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博物馆共2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故事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故事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故事大唐西市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文物馆之一,位于西安市,坐落于千年古都的核心地带。

博物馆内珍藏着大量精美的文物,展示了大唐时期的辉煌历史与独特文化,让人们深入了解这个繁荣时代的方方面面。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到25年前,当时西安公园的西北角还是一片废弃的工地。

为了挖掘大唐时期的文物并向世人展示,当地政府决定兴建这座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建设,大唐西市博物馆于1996年正式开馆,成为西安市的新地标。

博物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大唐时期的各个方面。

首先,馆内汇集了大量唐代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如传世的《洛神赋图》和《乾元图》,这些作品展现了唐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受到国际艺术爱好者的高度赞扬。

其次,大唐西市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器物和装饰品,如瓷器、玉器、金银器等。

这些物品精致绝伦,彰显了唐代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其中,青花瓷器尤为突出,成为唐代瓷器艺术的代表,经久不衰。

此外,博物馆还特别强调了唐代的科技与制造业发展。

在大唐时期,西市是一座繁忙的商业城市,工匠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科技产品,如指南车、千里镜等。

这些科技成就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展示文物的同时,也重视教育与交流活动。

博物馆组织各类讲座、研讨会以及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的学者和游客。

此外,博物馆还注重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开展大量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年轻人在游览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大唐西市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座文化瑰宝,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繁荣和辉煌。

它通过丰富的展品、多样的活动,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为今天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同时,它也教育和启发着人们,让我们反思历史,珍视现在,共同创造未来。

每一件文物都凝结着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它们的存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让我们深入了解和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一)大唐繁华留胜迹——西市遗址西市遗址位于唐长安城中部偏西,在今西安城西南一公里多的糜家桥与东桃园村之间。

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经1959年、1960和2006年三次考古发掘,目前已大致廓清其基本情形。

西市约占唐代城坊的两坊之地,合今1600亩。

市内有四条主要街道,还有两条与西市东侧永安渠通连的水渠及多条排水支渠。

考古发掘证实:唐代西市建筑密集,人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遗址一: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西市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031米、东西广927米,埋藏于现今地表下1.8-2.5米处。

市内有南北向与东西向的平行街道各两条,由此形成西市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四街交叉成“井字”形,街道宽约16米。

四条纵横交错的街道,将整个市内划成九个长方形版块,每个版块四面临街,街面遍布店铺,商家数以千计。

遗址二:东北“十字街”北侧石板桥遗迹2006年,曾对西市东北的“十字街”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街之北侧发掘出一处桥梁遗迹:此桥东西长 5.5米、南北宽1.75米,是为“十字街”北侧东西向路沟上部供行人通行之用的“石板桥”,亦为此处之过水涵洞。

石板桥的石板间用铁卡固定,下部有石条或石板支撑。

其做工考究,结构牢实。

遗址三:排水沟道遗址在西市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土筑和砖砌两类排水沟道。

土筑水沟时代较早,沟宽0.3米,沟壁贴有木板,板外竖有立柱,以防沟壁坍塌。

砖砌水沟时代较晚,系早期沟道改造或移位而建,沟底约1.1米,沟口残存1.2米,沟深0.65米。

唐长安城八水环绕,引水入西市,既通水运,又解决了供水问题,这是西市繁荣的基本条件之一。

遗址四:古井遗址在2006年的考古工作中,发现唐代永安渠流经西市东部,当系西市用水之主要来源。

在大部分坊址中,多发现水井遗迹,分吃水与窖水两类。

井深4-6米,直径约1米,砖砌井壁。

另发现有楔形石构件,应是石质井台构件。

遗址五:道路与车辙遗迹在西市南大街东端路南发现上中下三层路面。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发表于:2010-11-20 来源: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办公室浏览1635次
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唯一在唐代长安城西市原址上再建的、原真性保存“西市遗址”的博物馆。

计有“十字街”、“道路车辙”、“石板桥”、“房基”、“水沟”等多处遗址,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8000平方米,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具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收藏等各类陈列展览及主题活动于一体,是西安市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与公众活动场所之一。

大唐西市博物馆盛大开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汇聚“国际城市客厅”、“中国首家鉴藏主题会所”等十五大亮点,以基本陈列《丝路起点盛世商魂》、专题陈列《丝绸之路“百工”体验》、临时陈列《至尊国礼----丝绸之路沿线友好国家国礼》及特别展览《精品选粹》这四大陈列精彩亮相,近800件(组)珍贵文物,荟萃一堂。

更有集展、演、销于一体的百工体验展,仿制唐代西市的街坊店铺外景,选择了10种反映丝绸之路和中国传统手工艺门类,如香料珠宝、丝绸刺绣、茶阁卜肆、纸笺书行等,呈献给游客,让游客切实的体验历史、消费历史。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

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常看常新。

这座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环境优美、功能齐备、服务一流的新型博物馆必将成为西安市又一重要地标性建筑、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所、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基本陈列《丝路起点盛世商魂》展出了唐代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车辙遗迹和部分出土文物,介绍了历史上西市的概貌、交易品类、商业文化和繁华胜景;专题展览《丝绸之路“百工”体验》为您演绎了几种古代丝路上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临时展览是一个文物交流与展示的场所,将陆续推出反映丝路文化、唐代商业文化及不同主题的各类展览;特别展览《馆藏文物精品》将让您近距离鉴赏文物,领略古器物之美,精彩的陈列展览让您如身临其境。

弹指千年,沧海桑田,徜徉大唐西市虽当年的繁华已逝,但美好的记忆永驻,
在这里,您将跨越时空,回到盛世长安,重睹西市风采。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作者:来源:《收藏界》2016年第05期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之上,以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的中国首座民办遗址类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

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

典雅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唐西市博物馆始终围绕宣传丝路文化这一主题开展陈列、收藏、科研、教育等活动。

陈列展览体系完备,分为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艺术空间等五个部分,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

开馆六年来先后举办过数十个专题和临时展览,令观众常看常新,不但宣示了隋唐西市与丝绸之路的密切关系,更加提升了大众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多做贡献的信心。

博物馆馆舍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功能齐备,曾获中国建筑协会颁发的“建筑工程鲁班奖”;周边环境优美高雅、舒适便利;参观服务周到;社会教育项目多样,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西安市重要的文化旅游项目之一,观众了解隋唐丝路文化、商业文化,进行学习、交流、收藏活动的重要场所,开展社会教育、展示传播古都西安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

三彩陶埙唐代高3.45厘米宽3.6厘米西市遗址出土,大唐西市博物馆陈列。

陶埙为胡人头状,内腔空,头顶和两颊处共有三个小孔。

胡人为披发,深目高鼻,颧骨较突出。

面部施三彩釉,以绿釉为主,其他地方未施釉。

以胡人形象制成乐器充分表明唐代海纳百川的文化取向。

彩绘胡人骑驼唐代通高85厘米驼长76厘米胡俑头戴尖头毡帽,浓眉,深目高鼻,八字胡须,身穿红色翻领胡服,黑色长裤,足蹬尖头靴,双手作持缰控驼状,双腿紧夹坐于驮囊之上,上饰兽头,两侧挂物。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简介和历史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简介和历史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简介和历史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博物馆,位于西安市西北部的大唐芙蓉园内。

该博物馆于2005年开馆,是以大唐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到了5千平方米。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唐代建筑的特色,外观气势恢宏,内部装修精美,展示了大唐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大唐文化、大唐艺术、大唐历史和大唐民俗。

其中,大唐文化部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大唐艺术部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绘画、雕塑、陶瓷、金银器等艺术品;大唐历史部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大唐民俗部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

除了展品外,博物馆还有多个主题展厅和交互式展示区,让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唐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时期,西市是西安城内的一个繁华商业区,也是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在唐代,西市不仅是商业交易的场所,还是文化艺术的聚集地。

唐代的西市有“天下第一市”之称,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市逐渐衰落,但是大唐文化却一直被人们传颂。

为了弘扬大唐文化,西安市政府于2005年在大唐芙蓉园内建立了大唐西市博物馆,以展示大唐文化的辉煌和繁荣。

总之,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大唐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大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还展示了大唐时期的艺术、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唐代建筑的特色,外观气势恢宏,内部装修精美。

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唐代·黑釉罐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唐代·黑釉罐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唐代·黑釉罐黑釉罐,唐代,现藏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唐代的瓷器,除了著名的“南青北白”,南方越窑的青瓷,北方邢窑的白瓷,还有黑釉瓷也占据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依照出土文物信息显示,我国黑釉最早现于“浙江上虞东汉晚期窑址”,该窑址出土有黑釉瓷器残片。

而唐代的黑釉瓷窑,多见于现在河南区域内,在临近的陕西、山东、山西也有分布。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有一件陕西铜川(古代耀州窑分布地区)黄堡窑遗址出土的唐代“黑釉瓜棱形执壶”。

古代黑釉、白釉也均出自青釉,都是从青釉演变而来的。

大体上说,釉料中,铁元素多一些(资料中有提供具体比例,不在此罗列了),就会呈黑色,铁元素少一些,烧成呈青色,而如果“克服了铁元素在呈色方面的影响”,就会有白釉。

大唐西市博物馆展出的这几件黑釉罐,没有给出窑址。

并且其中两件写明了是“陶罐”。

虽均称之为“罐”,但基本上是四个器形,四种“罐”。

第一件瓷罐▲前两件瓷罐,第一件,“黑釉双耳罐”,大直口(口径与足直径相当,比罐身直径最大处略小),平沿,唇略尖。

短颈,圆肩,斜直腹略鼓,腹下内敛,接一外侈圈足。

颈与肩两对两侧接两耳。

外部施釉至下腹部,圈足上下未施釉。

内部,可见颈部内侧有施釉。

肩部下侧有一块褐斑(或可因此称为“花釉”?)。

釉色黝黑,釉面明亮——展出的这四件黑釉罐均如此。

黝黑而明亮。

第二件瓷罐▲第二件,“黑釉瓷罐”。

这件瓷罐器形十分接近现代很多仿古的白酒瓶。

小侈口,圆唇,短颈。

颈下接圆肩,鼓腹,腹下内敛,应有一矮圈足。

也没有施全釉,与第一件类似,圈足及足上部一圈未施釉。

其余通体黑釉,釉面也是十分黝黑、光亮。

两件陶罐▲接下来两件黑釉陶罐。

第一件,与上面“小侈口”罐子器形的差别几乎只在口径。

将上件口径扩大到与足径相当时,大致上就是这件了。

当然,其他地方也还有细微差别。

直口圆唇,短颈,比上面那件更短。

圆肩,鼓腹,腹下内敛,内敛程度(角度)比上面那件更大,接矮圈足。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一层的大厅,展厅面积 2,500平方米,地下展现的是隋唐 时西市建筑的遗迹,地面覆盖钢化 玻璃,参观者可在玻璃上行走观看。 遗址大厅的“西安国际客厅”,用 于举办展览、讲座以及文艺演出等 活动,是西安市乃至陕西省展现中 国博大精深优秀文化传统、进行中 外商贸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社交场所。 走进大唐西市博物馆的一层大厅, 站在玻璃“地板”上向下看,可以 看到玻璃覆盖之下的车辙遗迹、砖 砌水沟、房屋墙基、残存的街道 。 除艺术馆外,一层并不具备展览的 空间,可以认为一层就是一个通高 大厅的空间,入门的长方形大厅空 间是四层通高的,颇有气势。
建筑环境分析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丝绸 之路东方起点唐长安城西市遗址 之上该环境历史的形式是里坊制, 是布局严正的建筑,现在的基地 环境仍然是九宫格布局。建筑是 建筑“十字街”遗址上面。
西市,隋称利人市,在唐皇城外的 西南部。是唐长安城中重要的贸易 市场,是盛唐繁华景象的见证地, 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节点之一。 在2006年“唐皇城复兴计划”的背 景下,西安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恢 复与保护拉开了帷幕,大唐西市商 业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中,大唐 西市博物馆选择保持较好的原西市 东北“十字街”遗址作为保护和展 示的对象,不仅保护了遗址、遗迹, 也为后人认识西市的规模与尺度提 供了一个窗口和平台。参观者可通 过遗址、遗物以及建筑物所营造出 来的空间氛围等全方位立体地认识 西市,走进历史、感受人文。
景代 文 表 肌 特 度 唐 层 低 一 肌 筑 设 特 城 的 围路 街 护 过 建 西 建 象西 化 现 理 别 与 西 次 错 系 理 的 计 点 里 展 通格 遗 和 合 筑 市 筑 。市 的 隋 、 设 空 市 和 落 列 和 体 的 , 坊 览 过局 址 展 理 等 道 设 的 深 唐 质 计 间 历 效 、 新 色 量 始 贯 布 单 采、 以 示 布 遗 路 计 恢 层 长 感 的 感 史 果 丰 探 彩 、 终 彻 局 元 用尺 及 了 局 址 、 在 弘 结 安 和 外 受 街 , 富 索 等 尺 。 于 、 , 尺度 十 隋 , 的 石 切 气构城气墙。道立有,方度同博棋将 、字唐创基桥实 势,市度材配的体序创面、时物盘隋 规街西造础、保 与以与等料合真的的造进材,馆路唐 模原市性上沟护 繁及建方,经实还空出行料对空网长 及有十地,渠隋 华唐筑面从过尺原间高了、建间的安 氛道字保通和唐 12m×12m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简介和历史

大唐西市博物馆的简介和历史

大唐西市博物馆简介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位于中国西安市的一座著名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历史博物馆之一。

该博物馆成立于1963年,是为了展示和保护中国唐朝的珍贵文物而建立的。

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并且藏品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陶瓷、金银器等各类艺术品和历史遗物。

大唐西市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历史建立背景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建立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

当时,中国政府决定在西安市建立一座博物馆,以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和丰富遗产。

西安市作为唐朝的首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成为了建立此博物馆的理想地点。

馆址选择为了选定合适的馆址,中国政府组织了一系列专家考察团队,对西安市的各个潜在场地进行了勘察和评估。

最终,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西安市西市大街的一处古建筑群被选定为博物馆的址点。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唐朝建筑遗址,与博物馆的主题相得益彰。

博物馆建设博物馆的建设工程于1962年动工,历时三年完成。

设计师们努力保留了西市大街古建筑的原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造,以适应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整个建筑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导,展现了唐朝时期的建筑艺术特色。

馆藏大唐西市博物馆的馆藏极为丰富多样,涵盖了唐朝时期各个方面的文物和艺术品。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性藏品:1.唐三彩马陶俑–马陶俑是唐朝时期的一种陶瓷工艺品,以其细腻的工艺和多彩的色彩闻名于世。

这些马陶俑既是装饰品,也是祭祀和信仰活动中的重要物品。

2.唐代绘画作品–大唐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黄金时代,许多著名的画家如吴道子、韩干等在这一时期活跃。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唐代绘画作品,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展现了唐朝绘画的独特风貌。

3.唐代金银器–唐朝时期的金银器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博物馆展示了许多精美的金银器,包括饰品、器皿、佛像等,体现了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精湛技艺。

4.唐代瓷器–唐代瓷器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大唐西市博物馆讲解词

大唐西市博物馆讲解词

大唐西市博物馆讲解词一大唐繁华留胜迹——西市遗址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游览“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在唐代长安城西市遗址上建设而成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物馆,占地15亩,建筑面览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藏品达到20000余件,游戏是出土的文物和馆藏文物两大部分构成;展陈总体介绍我馆陈列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和特别展览四部分构成;专题展览为丝路百工体验展,临时展览为不定期展览,特别展览为个人藏品;基本陈列以西识别土和馆藏文物为主,再现唐代西市的繁荣风貌和隋唐盛世的商业道德风范,使我们在了解西市历史的基础上勒戒丝绸文化和唐代的商德遗韵;现在占线我们眼前的是一楼遗址大厅,他被誉为“西安国际客厅”,此后各种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类的临时展览、特别展览将会在此轮换展出,常看长新;一、唐长安城坊结构图在我们前方的地板上看到的是唐代长安城的城坊结构图;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而建,面积平方公里,是我国古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隋唐坊制度是将贸易区和居住区分开,然后实行统一管理;长安城从一开始就规划了巨大的市场,分别在朱雀大街的两侧,这就是东西两市;其中红色区域就是我们所在的大唐西市;西市南北长1031米,东西宽927米,约今天的1600亩;相当于两个半天安门广场;西市市内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大街各两条,平行交叉成“井”字型,将西市分成九个区域,俗称九宫格;西市街宽约16米左右;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楼遗址大厅的宽度;因西市连通着西去丝绸之路的金光门和开远门,除了为百姓提供日常所需外,周围聚居着来自丝绸之路的胡商,更有酒肆、邸店等场所,成为了当时的国际货物贸易交流集散地;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于1959、1960、2006年对西市遗址进行了三次重点考古发掘,获得重要发现;这对了解唐长安城商业和手工业,对探索唐长安城都市生活面貌有很大意义;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被正式补充到丝路各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名单之中;陕西佳鑫集团出巨资支持了考古发掘,并舍弃商业利益,投资亿元建设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为民营资本从事古遗址保护树立了典范; 二、丝绸之路地形图在大厅的有墙壁上方我们看到的是目前国内文化信息量最大的丝绸之路地形图; 首先,“丝绸之路”是以运送丝绸为主的商路,这是它命名的主要理由;据专家考证,早在2000年前,罗马贵族就偏爱来自东方中国比黄金还珍贵的丝绸服饰,直到汉代,丝绸都只有中国出产,这大大刺激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欧洲的黄金源源不断的沿着这条路流入中国的汉地,汉朝因此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早有企及的黄金时代,丝绸成了那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品,听到这里,您可能会明白,将一条商路以丝绸命名而不是其他商品的缘由和基本而牢固的内涵; “丝绸之路”有几条大致的路线,张骞两次凿空西域,形成了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这幅示意图上主干线的中路即为张骞当年行走的路线;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跨过黄河到甘肃武威,进入河西走廊,再沿上千公里的河西走廊到达敦煌,这是河西走廊的西端;也是丝绸之路中国段一个重要的节点;说它是节点,是因为在敦煌大路被分成两条,向西北方向,出鼎鼎大名的玉门关进入新疆境内,沿天山山麓也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沿,到高昌即今天的吐鲁番,再到龟兹即今天的库车,然后到疏勒即今天的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到大宛也就是今天哈萨克斯坦的费尔干那盆地,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北线;而从敦煌出发另一个着名关口为阳关,大家都很熟悉,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送别诗,叫送元二使安西,诗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的阳关可能就是这个阳关;从阳关进入今天的新疆境内,穿越白龙堆沙漠,从一望无际的罗布泊旁经过,眼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经楼兰即今天的鄯善、于阗也就是今天的和田,然后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大月氏即今天的阿姆河中部,这就是汉代丝路的南线;两汉以后,原来的南线没有变还是南线,但原来的北线却变成了中线,为什么呢原来,沿天山以北的北线更北,就称为北线,而汉代的北线只好退居中线了;三条线在大宛的木鹿也就是今天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马里,汇合在一起继续向西延伸,一直经过安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到达西亚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也就是地中海的东岸;这些,就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干线或基本线路,从长安算起,大约有7000公里,这也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陆上丝绸之路的里程;在唐代,实际还有其他的线路构成丝绸之路的铺线,除陆上丝绸之路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但这种提法出现较晚,具体的起始点也各有不同,但是不论是哪个起点都不能代表中国;而我们知道,汉唐时中国的首都都是长安,货物起运、使节出访都是从长安开始的,经海上丝路运来的货物最终也大都运到了长安,所以,也有人将海上丝路的终点也算到长安;如果问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是哪里大家都知道是长安,但很少人知道大唐的西市才是丝绸之路的确切出发点附近;西市地处城西,与开远门外西去的大道,也就是着名的“丝绸之路”近在咫尺,由于西市是但是中国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大批商品在这里集中,然后车载驼运输往西域,因此,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那西市就是商路所运输商品的源头;以西市为商品源头,丝路为运输干线,二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物流体系,没有西市,丝路无货可运就不能称为古代最着名的“商路”;反之,没有丝路,西市的商品也无法向远方异于流传;这好比现在的自来水管和水源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西市应当被视为丝路真正的起点;三、西市东北“十字街”“排水沟道”“道路与车辙”遗址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西市遗址进行较大规模发掘时,在东北方向清理出的部分街道路面;经过发掘,揭露出一处保存较好的十字街遗址,即东北十字街;在十字街处还发现一处石板桥,是解决跨过水渠的交通设施;这处石板桥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桥面的石板比较厚,为的是能承受很重的重量;西市每天车水马龙,商旅行人络绎不绝,交通流量是很大的,汉代的班固形容汉长安城市场的热闹情景是“人不得顾,车不得旋”,意思是车挤得无法调头,人多得无法照看,唐朝的西市比汉代市场繁华多了,拥挤程度也必然更甚,所以桥梁必须要做得很结实;石板虽然很大,但为了保险,两块石板之间又有铁卡固定,将两块石板连成一个整体;这种铁卡设计很巧妙,不但非常牢固,而且简单易制,在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那样的大型工程中也有使用;文献记载唐代还引水渠入西市,其漕渠连通终南山,并通渭河;又有永安渠经西市之东侧;这些水渠即通水运,有解决供水,为西市的繁荣的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现在,经过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水井还有水渠遗址,证明当时西市却有水陆交通;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水渠下部两侧各有数块石条或石板衬托,做工非常考究;在考古发掘中还发现土筑和砖砌两类排水沟道;土筑水沟较早,沟宽米,沟壁附有木板,木板之外竖有立柱,以防沟璧坍塌;砖砌水沟属于唐晚期,是在早期沟的上面改建或移位而建,沟底宽约米,沟口残存米,沟深米,发掘长度30米,钻深得知延长250米还不到尽头;2006年考古钻探,发现永安渠往北流经西市的东部,并沿西市南大街北侧向西又伸出一段长约140米、宽米、深6米的支渠;这是供应西市一般用水的来源;在西市南大街东端路南进行的发掘工作中,发现有上中下三层路面;第三层路面,距地表—米,保存较好,底部填石子后再经夯打,形成极坚硬的路面;路宽16—18米,车马道宽14米,路两侧又各有一条宽30厘米、截面呈半圆形的明沟,明沟外侧还有一米宽的人行道;在路面上发现有若干条车辙遗迹,宽度约为米,与皇宫大明宫/兴庆宫石门槛上车辙宽度相当;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唐朝继承了秦、汉时的制度,规定必须“车同轨”:路上隔一段铺一条石门槛,门槛上开有两道石槽,合乎规定的车可以顺利通过,而宽窄不合的车就无法通过,这其实也就是早期的国家标准化制度;由此可见西市同皇宫一样是实行车同轨制度的;这一段路面居于唐文化层最下面,也就是盛唐时期路面;道路坚实、车辙明显,使我们可以遥想当年行人如轵、车水马龙的盛况; 西市遗址的三次考古发掘,不但发现了十字街、石板桥、沟渠、水井和车辙遗迹,还发现了散水、房址、灶址、柱础、砖瓦等建筑遗迹和建筑材料,以及陶瓷、三彩器等大量生活用具,是我们了解唐代西市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遗址出土文物1、石臼、石杵:是古时人们加工食粮的工具;将收获的稻米放入臼中,用石杵把稻米外面的糠皮去除,这样做出的饭食,不但口感细腻,而且利于人体吸收;西市的一些手工业加工,也需要捣碎原料;像染料、食料等; 2、大磨盘、石碾:西市有不少的食店,卖各种炊饼,石磨石碾就是粮食加工工具;他是将原食加工成细粉精料,以备做食物之用; 3、白石莲花石座:莲花柱础是支撑柱子用的建筑材料,莲花图案意义重大,一则表示建筑等级之高,二则可能建筑与佛教有关,总之不是一般人随便用的;莲花台座上面可能安放佛像,但也可能是建筑材料的底座;二万里丝路由此而起——西市概况西市,早在汉代首都长安就已经有了这个名字,唐代继续这样叫,另一个原因,是长安城中还有一个大市场,位置在城东,所以叫西市,是与东市相对的;其实,东西两市本来都有自己的正式名字,东市叫“都会市”,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员;西市叫“利人市”,是当时丝绸之路起点和终点;老百姓和来自丝绸之路的中亚粟特和胡商在这里建立了胡姬酒肆、绢行、粥行等,外销货物也在这里购买启运,外域货物在这里卸货销售,可以说是,商铺林立,百业兴旺;所以西市素有“金市”之誉; 1、骨料骨簪、骨饰原料、骨梳2006年考古发掘发现,西市西大街中部偏南的东侧不远处,不仅出土了一些精美的骨器,还发现有相关加工骨器的遗址等;专辑推断,此处可能是西市一处加工、制造和出售骨器的骨器店铺遗址; 2、带字砖西市遗址出土很多带字砖和手印砖意义重大;这反映了当时的责任制:这种做法从战国时期就有了,即制成的砖背后有刻字或手印;谁做的砖就要刻上谁的名字,而不识字的就按上手印;这块砖一旦有了质量问题,刻名字或按手印的人就要承担责任;由于这种责任制简单明了,所以,在制作时谁也不敢马虎大意,使制成的砖的质量很高; 3、兽面砖兽面砖上面印有兽面,取吉祥如意和辟邪的用意,寄托了人们希望建筑长久平安的愿望; 1、三彩胡人牵驼俑:有了畅通的交通大道,大批胡人来到中国才成为可能;事实上,长安那么多胡人,绝大多数都是沿着陆路交通也就是“丝绸之路”进来的,通过其他渠道进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从历史情况看,从事贸易的商人是丝路上来来往往的主要成员,这件三彩胡人牵驼俑佣刻画了胡商提缰启程的形象; 2、骆驼俑:唐代中外交流频繁,在西行的丝绸之路上,吃苦耐劳的骆驼是当时最得力的远输能手,骆驼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之分,产于阿拉伯,北非和印度等地;唐代雕塑作品中大的双峰驼居多;这件双峰驼间还搭挂有驮囊,两侧挂物;可见当时丝路贸易交流繁盛; 西市管理唐政府对东、西两市的商业活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当时的专门管理机构叫“市局”和“平准局”;市局和平准局对上市货物的质量、价格、交易是否公平,都要检查;不同的商品按行设肆,即有利管理,也便于买卖;如果买卖奴婢、牛马,还要公验立券;这些规定对商品交易的正常进行起了保障作用; 1、开市鼓,闭市钲;唐政府对两市交易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史料记载西市每天中午12时击鼓三百声表示开市,日落前1小时40分钟击鼓三百声表示散市;因为开始前要准备散市后要善后,所以开市、闭市时间应是每日正式交易时间;唐时对长安坊、市进行封闭式管理,西市东西南北四面各开有两门,每门均有门吏管理,按时开闭;开市、闭市时间与市门开闭时间是有区别的;所以在这里您看到的这两件文物分别就是代表开市和闭市的鼓和钲;2、度量衡管理方面;凡在市场交易中使用的度量衡器,都要用官方定的器皿并且要按时校对,官府用印之后,才可以使用;不合规定的要负法律责任;对私自制造度量衡器者也要严格处罚;这件铜称的盘直径,高,盘的口沿上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铜环;秤杆长,但是没有星码,期间铸有圆环,与三条锁状链条相接,在链条的末端有挂钩,正好勾在盘口的三环之上;这杆秤可以说是为研究唐代的度量衡制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丝绸之路盛世商魂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分析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馆建筑设计
职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院长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主任 ,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澳区建筑 遗产工作组主任。
作品:西安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 物馆设计、四川剑南春古酒窖遗址博 物馆设计、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建筑环境分析
• 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标志 • 这里是九朝古都 • 这里保留着“十字街”、“道路车辙”、
“石板桥”、“房基”、“水沟”等多处 遗址。 • 建筑就建筑“十字街”遗址上面。
基地环境分析
唐长安城的布局形式
建筑特点
通过采用尺寸为12m×12m 的展览单元,将隋唐长安城里 坊布局、棋盘路网的特点,贯 彻于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始终。
博物馆简介
• 国内首座由民间资本投资 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
• 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 • 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
3.2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 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 护面积0.25万平方米。 • 地下两层,地上四层
建筑环境分析
该建筑建在唐长安城西市 的原址上,该环境历史的 形式是里坊制,是布局严 正的建筑,现在的基地环 境任然是九宫格布局。
通过对建筑尺度、材料、色 彩和空间的处理,还原唐长 安街的景象。
建筑平面分析
屋顶平面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细节剖析

表皮:运用的是前所未见过的夯土层建筑,随机创 造的混凝土墙,无意识与陕西乡村传统的夯土墙形 成了异质同构 ,这理性的粗野更能表现人为之的大 唐盛世 。
细节剖析

采光分析:除了顶上的不规则锥形窗,最常用的就是顶部和 墙面的长条窗,营造了丰富的室内光影空间,同时增加空间 趣味性,再次,避免了直射光,同时在立面上,与外墙皮的 夯土形成对比,利于show/id_XNjA5NTYzNj Aw.html

场地环境分析
周边环境:
唐长安西市位于唐长安皇城的西南 方,西市遗址现位于今西安市莲湖区原劳南市场院 内。
规划理念 ——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该建筑建在唐长安 城西市的原址上,该环 境历史的形式是里坊制, 是布局严正的建筑,现 在的基地环境仍然是九 宫格布局。
建筑设计
通过采用尺寸为12m×12m 的展览单元,将隋唐长安城里 坊布局、棋盘路网的特点,贯 彻于博物馆空间始终。同时, 对建筑的体量、尺度、材料、 肌理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 列新探索,创造出高低错落、 丰富有序的空间层次和效果, 并用现代的方法和手段,表现 出隋唐长安城市与建筑文化的 深层结构,以及唐代西市的恢 弘气势与繁华景象
立面表现
概括与总结

总体来说,大唐西市博物馆的流线,空间,材料 都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为之后的博物馆设 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素材,较之于以前看过的博物 馆,也有许多新材料和手段的运用,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也有缺点,例如由于力量过大,局部构件的尺 寸巨大但细节不够,比较粗糙。但这些都不足以反 驳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工程的事实, 瑕不掩瑜,通过这次汇报对今后的建筑学习必然产 生积极的影响。
空间尺度设计
建筑在地面上基本为二、三层,街道宽度采用5~10m,巷采用 2~3m的宽度,在建筑尺度与街道空间尺度上塑造了适宜购物的街 道尺度,形成市井特色,还原唐长安的市民生活。

大唐西市博物馆资料

大唐西市博物馆资料

大唐西市博物馆作品图纸作品照片建筑师简介设计者:刘克成刘克成,出生于1963年,1984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澳区建筑遗产工作组主任。

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筑设计。

先后主持设计过西安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设计、四川剑南春古酒窖遗址博物馆设计、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设计等工程。

提名理由在展现民族文化地域性的现代诠释方面也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探讨了什么是民族的现代建筑,形式上没有简单的历史重复,在大片的唐风建筑群中虽个性突出却不失与环境的对话与协调,是兼顾多重历史表述与现状要求的建筑,对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如何寻找当代概念是很好的探索。

这个项目面对城市文脉以及地段的文脉中极为复杂的环境条件,设计是一个整体性设计而非小趣味性设计,为遗址保护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空间营造方面,以严整的模数体系回应视觉与体量上的均衡,营造人可以接近和体验遗址尺度的空间。

(提名人:支文军、李晓峰)作品简介1、基本资料西市博物馆是国内首座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

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唯一在唐代长安城西市原址上再建的、原真性保存“西市遗址”的博物馆。

有“十字街”、“道路车辙”、“石板桥”、“房基”、“水沟”等多处遗址,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8000平方米,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具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收藏等各类陈列展览及主题活动于一体,是西安市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与公众活动场所之一。

2、设计背景西市,隋称利人市,在唐皇城外的西南部。

是唐长安城中重要的贸易市场,是盛唐繁华景象的见证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节点之一。

在2006年“唐皇城复兴计划”的背景下,西安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恢复与保护拉开了帷幕,大唐西市商业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中,大唐西市博物馆选择保持较好的原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作为保护和展示的对象,不仅保护了遗址、遗迹,也为后人认识西市的规模与尺度提供了一个窗口和平台。

大唐西市博物馆室内生感悟

大唐西市博物馆室内生感悟

大唐西市博物馆室内生感悟篇一: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处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好去处。

在这座博物馆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同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信仰。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唐西市博物馆中的一些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铜器、玉器、瓷器、书画等等,每一件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欣赏到一件精美的铜器,它的形状和纹饰都非常华丽,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艺的精湛。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大唐西市博物馆中的艺术品。

这些作品包括画作、书法等等,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独特智慧和才华。

例如,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幅精美的画作,它的主题是古代宫廷的日常生活,画面中的人物、器具和场景都非常精细,让人感受到古代绘画的魅力。

此外,大唐西市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互动体验。

例如,我们可以参加一次古代工艺体验,学习如何制作一些传统的手工艺。

这些体验活动不仅让人们可以欣赏到古代工艺的精湛,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个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好去处。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文物和艺术品,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信仰,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和智慧。

无论是爱好文化的人还是对古代文化感兴趣的人,大唐西市博物馆都是一个必去之地。

篇二: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艺术品展览、互动体验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唐西市。

在这里,我有幸参观了大唐西市博物馆,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在进入博物馆的大厅里,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铜质佛像,它的高度达到了两米多,看起来非常雄伟。

佛像的背后刻着一串梵文,我无法理解它们的含义,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神秘的力量。

随后,我参观了博物馆的展厅,每个展厅都展示了不同的文化主题和艺术品。

在第一个展厅,我看到了一组古代瓷器,每一件瓷器上都刻着精美的花纹和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高超水平。

在第二个展厅,我看到了一件汉代的铜器,它的造型非常独特,上面还有许多精美的花纹和雕刻,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的精湛工艺。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

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常看常新;馆舍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功能齐备;周边环境优美高雅、舒适便利;参观服务项目多样,周到一流。

大唐西市博物馆已成为西安市又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所,中外朋友了解隋唐文化艺术,进行学习、交流、收藏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外宣传教育、展示传播古都西安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交通指南乘车线路:1、广大游客可乘坐市内公交:NO.15、24、43、106、107、201、251、262、322、502、503、518、521、720、800、916,到劳南市场站下车即到;亦可乘坐教育专线在劳动南路下车,向北500米路西即到。

购票须知★营业时间:9:00—17:00 (周一闭馆);★取票地点:南门售票处;★特殊人群预订标准:1.3米以下儿童免票;70岁以上老人持寿星证免费,建军节、教师节持有效证件免票;★费用说明:①门票包含: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游览票。

②自费项目详见景区公告。

★门票提醒:景区游览时请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请自觉维护景区卫生。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唐代·陶扑满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唐代·陶扑满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唐代·陶扑满
陶扑满,唐代,出土于西安唐长安城西市遗址,现藏于大唐西市博物馆。

扑满,就是我国古人的储蓄罐。

通常是个小陶罐,只留有一条窄缝,再没有其他开口,所以,硬币可以放入陶罐,却没办法取出来,只有将其打碎才能取到。

也有的扑满除了窄缝外还有个小圆孔,用来穿绳将其悬吊于梁上。

“扑”本意即为“击、打”,钱币装满后将罐击碎,“满则扑之”,故名扑满。

“扑满”这个词,以及这种器物,都是在大唐西市博物馆第一次见,逛馆涨知识。

馆中展出的扑满,就是有一条缝和一个小圆孔的陶罐,上部滚圆,下部内敛为一个圆形小平底,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

整件器物饱满可爱,圆孔像眼睛,窄缝像嘴巴,活脱脱一只只独眼神兽,嗷嗷待哺:快给我喂钱!
图片均由博主摄于大唐西市博物院如感兴趣可亲自去博物馆,一饱眼福(每天发一件,已经第六十九天)。

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
调研项目:大唐西市博物馆 调研人员:陈楠 郭文俊 班级:建筑1205班 PPT制作:郭文俊
演化西 市区 馆划 筑重安同 在人 亩目的路以 推 “ 目
艺遗市 城、 、建 面点市时 原民 ,。综风商 动 皇 是
中 心 等 八 大 业 态
产 城 、 胡 姬 酒 肆
酒 店 、 非 物 质 文
500 80
135 ·
建筑师简介
刘克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 学院教授,博导,院长。陕西省 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澳区建 筑遗产工作组主任。中国当代著 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 员。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博 物馆建筑设计。 刘克成教授为我 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后 起之秀,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 文化名城保护、大遗址保护和遗 址博物馆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 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国内形成 了较为广泛地影响,是我国在该 领域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第五格———大唐金阁主建 筑是仿古超五星宾馆,群楼 为演艺中心和唐代茶苑。主 楼设计华美大气,雄居中央, 是大唐西市的标志性建筑。
资建造唐长安西市遗址保
护展示厅和博物馆,运用
第七、八格———市井商业
国内一流的科学保护方法
通过鳞次栉比的仿唐市井商
和世界最先进的展示表现
业街区的形式,以古玩艺术
技术,使西市十字街遗址
品的展览、鉴定、修复、拍
既能永续留存,又能使尘
卖、交易、典当等商业和商
封的历史鲜活起来。
务活动为特色,集中体现盛
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
西市位于唐长安皇城的西南方, 始建于隋,兴盛于唐,占地1600亩, 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有220多 个行业,繁华程度盛极一时。当时的 西市商业贸易西至罗马、东到高丽 (今韩国和朝鲜),是占地面积最大、 建筑面积最大、业态最发达、辐射面 最广的世界贸易中心、时尚娱乐中心 和文化交流中心。西市以其繁荣的市 场体系、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撑着整个 丝绸之路的贸易体系,是丝绸之路真 正意义上的起点。丝绸之路作为东西 方商贸与文化传播之路,使黄河文明 恒河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相互碰撞和融 合,加速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影 响着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可以说, 作为丝路起点的西市,既是外部世界 了解长安乃至中国的一个窗口,又是 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平 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