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 写景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小学写景方法指导(精选范文十篇)

小学写景方法指导(精选范文十篇)

小学写景方法指导(精选范文十篇)一、写景作文方法指导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二、写景范文集锦01傍晚的公园傍晚,我来到公园。

沿着石板小路往上走,就来到了公园的大草坪。

大草坪上种了许多树,散发着香味的香樟树;红叶似火的枫树;小巧玲珑的灌木丛。

草坪的四周铺着石板,把公园围成了一个椭圆形,草坪中间还躺在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上能容得下六个人呢!在石头旁还有一个大建筑,它设计得非常美观,中间是一棵苍天大树,大树旁种着许多小灌木,周围摆放着黑色大理石做的椅子,傍晚,人们就坐在这里休息,小狗们则在这里打闹。

在建筑物的西面还有一座小亭子,夏天雨后,小亭子旁会出现一条清澈的细小的水沟,把亭子衬托得格外美丽。

夕阳把最后一抹霞光洒向公园,公园变得更美了。

我爱公园,我爱傍晚的公园!02山区的金秋山区的秋天,丰富多彩,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一片片庄稼熟了,一簇簇枫叶红透了,一缕云丝也没有的天空更蓝。

再看看万紫千红的果林吧,柿树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梨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娃娃头红果树上缀满了红玛瑙,驰名中外的“红元帅”压弯了枝条,等待着启程到国际市场抖威风。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景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概念与意义2. 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a. 观察与描述b. 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c. 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3. 优秀写景作文案例分析4. 学生实践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写景作文的基本技巧和要点的掌握,学生实践练习。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以及运用情感因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写作技巧及优秀案例。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写景作文。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写景作文实践练习。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改,教师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写景作文的概念、写作技巧、优秀案例等内容。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教学内容和实践练习。

3. 教师准备一批优秀写景作文,用于案例分析和学生评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幅画,从而引出写景作文的主题。

2. 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与意义:教师简要介绍写景作文的定义,强调写景作文在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方面的作用。

3. 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教师分步骤讲解观察与描述、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等写作技巧。

4. 分析优秀写景作文案例:教师展示一批优秀写景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优点。

5. 学生实践练习:教师布置一道写景作文题目,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将所学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6. 学生互评与教师指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写景作文。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一、写景作文指导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描绘景物。

4.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3. 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4. 优秀写景作文案例分析5. 学生写作实践和点评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描绘景物。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描绘出富有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景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文字描绘这些景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简要介绍写景作文的定义、作用以及写作要求。

3. 教授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眼看、耳听、心感的方式去观察景物,捕捉景物的特点。

4. 讲解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如何选材、构思、描绘景物,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优秀写景作文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写景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和技巧。

7. 学生作品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案设计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能力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

3. 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描绘景物的能力。

4. 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写景作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示范法:教师展示优秀写景作文,进行分析讲解。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点评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写景作文教案九篇

写景作文教案九篇

写景作文教案九篇关于写景作文教案九篇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写景作文逐渐成为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分享九篇有关写景作文的教案及其作文要点,并给出两篇范文及分析。

一、高效写景——初一写景教案本教案着重讲解高效写景的技巧和要点。

教师通过观赏图片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感知和表达美景。

教案的重点包括:写景前的观察和感受,选材的重要性,用词的精准和形象,以及融入个人情感的表达等。

教师通过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全面提高写景作文的水平。

重点分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本次观察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丰富的词汇,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句如下:(1)“在这个季节,橘黄色的芦苇摇曳在落寞的荒原上,犹如被风吹动的美丽的画卷。

”(2)“河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轻轻地流淌着,就像一条水带,把居住在它周围的蝴蝶和鸟儿都温柔地包围在中间。

”二、四季之美——小学四年级写景教案本教案以“四季之美”为主题,讲解如何运用四季之间的变化来表现自然景色的不同。

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讲解,让学生领悟到不同季节的不同美景,同时应注意一些影响写作的因素,如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学好语言表达等方面。

学生通过在写作中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四季之间的美景,让读者感受到眼前的自然景色变幻无穷。

重点分析:学生在表达四季之美时,需要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色特点,突出不同的感觉和情感,同时运用形象的语言来传达美好的景象。

例句如下:(1)“冬天的夜晚,天空湛蓝,月亮高挂在空中,宛如一盏明亮的灯笼,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安宁。

”(2)“春天的清晨,花草刚成熟,新绿与鲜花交织在一起,深深地吸引着每位路过的人。

”以上两篇作文均突出了表达情感和感受的重要性,同时还突出了要注重细节描写的要点。

用词方面,可以看出学生除了使用形容词和动词之外,还注重了名词的精准和形象。

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1.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我们在观察景物时,为了看得完整、细致,在确定观察点后,先介绍景物整体给人的总的印象,再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从外到里,或从前到后,或从上到下,或由中间到四周依次描写,这样才能层次分明地反映景物的全貌。

基准:雨我透过玻璃窗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这一段景物描绘,就是作者在屋里看看雨景。

观测顺序就是按由下到下的顺序变化的:由“天地间”至“屋顶的瓦片上”,至“房檐下”,最后至“地上”。

这样按方位顺序把下雪的情景写下得十分完备精细。

2.突出重点写景一定必须挑选最主要的地方精细写下,不要不提挑选样样都写下。

例:放风筝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冷清极了。

一只美丽的“小蝴蝶”,橘黄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纹,呼扇着翅膀徐徐下降。

那金黄色的“小蜜蜂”,吻住两只绿色的翅膀,似的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那鲜红的“小金鱼”,尾巴一挂一挂的,似的在水里游。

除了那精巧的“大卫星”,手挥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器?空中的风筝很多,作者只选择了其中四只风筝,有地上的“大蝴蝶”、“小密蜂”,有水里的“大金鱼”,还有天上的“小卫星”。

作者对这四只风筝的颜色、形状、动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如果作者把天上的风筝名字一一列出来,不就成了流水账了吗?如果把每只风筝都详细描写,写出的文章就显得太臃肿了。

所以写景物除了细致观察,还要有选择、突出重点。

3.把握住景物的特征,精确地描绘景物大自然中的景物千差万别,同一种事物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我们要善于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牲。

请比较下面两段话:春雨,雨就是最奇怪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千万别偏齿。

看看,像是牛毛,像是花针,像是细丝,科多地横,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罩着一层厚烟。

作文教学_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_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_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一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来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作文类型。

对于学生来说,写好写景作文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然而,很多学生在写景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入手,如何描写,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写景作文的指导。

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观察是写景作文的基础。

要想写好景,首先要仔细观察景物。

在观察时,要调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心感受。

比如写春天的花园,不仅要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还要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闻到花香,触摸到花瓣的柔软。

同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每一处景物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泰山的雄伟、西湖的秀丽、草原的辽阔。

在观察时,要注意比较不同景物之间的差异,找出所要描写景物的独特之处。

比如同样是写树,杨树高大挺拔,柳树婀娜多姿,松树苍劲古朴。

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二、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写景要有条理,要有一定的顺序。

常见的写景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

比如描写校园,可以先写校门,再写教学楼,然后写操场,最后写花园。

这样按照空间顺序来写,读者就能清晰地了解校园的布局。

时间顺序可以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天中早中晚的变化来写。

比如写家乡的小河,春天河水解冻,两岸柳树发芽;夏天河水上涨,孩子们在河里嬉戏;秋天河水清澈,岸边果实累累;冬天河水结冰,一片银装素裹。

逻辑顺序可以是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比如先总写公园的美丽,然后分别描写公园的湖水、假山、花坛等,最后再总结公园的美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景物更加形象,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拟人可以让景物富有生命力,比如“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树叶,树叶欢快地舞蹈”。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4篇 小学写景作文方法指导课件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4篇 小学写景作文方法指导课件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4篇小学写景作文方法指导课件下面是收集的小学写景作文指导4篇小学写景作文方法指导课件,以供参考。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1所谓写景作文,就是把我们日常看见的那些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来下,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欢迎大家参考:方法指导定位为: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

这一方法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贯彻小学生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的原则。

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如何落实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如何让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致用”之效能?这应该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重中之重。

在比对上回教学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环节作了调整后设计如下:一是师生一起朗诵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牧的《江南春》三首古诗,在诗与画的欣赏中将孩子们引入美丽的景色中,目的在于既激发兴趣,又感受古诗的韵味,潜移默化地进行向古人学描摹景物方法的渗透,当然这仅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二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要介绍的地方名称,并在黑板上写出,初步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并藉此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三是配乐欣赏学生本地和外地的美丽风景,再度直观地进入自己所喜爱的风景中,这样,既为了加强观察,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写景兴趣;四是重温课文精彩文段,感悟归纳写景方法: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

五是指导课堂小练笔:共同描写观海长廊(填写表格),具体指导为:让学生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如椰子树、草坪、油棕、福建茶绿篱、百鸟归巢雕塑、两小儿戏鸟雕塑、红树林、海上城市、海滩、海面等等,然后再让他们用上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描绘自己所喜爱的景物,在此基础上再渗透“特别吸引人的景物可要多写几笔”的写法指导;六是学生拿出自拍的相片向同桌口头介绍自己喜欢的风景,然后指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做方法点拨与引导,促使习作技能的渐趋熟练;七是老师朗读下水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八是学生当堂独立写作,二十分钟完成三四百字;九是作文点评,鼓励赏识为主。

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

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

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一篇作文想要吸引人,不能仅仅靠技巧和完美的形式,真情实感如同作文的灵魂,再美的文章没有灵魂,如同一个人徒有其表,内心空虚,不能长久地保持人格魅力。

写景作文也要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地吸引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一、明确写什么景明确写的是什么景,这是写景作文的第一步。

具体指导:第一段点明写的是什么景?简单交代选取写这个景的原因。

例:题目《冬天的雪》第一段:有人喜欢春天的雨,有人喜欢夏天的风,有人喜欢秋天的水,而我最喜欢的,是冬天的雪。

我喜欢雪的洁白,我喜欢雪的坚强,我喜欢雪的轻盈,我喜欢雪的无私。

(注:这个第一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而且,点明了喜欢的是什么景,为什么选取这个景,第一段一定要写好,才可以激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二、如何描写景物简单的平铺直叙的话,作文是没有任何文采的,要想把景物写活,写美,写出特色,需要用到一些描写方法。

1、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主要有:凌晨、破晓、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例:从早上,雪花如鹅毛般纷纷扬扬,整整下了一个白天,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雪停了,洁白的雪光如烛光一般把整个夜晚都照亮了。

(注:此例先写早晨下雪的状态,再写夜晚雪停之后的景象,这样就可以看出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景象不同,也可以感受到白天和夜晚的雪景不同。

)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比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由点到面、移步换景等。

例:这场大雪可谓是铺天盖地,看啊,高楼如同披上了洁白的婚纱,连树枝都穿上洁白的礼服,地面上更像是铺上了纯白的地毯,我在窗台上可以看到雪,我在庭院里可以看到雪,我在马路边也能看到雪,此时此刻,真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一个自然清新的世界!(注:此例主要用了空间顺序中的从上到下和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空间顺序的描写方法可以让读者全方位感受雪的景象。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它通过文字描绘自然景观、城市风貌或者特定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作者所见所感。

要指导学生写好写景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观察与感受:鼓励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实地观察,注意细节,如色彩、形状、光影、气味等。

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景物“活”起来,具有情感色彩。

2. 构思与布局:指导学生在写作前先构思文章的结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如四季变化)、空间顺序(如远近高低)或者情感变化来组织材料。

文章的开头可以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中间部分详细描写,结尾处可以留下一些思考或者感慨。

3. 语言与修辞:强调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可以用“阳光像金色的细沙洒在大地上”来形容阳光的明媚。

同时,注意词语的准确运用,避免堆砌形容词,造成语言的冗余。

4. 细节与重点:指导学生在描写时抓住景物的特点,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地突出重点。

可以通过对比、细节放大等手法,使某些特定的景物更加鲜明。

5. 情感与主题:鼓励学生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文章不仅仅是对外在景物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抒发。

文章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

6. 修改与润色:初稿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反复修改,注意语句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彼此提高。

通过这些指导,学生可以逐步提高写景作文的能力,学会如何用文字捕捉和表达美丽的瞬间。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第一章:认识写景作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定义:写景作文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作文。

2. 写景作文的特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

2. 讲解:讲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3. 示范:教师示范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

4. 练习:学生练习写景作文。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2. 写一篇写景作文,要求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第二章:观察和描绘景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方法:顺序观察、比较观察、细致观察。

2. 描绘景物的方法:形容词、副词、比喻、拟人。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绘景物的方法。

2. 练习法:学生进行观察和描绘景物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

2. 讲解: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绘景物的方法。

3. 练习:学生进行观察和描绘景物的练习。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或人工景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2. 写一篇写景作文,要求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第三章: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2.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练习法:学生进行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的练习。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写景作文教案 1导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导学重点: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

)导学流程:一、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分钟)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

(10分钟)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20分钟)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__题。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__。

5、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写景作文指导6篇

写景作文指导6篇

写景作文指导6篇篇一:[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指导【篇一:写景作文指导】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

其实啊,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写的作文一定要真实,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你所要写的景物,不要怕你写不好,细致的描写加上流畅优美的语句,其写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

记住,用心去写,用心去感受。

祝你成功!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

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

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

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

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

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初中写景作文写作指导【五篇】

初中写景作文写作指导【五篇】

【导语】中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很多同学往往在写作的时候会感到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哪?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缺乏观察力,感受生活能力没有养成,习作素材有限,心里有话倒不出。

所以教师的指导工作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悟性。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写景作文写作指导【五篇】,供大家参考。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篇一:写景对比开篇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要明确的表现出赞扬什么。

2、对比的范围要因人、因事、因景而异。

3、对比开篇只在开篇局部进行。

4、对比多用转折句式,要委婉自然。

例文:初春的夕阳人们都喜爱观赏朝阳,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候的壮观景象。

许多中外名人都热情地歌颂过日出,海涅就曾记述过在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也作过精湛的描绘。

但古往今来,人们对落日的观赏,描绘、吟咏却比较少。

虽然古人也曾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但是总写得有些萧瑟之感。

春那绚丽多彩的夏,我不喜欢她,她太热情;那果实累累的秋呢,我也不爱她,她太深沉;那冰冷刺骨的冬,更让人感到她的冷酷无情;只有春,那婷婷少女办的春,那充满活力的春,那生气勃勃的春为我所爱恋。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篇二:写景引用开篇法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所引用的诗词等,一定要有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的作用。

2、所引用的诗词等,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3、所引用的诗词等,要是人们较为熟悉,易于理解、接受的,且要符合人物身份。

例文:登八达岭“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毛主席的名句。

去年暑假,我有幸登上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实现了向往已久的心愿——成为一名好汉。

酒泉“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听了这悦耳动听的歌声,我不禁想起那清澈的泉水,产生了迫切想去看看酒泉和亲耳聆听潺潺流水的念头。

写景作文写作指导篇三:写景设问开篇法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这种方法,是自问自答,是无疑而问的。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

写景作文指导(教案)第一章:认识写景作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作文的定义:写景作文是一种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的作文形式。

2. 写景作文的特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写景作文的理解。

2. 讲解写景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3. 举例分析一些优秀的写景作文。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并用词语或句子描述出来。

2.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并写一篇写景作文。

2. 要求作文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第二章:观察和描绘景物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描绘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2. 描绘景物的方法: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进行描绘。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2. 讲解描绘景物的方法: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进行描绘。

3. 举例分析一些优秀的描绘景物的句子或段落。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并用词语或句子描绘出来。

2.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并写一篇描绘景物的作文。

2. 要求作文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第三章:运用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景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作文更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作文更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学生学习作文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写景作文的教学指导。

一、培养学生观察力观察是写景作文的基础,学生需要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去公园、花园等自然场所,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观察并记录下来。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写不同的自然景色。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关观察到的细节,引导他们用言语进行表达。

二、引导学生写作结构写作结构对于写景作文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基本结构:引入、主体和结尾。

引入部分可以从第一次观察到某个景物时的感受入手,通过描写该景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兴趣。

主体部分是对景物进行详细描写。

学生可以运用五官感知,描述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描写的效果。

结尾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可以表达自己对该景物的喜爱或启发。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景物。

同时,可以通过对范文的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如写不同季节的景色、写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地等,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乐趣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评价和指导学生的作文在学生完成写景作文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评价可以注重对学生描写细节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进行评判,同时也要看重其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指导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详细的指导,如如何运用更多的修辞手法,如何构思更具有感染力的结尾等。

总之,写景作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力、引导写作结构、激发写作动机和评价指导等方面精心设计。

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景作文水平,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写景作文指导

写景作文指导

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指导11、要善于观察,找出景物独有的特点。

观察就是运用人的各种器官如视,听,触,嗅,味觉等来感知事物。

观察时,要细致,要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也就是找出观察景物与其他不同类景物及同类景物之间的区别。

应从不同角度入手,写准景物,写活景物。

2、注意描写表达,使景物活灵活现。

要对景物进行描写,最重要的就是对景物的顺序描写不能乱。

可按景物的空间顺序来写,如左,右,前,后,东,西等方位。

也可以时间顺序来写,如一天之内的早,中,晚,以年内的春,夏,秋,冬等。

还可以按游览顺序来写。

3、必须真实,达到写景抒情的境界。

写景作文指导2想到隔了这么久才写,因为我突然后背巨疼,医生说是什么韧带炎,肌肉劳损的,坐上十分钟就要休息,所以没办法打字,现在还裹着宽宽的腰带支撑。

只能写写停停吧。

我看了下前面的日志正在说写景作文,四年级作文要求寓情于景。

其实,景本由心生,所以风景的描写必然是因情绪而变化的。

女儿曾经问我什么叫寓情于景,当时我们在路上散步,我说你现在看到景色是怎样的?那时是秋天,已经有了寒意,所以她说太阳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很是舒服,而道路两旁的植物绿得可爱,小花们也绽放出甜蜜笑容......我说如果现在是夏天,我们又累又渴,阳光直射着我们,连树荫都没有,你还觉得太阳照在身上很舒服吗,她忙摇头:不会不会,阳光很刺眼,很灼热,一点都不舒服。

我说如果你生气了,看见草和花又会怎么描述,她说草长得乱七八糟的花根本就懒得去看(呵呵,真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她也不知道)。

其实小朋友接触到寓情于景的最经典的描写就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每当渔夫奉老太婆之命向金鱼提出要求时,海水都在发生变化,起初是“蔚蓝的大海”,然后看见“大海微微地起着波浪”,接着“蔚蓝的大海骚动起来”、“翻动起来”,之后“大海变得阴暗”,最后“海上掀起了黑色的大浪,愤怒的波涛翻腾起来,在奔腾,在喧嚷”;大海的变化对应的是金鱼的心情,她从感激到不悦到生气到愤怒。

写景作文指导(精选多篇)

写景作文指导(精选多篇)

写景作文指导(精选多篇)写景作文指导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

2.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写景状物。

4.用散文表达自己的美好感情,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点学习写景中的艺术变形三.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写景状物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偷得片刻的逍遥”,我们曾随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而魂牵梦绕,我们也曾在李乐薇的“幸福小路”上欢跳奔跑。

我们因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未眠,我们对茅盾的《白杨礼赞》礼赞。

未眠、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大自然的景物,在艺术家的笔下,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天我们也来写一篇写景散文。

〈二〉能力阐释1.什么是写景中的艺术变形?明确: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准确的观察,描绘真实(包括一般透视)的景物形象,这只是写景状物的基本要求。

然而,让景物摆脱其植物属性,超越其客观形象,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鲜活的生命,则是写景状物的高一级要求。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应该学会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

就是不太顾及实际事物的原有模样,而致力于追求其某个方面的特征,以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

这种追求就是突出、弘扬、甚至夸大客观景物的某个特征或某个部位。

其“超越自然”的做法,似乎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其实是一种审美观照与审美处理。

而情景交融的画面,诗情画意的场景,主要就是通过作者审美变化描写出来的。

所以,学会变形,懂得审美,对于提高中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写景状物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借用一个现成的美术术语来概括这种方法,就叫做变形。

而要使景物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情怀,要使画面充满浓郁的诗味,则需要学习多级变形,变形是简化中的一种审美方法,它侧重改变客观景物的原有面貌;多级变形则是逐层深入地进行审美改变,向着离客观景物的远方迈进。

语文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的指导(大全五篇)

语文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的指导(大全五篇)

语文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的指导(大全五篇)第一篇:语文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的指导语文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的指导一、抒情式景物描写,就是在写景中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写景来实现的,是情与景有机结合的结果。

这种写法,既可以是景生情,也可以是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这种写法的妙处,往往是绘景而不止于景,抒情而不直写情,情景交融,深切动人。

当然,它在文中的表现,也有主次之分,有时以景为主,情不外露,景中含情,情遇景中;有时以情为主,情在外表,是借景抒情,景在情中。

但在一般情况下,情是主要的,景是次要的,写景是为了抒情,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

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

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发。

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一个雨后的睛天,天空如洗,朵朵白云点缀着蔚蓝的天空。

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惊喜地看着如此爽目的蓝色天空,陶醉了………啊,什么东西在我眼前浮动,翻滚,难道是大海吗?是我神往的大海吗?噢,是的是的!我分明看见在那天际,大海与蔚蓝融为一体。

啊!多么广阔的境界啊!”这两段文字,都是抒情式景物描写,但也有不同。

前者是景中含情,外在感觉是以景为主。

它选自张洁的《挖荠菜》,是“我”独自在田野中游荡所见到的景物。

这些景物都与“我”傍晚回归有关,都是天黑之前的景物,而“我”却不能回家,不敢回家,连那些能回归的动物也不如,以此来抒发对家的祈盼,对现状的恐怖,字字句句寓含着痛苦的感情。

后者是借景抒情,是通过“我”的观察和想象来抒情写景的,涉及的景物比较广,画面开阔,天上地下,大海蓝天,融为一体,便于情感的抒发,因而作者用了很多的叹词和叹号,通过写景,抒发感情。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抒情写景时,要有一定的过渡,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来引出景物。

作文怎么进行景物描写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作文怎么进行景物描写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

作文怎么进行景物描写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一、抓住景物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得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第三单元的课文,分别写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

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

朱自清写《春》,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

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而描绘这几幅图景时又分别抓住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细致描绘出春天“新”、“美”、“力”的总体特征。

二、选好描写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

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

要选好描写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角度。

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观察和描写出景物独特的状貌风神。

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

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

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和远视,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要使学生明白: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

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2.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

它是定点观察的连续。

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作时,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景物才能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