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微生态活菌制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微生态活菌制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小儿肠易激综合征 (IBS)中腹泻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60例IB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均口服思密达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外加微生态活菌制剂培菲康,观察疗效。
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30例中有效率为93.3%明显比对照组30例的有效率76.7%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p<0.01)。
结论微生态活菌制剂培菲康对小儿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微生态活菌制剂培菲康小儿肠易激综合征 (IBS)腹泻随着环境的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小儿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率日趋增高。
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低下,对肠道的菌群不耐受,易受引起这些菌群的失调而出现小儿肠易激综合征,引起小儿腹泻,临床上治疗腹泻的方法较多,但因小儿特殊的身体状况,不耐受腹泻,易导致小儿水液电解质失衡等,而疗效不确切。
现作者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微生态活菌制剂培菲康辅助思密达治疗 IBS腹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根据国际罗马标准[1],选择60例患有IBS腹泻的患儿,排除有肠道器质性的疾病。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6岁。
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5-12岁,平均年龄7.8岁。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症状及体征上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于用药前1周,停止服用其他药物。
对照组口服思密达,一天3次,每次3g;治疗组在口服思密达的同时,加上培菲康 420mg,每次3次,两组的疗程均为6周。
1.3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3天内,患儿的粪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均消失;有效:治疗3天后,患儿的粪便性状、次数明显好转,明显改善全身症状,但没消失;无效:治疗3天后,患儿的粪便性状、次数和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有恶化倾向。
2结果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30例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10例、有效l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
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儿科的应用
接 受抗 生素治疗后 一段 时问 内出现腹 泻 , 不能 以任何 明确 且 病 因解 释时 , 均应 考虑 A D。轻度 A D不用 特殊治疗 , A A 只要 停 用抗 生素 , 当对症 治疗 , 适 多能 自行恢 复 。对不能停 止使用 抗 生素而出现的 A D患者 , A 给予保 护肠道黏膜 和适 当补 充益 生 菌制剂。应用益生 菌 的作 用是改 善肠 道菌 群的组成 , 拮抗 肠道致病菌 , 阻止 由病原 体引起 的上皮 细胞 支架 和紧密 连接 蛋 白的破坏 , 提高 黏膜屏 障功能 J达到恢 复。 , 2 2 预防和治疗过敏 性疾病 : 敏性疾病 是儿科 常见 疾病 。 . 过 循证 医学资料倾 向于环境 因素的重要 性 ,卫 生假说 ” “ 认为 , 儿 童在生命早期 缺 乏微 生 物接 触是 导致 过 敏性疾 病 的 主要原 因 。流行病学调 查资 料和实验 室研究 结果 均认 为 , 童生命 儿
(参考资料)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 2010年10月(郑跃杰黄志华刘作义王文建程茜整理)参加制定的专家(以单位名称笔画为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陈玉君);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赵长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邵彩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蒋丽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毛志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万朝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儿科(黄志华);安徽省立医院儿科(潘家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武庆斌);武汉市儿童医院(梅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张琳);河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姜秀菊);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马廷和);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刘作义程茜);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儿童医院(李玫);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黄永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沈惠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米足);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王梅);深圳市儿童医院(郑跃杰王文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钱新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王宝西);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吴斌)前 言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环境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方面。
人体肠道中定植着400-500种(最近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有1000余种),大约1013-1014个细菌,其数量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一方面人体为肠道菌群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和营养,又不对肠道菌群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状态);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对人体发挥着必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生物拮抗(防御感染)、参与营养吸收及代谢、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等。
肠道菌群正常的形成与演替过程,以及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对保护机体的健康和防治某些疾病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出现菌群紊乱(菌群失调和移位),则会引起一些胃肠道疾病和内源性感染。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1年1月第28卷第2期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余红霞消化性疾病儿科常见,发病机制与儿童身体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消化能力弱、肠道菌群失调等有直接关系。
微生态制剂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促进体内微生物平衡,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笔者收集我科收治的100例儿科消化性疾病患儿,分析其治疗处方中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情况,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儿科消化性疾病患儿100例(治疗处方100张),均符合儿科消化性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病历资料完整、准确;排除肿瘤、重症消化性疾病、传染疾病等。
年龄3个月至8岁,平均(3.5±0.5)岁。
1.2 文献分析法 以“微生态制剂”“消化性疾病”“儿科”等为关键词,从万方、知网文献资料数据库中收集参考文献,支持本次微生态制剂用药分析,为其提供立项与讨论基础。
分析处方中的微生态制剂种类、治疗疾病情况、联合用药情况。
2 结果2.1 微生态制剂种类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整肠生)处方29张(29.0%),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处方25张(25.0%),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处方23张(23.0%),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处方11张(11.0%),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处方9张(9.0%),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爽舒宝)处方3张(3.0%)。
2.2 治疗疾病情况 腹泻31例(31.0%),肠炎23例(23.0%),消化不良19例(19.0%),肠易激综合征15例(15.0%),便秘8例(8.0%),其他4例(4.0%)。
2.3 联合用药情况 联合止泻药处方36张(36.0%),联合抗酸药处方28张(28.0%),联合胃肠动力药处方22张(22.0%),联合抗生素处方14张(14.0%)。
3 讨论微生态制剂主要成分为活性菌,进入人体后能够定植于肠壁,压缩有害菌存活空间并产生乙酸与乳酸,改作者单位:311719 浙江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通信作者:余红霞,Email:*****************善肠道内部微生态环境,降低肠道pH值。
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摘要】微生态疗法指的是通过采用微生态制剂,帮助生理性有益菌进行生长发育,间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发育,降低患者体内的内毒素水平,重新建立微生态平衡,防治疾病。
微生态制剂的主体主要包括肠道菌群中的生理性细菌,例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等。
微生态制剂可用于防治新生儿疾病,例如早产儿喂养困难、新生儿黄疸、婴幼儿腹泻以及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治疗等。
【关键词】医师在线;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主要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采用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制备,可调整微生态的平衡,防治疾病。
大量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微生态制剂可治疗多种疾病。
目前,我国的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应用的发展迅速较快,菌种和制剂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加,临床治疗的疾病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疗效具有一定的菌属特异性,国外采用的产品疗效证据和国内应用的微生态制剂不一致,本次研究就国内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的论述,总结如下:1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及其特点1.1概念微生态制剂指的是人或者动物的正常优势细菌群研制成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细菌,厌氧菌(双歧杆菌和酪酸菌);兼性厌氧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粪链球菌);需氧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等[1]。
1.2微生态制剂的自身特点1.2.1丽珠肠乐丽珠肠乐是一种单一双歧杆菌成份的活菌制剂。
患者口服后,双歧杆菌和肠道厌氧菌占据肠粘膜表面,构成一种生物学屏障,形成一定的定植抗力,阻止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进行定植入侵。
双歧杆菌可通过发酵葡萄糖产生大量的醋酸和乳酸,使患者的肠道PH值和Eh逐渐的降低,抑制患者的比分致病性细菌,另外,还可产生细胞外糖苷酶,降解患者的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的复杂多糖,阻止患者的肠道内潜在致病菌和毒素[2]。
1.2.2促菌生促菌生主要是需氧蜡样芽孢杆菌制成的活菌制剂,因为需氧蜡样芽孢杆菌在患者的肠内停留时间大约为8d ,口服后患者不容易被胃酸破坏,进入患者的肠道后能够消耗一定量的氧气,造成厌氧的环境,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胃肠内的氧化还原电势,促进患者的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生长,与有害菌争夺一定量的营养,抑制其它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长,使得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道功能能够恢复。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 bt c】0 j t e T t y h plao t t n fh iocl i ou tsi t eam n o pd tc i A s at b cv o u eapctnsu i emc eo g a m dlo edpr et f eirs n r ei sdt i i i ao o t r oc l ar n h t ai
/
微生态制剂在 儿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董 传莉 , 怀珍 。 兰 谢 马
【 摘 要 】 目的 了解微 生态制剂在我院儿科的使 用情 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7 例使 用微 生 态制 剂的住 院患儿的临 1 床 资料 。结 果 7 例使 用微生态制剂 患儿 占同期住 院患儿总数的 1 .9 , 中7 1 37% 其 0例为婴幼儿 。以双歧 杆 菌 一乳 酸杆
o rh s i 1 M e h d u o pt . t o s a 1 l ia aa o p t n st a e i co c l gc l d u ao r n y e er s e t ey Re e ci c d t f 1 a i t r t d w t mi re o o i a n l 7 e e h mo ltr wee a a z d r t p c i l . - s l o v s i I1 a e ra e ih mire o o ia d ltr 。n w ih 7 a e r n a t 。o k u 3 7 ut s 1ec s ste t d w t c o c l gc mo u ao i h c 0 c s swe ei f ns t o p 1 . 9% o l t e c s s C m・ l s f lh a e. o a
【 关键词 】 微 生态制 剂; 儿科 ; 用药 合理 【 中图分类号 】 R 2. 【 757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6 (080 - 4 - 621 4 20 )5 47 2 7 0 0
儿科临床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分析
儿科临床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越来越多,临床应用的越来越广,微生态制剂本身存在的缺陷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功效和安全性,减少其不良反应,要求我们采取更新的理念开发新的微生态制剂,进一步对益生菌生理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提纯精制的微生态制剂将可能是今后微生态制剂的发展方向。
标签:儿科临床:微生物制剂:应用分析1作用机理微生态活菌制剂的作用机理是补充肠道有益菌,在肠粘膜上形成一层“膜菌群”,增强体内屏障功能;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调整肠道菌群;阻止致病菌的侵入及繁殖,并发酵糖类,产生醋酸及乳酸,促进肠蠕动,合成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激活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减少内毒素的来源。
其中复合菌种的较单一菌种的更具优势,因为复合菌种的可保持相对稳定,在人体微生态环境中具有更大的缓冲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在人体肠道中也就能更迅速调整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2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应用2.1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微生态制剂最主要的作用是调整肠道菌群失调。
它能迅速增加肠道内厌氧菌的数量,促进肠道恢复微生态平衡,起到抗感染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抗生素、化疗、放疗及外科手术等所致的菌群失调。
当服用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后,因细菌的繁殖产生大量醋酸、乳酸和琥珀酸,可降低肠道的pH值,控制过盛菌及有害菌的繁殖,从而治疗腹泻和消化不良。
还可促进肠蠕动,治疗便秘。
有作者曾用含双歧杆菌促进因子的奶粉喂养新生儿,使腹泻率减少90%以上,12例人工喂养儿迁延性腹泻获控制,8例有习惯性便秘症状患者获改善。
2.2婴幼儿保健方面的作用母乳喂养儿与人工喂养儿的营养存在很大差别。
母乳中含有一些与肠道生理菌双歧杆菌生长密切相关的生物因子,如双歧因子、抗葡萄球菌因子、SIgA、C3、C4、溶菌酶、乳铁蛋白及白细胞等。
其中,双歧因子对双歧杆菌的生长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们发现母乳喂养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占总菌群的99%以上,而在人工喂养儿的肠道内双歧杆菌则仅占90%以下。
微生态制剂以及在儿科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以及在儿科的应用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研究正常菌群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生命科学。
微生态制剂室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可以调节微生态平衡[1],维持机体内菌群的种类及数量的正常分布,起到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微生态学上的应用,微生态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对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微生态制剂品种越来越多,特别是儿科。
下面就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儿科的应用做一综述。
1 来源、分类及药理作用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进物微生态制剂质制备而成,具有维持或调整微生物平衡、防治疾病和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微生态制剂。
其药理作用机理是使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态在数量上或种类上恢复其生态平衡。
依据菌株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可分为原籍菌制剂、共生菌制剂和真菌制剂。
原籍菌制剂所使用的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群,可以直接补充原籍菌。
共生菌制剂所使用的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以外,与人体原籍菌有共生作用,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或直接发挥作用。
真菌制剂为布拉酵母菌,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2 儿科应用2.1 腹泻病的治疗和预防2.1.1 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童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种益生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治疗轮状病毒导致的水样泄,在疾病的早期使用效果更明显。
细菌性腹泻存在厌氧菌减少,肠杆菌增加等菌群紊乱,临床报道细菌性痢疾患儿辅助应用益生菌能够缩短病程。
2.1.2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近年来儿科临床应用抗生素十分广泛,滥用抗生素现象非常严重。
国外有报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生率达5%~39%,门诊儿童患者该病的发病率6.2%。
儿科肺炎使用抗生素后腹泻的发生率50%。
AAD是指临床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导致患者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或优势菌群的更替发生的腹泻。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有益于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生物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
微生态制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维护肠道屏障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就微生态制剂在儿科应用的作用机理、指导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儿科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微生态制剂主要通过提供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例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感染的发生。
微生态制剂中的一些菌种可以影响胆汁酸代谢,从而改善脂肪吸收,缓解腹泻等症状。
例如,一些益生菌可以增加胆汁酸合成限速酶的活性,促进胆汁酸合成,降低胆固醇水平。
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以合用免疫调节剂。
在使用微生态制剂时,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剂量。
一般来说,儿科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较高,剂量范围较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微生态制剂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但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轻微腹泻等症状。
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优势。
它可以有效地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缓解多种消化道症状。
同时,微生态制剂还可以影响胆汁酸代谢,改善脂肪吸收,对小儿的营养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目前对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1)深入探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其对肠道微生物群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2)加强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的研究,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3)研究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状态下患儿的微生态制剂使用原则和最佳治疗方案;4)对微生态制剂的长期使用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评价其对小儿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
定比例 。其中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 、 肠球菌三
联活菌的处方有 3 2 0 张, 9 2% 口服双岐杆菌、 占1 .6 乳杆菌 、 肠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四联活菌片的处方 方有6 张 ,占 39% 2 . 5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 维颗粒的处方有 4 6张 ,占 2 9 %。 . 3
进行 了调查 ,现 报 告如下 。
2 3 与抗 生素联合使用情况 . 与抗感染药合用处方共 50 4 张,占3 .4 ,均 4 4% 为与一种抗感染药物联用。 我院五种微生态制剂中, 除乳酶牛未发现与任何抗生素合用外 , 其余均 占有
一
1 资料 与方法 将我 院 2 0 年 2月 、6月和 1 07 O月 3个月中含 有微 生态制剂的处方 1 6 张按病理诊 断进行分类 , 58 并对微生态制剂间的相瓦联用 、 与抗生素问的联用
本次调 查的 16 5 8张处方 中,含一种微生态制
微生态制剂 由于其能补充和充实人体微牛物群
落, 维持或调整微生态 衡 , 达到防治疾病增进 宿 剂的处方 13 张,占 9 . 6 ,两种微生态制剂合 56 7 9% 主健康的作用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胃肠道 用的处方 3 张,占2 0% 无三联微 生态制剂合用 对 2 .4 , 疾病如急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以及』_ }脏疾 处 方 。 _ } 病和过敏性疾病等都有较为显 著的疗效。。 ] 但微 生 态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存有不合理的现象, 笔者对此
维普资讯
物 曩 临 床 与
国 医 卫 导 2 8 第1卷 第0期(月 ) 际 药 生 报 0年 0 4 5 半 刊
微 生 态制 剂在 儿科 临床 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3-03-26T09:53:07.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杨爱卿[导读] 益生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杨爱卿(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 032300)【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068-01【摘要】目的了解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方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儿科,可治疗多种疾病,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菌群失调。
结论微生态制剂比较安全,值得推广【关键词】微生态制剂应用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保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或改善健康状态[1]。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其来重建人体尤其是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促进内环境的稳定,控制菌群失调及治疗与菌群易位相关的多种胃肠道疾病。
不同品种的微生态活菌制剂作用机制大致相似。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使肠道内减少或缺乏的正常微生物在数量上或种类上恢复。
我科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大类1.1 益生菌是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酸菌,包括乳酸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
1.2 益生元是指一种不被宿主消化的食物成分,它能够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肠内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起到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
因而益生元对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
1.3 合生元是益生菌和益生元制成的复合制剂,又称为合生素。
其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著持久。
2 常用的微生态制剂2.1 活菌制剂丽珠肠乐(双歧杆菌活菌);整肠生 (地衣芽孢杆菌);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贝飞达(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亿活(布拉氏酵母菌散)。
202X年微生态制剂在儿科领域的应该用
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妈咪爱治疗(zhìliáo)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病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全部病例 30
18
6
HRV-RNA 阳性病例
12
8
3
6 24(80%) 1 11(91.67%)
12例HRV-RNA阳性患儿,6例妈咪爱治疗后3天内转阴, 1例第5天转阴,余5例出院(chū yuàn)当日(5-7天)未转阴。
第三页,共三十三页。
人体(réntǐ)微生态系统
口腔微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 tǒnɡ) 呼吸道微生态系统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 泌尿道微生态系统
生殖道微生态系统
皮肤微生态系统
第四页,共三十三页。
1g 10g
20g 20g
1000g
(78.67%)
200g
20g
肠道菌群分布(fēnbù)
年龄 (niánlíng)
肠道菌群失衡(shī hénɡ)
第七页,共三十三页。
微生态(shēngtài)制剂的主要种类
for life
益生菌 (Probiotics) 益生元 (Prebiotics)
为益生菌提供(tígōng)营养支持,如低聚糖、菊粉、未消化淀 粉,促结肠菌群的生长。
合生元 (Synbiotics) :益生剂+益生元
组别 治疗前
妈咪爱组
治疗后
例数 20
20
血清(xuèqīng)胆红素(μmol/L)
129.42±12.89
49.37±1.67
对照组 治疗前
8
治疗后
8
118.10±110.68
106.68±10.86
表中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值相似P>0.05。用妈咪爱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明显 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míngxiǎn)变化。
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的临床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的临床应用目的通过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的临床应用,讨论其在治疗儿科不同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儿共364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病情确诊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在治疗中始终未用,治疗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84%,,89%,89%,86%,82%;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9%,66%,61%,53%,55%。
表明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儿科不同疾病上均有显著疗效。
结论随着微生态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临床[1,2],且安全、有效,在消化道疾病中疗效尤为突出。
标签:微生态制剂;儿科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儿共364例,年龄6个月~8岁,男212例,女152例。
其中乳糖不耐受(LI)47例,腹泻病151例,功能性胃肠道疾病8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8例,湿疹等过敏性疾病35例。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对照组184例,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病情轻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在病情确诊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用药时间均在72h以上,对照组在治疗中始终未用。
微生态制剂选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宝乐安,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用药剂量6个月~1岁,半袋/次;1岁以上,1袋/次,3次/d。
2 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84%、89%、89%、86%、82%;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9%、66%、61%、53%、55%。
表明微生态制剂在上述几种疾病的治疗上有显著疗效。
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发现应用微生态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3.1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大类。
益生菌是指由生理性活菌或/和死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共生作用, 服用后能够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 , 或直接发挥作用, 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
国内临床常使用的益生菌药物(二)
共生菌制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屎肠球菌等
二、国内临床使用的微生态制剂
共生菌制剂特点: 需冰箱环境下低温冷藏保存。 不能同抗生素合用。 通过胃酸和胆汁后成活率大大降低。 不能全肠道发挥作用,大多在肠道无氧区作用。 作用机理单一,不能相互增殖;被动补充益生菌。 不能排除是否有溶血素和具有耐药性传导的质粒。
二、国内临床使用的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益生原和合生原 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
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原:是指既能够选择性刺激宿主肠道内一种或
几种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 又不能被宿主消 化和吸收的物质,如乳果糖。 合生原:是指益生菌与益生原制成的复合制剂。
酪酸梭菌为什么可以和抗生素同时使用?
酪酸菌TO-A(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G+芽孢杆菌专性厌氧菌 生长最佳条件
16~44℃,pH 4.0~9.8 能产生芽孢 不会被胃酸和肠液所破坏 主要代谢产物为 酪酸(丁酸) 和 叶酸 干燥常温条件下可保存3年以上
四、微生态制剂使用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
√
√
√
√
√
芽孢杆菌 √
√பைடு நூலகம்
枯草杆菌
√
布拉酵母菌 √
√
√
√
√
√
√
三、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适用范围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肺炎继发性腹泻: 主要由肠道菌群紊乱所致,针对其预防和治疗,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合理使用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合理使用
微生态
肠道——“体内的母亲河”
口腔 上
食管 游
大肠
下游
消化道
胃 中
小肠 游
2007年
人类微生物计划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简称:HMP
微生物研究国际计划
2010年
肠道宏基因组计划
Metagenomics of the Human Intestinal Tract 简称:Meta-HIT
释放的可溶性因子,并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
微生态制剂分类
分类 • 依据益生菌使用微生物种类不同,分为细菌制剂和真菌制剂 • 依据菌株来源和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原籍菌制剂和共生菌制剂
1.原籍菌制剂: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服用后直接补充原籍菌,发挥作用。如双歧杆菌、酪 酸梭菌、粪链球菌等
2.共生菌制剂: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以外,与人体原籍菌有共生作用,服用后促进原籍菌生长繁殖, 或直接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
• 不同菌株作用不一样
IBS: RCT婴儿双歧杆菌改善症状,唾液乳酸菌、干酪乳杆菌、大肠杆菌Nissle1917未能 显著改善IBS症;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中的应用探讨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 , 调整 生态失调 , 保持微生态平衡 , 提高宿主健康水平 的生理性活菌制品 ( 微生 物)及其代谢产物 以及促进这 些生理菌 群生长 繁殖 的物 质制
菌、 保加利亚 乳杆 菌 、 热链 球菌 组成 的三联 活菌 微 生态 制 嗜 剂, 活菌数高 。刚 出生 的早 产儿 , 胃肠 道处 于无菌状 态 , 喂养 中应用金双歧 可直接补 充早产 儿肠 道 内有益 的生理 菌群 , 这 些生理菌群含有各种酶 , 能水解 蛋白 , 分解碳水化合物 , 使脂肪
氧菌取代 , 从而完成初级演替_ 。此外 , 1 ] 肠道正 常菌群 的建立
可能与喂养方式也密切相关 。有研究证实在两 岁 以下 的婴幼
维持肠道菌群的生 态平衡 , 制肠道 中对人体 具有 潜在危 害 抑 的菌类 。其中 , 双歧杆菌是婴幼儿肠道 正常菌群 的优势菌 , 它 的存 在及 数量 上 的多少对 婴 幼儿 的生理 与健 康有 着重要 影
响 l 。在 消 化 、 收 、 泄过 程 中 , 3 ] 吸 排 以双 歧 杆 菌 、 杆 菌 为 主 的 乳 微 生 态 制 剂 起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金 双 歧 是 由 长 双 歧 杆
儿尤其母乳喂养儿 的肠道 中厌氧 菌 占绝 对优 势 , 中主要 是 其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 两岁 以后接近成人肠道 。
J un l fM ah ma ia e iie o r a t e tc l dcn o M
Vo. 3 12
No .6
2 1 00
文章编号 :0 44 3 (0 0 0 —720 1 0—3 7 2 1 ) 60 3—2
中图分类号 : 9 9 R 6
微生态制剂及在儿童的应用
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 (diversity)随年龄而增 加,并受重要的生活事件 (如分娩方式、抗生素应 用、固食引入)及个体健 康状态有关
生命早期微生物多样性的 减弱与发生疾病的风险增 加相关
McCoy KD, et al. Clin Immunol, 2015;159(2):170-176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依赖于三要素
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
-增加排便频次 -改善粪便稠度 -减轻腹痛 -减少大便失禁
乳双歧杆菌:有报道无效
Vandenplas Y, J Pediatr (Rio J), 2015;91:6-21
培菲康:腹泻便秘双向调节作用机制
三种人体 肠道典型 有益菌
增殖 形成保护 菌膜
抑杀 致 病 菌 酸 化 肠道 促进肠 道蠕动
梭杆菌 肠球菌
大肠杆菌
嗜酸乳杆菌 链球菌 某些真菌 双歧杆菌 类杆菌
Adapted from: Gibson GR. J Nutrition 1995;125:1401-1412.
可能的益生菌 类细菌
(食用时)
代谢与 营养吸收
胃肠 免疫屏障
生物化学屏障
肠道菌群
生物拮抗作用
维持 内环境稳定
抑癌作用
促进微生态平衡及保护宿主健康的作用
-LGG(低证据、强推荐); -布拉氏酵母菌(低证据、强推荐) -罗伊氏乳杆菌(极低证据、弱推荐) -屎肠球菌/粪肠球菌(E. faecium SF68) 缩短腹泻病程≥4天,或携万古耐药基因
Vandenplas Y, J Pediatr (Rio J), 2015;91:6-21
便秘
益生元、益生素可影响肠道菌群,而改善粪便稠度和排便频次
儿童常见喘息性疾病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百日咳综合征(pertussis syndrome,PS) PS又称“类百日 咳”, 是由除百日咳杆菌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的一 组症候群。常见病原包括副百日咳鲍特菌、 霍式鲍特菌、 支气管败血鲍特菌等, 也可能是多种病毒如ADV、 RSV、 RV、 副流感病毒等, 还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等细 病原学未明时, 凡具有百日咳类似症状者均可称为百日咳综 合征。患儿临床表现多以发作性痉挛性咳嗽、 伴高音调鸡鸣 样回声等为特征。也有小部分患儿可出现喘息症状。小婴儿 可不出现典型痉咳症状, 可在数声咳嗽后即发生屏气、 发 绀, 严重者可出现窒息、 惊厥或心脏停搏。
其他儿童喘息相关性呼吸道疾病
其他如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内膜结核、 气管支气 管软化、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 原发性纤毛运 动障碍、 囊性纤维化等均可有喘息症状。呼吸道病 毒、 细菌及非典型病原感染均有可能诱发和加重这 些疾病的症状。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llitis obliterans, BO) BO是一种细 支气管炎性损伤及纤维化所致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病理改变 主要为细支气管周围纤维化, 压迫管腔, 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这 种通常是不可逆的损伤是BO的特征性改变。此外, 也有以管腔内 肉芽组织增生为特征, 尤其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和肺泡, 具有潜在可逆性。临床主要特点是反复或持续咳嗽、 喘息、 呼吸 急促、 呼吸困难及活动不耐受, 肺部有细湿啰音和哮鸣音。本病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感染是儿童BO的首位发病因素, ADV是其 主要病原, MP、 麻疹病毒感染导致BO也较多见。其他病原感染 如RSV、单纯疱疹病毒、IFV、PIV-3、肠道病毒、RV、 HMPV、 HBo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CP、百日咳杆菌等均与BO发生 相关。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重点解读+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重点解读——正确认识益生菌药物规范用药细节作者:深圳市儿童医院郑跃杰婴幼儿肠道菌群形成障碍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近十余年,微生态学迅速发展,人体微生物组研究被预测是未来十年医学科学重大走向之一。
无疑,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已经成为目前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人体肠道中定植着1000 余种细菌,1013~1014 个,数量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 倍。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一方面人体为肠道菌群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和营养,又不对肠道菌群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状态);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对人体发挥着必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生物拮抗(防御感染)、参与营养吸收及代谢、参与免疫系统发育和免疫应答的调节等。
肠道菌群正常的形成与演替过程以及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对保护机体的健康和防治某些疾病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出现菌群紊乱(失调和移位),则会引起一些胃肠道疾病和内源性感染。
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进物质制备成的制剂,具有维持或调整微生态平衡,防治疾病和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作为药物,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广大医生的认可。
与化学药物、传统生物制品及中成药不同,益生菌是一类新型药物,其作用方式、机制、剂量标识和疗效评定等均有鲜明的特质。
因此,临床医生有必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微生态制剂的获益与局限性,以便临床更加规范与合理地使用。
临床指南缺乏儿科共识为及时雨目前,国际上已经制定了许多有关益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和循证医学评价指南,但由于益生菌的作用具有显著的菌株特异性,而国际指南基本是采用国外研制和使用的菌株,如鼠李糖乳杆菌LGG、VSL#3(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唾液链球菌多种菌株的混合制剂)、大肠杆菌Nissle1917 和布拉氏酵母菌等, 这些菌株大多未在国内使用,因此国外的评价显然不适合于国内临床。
依据2010 年颁布的第9 版国家药典,我国已经批准上市了22 种益生菌药物,其中胃肠道使用21 种,阴道使用1 种。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究发布时间:2022-10-18T09:18:59.7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3期作者:陈晓芳[导读] 小儿消化疾病一般会引起恶心、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患儿脱水、水电解质失衡,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陈晓芳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小儿消化疾病一般会引起恶心、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患儿脱水、水电解质失衡,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临床中治疗儿童消化疾病的方案比较多样化,例如促消化类药物、胃动力药物、抗生素、止泻药物等,但是小儿消化疾病患儿对临床治疗的要求较高,患儿年龄小,药物耐受性差,用药时必须兼顾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微生态;儿科;消化疾病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方法研究观察该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采用益生菌进行治疗的464例儿科消化疾病患儿,将其作为观察组,分析其治疗效果,并选取同期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数据是99.14%(460例),其数据较之对照组的87.50%(175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21,P<0.05);观察组患儿腹痛缓解时间是(2.1±0.5)d,恶心缓解时间是(2.4±0.2)d,腹泻缓解时间是(2.2±1.2)d,呕吐缓解时间是(1.5±0.5)d,其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43、25.198、9.715、20.03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例),对照组的为11.00%(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03,P<0.05)。
结论微生态制剂在儿科消化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加快恶心、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的缓解,减轻患儿痛苦,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 2010年10月(郑跃杰黄志华刘作义王文建程茜整理)参加制定的专家(以单位名称笔画为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陈玉君);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赵长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邵彩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蒋丽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毛志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万朝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儿科(黄志华);安徽省立医院儿科(潘家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武庆斌);武汉市儿童医院(梅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张琳);河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姜秀菊);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马廷和);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刘作义程茜);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儿童医院(李玫);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黄永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沈惠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米足);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王梅);深圳市儿童医院(郑跃杰王文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钱新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王宝西);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吴斌)前 言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环境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方面。
人体肠道中定植着400-500种(最近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有1000余种),大约1013-1014个细菌,其数量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一方面人体为肠道菌群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和营养,又不对肠道菌群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状态);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对人体发挥着必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生物拮抗(防御感染)、参与营养吸收及代谢、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等。
肠道菌群正常的形成与演替过程,以及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对保护机体的健康和防治某些疾病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出现菌群紊乱(菌群失调和移位),则会引起一些胃肠道疾病和内源性感染。
婴幼儿肠道菌群形成过程的障碍与过敏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进物质制备成的制剂,具有维持或调整微生态平衡,防治疾病和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
随着对人体微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微生态制剂的研发和生产的品种越来越多,其使用也越来越多广泛,在国外已经制定了相关药物临床效果的循证评价和使用指南,但由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具有显著的菌株特异性,而国外所使用的益生菌菌株与国内不完全相同,基于国外产品制定的评价和使用指南不适合于国内。
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经过多次讨论,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使用经验,制定微生态制剂在国内儿科临床应用共识,供国内儿科医师在选择使用药物时参考。
国内临床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原)和合生元(原)。
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宿主肠道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又不能被宿主消化和吸收的物质。
合生元(synbiotics)是指益生菌与益生元制成的复合制剂。
益生菌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微生态制剂,可以依据菌株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原籍菌制剂、共生菌制剂和真菌制剂。
原籍菌制剂所使用的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群,服用后可以直接补充原籍菌,发挥作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粪链球菌等。
共生菌制剂所使用的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以外,与人体原籍菌有共生作用,服用后能够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或直接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
布拉氏酵母菌属真菌制剂,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与化学药物不同,益生菌药物为活的微生物,其作用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
菌株(strain)是指由不同来源分离的同一种、同一亚种或同一型的细菌,也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如青春型双歧杆菌DM8504株等。
益生菌药物的剂量以每剂含有的细菌菌落数(colony forming units,CFU)表示,CFU相当于活菌的数量。
国内临床使用的益生菌药物见下表。
益生元主要指非消化性低聚糖(NDO),包括菊糖、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大豆低聚糖、乳果糖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许多配方奶粉中也添加有益生元(如FOS和GOS),作为药物在临床使用的仅有乳果糖。
表国内临床使用的益生菌药物商品名通用名菌种和菌株 cfu/包、袋或片原籍菌制剂丽珠肠乐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散剂青春型双歧杆菌(菌株DM8504) >5×107培菲康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剂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 >1×107贝飞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 >1×107金双歧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5×107思连康 普乐拜尔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状芽孢杆菌>0.5×107常乐康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散剂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CGMCC0313.1、婴儿型双歧杆菌>1×107宝乐安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片剂、散剂酪酸梭状芽孢杆菌CGMCC0313.1 1×107适怡 酪酸梭菌糖化菌肠球菌活菌制剂酪酸梭菌、糖化菌、肠球菌 1×109米雅 酪酸梭菌片、散剂 宫入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8×107共生菌制剂妈咪爱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 1.5×108美常安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 1.5×108抑菌生 枯草杆菌活菌胶囊 枯草芽孢杆菌整肠生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颗粒、片剂地衣芽孢杆菌(菌株BL20386) 5×108爽舒宝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 凝结芽孢杆菌TBC169肠复康 促菌生/肠复康片 蜡样芽孢杆菌(菌株DM423) 4×108源首胶囊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 蜡样芽孢杆菌(菌株DM423)乐复康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 蜡样芽孢杆菌(菌株DM423) 6×108真菌制剂亿活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布拉氏酵母菌 5×109微生态制剂在儿科适用范围一、推荐作为主要药物使用的疾病1. 腹泻病腹泻病是益生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研究最多的疾病,益生菌能够通过补充肠道正常菌群、纠正菌群失调,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和增强肠道局部免疫反应有效地清除病毒和细菌等机制,明显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腹泻的严重程度,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腹泻病。
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绝大多数感染性腹泻病儿存在着肠道菌群紊乱。
对轮状病毒等病毒性肠炎,积极推荐早期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药物。
对细菌或真菌感染性肠炎,在给予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益生菌药物。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肺炎继发性腹泻主要由肠道菌群紊乱所致,针对其预防和治疗,积极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药物。
对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的防治,布拉氏酵母菌有更可靠的证据支持。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病因复杂,但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在排除特定病因以外,建议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药物。
2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病因不明确,可能与肠道运动功能失调、内脏敏感性增高、粘膜免疫炎症、中枢和肠神经轴调节异常、肠道菌群紊乱等有关,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
益生菌具有酸化肠道、改善排便和调节肠道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小儿厌食症)、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痛,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药物。
此外益生元药物(乳果糖)对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推荐使用。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部分IBS患者发生在急性肠道感染之后,并且IBS的发病与抗生素使用有关;IBS患者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结肠发酵异常和肠道菌群失调。
临床研究证实,某些益生菌能够全面缓解IBS的症状,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和布拉氏酵母菌药物。
二、推荐作为辅助药物使用的疾病1 肝胆疾病益生菌可以通过参与胆汁代谢,降低肠道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酸化肠道、促进肠蠕动等机制促进胆红素转化和排泄。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母乳性黄疸,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肝病患者往往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严重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
对肝病(包括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防治高血氨,推荐使用乳果糖作为辅助治疗。
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NEC发病机制尚不确切,与肠道屏障功能不成熟或肠道损伤发生缺血和再灌注障碍、病原菌侵袭、喂养等有关。
近年研究证实: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定植延迟或缺乏,致病菌过度生长繁殖可能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某些益生菌可以预防NEC的发生、降低其严重程度和死亡率。
对NEC的预防和治疗,推荐使用双歧杆菌制剂。
此外,对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或喂养困难,部分报道使用双歧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药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婴儿湿疹与遗传、食物过敏、肠道菌群紊乱以及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关。
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酪酸梭菌制剂作为辅助治疗。
对高危人群湿疹的预防,国外研究结果不一致,可以试用国内研制生产的益生菌制剂。
对婴儿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预防和治疗,目前研究很少。
4 乳糖不耐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含有β-半乳糖苷酶,能够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减轻乳糖不耐受病人的症状,或在肠道中迅速分解乳糖,使乳糖不耐受患者不易发生腹泻等症状。
推荐使用这些菌株制成的制剂。
5炎症性肠病(IBD)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肠道细菌和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的人群,导致肠粘膜免疫反应过高所致。
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在IBD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益生菌在IBD治疗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