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衡水中学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主要目的是()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B.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C.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D.开办厂矿,掠夺资源和劳动力2.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
其反映的主题是()A.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永载史册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虎门销烟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3.按清政府的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19世纪30年代末较20年代初农民同是交纳一两白银,而实际上要多卖60%的粮食,其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政治腐败,贪污成风B.清政府国库空虚,不断加重赋税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动荡D.白银大量外流,源于鸦片走私4.农村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农业的发展趋势不包括()A.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被彻底毁灭C.一些农民破产,离开农村进入工厂做工D.中国的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日益殖民地化5.“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该规定出自()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6.“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7.《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体现了太平天国()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8.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乃举措暴众而刑太极故也”D.“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国之后也”2.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A.加强君主的权力 B.扩大“三公”的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3.“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
”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A.汉高祖B.唐高祖C.宋高宗 D.明太祖4.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公九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中外朝制④内阁制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5.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6.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
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7.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与下列哪个官职或机构类似()A.秦朝的御史大夫与廷尉B.汉朝的尚书台C.唐朝的门下省、中书省D.元朝的中书省8.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的主要原因是()A. 思想观念不同B. 经济活动方式不同C. 地域位置差别D. 人口数量不同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建立,这主要是因为()A. 议会权力加强B. 法律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C.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D. 内阁制度形成10.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有()①选举②议会立法③保留君主④内阁拥有最高权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1.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围绕美国的政治制度,各州代表意见分歧较多,反复讨论。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
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C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重视血缘亲情”,敬宗敬祖,显然这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B 考查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权利、义务。
材料反映的是诸侯的应尽的义务。
A、C、D三项材料都能反映,B项未能反映。
3.“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A 考查西汉地方行政体制。
西汉统治吸取秦暴亡的经验教训,认为秦之所以这么快就消亡,就是因为没有分封宗亲,拱卫王室,故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进行分封,即郡国并行制度。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B 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下,官员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5.史书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
”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A.中书门下、枢密院 B.三司、枢密院 C.中书门下、三司 D.枢密院、三衙 A 考查宋代中央行政体制。
高一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25×2=5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
”此材料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2.《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有这样一段话:“却说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大会群下议曰:‘……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
尔众人以为何如?’”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符合史实的是A.当时世家豪族地主依仗自身的势力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B.察举制的推行是袁氏大家族出现“四世三公”的重要条件C.当时地方势力割据称雄,中央集权制度被严重削弱D.袁术、袁绍的迅速败亡说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被打破3.右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四合院。
“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小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这种房屋建筑与生活状态A.体现唯我独尊心理B.体现商品经济形态C.反映尊卑等级观念D.传递敬天法祖思想4.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
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精神氛围浓厚B.民主政治高度繁荣C.社会环境宽松自由D.自然地理条件优越5.“这力量一方面将整饬腐化堕落的希腊化世界,使它那散漫放荡的作风就范于一种铁的纪律和不可伸缩的法律;另一方面将消除希腊文化中刚刚出现的分裂和二元对立状况,以一种片面性的单纯来取代希腊的和谐之美”。
材料中“这力量”来自A.马其顿B.古罗马C.意大利D.德意志6.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A. 以年龄为准则B. 以血缘为纽带C. 以等级为核心D. 以德才为标准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下列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权利法案》两部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分别反应了法国、英国的民主化进程B. 分别由国民议会、议会C. 分别体现三权分立、“议会至上”的原则D. 标志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分别在法、英最终确立4、有学者指出;“西方列强对中国采取直接的经济原料的掠夺和罪恶的鸦片贸易手段。
除了倾销鸦片和自己的商品之外,西方列强还大量地掠夺中国的廉价农产品。
”《南京条约》为列强经济侵略提供便利条件的是A. 割香港岛与设使馆界B. 开放口岸与协定关税C. 巨额赔款与开放口岸D. 协定关税与允许设厂5、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A. 公开性B. 民主性C. 效率高低D. 有无辩论6、《南京条约》附件签订后,列强间逐渐形成一种“神圣同盟”,一国“征服”了中国,也就是众多国家征服了中国。
这是因为列强取得了A. 协定关税权B. 领事裁判权C. 租赁土地权D. 片面最惠国待遇7、近代西方民主政体中,君主立宪制国家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明确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一与众不同的现象产生的主要背景是A.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影响仍然较大B. 孙中山迫于形势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C. 革命党人对政治权力的热衷D. 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8、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长达3年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共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8分)1.(3分)许倬云在《说中国》中指出:西周“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材料强调了西周( )A.确立嫡长子继承原则B.实行分封制促进民族交融C.奠定大一统政治格局D.制定礼乐制维护等级秩序2.(3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泰山之巅祭天并勒石颂其功德,开创中国古代封禅泰山之大礼。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并在岱顶立石刻碑。
秦始皇和汉武帝封禅泰山意在( )A.确立全新的祭祀礼仪B.宣扬隆礼厚德的理念C.强化山东地区的统治D.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3.(3分)下表为五代十国时期部分政权的概况统计。
北宋建立之初为解决这一局面采取的措施有( )A.强化地方政府权力B.全面推行科举制度C.地方军权收归中央D.彻底分化宰相事权4.(3分)明朝中后期,对内阁票拟的题本,皇帝大多将批红权交给太监。
到了清朝,皇帝对内阁票拟的题本件件审阅,不假手他人批红,太监也无从插手。
材料反映清朝( )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皇位世袭制度逐渐稳定C.君主个人素质的提高D.政治腐败得以彻底根除5.(3分)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
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列强企图打开中国市场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C.农耕文明引领世界潮流D.晚清政府的腐朽落后6.(3分)19世纪末,落第士人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倭寇(日本)扰乱一事,人皆在意,近闻(中日)讲和,即农夫野人莫不曰此万不可者也。
”这表明,该事( )A.引发了强烈的反清斗争B.迫使农民进行武装起义C.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巩固了天朝上国的观念7.(3分)1912年1月4日,孙中山致电袁世凯:“文(指孙中山)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以达国民之志愿……推功让能,自是公论。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一中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周朝的建立C. 秦朝的建立D. 汉朝的建立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3. 下列哪个战役标志着楚汉战争的结束?A. 巨鹿之战B. 垓下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唐朝的灭亡?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五代十国D. 北宋的建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______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汉朝的两位著名女性统治者是______和______。
3. 隋朝时期,______发明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不再只依赖和关系。
4. 唐玄宗时期,发生了______,导致唐朝国力大幅削弱。
5. 宋朝的两位著名词人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描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2. 请简要介绍汉朝的丝绸之路对中西方交流的影响。
3. 请简要阐述唐朝的衰落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请论述宋朝的经济发展对文化繁荣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A5. C二、填空题1. 六个2. 武则天、慈禧太后3. 隋炀帝4. 安史之乱5. 苏轼、辛弃疾三、简答题1.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全国分为36个郡,下设县、乡、亭等基层政权。
皇帝拥有绝对权力,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位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2. 汉朝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汉朝与西域、欧洲等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唐朝衰落的原因主要有:安史之乱导致国家政治动荡,边疆不安;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官僚制度腐败,政治效率低下。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详解
C.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官员D.实现了边疆和内地一体化治理
15.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宣战后,南方督抚却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材料表明()
A.苏格拉底B.孔子C.希罗多德D.修昔底德
试卷Ⅱ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20分,共35分)
26.唐宋变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到唐前期,粟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次是麦。……从唐中叶起,由于北人南迁……以及耕作技术的进步等,水稻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开始占了首位,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1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该结论,旨在强调五四运动()
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实现了从知识分子到群众的社会动员
D.④处居民掌握了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技术
2.有同学在整理先秦某一思想流派的学习笔记时,有如下关键信息: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具有朴素唯物观。该流派是()
A.阴阳家B.道家C.墨家D.儒家
3.西汉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立西域都护府②张骞通西域③实行郡国并行制④文景之治
1051
2001年
9599
7855
4046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推广B.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2、2、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之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魏源3、题干: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B.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C.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D. 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是丝绸和瓷器4、题干:下列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禁政策是为了防止海盗侵扰B. 海禁政策是为了保护国内手工业的发展C. 海禁政策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停滞不前D. 海禁政策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5、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统一度量衡,便利经济交流C. 推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文化D. 建立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6、题干: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B.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C.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D. 丝绸之路的开辟主要得益于汉朝的张骞7、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A、土地兼并B、人口增加C、铁器牛耕的使用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8、题干:以下关于商鞅变法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废除了分封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推动了秦国统一六国9、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10、题干:以下哪项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A.平均地权B.耕者有其田C.土地改革D.土地公有11、题干:以下哪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标志着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C.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12、题干: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场自强运动B. 洋务运动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C.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D.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结束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唐朝,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I)
2019-2020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一试题(含解析)(I)一、(30 小,每小 2 分,共 60 分)1.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位,幸褒姒。
“褒姒不能笑⋯⋯幽王烽隧大鼓,有寇至烽火。
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 段资料不能够表示A. 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侯王周王肩负事C. 西周末年侯力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遵从周王室的政令【答案】 C【解析】周幽王博得妃一笑而烽火侯,表示幽王荒淫无道, A 正确;周幽王点燃烽火,侯悉至,体了分封制下侯周王要肩负的遵从命令随从作的,BD正确; ABD不吻合意,消除;资料无法反响“ 侯力大”, C ,吻合意,故C。
【名点睛】解关是清楚分封制下侯的,关于分封制的分封象、主要侯国、分封内容、侯和分封制的意都是常考点,必牢,本若是掌握分封制下侯的,便瓜熟蒂落。
2.有学者指出,“行中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省)分出一个机关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的中省。
因蒙祖先征服中国,不敢把政分别,要完好掌握集中在中央”。
由此可,元代行省是了A. 化君主制B.加控制地方C.解民族矛盾D.提高族官僚地位【答案】 B【解析】依照“行中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省)分出一个机关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的中省”“要完好掌握集中在中央” 明行省加了中央地方的控制,加了中央集,而不是加君主制,故 B 正确 A ; C 不是资料的主旨;资料没有涉及D。
3.秦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和清朝机的置,反响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之的理念,那就是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B.化君主制中央集是政治革的主要内容C. 提高政府的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与相的矛盾是国家定的基【答案】 B【解析】依照所学知,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明朝内——清朝机,个程体了相不断削弱,最被除,君不断加,最达到峰的展。
故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体了化君主集的理念,故B;干资料无法体CD;A 不是材料的主旨。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
2006 年台湾连战先生回大陆参拜了连氏宗祠。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井田制2.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
这表明分封制A. 巩固了西周统治B. 强化了宗法体制C. 促成国家大一统的局面D. 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3.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
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 秦朝郡县制B. 西汉郡国并行制C. 元朝行省制D. 清朝军机处4.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
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B. 建立中外朝制度C. 确立三省六部制D. 实行科举制5. 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军机处一日日程噎噎接折(阅读奏折)要要见面(请皇帝旨)要要述旨(拟皇帝旨意)要要过朱(皇帝过目确定)要要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 纵论军务,谋划战策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6.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7. 1860 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皇帝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为中国之害”。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4小题,总分48分)1.(2分)周公东征胜利后,对殷贵族改用分散迁移的办法,在新征服的商代原有王畿、东方夷族地区和北方戎狄地区推行分封制,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诸侯,以便加强控制,并图谋进一步对东、北两个方向开拓和开发。
这表明分封制()A.维护了贵族利益B.拓展了西周疆域C.巩固了西周政权D.增强了地方实力2.(2分)《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作法自毙”说明()A.变法需要统治者支持 B.变法总会有牺牲 C.商鞅变法的最终失败 D.变法的深人人心3.(2分)观察下图。
图中现象有助于()A.加速西周灭亡B.增强秦国实力C.延缓统一进程D.促进民族交融4.(2分)在中国国度思想即将形成的关键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并进一步铲除了诸侯割据称霸的制度基础,从此,无论时局如何变迁,各地百姓期盼的都是国家的统一。
这种国度思想形成的关键是()A.儒家思想极力维护B.郡县制的全面推行C.商鞅变法奠定基础D.君主专制制度建立5.(2分)汉武帝时推行“均输平准政策”、王安石变法推行“均输法”,隋唐则设有“常平仓”,古代政府出面平衡粮食价格的主要意图是()A.增加财政收人B.政府与民争利C.政府屯粮备荒D.保护自耕小农6.(2分)开皇15年,隋文帝下令在西北地区实行义仓管理试点:将这里的义仓改由州或县管理,义仓粮食由劝募形式变成按户等定额征收,即上户不过1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
后来隋朝中央政府逐渐在其他地区将其推广。
这一变化( )A.使得义仓管理的层级下移B.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C.不利于义仓发挥赈济功能D.社会保障能力得到增强7.(2分)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8分)1.山西又称“三晋大地”,今天山西省的简称还是“晋”,这一称谓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史载,太公五月而报政。
周公曰:“何速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
”伯禽三年而报政。
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
”伯禽“变其俗,革其礼”的封地是A.鲁 B.燕 C.齐 D.宋3.《三国志》提到,某职官自汉季以来“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以往)司察之而已”。
由此推断,该职官是A.郡尉B.刺史 C.三司使 D.枢密使4.唐代尚书省掌管之下的某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
唐代尚书省掌管之下的这个“部”是A.吏部 B.户部C.礼部 D.工部5.下表为伯利克里时期雅典人口中各类型人数统计表。
从表中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法律至上B.少数人的民主C.轮番而治D.间接民主6.《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B.国王的权力不断扩大C.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谁是国家最高主权的代表——国王还是议会?最终,英国人明确的答案出现于A.1649年 B.1689年 C.1701年 D.1721年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当今在世的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长河里,女王经历了十几位英国首相,见证了英国社会沉浮与世界变迁。
下列关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B.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C.英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D.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9.据统计,1782~1998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2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
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含解析 (1)
(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 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B.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C.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D.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说明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故答案为C项。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D 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
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C.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D.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答案】A【解析】【详解】“立嫡不以长”指中国宗法制中,帝王传位或公侯传爵时,即使庶子为长子也应传给正妻所生的嫡子,A选项符合题意。
一夫多妻制自父系氏族社会便已产生,与宗法制没有必然联系,B选项排除。
“门当户对”是门第观念的表现,与宗法制没有必然联系,C选项排除。
宗法制中诸子财产继承权分配是不平等的,D选项错误。
【点睛】宗法制建立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一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题考生们请注意:本次测试总分值100分,全卷作答时间为90分钟.希望你轻松、自信地迎接挑战,仔细审题并按要求作答.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做题卷上!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B、削弱贵族、功臣的权力;C、建立军事屏障,预防外族入侵;D、稳固奴隶制国家2、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方面的表达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C.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方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宋朝的“二府〞是指〔〕A.中书省、门下省B.尚书省、门下省C.门下省、枢密院D.中书门下、枢密院4、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公布秦律,严刑峻法5、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B.分散相权,增强皇权C.减少决策失误D.增强中央对地方的限制6、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到达登峰造极的标志是〔〕A.废丞相,权归六部B.设立内阁C.设置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7、雅典民主制下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执政官8、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9、?权利法案?的根本意义在于〔〕A.否认贵族权利B.创立议会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限制了国王的权力10、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B.1791年宪法的通过C.?拿破仑法典?的实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公布1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①皇帝②首相③议会④军队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2.太平天国西征的目的是〔〕A.稳固天京大本营B.推翻清朝统治C.断绝清政府财源D.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13.以下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结束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4.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C.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5.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所说的“内部条件〞,最重要的是〔〕A.一战后民族工业受到列强的重新压制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求同盟者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拟革命的民主派16.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①推翻帝国主义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④土地革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共缺乏实践经验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④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8 .“三民主义〞指的是〔〕A.民主、民权、民生B.民族、民权、民众C.民族、民权、民生D.民族、民众、民生19、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具有的新的时代特点是〔〕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依法治国,是中共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A、1954年B、1982年C、1997年D、1999年21、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C、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D、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22、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进行改革时,社会等级主要通过划分的.A、出身B、离城邦的远近C、血缘D、财产2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建立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24、世界多极化的开展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由于〔〕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B、多个力量中央的崛起C 、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增强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增强25、2022年5月,欧盟成员国达25国.欧盟的前身是1967年成立的〔〕A、欧洲煤炭共同体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C、欧洲共同体D、欧洲经济共同体26、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中共十一届全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27、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A、总统B、总理或首相C、议会D、大法官28、改善中美关系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两国〔〕A、都希望解决台湾问题B、都面临苏联的威胁C、都要求世界和平D、都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29、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开展的直接原因是〔〕A、奴隶制的逐渐衰落B、幅员的不断扩展C、自由民的日益增多D、法理的不断完善30、以下哪项不是美国“冷战〞政策实施的内容〔〕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方案的实施;C、北约组织的建立D、入侵越南;第二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有两小题,分别各为10分,共20分.〕3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卷128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辰、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请答复:〔1〕、材料一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举措指哪些?材料一作者对此看法如何?(4分)〔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4分)〔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2分)32、阅读以下材料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了.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确实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请答复:〔1〕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5分〕〔2〕这一胜利是怎样取得的?〔5分〕三、问做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分别为10分,共20分〕3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分别是什么?〔10分〕34、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请答复该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分〕四、简释题〔每空2分,共6分〕35、下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增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开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增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稳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①②③。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中“齐鲁”是古来对山东的别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A.宗法制 B.分封制C.礼乐制 D.郡县制2.西周时“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并使之长期有条不紊地保持下去”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D.宗法制3.在对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天子棺椁四重,公、侯伯子男、大夫,等差分别为三重、二重、一重。
士不重,但用大棺。
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禅让制4.“它与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
”“它”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皇帝制度5.《礼记》曰:“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据此可知周礼A.崇尚人文精神B.崇尚社会美德C.秉承中和之道D.形成等级观念6.每逢节假日,歌曲《常回家看看》总会勾起我们的思乡情愫。
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影响我们这种行为观念的古代政治制度完善于A.夏B.商 C.西周D.秦朝7.“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朝皇帝制度的内涵B.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C.封建官僚政治确立的背景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8.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蒙恬奉命修筑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这一“公路”是指A.长城 B.直道 C.灵渠 D.五尺道9.有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制度时提出: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
该学者研究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10.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
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 )A.朝觐述职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D.交纳贡赋2.(2分)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政治制度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①世卿世禄制①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①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2分)“唐朝那是个火热的年代,是个经常亮肌肉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
”这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主要途径是( )A.世袭爵位B.察举征召C.科举考试D.高官举荐4.(2分)陈登原在其《国史旧闻》中曾对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很恰切的描述:“尚书虽为政务之官,反不如代笔人之楼台近水,于是密勿献替(备顾问),秉笔票拟,反为握权衡之现实。
”该制度( )A.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B.确立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C.体现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5.(2分)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地治理。
”这说明(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6.(2分)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罗马的法律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
”该学者意在( )A.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B.分析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D.指出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7.(2分)19世纪60年代后,英国一党长期盘踞政府的现象彻底终结。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下列哪位人物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并且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3、古代中国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它们共同维系了西周社会的稳定。
下列关于这两项制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宗法制中,家族血缘关系是划分等级和权力的基础。
B、分封制中,诸侯必须向周天子定期述职、缴纳贡赋并出兵打仗。
C、宗法制规定,大宗可以压制小宗,但不直接享有分封的土地和人民。
D、分封制中的诸侯需要向周王室分封土地,但不包括人口。
4、秦朝疆域辽阔,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不同时代的影响各有不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封国制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昌起义D. 抗日战争爆发6、以下哪种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最早在欧洲实施?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市场经济体制C. 私有制改革D. 公有制改革7、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A. 建立内阁制度B. 废除丞相制度C. 实行卫所制度D. 设立锦衣卫8、清代康乾盛世期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同时也潜藏着危机,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的潜在危机?A. 土地兼并严重B. 财政收入减少C. 官僚体系腐败D. 民族矛盾激化9、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
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秦朝的统治政策?A、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统一货币、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C、焚书坑儒,限制思想自由与文化发展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与外国交往 10、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文化政策以强化中央集权和儒家思想的地位。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1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怒斥清政府投降卖国。有人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台湾人民更是发布“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檄文。这说明
①变法拥有广泛群众基础②清政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③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④学习西方进入制度层面
人教版高中
历史
2020-2021届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历史试卷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了鲁、宋、郑、许、曹诸国在葵丘会盟,订立盟约共五条,其中两条是:“敬老慈幼,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这表明
C. 辛亥革命是矛盾发展 产物D. 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13.据统计,1931年4月,全国的中共党员,除苏区外,不足11500人;城市中的党员人数仅4000人左右,其中工人党员人数不足一半;受共产党领导的有组织的工人,除满洲外,不足千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可说明
A 中国革命目标发生变化B. 农村根据地群众基础薄弱
A. 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基本胜利B. 表明东北成为解放战争 大后方
C. 为中共中央工作中心转移积累了经验D. 体现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愿望
16.《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问世以来,已有二百多种文字,出版了一千多个版本,发行量达几千万册,是全世界传播时间最长、流传领域最广、发行数量最大、拥有读者最多的政治性文献。《共产党宣言》这种恒久的生命力源自于
A. 加强了对地方的财政管控B. 强化了三公之间的分权制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A . 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 . 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 . 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D . 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2. 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
”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 . 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 . 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 . 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 . 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3. 有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指的是()A . 商周时期B . 秦汉时期C . 魏晋时期D . 隋唐时期4.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 . “立嫡以长不以贤”B . “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C .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D .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5.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A .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 . 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C . 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D . 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6.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A . 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 .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C .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 . 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7. 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 中央集权B .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 . 独断性和随意性D .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8. 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官僚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A . 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B .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 .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 . 沿袭了皇位世袭制9. 清朝史学家在评价某项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
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上述材料意在强调该项制度()A . 维护了社会公平B . 促进了文化融合C . 有利于专制统治D . 加强了民族团结10. 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主要条件是()A . 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B . 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C . 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人口更少D . 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11.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
“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 . 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B . 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C .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D . 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2.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 . 以法律条文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 . 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 . 解决了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政权保障13.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评价1787年宪法时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使之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该材料反映的是()A . 代议制民主B . 总统制政体C . 两党制特色D . 联邦制机制14. 19世纪70年代,法德通过不同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下列关于两国政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 两国权力中心不同B . 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C . 议会行使立法权力D . 都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15. 假如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你不需要选择的是()A . 19世纪初西欧社会的贫富分化状况B .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的求学经历C . 欧文建立“新和谐”公社D . 巴黎公社起义的经验教训16.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 .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 . 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 .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17. 美国史学家狄力普·巴素在《鸦片战争和世界贸易制度》中说:“多边世界贸易的必要条件,已将鸦片战争变为与生命攸关的必需品……如果说糖蜜或米对鸦片是有效的转变的话,这冲突可能被称为糖蜜或米战争。
”此观点()A . 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B . 是在为英国发动战争辩护C . 揭示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D . 反映了战争对中国的促进作用18.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A . 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B .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C . 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D . 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19.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太行山上》在描述“太原会战”这一历史事件时,有这样的场景: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
……129师陈锡联部偷袭了阳明堡飞机场,从而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
这说明()A .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B . 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C .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的主力D . 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20.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
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此信中的“新约”是指()A . 《北京条约》B . 《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21.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
”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A . 太平天国运动B . 虎门销烟C . 义和团运动D . 辛亥革命22.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 .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 .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D .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23. 下面统计表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A . 抗战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主B .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 . 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巨大灾难D . 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24. 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它各项法律、法案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坚持的原则是()A . 民主集中制B . 人民民主C . 依法治国D . 政治协商25.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建国初期相比,突出的发展体现在()A . 拓展政治协商制度B . 恢复根本政治制度C . 发展民族区域自治D .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26. “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
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
”这种“变通办法”就是()A . 制定了1954年宪法B . 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C . 颁布《共同纲领》D . 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7.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一主张()A . 是对几次《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 .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 .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 .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2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A . 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B . 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 . 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D .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29. 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
”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A . 毛泽东访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 . 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协议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D . 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30.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毛泽东曾形象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这说明()A . 美国霸权地位丧失B . 非洲国家控制联合国C . 第三世界力量壮大D . 资本主义阵营瓦解31. 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
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③④32. 某学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代外交关系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学生试图揭示的是()A . 中德关系趋势B . 中美关系趋势C . 中苏(俄)关系趋势D . 中日关系趋势33. 邓小平复出后,即开展密集的外交出访活动,积极加强对邻国的友好往来,建立合作关系(如下表),并特别注重拓展与美国、日本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