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项目超概算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是建设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
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设计方面的原因1.设计方案不合理:若设计方案虽然满足基本需求,但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图纸不完备:如果施工方案是根据图纸、规范等文件制定的,图纸的不完备会导致实际工程的变更和额外的工程量费用。
3.材料的选择:不合理的材料选择不仅可能对施工周期产生影响,而且还可能增加成本。
1.施工计划不合理:不合理的施工计划会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人员和设备浪费和日常管理不力,从而增加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施工现场条件不好:施工现场环境或空间较差,设备不齐备,也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3.意外事件的发生:意外事件的发生是施工中无法避免的因素,但这些事件会对施工周期、人工和设备使用量等造成大的不确定因素。
为了控制工程造价的超预算,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各个环节,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2.完善图纸:制定完善的图纸是避免施工中违规、变更和额外费用发生的重要措施。
3.材料选择: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合适性、性能、成本等因素,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二、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1.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的施工计划应考虑工程主体建设的实际进度和施工突发事件等因素,以确保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2.保证施工现场条件良好:确保施工现场环境和设备齐全,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及时处理意外事件:及时处理意外事件,降低其对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的影响。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并建立和健全工程造价核算和成本控制体系,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
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超(概)预算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近几年,笔者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发现所审项目中60%以上项目普遍存在超概算、超预算、超计划投资现象,有的项目超计划甚至达100%以上。
其原因主要存在决策计划、概算编报、招投标、设计变更、监理、施工、建设单位等方面原因。
下面结合审计实践,分析存在超概预算、超计划投资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一、存在超概预算问题的原因1、项目决策草率,后期问题多。
实际中,在项目决策时因急于上马,或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往往是经有关领导简单商讨之后,就责成下级立即执行;而项目并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广泛讨论可行性实施方案或者方案考虑不完善过于宏观,造成项目实施时问题暴露,再进行补救,变更部分工程,有的甚至重新翻工,形成损失浪费,增大工程造价。
2、项目实施中,领导干预,形成变更。
为了满足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新法规的要求,顺应新的时代发展理念,或出现领导更换,各级领导在视察工程中,不同领导有不同的意见,而工程承办人员必然对工程项目进行变更,来达到上级领导要求,最终又造成超概预算。
3、项目设计脱节,造成施工变更。
项目图纸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单位未进行实地调查,仅根据建设单位主观意愿、口头描述进行理论设计,有的设计图纸甚至出现结构误差等,在图审时由于时间匆忙又没有审核出来,造成施工图纸与实际出入,形成工程变更;项目设计时完成后,建设单位领导没有完成理解设计概念,为达到新的使用目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不得不进行变更工程,又会造成超预算投资。
4、投资(概)预算编制不全面。
部分项目批准的投资金额为估算金额,没有编制完整的概算书,更没有施工图预算,特别建设单位其他费用没有列入预算,比如:土地出让金、设计费、监理费、城建配套费、消防配套费等,而这些费用都应该在建设项目决算造价范围内。
如某建设工程,批准的概算单位平米造价为750元,若加上其他费用,工程总造价要远远高于批准每平米造价750元,其超概算则不可避免。
5、建设单位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装饰标准。
工程项目结算超预算的原因
工程项目结算超预算的原因一、预算编制不准确在做预算的时候,可能就没算好。
有时候是对工程的了解不够深入啦,比如说工程的难度、需要用到的材料量等。
就像盖房子,可能一开始觉得用100块砖就够了,结果施工的时候发现这个墙比想象中厚,得用150块砖,这预算不就超了嘛。
还有就是对市场价格波动预估不足,材料价格有时候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
预算的时候按照一个低价算的,结果买材料的时候价格涨上去了,那支出肯定就超预算了。
二、工程变更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变更可太常见了。
可能业主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加个阳台或者改改房间的布局。
这一改,原来的预算就全乱套了。
比如说本来只计划铺普通的地砖,业主临时说要换大理石地砖,这大理石可比普通地砖贵多了,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而且工程变更还可能导致施工工序的改变,额外增加了人工成本等。
三、施工管理不善施工队如果管理不好,那超预算就很容易发生。
比如说工人干活效率低,本来计划10天完成的工程,结果拖了15天。
这多出来的5天,工人的工资就得额外支出,还有设备的租赁费用等,都超支了。
而且如果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不好,出现大量浪费的情况,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像有的工人在使用水泥的时候,不按照规定的用量,随意浪费,这都会导致成本增加。
四、不可预见的情况有些情况真的是事先想不到的。
比如突然遇到恶劣的天气,像暴雨、暴雪等,工程就得停工。
但是设备的租赁时间是按照原来的工期算的,这一停工,设备租赁超期了,又得多花钱。
还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有一些障碍物,像大石头或者以前的旧建筑基础,这就得花费额外的费用去处理。
五、合同条款不严谨合同要是没写好,也会造成超预算。
比如说在合同里没有明确规定价格调整的条款,当材料价格上涨或者出现其他费用变化的时候,双方就容易扯皮。
施工方可能觉得自己亏了,要求加钱,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结算超预算。
再比如合同里对工程范围的界定不清楚,施工过程中就容易产生争议,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工程施工超概算
工程施工超概算一、超概算的原因1.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需求改变或者发现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需要进行设计变更,这就会增加工程施工的成本。
2.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上的材料价格是会波动的,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就会造成超预算的情况。
3.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进度的延误会导致人工和机械设备的浪费、工期费用增加等问题,从而造成超概算。
4.工程量不准确:在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如果工程量估算不准确也可能会导致超概算的情况。
5.合同条款模糊:施工合同中的约定不清晰或者不完善也容易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费用超出预算。
二、超概算的影响1.影响工程进度:超概算会导致工程项目的资金不足,从而无法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进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
2.增加工程成本:超概算会导致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
3.影响合同履行:如果出现了超概算的情况,很可能违反了合同中的支付约定,从而可能导致合同的纠纷。
4.影响信誉度:如果工程项目经常发生超概算的情况,会导致业主对施工方的信誉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未来的合作机会。
5.延误竣工时间:超概算会导致工程项目的资金链断裂,从而无法按时完成工程,影响工程的竣工时间。
三、超概算的应对措施1.提前做好预算:在工程施工前,应该做好详细的预算工作,对可能出现的费用情况做出充分估算。
2.严格控制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项费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3.合理分析设计变更: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如确实需要进行设计变更,要进行合理分析,避免对工程造成过大的影响。
4.谨慎选择供应商:在选择材料供应商和施工队伍时,要谨慎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避免因此而产生超概算的情况。
5.及时调整预算:一旦发现工程施工中出现了超概算的情况,应及时调整预算,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
通过以上对超概算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的分析,可以看出超概算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常见但又十分严重的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费用超概算(3篇)
第1篇一、引言工程项目管理费用超概算是指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项费用支出超过项目预算总额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较为常见,不仅会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管理问题。
本文将分析工程项目管理费用超概算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工程项目管理费用超概算的原因分析1. 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依据不足: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如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变化等,导致预算编制依据不足。
- 预算编制方法单一:仅采用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未能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使得预算编制结果不够准确。
2. 项目管理不善- 进度控制不力:项目进度失控,导致工期延长,进而增加人工、材料等费用支出。
- 质量控制不严:项目质量不达标,返工率高,增加维修、更换等费用。
- 变更管理不规范:项目变更频繁,未严格按照变更程序进行审批,导致费用增加。
3. 外部环境因素- 政策调整:国家政策调整,如税收政策、环保政策等,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 市场波动: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市场因素波动,使得项目预算难以准确预测。
4. 内部管理因素- 管理团队素质不高:项目管理团队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管理决策失误,增加项目成本。
- 沟通协调不畅:项目内部沟通协调不畅,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增加费用支出。
三、应对策略1. 优化预算编制- 提高预算编制依据的准确性:充分了解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市场调研,准确预测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费用。
- 采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结合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如类比法、参数法等,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2. 加强项目管理- 严格控制项目进度:建立健全项目进度管理制度,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 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降低返工率,减少维修、更换等费用。
- 规范变更管理:严格按照变更程序进行审批,控制变更费用。
3. 应对外部环境因素- 关注政策动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调整,及时调整项目预算。
- 合理规避市场风险:通过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规避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市场风险。
(完整版)工程建设项目超概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完整版)工程建设项目超概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工程建设项目超概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基本建设项目得到了很多政策的支持,社会各方面对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率也逐渐上升,但是,由于我国的项目管理体制并不十分完善,建设项目超概算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项目建设正常健康发展、影响项目效益、带有普遍性的难以根本解决的问题。
目前,不论大中型建设项目,还是小型建设项目,超概现象普遍存在,原因多种多样,这不但给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安排造成困难,甚至使投资计划失控,更可能导致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发生很大变化,使得一些原本效益很好的项目,建成后面临困境,甚至成了亏损项目。
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建设项目超概算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投资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含义工程建设项目概算是指在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以初步设计文件为依据,对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进行的概略计算。
设计概算投资包括建设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等的全部建设资金,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批准的概算也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签订承发包合同和贷款合同以及考核项目经济合理性的依据。
设计概算包括静态投资、动态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设计概算经批准后,将作为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一般不得调整。
如果由于以下原因需要调整时,应由建设单位调查分析原因,报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由原设计单位编制调整概算,一个工程只允许调整一次概算,调整概算的因素包括:①超出原设计范围的重大变更;②超出基本预备费规定范围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引起的工程变动和费用增加;③超出工程造价调整预备费的国家重大政策性的调整。
二建设项目超概算的危害性建设项目超概算的危害性直接体现在拖长建设工期,加大工程造价,并造成项目建成后生产运营先天条件不足。
而更深层的危害是使项目建成后,长期不能发挥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甚至成为国家经济改革和企业转制的负担。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是一个在建筑行业中常见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一旦超预算发生,对项目进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分析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一、原因分析1. 设计阶段不合理建筑工程超预算的原因之一是设计阶段不合理。
在设计阶段,如果设计师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材料成本等因素,导致设计方案成本过高,就会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2. 材料成本波动建筑工程的造价受到材料成本的影响较大,一旦材料成本发生波动,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尤其是在大型建筑项目中,材料成本波动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加,超出预算。
3. 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业主对项目提出变更要求,或者施工单位由于技术、设备等原因提出变更要求,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从而超出预算。
4. 建筑设计变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发生变更,将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加。
而这种情况在建筑工程中是比较常见的,设计变更将直接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5. 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施工单位管理不善也是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之一。
如果施工单位对材料的使用、施工工艺等方面管理不善,就可能导致资源浪费,进而增加工程造价。
二、控制对策1. 加强设计阶段的预算控制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加强对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评估、提高设计师的经济意识来控制工程造价超预算。
一方面可以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工程造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的经济性评估对设计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
2. 确定合理的材料采购方案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应该确定合理的材料采购方案,以应对材料成本的波动。
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储备一定数量的材料等方式来控制材料成本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 加强合同管理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该明确变更和索赔的规定,建立健全的变更管理制度。
我国工程项目超概算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一、原因分析1.设计变更: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规划、设计标准、使用要求等)可能会发生变更,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对策:建立健全的变更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地收集、评估和控制设计变更,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2.材料价格波动:建筑工程常使用大量的材料,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对策: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进行材料价格的调研和比较,合理预测材料价格波动,做好采购计划,控制材料采购成本。
3.施工组织不合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的不合理会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比如施工流程不紧密、协调配合不当、效率低下等。
对策: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和各个施工节点的安排,合理调配人员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4.工期延误:工程工期延误会导致工人、设备等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进而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对策:建立科学的工期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和执行,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工期的控制和管理水平。
5.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中,若工程质量不合格,需要进行返工、整改等额外的工作,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
对策: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合格率,减少返工和修复工作,降低工程造价。
二、控制对策1.成本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预测等手段,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2.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或最小化风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合同管理: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的双方权益和责任,规范合同的签订与执行过程,确保各方履约,减少因合同纠纷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
4.施工技术管理: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加强施工组织和施工过程的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合理安排和执行,减少工程变更和返工等不必要的成本。
5.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行集中采购,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材料和设备采购成本。
项目超概算原因剖析
项目超概算原因剖析
项目超支预算的原因可能有多种,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项目超支可能是由于初步预算时的不足够准确和全面导
致的。
在项目初期,可能存在对项目需求、规模、材料价格等方面
的估计不足或者错误,导致后期实际开支超出预算。
其次,项目变更可能是导致超支的原因之一。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求变更、设计变更、材料价格变动等情况,如果
这些变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就有可能导致超支。
第三,管理不善也是导致项目超支的原因之一。
可能存在项目
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力、资源调配不当等问题,导致项目开支超
出预算。
此外,外部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项目超支,比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涨、政策法规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项目造
成影响,导致超支。
最后,技术难题和风险因素也可能是导致项目超支的原因之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技术难题、安全风险、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的因素,这些都可能导致项目超支。
综上所述,项目超支的原因可能有多种,需要从预算准确性、变更管理、项目管理、外部环境和风险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出导致超支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项目超概算原因剖析
项目超概算原因剖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项目超概算是指项目实际成本超过最初预算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实际项目管理中经常出现,给项目方、业主方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压力。
那么造成项目超概算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可以通过剖析这些原因来减少项目超概算的发生,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项目超概算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初期成本估算不准确导致的。
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方需要根据项目规模、工作量、风险等因素进行成本估算。
如果这些因素估算不准确,就会导致后期项目实际成本超出预算。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如果项目方对需求的理解不充分或者对项目风险的评估不足,会导致成本估算不准确,从而造成项目超概算的情况。
项目超概算的原因可能还包括施工合同条款不清晰、工程变更频繁等因素。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施工合同的条款不明确或者工程变更频繁,都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
如果项目方和承包商在合同中没有明确定义工程变更的范围和额外费用,那么一旦项目需求发生变化,就会导致需要额外支付费用,从而导致项目超概算。
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上升等外部因素也是导致项目超概算的原因之一。
在实际项目管理中,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项目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
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导致项目成本的不稳定,而人力成本的上升也会使项目方面临额外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方需要及时调整预算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变化,以避免项目超概算的发生。
项目管理的不规范、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等内部原因也是造成项目超概算的主要因素之一。
项目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会导致项目资金的不合理支出和管理混乱,从而增加项目的成本。
项目方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机制,以确保项目按照预算进行顺利实施。
项目超概算是项目管理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为了避免项目超概算的发生,项目方需要充分了解项目需求和风险,及时调整预算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承包商的合同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工程的实际成本高于既定的预算。
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将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管理阶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一、设计阶段的原因及对策1. 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方案中存在布局不合理、结构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工程难以施工,需要进行返工或修改,增加了工程造价。
对策是在设计前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与施工方进行沟通,避免方案不合理或难以实施。
2. 工程量估算不准确: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量估算不准确,导致后期施工时需要增加材料或增加施工人力,从而增加了工程造价。
对策是在工程量估算中引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算和审查,提高工程量估算的准确性,避免工程量估算偏差较大。
3. 变更设计需求:在设计阶段,业主或相关部门提出变更设计需求,导致原有的设计方案需要进行修改或重做,增加了工程造价。
对策是在设计合同中明确变更设计的程序和费用,以及业主对变更设计的补偿责任,在实施变更设计时进行合理控制。
二、施工阶段的原因及对策1. 人力、物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在施工阶段,人力、物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导致工程进度滞后或施工质量不达标,需要进行返工或修复,增加了工程造价。
对策是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编制,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达标。
2. 施工技术不过关:施工阶段,施工方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失误,需要进行返工或修复,增加了工程造价。
对策是在选择施工方时进行技术评估和资质审查,确保施工方具备足够的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
三、管理阶段的原因及对策1. 预算管理不精细:管理阶段,预算管理不精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不到位,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
对策是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造价超出预算的问题。
2. 合同管理不到位:管理阶段,合同管理不到位,不能对变更设计和工程量增加等进行合理控制,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浅析国内工程项目超概算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浅析国内工程项目超概算问题产生原因剖析全球经济萎缩形势的逼迫下,我们国家出台了诸多的相关政策,尤其是工程项目建设。
本文将简单的阐述一下国内工程项目超概算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的解决对策,供大家参考。
【标签】工程项目;超概算;问题;原因剖析所谓超概算的概念就是在编制预算以前,通过概略统计得出的不精确的收支数据,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计算工程投资与造价的设计文件,涉及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国家规定无特殊问题一般不能突破概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工程项目的概算一再的被调整,被打乱,使得国家和建设单位的投资计划无法正常进行。
1 工程超概算的分类工程超概算可以分成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设计概算是由设计单位在设计的初步阶段或者是以扩大设计阶段,计算出建设项目的总费用。
修正核算则是在技术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内容与初步设计阶段存在的不同,设计单位再次进行具体核算,是对初步设计核算修正后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文件。
施工图预算是在工程项目开工这前,根据批准并会审后的各项收费标准,事先预算出工程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施工预算是在施工图预算的控制之下,是施工单位内部为了更好控制施工费用而自行编制的一种预算。
2 我国工程项目超概算现状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超概预算的现象的存在是普遍的,而且只有很少数的工程项目在该项工程结束的时候,实际造价成本低于或基本持平项目概预算。
大部分工程项目都会出现不同程度超概算的情况,有的甚至会超出一半的超概算。
预先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在我国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差不多已经形成了必然性。
因为这种方法除了能让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下降,而且导致国家对基建投资的严重失控。
所以,工程项目超概预算面临的问题是要更快的分析解决。
3 我国工程项目超概算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使得投融资体制也跟着不断的变化。
政府财政性投融资建设涉及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建设,金额数量大,影响范围广,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浅析建设项目超概算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析建设项目超概算原因及解决对策近年来,通过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发现,部分建设单位超概算现象普遍,个别项目甚至存在严重超概算,这不仅使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下降,而且使工程造价也难以控制。
如何规范投资行为,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投资规模。
笔者结合近年从事政府投资审计的工作体会,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建设项目超概算原因分析(一)决策阶段缺乏科学性。
项目单位为了获得上级项目建设资金,存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外部建设条件不落实、建设内容漏项、致使投资估算失真,淡化项目方案优化等情况。
有的甚至故意压缩规模和投资,制造“钓鱼”项目,待项目开工后,才逐渐将原来隐匿未报的各项投资列举出来,在工程后半阶段要求调整概算、增补资金。
(二)设计部门重技术轻经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为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通常以技术可行、质量可靠就算圆满完成任务,却不注重设计的经济效果,很少顾及投资效益,使设计的产品未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而建设单位也往往要求设计单位赶工期,致使其设计深度不够,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问题不成熟,某些方案的确定上与施工图阶段有较大的出入,造成后来的设计变更,投资增加。
有的设计单位甚至因利益驱动,迁就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人为压低或抬高概算。
(三)设计概算审查未严格把关。
设计概算是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且经过概算批复后作为投资拨款的重要依据。
由于审查人员专业力量不够,以及各种外来干预的原因,造成人为压低概算等简单化方式处理,在概算批复时已埋下了超概算的伏笔。
(四)概算未能控制预算,超概算开工。
经批复的估算投资本应该作为建设项目总造价的最高限额,并据此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不得任意突破,必须突破时应重新报批。
但实际操作中,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时,未能对设计图纸重新修正,其结果必然是超概算。
造成超概的原因,除了客观的漏项、物价上涨等估计因素不足外,也有前面几点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所致。
由于目前管理机制不健全,许多项目仍超概算开工建设。
工程施工超预算
工程施工超预算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给施工企业和项目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超预算的原因有很多,如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案不科学、材料价格波动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工程施工超预算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设计不合理1. 设计方案不完善: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导致设计方案存在缺陷。
在施工过程中,这些缺陷可能会暴露出来,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2. 设计变更频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设计方案可能需要频繁变更。
每次变更都可能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对策:加强设计阶段的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对于设计变更,要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变更次数,降低成本。
二、施工方案不科学1. 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合理,可能导致施工进度拖延,从而增加施工成本。
2. 施工组织管理不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组织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
对策:优化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进度顺利。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三、材料价格波动1. 市场供应紧张: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原材料市场供应紧张,可能导致材料价格波动,从而增加施工成本。
2. 材料质量问题: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从而增加维修成本。
对策:加强材料采购管理,提前预测市场行情,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时间。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降低维修成本。
四、其他因素1. 政策法规变化: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对工程施工产生影响,如环保政策、安全生产政策等。
2. 工程变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工程变更,从而增加施工成本。
对策: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策略。
对于工程变更,要严格控制,降低成本。
总之,工程施工超预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控制。
通过加强设计审查、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和材料采购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避免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成因及控制对策
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成因及控制对策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的造价超出概算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影响深远的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因素、规定、管理不当等。
针对这些成因,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控制工程造价超概的情况,保障国有资金的有效利用。
本文将从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的成因分析入手,探讨相应的控制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市场因素导致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市场因素是造成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竞争激烈,施工企业往往为了获取工程项目而低报价,然后通过变更设计、工程变更等手段增加工程造价,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此外,建材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也是导致工程造价超概的因素之一。
为了控制市场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 建立健全的招投标制度。
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督,规范竞争行为,防止企业通过虚假报价等手段获取工程项目。
2. 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管。
建立施工企业信用档案,对不良行为进行记录,便于将来合作时进行评估。
3. 鼓励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减少工程变更的可能性。
二、规定对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的影响除了市场因素外,规定也是导致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的原因之一。
相关部门在批复工程概算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或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调整等因素,导致工程造价超出概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 完善工程批复机制。
加强对工程概算的审核审批,确保概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加强对变动的监测和应对。
建立调整的及时反馈机制,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变动对工程造价的不利影响。
3.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加强对工程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造价超概的问题。
三、管理不当导致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除了市场因素和规定外,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超概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程建设超预算问题分析
工程建设超预算问题分析工程建设超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预算超过原定预算的情况。
超预算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相关方面的利益产生冲击。
影响诸多,以下从管理、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工程建设超预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程项目管理不善、责任分配不明确、沟通协调不到位等问题常常导致工期延误、施工变更等,使工程的成本大幅度增加。
对工程项目的初期设计和预算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也会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费用增加。
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工程建设超预算的因素之一。
工程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果技术人员在技术验证和方案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将导致材料、设备和施工方法的选择不当,从而增加了工程的成本。
如果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操作不当、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问题,也会增加工程的成本。
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工程建设超预算的原因之一。
政府在规划、管理和监督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政策不稳定性和变化,这会导致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而增加了工程的成本。
政府在工程项目的审批和决策中存在的不透明和不规范的问题,也会导致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预算情况。
市场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工程建设超预算的重要原因。
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市场条件发生变化,例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等,将导致工程项目的成本增加。
竞争激烈和价格战的市场环境也会诱发工程项目方面的投标报价过低,从而使工程建设超预算。
工程建设超预算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避免超预算问题的发生,必须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关注市场的变化和风险,以减少和控制工程建设超预算的风险。
我国工程项目超概算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我国工程项目超概预算问题的发生原因做初步的探讨。
指出,一般来说,主观因素包括可行性分析不足、项目设计不够合理、岗位职责体系不够明晰等;而客观原因则是企业自身难以控制的,比如经济运行的风险、市场风险、不可预见的因素等。
关键词:超概算;主观因素;客观因素1.我国工程超概预算的现状工程超概预算的现象在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中是普遍存在的。
只有很少数的工程项目在结束的时候,实际造价低于或基本持平项目概预算。
而大多数工程项目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超概算的情况。
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差不多已经成为我国工程项目实施的“通病”。
这不仅使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下降,而且导致国家对基建投资的严重失控。
因此,工程项目超概预算问题亟待分析解决。
2.我国工程超概预算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分析工程项目超概预算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
所谓主观原因主要是工程企业自身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相关单位存在的诸多弊病;客观问题则更加复杂,有经济方面的因素,还有非经济方面的因素,等等。
主观原因一般都涉及制度或者体制方面的弊端,而客观原因的解决则有赖于对经济基本面与其他相关方面的成功预期。
2.1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不足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的基础。
它是建立在充分的规划设计勘察基础上的。
如果可行性研究论证不足,考虑风险不足,项目决策将会盲目,导致项目上马后,对设计方案做较大改动,使投资增加。
以高速公路为例,在论证可行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公路沿线的地质结构、水文状况、地形地貌、民众意见,等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如果没有完整地考虑到,就极有可能造成可行性分析的错误。
而工程的建设是不可能回头的,因此只可能不断的通过调整概预算来满足实际情况的要求。
这里的可行性不仅包括技术上的,而且包括经济上的。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一个工程项目要想具有投资价值,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考虑因素: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等,这些指标能够保证企业在方向性上保持正确策略。
工程建设项目超概预算原因分析_1
工程建设项目超概预算原因分析发布时间:2023-01-28T08:22:09.873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8期作者:慕宏石[导读]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实际经营中,超概预算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通过做好造价超计划管理慕宏石身份证号码:23232119880613****摘要: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实际经营中,超概预算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通过做好造价超计划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合理规避,就可以提升施工水平,从而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益。
基于此,本文就工程建设项目超概预算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工程建设;超概预算;原因;1工程建设项目超概预算原因1.1 预算方案存在短板建筑项目一般实行造价计划,不过部分企业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标准较少,项目计划出现不符时,也会导致费用超标。
项目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欠缺,部分计划没有反映出项目实际费用,与现场状况不匹配,项目实施中必定会存在困难,项目逾期风险大,不利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价值提高。
工程造价计划不能动态调整,关于建筑材料、人力、设备费用计算的预算中,依据的是当时市场报价。
而市场在持续变动中,建筑周期很长,项目实施中材料价格、人员开支等会因为价格而变动。
这些价格的上涨,必定会与成本不一致。
1.2 对招标涵盖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对风险要素考察不够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投资方的资金来源和因投资连续性而带来的对担保能力的风险了解不够,造成在中标后建设时,因资金投入不充分而导致的大量成本增加以及管理工作失控等现象。
招标文件中涉及对施工内容了解还不够全面,仅按清单内价格,施工图纸内和目录外的不同收费,常常在招标文件中一语带过。
轻则可以用利润补亏欠,更甚者,还会对施工单位造成信誉度不良的影响。
1.3 受环境、市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建造实施过程中不但周期长,且牵涉广泛,相应工程的售价会由于技术和人力采购等外在条件的变动出现相应的波动,造成预算价值高于实际施工价值,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我国工程项目超概预算问题的发生原因做初步的探讨。
指出,一般来说,主观因素包括可行性分析不足、项目设计不够合理、岗位职责体系不够明晰等;而客观原因则是企业自身难以控制的,比如经济运行的风险、市场风险、不可预见的因素等。
关键词:超概算;主观因素;客观因素1.我国工程超概预算的现状工程超概预算的现象在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中是普遍存在的。
只有很少数的工程项目在结束的时候,实际造价低于或基本持平项目概预算。
而大多数工程项目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超概算的情况。
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差不多已经成为我国工程项目实施的“通病”。
这不仅使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下降,而且导致国家对基建投资的严重失控。
因此,工程项目超概预算问题亟待分析解决。
2.我国工程超概预算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分析工程项目超概预算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
所谓主观原因主要是工程企业自身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相关单位存在的诸多弊病;客观问题则更加复杂,有经济方面的因素,还有非经济方面的因素,等等。
主观原因一般都涉及制度或者体制方面的弊端,而客观原因的解决则有赖于对经济基本面与其他相关方面的成功预期。
2.1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不足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的基础。
它是建立在充分的规划设计勘察基础上的。
如果可行性研究论证不足,考虑风险不足,项目决策将会盲目,导致项目上马后,对设计方案做较大改动,使投资增加。
以高速公路为例,在论证可行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公路沿线的地质结构、水文状况、地形地貌、民众意见,等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如果没有完整地考虑到,就极有可能造成可行性分析的错误。
而工程的建设是不可能回头的,因此只可能不断的通过调整概预算来满足实际情况的要求。
这里的可行性不仅包括技术上的,而且包括经济上的。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一个工程项目要想具有投资价值,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考虑因素: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等,这些指标能够保证企业在方向性上保持正确策略。
总之,在工程项目立项的时候,一个完善严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可行性分析失误,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实际决算远远超越概预算。
2.2项目设计质量不高、深度不够设计质量决定着项目的先进水平,还决定着项目建成后的投资效益,高质量的设计技术先进合理,工程费用低,而且投产后使用效果好运营费用低,这样确定的工程造价才能合理。
当然,工程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复杂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修改或变更是难免的,有时是非常必要的,甚至可能成为节约投资的重要途径。
但是,实践中的设计修改或变更,更多的则是由于前一阶段设计过于粗糙或因功能和构造处理不当引起的,其结果大多是超预算、增投资。
许多项目都没有按有关规定进行完整深入的设计工作就匆忙上马,不少项目都是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因此很可能是设计深度不够,漏项多,设计变更频繁。
有此可见,在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中,“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必须克服。
只有考虑方案时做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进行优化设计,对进行优化设计的项目,严格按国家标准支付设计费,以便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够能动地降低造价,避免工程超概算现象的发生。
2.3工程施工监督不到位对工程施工和设备进行监理,是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办事,并对建设工程实行“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控制的有效方式。
要认真选择监理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理制度。
特别是负责投资控制的监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责任心,现场监理人员要做到“旁站监理,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对工程监理中的失职行为要严肃查处。
工程的委托方是施工方是一个典型的委托——代理模型。
这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这里是施工单位,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这里是工程企业。
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影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
具体说来,就是施工单位如果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刻意做一些违反合约规定的事情并且不向工程企业汇报,他就可能从中牟取一些过多的利益。
这对于工程企业来说会形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在这个委托-代理模型中,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唯一的方法是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包括对工程用料数量及品质、是否严格遵循设计、是否有刻意拖延工时等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这样才可能尽可能的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保证工程企业的最大利益。
3.我国工程超概预算问题产生的客观因素分析3.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在预算编制中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任何一项工程,其预算的最终反映与所倚赖的基本参数是货币与价格,由此物价、工资水平、利率以及汇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必然会影响到概预算的内容。
而工程项目的实施工程中,不可避免会有经济参数的波动,如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等等。
如果对这些考虑不周全,预算编制与实际造价将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首先,我国过高的通货膨胀率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我国的物价水平一直处于一种变动之中。
而2008年,我国还将延续很高的通胀率,据天则经济研究所最新报告,中国08年全年通胀率不可能低于6%。
过高的通货膨胀首先是反应了现期各种价格水平的涨势,还有一个重要影响是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
在这种状况下,工程实施所需要的人员支出费用以及原材料价格必然大幅增加。
由于一项工程往往都会持续较长时间,所以工程企业需要保持对这些通货膨胀的敏感性,否则这些支出的增加必然导致实际造价超出预算。
其次,除了通货膨胀之外,还必须认真分析原材料的单价,也就是说,相关行业的供需力量变动。
考虑到我国商品市场已经摆脱了过去计划经济的掌控,价格已经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因素,因此在进行概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是去有意识的分析商品市场的变化。
特别是原材料市场,诸如钢材、水泥、沥青等,都是比较典型的寡头市场,因此在进行市场分析时,容易掌握比较齐全的资料,以利于分析其价格走势。
工程企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必须能够对这些可能的供给与需求变动做出一定正确性的预期,否则很可能出现均衡价格剧烈波动,进而实际造价超出预算。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预算的编制过程涉及到的利率和汇率值。
一般来说,工程建设的投入都是相当庞大的,往往会有上十亿或者更多。
高速公路的投入更无需多言。
在中国,由于一些基本国情,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不可能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全部由政府财政收入去承担,而需要靠银行借款以及国外贷款,这就会涉及到利率与汇率,因此这些资金的使用成本也是概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尚未完成,因此可以说,资本市场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利率的变动只能部分的反应资金供求的力量对比。
其变动往往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
如从2008年3月25日起,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形成一整套的联动效应,就如同多米诺骨牌,首先造成银根收缩,接着是利率升高,生产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大,最后这种成本的增加沿着产业链在各相关企业中完成分配。
工程企业一方面要承受借款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其材料的采购价格也会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这都会导致其概预算的失控。
3.2使用单位要求的变更使用单位要求的变更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工程设计任务书时没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使用单位要求提高标准或增加项目;使用单位改变使用功能。
比如,一条高速公路在设计的时候是四车道,但是在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或者整体规划的需要而变成六车道,这时很多东西都要发生变化,如使用的沥青数量、征地面积、建设工期都要作相应的更改,这就必然增加投入。
承包工程实际造价是合同价与索赔额之和,承包方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建设市场,通常在投标报价和合同谈判时让步,而通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索赔取得补偿,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或工期的延误,都是承包方的索赔重要依据,因此工程变更将直接增加项目的资金投入,易使投资失控,使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受到影响。
使用单位要求的变更往往都是缘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工程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些超预算的情况都是很难避免的,当然了,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并不大。
3.3不可预见的方面不可预见的方面是指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主观方面的实际局限性因而造成的没有预见但是能够对预算造成影响的因素之和。
比如,地质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基础变更,加深基础或改变基础的形式;挖孔桩或钻孔桩时常遇到岩层、溶洞、流沙、流泥;基坑排水,滑坡处理,地下障碍物拆除等。
因为地质资料反映的是局部的地质情况,地质千变万换,以上问题也难以准确预计。
不可预见的因素可谓形形色色,既有这些工程技术方面的,也有其他的市场方面的以及道德风险上的。
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只能尽可能的去做勘测和预期,以期减少这些不可预见的因素。
参考文献:[1]唐秋风.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的博弈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6)[2]涂智伟.政府投资项目超概算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山西建筑,2008,(1)[3]肖毓恺,宁红文.工业建设项目超概算问题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2)[4]李文令.浅议解决超概算顽症的对策[J].电力建设,1998,(5)[5]刘君丽.施工项目超概算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