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应上进(浙江省永康市城镇职业学校,浙江永康321300)[摘 要] 通过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开展热加工工艺模拟及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模拟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 TG 1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6083(2002)03-0022-020 引 言金属材料热加工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等,金属材料经热加工才能成为零件或毛坯,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赋予材料最终的成份、组织与性能。
因此,对金属材料热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工艺模拟很有必要。
1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分析金属材料热加工过程是极其复杂的高温、动态、瞬时过程。
在此过程,材料经加热,冷却或加热、冷却再加热、冷却,实现液态流动充型、凝固结晶、固态流动变形、相变、再结晶和重结晶等多种微观组织变化及缺陷的产生与消失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变化而成为毛坯或构件。
(1)基础理论知识难以定量指导材料加工过程,材料热加工工艺设计只能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近几年来,随着试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材料成形理论的深化,材料成形过程工艺设计方法正在发生质的改变。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就是在材料热加工过程理论指导下,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在试验室动态仿真材料的热加工过程,预测实际工艺条件下材料最后的组织、性能和质量,进而实现热加工工艺的优化设计。
(2)材料热加工工艺的模拟技术对大件生产的一次成形,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机械零件名目繁多,大件生产是一个难点,关键在于热加工工艺,由于大件形大体重、品种多、批量小,生产周期长,造价高,迫切要求一次成形。
传统的热加工工艺设计只能凭经验,无法对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进行理想控制,因而容易发生大件报废,即使不致于报废,也难以消除很多缺陷。
因此,建立在优化设计基础上的热加工工艺设计技术,可以将“隐患”消灭在计算机模拟加工的反复试验中,确保大件一次成形。
2023年热锻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热锻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热锻模是一种制造工艺,用于制造高强度、高精度的金属零部件。
热锻模行业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热锻模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智能制造的推广,对于热锻模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行业是热锻模行业的主要需求方之一,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和汽车结构件质量的要求提高,热锻模行业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
此外,航空航天、船舶和军工等行业对于金属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热锻模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二、竞争状况目前,我国热锻模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热锻模制造企业。
其中,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型制造企业在热锻模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占据了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热锻模制造企业,它们主要以生产价格较低的热锻模为主,争夺市场份额。
三、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热锻模行业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和性能、制造工艺和设备等方面。
一些国内的热锻模制造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发展趋势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热锻模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和特种零部件的需求增加,对热锻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制造的推广,热锻模行业也将逐渐迎来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体来说,热锻模行业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竞争激烈,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推广,热锻模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加强研发和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竞争力,稳定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热锻模行业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热锻模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热锻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热锻模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热锻模是热锻工艺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
本文将以1500字左右的篇幅,就热锻模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市场规模热锻模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持续扩大。
这得益于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
这些行业对高质量的锻造件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热锻模市场的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热锻模市场的竞争格局整体上较为稳定。
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热锻模。
而小型企业则主要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取市场份额。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各家企业仍有机会获得稳定的订单。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热锻模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热锻模制造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新材料的应用、CAD/CAM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制造工艺等都为热锻模的制造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密的工具。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热锻模的质量,更加快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市场趋势未来热锻模市场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多功能多腔位模具的需求增加。
随着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对多功能多腔位模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些模具能够同时锻造多个零部件,提高生产效率。
2.高温合金材料的应用增多。
高温合金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对能耐高温的热锻模的需求也在增加。
3.智能制造的发展。
智能制造将会改变热锻模的制造方式和生产流程。
3D 打印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热锻模的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
面临的挑战热锻模市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小型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导致市场价格过低,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2.技术难题的突破。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需要加强科研力量和技术创新,解决一些难题。
3.市场需求变化快速。
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很快,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生产方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我国热处理的现状及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我国热处理的现状及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工艺,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塑料等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对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1.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我国热处理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
在技术设备和管理方面,我国热处理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投入和关注的问题。
2.信息化程度不高。
我国热处理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和应用较少,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不够密切,影响了行业整体的发展。
3.环保意识不足。
我国热处理行业大部分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热处理工艺中的废水、废气等排放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和控制。
目前,我国热处理行业正积极推进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改善行业整体环境。
以下是我国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1.先进的真空热处理技术。
真空热处理能够在无氧或低氧氛围中进行,减少材料表面氧化的问题,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同时,真空热处理还能够实现材料的表面强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2.先进的低温热处理技术。
低温热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低温渗碳、低温氮化等。
通过低温热处理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硬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磨损和疲劳性能,同时减少材料的变形和裂纹。
3.先进的等离子体热处理技术。
等离子体热处理是一种通过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实现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温度低、速度快、效果好等优点,能够实现材料的表面强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和抗腐蚀性。
展望未来,我国热处理行业在发展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同时,应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热处理人才,推动热处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此外,还需要关注环保问题,推动热处理行业的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我国热处理行业在发展先进热处理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相信我国热处理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中外热处理工艺现状与趋势
中外热处理工艺现状和趋势热处理工艺现状中国热处理工艺现状简介热处理是机械工业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艺,对提高机械零件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加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却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和很大的代价。
由于热处理影响的是产品的内在质量,它一般不会改变制品的形状,不会使人直观地感到它的必要性,弄不好还会严重畸变和开裂;破坏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致使制造过程前功尽弃。
所以在我国的制造业中长期存在着“重冷(冷加工)轻热(热加工)”现象,以致这个行业很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
而机械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注重热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热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热处理生产企业、从业人数、设备数量和能力都有大大增长。
目前来说,我国在热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某些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在热处理生产工艺水平和热处理设备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没有完全扭转热处理生产工艺和热处理设备落后、工件氧化脱碳严重、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污染严重的局面。
目前在我国工业生产上大量应用的还是常规热处理工艺,今后仍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和相当大的比重,但正在日益改进和不断完善。
要以少无氧化加热、节能、无污染和微电子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的热处理成套技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常规热处理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热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全面提高热处理的工艺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水平,这对于改变我国热处理技术的落后面貌,赶上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热处理工艺技术应用还不十分广泛,对热处理工艺的重视程度还需要提高,特别从事热处理工艺的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大,现今热处理专业比较冷淡,这些都需要做出大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热处理环境给人感觉脏乱差,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够严格,这些都阻碍了热处理工艺的发展,同时阻碍了中国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
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一、引言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
热处理国内外发展现状
热处理国内外发展现状
热处理技术是金属加工中一种重要的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力学性能、组织组成和物理性能。
目前,热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国内热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热处理设备的制造水平逐渐提高,国内企业可以生产出各种规格和类型的热处理设备,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
其次,国内热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已经涉及到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
同时,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也积极参与热处理技术的研发,推动了该领域的进步。
最后,国内企业在热处理技术方面也积极引进国外技术,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国外,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都在热处理技术方面有着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优势。
这些国家在热处理工艺、设备和技术规范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此外,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在热处理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和设备,为各行各业提供高品质的热处理服务。
总的来说,热处理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金属材料需求的增加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热处理技术将继续受到重视,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以适应不同工业领域对金属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升级。
加工工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加工工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演变和进步。
本文将对加工工艺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加工工艺的现状当前,加工工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制造业、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
加工工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效率不断提升,同时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1 数字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工工艺正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机械加工逐渐被数字化控制系统所取代,提高了生产的精度和效率。
数字化加工工艺还可以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实现智能化生产。
1.2 自动化和智能化趋势自动化是当前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之一。
自动化加工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智能化则是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感知、计算和决策来实现高度自适应的生产过程。
1.3 精细化和高效化趋势在加工工艺中,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精细化制造和高效化生产。
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能够实现高精度加工,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通过优化流程和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生产的高效化。
2. 加工工艺的未来趋势2.1 个性化定制生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加工工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生产。
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系统,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
2.2 轻量化和材料创新在追求高效能和环保的同时,加工工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轻量化和材料创新。
应用先进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可以减少产品的重量和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性。
2.3 网络化和协同化生产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加工工艺将更加注重网络化和协同化生产。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优化。
同时,协同化生产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
2.4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也是加工工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减少能源消耗、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等措施将成为加工工艺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国炉外精练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
我国炉外精练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炉外精练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熔炼金属,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金属中的杂质的技术。
在我国金属冶炼工业中,炉外精练技术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炉外精练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从我国炉外精练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及未来炉外精练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在我国,炉外精练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目前,我国炉外精练技术主要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铸造和轧钢等行业。
在钢铁行业中,炉外精练技术主要用于脱氧、脱硫、脱磷和脱氮等工艺,有效提高了钢铁的质量和利用率。
在有色金属行业中,炉外精练技术可以有效去除金属中的氧化物、硫化物和杂质等,提高了金属的纯度和品质。
在铸造和轧钢行业中,炉外精练技术可以去除金属中的夹杂物和损耗物,提高了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目前,我国炉外精练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设备更新换代、工艺改进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
通过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炉外精练设备和技术,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炉外精练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国还加大了对炉外精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了废料综合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还加快了对炉外精练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稳定性和生产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炉外精练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我国炉外精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设备性能和工艺精度等方面。
我国炉外精练技术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还有待提高,一些企业在炉外精练过程中仍存在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等问题。
我国炉外精练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也还比较薄弱,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验手段,导致炉外精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障。
三、发展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炉外精练技术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工艺技术)材料热加工工艺的现状以及发展
材料热加工工艺的现状以及发展| 评职称,发论文•交给机电之家.3亍月内完成!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佚名来源:未知当前,金属材料仍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机械工程材料,材料热加工(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是机械制造业重要的加工工序,也是材料与制造两大行业的交叉和接口技术。
材料经热加工才能成为零件或毛坯,它不仅使材料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更重要的是赋予材料最终的成份、组织与性能。
由于热加工兼有成形和改性两个功能,因而与冷加工及系统的材料制备相比,其过程质量控制具有更大的难度。
因此,对材料热加工过程进行工艺模拟进而优化工艺设计,具有更为迫切的需求。
近二十多年来,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成为该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及技术前沿。
o、引言0.1使金属材料热加工由技艺”走向科学”彻底改变热加工的落后面貌金属材料热加工过程是极其复杂的高温、动态、瞬时过程,难以直接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材料经液态流动充型、凝固结晶、固态流动变形、相变、再结晶和重结晶等多种微观组织变化及缺陷的产生与消失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变化而最后成为毛坯或构件。
我们必须控制这个过程使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最后处于最佳状态,必须使缺陷减到最小或将它驱赶到危害最小的地方去。
但这一切都不能直接观察到,间接测试也十分困难。
长期以来,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难以定量指导材料加工过程,材料热加工工艺设计只能建立在经验”基础上。
近年来,随着试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材料成形理论的深化,材料成形过程工艺设计方法正在发生着质的改变。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就是在材料热加工理论指导下,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在试验室动态仿真材料的热加工过程,预测实际工艺条件下材料的最后组织、性能和质量,进而实现热加工工艺的优化设计。
它将使材料热加工沿此方向由现虚拟制造迈出第一步,使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热加工过程质量的先进手段,特别对确保关键大件一次制造成功,我国重大机电设备研制、生产的一个难点是大件制造;大件制造的关键又是热加技艺”走向科学”并为实0.2是预测并保证材料具有重大的应用背景和效工。
国内外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
国内外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国内外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外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技术概述热加工工艺模拟及优化设计技术是应用模拟仿真、试验测试等手段,在拟实的环境下模拟材料加工工艺过程,显示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形状、尺寸、内部组织及缺陷的演变情况,预测其组织性能质量,达到优化工艺设计目的的一门崭新技术。
它的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1.热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通过建立能准确描述某一热加工工艺过程的数理模型及对数理方程的简化求解,动态显示该过程并预测其结果。
分为宏观(mm-m 级)、微观(μm-mm级)、原子(nm-μm级)三个不同的模拟尺度。
2.热加工过程的物理模拟及专家系统。
通过得到准确的临界判据,检验、校核数值模拟的结果;用于影响因素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作为数值模拟的必要补充。
3.热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及缺陷形成原理。
它是准确地建立过程数理模型,得到缺陷科学判据的研究基础。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1.国内外发展现状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研究于1962年开始于铸造过程,进入70年代后,从铸造逐步扩展到锻压、焊接、热处理,在全世界形成了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的研究热潮。
经多年研究开发,针对常规铸造、冲压、热锻已经形成一批热加工工艺模拟商业软件;并已在铸造、锻压生产中得到一定应用,在注塑、焊接、热处理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同时数值模拟已逐步成为新工艺研究开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2.发展趋势展望近年来,热加工工艺模拟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其技术发展趋势是:(1)宏观-中观-微观已普遍由建立在温度场、速度场、变形场基础上的旨在预测形状、尺寸,轮廓的宏观尺度模拟(mm-m级)进入到以预测组织、结构、性能为目的的中观尺度模拟(毫米量级)及微观尺度模拟(微米量级)阶段。
(2)单-分散-耦合集成模拟功能已由单一的物理场模拟普遍进入到多种物理场相互耦合集成的阶段,以真实模拟复杂的热加工过程。
(3)共性、通用-专用、特性由于普通铸造、冲压、锻造工艺模拟的日益成熟及商业软件的出现,研究工作的重点和前沿已由共性通用问题转向难度更大的专用特性问题。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
江
苏
煤
炭
20 0 2年第 3期
材 料热加工 工艺模拟 技术的现状 及发展 趋势
应 上进
( 浙江省永康 市城镇 职业学校 , 浙江 永康 3 10 2 30)
[ 摘
要 ] 通过材料热加 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 出了开展 热加 工工艺 提
模 拟及 应 用 的建议 。
[ 关键词] 模拟技 术; 应用现状 ; 发展趋势 [ 中图分类号] T l . [ Gl 7 文献标识码 ] B [ 1 文章编号] 1 3 68 2 2 3 C 2 0 ( — 03 0 ) 一0 — 2 1 0 (0 0 2
优化 设计 基 础 上 的 热 加 工 工 艺 设 计 技 术 , 以将 可
指导一 专 家系 统 的 过 程 , 达 到 这 一 过 程 必 须 进 要 行 过 程 的工艺 模拟 。 以现代 计算 机 测试 技 术 为手 段 , 起 了技 术基 础学 科 与金 属 材料 加 工 的桥 梁 , 架 基础 学科 的理 论 能够 直接 定 量地 指 导材 料 热加 工 过程 , 现 了基础 学科 、 体 高新 技术 与 材料 热 加工 学
预 防和 消 除方 法 。
( ) 重数 值模 拟精 度 和速 度 的 基础 性 研 究 。 2注
数值 模 拟是 热 加 工 工 艺 模 拟 的 重 要 方 法 , 视 在 重 热 加 工基 础 理 论 , 的数 理 模 型 、 的算 法 、 新 新 前后
演化 进 行 理想 控 制 , 因而 容 易发 生大 件 报废 , 即使
优 化 设计 。 ‘
() 2 材料 热 加 工 工 艺 的 模 拟 技 术 对 大 件 生 产 的 一次 成 形 , 有 重大 的应 用前 景 。机 械 零 件 名 具 目繁 多 , 大件 生 产是 一 个难 点・ 键 在于 热 加工 = , 关 I = 艺, 由于 大件 形 大体 重 、 品种 多 、 量小 , 批 生产 周 期 长 , 价高, 造 迫切 要求 一 次成 形 。传 统 的热 加工 工
中外热处理工艺现状和趋势
中外热处理工艺现状和趋势第一篇:中外热处理工艺现状和趋势中外热处理工艺现状和趋势热处理工艺现状中国热处理工艺现状简介热处理是机械工业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艺,对提高机械零件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加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却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和很大的代价。
由于热处理影响的是产品的内在质量,它一般不会改变制品的形状,不会使人直观地感到它的必要性,弄不好还会严重畸变和开裂;破坏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致使制造过程前功尽弃。
所以在我国的制造业中长期存在着“重冷(冷加工)轻热(热加工)”现象,以致这个行业很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
而机械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注重热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热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热处理生产企业、从业人数、设备数量和能力都有大大增长。
目前来说,我国在热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某些热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大,但在热处理生产工艺水平和热处理设备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没有完全扭转热处理生产工艺和热处理设备落后、工件氧化脱碳严重、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污染严重的局面。
目前在我国工业生产上大量应用的还是常规热处理工艺,今后仍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和相当大的比重,但正在日益改进和不断完善。
要以少无氧化加热、节能、无污染和微电子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的热处理成套技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常规热处理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热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全面提高热处理的工艺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水平,这对于改变我国热处理技术的落后面貌,赶上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热处理工艺技术应用还不十分广泛,对热处理工艺的重视程度还需要提高,特别从事热处理工艺的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大,现今热处理专业比较冷淡,这些都需要做出大大的改善。
另一方面,热处理环境给人感觉脏乱差,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够严格,这些都阻碍了热处理工艺的发展,同时阻碍了中国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
热处理工艺的新趋势与挑战应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需求
热处理工艺的新趋势与挑战应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需求热处理工艺是现代材料加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工程需求。
然而,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热处理工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需求。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工艺的新趋势与挑战,并提出应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需求的解决方案。
一、新趋势1. 高温材料的快速淬火高温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高的熔点和特殊的组织结构,使得传统的淬火工艺面临着困难。
因此,新的热处理工艺需要研发出快速淬火技术,以满足高温材料对强度和硬度的要求。
2. 精密控制的回火工艺回火是热处理工艺中常见的一环,它能够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可塑性,但也容易导致尺寸变化和变形。
随着对材料性能控制要求的不断增加,精密控制的回火工艺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以满足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
3. 低温处理工艺传统的热处理工艺往往需要高温处理,而高温处理对材料的性能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低温处理工艺的出现成为一种新趋势。
低温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材料的韧性和耐磨性,同时避免高温处理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新挑战1. 多功能材料的热处理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功能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多功能材料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特殊的性能要求,对热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热处理工艺应通过优化热处理参数和工艺流程,实现多功能材料的理想性能。
2. 非均匀性对热处理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材料的形状、尺寸和成分通常是不均匀的。
非均匀性对热处理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使得热处理工艺更加困难。
因此,研究非均匀性对热处理的影响,优化热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3. 环境友好型热处理技术传统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伴随着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型热处理技术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开发出低能耗、无污染的热处理技术,是未来热处理工艺发展的方向之一。
热处理国内外发展现状
热处理国内外发展现状热处理是制造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材料,能够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热处理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涉及的领域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等。
国外发达国家在热处理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拥有先进的热处理设备和技术手段。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热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国家的热处理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为制造业提供了高质量的热处理服务。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热处理行业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热处理设备技术相对简单,更新换代速度较慢。
国内很多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炉子进行热处理,无法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
而国外已经发展出各种高温炉、真空炉、气氛炉等先进设备,能够实现更加精细和复杂的热处理工艺。
其次,我国在热处理技术研究和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
国内热处理技术在耐磨性、抗腐蚀性、塑性和韧性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国外的热处理技术更加先进,能够实现更细微的材料结构和性能调控,提供更高质量的热处理成果。
此外,我国的热处理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热处理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实力不够强大,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需要加强热处理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整体竞争力。
然而,我国的热处理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于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热处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材料加工工艺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同时,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热处理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总的来说,国内热处理行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相信我国的热处理行业也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提升国内热处理技术水平,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热加工工艺的现状以及发展
材料热加工工艺的现状以及发展引言材料热加工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材料热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材料热加工工艺的现状以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1. 材料热加工工艺的现状1.1 传统热加工工艺传统的材料热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锻造、热轧、热处理等。
锻造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施加力使其发生形变,从而改变材料的几何形状和性能。
热轧是指将金属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连续传送和压制的方式将其压扁成一定厚度的板材。
热处理是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以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1.2 先进的热加工工艺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热加工工艺不断涌现。
其中,电磁加热、激光热处理和等离子热处理是比较新颖且有潜力的热加工技术。
•电磁加热:电磁加热是利用电磁场产生的能量使材料发热。
相比传统的加热方式,电磁加热具有温度均匀、加热速度快等优点,在某些特殊材料的加工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激光热处理:激光热处理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加热和冷却,以调控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激光热处理具有高精度、快速、无污染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等离子热处理:等离子热处理是通过在气氛中产生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中的高温高能粒子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
等离子热处理具有高温、高速、高能量等特点,在薄膜、纳米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材料热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2.1 新材料的出现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
这些新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和特点,对热加工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例如,高温合金、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需要开发出适合其加工特性的热加工工艺。
2.2 精密加工的要求随着制造业向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对热加工工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精密加工要求加工过程中能够对材料进行精确的控制,减少加工误差。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摘要:当前,金属材料仍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机械工程材料,材料热加工(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是机械制造业重要的加工工序,也是材料与制造两大行业的交叉和接口技术。
材料经热加工才能成为零件或毛坯,它不仅使材料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更重要的是赋予材料最终的成份、组织与性能。
由于热加工兼有成形和改性两个功能,因而与冷加工及系统的材料制备相比,其过程质量控制具有更大的难度。
因此,对材料热加工过程进行工艺模拟进而优化工艺设计,具有更为迫切的需求。
近二十多年来,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成为该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及技术前沿。
关键词: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研究现状;技术发展一、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的研究现状1.使金属材料热加工彻底改变落后面貌。
金属材料热加工过程是极其复杂的高温、动态、瞬时过程,难以直接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材料经液态流动充型、凝固结晶、固态流动变形、相变、再结晶和重结晶等多种微观组织变化及缺陷的产生与消失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变化而最后成为毛坯或构件。
我们必须控制这个过程使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最后处于最佳状态,必须使缺陷减到最小或将它驱赶到危害最小的地方去。
但这切都不能直接观察到,间接测试也十分困难。
长期以来,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难以定量指导材料加工过程,材料热加工工艺设计只能建立在“经验”基础上。
近年来,随着试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材料成形理论的深化,材料成形过程工艺设计方法正在发生着质的改变。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就是在材料热加工理论指导下,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在试验室动态仿真材料的热加工过程,预测实际工艺条件下材料的最后组织、性能和质量,进而实现热加工工艺的优化设计。
它将使材料热加工沿此方向由“技艺”走向“科学”,并为实现虚拟制造迈出第一步,使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2.是预测并保证材料热加工过程质量的先进手段,具有重大的应用背景和效益。
热工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热工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热工学(Thermodynamics)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物理学科。
它涵盖了能量的守恒与转化、热流、热平衡和热力学循环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热工学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热工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热工学研究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研究成果。
首先,基于节能理念的热工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节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对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方案。
例如,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工业过程中的废热转化为有用能量,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其次,新型能源与热工学的结合也为热工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热工学研究逐渐转向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综合利用。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已经成为热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和优化可再生能源的转化过程,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方案,以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热工学在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下,拓展了其应用范畴。
高温材料、传热媒体和新型热交换器等热工学相关的材料与技术的突破,为热工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高温超导体的应用使得磁电机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新型导热介质的研究,使得电子设备的散热效果得到了极大改善。
这些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能量转化与传递的效率,还为热工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热工学的发展将进一步取得突破。
首先,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热工学在电池管理与热管理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电池的性能与寿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将致力于研究电池材料的热力学特性以及热传导机制,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其次,能源转化与储存也是未来热工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将致力于提高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效率,以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发展高效的能源储存技术,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和季节性的问题也将是未来热工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中外热处理技术发展和前景发展趋势
属于少无氧化的热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应用气氛、真空、感应、流态床、盐浴、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涂层、包装(packing)和还原性火焰下的燃烧炉加热技术。应用气氛包括惰性(主要是Ar)和中性气氛(N2 气中)以及可控气氛(控制H2/H2O,CO/CO2的比值至一定程度)。对前两者的气体应进行干燥,使露点下降至-60℃以下。对后者的气氛要在使用温度下具有还原性,它对防止脱碳而言,还要控制气氛碳势。应用气氛在近30年来,有应用氮基气氛的,它可应用碳分子筛的变压吸咐空气来制氮和应用薄膜分离制氮。对渗碳,由纯氮和甲醇裂解气体混合的合成气氛可以替代应用天然气或丙烷料的强度和韧度,增加零部件的寿命;
⑶在保证材料心部性能的同时提高工件的表面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性和耐蚀性等;
⑷研制新型材料和针对已出现的特种材料通过热处理方法获得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以满足医疗、宇航、生物、光学、电子等领域中高要求的应用;
⑸改进传统材料的生产和处理,细化材料的组织,大大提高强度和韧度,充分发挥材料潜能,满足愈来愈高的工业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热加工工艺模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技术概述
热加工工艺模拟及优化设计技术是应用模拟仿真、试验测试等手段,在拟实的环境下模拟材料加工工艺过程,显示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形状、尺寸、内部组织及缺陷的演变情况,预测其组织性能质量,达到优化工艺设计目的的一门崭新技术。
它的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
1.热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通过建立能准确描述某一热加工工艺过程的数理模型及对数理方程的简化求解,动态显示该过程并预测其结果。
分为宏观(mm-m 级)、微观(µm-mm级)、原子(nm-µm级)三个不同的模拟尺度。
2.热加工过程的物理模拟及专家系统。
通过得到准确的临界判据,检验、校核数值模拟的结果;用于影响因素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作为数值模拟的必要补充。
3.热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及缺陷形成原理。
它是准确地建立过程数理模型,得到缺陷科学判据的研究基础。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1.国内外发展现状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研究于1962年开始于铸造过程,进入70年代后,从铸造逐步扩展到锻压、焊接、热处理,在全世界形成了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的研究热潮。
经多年研究开发,针对常规铸造、冲压、热锻已经形成一批热加工工艺模拟商业软件;并已在铸造、锻压生产中得到一定应用,在注塑、焊接、热处理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同时数值模拟已逐步成为新工艺研究开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2.发展趋势展望
近年来,热加工工艺模拟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其技术发展趋势是:
(1)宏观-中观-微观
已普遍由建立在温度场、速度场、变形场基础上的旨在预测形状、尺寸,轮廓的宏观尺度模拟(mm-m级)进入到以预测组织、结构、性能为目的的中观尺度模拟(毫米量级)及微观尺度模拟(微米量级)阶段。
(2)单-分散-耦合集成
模拟功能已由单一的物理场模拟普遍进入到多种物理场相互耦合集成的阶段,以真实模拟复杂的热加工过程。
(3)共性、通用-专用、特性
由于普通铸造、冲压、锻造工艺模拟的日益成熟及商业软件的出现,研究工作的重点和前沿已由共性通用问题转向难度更大的专用特性问题。
主要方向一是解决特种热加工工艺(如压铸、金属型铸造、楔横轧等)模拟及工艺优化问题;二是解决加工件的缺陷(混晶、回弹、热裂、冷裂、变形等)消除问题。
(4)重视提高数值模拟精度和速度的基础性研究
主要有:热加工基础理论、缺陷形成机理及判据、新的数理模型、新的算法、前后处理等基础性研究及物理模拟与精确测试技术等。
(5)重视集成技术,使工艺模拟成为先进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在并行环境下,与产品、模具CAD/CAE/CAM系统集成,与零件加工制造系统集成,与零件的安全可靠性能实现集成。
3.我国的优势及不足
我国于7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铸造工艺模拟,以后逐步扩展至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及注塑等各专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员投身该领域研究。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多家研究院所及高校联合投标,于1997年“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的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的优化控制”入选国家攀登B项目,为攀登国际前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我国在铸造微观组织模拟,大锻件混晶预测,焊接工艺性的物理模拟及精确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
但在模拟软件的商品化开发,研究工作的硬、软件环境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
三、“十五”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目标
针对金属材料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及非金属材料注塑等热加工过程,以材料热加工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研究,开发一系列商品化软件及实验技术,能对热加工过程的组织、性能、质量进行预测和优化控制,实现工艺优化设计,并在材料热加工基础理论及缺陷形成机理的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并行工程环境下的虚拟制造成形的基础性研究取得进展。
通过本项研究,使该研究领域全面赶上当代国际水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主要研究内容
(1)金属材料热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及缺陷形成原理的研究
研究材料热加工过程中的液态流动充型、凝固结晶、固态流动变形、相变、再结晶与重结晶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变化原理及数理模型;揭示充型过程的卷气、夹渣、冷隔,凝固结晶过程的缩松、热裂、偏析,固态流动变形过程的孔洞、裂纹、混晶、皱折、回弹,焊接过程的凝固裂纹、氢致裂纹,固态相变过程的畸变、裂纹等缺陷的形成原理,得出临界判据。
(2)金属材料热加工的宏观数值模拟、工艺优化及商品化软件技术
完成金属材料主要热加工方法(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的宏观模拟及工艺优化的研究开发,解决大铸件、大锻件、大型焊接结构件及一些特种毛坯件(压铸、电渣熔铸、金属型铸造、楔横轧等)的工艺优化问题,提出消除其宏观缺陷的方法,并推出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热加工工艺模拟商品化软件。
(3)金属材料热加工的微观数值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的观测
通过研究微观组织模拟的理论及模型算法,塑性成形晶粒度演化,焊接过程氢扩散与集聚,高温区熔池尾部应力应变,加热冷却过程应力一组织转变的定量关系等微观数值模拟技术,完成微米量级(µm)的热加工微观数值模拟的研究工作,解决热加工常见的微观缺陷(偏析、气孔、混晶、氢致裂纹等)问题,并初步推出部分商品化软件。
纳米量级的模拟工作开始起步。
(4)金属材料热加工工艺性的物理模拟和精确评价技术
配合数值模拟,研究并掌握凝固结晶过程直观的观测方法,材料焊接熔池尾部高温应力应变及凝固裂纹形成阻力测试技术,焊接过程局部区域氢浓度的测试方法,相变塑性及应力诱发相变的实验验证方法等相关的物理模拟及工艺性的精确测试、评价技术,能为宏观及微观数值模拟提供精确、适用的基础数据,基本判据和合宜的校核、检验方法。
(5)并行环境下热加工工艺模拟与其它技术环节集成技术
完成并行环境下,铸造、锻压两个专业的工艺模拟、优化与零件CAD/CAM 的集成,推出商品化的CAD/CAE/CAM一体化系统软件;完成冲压工艺模拟与冲压生产系统的集成研究并用于生产;工艺模拟与零件性能及安全可靠性的集成研究开始启动,并获得初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