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归纳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知识清单考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3.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5.会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如患流感的小明,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传染源是小明传染源指:传染病患者(动物)和病原体携带者(动物)6.预防传染病措施:控制传染源:治疗、隔离、杀死、深埋、焚毁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消毒、个人卫生、灭蚊蝇、禁止随地吐痰、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餐具、献血前HIV检测、禁止进口、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远离病区、注射疫苗、锻炼身体注意了注意了:携带病原体的蚊蝇是传播途径,所以灭蚊蝇是切断传播途径!!!考点2 免疫和计划免疫1.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3.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4.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5.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6.免疫的主要功能:①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 好状态. •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 心。 •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 安慰 • 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青少年不吸烟、不饮酒,远离毒品。
• 1、早在10世纪中叶,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 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来预防天花。豆浆所起的作 用和人体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A ) • A、抗原 特异性免疫 B、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 C、抗体 特异性免疫 D、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 2、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开始的时候患病的人 数不多,但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 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A ) • A可能是一种遗传病 B这种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 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 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
举例 呼吸道粘 膜上纤毛 清扫异物
第二道 体液中的 防线 杀菌物质 和吞噬细 胞
第三道 免疫器官 防线 和免疫细 胞
泪液中的 溶菌酶使 病菌溶解
天花病毒 侵入人体 产生抗体
1、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2、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 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 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 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3、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 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 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当遇到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尽快拨 打120急救电话。 5.人工呼吸 每分钟15-20次 6.胸外心脏挤压 每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 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人教版】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当遇到一些突发紧急情况时,我们应力所能及的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发现因意外事故发生骨折的病人,应立即将病人移至安全的地方并尝试使骨折复位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答案】A【解析】【分析】对溺水、触电、煤气中毒导致呼吸暂停者,应马上拨打“120”,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详解】A、骨折发生后,应该马上把他送医院或立即向老师报告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用简单有效的方法紧急救助,如有伤口,先用现场最干净的布包扎伤口,千万不能帮他现场复位,防止骨骼发生移位,不好医治,A符合题意;B、发生意外事故,人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状况,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因此要立即打开门窗,将其转移到通风处,在拨打“120”之后,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B不符合题意;C、遇到心脏病发作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帮助其服药或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要随意搬动病人,C不符合题意;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
2.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

给初生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患过天花的人一般不会再患天花、给健康人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流感都是使人体产生各种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白细胞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而特异性免疫是后天性的,主要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
A、是药三分毒,中药虽然是纯天然草药,对人体还是有副作用,A错误;
B、要按说明书吃药,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B错误;
C、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力对外来的药物的一种排斥,运动员不一定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C错误;
B.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B正确。
C.遇到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心跳停止可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急救,不能随意搬动,C错误。
【详解】
A.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故A错误。
B.免疫对人体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故B错误。
C.吞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到人体的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对所有的病原体具有防御保护作用,没有选择性,所以吞噬细胞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要点

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要点一、选择题1.人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就可能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被猫、狗咬伤后注射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抗毒血清含有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C.家里饲养的猫、狗等宠物应及时接种疫苗D.被咬伤后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答案】A【解析】【分析】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
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
因此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的患者,注射的抗毒血清属于抗体,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而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B、C正确,A错误;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该病无法治愈,只能预防,所以被狗、猫等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进行防治,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疫苗和抗病毒血清,并了解其意义。
2.去年年底,全国大范围爆发流感,疾控中心监测出主要三种病毒,其中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关于流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有利于减少流感传播C.从传染病角度看,乙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D.在病情多发期,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教室内要紧闭门窗,防止感冒【答案】B【解析】【分析】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按蚊叮咬传播,其感染人的过程如图所示。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治疗疟疾患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按蚊是引发人体感染疟疾的病原体B.肝脏和红细胞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C.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D.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及时处理等)、切断传播途径(清洁、开窗通风、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预防接种等)。
【详解】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A错误;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因此,疟疾患者是散播疟原虫的传染源,B错误;C、按蚊是能够传染病原体的动物,因此按蚊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的传播途径生物媒介。
所以控制按蚊数量能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C正确;D、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用青蒿素治疗患者是控制传染源,D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病原体、传染源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2.去某些热带国家旅游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等传染病疫苗获得“国际预防接种证明书”。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下列关于黄热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热病毒是黄热病的传染源B.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C.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D.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原【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人教版】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血液中吞噬细胞吞噬各种病菌B.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C.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D.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患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患天花”。
故选B。
【点睛】理解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去某些热带国家旅游时,需要接种黄热病等传染病疫苗获得“国际预防接种证明书”。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出血等为主要症状,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下列关于黄热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热病毒是黄热病的传染源B.黄热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C.消灭伊蚊可切断黄热病的传播途径D.接种黄热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原【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
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详解】A.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黄热病毒属于黄热病的病原体,故A错误。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某同学体验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体、控制传染源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答案】D【解析】【分析】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给某同学注射的乙肝疫苗,进入某同学体内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者。
故选D。
2.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正确的是()A.肺结核与结核病毒B.血吸虫病与钉螺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详解】A.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故A错误。
B.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钉螺属于传播途径,故B错误。
C.足癣是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而不是细菌,故C错误。
D.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天花的病原体是天花病毒,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3.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答案】A【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笔记重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疫苗接种(如图)配合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
注射新冠病毒疫苗()A.是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重要措施B.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能刺激人体产生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D.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都能有效预防答案:C分析:(1)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A.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
BD.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
因接种新冠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所以无法预防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故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D错误。
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的角度上来说,疫苗属于抗原,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C正确。
故选C。
2、“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如图①②是某校模拟救护演练所采用的救护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①抢救结束后才拨打120电话呼救B.进行①时,应先使患者呼吸道畅通C.①的抢救措施为口对口吹气法D.②为b处动脉出血,应按a位置止血答案:A分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A.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A错误。
B.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所以①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B正确。
C、采用①的抢救措施为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C正确。
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

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房”已成为大多数老百姓的习惯.购买药品时无需特别关注的是药物的()A.大小和形状B.成分和用法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D.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答案】A【解析】【分析】(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的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2)服用药品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药物的大小和形状无需特别关注;药物的成分和用法、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都需要特别关注。
因此购买药品时无需特别关注的是药物的大小和形状。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正确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
2.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说法是()A.偶尔喝醉酒不防碍身体健康B.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C.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D.不吸烟,远离毒品【答案】D【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据此解答。
【详解】现代入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不吃油炸食品等。
高蛋白食品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要合理膳食,可见,D属于健康生活方式。
【点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某研究团队发现疟原虫对小鼠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下列关于该研究的推断合理的是()A.对小鼠免疫系统而言,疟原虫和肿瘤细胞都是“自己”成分B.疟原虫入侵后,小鼠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疟原虫入侵后,可能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识别、杀死异常细胞D.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推广到人的肿瘤防治上【答案】C【解析】【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B符合题意。
【学科网考点定位】急救的方法。
【名师点睛】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5.在一次车祸中,一青年左大腿股骨骨折,皮肤受到创伤,失血200毫升。对这样的伤员,下列治疗措施没有必要的是
A.股骨复位固定B.输血200毫升,及时补充血量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
7.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用少量青霉素做皮试,如果注射处有较大红肿现象,该患者则不能注射青霉素。由此可知,对这个患者来说,青霉素成了( )
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失效药物
C、病原体是引起某种传染病的细菌、真菌或者寄生虫等,错误。
D、疫苗是用失活的或者减轻毒性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错误。
【点睛】
掌握抗体和抗原的概念是本题解题关键。
2.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血管健康影响人的寿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吸烟不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会加速脂类物质沉积,加重心脏负担
试题分析:人体免疫依靠的是我们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如鼻毛、气管黏膜上纤毛等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2.出血和止血
判一判
(1)用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 (
(2)用药要做到“对症下药”。 ( √ )
× )
(3)有效成分由化学物质合成的为西药,有效成分从植物体内提
取而来的为中药。(√)× )(4)为预防感冒,要经常服用抗生素。(
考点4
健康的生活方式
命题点1
传染病和免疫
1.[2016· 泰安,1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C )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B.吞噬细胞消化病原体 C.患过麻疹的人对麻疹病毒有免疫力 D.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溶解病菌 2.[2014· 泰安,24]在一次体检时,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 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 别是( D ) 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原、特异性免疫
3.[2013· 泰安,23]H7N9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确诊的患者大都有禽畜类接触史,疫区对患病的禽畜类采取了 焚烧等防控措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 A.H7N9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 B.患病的禽畜类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 C.“对患病的禽畜类焚烧”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若H7N9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注射后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 免疫 4.[2012· 泰安,58]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 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 B )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C.抗原和抗原 D.抗体和抗体
3.C 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传 染病角度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患病的禽畜类是 传染源;“对患病的禽畜类焚烧”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若 H7N9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注射后产生的抗体只对H7N9病毒起 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4.B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 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而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抗 原。麻疹病毒是病原体,能引起人体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所以麻疹病毒是抗原,人体内因其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是抗体。
八下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归纳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归纳【课标链接】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5、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6、说明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7、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8、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9、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知识框架图】【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传染病和免疫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历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感染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名师点拨】(1)细菌≠病原体不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都是病原体。
大多数细菌属于正常菌,与人体共生,只有那些能引起人生病的才是病原体。
(2)如果某人对某种病具有了抵抗力,则此人不再是该病的易感人群,但是此人可能是另一种病的易感人群。
如王丽患过麻疹,具有对麻疹的免疫力,则王丽不再是麻疹的易感人群,但是王丽不具有对结核病的免疫力,她属于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2、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与功能(2)抗体与抗原①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②抗体: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③以麻疹病毒为例,图示抗原和抗体的关系(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在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又称先天性免疫。
河南省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必考知识点归纳

河南省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目前,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如同“世纪瘟疫”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细胞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B.新冠病毒与细菌一样进行分裂生殖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该病毒的结构D.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避免吸入该病毒答案:D分析:病毒极其微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病毒是颗粒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所以,必须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A.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生活,A错误。
B.新冠病毒的生殖方式为自我复制,B错误。
C.新冠病毒体积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C错误。
D.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因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避免吸入该病毒,D正确。
故选D。
2、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温馨提示:回家后注射部位保持清洁,24小时内不洗澡。
这是因为注射的针孔部位有损伤,病菌容易突破第_______道防线,造成感染。
A.一B.二C.三D.四答案:A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接种疫苗时,注射的针孔部位,皮肤受损,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病菌容易突破第一道防线,造成感染。
故选A。
3、下列家庭小药箱中的药物,可以用来处理手臂擦伤的是()A.碘伏B.眼药水C.风油精D.藿香正气水答案:A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A.碘伏可用来消毒,故表皮轻微擦伤涂碘伏可防止感染。
所以,碘伏可以用来处理手臂擦伤,A正确。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集锦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集锦单选题1、下列均为遗传病的一组是()A.糖尿病、大脖子病、侏儒症B.坏血病、夜盲症、佝偻病C.血友病、白化病、色盲症D.新冠肺炎、流感、艾滋病答案:C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A.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大脖子病是由于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过少可能会引起糖尿病,它们均不属于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所导致的,夜盲症是由于缺少维生素A所导致的,佝偻病是由于成年缺少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都不属于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
C.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都属于遗传病,C符合题意。
D.新冠肺炎、流感、艾滋病都是由于感染病毒导致的,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分析错误的是()A.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B.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C.注射新冠疫苗预防新冠属于特异性免疫D.免疫系统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答案:D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A.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它能分泌胃酸,A正确。
B.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所以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B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归纳【课标链接】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5、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6、说明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7、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8、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9、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知识框架图】【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传染病和免疫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历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感染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名师点拨】(1)细菌≠病原体不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都是病原体。
大多数细菌属于正常菌,与人体共生,只有那些能引起人生病的才是病原体。
(2)如果某人对某种病具有了抵抗力,则此人不再是该病的易感人群,但是此人可能是另一种病的易感人群。
如王丽患过麻疹,具有对麻疹的免疫力,则王丽不再是麻疹的易感人群,但是王丽不具有对结核病的免疫力,她属于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2、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与功能(2)抗体与抗原①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②抗体: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③以麻疹病毒为例,图示抗原和抗体的关系(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在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又称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又称后天性免疫(4)免疫的含义和功能①含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小宝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②功能:A:防御保护: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B:自身稳定: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5)计划免疫:①概念;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②意义: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③免疫类型:特异性免疫。
知识点二用药和急救1、用药(1)安全用药: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2)药物的种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①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②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适用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
(3)安全用药常识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2、急救(1)“120”紧急呼救。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如果病人呼吸停止的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3)出血和急救:①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冲洗干净伤口;贴上创可贴或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②大静脉或动脉出血:拨打电话120;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大静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则在近心端止血。
知识点三了解自己,增进健康1、健康(1)概念: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健康生活的要素做到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保持愉快的心情(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2)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3)调节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
(2)现代文明病:又叫“生活方式病”,受遗传因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坚持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4)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典例精析】【例1】(2013·赣州)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A.杀死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针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针对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环境采取的措施为切断传播途径;针对健康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为保护易感者。
注意个人卫生,坚持饭前洗手,属于传染病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C【例2】(2013·德州)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斌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预防天花,其中痘浆和预防天花的方法分别属于()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类型。
人体的免疫类型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而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的后天防御功能;从题上分析,早期人类预防天花的方法是接种天花病人的痘浆,说明这种防御功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建立的,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的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相当于抗原,目的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抵抗天花病毒的侵入,维持人体健康。
【答案】B【例3】(2013·漳州)如图是某药盒上的部分使用说明,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地是()A.这是一种非处方药B.此药可用于治疗肺炎C.每日用药量不能超过4粒D.此药现在已过保质期【解析】由题意可知该药是“OTC”属于非处方药,该药主要适用于呕吐腹泻的,所以此药不可以治疗肺炎,一次4粒,一日两次,所以每日用药应不超过8粒,该药到2015年7月16日才失效,所以此药还在保质期内。
【答案】A.【例4】(2013·湘潭)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为了提高成绩,通宵学习B.为了保持苗条身材而节食C.积极参加体育活动D.适量吸烟、饮酒【解析】本题考查健康生活的知识。
通宵学习不利于身体的发育,也不利于大脑的正常功能,除了会损害健康,也不利于提高成绩。
节食无法保证身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对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均有危害。
【答案】C【例5】(2013·滨州)2013年春,流感家族中的一位不速之客-H7N9不期而至,拨动着中国内地民众的神经.H7N9型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截止5月16日16时,全国已确诊130人,36人死亡,72人痊愈.迄今为止,没有迹象表明H7N9病毒已发生人际间传播,目前没有疫苗.据国家疾控中心网站介绍,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传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1)H7N9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该病的,病毒没有.(2)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H7N9型禽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这属于。
(3)若H7N9型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那么注射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它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4)为防治H7N9型禽流感,某些同学自己购买了板蓝根冲剂,其包装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药(填“处方”或“非处方”).(5)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A.医生 B.农民 C.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 D.司机.【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传染病、免疫及安全用药的知识。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
H7N9型禽流感病毒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禽流感,从传染病角度看,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引发流感的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禽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对患者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勤洗手、室内勤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若H7N9型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注射该疫苗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分析,H7N9型禽流感疫苗属于抗原。
该抗体只针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起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用药时注意查看药品的使用说明书,非处方药的标志是OTC。
(5)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对于H7N9型禽流感来说,与禽类接触较多的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的人容易受感染,是该病的易感人群。
答案:(1)病原体细胞(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3)抗原特异性免疫(4)非处方(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