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的营养需求
河蟹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河蟹的养殖技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dc23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b.png)
河蟹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概述河蟹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产品,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河蟹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对于保障其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河蟹的养殖技术和方法的一些要点。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对于河蟹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养殖场的水体应保持适宜的温度、pH值和溶氧量。
一般来说,河蟹的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pH值应在6.5-8.5之间,溶氧量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为了维持良好的水质,养殖者可以进行定期清洗养殖池,并加入适量的水质调节剂和生物酶。
种苗选育选择优质种苗对于增加出栏率和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优质种苗应具备以下特点:体壳坚硬、外观完整,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和生长潜力。
在选育过程中,要选择来自正规养殖基地的优质品种,同时注重种苗的健康状况和生长状态。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河蟹养殖的关键。
河蟹的饲料一般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鱼粉、虾粉等,同时也可以添加适量的植物性饲料,如麦麸、菜籽粕等。
养殖者应根据河蟹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比例,并适时调整饲料量。
另外,饲料投喂应均匀、有规律,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疾病防控河蟹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疾病问题,如黄河蟹病、软壳病等。
为了有效防控疾病,养殖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滤水器的使用,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检查蟹体,发现异常立即隔离治疗;定期消毒养殖池和设备,杀灭病原体。
此外,养殖者还可根据需求使用一些安全、低毒的防病药物,但使用药物应遵循正确的方法和剂量,避免滥用。
适宜养殖环境河蟹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水体中生长,但对光照和气温有一定的要求。
河蟹喜欢在温暖、适度通风、有一定光照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养殖者应选择光照充足、无污染的水源养殖,同时要注意环境温度的调控,避免极寒或极热的环境对河蟹生长的不利影响。
结语河蟹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养殖者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种蟹(扣蟹)养殖技术
![种蟹(扣蟹)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6447015650e52ea55189815.png)
蟹种(扣蟹)养殖技术一、概述:河蟹,也叫毛蟹、螃蟹,学名叫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该属以螯足密生绒毛而得名。
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l00克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为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水份71%,灰分1.8%,核黄素0.71毫克,维生素A5960国际单位,热量139千卡。
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深受人们欢迎的珍贵水产品,同时也是出口创汇的水产品之一。
河蟹适应性强,分布较广,北自辽宁鸭绿江,南至广东雷州半岛,都有分布。
我国有丰富的内陆水域资源,大力发展河蟹的增养殖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河蟹增养殖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特点,是综合开发利用大水面资源的一个重要项目,对于提高淡水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水产业再上新台阶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河蟹的适应性强,饵料来源广,养殖技术并不十分复杂,特别适宜农村专业户发展养殖,对于致富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另外,河蟹可以和鱼混养,可以和水稻、水生作物共生,利用水稻田提高综合效益。
因此,充分利用各类水域资源,大力发展河蟹增养殖,有着十分广阔的前途。
二、河蟹的生态习性1. 生活习性(1)栖息;喜穴居和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
河蟹营穴能力很强.洞穴一般呈管状,底端不与外界相通。
穴道与地平面约有10度左右的倾斜,穴道深处常有少量积水,使洞穴保持潮湿。
洞口与直径基本一致,并与蟹体大小相宜,洞口形状呈扁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等,穴道长20-80厘米,甚至一米以上。
(2)食性:河蟹为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动物。
动物性饵料有鱼、虾、螺蚬、蠕虫、蚌肉、蚯蚓等,植物性饵料有浮萍、马来眼子菜等多种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及豆饼、花生饼、小麦、玉米、芝麻等饵料。
河蟹的食量很大,且贪食,在食物丰盛的夏季,一只成蟹可连续捕食数只螺类。
在河蟹接近成熟期不仅夜晚出来觅食,有时白天也出来觅食。
河蟹各生长期的饲料搭配
![河蟹各生长期的饲料搭配](https://img.taocdn.com/s3/m/4698e14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2.png)
河蟹各生长期的饲料搭配河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它的生殖回游特性。
河蟹在淡水中生活,生长,性成熟后一定要到海水中才能进行生殖繁育,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海水繁殖,淡水生长的甲壳类动物。
1、怀卵雌蟹的饲料投喂为使怀卵雌蟹有个强壮的体质,保证卵子内的胚胎发育正常,人工饲养怀卵雌蟹多以沙蚕为主要饵料。
沙蚕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底栖无脊椎海洋生物,是鱼、虾、贝、蟹人工育苗和养殖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非常有利于怀卵雌蟹的发育。
投喂沙蚕每天早晚各一次,投喂量以少剩残饵为度。
2、蚤状幼体的饲料投喂刚从蟹卵中孵出的幼体,外形略似水蚤,故称蚤状幼体。
刚刚孵化出的蚤状幼体,全长只有1.5毫米,这么小的幼体,拿什么来喂养好呢?蚤状幼体最适口的饵料是卤虫,我国民间也称盐虫子或丰年虾。
卤虫幼体的体长大约是0.5毫米,是蚤状幼体刚刚开始摄食的最佳饵料。
3、大眼幼体和仔蟹饲料的配制河蟹刚刚孵化后30几天,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长着两只大大的眼睛,这个阶段叫做大眼幼体,当大眼幼体放入池塘后,儿天的工夫,尾巴就蜕掉了,变成螃蟹的样子,这个时候的河蟹,我们叫它仔蟹。
一般每只3.7毫克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III期仔蟹,体重达到每只35・80毫克,增长了10倍以上。
所以说,大眼幼体和仔蟹这两个阶段是生长最旺盛的阶段,需要摄取大量优质的蛋白质, 这个时候就必须增加人工配合饲料了。
根据这个阶段的发育特点,仔蟹阶段的常用饲料配方为:鱼粉40%,豆粕20%,花生粕12%,联皮7%,次粉12%,鱼油1%,觥鱼粉 5.6%,饲料添加剂2.4%o由于大眼幼体和仔蟹的个体还比较小,所以在加工配合饲料的时候需要注意,所有的原料都必须粉碎,加工的颗粒饲料粒径不能超过2毫米。
4、幼蟹饲料的配制幼蟹是指仔蟹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生长一两个月以后的河蟹,这个时候的河蟹蛋白质需求比仔蟹时小一些了,而且对于数皮等低价格的饲料吸收好了,所以,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簌皮的用量,下面我们看看幼蟹饲料配方:鱼粉30%,豆粕25%,花生粕12%,数皮12%,次粉12%,鱼油1%,觥鱼粉 5.6%,饲料添加剂2.4%o幼蟹饲料的粒径同仔蟹的一样,也不能超过2毫米。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制作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c53c974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d.png)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制作河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它以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现将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制做一简述。
1、蛋白质河蟹从搔状幼体期至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5%~28%,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8%~36%,在此条件下喂养出来的河蟹个体较大,病害少。
河蟹养成前期温度适宜,可喂36%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中期水温较高,河蟹生长相对缓慢,可喂28%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
后期水温较适宜河蟹生长,此时河蟹大量摄食,为越冬贮备营养,可投喂33%的配合饲料。
2、氨基酸河蟹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基本上和虾类相似,即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10种。
为了使配合饲料中氨基酸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河蟹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保证饲料原料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料原料时,尽可能使用多品种原料,如鱼粉、酵母、糠麸类等。
但是在使用饼粕类时要注意:花生粕尽管在河蟹饲料中可较大量使用,但易产生黄曲霉素,要注意保管和质量。
3、脂类脂类是河蟹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物质,它可提供河蟹生长所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及磷脂等营养物质,还可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幼体至幼蟹阶段的粗脂肪含量设计在6%~8%,成蟹阶段在3%~6%。
鱼油中含有多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未知生长因子,是河蟹饲料适宜添加的油脂原料。
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可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和加速蜕皮,饲料中适宜的添加量为1%~1.5%。
4、粗纤维粗纤维一般不能被河蟹所利用,但却是维持河蟹健康所必须的。
适量的粗纤维可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道蠕动和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适宜的粗纤维含量是:大眼幼体至幼蟹期为4%~5%,养成期为6%~7%。
5、矿物质与维生素在生产实践中,配合饲料中钙和磷的含量:幼蟹期以前钙为1.5%~2.0%,磷为1.8%~2.5%,钙、磷比约为1∶1.2,成蟹期钙为1.2%~2.0%,磷为1.0%~1.8%,钙、磷比约为1∶0.9。
河蟹的饲料配制技术
![河蟹的饲料配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bfc8cde80eb6294dd886cf9.png)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目录第一章河蟹的养殖概述第一节河蟹的养殖现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一、养殖现状二、市场需求三、发展趋势第二节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蟹苗选育二、水质管理三、水草护理四、蜕壳期管理第二章河蟹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第一节生物学特征一、形态结构(分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二、常见品系与分布第二节生态习性一、栖息习性二、生长特性(蜕壳、生长、自切和再生)三、繁殖习性(生殖洄游、交配和产卵)第三节河蟹的摄食习性第三章河蟹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的营养成分第一节饲料的营养需求一、蛋白质和氨基酸二、脂肪三、碳水化合物四、无机盐类五、维生素第二节饲料的营养成分一、植物性饲料(豆类、饼类、麦类、玉米等)二、动物性饲料(螺蚌蚬肉、小杂鱼、虾、蚯蚓、畜禽内脏等)第三节不同生长周期的河蟹对饲料营养的需求一、幼蟹对饲料营养的需求二、中蟹对饲料营养的需求三、成蟹对饲料营养的需求第四章河蟹饲料种类与饲喂技术第一节天然饵料及饲喂方法第二节人工饲料及饲喂方法第三节配合饲料及饲喂方法第五章河蟹饲料配方中常用原料第一节能量饲料一、次粉二、麦麸第二节蛋白质饲料一、豆粕二、花生粕三、鱼粉四、鱿鱼粉第三节油脂一、鱼油第四节饲料添加剂一、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二、矿物元素类饲料添加剂三、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四、抗菌药物类饲料添加剂五、大蒜素饲料添加剂六、中草药类饲料添加剂七、微生态制剂加剂八、酶制剂类饲料添加剂九、L-肉碱饲料添加剂第五节饲料粘合剂第六节饲料防腐剂第七节饲料抗氧化剂第六章河蟹饲料的配方设计第一节饲料原料的合理选用一、天然饵料的原料选用二、人工饲料的原料选用三、配合饲料的原料选用第二节饲料添加剂的合理选用一、人工饲料添加剂的选用二、配合饲料添加剂的选用第三节饲料配方设计的程序、内容和计算方法一、饲料配方设计程序二、饲料配方设计内容三、饲料配方设计计算方法第七章河蟹饲料配方实例及分析第一节天然饵料配方第二节人工饲料配方第三节配合饲料配方第八章河蟹饲料加工生产现状及饲料质量问题第一节饲料加工生产现状---营养配方第二节饲料加工生产现状---加工工艺第三节饲料产品加工工艺质量参数第四节饲料产品常见问题第九章河蟹饲料的合理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第一节饲料的合理应用第二节饲料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
活河蟹养殖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研究
![活河蟹养殖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ecda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7.png)
活河蟹养殖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研究活河蟹是一种名贵的水产品,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确定活河蟹的营养价值,并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依据,进行活河蟹养殖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估研究成为了必要的工作。
一、活河蟹的主要营养成分1. 蛋白质:蟹肉中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其含量较高,约为15%左右。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2. 脂肪:活河蟹的脂肪含量适中,约为3%左右。
蟹肉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3. 碳水化合物:虽然活河蟹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其中富含类似胆固醇的物质,这些物质对身体能量供给、维持细胞功能和调节胆固醇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4. 矿物质:活河蟹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硒等。
这些矿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健康、血红素合成和免疫系统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
5. 维生素:活河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
维生素B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维持神经系统健康等作用。
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二、活河蟹营养价值评估活河蟹作为一种水产品,在营养价值方面具有很高的评估和开发潜力。
下面从几个关键方面对活河蟹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估:1. 蛋白质营养:活河蟹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而且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较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适当摄入活河蟹可以满足身体日常的蛋白质需要,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身体健康。
2. 脂肪酸结构:活河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
这些脂肪酸有助于维持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
同时,适量的脂肪摄入还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和发挥维生素的溶解作用。
3. 矿物质供应:活河蟹是一种富含矿物质的食物,特别是钙、磷、铁、锌和硒等重要矿质元素。
这些矿物质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维持整个身体系统的正常运转。
虾、蟹饲料营养要求与加工方法
![虾、蟹饲料营养要求与加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82743cd5bbfd0a78567341.png)
需要加入大量的磷。维生素的添加则是
保证虾蟹在生长过程中换壳的需求,如
果虾蟹在换壳的过程中体内缺乏维生
素,换壳的时间就会照维生素含量正常
的情况长很对,虾蟹的重量就会下降。
#"虾蟹饲料的加工方法及要求 #"! 原料方面的要求
饲料如果想要满足要求,上文提到
了,蛋白质的含量在饲料当中需要占很
大一部分的比例,这些蛋白质最好选用
!"虾、蟹饲料的营养特点 !"! 蛋白质方面的需求 虾蟹饲料在蛋白质方面上的需求 和同样生活在水中的鱼类要求不同,取 平均值来看虾蟹饲料对蛋白质的要求 要远远高于同属水产的鱼类饲料。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虾蟹在不同 生长周期以及饲养虾蟹的环境不同,对 于蛋白质方面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举例 来说同为中国对虾,在虾苗时期需要的 饲料蛋白质含量为 #$%到 &'%之间,而 长成之后则需要 &(%到 )(%之间。这说 明同一种类的虾在不同的生长周期时 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需求不一样。而 白对虾在虾苗时期喂食的饲料需要的 蛋白质含量为 #*%到 '#%之间,在长成 之后需要的则是 '(%。这就可以看出不 同品种的虾对于蛋白质的需求也是不 一样的,例如白对虾来说,可以看出对 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需求并不是随 着虾的生长而递增的,需要合理地根据 数据去进行调配。我国对虾饲料中蛋白 质的含量分为不同区域,由不同部门制 定了很多规定,例如福建省水产厅就规 定体长超过 ) 厘米的斑节竹虾饲料中 的蛋白质含量要在 '+%到 '*%之间。上 海现在有很多生产饲料的合资企业,企 业规定重量大于 $( 克的河蟹饲料中的 蛋白质含量要大于 ''%。虾蟹饲料当中 对蛋白质的要求这么严格的原因只要 是因为虾蟹需要通过饲料进行蛋白质 的摄取,蛋白质经过消化之后会被转化 成为肽、氨基酸等这种小分子的化合 物,虾蟹的个头才会更大,才会更加饱 满。 !"# 脂类方面的需求 脂类同蛋白质一样。也是虾蟹在生 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物质,同 时还是构成虾蟹集体的主要成分。通常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养殖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512038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7.png)
河蟹养殖新技术
河蟹是中国重要的渔业捕捞项目之一,其养殖产量及质量影响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河蟹养殖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改进不断,新技术也不断问世。
一、培育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河蟹的培育技术也朝着精细化的方向转变。
现在,河蟹培育技术不再仅仅是搭建池塘、捕捞河蟹和放养,而是由几个环节组成:水文监测、培育到放流,把每一环节都考虑到,关注河蟹的成长发育及数量多寡,把每一步都做到极致,增加河蟹的成活率,提高收获的数量。
二、营养配方
河蟹养殖时,要重点关注营养配方。
营养配方是河蟹养殖的关键,其中要包括结构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并以此调节河蟹营养需求,确保河蟹成长发育健康。
三、饲养管理
河蟹养殖饲养管理是非常复杂的,除了要改善河蟹的成长环境外,还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如温控与水质管理,控制饲料投放量,处理病害等,确保养殖河蟹健康成长。
四、预防护理
预防护理是河蟹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河蟹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不仅要关注培育技术、营养配方、饲养管理,而且要掌握河蟹的预防护理技术,避免病害的发生,保护河蟹健康成长。
河蟹养殖技术的发展,为渔业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有关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综合起来,不仅提高河蟹养殖水平,而且能够提高河蟹养殖的效率,推动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河蟹养殖新技术的研发,是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河蟹养殖取得更大成功的必要因素。
只有不断改进技术,不断开发新技术,才能保证河蟹养殖业的发展。
盘锦河蟹调研报告
![盘锦河蟹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bfd64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1.png)
盘锦河蟹调研报告盘锦是我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盘锦河蟹是该地区的一种特色水产品。
为了深入了解盘锦河蟹的产业现状和市场前景,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实地观察、采访等。
下面是针对盘锦河蟹的调研报告,总结了我们的发现和结论。
一、盘锦河蟹的基本情况盘锦河蟹是盘锦地区特产的一种淡水蟹,以其鲜美的口感和高营养价值而闻名。
盘锦地区有丰富的盘锦河水资源,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盘锦河蟹的主要品种有细白蟹、细红蟹、金爪蟹等。
二、盘锦河蟹产业现状1. 产量:经过调研发现,盘锦地区的河蟹产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
目前,盘锦地区年产河蟹约为1000吨。
2. 养殖方式:盘锦地区的河蟹主要以养殖为主,采用水产养殖池或水库的方式。
养殖户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技术手段,使河蟹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
3. 销售渠道:盘锦地区的河蟹主要通过农贸市场、超市和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在当地,河蟹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也逐渐受到外地消费者的关注。
4. 产业链:盘锦地区的河蟹产业链较为完整,包括河蟹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相关的配套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如河蟹养殖设备供应商、河蟹加工厂等。
三、盘锦河蟹的市场前景1. 消费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优质食品需求的增加,盘锦河蟹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尤其是一些高端消费者对于品质上乘的河蟹有着强烈的追求。
2. 品质提升: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盘锦河蟹的品质逐渐得到提升,口感更加鲜美,肉质更加细腻。
这为盘锦河蟹在市场中树立更高的品牌形象提供了机会。
3. 市场开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平台为盘锦河蟹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网络销售,盘锦河蟹可以更好地进入全国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综上所述,盘锦河蟹是盘锦地区的特色水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在今后的发展中,盘锦河蟹产业应进一步提升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盘锦河蟹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7180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a.png)
河蟹养殖技术要点河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的水产,因其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备受市场青睐。
了解河蟹养殖技术要点,是保障河蟹养殖效益的关键。
一、养殖环境河蟹适宜在水温13℃-28℃、PH值6.5-7.5、溶氧量5mg/L以上、水质清澈、水深0.8m-1.2m的环境下生长。
在养殖初期应保持水深40cm左右,每亩养殖30万只左右。
随着生长发育,每只蟹需要1.5到2升的水体空间,适宜的养殖密度为每亩10万只。
为了保证蟹苗健康成长,应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测量水质参数并做好换水。
二、饲料管理河蟹属于贪食性动物,它们食欲旺盛,可食用植物、动物、腐殖质等多种食物。
通常情况下,细粮、豆cake、菜叶、虾皮、小鱼干等为常见饲料,可根据生长情况和需求适当添加其他饲料。
为减少浪费和保证饲料的新鲜性,要坚持定时、定量喂养原则。
此外,注意饲料的水分、蛋白质、甲壳素、维生素等成分比例,以适应不同生长阶段的蟹需求。
三、疫病防治河蟹养殖中疫病防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疫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癌病、溃疡病、壳斑病等。
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测量水质,减少饵料残留。
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将病蟹和发病的水域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浴、药食合用、注射药等等。
在医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药物使用量,并注意药物分类,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替代作用而使病情加重。
四、饲养管理河蟹是一种需要高水质的水产,因此饲养过程中应注意调节水质,保证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饵料中的易消化蛋白、碳水化合物等适宜的营养成分。
同时,应注意蟹类的生活规律,加强日常护理和饲养管理,促进蟹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收获与销售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采用分期养殖模式,定期收获。
对于正常生长健康的蟹,可在季节适宜的时候进行定期收获。
在收获前应对养殖池进行清洗、消毒,对于收获的蟹,要按规格、分类、洗净并包装。
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应注意河蟹销售环节的规范化、专业化。
河蟹饲料配方设计及养殖试验
![河蟹饲料配方设计及养殖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2afde0611eb91a37f1115cc8.png)
# 河蟹饲料配方设计 !#!#! 河蟹食性
河蟹属杂食性甲壳动物 ! 既食动物性饵料 ! 又食植物性 饵 料 ! 但 以 植 物 性 饵 料 为 主 ! 其 摄 食 量随季节和水温的变化而有差异 # 图 !$ 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 蟹苗以 1# 元 -./ 计算 #
#+#+! 试验结果
表# 成蟹产量和不同规格成蟹比例
池塘号 成蟹规格 - %/- 只 & 成蟹产量 -./ 不同规格成蟹比例 -2
! # & %
!1, "1, !1, "1, !1, "1, !1, "1,
&&+1 %0+, &%+, %(+& )(+, %0+) 1!+& ,’+!
个阶 段 河 蟹 摄 入 的 营 养 ! 一 部 分 用 于 增 重 ! 一 部 分用于性腺的成熟转化 " 这个阶段的河蟹维生素 需求量大 ! 个体长大后蜕壳比较难 " 河蟹饲料配 方设计营养标 准 & 蛋 白 质 含 量 为 *)& ! 饲 料 总 能
图$
温度与河蟹摄食量的关系
朱正华 ! 江苏省南通市水产品检验测试中心 " 陈述平 ! 中国水产学会渔业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 号池塘作为养殖试验组 "进行对比试验 # !$#$ &$% 号池塘养殖管理相同 # 蟹苗投放情况见表 !#
河蟹的功效与作用
![河蟹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8140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8.png)
河蟹的功效与作用河蟹,又称螯蟹,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甲壳动物。
它的外形酷似螃蟹,但由于栖息在水中,所以腹部比螃蟹更发达,并且两只螯钳也更为有力。
河蟹的功效与作用非常丰富多样,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河蟹有着一定的健康保健价值。
河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河蟹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和代谢。
适量摄入河蟹肉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蛋白质,有助于增强体力、促进生长发育。
河蟹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 等。
维生素B1对心脑血管功能的良好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B2有助于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的健康生长,维生素E则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过氧化脂质的产生,促进新陈代谢。
常食用河蟹肉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预防和改善某些慢性疾病。
此外,河蟹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
其中,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也参与人体各种生理代谢过程;铁是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对氧气的运输和储存起到关键作用;锌是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免疫功能的调节。
河蟹富含这些矿物质,适量食用可以补充人体的营养需求,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和代谢。
另外,河蟹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河蟹性味甘寒,具有清热散毒、解毒、降火、利水等功效。
它可用于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
此外,河蟹还常被用来治疗黄疸、肝炎等疾病,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此外,河蟹在中医传统中还被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如月经不调、淋漓不净、产后产妇病等。
河蟹因其较高的价值而被广泛用作中药材,还广泛用于养生保健和中医食疗。
总的来说,河蟹既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又具有健康保健和药用价值。
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摄入对身体健康有益。
河蟹生态营养型配合饲料的配制
![河蟹生态营养型配合饲料的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cea6f35c77232f60ddcca1d8.png)
学药物 、药残 ,达 到了安全 、生态 、营养 、高效 的要
求 。配方 中使用 了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 ,保证 了
小肽 菜 粕 特二 粉 河蟹对 D H A 、E P A的 需 求 , 有 效 地 防 止 了 性 早 熟现 小麦 粉 磷 酸 二氢钙 象 ,使养殖 的河蟹 “ 体大 膏满” 。 免疫 多糖 二、河蟹生态营养型配合饲料 的制作及使用技术 微 生 态制剂
增 加 ,金鱼 体色逐 渐鲜 艳 ,且在 饲料 中 V 添加 2 5 0 0
组成是影 响着色效果主要 因素 。一般来说 ,鱼类对螺
旋藻和虾青素 的消化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与此相近 。
本试验结 果表 明,螺旋藻和虾青素沉积色素 能力
要 高于V ,因而 效果较好。因此 ,制定观赏鱼着 色饲 料配方 时,要 充分考 虑到增色 剂与其他营 养成分的相
饲 料中添 加螺旋 藻能增加金鱼 的体色 ,主要表现在 红 色的加深和光泽鲜艳。试验 阶段中,金鱼体 色随添 加 量 的增 加而 加 深 ,饲料 中螺 旋藻 添 加 7 % 最 为合 适 , 效果最好 ,这与在饲料 中添加 5 % 或1 0 % 的螺 旋藻粉 投
部位 通常体色 不 同,这 与鱼类遗 传特性 、环 境变化 、
3 3 0 0 3 9
2 . 影 响增 色部位 着 色效果的 因素 鱼类 体色的变 化包括形态学体色变化和生理学体色 的变化 。不同的
1 . 河蟹 不同生长 阶段所用饲料制作技术
蚤状 幼
体及大眼幼体 阶段 ,应食用微粒 子剂 型的饲料 。该剂 型 的饲 料呈细小沙粒状 ,直径在 2 0 ~1 0 0 微米 。可 供
毫 克/ 千克效果最 好 。本研 究 中,三种增色剂 均能 改
蟹类的营养需求研究及其配合饲料质量评价
![蟹类的营养需求研究及其配合饲料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42a4f0abed5b9f3f90f1c3f.png)
综合研究 资料表 明 , 河蟹各生 长 阶段蛋 白质需 求 量不同, 涵状 幼体 Z e , ) oaz 至大 眼幼 体 ( gl aM) mea p , o
为 4 %~ 5 M至 01 幼蟹为 4
中华 绒 螯 蟹 fr cer ie s , 称 河 蟹 ) 青 蟹 其它营养 素无法替代 , 由饲料供 给 , 饲料成 本 Ei h i Snni 简 o s 、 必须 且是
(cl ) Syl s 和三疣 梭子蟹 ( otn s fu eclt) 几 中 比例最 大的成分 。 ap Pr u tbrua 等 u t i u 此外 , 中蛋 白质作为能量利 用 饲料 种主要蟹 类健康 养殖业 的迅猛发 展 , 加速 了安全高 效 时将伴 随着氮 的分泌而影 响水质 ,故生产 出一种能满
关键词 中华绒 螯蟹 ; 青蟹 ; 三疣梭 子蟹 ; 营养需求 ; 配合饲料质量评价体 系
中图分类号 Q 9 43
Re iwso nut i n e v e n re tr quie e s a d he e al a i n s s e o r m nt n t v u to y t m f f r ul t d f e a iy o he Cr s o m a e e d qu lt ft ab
蟹 为 3 %~ 5 5 4 %,生长 发育前 期对饲 料蛋 白质需求 较 1 . 蛋 白质 .1 1 蛋 白质对于维持蟹类健康生长 、发育 与繁殖具 有 高 , 后期较前期低 。
lt a )等 几种主要 养殖蟹类 的营养需求研 究及 其配合饲料质量评价 的进展, u 主要 包括 蟹类的蛋 白质 、 氨 基 酸、 脂类、 脂肪酸 、 脂 、 固醇和碳 水化合物 等营养需 求研 究及 其配合饲料 质量评 价体 系, 磷 胆 对今后 开
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要注意哪些-
![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要注意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cbe413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8.png)
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要注意哪些?只要有合适的养殖环境,比如水质要清澈、有丰富的水草、弱光以及合理的水温等,河蟹都能正常生长。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养殖河蟹需要什么条件,要注意哪些。
一、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河蟹对水质很敏感,不合格的养殖水体是养不好蟹的。
如果养蟹池进入污染水,轻则使河蟹体内积累毒性,影响河蟹品质,食用对人体有害;重则使河蟹大规模死亡,造成重要经济损失。
二、生存环境建设要合理河蟹养殖不仅要水源充足,水深面阔、排灌方便,污泥少、水质清新,饵源充沛,而且还要根据河蟹的特性建设好河蟹的生存环境。
要有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浅水区面积之比为3∶1以上。
三、河蟹苗种要无病原微生物引进和使用有病或有病原体潜伏又未消毒的苗种,待发病的条件成熟时,就能造成某种蟹病的流行或大流行。
购买河蟹苗种要检验是否带有病原体,放入蟹池之前要进行消毒。
实践证明,从发病区引进的蟹种大都会发病,健康蟹种就很少发病。
四、要有合理的养殖模式一些养蟹户在养殖商品蟹的过程中,总会在5、6月再投养一部分仔蟹,年底收获时,捕成熟的蟹,留下的蟹继续再养,翌年5、6月再补充仔蟹。
对这种养殖模式,他们不但看不到它的危害性,反而认为是养蟹的“好办法”,结果造成大蟹和敌害残杀小蟹和软壳蟹的现象很严重。
而正确的做法是:放养的河蟹苗种要保证规格一致,养殖一个周期要彻底清塘消毒。
五、投喂的饲料营养要合理在养蟹过程中,有的养蟹户投饵不足,使河蟹生长慢,躯体瘦弱;有的投饵虽较多,但饵料质量差,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有的只投喂植物性饵料,不投动物性饵料,造成蛋白质缺乏等。
这些不正确的做法,使河蟹营养缺乏,抗病力就弱,因而发生各种病害的概率也就会高起来。
因此,要养好一池螃蟹,必须按照河蟹的营养需求来饲养管理,使河蟹健康生长。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3eecf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7.png)
河蟹养殖技术河蟹,又称长江稻蟹,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由于其美味可口、肉质鲜嫩,近年来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养殖河蟹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农民增加收入。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蟹的养殖技术,帮助养殖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河蟹养殖的要点和方法。
一、场地选择与准备1. 水质要求:河蟹适宜生长的水质为 pH 值在7-8之间,温度保持在22-30℃范围内,氧气含量要达到5毫克/升以上,硬度应在80-120 mg/L,总碱度在80-120 mg/L。
因此,选址时需要选择水质清洁、环境优美、水源充足的地方。
2. 池塘建设:河蟹适宜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因此,养殖河蟹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合适的池塘。
养殖池塘的选址要避开工业排污口、城市废水排放口等污染源,而且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同时要考虑避免洪水和干旱。
3. 池塘光照:为了提高河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需要合理控制池塘的光照。
河蟹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每天需要保证8-10小时的光照时间,以促进其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二、种苗选择与养殖管理1. 种苗选取:选择健康、体型完整、外壳完好、腿部无残疾的河蟹种苗。
避免使用病死或有病害的种苗,以防疾病传播和影响养殖效果。
2. 饲料供应:河蟹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稻谷、豆粉、菜叶等。
合理搭配饲料,确保河蟹获得充足的营养。
同时,饲料要注意新鲜和干燥,避免发霉变质。
3.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河蟹养殖的关键。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指标值,及时进行水质调整。
定期更换水源,保证池塘中的氧气充足。
4. 疾病防控:河蟹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如白点病、溶解病等。
定期对河蟹进行疫苗接种,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规范的管理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5. 养殖周期管理:河蟹的养殖周期大约为3-4个月,因此,需要根据养殖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和管理。
在河蟹成熟后,及时捕捞并进行下一周期的饲养。
三、河蟹销售与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在进行河蟹养殖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分析。
2024年河蟹养殖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河蟹养殖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b02f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7.png)
2024年河蟹养殖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河蟹是一种具有高蛋白质和营养价值的水产品,其养殖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河蟹养殖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市场规模、供需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河蟹养殖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0年底,我国河蟹养殖总户数达到30万户,规模约为1500万公顷。
其中,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农田和水域上。
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扩大。
3. 供需情况3.1 供应情况目前,我国河蟹养殖主要依赖于农村家庭和规模化养殖企业。
农村家庭养殖一般以小规模为主,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主要供应当地市场。
而规模化养殖企业由于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设备,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较高,主要供应跨区域和出口市场。
3.2 需求情况河蟹作为一种高蛋白质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河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此外,餐饮行业对于河蟹的需求量也较大,引领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4. 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4.1 市场竞争目前,我国河蟹养殖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养殖规模、养殖技术和产品质量等。
规模化养殖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优势,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农村家庭养殖则在市场份额上较少,竞争压力较大。
4.2 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市场对于有机和无公害的河蟹需求日益增长。
此外,养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推广,将使得河蟹的养殖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未来,河蟹养殖市场发展的重点将在于产品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
5. 投资机会与风险5.1 投资机会由于河蟹养殖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投资养殖河蟹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尤其是发展有机和无公害的河蟹,可以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追求。
5.2 投资风险养殖河蟹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疾病爆发和市场波动等。
此外,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不足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鱼虾蟹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
![鱼虾蟹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https://img.taocdn.com/s3/m/80eb3b9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e.png)
鱼虾蟹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鱼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鱼类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之一,其营养价值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而在鱼类的营养成分中,维生素K3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维生素K3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凝固,同时也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和维护。
而对于鱼类来说,维生素K3的需求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鱼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与其生长阶段和品种有关。
一般来说,鱼类在生长期需要更多的维生素K3来促进其骨骼的生长和维护。
而不同品种的鱼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鲤鱼和鲫鱼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较高,而鳕鱼和鲑鱼则相对较低。
此外,鱼类的饲料中也会添加适量的维生素K3来满足其需求量。
但是,如果鱼类长期缺乏维生素K3,就会出现骨骼发育不良、贫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虾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虾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鲜,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在虾类的营养成分中,维生素K3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虾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与其生长阶段和品种有关。
一般来说,虾类在生长期需要更多的维生素K3来促进其骨骼的生长和维护。
而不同品种的虾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养殖的白虾来说,其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较高,而对于野生的明虾来说,其需求量相对较低。
此外,虾类的饲料中也会添加适量的维生素K3来满足其需求量。
但是,如果虾类长期缺乏维生素K3,就会出现骨骼发育不良、贫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蟹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蟹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鲜,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在蟹类的营养成分中,维生素K3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蟹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与其生长阶段和品种有关。
一般来说,蟹类在生长期需要更多的维生素K3来促进其骨骼的生长和维护。
而不同品种的蟹类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养殖的大闸蟹来说,其对维生素K3的需求量较高,而对于野生的河蟹来说,其需求量相对较低。
适合河蟹蟹种培育的低磷成型配合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适合河蟹蟹种培育的低磷成型配合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84a0f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d.png)
适合河蟹蟹种培育的低磷成型配合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的步骤和流程如下:一、低磷成型配合饲料配方低磷成型配合饲料是为了满足河蟹蟹种生长期的磷营养需求而设计的。
下面是一种适合河蟹蟹种培育的低磷成型配合饲料的配方:1.基础配方:•玉米粉:40%•大豆粕:20%•小麦粉:15%•鱼粉:10%•蛋白粉:5%•鱼油:1%•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1%•磷酸二氢钙:0.5%•碳酸钙:0.5%•水分:7%2.磷调节剂配方:•磷酸二氢钙:2%•碳酸钙:2%3.其他添加剂配方:•酵母:1%•益生菌:0.5%•抗生素:0.2%二、低磷成型配合饲料加工方法与流程1.原料处理:将玉米粉、大豆粕、小麦粉、鱼粉、蛋白粉等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称量,并进行筛选和清洗,确保原料的质量。
2.配料混合:将经过处理的原料放入混合机中,加入磷酸二氢钙、碳酸钙等磷调节剂,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使各种原料均匀分布。
3.加水调湿:将混合好的配料加入适量的水,进行调湿处理,使配料的水分达到7%左右。
4.成型:将调湿后的配料送入造粒机中,经过挤压和切割,形成适合河蟹蟹种摄食的颗粒状饲料。
5.干燥:将成型的饲料颗粒送入干燥机中,通过热风的作用,将饲料中的水分蒸发掉,使饲料达到合适的水分含量。
6.包装:将干燥后的饲料颗粒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7.添加剂处理:将酵母、益生菌、抗生素等其他添加剂按照配方比例加入饲料中,进行充分混合。
8.质检:对成品饲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颗粒硬度、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饲料符合标准。
9.储存和销售:将质检合格的饲料进行储存,并按需进行销售。
以上为适合河蟹蟹种培育的低磷成型配合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的步骤和流程。
这个配方可以满足河蟹蟹种生长期的磷营养需求,而加工方法和流程则确保了饲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制作河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它以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因此,从湖泊、水库到池塘、稻田都在大规模的推行河蟹养殖,河蟹养殖的迅速发展,要求配合饲料产业也要相应跟上。
而我国目前关于河蟹配合饲料营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现将河蟹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制做一简述。
1河蟹的营养需求根据试验、改进,比较适宜的营养需求见表1。
1.1蛋白质和氨基酸河蟹从搔状幼体期至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5%~28%。
以白鱼粉、饼粕类、面筋粉、虾糠粉、蛋黄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粗蛋白质为45%的河蟹溞状幼体期配合饲料,其产品细度为80~250目,分别投喂于Z1~Z5期幼体,其幼体摄食后拖的粪便率高,变态整齐、蜕皮时间短、成活率高。
蟹苗出池后池底的残饵很少,用粗蛋白质为42%的配合饲料(开口料)喂养大眼幼体至V期幼蟹,经过约1个月的喂养,幼蟹生长快、活泼健康,其成活率约在50%,饲料系数在0.8左右。
河蟹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8%~36%,在此条件下喂养出来的河蟹个体较大,病害少,而且绝大部分养殖户都可盈利。
根据河蟹的生理特点,养成前期温度适宜,可喂36%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中期水温较高,河蟹生长相对缓慢,可喂28%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并结合投喂一些水草和杂粮;后期水温较适宜河蟹生长,此时河蟹大量摄食,为越冬贮备营养,可投喂33%的配合饲料,因此,秋末冬初捕捞的河蟹是蟹肥膏黄。
这样的喂养模式也符合河蟹养殖的"两头精中间粗"的投饵原则。
河蟹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河蟹将饲料中获取的蛋白质消化成肽、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后才能最终转化到蟹体组织。
河蟹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基本上和虾类相似,即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10种。
河蟹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适合需要量还未见报道,在设计配方时主要参照虾类,河蟹对添加的游离氨基酸生长效果不显著。
为了使配合饲料中氨基酸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河蟹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保证饲料原料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料原料时,尽可能使用多品种原料,如鱼粉、各种饼粕类、酵母、糠麸类等。
但是在使用饼粕类时要注意:花生粕尽管在河蟹饲料中可较大量使用,但易产生黄曲霉素,要注意保管和质量;棉粕中含有棉酚、菜籽粕中含有芥子甙等有毒物质,而且味苦,对于河蟹的适口性较差,因此,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不宜超过7%。
1.2脂类脂类是河蟹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物质,它可提供河蟹生长所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及磷脂等营养物质,还可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河蟹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很大,约为70%~83%,而其中多烯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又占很高比例。
此外幼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成蟹,而单烯脂肪酸的含量又显著低于成蟹,幼蟹的二十二碳四烯酸比成蟹的含量高出2倍多。
因此,幼体至幼蟹阶段的粗脂肪含量设计在6%~8%,成蟹阶段在3%~6%。
鱼油中含有多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未知生长因子,是河蟹饲料适宜添加的油脂原料。
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可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和加速蜕皮,饲料中适宜的添加量为1%~1.5%。
1.3粗纤维粗纤维一般不能被河蟹所利用,但却是维持河蟹健康所必须的。
适量的粗纤维可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道蠕动和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适宜的粗纤维含量是:大眼幼体至幼蟹期为4%~5%,养成期为6%~7%。
1.4矿物质与维生素河蟹对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的报道甚少。
在生产实践中,配合饲料中钙和磷的含量:幼蟹期以前钙为1.5%~2.0%,磷为1.8%~2.5%,钙、磷比约为1∶1.2,成蟹期钙为1.2%~2.0%,磷为1.0%~1.8%,钙、磷比约为1∶0.9。
矿物质和维生素在河蟹配合饲料中的日常用量见表2。
由于蜕壳生理和生长的特殊要求,河蟹对维生素、胆碱和肌醇的需要量较高。
维生素C在河蟹体内能参与几丁质的的合成,使甲壳硬化正常,提高蜕壳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并能提高河蟹的抗病能力;维生素D3对促进钙磷在肠道中的吸收及在骨基中的沉积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在制粒过程中易受高温而被破坏,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喷涂办法。
2河蟹配合饲料制作的几个关键2.1原料选择在畜禽饲料配方中玉米是用量最大的原料之一,故通常称畜禽料为能量饲料。
而河蟹对糖的代谢能力低下,对蛋白质需要量较高。
饲料蛋白质水平、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的比例都直接影响蟹的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另外,河蟹和鱼类一样是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蛋白质代谢的废弃产物为氨氮,这种代谢形式比畜禽代谢废物主要是尿素和尿酸消耗能量少得多,因此,河蟹利用的基本上是蛋白质,又称河蟹料为蛋白饲料,这与畜禽饲料有较大差别。
2.2原料粉碎粒度河蟹消化器官简单且短,消化道长与体长之比要比畜禽小得多。
消化腺不发达,各种消化酶因体温低活性均不高,肠道中消化作用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均较少,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明显短于畜禽。
因此,在饲料加工中,蟹饲料原料要求具有更细的粉碎粒度,通常情况下,普通鱼饲料的原料细度要求全部通过40目,而蟹饲料则要求95%以上通过80目。
较细的粉碎粒度有利于提高河蟹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混合均匀性和颗粒成型率,提高饲料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
2.3摄食方式与饲料溶散时间畜禽的摄食方式为嚼食或啄食,对饲料形状无特殊要求;鱼类为吞食,只要饲料粒径与鱼的口径相适应,饲料入水后即可被鱼类摄食,在饲料溶散时间上也不太讲究,正常要求在水中溶散时间不低于0.5h;而河蟹则为抱食,利用两只大螯将配合饲料送人咀嚼器中磨碎,然后才进入嘴里,因此,要求河蟹配合饲料在水中溶散时间必须在12h以上。
要达到适宜的水中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加含淀粉多的原料如次粉、小麦等的用量,制粒过程中淀粉糊化后产生粘性,从而增加饲料的水中稳定性;②添加非营养性的专用粘合剂,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高聚合物类粘合剂,如多聚脲甲醛,但此粘合剂用多后有毒性,要按规定量添加;③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
河蟹料需要较高的糊化度和水中稳定性,为此,一是加大环模的压缩比,可在20以上,这样原料在环模内挤压强度增大,剂压时间较长,能提高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二是采用3级调质器,调质温度在90℃以上,充分的调质使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提高了饲料的可消化性和耐水性。
另外,可采用后熟化工艺,让刚出模的热颗粒在高温高湿下持续一段时间,使淀粉进一步糊化,颗粒饲料在后熟化器中保温12min,淀粉糊化率可由33.3%提高到53%。
经过后熟化的颗粒饲料可提高耐水性。
2.4添加剂河蟹饲料除了为提高水中稳定性而使用粘合剂外,还需要刺激动物食欲,提高采食量,促进生长而使用诱食剂;为防止油脂氧化还需要使用抗氧化剂。
河蟹摄食量没有鱼类大,批次投饵量相对较小,饲料需要保存的时间要长,为了防止霉变,除了在高温多雨季节添加防霉剂外,还需将饲料水分控制在11%以内。
表1河蟹营养需求单位:%饲料类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水分≥≤≤≤搔状幼体期457~84151.5~2.01.8~2.511幼蟹426~75161.5~2.01.8~2.511养成前期365~66171.2~2.01.2~2.011养成中283~47171.2~2.01.0~1.811养成后期334~57171.2~2.01.0~1.811表2河蟹配合饲料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日常用量种类用量(mg/100g饲料)种类用量(mg/100g饲料)VA1100IUVC脂45VD3600IU肌醇13VE3铁8VB10.8铜0.3VB20.9锌3.5VB61.5锰2.6VB120.01碘0.02VK30.4硒0.02烟酸4.5钴0.03泛酸3.5镁12叶酸0.2近年来在河蟹养殖生产过程中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对河蟹发病特点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养殖管理者适时采取合适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措施,切实有效降低河蟹病害发生率,提高养殖成活率。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有关常见河蟹病害防治技术作一简介:1、颤抖病症状及危害: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
随着病程发展,指节变红,而且不断向上蔓延。
步足易脱落;螯足下垂无力,步足连续颤抖,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称为“颤抖病”,有时可见病蟹步足收拢,缩于头胸部抱成一团,或撑开爪尖着地,若将步足拉直,松手后又立即缩回,亦有人称为“环腿病”;解剖蟹体,可见体内积水,肌肉萎缩,鳃丝发黑或呈黄色,三角膜水肿,并呈现粉红色,胃肠无食。
此病对河蟹危害极大,发病较快,死亡率高,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仅2-3日。
主要危害体重100g以上的二龄蟹,当年蟹发病率较低。
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以生态防病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注重提高养殖环境质量。
病蟹用外消和内服方法综合治疗,外消药用0.3mg/L二溴海因等消毒药,内服蟹抖灵等,7天为一疗程;全池泼洒生石灰,调节池水成弱碱性。
2、黑鳃病症状及危害:该病由细菌引起,鳃部感染发病,病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
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也有人称为“叹气病”。
该病多发生于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预防及治疗方法:⑴、用生石灰清塘,保持池塘有5-10cm的软泥,过多淤泥应予清除;⑵、预防可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20ppm,夏季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⑶、治疗可用生石灰连续全池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20ppm;⑷可将病蟹置于2-3ppm恩诺沙星溶液中浸洗3-4次,每次10-20分钟。
3、腐壳病(甲壳溃疡病、壳病、锈病)症状及危害: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点,白点中部凹下,呈微红色并渐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袭成洞,导致河蟹死亡。
该病因河蟹步足尖端损伤被多种破坏几丁质的细菌感染所致,溃疡病蟹还可能被其它细菌或真菌感染。
预防及治疗方法:⑴、用生石灰清塘,发现预兆时用15-20ppm的生石灰全池泼洒;⑵、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⑶、发病池用2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1-2g/kg饲料,连续3-5天为一个疗程;⑷、重病蟹要立即除掉,防止疾病蔓延。
4、烂肢病症状及危害: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行动迟缓,摄食减少或拒食,最终因无法蜕壳而死亡。
该病是由于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致伤,引起病菌感染。
预防及治疗方法:⑴、避免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⑵、放养前将河蟹置于2ppm 的土霉素中浸浴可防止此病发生;⑶、发病后可用0.5ppm的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可控制此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