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2 固体、液体和气体1.3 混合物与纯净物2. 第2章:力和运动2.1 力的初步认识2.2 运动的形式2.3 力与运动的关系3. 第3章:声音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 声音的特征3.3 声音的应用与噪声防治4. 第4章:光和颜色4.1 光的传播4.2 颜色的形成4.3 光和颜色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质的性质、力的作用、声音和光的传播等基本概念,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声音和光的传播、颜色的形成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试管、酒精灯、天平、小车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报告单、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验现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力的作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
2. 内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以提纲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种固体、液体和气体。
请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请简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请解释颜色的形成原理。
2. 答案:略略略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读物、科普视频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及对环境的适应。
2. 第2章《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的行为分类、适应性及影响因素。
3. 第3章《地球与宇宙》:介绍地球的结构、地形地貌以及太阳系的基本知识。
4. 第4章《电与磁》:学习电与磁的基本原理、现象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植物、动物、地球与宇宙、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地球与宇宙的关系、电与磁现象的解释。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探究方法的应用,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植物样本、动物模型、地球仪、磁铁、电路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实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醒目、简洁,体现教学内容。
2. 内容:条理清晰,突出重点、难点,图文并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调查身边动物的行为,分析其适应性。
(3)绘制地球仪,标注重要地形地貌。
(4)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解释其工作原理。
2. 答案:提供详细答案,指导学生正确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培养科学素养。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的地球》:介绍地球的基本面貌,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等。
第2课《太阳和月亮》:探讨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及对地球的影响。
第3课《水的世界》: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第4课《植物的生长》: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
第5课《动物的生存》: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探讨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6课《人体的奥秘》: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第7课《声音的传播》: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第8课《光的传播》:了解光的传播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难点:科学现象的解释和科学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模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课程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运用PPT、模型、图片等教具,生动形象地讲解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6.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2)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绘制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2. 作业答案:(1)实验结果解释:根据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奥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的应用2.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光的色散3. 电与磁简单电路电流的作用磁场与磁力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光、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简单电路的构成与作用2. 教学重点:声音、光、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与观察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声音实验器材:音叉、鼓、锣等光实验器材:镜子、玻璃、三棱镜等电与磁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磁铁等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材料:纸杯、线、透明胶带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声音、光、电与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主,结合实际生活,详细讲解声音、光、电与磁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4. 实验探究: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奥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声音的应用2.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光的色散3. 电与磁简单电路电流的作用磁场与磁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填空题:关于声音、光、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简答题: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光、电与磁现象。
2. 答案:参照教材和课堂讲解,给出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鼓励学生课下自主探究,拓宽知识面。
组织科学活动,如参观科技馆、进行户外观察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 知识点的逻辑顺序:确保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方法2. 生命世界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适应与行为3. 物质科学水的性质与循环简单机械与能量4. 地球与宇宙天气与气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让学生了解生命世界的多样性,认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特点及适应性。
3. 让学生掌握物质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水的性质、简单机械原理及能量转换。
4. 培养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知,了解天气、气候以及地球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生命世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物质科学中的能量转换、地球与宇宙的运动规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植物样本、动物模型、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尺子、温度计、湿度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实例,引出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以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适应性与行为为例,讲解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并记录植物、动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和实验。
4. 知识拓展:讲解水的性质、简单机械原理、能量转换以及地球与宇宙的运动规律。
5.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科学原理,观察天气变化,制作地球仪模型。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流程图2. 植物生长与繁殖、动物适应性与行为关键点3. 水的性质、简单机械原理、能量转换示意图4. 地球与宇宙运动规律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特点,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其适应性,写下观察报告。
制作一个简单机械模型,说明其原理及作用。
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指导性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种子发芽等。
课时:4课时内容:植物生长的过程、植物繁殖的方式、种子发芽的实验等。
2. 第二章《动物的适应与进化》:探讨动物如何适应环境、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证据。
课时:4课时内容:动物的运动、感觉、保护色、进化原因和证据等。
3.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及宇宙的基本知识。
课时:4课时内容:地球的结构、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太阳系等。
4. 第四章《能量与机械》:学习简单机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课时:4课时内容:简单机械原理、能量转化、能量守恒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地球运动、能量转化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动物适应环境、简单机械原理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5.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教学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3)简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4)解释能量守恒定律。
【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word
2020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声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声音的强与弱6.声音的高与低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8.制作我的小乐器呼吸与消化1.感受我们的呼吸2.呼吸与健康生活3.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5.食物中的营养6.营养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运动和力1.让小车运动起来2.用气球驱动小车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4.弹簧测力计5.运动与摩擦力6.运动的小车7.设计制作小车 (一)8.设计制作小车 (二)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可以将这些声音分成不同的类别。
新知探究探索一: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课件出示《云雀》、《蟋蟀》、《架子鼓》视频。
思考并讨论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2、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讲解: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声音有高有低,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刺耳难听,有的声音是嘈杂的声音,还有的声音是令我们感到不舒服的噪音。
3、描述声音的词汇。
4、描述声音课件分别出示:《夜莺》、《海豚音维塔1、观看视频,思考声音是如何发出的。
2、根据已有经验对声音进行描述。
3、学习了解描述声音的词汇。
4、根据已学对不同的声音进行描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斯》、《摩托车》视频述。
新知探究探索二: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
讲解: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
回忆一下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把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和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的问题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然后把你的记录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声音。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新知探究探索三:听音乐辨高低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说一说它们的高低顺序。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的角度,科学设置了八个单元,引领学生不断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结论——反思和评价探究结论——应用结论解释相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材中有关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的”表达与交流”部分,也十分强调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简单的陈述结论。
这些特点,有利千引领学生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也十分有利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感情、态度、价值观角度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二年级两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千动手,善千操作。
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存在如下问题:1、有些概念的文字认知水平低。
2、存在看热闹多,看门道少的现象。
3、缺乏科学探究的能力。
表现在:有些学生胆小面羞,不敢动手参与讨论、交流;有的同学走马观花似的,实验中缺乏思考;有的同学实验时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等等。
因此,本学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力求从探究活动的设计、过程和结论的呈现方式等角度,是学生获得发展。
三、教学目标l、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趴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千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生活的世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天气与气候地球与宇宙2. 生命的世界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人体的结构与功能3. 能量的世界电光与影声音与音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了解天气与气候现象,认识地球与宇宙。
2. 使学生了解植物、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3. 培养学生了解能量转换和传递现象,探索电、光、声等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天气与气候现象的判断能量转换与传递的原理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动物行为的特点与适应性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物质变化实验器材、植物标本、动物模型、人体器官模型等。
多媒体:PPT、教学视频、科普动画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电学实验盒等。
学生手册:记录观察结果、绘图、答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为例,详细讲解各个知识点,结合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3.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相似的问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突出重点、难点。
2. 关键词、公式、原理等用不同颜色、字体标出。
3. 结合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涵盖各个知识点。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普读物,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奥秘。
组织实地考察、实验活动,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5. 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与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启发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1. 物质性质与变化: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及相互转化的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及其特点。
2. 第2章《动物的生活与行为》:探究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3. 第3章《光与影》:研究光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原理。
4. 第4章《电与磁》:学习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探索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与影、电与磁的相关原理。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光的传播、电与磁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显微镜、电磁铁、电路实验箱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如植物、动物模型、手电筒、镜子、磁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为什么能生长。
2. 新课内容讲解:(1)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及其特点。
(2)动物的生活与行为: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分析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3)光与影: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4)电与磁:介绍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探索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动物的的生活与行为:列出动物的主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3. 光与影:用图示表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4. 电与磁:列出电和磁的基本概念,表示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完整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完整一、教学内容1. 《我们周围空气》空气成分及特性空气对生物重要性2. 《水和水蒸气》水三态变化水循环过程3. 《力作用》力概念与分类力作用效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空气、水和力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科学现象,激发他们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空气成分及其对生物重要性水三态变化及其循环过程力概念及其作用效果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成分实验器材水三态变化演示器材力作用演示器材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画图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空气、水和力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为什我们需要空气?水有哪些状态?力是如何影响物体?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空气、水和力相关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解空气成分、水三态变化和力作用效果。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水和力现象。
指导学生绘制实验现象图示。
提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六、板书设计1. 空气成分及其对生物重要性2. 水三态变化及其循环过程3. 力概念及其作用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空气、水和力在生活中应用。
绘制水三态变化示意图。
2. 答案:空气:吸、燃烧等水:冰、水、水蒸气力:推、拉、挤、压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欲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空气、水和力现象,分享发现。
推荐相关科学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2. 实践情景引入方式3. 例题讲解深度和广度4. 学生分组实验指导5. 板书设计条理性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我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难点和重点,对空气、水和力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自然界中的材料金属材料纤维材料合成材料破坏性材料2. 动物与生态动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3. 植物与生态植物的结构植物的生长植物与生态的关系绿色植物的意义4. 电电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安全用电电器的工作原理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不同材料的性质与用途,了解动物、植物与生态的关系,认识电的基本概念。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食物链与食物网、安全用电等知识。
2. 教学重点:不同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动、植物与生态的关系,电路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实验盒、材料包、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新课内容:(1)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物展示、模型、挂图等进行讲解;(2)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理解;(3)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4)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采用提纲式板书,清晰展示教学内容;2. 结合图表、图片等,形象直观地展示重点知识;3. 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列举三种金属材料,并说明它们的用途;(2)简述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3)设计一个安全用电的提示标语。
2. 答案:(1)略;(2)食物链是食物网的基础,食物网是食物链的复杂化表现;(3)如:“请勿湿手触摸电器,防止触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材料、生态、电的知识;(2)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的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 第2章《动物的行为与习性》: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3. 第3章《岩石与矿物》:认识岩石、矿物的种类、特点及成因,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
4. 第4章《能量的转换与应用》:探究物体内能的转换、简单电路、可再生能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的转换与应用、岩石与矿物的识别。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岩石矿物标本、电路元件等。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实验器材、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故事、观察等方式,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掌握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7. 课后实践: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材重点、难点内容。
2. 板书结构:清晰、简洁,逻辑性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植物生长过程中,种子发芽的条件有哪些?(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3)简述岩石与矿物的区别。
(4)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确定与解析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的重要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的确定与解析1. 能量的转换与应用:此部分涉及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包括第1课《植物的生长条件》、第2课《植物的生长过程》、第3课《植物的开花与结果》。
2. 第二单元《电路的奥秘》,包括第1课《电路的组成》、第2课《电路的连接方式》、第3课《电路的开关》。
3. 第三单元《磁铁的力量》,包括第1课《磁铁的性质》、第2课《磁铁的磁性方向》、第3课《磁铁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生长过程、开花与结果的特点;掌握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作用;认识磁铁的性质、磁性方向及其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电路的连接方式、磁铁的磁性方向。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条件、电路的组成、磁铁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电路实验器材、磁铁及磁性材料。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演示电路实验、展示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生长条件: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2. 电路的奥秘:电路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连接方式:串联、并联3. 磁铁的力量:磁铁性质:磁性、极性、磁性方向应用:磁铁吸附、指南针、电动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植物的生长条件。
(2)列举电路的连接方式。
(3)简述磁铁的性质及应用。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种子传播方式等。
2. 第二章《动物的生存与适应》:探讨动物如何适应环境、运动方式、防御机制等。
3. 第三章《光与影》: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以及影子、视错觉等。
4. 第四章《电与磁》:学习电的产生、电路、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动物的生长与适应特点,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光与影、电与磁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与影、电与磁的概念及原理。
2. 教学重点: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适应环境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显微镜,光学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手册、画笔、剪刀、胶水、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植物、动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2. 板书布局:左边为教学内容,右边为示例图或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了解一种动物,描述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3)设计一个光学实验,验证光的传播原理。
(4)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2.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科学实验等,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处理;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植物光合作用、开花结果等基本知识。
2.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研究动物的行为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觅食、防御、繁殖等方面。
3. 第三章《岩石与矿物》:学习岩石的分类、特点及矿物的形成过程,培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第四章《电的奥秘》: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电流现象以及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岩石矿物和电的基础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安全用电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动物行为与适应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辨别、电路的组成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动物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岩石矿物的特点与分类、安全用电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行为视频、岩石矿物标本、电路实验箱等。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实验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播放动物行为视频,引发学生对本册内容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岩石矿物分类及电路原理。
3. 实践: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如观察种子发芽、制作简单的电路等。
4. 课堂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结合实践情景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过程图解2. 动物行为特点表格3. 岩石矿物分类图4. 电路原理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素养的培养。
详细内容:科学的概念、特点、与生活的联系;科学探究方法;科学家的故事。
2. 《生物与环境》: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详细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及特点;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
详细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的繁殖方式。
4.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了解动物的特点,认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详细内容:动物的特点;动物的运动、捕食、防御行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5. 《力的作用》:学习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
详细内容:力的概念、分类;力的作用和效果;简单机械的认识。
6. 《电与磁》:了解电与磁的基本现象,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详细内容:电与磁的基本现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认识科学探究方法;(2)掌握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存与适应等基础知识;(3)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掌握简单机械的使用;(4)认识电与磁的基本现象,学会安全用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2)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存与适应等知识点的理解;(3)力的作用和效果的理解;(4)电与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1)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2)生物、植物、动物知识的学习;(3)力的作用和效果的应用;(4)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篇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掌握四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包括物质的变化、水的变化、空气和光的利用。
掌握科学实验的根本方法和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各种资,如实验室、图书等,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掌握水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掌握空气的利用和光的利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才能,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实验模型等。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Unit 1 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水的物态变化教学内容:1. 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三种物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2. 理解水在不同物态下有不同的性质和用处。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水在不同物态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不同形态。
2.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冰的熔化过程。
3. 引导学生讨论水的不同物态下的性质和用处。
第二课:固态物质的变化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如燃烧、溶解等。
2. 理解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固态物质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观察不同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固态物质的变化规律。
Unit 2 水的变化第一课: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2. 理解水蒸气的性质和用处。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模型,引导学生猜想水蒸发和沸腾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蒸发和沸腾的规律。
第二课:水的结冰和融化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结冰和融化过程,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2024年精选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精选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详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以及光合作用。
2. 第四章《电路的组成与原理》: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原理以及简单电路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以及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的能力,理解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简单电路的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图解、光合作用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器材、PPT课件。
2. 学具:学生用植物观察记录表、电路制作材料、实验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进而引出本章内容。
2. 新课内容:(1)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
(2)植物的繁殖方式: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如何繁衍后代。
(3)光合作用: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3. 电路部分:(1)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结构。
(2)电路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简单电路制作: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繁殖方式3. 光合作用4. 电路的组成5. 电路原理6. 简单电路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列举三种植物的繁殖方式,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3)简述光合作用的原理。
(4)简单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植物生长、繁殖和光合作用的知识,以及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6篇)
最新科学级上册教案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6篇)科学级上册教案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篇一1.能交流搜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展讨论。
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一盆植物。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
师:“上节课前大家搜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1〕聚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
〔1〕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答复: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
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
运动与反响。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一样和不同的植物,到达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1〕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
〔1〕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2〕师:“在观察和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你能寻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一样点和不同点吗?科学级上册教案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篇二1、可以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降临。
2、用图示法说明云的种类,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重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声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声音的强与弱6.声音的高与低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8.制作我的小乐器呼吸与消化1.感受我们的呼吸2.呼吸与健康生活3.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5.食物中的营养6.营养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运动和力1.让小车运动起来2.用气球驱动小车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4.弹簧测力计5.运动与摩擦力6.运动的小车7.设计制作小车(一)8.设计制作小车(二)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别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乐于交流。
激发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亲临探究过程,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并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能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记录自然界声音的视频和音频课件,二枚钉子、一个乒乓球、小鼓等,每人一份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环节一:倾听声音活动一:听音辨物。
(1) 猜教师正在利用什么物体发出声音?(2) 听一段声音,找出里面有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活动二:给声音分类(1) 说说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写在活动练习册上并模仿。
(2) 你能给这些声音分成二类可三类吗?看课件之后让学生回答,并总结。
你能分辨哪是动物的叫声?哪是自然界的声音?哪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活动三:综合练习(2) 汇报。
我听到的声音,注意对声音的描述要从高、低,轻、重,远、近等叙述。
能说出人对这种声音的感受是悦耳还是刺耳。
环节二:区分声音活动:闯三关第一关:声音有强弱之分。
你能做出一个轻音,一个重音吗?自选器具。
补充:教师做一个音,问:这是一个重音吗?第二关:声音有远近之分,这是一个从远到近的声音吗?第三关:声音有高低之分。
你能按从高音到低音的顺序给下面的杯子排排队吗?环节三:理解声音活动一:听一段简单的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1-do 5-suo 6-1a ……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相同吗?它们有什么区别?活动二:讨论噪声听一段乐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或嘈杂的声音,理解噪声。
感受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动听悦耳;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刺耳。
讨论: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避免噪音污染?[学案单]第1课听听声音[科学词汇]声音的高、低,强、弱,悦耳与刺耳。
学习过程:活动一:听音辨物。
(1)说说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2)根据老师播放的音频,填写记录表,注意对声音的描述要从高、活动二:区分声音1、你能做出一个轻音,一个重音吗?自选器具。
2、声音有远近之分,这是一个从远到近的声音吗?(是/否)3、声音有高低之分。
杯中装水少的音比较(高/低),杯中装水多的音比较(高/低)。
活动三:初步理解声音1、听一段简单的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1-do声音(高/低),6-la声音(高/低)。
2、听一段乐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或嘈杂的声音,理解噪声。
我们能感到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悦耳/刺耳);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悦耳/刺耳)。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新知探究探索一: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课件出示《云雀》、《蟋蟀》、《架子鼓》视频。
思考并讨论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2、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讲解: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声音有高有低,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刺耳难听,有的声音是嘈杂的声音,还有的声音是令我们感到不舒服的噪音。
3、描述声音的词汇。
4、描述声音课件分别出示:《夜莺》、《海豚音维塔斯》、《摩托车》视频1、观看视频,思考声音是如何发出的。
2、根据已有经验对声音进行描述。
3、学习了解描述声音的词汇。
4、根据已学对不同的声音进行描述。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新知探究探索二: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
讲解: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
回忆一下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关于声音你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声音。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想知道哪些问题?把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和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的问题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然后把你的记录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新知探究探索三:听音乐辨高低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说一说它们的高低顺序。
课件分别出示:《闪烁的小星星纯音乐版》和《闪烁的小星星演唱版》视频出示《闪烁的小星星》乐谱,讲解:在单音体系中,用七个音乐符号表示音级,即通常我们使用的“do、re、mi、fa、sol、la、si”七个读音,这七个音的高低不同,采取不同组合形式就构成了美妙的音符。
音级从“1”到“7”依次升高。
边唱音符,边打拍子,感受乐曲中声音的强弱变化。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拓展延伸动物的声音幻灯呈现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幻灯呈现应用所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板书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教科版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学习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
2、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记录表、队鼓、盐、泡沫小球、水、烧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2、学生准备:保鲜袋、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导入课题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1、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
(板书课题: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明确目标1)能制造声音并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学会“做”中学。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在自己观察和小组的讨论中能完成今天的目标。
自学指导1、任务呈现:利用材料制造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
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谈话:我们拿保鲜袋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开始!停!谁能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2)、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对物体施加外力就能产生声音呢?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请看实验记录表,第一部分是我的预测,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内容填上去。
第二部分是我的试验,请按照要求做试验并填写表格。
第三部分是我的结论,做完实验后,把你们组的结论写在上面。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1)全班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提出要求:下面老师给你5分钟的时间制造声音,这儿老师有三点建议:(1)看谁的发现最多;(2)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3)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2)教师引导: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使用哪些方法实验,结果怎样?观察交流尺子或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
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3、总结交流1)小组展示使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发声的原因。
(小组互相帮助)课件填实验记录表(小组订正表)师生小结: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
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动……这些“颤动”“抖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物体小的来回运动的重复)。
尺子发声时会振动,皮筋发声时会振动……什么情况尺子和皮筋不会发出声音?弯曲挤压尺子发声了吗?弯曲拉长皮筋发声了吗?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
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和学生一起小结)2)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演示鼓面上的豆子振动。
说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演示按压鼓面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意图: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设计反证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
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简单。
]3)刚才我们验证固体振动产生声音,那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1)拿杯子倒水,这是什么在振动?(2)拿出空饮料瓶,对着瓶口吹。
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在水中和饮料瓶中加入黄豆大的泡沫塑料小球来验证)[这里演示的两个实验,一个证明了液体的振动,一个证明了气体的振动。
] 当堂检测1、目标检测(看题直接写出答案)1)判断:A、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B、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2)看图说出什么地方在振动?吹长号、摇铃铛、敲架子鼓、弹钢琴、弹吉他、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