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和心态调查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和心态调查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青年涌入城市生活与发展,我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这个群体。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群体,我们必须要对他们进行一次完整的调查。
我们知道进城务工青年是农村青年中最少保守思想、最拥护市场经济、最具有开创意识的一个群体,进城务工青年队伍长年往返于城乡,大大促进了城乡经济文化的建设发展和相互交流。
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于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总的来说,深入了解进城务工青年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生活心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关键词: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态生活心态在翻阅了大量的材料以及相关的报道后,我知道了:早在十多年前,共青团就敏锐地关注到这一群体,从1993年团中央实施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东西互助——劳务协作”开始,到1996年联合有关部委开展首届全国“十杰百优”进城务工青年评选,再到2006年联合11部委深入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进一步加强青年农民工工作,各级共青团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做好进城务工青年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所以,我就对进城务工青年他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们对生活的心态感到兴趣。
那么此次我走访了一家制鞋厂,进行为期10天的关于进城务工青年的调查。
调查中,我对进城务工青年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产生了自己对进城务工青年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关于进城务工青年的生活状况,我将其分为收入待遇、权益保障以及精神文化生活三个方面。
收入待遇直接决定了生活状况的好坏。
所以要想调查进城务工青年的生活状况,第一个方面就必须要调查他们的收入水平及待遇保障。
在我所调查的制鞋厂的进城务工青年里面,他们大多数的平均月工资为1200元左右,而较比与他们在原先农村地区约500元左右的平均月收入而言,在这里的工资所得算是不错的了。
而且,每逢过年过节,公司都有发放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
从社会大方面来说,进城务工青年与在农村待业或就业的青年相比,收入还是可观的。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第一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上个学期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次课外作业,在暑假进行一次课外实践调查活动。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的调查”这个主题,而这次实践调查活动的地点选择在广东东莞沙田镇一家大型出口玩具厂,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工业化程度高,大小工厂众多,聚集了大量的农民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
同时,我本人也在这里进行暑期工活动,一边工作一边进行调查,调查主要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为期一个半月。
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已经成了社会就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特有的现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社会农民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解决他们的问题有助于社会更好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城镇建设中来。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该工业镇农民工就业环境和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部分农民工仍然面临着工资待遇偏低、工作强度大、子女上学难等问题。
一、沙田镇农民工进城务工基本情况1、多项措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
近年来,广东省各级政府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与克扣问题。
如某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筑施工企业缴纳农民工工薪预留金的规定》,要求建筑中标的工程项目,首先到劳动保障部门申报,按工程造价中工资总额的20%收取农民工工薪预留金,如果建设单位或建筑企业不能按期支付农民工工资,则直接从预留金中支付。
2、农民工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
为帮助农民工提高维权意识,保护其合法权益,全县各乡镇积极开展农民工务工前法律培训,免费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借助新闻媒体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务工农民的法律意识,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
为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近年来有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
《2024年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范文
《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我国的经济大潮中,进城务工成为众多多民族地区居民为了寻求更好生活条件而采取的重要方式。
本篇研究旨在全面探讨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相关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方向,同时也为进城务工人员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多民族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加。
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涌入城市。
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
同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四、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分析1. 经济状况进城务工人员的经济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他们往往从事低收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收入水平较低。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承担着家庭的主要经济责任,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同时,他们还需要面对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如住房、教育、医疗等。
2. 居住状况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
他们往往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农民工聚集的社区。
这些地方的居住环境较差,设施不完善,缺乏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租房难、房价高的问题。
3. 社交状况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交圈相对狭窄。
他们往往与同乡、同事等形成较为紧密的社交关系。
由于工作忙碌、语言障碍等因素,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相对较少。
这使得他们在城市中感到孤独、无助。
4. 心理健康状况由于生活压力、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他们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关注和帮助。
五、建议与对策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提供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降低生活成本。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
题目: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的调查XX: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开展,城市规模急剧膨胀,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同时也为农村的人提供了大量就业时机,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立者的一员,活泼在城市的各个岗位上,为城市的开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农民工中的大局部做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但是可以利用和支配的资源却是相当少。
?中国民工调查?公布中国现有民工3.12亿,在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群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辛酸与故事,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又如何。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走进这个既庞大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调查目的: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进城务工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调查对象:xxxxxx进城务工者〔建筑工人〕调查方式:观察式、访谈式——本次调查历经3天,通过与农民朋友的对话,对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进展了了解。
主要从农民朋友的收入、权益维护、工作类别、自我认知等几个方面进展访谈,进一步去探究这样一个庞大人群背后的故事。
工作类别脏苦累险俱不怕进城务工人员多从事一些城市中二三产业,许多城市居民在选择工作上“挑肥拣瘦〞,对于有些工作甚至不屑一顾,一些根本的生活往往都会依赖进城务工人员。
而进城打工的农民一般为临时工、合同工,他们对工资的期望值不高,对工作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社会地位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考虑。
他们有的从事一些城市居民不愿干的工作,例如:掏下水道、环保工人、建筑、搬运、家庭保姆等。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大多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作,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危险性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态远不止一句“脏苦累险〞就可以概括的。
工作收入城市要比农村高众所周知,务工收入要高于务农收入,但农民工仍属于低收入人群,其收入往往会很快转化为消费。
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根本上都带回家里,用于修建新房,购置大宗家用电器、支付孩子的学费以及维持家庭的正常开销。
由于国家的二元构造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剪刀差越来越严重,农民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相比,越差越远,所以,好多农民朋友才来城市寻找出路。
进城农民工调查报告
进城农民工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与之相应的是,城市工作机会的增加和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这一切的功臣就是城市建设者们,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进城农民工。
在城市发展中,农民工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他们的生活和就业状态如何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本文对农民工进行了调查,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这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对农民工问题的一些思考。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主要面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调查时间为2021年8月份,所选定的城市是全国大中城市的代表。
调查结果1.农村转型无法解决农民工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工取得城市工作机会是因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和转型所带来的机会,然而,这些机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不断减少,甚至有正在劳动的农民工被迫返回农村,这就暴露了农村转型无法扭转农民工现状的事实。
2.农民工待遇和权益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普遍获得的待遇与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他们一般租住简陋的住房或者集体宿舍,收入也很有限,因为他们没有获得劳动保障、社保以及其他福利保障。
这是由于农民工常年居留在城市,却缺少城市户口和有效工作证明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和生活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未来发展前景的缺乏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农民工从事着工程建设、垃圾清理、餐饮服务等比较底层的工作,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这些工作有可能会被机器和技术所代替,这就使得农民工将来发展前景缺乏保障。
结论和建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发展,在未来,如何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将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命题。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1.农村转型进一步增强支持力度,尤其是农村土地的流转与资产化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促进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
2.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及职业技能提升,使农民工能够适应城市新型职业的需求。
3.政府部门应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关注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福利和薪酬水平,并规范农民工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及心态调查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及心态调查——对江西省永修县进城务工青年的调查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就业。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且主要以青壮年为主。
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超过1.2亿,其中16—40岁的农民工占到了80%以上,平均年龄为28.6岁。
可以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进城务工青年问题。
现实表明,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城市化的结果,而务工青年问题的解决对于三农问题和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大影响。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状况,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这些都不是偶然地,因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中国人口社科院人口研究研究所前几年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劳动力流动对GDP贡献率达30%以上,农民工已占第二产业岗位的一半以上,商业和餐饮业53%,加工制造业的68.2%,建筑业的79.8%。
在中国的大工程建设中,有哪一项工程的建设能离开他们的身影呢?但现实中,进城务工青年在工资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培训就业、生活居住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经济、政治、文化等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及其衍生的社会问题,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发展还是从加强社会管理的角度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进城务工青年在工资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培训就业、生活居住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并把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引起社会对进城务工青年的关注,为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更好地工作提供一些条件。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城市农民工(以下简称农民工)是指在城市从事农村劳动者,他们的生活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调查。
该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300名城市农民工参与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经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调查显示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超过70%的农民工每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只有少部分人的收入超过3000元。
这使得农民工往往难以维持自己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教育和医疗等。
其次,在住房方面,约60%的农民工居住在出租房或者集体宿舍,无法享受到稳定的住房条件。
同时,由于住房成本较高,部分农民工只能选择集体寝室或拥挤的临时住所,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压力。
再次,在教育方面,农民工子女面临着诸多困难。
调查发现,超过60%的农民工子女就读于农民工子女学校,这些学校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素质教育。
此外,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农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常常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此外,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险问题也是城市农民工关注的焦点。
调查显示,只有不到50%的农民工参加了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这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和意外事故时无法得到及时和充分的医疗救助和经济保障。
总体上看,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较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大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力度,确保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应加强城市农民工公共住房建设,提供安全、舒适、价格合理的住房,确保农民工有一个稳定的居住环境。
再次,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此外,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医保制度和社保制度,确保农民工在面临疾病和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和经济保障。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一、写在前面的话1.社会实践调查项目的确立2.社会实践调查项目的意义二、多角度调查1.本地走访调查2.外地网络调查三、问卷展示及分析1.问卷展示2.问卷分析四、总结与反思五、对策和建议六、附录1.参考书籍2.参考其他资料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一、写在前面的话1.社会实践调查项目的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就业。
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且主要以青壮年为主。
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总数超过1.2亿,其中16—40岁的农民工占到了80%以上,平均年龄为28.6岁。
可以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进城务工青年问题。
现实表明,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城市化的结果,而务工青年问题的解决对于三农问题和城市化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大影响。
自上世纪80年代木,我国城市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流动于城市和农村及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进城务工青年。
进城务工青年是尚未被承认的产业工人,在现代产业分工体系的作用下,出现了二次分化,也就是在原来意义上的农民分化为若干职业群体后,作为其中一个统一身份的流动农民内部的再分化,即形成若干类别群体或等级群体的过程。
这种分化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进步。
本调查主要是考察进城务工青年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指年龄集中于15—34岁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市务工的青年劳动者,或者是从农村迁徙或流动到城市中暂住城市以谋求比在农村更好发展机会的青年打工人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进城务工青年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的一部分。
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其中18—26岁占72.6%,也就是说我们当前的进城务工青年的主体已经是“80后”。
《2024年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范文
《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多民族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为了生计和家庭,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
本文旨在通过对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工作状况、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问题,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二、研究背景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为了生计而进入城市打工的人员。
他们大多数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或者是在家乡难以找到工作的年轻人。
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就业机会等多种因素,这些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然而,他们的生活状况却存在诸多问题,如住房困难、劳动权益保障不足、子女教育问题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调查研究。
具体而言,我们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城市和地区,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同时,我们还对一些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工作状况和社会融入情况。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观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四、研究结果1. 生活状况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农村的农民工宿舍中,住房条件较差。
同时,由于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语言沟通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城市生活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2. 工作状况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状况也不容乐观。
他们中的大多数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劳动,工作强度大、收入低。
同时,他们的劳动权益保障也不足,存在着欠薪、工伤等问题。
此外,由于缺乏技能和知识,他们也很难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3. 社会融入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社会融入的问题。
由于文化背景、语言沟通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往往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女性务工者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分析
女性务工者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乡之间出现的农民工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女性农民工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主要介绍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从她们的进城原因,进城职业选择的方向来逐步了解她们在城市的生活现状。
标签:女性农民工;城市;生活状况1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的职业选择1.1环卫保洁和家政服务环卫保洁主要包括清道夫、公共场所保洁员等。
家政服务主要包括保姆、临时钟点工等。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卫保洁和家政服务业在全国各大城市方兴未艾,各类家政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类工作对从业者的守时观念、服务意识,还有诚信度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
相应的薪资待遇也比较丰厚。
这也是吸引更多农村女性进入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1.2餐饮娱乐餐饮娱乐行业包括餐厅服务员、洗碗工、美发按摩、歌舞厅服务员等。
这也是女性农民工进城后选择较多的行业之一。
由于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庞大,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流动性大,餐饮娱乐行业需求量较大。
加上这类行业薪酬较低,也不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对于一般的农村女性,只需要热情,细心和勤劳,就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
不过,在诸如美发按摩、歌舞厅等一些场所,女性的美貌和身体却变成了一种用来交易的商品。
这些行为孳生出大量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而一些从业女性农民工则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1.3纺织轻工进入城市的女性农民工们,大多从事服装纺织、鞋帽制作、原材料加工等工作。
目前中国经济以出口导向型为主,这些岗位的需求量巨大,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女性劳动力。
相对其它行业,这些岗位的休假、薪酬都比较稳定。
但由于这些工业区都处于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严重,治安状况也不容乐观,身处工业区内的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据相关学者的亲身体验。
在深圳,广州等原材料(尤以化工产品为多)生产加工的私营企业里,现场空气中充斥着粉尘、有毒气体等,女工们终日忍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
当前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工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当前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当前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1】农民工城市边缘人的角色注定了其问题的复杂性,作为具有复杂社会背景的特殊群体,数目庞大的农民工权利的实现程度和生活状况的改善程度无疑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概况农民工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出现的特殊现象。
在目前的学术界,我们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在身份的界定上存在着二元性,即他们既有农民身份又有工人身份,有工人之实却无工人之名。
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很多应有的权利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为了切实调查农民工实际的生存状况和权利实现情况,XX年1月、2月、7月和8月,笔者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在山东、河南、甘肃、陕西、山西、新疆等省、自治区进行了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状况的调研,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由于选取的学生都有充分的条件接触到农民工群体(如家人或亲戚是农民工),所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问卷所占的比例都很高,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回收329份,有效回收率为94%。
这一调查虽不足以反映我国农民工的整体状况,但整个调研完全是一种纯民间的行为,且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都很强,因此,通过对这些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农民工的更接近真实的信息,为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提出思考。
在此,也感谢我同事杨洪晓,学生郑扬、薛泽林、范才营、侯莉媛、李莉、王苗苗等为该调研所做的贡献。
二、农民工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被调查的群体既有第一代农民工,也即年龄较大的部分,其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上。
也有新生代的农民工,也即比较年轻的那部分群体,年龄在20岁到30之间。
其文化程度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初高中比例相对较高,占到了总数的45%,中专以上的有%。
分析认为,这些拥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应该多属于第二代农民工,也即农村里那些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后因升学无望而辍学的年轻一代,他们直接告别乡村,进城进厂打工以挣钱补贴家用或为自己未来积蓄资本。
进城务工者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进城务工者生存状态调查报告完成人:青农人文公管1302社会实践团队员:李源杨维宁张瀚予徐姝指导老师:张水玲实习单位:夏庄街道青少年服务站一、调查说明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截至2011年2月,我国的农民工总数已达到2.4亿之多,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很多地方,农民工的诸多权益与城镇职工还存在不平等的方面,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发人深思。
夏庄周边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夏庄街道农民工市场,农民工兄弟作为城市重要的城市建设者,却在忍受着这个社会不公平的对待,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频频出现农民工讨薪难、就医难、获赔难、工作环境艰苦、工时长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发生。
2、调查目的(1)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将会利用好夏庄街道青少年服务站的优势条件进行关注性的问卷调查,并且利用机构的影响力对农民工兄弟提供法律和情感上的帮助,提高夏庄社区服务中心的宣传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工兄弟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2)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引发我们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思考,引导其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全社会都在关注农民工维权问题,我们深入一线,得到了第一手资料,为大家了解农民工维权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3、调查时间2014年8月15日————2014年8月20日4、调查地点夏庄街道农民工市场5、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为确保问卷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次调研采取了现场填写、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2份,获得有效问卷72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72%。
)6、分析重点工时工资福利安全保障劳动合同维权保险法律二、调查数据1.每周工作天数A.5天以下34%B.5天32%C.6天19%D.7天2.务工人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8%40%35%A.8小时以下B.8小时C.9小时D.10小时E.10小时以上3.每月平均工资B.1400-200016%26%D.3000-400035%4.除工资外是否有其他福利保障85%7%5.是否遇到拖欠工资情况28%62%D.没听说过,也5.(2)如遇拖欠工资现象,是否检举过相关负责人44%B.有,而且取得了成功6%C.努力过,但没结果50%D.无所谓0%6.工作场所是否采取安全保障措施A.有采取6%51%采取措施32%D.没有在意7.是否与现单位或雇佣者签订劳动合同A.已签订86%C.无所谓8.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用工协议的原因A.企业未签52%签13%个事31%9.是否办理了社会保险A.已办理63%C.不清楚如何办理26%9.(2)若已办理是怎样办理的38%62%10.当您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务工人员的选择情况41%解决19%职业21%11.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务工人员的选择情况17%57%12.国家出台的一些针对劳动的法律法规像劳动法,工伤鉴定及处理办法等,务工人员的选择情况B、只是简单了解46%33%13.务工人员了解法律情况A、劳动合同法38%4%益保护法45%D、集体合同条例14.您最希望政府在下列哪些方面提供帮助(多选)17%7%12%13%培训7%动合同9%17%10%三、调查分析 1、工时问题1、农民工散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一周的工作天数不是固定的,是根据市场情况和农民工出工意愿决定的,一周工作5天和5天以下的占了66%,说明了近期农民工市场用工需求不足,农民工不是每天都有活干,但是也有15%的有专门技能的农民工一周内每天都有活。
农民工现状调查
农民工现状调查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工资收入比较低,生活质量比较差,居住、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休闲方式比较单调,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子女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据调查,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普遍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出很多,外出务工是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许多农民工在城里工作生活,除了维持日常开支外,其余的基本上寄(带)钱回家乡,成为留守孩子、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
城市农民工劳动就业情况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
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 %,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占10.51%。
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老板招募。
农民工的待遇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大多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据调查,有29.19%的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有20.14%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7.88%的人居住在工作地点,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
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难,虽然逐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就学都只能选择价格稍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国务院文件国发[2006]5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范文
《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多民族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中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然而,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多民族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中既有青壮年劳动力,也有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
由于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对多民族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设计主要围绕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状况、生活状况、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设计。
深度访谈则针对特定群体进行,以获取更深入的资料。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地统计部门、调查机构以及实地调查所得数据。
四、研究结果分析1. 基本情况:进城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例相对均衡。
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民族分布广泛,涉及多个少数民族。
2. 工作状况: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从事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的基层工作。
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同时,他们的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障存在较大问题。
3. 生活状况: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多数居住在集体宿舍或租赁简陋房屋。
生活开销大,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家庭生活压力较大,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较少。
4. 社会融入: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面临着文化差异、语言沟通、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挑战。
部分人存在社会融入困难,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问题与挑战1. 就业问题: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稳定性差,就业机会不均等,职业技能培训不足。
长沙市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湖南商学院暑假社会调查汇报题目长沙市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汇报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经济学班级经济1301学号学生姓名刘玉龙指导教师彭炳忠职称教授2023年 9 月 6 日长沙市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状况调查汇报一、调查时间我于二零一五年七月十五号到八月一号在长沙市为期两周旳实地调查。
二、调查地点长沙市内旳小区,既有大市场、工业园区,学校所在地,也有城郊结合部;尚有建筑工地,街道马路,餐馆酒楼等。
三、调查目旳根据学校对本科生旳实习规定,我在长沙市对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状况进行了为期两周旳调查,分析进城务工人员中存在旳问题,探讨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旳发展变化趋势,并针对所发现旳问题提出对应旳提议。
四、调查过程(一)调查内容和措施本次调查以进入长沙市务工、经商人员为调查对象,我将采用配额抽样方式,选择1000名在长沙市城区工作或从事个体经营旳外来人员。
在组织问卷调查及调查过程中,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式,第一阶段抽选进城务工、经商人员较多旳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雨花区、开福区、长沙县六个区县;第二阶段从六个区县中每个区县抽选3个小区,每个小区调查50份问卷,合计抽选18个小区,900个样本开展调查。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共调查100个样本。
(二)基本信息资料900名被调查务工人员信息显示:长沙进城务工人员旳男性比例略高,七成以上已婚,八成为青壮年;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少数;六成参与过技能培训;仅两成来自市农村。
(三)就业与收入状况1、进城前多数亦农亦工。
被调查旳900名务工人员在进城之前,有23.1%旳人在家务农,12.9%旳人经商,12.1%旳人有时务农有时经商,16.1%旳人是乡镇企业工人,此外尚有35.8%旳人从事其他职业,如司机、学生等。
2、进城八成在一线工作。
目前旳职业状况调查表明,900名进城务工人员中,企业一线从业人员旳比例最高;另一方面为个体私营业主;再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企业主占少数。
透过调查,揭开进城务工人员暑期生活真相——总结报告
透过调查,揭开进城务工人员暑期生活真相——总结报告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进城务工人员。
这些人为了生计,来到城市打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他们的生活状况却往往被人所忽视。
本文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暑期生活进行调查,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展示了这些工人真实的生活状况。
一、进城务工人员暑期生活简介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来自农村,离开亲人、家乡和亲友,在城市里的生活既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挑战。
其中的一些人可能只在城市里待上一年或更短的时间,而另一些人可能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甚至数十年。
不论是新来的还是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生活很不容易。
同样,暑期生活对他们也是一项极其困难的挑战。
二、调查结果1. 工资不高且支出较大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都不高,虽然工作间长且很苦,但很难拿到高工资。
他们的生活花费占据了大部分的收入,以至于他们很难留下多少积蓄。
2. 住房问题成为重要的生活烦恼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都是租来的,住所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还有一些人住在集装箱或简易房屋里,这些居住环境不但不舒适,而且没有可靠的保障。
由于房租较高,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和一些同伴合租,同住一个房间里,几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更加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3. 饮食卫生条件差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较为辛苦,他们一般都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健康的饮食。
他们要么选择在路边小摊购买便宜而不太卫生的物,要么就是自己动手做饭,但是厨房卫生条件很差。
炒锅、勺子等厨具都很普通,很多时候饭菜难以烧熟,味道也不好,营养也不全面。
4. 生活压力大、精神上的寄托不多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里的生活既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挑战。
他们通常不会有时间去思考精神上的需求,比如看电影、阅读书籍或者社交等。
他们的生活通常都是忙碌而单调的,很难机会去享受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分析————————————————————————————————作者:————————————————————————————————日期:ﻩ当代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分析——以宁夏地区为例一、引言进城务工人员是指离开村镇进入城市工作的一类人群。
在这里我们的调查主要以宁夏地区,具有农村户口离开村镇在城市中居住工作的人。
当代是指2008年—2013年这个时间段内,在宁夏县级以上(包含县级)的进城务工人员。
二、概述我们此次调查的方式以走访为主,走访地点选择在银川市区及周边县城的公司企业及劳务市场。
通过调查统计,宁夏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途径主要以非正规渠道就业为主。
对处于工作搜寻阶段的进程务工人员而言,进入所在工作单位的方式中最多的情况是“自谋职业”和“通过亲戚朋友、同乡介绍”两种形式,合计占70%。
他们自谋职业的方式主要是自己通过报纸和网络等招工广告择业,通过劳务部门和职介所等正规就业渠道找工作的比例仅到17.9%。
据相关方面的调查表明政府中介部门或劳动部门等正规就业渠道的作用正在稳步上升,受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比较倾向与通过本地政府部门和劳务市场找工作。
从就业去向上看,建筑就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制造业比重提高。
在其从业人员的行业分部上看,从事建筑业的进城务工人员比重最高,占外出劳动力的31.6%,比上一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次为制造业,占19%,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交通运输、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住宿业比重分别为10.7%、10.2%、10%和7.4%,分别比上一年略有提高;其他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呈现较为分散的态势。
从外出务工从事的工作种类上看: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全社会对服务需求的增加,从事服务业的进城务工人员比重有所上升,生产设备运输人员比重有所下降,例如:2010年4成多的进程务工人员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从事服务业的占15.6%。
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占7.5%,与上年基本持平;个体经营者为11.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企业管理者及私营企业业主为1.3%,与上年基本持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与进城务工人员相关的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使进城务工人员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
在这问题中,其最根本的就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
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问题也再次面临新的考验,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新型势下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问题。
第一,进城务工人员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进城务工人员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外出务工人员,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了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同时促进了市场导向。
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道路。
返乡创业的农民,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和改善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进城务工人员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农业劳动想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
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引发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第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如果没有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进城务工人员既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从目前来看,他们还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迫切需要帮助;从长远来看,进城务工人员正以正以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以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断缩小着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在我国社会变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能否处理好进城务工人员问题,引导他们从现在的流动状态逐步转变为定居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只有把他们纳入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中去,给他们足够的关怀,让他们融入到城市之中,在城乡中首先实现城乡和谐共存,然后再以其为媒介实现正真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共处。
宁夏作为农业省份,人口数量中农村人口占据较大比重,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决好农民进城就业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认识到外来人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的作用。
同时,以宁夏地区为个例进行研究,可以为其他省市的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工作提供借鉴,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推进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
三、影响当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几个方面(一)国家政策及地方条例对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的影响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城市劳动力资源的匮乏也是限制其经济发展的根本,面对此现状可以说给农民工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正是这一现状弥补了城市劳动力资源的不足,农民进城务工收入有所提高,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进城务工给农民工带来了一定的福利但就近几年来农民工进城务工也面临着好多问题,就宁夏本地来说进城务工人员同样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1、就业方面面对就业问题劳动保障部门将采取四大措施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环境。
(1)是进一步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歧视性政策。
建立解决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长效机制。
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招用进城务工人员的监督管理。
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全面参加工伤保险,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建立和完善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
(2)是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
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全面落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进城务工人员开放的要求。
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开设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服务窗口或建立专门的服务场所。
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
(3)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日常巡视监察和举报投诉案件查处力度。
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做到举报投诉一起,查处一起。
今年10月至明年1月,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4)是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法制的普及宣传工作。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进城务工人员,善待进城务工人员,共同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中央政府下大力气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但当前保障房保障对象主要为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而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却因缺乏必要的条件难以享受到城市提供的住房保障支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外出务工人员工总人数为1.45亿人,其中5600万人从事制造业,2500万人从事建筑业,6400万人从事第三产业,为我国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
但外出务工人员普遍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居住条件差,而城市又未能给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有效保障,这也造成了近年来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大城市回流,影响了城市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供应,不利于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2、医疗问题为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逐步将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的意见,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解决进城民工在务工期间的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国家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作了以下调整:(1)各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工,符合下列条件的,必须同城镇职工一样,由用人单位申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与本单位其他职工一起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
①年龄30岁以下(含30岁);ﻫ②与用人单位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
ﻫ(2)被解除劳动关系的农民工,从解除之日起三个月内可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到医疗保险经办部门也可回其居住所在地的医保部门,以失业、灵活就业身份办理接续医疗保险关系。
(3)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后,满足下列条件,可终身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ﻫ①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ﻫ②达到医疗保险最低实际缴费年限,男30年,女25年。
ﻫ(4)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中断医疗保险缴费一年以上,即终止其医疗保险关系,前期缴费不予退还。
ﻫ(5)用人单位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申报参加医疗保险后,其单位缴费部分,不得转嫁农民工本人。
ﻫ(6)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后,各项医疗待遇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同。
3、子女就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是我国在城市化加速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面临的巨大挑战。
据统计,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已达1500万,其中处于学龄阶段的占大多数。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大问题。
《规划纲要》提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升学考试问题,此举既顺应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决心。
但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及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问题,与现行的户籍制度、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招生录取制度紧密相关,其中的问题错综复杂,问题集中体现在:(1)在城市出生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规模日趋庞大,使得输入地教育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始进入高中阶段,这意味着全国目前至少有数百万随迁子女需要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未来这一数据将更加庞大。
但是,由于户籍障碍、高考政策的限制,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不一致,使得随迁子女在输入地接受高中教育成为难以解决的顽疾。
(3)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城市学校发展的“短板”。
在调查中大多数地方都存在着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在该类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占到了随迁子女总数的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