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学习资料
思政课实践教学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实践育人功能,许多高校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以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例,分析典型案例,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二、案例概述某高校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以下是该案例的详细情况:1. 实践主题:红色之旅2. 实践对象:全校大一、大二学生3. 实践时间:每年暑假4. 实践地点:全国红色教育基地5. 实践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延安革命圣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2)开展主题讲座:邀请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红色历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精神。
(3)举办红色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以红色故事为题材,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进行红色歌曲合唱:组织学生学习红色歌曲,举办合唱比赛,传承红色文化。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实践准备阶段(1)制定实践方案:学校成立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包括实践主题、实践对象、实践时间、实践地点、实践内容等。
(2)选拔指导教师:选拔政治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3)组织学生报名:通过班会、年级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实践活动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实践实施阶段(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聆听讲解,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
(2)开展主题讲座:邀请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精神。
(3)举办红色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以红色故事为题材,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进行红色歌曲合唱:组织学生学习红色歌曲,举办合唱比赛,传承红色文化。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4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4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篇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在反抗》解读一、课程教学目标1、树立生态环保的科学理念,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2、培养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学会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二、思政育人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三、育人主题敬畏自然四、思政育人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设计意图一、课程导入新冠疫情横扫全国,全社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同时,人类究竟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寂静的春天》就早已敲响了人类将因为破坏环境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警示之钟。
开篇从新冠疫情导入课程,引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势切入敬畏自然的育人主题。
二、课程内容分析提问1:“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些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提问2: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问3: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类能够停止一切改造自然的行为吗?小组讨论:我们普通人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提问1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厘清三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提问2、3起到延伸拓展的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切入思政育人点: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体会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
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我做起,对大自然有正确的认知践行方式。
切入思政育人点:培养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三、课程总结这次疫情,为人类再度敲响警钟,让我们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承担起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责任,实现人的幸福安宁和自由全面发展。
课程总结呼应开头,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五、实施过程(一)课程导入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横扫全国,打破了春节的喜庆,经过专家们基因测序判定,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并通过人畜共通传染给人类。
课程标准优秀思政案例
课程标准优秀思政案例优秀思政案例:《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文化多样性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本案例以民族音乐为例,探讨如何在思政教育中融入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的理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案例内容1. 民族音乐简介民族音乐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等形式。
民族音乐不仅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民族音乐面临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民族音乐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许多年轻人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认为它过时、老土;另一方面,一些传统音乐表演形式和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导致传统音乐的传承受到影响,也使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威胁。
3. 如何在思政教育中融入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的理念(1)利用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认识民族音乐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和魅力。
同时,可以结合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2)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除了课堂教育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民族音乐的实践活动,如民族音乐会、民间艺术节等。
通过亲身体验传统音乐的演出和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和技艺。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传统音乐表演技艺,如吹奏乐器、演唱民歌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政课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探索。
以下是一篇思政课教学实践案例,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二、案例描述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教学对象:2019级本科学生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教材,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案例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6.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备课,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堂讲授:教师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革命精神。
(5)课后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效果1.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更加深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2. 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4.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增强。
四、经验与启示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思政案例 孙大文
课程思政案例课程思政案例: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名称: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意识到自己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材。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并尊重祖国的历史、文化和法律法规,增强对国家利益的维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
教学内容:1. 国家历史与文化:通过教授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辉煌过去,培养对国家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法律法规教育:通过教授国家的法律法规,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培养对社会的关切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对国家问题的思考和相互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国家文物保护区、历史景点等,亲身体验国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评价:1.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如观看相关纪录片、阅读相关书籍等,要求学生通过写作业的形式回答问题,检验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报告:组织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详细记录和总结他们的实践经历和心得体会,以此评估他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1.教材及课件:编写符合学生年级特点的教材和课件,包含国家历史、法律和社会实践等内容。
2. 多媒体设备:提供多媒体设备,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相关内容。
3. 实地考察资源:联系相关单位或景点,提前安排好实地考察的行程和时间。
预期效果: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预期学生能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并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元素: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实践能力。
2.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社会责任感。
3.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斗争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团结奋斗的精神。
4.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培养经济思维。
5.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强调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1. 结合课程内容,引入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3. 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 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程思政效果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度、学习成果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认同度、收获感等方面的信息。
2. 对学生进行考核测试,检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程思政的感受和看法。
4. 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在实践中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大思政课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思政课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精神”为例,分析大思政课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案例概述“新时代中国精神”是大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本案例以某高校“新时代中国精神”课程为例,分析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三、案例实施过程1.课程设置该课程设置在大学一年级,每周两课时,共计16周。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内涵、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实践要求等。
2.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结合教材,系统讲解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精神。
(3)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新时代中国精神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新时代中国精神。
3.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活动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四、案例分析1.成功经验(1)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内容涵盖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
(2)教学方法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新时代中国精神,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2.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的认识不够深入,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部分教师在讲解新时代中国精神时,对一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不够准确,导致学生难以理解。
(3)考核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主要依赖于课堂表现和作业,未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附件3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产品设计授课对象工业设计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时64教材信息《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是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杉。
课程概况产品设计课程是一门很好的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专业方向必修课程,课程分为产品设计理论和产品设计实践两个部分,产品设计理论包括三个部分:设计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方法论,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经典产品设计案例;产品设计实践则是对设计理论部分的实际运用。
本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和互动性极强,教师采用资料收集法、课上实操法、提问法、分组讨论、多媒体、现场整体示范和分别一对一指导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围绕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对模拟命题进行实操练习,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和设计技法进行实践体验,深入体会产品设计的创建过程,在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和大量案例资料的前提下,通过修改文案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通过实操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为毕业设计创作打下基础。
目前产品设计课程资源建设较为完善,可供教育教学持续发展。
二、课程思政总体设计理念与思路将产品设计课程知识点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是专业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可以在学习产品设计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效果。
产品设计授课教师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培养优秀艺术文化特色人才为使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在讲授专业技能知识、陶冶情操和提高文化修养的前提下,将“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进入教学建设,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改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刻板性和局限性做出努力。
资源建设1.教育理念明确:产品设计开课的目标是拓展学生专业认知范畴,使其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路径,做到从基础平台设计课程到专业设计课程以及未来毕业设计创作之间的很好过渡。
2.课程设计科学:通过对产品设计的讲授和案例实践,让学生对专业更加全面地了解,并且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方向的发展能有宏观的预见性,为毕业设计打基础,培养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质和职业规划。
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以社区服务与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本案例以2019年秋季学期我校某学院思政课教学实践为例,详细阐述社区服务与志愿服务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二、案例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增进学生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增进对社会的了解。
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案例实施1. 前期准备(1)课程安排:将社区服务与志愿服务体验活动纳入思政课的教学计划,确保活动时间充足。
(2)活动策划: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负责活动的具体安排和实施。
(3)志愿者招募:通过校园公告、班级宣传等方式,招募具有一定志愿服务经历和良好品德的学生担任志愿者。
2. 活动实施(1)社区调研:组织志愿者对社区环境、居民需求等进行调研,了解社区实际情况。
(2)志愿服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如环保宣传、社区义诊、文化娱乐等。
(3)活动开展:志愿者分组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社区居民互动。
(4)总结反馈:活动结束后,组织志愿者进行总结,分享活动感受,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3. 活动成果(1)学生方面: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与志愿服务,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社区居民方面:社区居民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提高了生活质量。
(3)学校方面:学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四、案例反思1. 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确保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 加强对活动成果的总结与反馈,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思政课热点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大学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紧密结合当前热点法律案例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水平。
本文将以近年来大学思政课中的几个热点法律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剖析。
二、案例一:高铁霸座男事件2018年1月5日,南京南至合肥的G1747次高铁上,一名男子强行占用他人座位,并与列车员发生争执。
该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思政课教学中,该案例被用来探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 案例分析(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高铁霸座男事件反映出部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忽视了自身应尽的义务。
在法律面前,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任何人都不能以侵犯他人权利为代价来满足自身需求。
(2)法治观念的缺失:高铁霸座男的行为暴露出其法治观念的缺失。
在我国,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深入人心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基础。
因此,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对于预防和解决类似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启示(1)加强法治教育: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强化道德修养:在法治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
三、案例二:大学生校园贷风波近年来,大学生校园贷问题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18年,我国教育部、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管理的通知》,对校园贷进行了规范。
在思政课教学中,该案例被用来探讨金融风险防范和信用体系建设。
1. 案例分析(1)金融风险防范:大学生校园贷问题暴露出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不足。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公民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信用体系建设:校园贷事件反映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有助于提高社会信用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教育启示(1)提高金融素养: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思政实践教学道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某高校开展了以“关爱他人,传递温暖”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
以下是该活动的具体案例。
二、案例经过1. 活动策划该校思政教学部在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关爱他人,传递温暖”这一活动主题。
活动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活动时间:一个月。
(3)活动形式: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
校内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等。
校外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关爱活动。
2. 活动实施(1)校内活动1)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卫生清扫、关爱流浪动物等志愿服务活动。
2)关爱弱势群体:组织学生到社区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3)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学生到农村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生活关爱等。
(2)校外活动1)社区关爱: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关爱活动,如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陪伴他们聊天等。
2)敬老院关爱: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关爱活动,为老人提供陪伴、表演节目等。
3. 活动效果1)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活动期间,许多社区、敬老院等单位的负责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活动有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
三、案例启示1. 思政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从而提高道德素养。
2. 活动策划要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只有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3.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设计多种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思政法律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法律意识薄弱、道德观念模糊等原因,导致一些不良事件频发。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本文将以一起大学生违法案例为切入点,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案例介绍案例一:某高校大学生李某,因参与网络赌博,欠下巨额债务。
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下,李某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
一天,李某在校园内故意纵火,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案例二:某高校大学生张某,因追求女友未果,心生怨恨。
在一次酒后,张某持刀将女友及其家人伤害。
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三、案例分析(一)问题分析1. 法律意识薄弱: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在于法律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缺乏法律敬畏之心,导致在面临诱惑时无法抵制,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道德观念模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道德观念的冲突。
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诱惑时,无法正确判断是非,导致道德观念模糊,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部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在面对诱惑时无法正确应对,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原因分析1. 法律教育不足:在我国,高校法律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无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法律意识薄弱。
2. 道德教育缺失:部分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观念上存在模糊地带,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3. 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在面对诱惑时无法正确应对,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措施(一)加强法律教育1. 完善高校法律教育体系,提高法律教育质量。
2.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育学》课程思政案例
《教育学》课程思政案例一、案例背景在大学教育学课程中,思政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回答,更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让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实现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相协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学生前途与国家发展相一致、知识讲授和思想引领相统一。
二、案例描述《教育原理》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理解。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设置。
第一堂课上,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教育学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首先介绍了教育学的定义和作用,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讨论,有的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有的认为是促进社会进步。
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对于个体成长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教师紧密结合时事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例如,教师选择了近年来关于教育公平的热点话题,通过展示相关报道和数据,让学生思考现实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教师还指导学生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教育在社区中的实际影响。
三、案例目标该案例旨在通过将思政教育与《教育原理》课程相结合,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并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参与服务活动,感受教育的社会实践价值。
四、案例评价该案例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们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和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教育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
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检修》
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检修一、案例简介1、课程和案例基本情况《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工作原理、零部件拆装、调整、检修的方法,掌握汽车底盘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精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独立正确处理汽车底盘系统各种机械故障的职业能力。
《汽车盘式制动器检修》是本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通过15分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盘式制动器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再通过30分钟的实践训练,强化理论学习内容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盘式制动器的检修工作,解决常见的盘式制动器的机械故障,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的讲话精神,对照课程教学大纲,修改课程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寻找思政课程与本课程的结合点。
积累思政素材,设计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丰富授课手段,实施多样化、嵌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表1 课程思政融入点二、教学设计(一)思政理念在教学中,围绕课程特点,从汽车底盘结构阐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结构和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故障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范、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经典故障案例,帮助学生塑造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系列学习和实践,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学情分析教授对象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汽车机械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使用检修工具对汽车机械部件进行检修。
大思政课程 典型案例
大思政课程典型案例
以下是大思政课程典型案例:
1. 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创新课堂形式,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2. 思政课教学改革,以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3.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4. 社会实践育人,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大思政课程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有机融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同时,大思政课程还需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案例名称
**学院《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职称案例概述(限300字以内)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目标
(概述融入思政元素相关章节的教学主题、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
(二)思政育人目标
1.设计思路
2.思政育人目标
3.育人主题
(如: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工匠精神、“西农精神”、家国情怀、三农情怀......)
二、教学实施过程
(对教学过程实施进行概括描述,包括教学理念,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创新等,字数1500字左右。
)
三、教学效果
(一)案例开展的意义和价值
(二) 主要成效和特色
(可将学生、同行的感悟、反馈、评价等作为附件)
四、案例反思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等,字数500字左右)。
大学生思政法律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在大学生活中,一些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法律问题。
本案例将以一起大学生纠纷案件为切入点,探讨大学生在思政法律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案例描述(一)案件简介甲乙两人系同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因宿舍问题产生矛盾。
甲认为乙在宿舍内经常大声播放音乐,影响其休息,而乙则认为甲经常在宿舍内看电影,声音过大,影响其学习。
双方多次沟通无果,矛盾逐渐升级。
一天,甲在宿舍内将乙的笔记本电脑摔坏,乙遂报警。
(二)案件经过1. 警方调查警方接到报警后,对案件进行了调查。
经调查,甲承认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将乙的笔记本电脑摔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
2. 学校处理学校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经调查,甲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学校决定给予甲留校察看的处分。
3. 案件调解在警方的调解下,甲乙双方达成和解。
甲赔偿乙笔记本电脑的损失,并向乙道歉。
乙也表示谅解,双方恢复友好关系。
三、案例分析(一)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本案中,甲乙两人均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甲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未能理智地处理矛盾,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乙在遭受损失后,选择报警解决问题,体现了其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
(二)思政法律教育的重要性1. 增强法律意识通过思政法律教育,大学生可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培养法治素养思政法律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素养,成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公民。
3. 促进和谐校园通过思政法律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预防和减少校园纠纷,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四、启示与建议(一)加强思政法律教育1. 开设相关课程高校应开设思政法律教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大学生思政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对物质的追求日益增长。
然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信用记录等原因,难以通过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在此背景下,“校园贷”作为一种新型贷款方式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监管不力、部分平台存在欺诈行为等原因,导致“校园贷”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一起“校园贷”事件为例,分析其中的思政法律问题。
二、案例分析1.事件背景2017年,某高校大学生小李(化名)因急需资金购买手机,通过一款名为“校园贷”的APP申请了1000元贷款。
然而,在还款过程中,小李发现该APP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贷款利率高达20%,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其次,还款期限短,每月需还款150元;最后,在还款过程中,小李不断接到骚扰电话,威胁其家人。
无奈之下,小李向学校求助,并报警处理。
2.事件处理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
经查,该APP平台涉嫌非法放贷、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
警方依法对该平台负责人进行刑事拘留,并责令其退还所有受害学生的贷款本金及利息。
3.思政法律分析(1)思政教育问题首先,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校园贷”的危害认识不足。
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权益的保护。
其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诚信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
(2)法律问题首先,该“校园贷”平台涉嫌非法放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暴力催收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结论“校园贷”事件暴露出我国大学生在思政法律方面的诸多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学校和家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消费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校园贷”平台的打击力度。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校园贷”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放贷、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一)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传播效果的理论难点和基本策略
(二)教学重点:新媒体与政治思想传播的三对张力
(三)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高策略
三、学生特点分析
1、年龄特点:学生所处学期为大三第二学期,对于大学课程已经有相当的了解,完全知晓课堂要求,对本专业的课程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容易产生课堂疲倦。
思政案例简介
本课程思政的案例是依托课程讲授人所主持的社科基金青年课题“。。。。。。”和个人科研著作《。。。。。。。》而设计完成。本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传播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解析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的难点问题。本案例从理论上提出了“政治思想传播的三对张力”这一学术命题,并从新媒体传播的感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理性特征、新媒体传播的大众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层次性特征、新媒体传播的技术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意识形态性特征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政治洞察力与政治敏感性,为培养学生的党性提供基础,从而为从事新闻行业打下良好的政治素养。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程讲授,让学生系统了解政治与传播的关系,知晓政治对传播的统领作用,掌握国家政治与传播、社会政治与传播、传媒研究与政治、传媒与意识形态等内容。具体分析传播与政治、国家赋权、政党国际形象塑造、政治思想传播的张力、政治主体的素养的关系;分析传播与社会赋权、新闻传播生态、另类传播、社会结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大数据等的关系;分析政务微博的政治性、政治社会化功能、特性、传播内容的发布标准等。
3、多媒体法
利用文字、图片等内容,展示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三对张力的认识。
支撑材料目录(如ppt课件,相关照片、图片,视频资料,参考资料等,后面按支撑材料目录附相应支撑材料)
任课教师情况
主讲教师
性别
职称
教授
联系电话
学位
博士
课程处于重要地位。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T型人才,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知识的广度,对与新闻相关的知识领域有必要的认知和把握,这些领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因此传播与政治的关系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对重要关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统领着其他各对关系。因此本课程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本课程具有意识形态性、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批判性,可以很好地担负课程思政的功能,用党和政府的主流观点观察当代传播问题。
四、教学策略
1、案例教学。通过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案例讲解,形象化传播的途径。
2、讨论式教学。课堂上设置问题和组织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政治思想传播与新媒体特性之间的张力关系。
2、案例法
以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为案例,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
第二,将科研、教学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前所述,本案例是结合授课者本人承担的省部级课题和已经出版的著作设计完成的,将科研成果直接反哺于课堂教学的突出体现。
第三,将课堂教学、批判思考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在本次课堂设计中,会有批判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最后,所给出的传播策略可以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宣传部门。
教案设计(可参考附件中的教案示例,在教案设计中重点阐述解决的知识点问题,阐述引导学生的正能量点及传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新媒体传播的感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理性特征的张力关系
2.新媒体传播的大众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层次性特征的张力关系
3.新媒体传播的技术性特征与政治思想传播的意识形态性特征的张力关系
2、知识特点:《政治与传播》是属于专业领域很狭窄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能通过新闻学理论的学习了解政治与传播的关系,但是具体到具体问题、具体情境很难做到深入的把握。对深层次的政治传播规律了解不多,对中国政治传播实践领域更难做出理论分析、批判性思考。
学习特点:学生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应试性目的较强,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深入。
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
课程思政案例
(20 -20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
政治与传播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必修□通识教育选修□专业必修
R专业选修□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学时
32
学分
2
授课对象
专业班级
授课人数
思政案例名称
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与传播》课堂教学
案例所属教学大纲中的章节及知识点
第五章传播与政治思想、政治主体的素养
因此,本课程思政的突出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系统性的政治观念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在多数的课程思政中,是将其他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以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类贯穿课程思政做法的一个缺陷是容易造成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的脱节。而鉴于《政治与传播》这一课程的特殊性,它属于典型的具有强烈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在这一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恰如其分,这样可以的课程设计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又有必要的现实关照,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