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第一教时(39张)
第7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1节 日本 第1课时(教师用)
![第7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1节 日本 第1课时(教师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0c885ebd64783e08122b20.png)
A日本国土全部是由岛屿组成,不稳定
B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C日本位于亚洲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D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5、某旅游团到达日本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之时,团员提出了希望浏览日本的最高峰。这个旅游胜地是()
A阿尔卑斯山B旧金山C富士山D黄山
课前准备
课前发学案给学生
导学案
教案
【课前预习及要求】
依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课本,将正确答案的问题在课本上划出,将有疑惑的问题求助其他同学,组内解决不了的在导学提纲上做出标记。
【学习过程:】
[预习题]
1、半球位置:日本位于半球和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太平洋,西北方向濒临海,西南方向隔海与我国想望;
经纬度位置:纬度约从到,经度约从到;
6、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海洋)名:
①岛屿:A
B
C
D
②海洋:E
F
G
③城市:H
7、判断下列关于防震、减震的做法的对错:
①学校必须经常组织学习防震、减震知识,并举行地震撤离演习。()
②上课时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③地震时不要盲目往外冲,不要靠近窗户,不要乱跑,不要跳楼。()
2、领土组成:日本由、、
和四大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是一个岛国;
3、地形特征:日本是个岛国,和广布,沿海狭小;
4、板块位置:日本处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多;
5、气候特点:日本位于(温度带),气候类型以和为主。
[探究学习]
1、说出日本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读图7.2说出日本的地形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领土组成优势是?
课题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
![课题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c5c92b23a21614791611282d.png)
做好填充册上相应的练习。
《日本》教学反思
日本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介绍的第一国家,内容比较重要。因此,我安排二课时进行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国家地理学习的知识框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我安排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气候、地形、多火山地震几个知识点的学习。由于内容不多,因此,让学生合作探究: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假如发生地震时,你如何正确逃生?使学生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知道日本先进的防震能力;知道发生地震正确的逃生方法。
问: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是哪个国家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关于日本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学生自由发言,并积极回答
目标展示
多媒体展示自学Leabharlann 标(2分钟)1、在地图上能够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岛屿。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男女比例适中。多数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乐于表达,但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从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但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热情高,乐于尝试新事物。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能够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岛屿。
2、能够根据日本地形图指出其主要山脉和平原,
3、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教学重点
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教案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408a8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3.png)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一、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介绍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经济和人文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主要组成部分;(2)知道日本经济发达的特点。
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3)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比河流流向等特点,说出其对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4)说出东南亚气候类型和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通过读图、绘图,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6)明确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7)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8)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二)过程与方法(1)逐渐掌握使用地图及资料,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相关能力;(2)培养学生提高读图、析图能力,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了解认识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通过一个国家的国情,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了解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资料,总结日本经济特点,正确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读图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3、东南亚主要的自然资源,说出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4、印度的水旱灾害、印度人口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认识俄罗斯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一个国家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的方法。
2、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特点,正确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东南亚区域特征的成因。
4、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5、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3cff0b87b52acfc789ebc9c5.png)
FF
K
甲
。L
丙
E
Ⅰ
乙
A是 1 月,
风从陆地 吹向 海洋 ,
A
形成 东北 季风 。
B是7 月,
风从 海洋 吹向 陆地 ,
B
形成 西南 季风 。
(1)将陆地.海洋.东北.西 南分别填入下面横线上. 印度一月,风从__陆__地___吹向 ___海__洋__,叫___东__北__季风. 印度七月,风从_海__洋_____吹向 _陆__地____,叫_西__南____季风
A.西南季风不稳定
B.东北季风不稳定
C.东南季风不稳定
D.西北季风不稳定
5.《西游记》里唐僧在孙悟空等的协助下,历尽磨难到古印度(天竺)取经。
下面是小明的观光日记:“飞机降落首都新德里,这是一个海港城市,在这里
我欣赏了优美的印度舞蹈,参观了著名的泰姬陵,到了一些世界有名的基督教
教堂,品尝了具有印度地方特色的白色母牛肉拉面。”请找出小明日记有几处
南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十字路口”
上的咽喉部位。
亚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湄公河,由北向南注入太平洋,是东南亚流经
国家最多的河流。
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热带旅游胜地:花园城市—新加坡,柬埔寨-吴哥窟,缅甸-大金塔…… 东南亚是_华__人__华_侨__最集中地,祖籍多来自_广__东__、__福__建_省__.
巴 克什米尔 中 国
基
斯 坦
喜马拉雅山脉
新德里
恒河平原
德 孟买 干 班
加尔各答
阿
高加
拉
原罗
伯
尔
海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6933287c1cfad6185fa765.png)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共分3个小标题,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组成。
再加上恰当的地图资料、精美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等补充资料,使学生能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节教材前一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领土组成、气候等特点,同时又成为后两个小标题内容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最后一个小标题内容从服饰、建筑、餐饮、历史上的中日交流等方面介绍了日本中西兼容的文化。
本节教材的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地图、景观图和文字等。
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和产品的出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日本港口的分布等,较全面地对日本各地理要素进行了定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利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地形特点,知道日本是岛国。
2. 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记住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东京的城市智能。
二、过程与方法1. 根据资料会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分析主要灾害以及成因的方法。
2. 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会借鉴他国经验与教训、客观看待两国的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2. 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分析主要灾害以及成因的方法。
教学媒体与学具日本地图、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日本的相扑、樱花、富士山等资料导入新课。
自然亲切,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一)地理位置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世界政区图,在图片中利用自定义动画标出日本的国名并且加入强调效果。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要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a3e900b4daa58da0114aaa.png)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地理简介地理位置:太平洋的西北部,亚洲的东部。
我国的东面。
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大岛和数千岛屿以及周围的海域组成。
人口:人口超过一亿,是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六个国家之一。
特色:富士山-----日本的象征,活火山。
樱花-----日本的国花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2、日本的经济日本的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原料、燃料)(工业制成品)如煤、铁矿石如机械、汽车、钢铁、电力等日本的经济地位: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日本将眼光瞄准海外市场的原因:本国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日本大量投资的海外市场有:美国、西欧,这样具有消费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国家和地区,东亚和东南亚,这样拥有廉价劳动力和潜在消费群体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发展起来的原因:(1)利用当时国际上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对工业品的大量需求(2)利用当时日本国内质量较高、价格较低的劳动力的岛国优良港湾的优势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恩德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原料和燃料依靠进口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宜,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条件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业经济效率高,产品主要依靠出口。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影响之一:将污染严重的工业移往海外,对海外国家的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日本大量从海外进口木材,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使日本成为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样做的危害:是世界林业资源走向枯竭,日本大量捕食鱼类,捕鱼量居世界前列,这样做的危害:使世界渔业资源走向枯竭3、文化特色:东西方兼容民族:构成单一,大部分是大和民族第二节东南亚1、地理简介地理位置:地处亚洲东南部,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亚洲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大洋洲组成: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重要地理事物: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使欧洲和非洲向东航行到亚洲各港口的最短航线必经之地。
7.1日本的知识点(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1日本的知识点(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02a48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4.png)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知识点知识点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经纬度位置:日本大致位于23.5ºN--46ºN,主要位于带,全部位于半球,大部分位于130ºE--145ºE,全部位于半球。
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太平洋,西临,东临。
2、组成:日本由①、②、③、④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屿组成。
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地形:、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最高山峰是。
最大平原是4、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地处板块、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5、气候:日本北部主要属于气候,南部主要属于气候,具有明显的特征。
拓展:日本东京与我国济南大致位于同纬度,但东京的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较多,请分析产生这样的差异?答:日本是岛国,东京深受海洋的影响,其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
知识点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主要工业区:①工业区,②工业区,③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2、工业特点:日本工业高度发达,进口和,出口。
3、工业区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沿岸和沿岸。
原因: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港口条件,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产品主要靠;沿海多;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4、日本经济困局及应对措施:(1)20世纪80年代,日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环境污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等等(2)应对措施:海外投资建厂—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①日本优势:、技术②海外条件: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知识点三:东西方兼容文化1、民族构成:民族单一;民族占绝大多数。
2、文化特征: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的典型。
传统服装3、和中国的交流: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远远长流,日本著名的古都是,它的古建筑风格跟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相近。
归纳:1、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依赖国际市场,老龄化严重有利条件:资金充足,技术发达,优良港湾,港口众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3574ffa5d4d8d15abe234e9e.png)
2、旅游资源 仰光——大金塔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柬埔寨——吴哥窟 曼谷——水上市场 越南——下龙湾 新加坡——花园城市
课堂练习
1.小明跟爸爸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
之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真实的( C )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游富士山,泡温泉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 本
1.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2.知道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日本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原因。 3.了解日本的文化。
一、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
(1)半球位置: 东半球和北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 西北部,东临太平洋,西 临日本海。 (3)纬度位置:
1号至4号均发生氢气爆炸。5、6号机组正在进行 定期维修。 • 火山喷发:新燃岳火山13日下午喷发。
震源
当地时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名取市,海啸掀起的大浪冲向大陆。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日立,汽车被海啸的海浪冲 走。
核辐射检测
4.气候
东京
以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具 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
10.春节期间,王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 有关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事实不符的是
(A )
A.在马来西亚,汽车一直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 原上 B.在新加坡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 C.泰国有大面积的橡胶种植园 D.印度尼西亚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11、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B )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佛教和印度教 C.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包国家,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接 包国家。
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 资源消耗小等特点。
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0a00f6fab069dc50220175.png)
上冈实中地理备课用纸
年级七年级周次第二周
课题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苗浩
教学目的:
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
了解日本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原因,掌握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3.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述法结合。
教学用具:
《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片。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一、岛国印象
1.地理位置:
2.范围:四大岛,周围的小岛二、地形特征
多山,平原狭小
三、多火山,地震
板块构造理论
防震抗震练习
作业设计:
地理填充图册 P10—P11 1,2,3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18f0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8.png)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
②地形特点:
-多山:70%山地
-主要山脉:富士山、关东平原、近畿平原
-富士山:活火山、日本象征
③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四季分明
-北海道:温带大陆性
-冲绳:亚热带
④经济发展:
-战后崛起:世界经济强国
-工业地带: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⑤饮食文化:
-主要食物:米饭、鱼、海藻、豆制品
-传统烹饪:寿司、刺身、天妇罗
接着,我们学习了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之一。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然后,我们学习了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饮食以米饭、鱼、海藻、豆制品为主。传统烹饪方法有寿司、刺身、天妇罗等。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我们学习了日本的传统节日。日本的传统节日有樱花节、盂兰盆节、成人之日等。樱花节是日本最著名的节日之一,每年春季举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课本内容,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特点。同时,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地理核心素养、人文素养、思维素养和创新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知识点整理 第七章(日本、东南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知识点整理 第七章(日本、东南亚)](https://img.taocdn.com/s3/m/7dfde183a26925c52dc5bf45.png)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1、日本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范围包括:本州岛、北海道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的小岛。
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最高的山脉是富士山。
首都东京。
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
火山对生活的利:火山分布地区温泉众多。
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还可以用来作为科研基地;火山灰还是肥沃的土壤。
弊:影响交通,影响农业生产。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经济特点: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对外依赖性强。
原因:a地域狭小,资源匮乏;b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c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工业面临的问题:a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短缺b环境污染c土地紧张d国内需求减少。
解决措施:依靠资金技术优势扩大海外投资建厂。
投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
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原因:a地形平坦,陆路交通便利b港口优良,海运便利c人口集中,国内市场大d 平原地区,填海造地价格低。
日本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主要是大和民族。
3、填图A俄罗斯, B中国C朝鲜, D韩国. E日本海, F太平洋, G东海.H朝鲜海峡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e琉球群岛f富士山g东京h濑户内海第二节东南亚1、东南亚位置、范围?位置优势?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优势?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东南亚所处温度带?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一章的第一节《日本》
![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一章的第一节《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30adf18419e8b8f67c1cb99f.png)
一、教学分析本节教材是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一章的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
《日本》一节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
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国家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和日本的经济与文化。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
但学生对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本册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三、教法分析在区进修校本学期关于“基于教学方式操作的有效教学研究”的教学指导下,课堂教学应注重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课堂学期的潜力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也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流水账似的全部详细过一遍,必须有所取舍,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采用活动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
重点使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日本的文化充分展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日本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1、受中国文化影响;2、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涌入;3、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教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fe1f9db9d528ea81c779ca.png)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单元主题备课内容简析: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学习研究区域地里的方法。
本单元共四部分: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
第一节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2、经济特征3、民族与文化特征第二节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臵2、热带气候与物产3、地形与城市分布4、华人华侨集中地第三节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地形和气候3、发展中的工业4、工业城市及工业中心的分布第四节俄罗斯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2、地形特征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5、自然资源丰富6、以铁路为主的交通7、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8、主要的城市和港口教学目标:1、日本的地理位臵。
2、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印度的工业与农业。
4、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征、主要城市和港口。
重点、难点:1、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说明某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并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特征。
课时安排:第一节日本2课时第二节东南亚2课时第三节印度2课时第四节俄罗斯2课时第一节日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臵、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日本发达的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知道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能力目标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能结合日本的国情及相关资料,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及向外发展生产与销售基地的特点。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18963159eef8c75fbfb3ac.png)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分组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防震减灾的意识,教育学生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
收获之窗
要求学生采取角色扮演说出本节课收获。
学生扮演导游简单介绍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
接龙游戏
利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检测题
学生依次回答。
当堂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4.使学生认识到各自然地理特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从而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的特征。
教学难点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形成。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设
计
思
路
本课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98938a2161479171128e4.png)
示
合作展示
一.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活动一:
材料展示1:日本人均国民生产ຫໍສະໝຸດ 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现在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
1.提出问题: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活动二:
1.读图7.9和图7.10,两图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什么?
2.据学生讨论,师生评价小结。
拓展应用
日本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却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你知道为什么 ?
(日本人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却跑到一些保护意识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去大量进口木材,破坏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森林资源,导致环境失调 。)
归纳梳理
教
学
反
思
(平邑兴蒙学校燕守娟)
二。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学生阅读P24“东西方兼备的文化”课文内容,结合图片资料思考:为什么说日本的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从服装上看: 从房屋上看:
1.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2.生小组评价结论:
( 日本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经济强国 )
1、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学生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小组展示成果。
2.师生共同评价和总结。
( 1 )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进口
( 2)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对外依赖性强。
(3 )属于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学生读图、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1.生小组读图、析图,分析归纳总结。
2.师生共同评价原因。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记忆日本六大城市方法:(东京西边横着一古屋,住着一大户人家,名叫北九州。)“横”指横滨,“古屋”是指名古屋,“大”是指大阪,“户”是指神户。
第7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1节日本(第1课时)
![第7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1节日本(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fba2458336c1eb91a375de1.png)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融合的文化”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地图、景观图和文字三大部分。
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
同样也展示了日本的风光、文化、建筑和经济;文字部分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渔业、交通运输业)状况提供了资料。
学情分析学生尝试利用日本地形图,认识其他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资源短缺,岛国多优良港湾等特点,认识日本人民利用这些综合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与“世界关系密切的”外向型经济的。
最后,学生需要大致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从众多的地理信息中概括出一个国家的突出地理特征,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理性、综合的知识,不断提高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
学会从位置和范围入手,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2.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地震发生时防震减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根据地图,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及重要的城市。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e3d67421ccbff121dd368373.png)
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
许菁 中宁二中
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
日本地形图
日本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
万岛之国
•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 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 北海道、九州与本州之间有隧道相通, 四国与本州之间有大桥相连。
南北跨纬度25°N—45°N 。 。 东西跨经度125 E—145 E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的 地理位置及火地震、海岸线曲折的岛国 特点。我国也是多火山地震国家,中日 两国在这方面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日本处在板块交界处 地震频发
2011日本特大地震
地震引起的海啸
日本地震引起的核电站爆炸
我国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 山地震带,也是多地震国家。
• 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防震小知识
•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 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 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 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 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 ,闭上 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 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 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 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 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 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 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 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学案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31633f50e2524de4187e10.png)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学案备课人:侯静一、知识回顾:1、全球共分几大板块?我国在哪个板块?2、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与板块的内部地壳有什么不同?3、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二、学习目标:1、为什么说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2、日本的经济有什么特点?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3、为什么说日本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自学提示:1、看书第18页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和领土组成,掌握日本的地形特点:日本是一个典型的________,海岸线________,多优良港湾,这多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运输和___________型的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2、看书第20页上的图回答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人们采取了什么办法来预防地震或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3、看书第21页回答日本的经济有什么特点?说出主要的工业部门?4、看书第24---25页上的文字部分掌握为什么说日本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四、基础训练: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的________,由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2、日本的面积________人口________亿(2000年),它的海岸线________,多优良港湾。
3、日本有一座著名的山峰,_________,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_______.。
4、日本的首都是-------------------------------------------------------------------------------()A、东京B、大阪C、横滨D、名古屋5、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A、有适宜的气候条件B、接近太平洋的大渔场C、有优良的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D、受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小6、下列产品中日本大量出口的是----------------------------------------------------------()A、石油B、煤炭C、铁矿石D、电子产品7、日本的传统服饰----------------------------------------------------------------------------()A、旗袍B、羽绒服D、和服D、牛仔裤8、日本的茶道源于----------------------------------------------------------------------------()A、朝鲜B、中国D、韩国D、美国9、下列选项能反映日本存在西方文化的是----------------------------------------------()A、日本的相扑B、日本的和服C、日文中的汉字D、东京的迪士尼乐园10、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A、南亚、西亚B、中国、俄罗斯C、西欧、美国、东亚、东南亚D、东亚、西亚五、综合题:读日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数码代号,填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1)、________岛2)、_________岛3)、________山4)、_________岛城市名5)、_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___8)、_________洋9)、__________海2、日本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岛国曲折的海 岸线,多优良 港湾,这对日 本的渔业、造 船业、海上运 输和对外经济 联系十分有利。
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
3.多火山、地震
○
日本位于那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3.多火山、地震探因
你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吗? 日本位于特殊的板块位置,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岛国
海陆位置
多火山、
位置
地震的岛国
纬度位置
原因
多火山、地震 应对措施
日本
日本
最高 峰
最大
日本的象征 富士山
地形
点击富士山及关东平原文字出现相应景观图。
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
南北狭长,海岸线 曲折,多优良港湾; 山地、丘陵广布,
沿海平原狭小。
关东 平原
富士山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 多优良港湾,在日本 港口分布图中找出两 个著名的港口:神户 和横滨。
●● ●
●●
北海道
神户
东京
东
北九州
四国
长 崎
九 州
大 名古屋 横滨 阪
海
2、日本的位置
(1)、海陆位置: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九读州图观察
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本州 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影响?
北海道
四海国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 造船
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纬度位置
温泉游憩
畅所欲言
1.火山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火山在非 活动期间,它能为人类造福吗?
2.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温泉
樱花季节 富士山与樱花
丰 富 的 旅 游 资 源
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
木质结构民居
防震演习
小结:日本是一个 以山地丘陵为主, 多火山、地震的国 家。
小结
组成:四大岛及附近岛屿
中国古文化的影子。
20世纪30年代初, 日本发动了蓄谋已 久的侵华战争。犯 下了滔天的罪行。
日本靖国神社
日本政府从不正视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执政者 和右翼势力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参拜靖国神社, 着深深伤害到了我们中国的感情,激起千万国民
的仇恨,
二战后日本做为 战败国,国家深 受创伤,国家地 狭人稠,自然资 源贫乏,火山地 震频繁……,但 今天它经济迅速 恢复,国民生产 总值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日本位于那个火山、地震带?
日本地震致使丰田每天损失7200万 美元
日本大地震(9级) 2011年3月11日
海啸冲过护堤
福岛核电站
消防船扑救炼油厂大火
工业基地的集装箱散落四处
地震引发的海啸形成漩涡
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 科研基地。
火山下的樱花
45°
23.5 °
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 到北纬45°的北温带。
对比英国地图,两国跨经度和纬度范围哪个国家
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60°
45°
52°
日本跨思考越的经度和纬度比英国广,30日°本37.7万2平5°方 千米,比英国24万平方千米大,地理环境更复杂。
日本面积小,只有37.7万平方千米,但海岸线却 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这些问题值 得我们深思,?
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走进海岛 火山地震探因
走进海岛
请说说日本属于哪个大洲,在该洲的什么方位?
在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
1、领土组成:
A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B周边海洋:日本海、太平洋、东海
C主要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 阪、神户、北九州、长崎
请思考:
1. 我国位于那个大洲? 2. 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有哪些?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 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第一教时
日本古称“扶桑”,与中国一衣 带水,相传秦朝时秦始皇派徐福 带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寻求长 生不老丹,这些人便成了日本人
的祖先。
隋唐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 使者,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所以 至今日本人的着装,文字等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