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2)
小学学生科学教学论文4篇
小学学生科学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个关于磁铁的单元,其中第3课讲的是“磁铁的两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为此,教材安排了“研究磁铁什么地方磁力大”的实验活动,通过在条形磁铁上取五个不同部位分别悬挂回形针,记录每个部位所能吸住回形针的最多个数,从而比较出磁铁上什么部位磁力最强,进而认识磁极这一概念。
然而,这种实验方法是存在问题的:第一,仅仅通过检测条形磁铁上五个部位的磁力大小就贸然得出磁铁上什么部位磁力最强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在学生还没有掌握磁铁磁性特点时,只有不间断地检测磁铁每一个部位的磁力大小,才能真正得出磁铁上什么部位磁力最强的结论。
第二,学生在条形磁铁上悬挂回形针时,条形磁铁靠中间部位的回形针容易被磁铁两极吸引,不能很好地稳定悬挂在检测部位,实验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操作。
第三,这种方法需要学生小心地逐个增加回形针,耗时较长,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失败的概率较高,效率低下。
为了克服现有教材中实验方法的不严谨、操作难度大、耗时低效等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简易磁力计方案,用简易磁力计对条形磁铁各部位的磁力进行全面、快捷的检测,使“磁铁什么地方磁力大”的问题得到严谨、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解决。
那么,这个简易磁力计运用的是什么原理?怎样制作呢?下面,我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我们在平时很容易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把一个指南针放置在桌面上,指南针会慢慢静止下来,指针指向南北方向,不管怎么放置,指南针总是指南北方向不变,这是指南针的特点。
但当我们拿出一块磁铁去靠近这个指南针时,会发现这个指针发生了偏转,而且磁铁离得越近,指针偏转得越厉害。
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指南针指南北的特性,使指针发生了偏转呢?那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地球磁场以外其他磁场的干扰,也就是靠近它的那块磁铁的磁场的干扰。
又是什么原因使指针的偏转幅度不同呢?那是因为指南针受到磁场干扰的强度不同,磁铁离得越近,指南针受到磁场的影响越强,指针偏转角就度越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5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其实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
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
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
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
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
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
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
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
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
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
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通用3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通用3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一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
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为此,我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巧用电教,化难为易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
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地学习,获取知识。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
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
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三、丰富资源,深化探究《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总结范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20篇
[总结范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20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一、采取各类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目前绝绝大多数小学课堂都开设的科学教学科目,并且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也有显著提高,但是相对语文、数学等主科来说,仍属于边缘学科,而且校园以及社会并未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这也在某一程度直接导致了教师在课前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关教学热情,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仍旧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
在这个大环境下,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热情,而科学研究却证明当人在处于竞争环境中,人们通常会渴望更好的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动力也会更加的强烈。
所以,本地的小学教学主管部门能够透过定期举报校园科学教学竞赛或是区域间的科学竞赛活动,让更多的教师能够直接参与进来,透过这样的竞争能够在某方面激励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在课堂上认真授课,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并且批阅,最终教师也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研究,用心思考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
为了更好地完成科学竞赛活动,教师也需要阐明相关的教学方针和策略并且透过实践教学,让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并且有所学习,这样帮忙更多的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科学课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学生的学习潜力务必要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升。
所以教师也要带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来进行科学探索,使得学生树立起相应的科学观。
例如在学习“温度的测量”时,教师就能够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温度的测量,怎样认识实验用具,怎样操作实验用具,并且如何进行有效地实验数据记录等。
在教师演示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在每一个步骤所选用的道具,以及操作的动作是怎样的。
当学生自己亲自进行演示时,必须会与教师的操作步骤和动作存在偏差,比如把温度计放到烧杯中时温度计的置放方式和置放位置都需要持续一个标准的状态,而学生在操作时可能会忽视这些细节,导致实验的结果也会和教师的结果有着必须的出入。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小学科学论文范文(通用3篇)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科学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科学论文范文1一场大雨过后,几条蚯蚓在院子里的地面上扭动着身躯,真有趣。
我用脚把蚯蚓的道路挡住,原以为蚯蚓会拐弯,可这张床熟视无睹,继续冲我的脚边爬来。
怎么了?难道蚯蚓没长眼睛?于是,我决定捉几条蚯蚓做个实验。
我将两条蚯蚓放在一块湿热板上,用铅笔、红领巾、小树枝分别在这张床们面前晃动,这张床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察觉。
我想,蚯蚓恐怕真的没有眼睛,要不然我这么使劲地在这张床眼前晃动,这张床怎么没有反应?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于是,我又找来一根葱,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第二次做实验。
我把这张床们分别放在两条蚯蚓的两个侧面。
过了约5分钟,两条蚯蚓都同时朝葱的方向扭动,最后都钻到葱的底下去了。
做完实验,我奇怪:如果蚯蚓有眼睛,那么玩具的颜色那么鲜艳,这张床为什么不爬过去,偏偏要往葱里钻?是葱的气味吸引了这张床吗?难道蚯蚓不是用眼睛看方向,而是用鼻子闻气味来识别方向的?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翻遍了所有的书,终于找出了答案:蚯蚓由于长期在土壤里生活,几乎见不到光线,这张床的眼睛渐渐退化了,但蚯蚓的前端却有嗅觉器官,这张床的嗅觉很好,能用这张床来辨别方向探路。
看,和我推测的结果完全一样。
啊!我发现了,我终于发现了蚯蚓的秘密了。
小学科学论文范文2一、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一)教师问题在当前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先对教材内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再根据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授课。
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笔者发现有许多学校和教师对科学课程都缺乏重视,并且很多时候科学课程教师都是由其他课程教师来兼职。
[总结范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20篇
[总结范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20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一、采取各类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目前绝绝大多数小学课堂都开设的科学教学科目,并且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也有显著提高,但是相对语文、数学等主科来说,仍属于边缘学科,而且校园以及社会并未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这也在某一程度直接导致了教师在课前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缺乏相关教学热情,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仍旧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
在这个大环境下,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热情,而科学研究却证明当人在处于竞争环境中,人们通常会渴望更好的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动力也会更加的强烈。
所以,本地的小学教学主管部门能够透过定期举报校园科学教学竞赛或是区域间的科学竞赛活动,让更多的教师能够直接参与进来,透过这样的竞争能够在某方面激励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在课堂上认真授课,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并且批阅,最终教师也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研究,用心思考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
为了更好地完成科学竞赛活动,教师也需要阐明相关的教学方针和策略并且透过实践教学,让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并且有所学习,这样帮忙更多的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科学课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学生的学习潜力务必要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升。
所以教师也要带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来进行科学探索,使得学生树立起相应的科学观。
例如在学习“温度的测量”时,教师就能够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温度的测量,怎样认识实验用具,怎样操作实验用具,并且如何进行有效地实验数据记录等。
在教师演示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在每一个步骤所选用的道具,以及操作的动作是怎样的。
当学生自己亲自进行演示时,必须会与教师的操作步骤和动作存在偏差,比如把温度计放到烧杯中时温度计的置放方式和置放位置都需要持续一个标准的状态,而学生在操作时可能会忽视这些细节,导致实验的结果也会和教师的结果有着必须的出入。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更新策略一、实验材料的更新实验材料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础,也是开展好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平时教学中的实验材料有些来自学校实验室、有些来自社会市场,有些来自学生家庭,但也有一些材料在自己周围很难找到,这时我们往往可以求助于网络。
一些网站通常可以为我们找寻到我们所需要的大部分材料。
比如,在苏教版科学四年级教材中有关于“养蚕”的单元,但由于社会的演变、时代的发展,在当地已经很难找到养蚕所需的材料了,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淘宝等购物网站,你会发现包括蚕种、桑叶等的养蚕材料应有尽有,甚至连帮蚕蚁移动身体的鹅毛都能够买到,这为我们的养蚕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学生们对这项探究活动也是兴致勃勃的。
当然,在科学教学中要用到的一些仪器设备在市场上难以寻觅,我们同样可以求助购物网站,还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合适的产品,像烧杯、标本、显微镜等。
这时网络上的顾客还会成为你的购物指导,因为通常在他们购买后都会留下相应评价和晒单,为你的购物提供参考。
二、教学资源的更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丰富的探究性课程资源的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它在获取资源和进行交流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出来,网络课程资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
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网络环境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内容。
网络环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限开放的课堂,通过课程的整合形成巨大的资源库,它储有大量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等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用好用活这些宝贵的资源,才能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可以上网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并且学会传递、处理和应用这些资源。
一年级小学生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二篇)
一年级小学生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二篇)一年级小学生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一)引言本文旨在探讨一年级小学生科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科学教学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对科学的基本认知。
信息获取与实验教师应提供各种资源来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
通过使用教科书、图片、模型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例如,在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可以选择引导学生亲自进行种子的观察和实验,以加深他们的理解。
探索和发现小学生对于世界的探索好奇心往往很高。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提问和发现科学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科学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比如,在研究水的状态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温度下水的变化,让他们通过实践来体验水的沸腾和凝固的过程。
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科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践任务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
比如,在研究物体的浮力时,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纸船,通过测量和观察来理解浮力的原理。
总结通过信息获取与实验、探索和发现以及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一年级小学生的科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然而,教师在实施这些教学策略时需要注意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安全性。
一年级小学生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二)引言本文旨在探讨一年级小学生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推荐的教学方法。
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观察与实验观察和实验是一年级小学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通过观察现象和进行简单的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科学现象和原理。
例如,在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和植物的生长来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三篇)第一篇:观察与实验:探索生活周围的变化引言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介绍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中观察与实验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生活周围的变化。
重要性观察与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方法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中,观察与实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变化的过程;- 使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寻找答案。
探索生活周围的变化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探索生活周围的各种变化现象,例如:- 温度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变化,学生可以了解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植物生长: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的需求和生长规律;- 物体的运动: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学生可以了解速度、方向和力等概念。
结论观察与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对生活周围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篇: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亟待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论文旨在介绍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
重要性环境保护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学生能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研究如何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
从小事做起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教导学生将垃圾分类,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节约用水: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水惯,避免浪费水资源;- 种树造林:组织学生参与种植树木的活动,增加绿化面积。
结论环境保护教育应当贯穿于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方面面。
通过从小事做起,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环保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5篇可选)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5篇可选)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儿童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长大后去探究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奥妙的品质。
同时,它也能为学生初、高中学习生物、物理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下面就如何上好一堂实验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所要用的各种仪器,对所做的实验提前熟练,牢记于心。
例如:在教学《点亮小灯泡》的实验课时,我把所需的实验器材(灯泡、电池、导线)用信封装好后摆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做实验的时间,而且实验教学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二、实验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
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时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磁铁和各种材料如铜片、铁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到一起,并告诉学生尽可能的多去设计试验方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学生开始设计实验,并按设计选取材料开始实验。
这样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注重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创新。
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常是只重结论,不重过程,总是教师领着学生做,然后说出实验结果“灌输式”模式。
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则改变了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重视。
本论文将探讨探索性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
首先,探索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探索性实验案例,在课堂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研究积极性。
最后,本论文将提出一些教师在实施探索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对于他们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本论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首先,通过开展实践性的小组活动和项目研究,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相关的科学实践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对科学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最后,本论文将提出一些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第三篇: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策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
本论文将探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
首先,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其次,本论文将介绍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合作研究和问题解决研究模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态度和创新能力。
最后,本论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虚拟实验室,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以上为《小学科学教学论文3篇》的提纲,供参考。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一)引言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释等科学方法与技巧。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教学。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学研究强调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科学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学习科学,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最后,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实验和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学习天气变化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原因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进行实践性学习实践性学习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3. 整合跨学科知识科学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时候,可以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动物知识;可以结合美术教学,让学生通过绘画动物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与反思科学教学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实际操作和项目作业等形式。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精选22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篇1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丰富的、复杂的课堂生成现象出现在老师眼前。
面对生成,该怎么办?笔者以为,“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以生成为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把师生的互动引向深入,让课堂上不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一、面对生成:准备好了吗面对生成,教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合适的反应,长不过几分钟,短不足十几秒。
仔细审视现实的科学课堂,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教师面对课堂生成的情况,或手足无措,或茫然不知。
案例1:《空气中有什么》一课教学片断。
师出示两支蜡烛,点燃,再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玻璃瓶,问:如果在这两支蜡烛上分别罩上这样两个玻璃瓶,请大家猜一猜,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玻璃瓶中的蜡烛会熄灭,小瓶中的蜡烛先熄灭,大瓶中的蜡烛后熄灭。
因为小瓶中的空气少,大瓶中的空气多。
师:到底会是怎样呢?让我们看实验吧!(教师做演示实验)师:实验结果很清楚,罩上小瓶子的那根蜡烛先熄灭,罩上大瓶子的那根蜡烛后熄灭。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生1:小瓶内空气少,所以先烧完,大瓶内空气多,所以后烧完。
生2:燃烧需要氧气,小瓶内氧气少,所以蜡烛先熄灭,大瓶内氧气多,所以蜡烛熄灭得晚一些。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都认为燃烧需要空气。
那么瓶中的空气是不是全部被烧掉了呢?瓶中到底还有没有空气呢?接下来,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个问题。
案例1 中,生1 和生2 两位同学的发言是有差异的,这反映了两位同学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水平。
分析生2 的发言,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在课前已对空气的成分这一知识点有所涉猎,在走进课堂时,他不再是一无所知。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三篇)第一篇: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摘要:本篇论文介绍了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中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通过设置小型植物培养实验,学生能够亲身观察到植物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到成型的过程,从而增强对植物生长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科学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介绍:- 引言: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观察方法,培养其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 方法:设置小型植物培养实验,通过给予适当的浇水、光照和空气等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到成型的全过程。
- 结果: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了解了植物的需水量、光合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 结论: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学生加深了对植物生命的认识,培养了科学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第二篇:探索风的存在和运动摘要:本篇论文介绍了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中探索风的存在和运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通过利用风筝的运动及其对细小物体的影响,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观察到风的存在和运动情况,从而加深对风的认识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介绍:- 引言: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了解和探索风的存在和运动对其环境认知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 目的:通过探索风的存在和运动,帮助学生理解风的产生原因,认识风对细小物体的作用,并培养其观察和实验的科学能力。
- 方法:利用风筝的运动和影响细小物体的经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风的存在和运动情况,同时通过实验和图表的形式整理并展示观察结果。
- 结果: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到风的存在和运动,并了解了风的产生原因和作用,加深了对风的认识和理解。
- 结论:通过探索风的存在和运动,学生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加深了对风的认识,提高了科学素养。
第三篇:水的三态变化摘要:本篇论文介绍了小学三年级科学课程中研究水的三态变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2)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引言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界的知识,它既丰富我们的学识,又培养我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来对世界进行探索,深入了解科学。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开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帮助我们学习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实验一:水和油的相容性实验材料:•小碗•水•橄榄油•汤匙实验步骤:1.在小碗中倒入适量的水。
2.将汤匙蘸取适量的橄榄油。
3.缓慢将橄榄油滴入水中。
4.观察油滴在水中的行为。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橄榄油滴在水中形成了小液滴,并且油滴悬浮在水中不会混合。
这是因为水和油是不相溶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力。
实验结论: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学到,不同物质之间的相容性是不同的。
水和油是不相容的,所以我们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分离出不同的成分。
实验二:营养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三个小花盆•营养土•稻子种子(或者其他快速生长的种子)•水•日光灯实验步骤:1.将营养土均匀地分别放入三个小花盆中。
2.在每个花盆中种植相同数量的稻子种子。
3.每天给每个花盆浇适量的水。
4.将一个花盆放在日光下,将另一个花盆放在阴凉处,将第三个花盆放在离日光灯近的地方。
5.保持上述条件,观察和记录每个花盆种子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几天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个花盆中的种子生长得最好,第三个花盆中的种子次之,第二个花盆中的种子生长最差。
这是因为植物需要光照和适量的水分才能良好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阳光和适量的水分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而缺少这些条件将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实验三:温度对球的弹跳高度的影响实验材料:•一个篮球•水温计•水•冰箱实验步骤:1.使用水温计测量室温下的水温。
2.将篮球放在室温水中,让它保持一段时间,使篮球的温度与水温相同。
3.将篮球放在冰箱中,冷却一段时间。
4.从冰箱中取出篮球,立即在地面上将其抛起,记录篮球的弹跳高度。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3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3篇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论文范文论文一: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及教学方法摘要:本论文通过设计一个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探讨了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对植物生长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
:本论文通过设计一个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探讨了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学生对植物生长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植物生长,实验,教学方法:植物生长,实验,教学方法引言植物生长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然而,仅仅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本论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实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实验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要求学生种植豌豆种子,并观察其生长过程。
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学生准备土壤和种子,并在适当的条件下种植种子。
2. 学生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 学生分析并总结观察结果,探究植物生长的原理。
教学方法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向学生引入植物生长的基本概念,并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在实验过程中允许他们进行自我发现和探索。
3.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帮助他们从实验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效果评估为评估教学方法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次小班实验。
结果显示,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展现了更强的研究兴趣。
结论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实验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促进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植物生长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使用。
论文二:探究水的三态及相变的教学方法摘要:本论文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及相变的实验,研究了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及相变的原理。
:本论文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及相变的实验,研究了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及相变的原理。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共10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共10篇)第一篇: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本文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实践探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奠定基础。
第二篇:科学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科学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互动和娱乐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分析本文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亲身参与,观察和实践科学知识,提高研究效果和记忆力。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教师角色转变本文探讨了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本文介绍了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
通过将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六篇: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本文讨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七篇: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差异化策略本文介绍了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差异化策略。
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个别指导、小组合作等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研究效果。
第八篇:小学科学教材的选择与运用本文探讨了小学科学教材的选择与运用。
科学教材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研究需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九篇:小学科学课外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本文讨论了小学科学课外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科普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第十篇: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本文介绍了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实验报告外,还可以采用观察记录、展示演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小学科学课教学论文 (2)
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小学科学课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科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摘要:科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科学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准确、有趣、有进展性和鼓舞性的语言,是科学教师必备的大体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语言艺术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物理、化学、地理方面的知识。
而语言教学艺术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
同一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教学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专门快把握知识点,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无使学生把握相关的知识。
实践证明,在体育这一以人体运动为要紧内容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此刻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楚,而且还必需具有必然的语言修养和把握必然的语言技术。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行,活不活,要紧决定于学生的爱好和学习动机。
这关键在于教师的导,那个导确实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确实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
教师在课堂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小学生因其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假设教师完全照教科书的用语和自己教案上的内容讲课,必将造成语言生硬,学生明白得费力。
因此,咱们在教学中应用讲故事,创设情境法,把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鲜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踊跃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成效。
例如在一年级队列训练中,我常常进行“快快集合”和“一切行悦耳指挥”的游戏练习,并让学生联想“企鹅在冰天雪地里集体行走”;为了巩固队列动作,采纳了“拉拉圈圈走走”的游戏,争强好胜的小孩们谁也不甘掉队,大大增强了他们克制力和耐久性,一直维持有趣地进行队列大体练习。
又如在《越过障碍》练习中,我用战斗故事来创设情境,把一些障碍物比做壕沟、小山丘等。
“小游击队员们,此刻前线急需药品和粮食,你们要看清地形,平安、快速地将急需物资送到前线,争取最后的成功。
”结果,学生个个认真,情绪昂贵,全身心地投入练习。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9篇〕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一、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意识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仅仅依靠课本上知识,还要运用新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师要积极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科学教学方法。
二、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兴趣是最好教师。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观察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兴趣,离不开教师悉心教诲与帮助。
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很强好奇心。
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课堂上,可以先讲解科学书上知识,在课下,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真实自然事物,让学生把学到与实际相比拟,加深学习印象。
例如,在学习“花构成〞这一节中,可以带着学生到学校校园里,认真观察桃花、梨花等花朵。
让学生仔细观察,既了解了花朵构成,也可以启发学生对不同种类花进展比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对小学科学兴趣培养,从而使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科学故事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要积极观察周围事物,形成自己观察习惯,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
三、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观察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条件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教学中需要教学资源。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尽力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多观察,培养他们观察能力。
运用实物、模型、挂图与学校现有科学实验设备进展教学。
有教学内容比拟抽象,比方“细胞构成〞这一节中,就可以运用模型让学生观察与体会细胞构成构造。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授课,也会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对学生科学课学习有很大帮助,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感悟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观察是认识新事物首要感知,观察也是科学实践重要环节。
学生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展培养。
那么观察具有哪些性质呢?客观性:这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根底,是科学精神精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学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
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切实带领孩子们一起去领略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呢?
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经过三四年科学课程的学习,五六年级学生对科学教材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
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总结、验正的。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兴趣与
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
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很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
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
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二、“电化教学”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参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
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铁路工人筑路时,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随后出示
问题,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架线路为什么不要扯的太紧,在得出结论后,再出示课件通过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和线路紧与距离对比演示,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动脑思索,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成长
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
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探究始终保持愉悦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
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言如:“某某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某某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还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等。
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
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
我还结合实际,进行了“两会两能”评价法。
就是上课时会听,会看,能说,能做。
学生在科学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进行自评,自己认为做到了,就可以到科代表那儿要求加一颗星,当然也要结合学生互评。
学期结束前,教师可根据组长统计的情况,满15颗星以上可以得“优”,10颗到15颗可以得“良”,5颗到10颗可以得“中”,这就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
这事实表明,“课改”后教师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
从实践看,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出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