘察目的 1.3勘察工作依据的规范、规程、标准及技术要求(9)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10)分析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出监测和防护措施。
站点勘察总结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顺利实施,前期站点勘察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以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例,总结站点勘察工作的成果与经验。
二、勘察背景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长约50公里,共设车站30座。
本次勘察范围为项目中的5个站点,包括:A站、B站、C站、D站、E站。
勘察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勘察、环境评估、交通影响评估、管线调查等。
三、勘察成果1. 地质勘察通过对勘察区域的地质勘察,确定了各站点的地质条件。
A站、B站、C站位于平原地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层;D站、E站位于山区,地层主要为变质岩和沉积岩。
勘察结果显示,各站点地质条件较为稳定,适宜建设轨道交通。
2. 环境评估针对各站点周边环境,进行了环境评估。
A站、B站、C站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涉及居民区、商业区、学校等;D站、E站周边环境相对简单,主要为山区。
评估结果显示,各站点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满足建设要求。
3. 交通影响评估通过交通影响评估,分析了各站点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A站、B站、C站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流量较大;D站、E站位于郊区,交通流量较小。
评估结果显示,各站点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可控。
4. 管线调查对勘察区域内的地下管线进行了调查,包括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
调查结果显示,各站点地下管线分布较为密集,但未发现影响轨道交通建设的重大管线。
四、勘察经验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本次勘察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勘察小组,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确保勘察工作顺利进行。
2. 严谨勘察程序,确保数据准确。
勘察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勘察过程中,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确保勘察工作与项目进度相匹配。
4. 注重勘察成果应用,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勘察成果为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后续设计、施工等环节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铁工程勘察施工(3篇)
第1篇一、勘察施工的意义1. 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施工可以查明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为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2. 确定工程规模:通过勘察施工,可以确定地铁工程的投资规模、工期、设备选型等关键信息。
3. 预防工程风险:勘察施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地铁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
4.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勘察施工,可以为后续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提高施工效率。
二、勘察施工的主要任务1. 地质勘察: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勘察。
2. 水文勘察:查明地下水分布、水位、水质等水文情况。
3. 环境勘察:了解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地质环境、人文环境等。
4. 施工勘察:对施工场地、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进行勘察。
三、勘察施工的方法1. 地面勘察:通过地质调查、地形测量、遥感技术等方法获取地表地质、水文、环境等信息。
2. 地下勘察:采用钻探、物探、探井、坑探等方法获取地下地质、水文、环境等信息。
3.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分析,为地铁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勘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地铁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四、勘察施工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勘察施工的合法合规。
2. 勘察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保、节能、安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勘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勘察施工要与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密切配合,确保地铁工程的整体推进。
总之,地铁工程勘察施工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对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后续施工的安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勘察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性、严谨性,确保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2篇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工程勘察施工作为地铁建设的第一步,对于后续的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运营管理等环节具有直接影响。
长春地铁一号线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完整版
长春地铁⼀号线⼀期岩⼟⼯程勘察报告完整版⽬录总说明 (1)第1章概述 (1)1.1⼯程概况 (1)1.2设计范围 (1)1.3设计依据 (1)1.4主要设计原则 (1)1.5主要技术标准 (1)第2章降⽔⼯程设计 (2)2.1场区地层情况 (2)2.2场区地下⽔情况 (2)2.3地下⽔影响分析 (2)2.4⽅案选择 (3)2.5降⽔⽅案及设计参数 (3)2.6降⽔排⽔设计⽅案 (4)2.7降⽔配电系统设计 (4)2.8降⽔施⼯围挡⽅案 (4)2.9降⽔沉降监测 (4)2.10降⽔施⼯技术要求 (5)第3章降⽔⼯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 (7)3.1建⽴地下⽔动态监测⽹ (7)3.2潜⽔残留⽔处理 (7)3.3备⽤电源措施 (7)第4章降⽔⼯程的环境保护和处理措施 (8)4.1地下⽔资源保护 (8)4.2地下⽔污染防治 (8)4.3降⽔设施的后期处理 (8)总说明第1章概述1.1 ⼯程概况拟建长春地铁1号线⼀期⼯程⾃由⼤路站位于长春市⼈民⼤街与⾃由⼤路交叉⼝,设4个出⼊⼝,1号出⼊⼝位于林业宾馆门⼝,2号出⼊⼝位于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院内,3号出⼊⼝位于长春电⼒集团院内,4号出⼊⼝位于国商百货门⼝,设2个风亭,分别位于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院内及友谊绿地内。
车站为地下两层站,车站主体拟采⽤暗挖法(PBA ⼯法)施⼯。
车站中⼼⾥程为K20+908,长度约为195.0m (K20+831.0~K21+026.0)。
车站顶板标⾼约为197.85m ,底板标⾼约为185.00m ,底板埋深约为20.0~25.0m 。
本⼯点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1.2 设计范围车站中⼼⾥程为 K20+908,长度约为195.0m (K20+831.0~K21+026.0)范围内,车站主体、出⼊⼝、及风亭等地下结构的降⽔设计。
1.3 设计依据⑴中冶地勘察岩⼟⼯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长春地铁⼀号线⼀期⼯程⾃由⼤路站详细勘察报告》;⑵《建筑与市政降⽔⼯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地下铁道⼯程施⼯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2003);〔5〕《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6〕《岩⼟⼯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建筑基坑⽀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10〕《国家⼀、⼆等⽔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勘察方法
2 ) 主要土层 的工程 性质 分析 评价 。沿 线 1 0 0 . 0 m 以浅 土层 主要 是沿线 分布 的孔 隙潜 水 和孔 隙微 承压 水及埋深 较浅 的第 1
为 第 四系 全 新 世 至 早更 新 世 沉 积 的疏 松 沉 积 物 , 拟 建 线 沿 线 大 多 承 压 水 。据 无 锡 市 水 文 监 测 资 料 , 随着苏锡 常地 区深层地 下水禁
第4 1卷 第 1 7期 2 0 1 5年 6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 XI ARC HI T EC T UR E
Vo 1 . 41 No .1 7
J u n . 2 0 1 5
・41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2 0 1 5 ) 1 7 — 0 0 4 1 — 0 3
拟建无锡轨 道 交通 场地 均 为广 阔太 湖 湖 积平 原 , 地 势较 平 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③ 粉 土夹 粉质 粘土层 及④ 粉砂 层 中, 富水 展, 河、 汊、 沟塘水 网发 育 , 自山 前 向平 原方 向微倾 , 地 面 高程 在 性一般 ~中等 , 微 承压水 头 1 . 5 0 m一 2 . 0 0 m。d . 第 1承压 水 , 第 3 m一 5 m之 间, 为典型的江南水 网化平原 区。 1承压水主要赋存于 ⑥, 粉土、 ⑦ 粉 砂 、 ⑧ 粉 土夹粉 质粘 土 及
2. 1 地 形 地 貌
锡北运 河 等众 多河水 。地 表水 系发 育 , 水 位 的变化 立站 点 4 5座 , 形成 东西 向和南北 向的“ 十” 字形 轨道 交通 网络骨 的京杭运河 、 受季节变化而变化 。 架, 至远景年 2 0 5 0年 , 城 市 快 速轨 道 交通 网络 将 以 主城 区 为核 2 ) 地下水 , 根 据 拟建 场 地 含 水 层 的特 性 将 地 下 水 分 为 上 层 滞 心, 由“ 三 主两 辅 ” 5条 线 构 成 放 射 +环 形 线 网 , 其 中 1号 线 , 2号 潜水 、 微承压水 、 第 1 承压水 、 第 Ⅱ承 压 水 。 线, 3号线 为骨架 线路 , 三线呈放射状 , 4号 线 , 5号线 为辅助 线路。 水、 a . 上 层滞 水 , 主要 存在 于拟 建浅 部粘 性 土 中, 埋 深在 地 面下 规划线 网总长 1 5 7 . 7 7 k m, 设 车站 1 1 1 座。 0 . 5 0 m~1 . 0 0 m, 无 固定水 位 , 水量 随季 节变化 , 雨季 出现 、 旱 季 消失 , 极不稳定 。b . 潜水 , 主要赋 存 于浅部 填 土层 中 , 富水 性差 , 勘察期间测得潜水稳定水位 为地面下 1 . 5 0 m左 右。e . 微承压水 ,
地铁勘测实习报告
地铁勘测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地铁勘测一、实习背景和目的地铁勘测是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地铁线路规划和站点选址的准确性,并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作为地铁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参加了地铁勘测的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勘测,提高我对地铁勘测技术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铁线路规划和站点选址- 勘测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地铁线路和站点的实地勘测- 数据处理和分析2. 实习过程在实际的勘测工作中,我首先参与了地铁线路规划和站点选址的讨论会议。
在会议中,我们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确定了地铁线路的大致走向和站点位置。
接着,我和同事们一起学习了勘测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刷、经纬仪等。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熟悉了这些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领。
然后,我们进行了地铁线路和站点的实地勘测。
根据线路规划图和站点选址图,我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勘测工作。
我负责测量线路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记录相关数据。
我们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通过设置不同的测量点,获取线路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同时,我们还通过测量刷测量了站点轴线和主要建筑物的位置。
最后,我们对勘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我们使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导入和处理,生成了测量图纸和线路剖面图。
通过对比勘测数据和设计数据,我们分析了测量误差和差异,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实习心得和收获通过这次地铁勘测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地铁勘测对地铁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有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数据分析,才能确保地铁线路和站点的准确位置,并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勘测技术和方法,如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勘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这些技能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将有很大帮助。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总结
XX市轨道交通五号线X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总结XX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二O 年月目录1、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勘察工作概况 (1)1.3 勘察手段方法 (2)1.4 完成工作量 (2)2、岩土工程特征 (5)2.1 地形地貌 (5)2.2 地质构造 (6)2.3 地层岩性 (9)2.4 水文地质条件 (11)2.5 不良地质作用 (16)2.6 特殊性岩土 (17)3、主要勘察经验和建议 (18)3.1 活动断裂对地铁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 (18)3.2 断裂构造对地铁建设工程的影响 (19)4、存在问题及对策 (20)4.1 隐伏岩溶区高架区间的工程问题及对策 (20)4.2 隐伏岩溶区地下区间的工程问题及对策 (21)4.3 隐伏岩溶区地铁线路的工法选择建议 (22)4.4 勘察施工管理中的经验及教训 (22)1、概述我院受XX地下铁道总公司委托,承担XX市轨道交通五号线X标初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1 工程概况1.1.1 X标段西起芳村区的滘口、经大坦沙、中山八路、西场、西村、XX火车站、小北、淘金站、区庄等地,共设9座车站,其中4座换乘站,分别为大坦沙南站、西村站、XX火车站、区庄站。
1.1.2 X标段滘口站、滘口~大坦沙段,大坦沙南站拟为高架线,往东线路开始转为地下线,地下线工法拟采用明挖法、矿山法和盾构法,线路在大坦沙与中山八路之间拟采用盾构法穿过珠江。
1.1.3 X标段勘察范围线路起止里程为YDK0+209.715~YDK11+973.307。
XX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工程X标段初详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野外施工自2004年5月7日开始,至2006年8月完成1058个钻孔,进尺43325.42m,共完成勘察报告37份。
1.2 勘察工作概况1.2.1 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执行XX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总包总体部2004年4月16日是提交的《XX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五号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和各工点的勘察技术要求。
轨道交通勘察初勘报告
市轨道交通11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前言1.1 工程概况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市编制了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了由12条线路组成、全长5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
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目标任务:2012年前建成1号线、2号线和4号线一期,总长72公里,形成沟通长江两岸的“工”字型线网;2009~2020年前在延伸在建轨道交通1、2、4号线基础上,新建轨道交通3、5、6、7、8号线,2020年前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达到231.7公里,形成覆盖三镇中心城区并与主要交通枢纽衔接的轨道交通网络;2040年前建成12条线,总长540公里,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同时为适应城市新的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围绕创新驱动、跨越发展,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提出统筹城乡,由主城向外沿阳逻、豹澥、纸坊、常福、吴家山、盘龙等六大方向构筑城市空间发展轴,构建“1+6”城市新格局,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基本建成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新城区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由8条线路构成,线路总长157km。
至2017年主城轨道交通线网为215km,全市轨道线网规模(含机场线)达到约390km。
根据市线网规划,11号线为市域快线,西起于柏林东至左岭,连接了蔡甸、四新城市副中心、武昌火车站、鲁巷城市副中心,实现汉阳中心区与武昌中心区的快速直达联系,并沟通了西部和东南两大城市组群,是引导城市东西新城组群发展、支撑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都市发展区轨道交通主题线路。
根据建设规划,11号线东段为武昌站~左岭段,其中一期工程光谷火车站~左岭新城已先期开工建设。
二期工程为江安路站~光谷火车站。
本次工可勘察围为武昌火车站至光谷火车站。
11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起于武昌白沙洲江安路,后线路向北前行,穿多处地块后,在复兴路西侧地块设复兴路站与5号线换乘,出站后线路向东偏转,穿紫阳湖,再沿之洞路东行,过路后线路下穿武昌火车站站场,在武昌火车站东侧,线路沿北安街东行,在北安街与静安路路口设武昌火车站与12号线换乘;出站后线路向南偏转,穿晒湖,再下穿莲溪寺社区地块后线路沿瑞景路东行,在瑞景路与宝通寺路路口设宝通寺路站。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勘察设计篇
一、住建部2011、2013年督查情况分析
1.1对建设单位督查情况的分析
1.1.1.4 其他方面
① “周边环境调查”方面:一种是部分建设单位没有在可研阶段和初 步设计阶段组织专门、系统的周边环境调查工作,而是由设计单位零零散 散开展的,到了施工阶段交给了施工单位去调查;另一种是没有把周边环 境调查资料提供给施工、监理、监测单位。
1.1对建设单位督查情况的分析 1.1.2.2 关于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方面
关于风险评估、施工前条件验收、周边环境调查、第三 方监测等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① 主要措施制度不健全,个别制度有缺失; ② 制度内容不完整,或存在偏差与错误; ③ 制度的相关规定不切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 ④ 制度虽然建立,但实际工作未按制度规定执行。
2013
84.62% 73.08% 76.92% 73.08% 76.92% 69.23% 80.77%
2011
80.95% 52.63% 85.71% 76.19% 57.14% 76.19% 80.95%
一、住建部2011、2013年督查情况分析 1.1对建设单位督查情况的分析
1.1.3 2013年与2011年对比分析 1.1.3.2 按督查项目对督查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一、住建部2011、2013年督查情况分析
1.1 对建设单位督查情况的分析
1.1.1 2011年督查情况
2011年共督查了27个城市,28个建设单位(北京2个),重点督查了建 设单位质量安全工作自查整改、组织机构设置、制度标准建设、措施制度 执行和应急管理五个方面情况,对21个建设单位进行了督查评价,每个单 位评价项目18项(武汉17项、南昌14项),评价为“好”的54项,“较好” 的224项,“一般”的74项,“差”的1项,发现问题24项,提出建议58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样本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包括城市地下铁道和轻轨交通的车站、隧道、高架线路、
路基、桥涵、车辆段、停车场及附属建筑物。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报告内容应符合下面的样式要求,体现轨道交通工程特点。
车辆段、停车场中的地面建筑物下面样式中未提到的建筑物,参照普通工勘报告
格式执行。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按车站、区间分别编写勘察报告,车辆段、停车场应划分线路、地面建筑物分别编写,附属建筑物可根据需要纳入工点报告或单独编写。
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宋体小三号加粗,下同)
1、拟建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应叙述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名称、勘察阶段、总体工程及勘察区段概况、位置、环境条件概述、车站和线路区间敷设类型、设计荷载、结构类型、尺寸、基础底板埋深(或标高)、地下结构顶板埋深(或标高)及覆盖土层厚度、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法等。
拟建工程概况尚需根据其工程特点叙述下列内容:
1)车站包括起止及中心里程、长度、宽度、基础埋深、主体结构类型;
2)区间线路包括线路起止里程、线路类型、线间距,联络通道、竖井、盾构始发(接收)井的位置及结构设计尺寸;
3)高架车站、线路包括跨距、墩柱或桩设计荷载,高架区间跨越的铁路线、公路线、河流等;
4)地面线路包括路基(路堤、路堑)及支挡结构物的设计条件;
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应以现行技术标准为依据,并满足勘察任务委托书或勘察合同的要求。
3、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复杂程度
按《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勘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划分工程安全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
4、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应包括下列内容:
工程地质测绘或调查的范围、面积、比例尺以及测绘、调查的方法;
勘探点的布置、勘探设备和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原位测试的种类、数量、方法;
采用的取样器和取样方法,取样(土样、岩样和水样)数量;
岩土室内试验和水(土)腐蚀性分析的完成情况;
引用已有资料情况;
勘探点测放依据(高程引测点号宜采用绝对高程。
当采用假定高程时,假定基准点应具有一定稳定性、可追溯性,标志应醒目,并在报告书中说明。
实践中标高多用于设计,高程多用地质、测绘,二者匀可使用);
协作、分包单位的说明;
其他问题说明。
5、其他必要的说明
(宋体小三号1.25倍行距,下同)
二、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一)场地位置、水文、气象
根据工程需要叙述气象和水文情况。
(二)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工程需要叙述区域地质构造情况。
(当工程简单且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对工程无影响且设计无要求时,区域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相关内容可简化或简略)(三)场地地形、地貌
地势,地面高程、高差,所处地貌单元、微地貌等。
(四)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发育程度。
(五)地层特征
场地各层岩土的年代、类型、成因、分布、工程特性,岩层的产状、岩体结构和风化情况。
土的分类与描述应在现场记录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
岩土描述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岩土的定名、分类,不同标准间有一定的差异)
并重点叙述以下内容:
暗挖工程应按工程要求进行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和隧道围岩分级;
需要填方的路基、车辆段或停车场,应明确填料级别;
对盾构工程,碎石土应描述最大粒径及其含量,提供颗粒分析曲线、特征粒径、砾石的破碎程度;粉土和黏性土需提供黏粒含量。
(六)地下埋藏物
埋藏的河道、浜沟、池塘、墓穴、防空洞、孤石及溶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的特征、分布。
(七)地下水和地表水
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勘察时的地下水位、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动态变化幅度;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是否存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源,是否污染及污染程度等。
必要的水文地质实验成果和水文地质参数;
对多层地下水应分层描述,并描述含水层之间是否存在水力联系等;
对工程有影响的地表水情况;
历史最高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调查成果。
阐述岩土层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水边联系,河流、河谷地区尚应根据任务要求提供历史洪水位、冲刷特征。
三、岩土参数统计
1岩土参数统计应根据钻孔(探井)记录、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资料、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成果,对不同工程地质单元,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及岩土分层。
当分层统计指标变异系数超过规定标准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调整工程地质单元、岩土层划分、统计指标样本数量并重新统计。
2统计参数应根据岩土工程评价需要选取,宜包括下列内容:
岩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
粉土、黏性土的孔隙比;
黏性土的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
土的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力学特征指标;
岩石的密度、软化系数、吸水率、单轴抗压强度;
特殊性岩土的特征指标;
静力触探的比贯入阻力或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标准贯入试验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及其他原位测试指标;
其他必要的岩土指标。
3岩土参数统计应符合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按岩土单元分层统计;
一般情况下,应提供岩土参数的统计个数,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岩土层的主要测试指标(包括孔隙比、压缩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圆锥动触探锤击数、岩石抗压强度等)应提供统计个数、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4必要时提供参数建议值;
5岩土的物理指标应选用标准值,如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天然孔隙比、液性指数等;
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需要的岩土参数指标,宜采用指标的平均值,如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等。
各项参数统计变异系数的限值可参考下表。
当变异较大时,应分析原因,重新统计。
参数统计变异系数表
参数指标变异系数备注
压缩模量0.35
孔隙比0.10
内摩擦角0.25
黏聚力0.30 不排水重型动触探击数0.35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0.30
岩土的抗剪指标。
四、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1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边坡的影响
勘察场区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时,勘察报告应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对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应进行专门的勘察与评价工作,并提交相应的专题报告。
不良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岩溶(土洞和塌陷)、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及活动断裂等。
评价内容详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第7章。
2场地地震效应影响
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地区的勘察报告,应进行地震效应评价(工程需要时应进行专门研究)。
地震效应评价应根据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依据的抗震设计技术标准,勘察工作量应满足相应抗震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
评价应在搜集场地地震历史资料和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进行,应包括以下内容:
应明确评价所依据的标准;
提供勘察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
确定场地类别,进行岩土地震稳定性(如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等)评价;
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位于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的工程,应阐述边坡形态、相对高差、地层岩性和拟建工程与边坡的距离;
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场地,当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7度以上时应进行液化判别(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可不考虑液化的影响,但对沉降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进行液化判别);
液化判别应说明依据的技术标准、公式,先进行初步判别。
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