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创新

白澄宇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

我的演讲主题是“普惠金融创新与发展”。大家最近都知道了一个新概念“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是在去年年底突然出现在各大媒体和公众的视野,它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里边第三项的第12条,就提出了一句话“发展普惠金融”,这是被列入了中央文件,而且在后续一系列的有关文件里也或多或少提及了“普惠金融”这样一个概念。大家都听到这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是一个什么含义?其背后有哪些政策上的背景?如何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所以我今天下午着重就普惠金融这样一个新的理念和围绕这样一个理念的一系列金融创新,特别是对西部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这样一些作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一些情况。

一、什么是普惠金融

(一)普惠金融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普惠金融,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要为那些尚未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群体(个人和企业)提供全方位,而且是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它所谓的“全面而可持续”,它可以分解为这样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金融服务要覆盖广度和深度,广度不仅是为东部沿海地区,也要为西部贫困的偏远地区,也要提供服务。深度是指金融市场应该是不断分层的,它有大企业,中小企业和最低端的个人,甚至是一些贫困人口。那传统的金融行业的服务仅停留在大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社会最低端的这部分人口很难接受服务。深度是要让金融服务下沉到社会的低端。

再有一个含义是,金融服务不仅可获得,而且要可持续。我国以前也做过一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开展的一些农村金融,包括现在中央每年还有大量的央行,有支农再贷款,还有很多补贴性的贷款,虽然这些贷款让贫困人口,西部地区,得到了一些金融服务,但由于这些是政府行为,它依赖的是补贴,而这种补贴式的政策性的贷款,它缺点一种商业可持续性的这样一个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它很难长期地为西部地区提供一个有效的金融服务。

最后还有一个是金融体系全方位的概念。因为说到金融服务,它不仅是一个贷款问题,还包括保险,包括直接投资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因此我们现在说的普惠金融,应该是要为

尚未享受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各类的金融服务。

这个概念,它是国际引进的一个概念。它是2005年,那一年是联合国的小额信贷年,小额信贷在国际上,它是一个专门为贫困低收入和城里的那些个体工商户,即微型企业提供的一种有效的金融服务。联合国把小额信贷作为一个千年发展目标的手段,在2005年倡导全球来推动,同一年他们也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概念,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普惠金融体系能够帮助全球落后国家和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公平地参与发展的机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这是这个概念提出的这么一个背景。

(二)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

普惠金融概念,它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刚才我讲了,2005年是由联合国系统正式提出了,叫“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这样一个政策主张,它是一种政策,希望各国政府能够来开展普惠金融的这样一个建设工作。在同一年,我们的这样一个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在2005年成立了。

我国的小贷联盟最初是由商务部、全国妇联、社科院、国家扶贫办等在中国最早从事农村扶贫小贷的部门联合发起成立的。其初衷是希望通过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能够改善贫困地区的这样一个落后面貌,最初也是带有一些社会公益性和明确的政策目标。

2005年,为了推动这项事情,我们就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在这一年,我们把联合国普惠金融的概念引出了中国。普惠金融原文叫“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普惠金融体系),我们引进的时候就有一系列翻译的词汇,有人将它翻译成“全面的金融体系”,也有人翻译成“包容体系”,还有一种概念叫“nclusive growth”,有人也建议翻译成“包容性”,全面的包容性都是一些中性的概念,无法体现普惠金融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社会发展的政策倾向。于是,当时我本身就提出应该用“普惠金融”这样一个概念来翻译,后来被我们行业就普遍接受了。

于是我们在联盟的宗旨里边就把促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写入了我们的宗旨和章程。

2005年,在同一年,我们跟联合国合作,和人民银行,我们就启动了一个“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这么一个项目,它是一个研究课题。在2005年,人民银行主持推动了全国小贷公司试点这项工作。那在这个项目研究以后就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报告。

到了2006年,我们和国际组织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亚洲小贷论坛”,在这次论坛上,

人民银行研究局的领导,当时是研究局副局长焦瑾璞先生,他首次在公开场合使用了“普惠金融体系”这样一个概念,这是人民银行官员首次公开使用这个概念。后来又有很多人民银行的很多研究报告一直在推动这样一个概念的发展。

一直到2002年,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在墨西哥举办的20国集团峰会上代表国家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正式使用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因为当时国内的媒体新华社在介绍胡总书记的讲话的时候用的就是“普惠金融”,说明中央已经正式接受了“普惠金融”这样一个概念。

最终到了2013年,在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边,正式提出了在第三项第12条“发展普惠金融”这样一个明确的政策要求。这是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在中国的由来。

二、为什么要发展普惠金融

(一)金融市场存在排斥现象

刚才讲到了概念和由来,为什么要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和另外一个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个现象或弱点相结合提出来的。现象为金融市场的排斥现象,其意为:在金融市场里,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权力或有机会可以享受这样一个金融服务,有一部分人被歧视了,被排斥到金融服务的大门之外。这种排斥现象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制度性的排斥,即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监管制度造成了一些金融压抑,所谓金融压抑是金融市场的发展没有按照市场的规律而得到有效的发展,而是被不合理的金融制度给束缚住了,这些不合理的金融制度包括利率的上限,虽然利率太高,不合理的高利贷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增加整个社会的成本。但如果政府设定不合理的利率上限,将打击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特别是金融机构为这些小微企业和贫困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如果人为设置上限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再有,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太严,只有一些垄断的国有金融机构可以从事金融服务,因此他们没有积极性去做下沉到低端的服务。而有积极性愿意做小微企业金融的那些投资人他又没有条件去开设银行,金融监管过于严格,市场不发达,就造成了一种金融压抑,这是一种排斥性的排斥。

还有一种市场性的排斥。即便在金融自由化和市场经济国家,大家都可以开设银行,但作为一种资本主义市场里面的一个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得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嫌贫爱富,特别是商业银行为了给股东赚取高额回报,他们也不愿意去做吃力不讨好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和农户的这样的一个金融服务,结果造成了一个局面是中小微企业(所谓微型企业是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