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复习1946-1949
高考历史中 国近代史复习指南
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指南一、掌握时间脉络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跨度较大,事件繁多。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梳理出时间脉络。
可以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几个重要阶段:1、 1840 1860 年: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61 1895 年: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同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 1895 1901 年:戊戌变法试图进行政治改革,但以失败告终,随后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1901 1911 年: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
5、 1912 1919 年:中华民国成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6、 1919 1927 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
7、 1927 1937 年:国共十年对峙,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8、 1937 1945 年:全民族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取得了胜利。
9、 1945 1949 年:解放战争,国民党统治垮台,新中国成立。
通过这样的阶段划分,能够让我们更有条理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
二、理解重要历史事件1、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试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虽然运动最终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洋务运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课件
时段特征 1.政治领域: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 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 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物质领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 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文化领域:清朝统治者 “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 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4.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 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二、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 重大史实 (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 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 政治 (2)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3)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 (4)五四运动
(1)资本输出
经济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实业救国兴起
实例2: 2014年重庆卷第 38题第(1) 问:“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 的主要特点。”
审题对策 找出答案。
凡设问中只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问
题,思考答案时主要关注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实例3:2014年福建卷第38题第(2)问:“据材料二、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第1招 把握非选择题最常用的设问句式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说明)……
非选择题的设问句式对答题思路有重要引导作用。常见的设问句
式有如下几种:
1.根据材料……指出(说明、分析、归纳)……
实例1: 2014年天津卷第 12题第(3) 问:“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解放战争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1)背景:①美国积极帮助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
②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求和平、反内战的压力,特别是内战的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目的:为争取和平,揭穿美蒋阴谋。
①概况: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②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3、内战的爆发(1)内战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方针: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3)结果:共产党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又粉碎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条件:①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②土改激发积极性(2)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战略决战:(1)1948年9月-1949年1月。
长江以北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结果: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了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渡江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缺乏诚意,国共北平谈判破裂。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主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年)重大史实政治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经济住宅传入文化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1.政治领域: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物质领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文化领域: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4.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二、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重大史实1.政治领域: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领域: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3.思想领域: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方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重大史实1.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摧残。
3.思想文化领域: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近代史复习题
中国近代史复习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两大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关系: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从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无数爱国志士和革命先驱者为之献身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二.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意义及其失败原因意义: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失败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三.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中国社会性质变化:中国主权好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自给影响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还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开始进入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四、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① 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②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③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④ 文化渗透: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五.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及其意义特点:1.采用西方的宗教教义作为起义军的领导思想。
特点 2.先后颁布了两个阶级,两种不同的施政纲领。
前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为农民阶级的施政纲领,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所体现的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但两个纲领都没能实行。
高三历史教案-一轮复习:中国近代第七单元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自学提纲 最新
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自学提纲考点回眸在近十年的高考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土地改革、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伪《中华民国宪法》、三大战役、民主党派的政治立场和主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等。
其特点是选择题多、涉及面广、理解分析等能力考查的意图明显。
从最近几年的综合科目试题看,还尚未涉及本单元的内容,高考的空白点还很多,因此更需要依据高考要求,重视本单元复习。
鉴于“3+X”模式中既注重考查学科内综合又涉及跨学科综合的实际,复习本单元时应注重知识点的理解及与政治、地理两科结合。
尚未考查过的知识点及其思考角度1.尚未考查过的知识点及其思考角度(1)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对于该知识点的考查可注意和二战后的世界史紧密结合。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是战后美国全球霸权政策的重要部分,而苏联的对华政策也是美苏两分天下战略的体现。
(2)1947年春,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可重点分析原因,并联系国共关系演变及建国后中共对台政策等史实。
(3)战略反攻阶段。
内线战场的作战情况及在整个战局中的地位。
(4)1949年国民党的假和谈骗局。
重在分析其本质和原因以及中共的政策。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
要注意借助史料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并与民主革命的整个进程相联系。
2.已考知识点的新角度(1)战略反攻方向的选择。
要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中原地区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意义和标志。
新教材观点非常明确,是以新中国成立作为标志的。
要注意理解这个标志应以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基本完成为依据的。
(3)重庆谈判。
借助史料涉及重庆谈判的影响,各种政治力量的反映。
知识结构从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胜利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四年。
这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抗日战争到国内战争地过渡时期。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整理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整理(配合教材使用)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发展壮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
大节点:周秦之变、秦汉之变、唐宋之变、明清之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都要掌握。
小节点:注意每个阶段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夏商西周1、时间:约前2070到前771年2、空间: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中原以东地区(教材第2、6页)。
3、要点:早期政治文明的特点,尤其是宗法分封制、礼乐制度和原始民主二、春秋战国1、时间:前770到前221年2、空间:以中原地区为主,向长江中下游适当延伸(教材第9、10页)。
3、要点:第一个大变革时代;早期文明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渡发展(动力为经济因素);变法运动(尤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必然性;百家争鸣及其意义;局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秦朝1、时间:前221到前207年2、空间:初步建立起地跨南北的统一国家(教材第16页)。
3、要点:维护国家统一的相关举措;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如郡县制;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四、汉朝1、时间:前202到公元220年2、空间:西域和朝鲜半岛北部并入版图(教材第22页)。
3、要点:大一统,尤其是汉武帝时期探索国家治理的一系列措施,如“推恩令”、察举制、治理西域、尊崇儒术等。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1、时间:公元220到公元5892、空间:曹魏对边疆的经略,吴对东南、蜀汉对西南的开发(教材第26页);五族内迁(教材第27页);东晋16国(教材第29页);宋齐梁陈(第30页)。
3、要点:南北方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士族门阀,儒道佛并行。
六、隋唐1、时间:隋:581—618 唐:618—907(公元755年安史之乱)2、空间:对北部边疆管辖控制加强(教材第36页)。
3、要点:中华文明的成熟,尤其是制度;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艺等体现盛唐气象;七、辽宋夏金1、时间:公元916年到1279年2、空间:西北脱离中原控制,东北被纳入辽的范围,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政权并立(教材第51、53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二)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二)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复习建议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查一般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二是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革命性,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三是突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将是主要形式,还会有新情境、新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从内容上看,注意探索史与思想史的结合,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新的革命道路与毛泽东思想的联系。
知识清单抗日战争的战争进程(1937-1945)解放战争的战争进程(1946-1949)考点聚焦考点一、抗日战争(1937-1945)(一)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等,必须要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2.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
3.现实原因: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野心,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4.时机有利:中国国内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做好抗战准备,国际上英美等国顽固推行绥靖政策等。
(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七七事变①时间:1937年7月7日②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③影响:全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两个战场的形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其形成的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
(三)正面战场的会战和国统区状况1.正面战场的会战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中国军队虽英勇作战,但无力阻止日军的进攻,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专题05 中国近代史(1919~1949)常考历史概念(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05
中共的统一战线
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国民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等一切抗日力量(★国共两党起引 领、带头作用;)
10
新民主主义思想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标志毛泽东思想成熟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一是民主主义革命;二是社会主义革命 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具有中国特色的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注意:当时党内关于选择“城市中心革命论”还是“农村 包围城市”存在分歧,部分领导人依旧坚持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星火燎原:农村革命根 据地的创建
(2023年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
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
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
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情况,实 现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全面觉醒★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火烧赵家楼事件中学生的行动在道义上是 正确的,但在行为上是违法的,应在法律 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的情感
(2022年浙江高考)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 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 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对上述材料解读正 确的是( ) A.商人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B.五四运动的中心已从北京转移到天津 C.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罢市”是商人爱国行动的一种方式
人民解放战争 复习课
中共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 磨好刀再杀 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图2这幅照片拍摄于1945年, 拍摄地最有可能是 A.重庆 B.南京 C.延安 D.西安
A
2、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 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中国共产党同国民 党进行了 A.三大战役 B.重庆谈判 C.渡江战役 D.政治协商会议
初三历史组
谭雪亮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6-1949)
解读考点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 (2)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
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的主要史实,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 主要原因。
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假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 有人说重庆谈判就是一场鸿门宴,既然是鸿 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 和 民主人士称毛泽东敢冒险来重庆,是 门宴,共产党为什么还要参加重庆谈判呢? 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 平 “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 真 深入虎穴与“杀人如草不闻声”的蒋介石 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内 谈判,能够安全返回吗?毛泽东是做好了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战 最坏打算的。临行前,嘱咐由刘少奇代理 蒋介石目的: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
(一)、政治较量——重庆谈判: (1)背景: 和平 民主 A、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_____、_____。 美 B、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_______国的 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________。 内战 C、共产党期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 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重庆 1945 (2)时间:______年 (3)地点:_______ 蒋介石 (4)人物:国民党:_________; 周恩来 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 双十协定 (5)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代史(2)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 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 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 文化领域的变革……
本课小结
鸦片战前中国的经济结构 鸦片战后的中国社会经 济结构 地 位 逐 渐 仍解自 占体然 统 经 治 济
绝 对 主自 导然 地经 位济 占
三)、纲领
• • • • • •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土地和产品的分配原则和方法 评价: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外交 评价:进步、空想
• (1)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 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 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 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 (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 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 • (3)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 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包括天津在内的11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在内地 游历、传教和经商;赔偿巨额白银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 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中国半半社 会的程度加深了。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 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 经济上:自然经济经济进一步解体,新的经济因 素产生:洋务运动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 思想上: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商战、君 主立宪思想。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13):人民解放战争
第十三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包括1945年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
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民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历史,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
二.考纲导图
三.知识探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苏联 人民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殖民主义体系 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 反共反人民 独裁和内战 解放区 人民军队 人民解放战争 中日民族矛盾 美帝国主义 国民党反动派 扶蒋反共 战略要地 铁路交通线 和平建国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假和平真内战 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训政 宪政 政治协商会议 剿匪手本 政治民主化 军队国家化 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 国民政府 国民大会 和平建国纲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有生力量 运动战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陕北解放区 山东解放区 孟良崮战役 全国土地会议 中国土地法大纲 耕者有其田 晋冀鲁豫解放军 大别山 战略决战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新年献词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七届二中全会 农业国 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糖衣炮弹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艰苦奋斗 求和声明 和平谈判八项条件 划江而治 北平谈判 国内和平协定 渡江战役 政治孤立 失去民心 一党专政 全国反迫害运动 申九血案 国民党的杂牌军队 贪官横行 美援断绝 蒋桂分裂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人民革命军队 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地d ì图t ú
解读
四.重难突破·典题例证。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2 综合提升(二) 中国近代史
综合提升(二)中国近代史纵横关联一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
针对训练1.在鸦片泛滥问题极为严重时,道光帝命林则徐“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
禁烟问题一触即发,林则徐明白此行“乃蹈汤火”“身蹈危机”,但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决心完成禁烟使命。
这反映了林则徐()A.致力于解决银荒兵弱的危机B.决心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C.封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D.具有勇于抵抗侵略的冒险精神答案 C解析据材料可知,林则徐明知禁烟运动危机重重,但依然决心完成,体现了其舍己为国的高尚情操,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林则徐禁烟的决心,没有提及禁烟的原因,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是封建士大夫,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不可能投入反封建斗争,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勇于抵抗侵略”是一种爱国精神,并非“冒险”,排除D项。
2.(2022·肇庆二模)五四运动时期,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国货。
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名为“新爱国香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
这些做法()A.意在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B.彰显了实业家义利并举的精神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支持答案 B解析题干提及五四运动时期,上海裕昌祥毛巾、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广告将爱国、救国与国货相联系,体现了民族企业重视逐利与救国,故选B项;推动五四运动进入高潮的是上海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C项;“国内外各界”不符合史实,欧美日列强反对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做法,排除D 项。
复习中国近代史把握三条基本线索
复习中国近代史把握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或者说是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史);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史。
中国近代史线索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先后经历五个政府统治:(1)清朝晚期(1840年——1912年1月)(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1——1912、4)(3)北洋军阀政府(1912、4——1927、4)并存政府:广东国民政府(1923——1927、1)武汉国民政府(1927、1——1927、4)(4)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49、4)(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949、10、1——现在)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1949、9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前)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侵略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争史——三次高潮性事件(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探索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二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年)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19、5、4——1927、7)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2)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星星之火(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3)抗日战争时期:(1937、7、7—— 1945、8、15)日本的侵略——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国的反抗——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次大捷,中共七大,加速投降五件事(4)解放战争时期:(1946、6——1949、9)准备——重庆谈判;防御——转战陕北;反攻——挺进大别山决战——三大战役;垮台——渡江战役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1、鸦片战争(1840—1842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3、英俄侵略我国西北19世纪60-70年代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日本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7年7、全面侵华1937—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中国近代史重难点知识点总结--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重难点知识点总结一、鸦片战争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的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 中国闭关锁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
2.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 年,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 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 1842 年,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赔款 2100 万银元。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战争经过- 1856 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
- 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 《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三、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灾害频发。
- 西方列强的侵略。
2.发展历程- 金田起义: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 定都天京:1853 年,定都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点击查看: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4.建国初期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6.十年探索时期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7.改革开放时期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注意三化)四.中国近现代的宪法: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2.《中华民国约法》(1914,袁世凯)内容: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193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内容: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内容: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权力和义务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过渡时期:一桥二铁三公四厂(西部的交通,东北的重工业)2.十年探索时期:一铁二钢三油田;两大科技成果(原子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十年动乱:湖北二汽;南京长江;国防科技(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4.改革开放:宝葛大京、“神舟”飞船(注意:课本上四个时期关于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评价:革命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新三民主义与三民主义相比:不同点: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提出了“三大政策”与中共纲领相比:相同点:都主张反帝反封(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不同点:(1)中共更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共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等内容(2)中共在民主革命之后还要实行社会主义革命七.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原因: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2)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2.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1)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强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影响:促动了新文化运动兴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1)根本原因: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原因:(为何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2)影响:导致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八.日本侵华问题1.侵华方针和主要内容:“大陆政策”:(明治维新后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田中奏折”:(1927年制定)确立侵略中国“满蒙”的方针“国策基准”:(1936年制定)确保日本东亚霸主地位,并向南方海洋发展2.侵华事件: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今年是甲午战争110周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侵华暴行:两次大屠杀:旅顺、南京对根据地:“三光”政策、毒气战、细菌战、制造无人区对沦陷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4.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九.台湾问题1.近代列强对台湾的侵略2.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50年3.台湾人民在1895年的反割台斗争4.台湾的统一问题5.两岸交流十.关于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问题1.七届二中全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2.“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注意与“五反”的区别)3.处决两大贪官:刘青山、张子善4.两次整风运动:1942年整风、1957年整风十一.关于广东的历史1.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因林则徐设立译馆,使广东“海外图说毕集”)2.是近代中国最早抗击外国侵略的地区(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柏贵的广东巡抚衙门)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摇篮之一:(继昌隆缫丝厂)5.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1)戊戌变法:康、梁领导;广州万木草堂是广东最早的新式学堂(2)民主革命:孙中山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3)大革命的兴起: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时间、内容、影响)黄埔军校(时间、领导人、特点、作用)省港大罢工(1925年,长达16个月,当时世界最长,是五卅一部广东革命根据地(二次东征陈炯明、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4)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个年广州起义及广州苏维埃政权6.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三个特区(深、珠、汕);二个开放城市(广、湛);一个经济开放区(珠三角)(注意原因:沿海地区;靠近港澳;华侨众多)(注意:最先开放两省是广东、福建;最先改革的两省是安徽、四川)十二.新中国外交史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1)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2)《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2.建国初期的外交:(1)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3)外交成就: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3.50年代中-60年代末的外交:(1)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2)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4.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1)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升)(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4)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4)积极展开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十三.工业化问题(近代化问题)1.《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提出。
《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1946-1949)
《中国近代史》内容整理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1.起止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七单元解放战争(1946.6—1949年)第23课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毛泽东,蒋介石目的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权。
毛泽东: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结果:签署了“双十协定”(又叫《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内容: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持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政治协商会议重庆谈判时间:1946年1月10日地点:重庆内容:并通过一系列协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1.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
2.经过:全面进攻: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顶峰。
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四、解放区的自卫反击1.毛泽东提出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2.作战方式: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反击①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②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1.措施(1)土地政策的调整: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高三复习汇编】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
【高三复习汇编】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一、历史阶段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近代史)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现代史)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三、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线索1、列强侵华史:(也就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5次战争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2、中国人民抗争史: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的斗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救国救民道路的摸索农民阶级:《资政新篇》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方案,民主共和方案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略)3、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初步发展: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后)原因(略)进一步发展(也称短暂春天):一战期间(原因略)典型题例: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出现三种近代工业(外国资本主义工业、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本线索1、中共创立时期(1919~1923年)2、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国共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基本线索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2、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年)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鸦片战争1、战前的中国和世界例:清朝前期的中国与同时期的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思想和对外政策等方面有何主要不同?这种不同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答:政治上: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但日益腐朽没落,危机四伏;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史、世界史)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体西用思想;早期维新思想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1898年6月-9月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末新政开始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上发表“三民主义”1906年预备立宪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912年3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15年-1916年袁世凯称帝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1922年7月中共二大1923年6月中国三大,讨论国共合作的问题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1924年-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1926年北伐战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武汉“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1927年10月秋收起义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井冈山会师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华北事变;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一二·九运动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8月中共陕北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形成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1938年台儿庄大捷1940年8月百团大战1945年4-6月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1937年-1946年5月重庆国民政府)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建立1947年6月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序幕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1949年中共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1949年4月渡江战役占领南京,中华民国时期结束(南京国民政府1946年-1949年)中国现代史——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阶段1949年9月《共同纲领》;确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1956年中共八大(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1954年第一届人大;五四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4年中法建交;“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2年八二宪法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0世纪90年代提出“依法治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1999年澳门回归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世界近代史——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阶段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14世纪-17世纪初文艺复兴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兴起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扩散到欧洲其他地区;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1861年-1865年美国内战爆发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巴黎公社运动1884年柏林会议,“有效占领”原则,瓜分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成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1917年2月俄国二月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成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1921年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3月-1928年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1922年12月苏联成立1928年-1937年苏联进行两个“五年计划”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新政,国家宏观调控世界现代史——二战及战后阶段1931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1943年《开罗宣言》确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联合国成立;二战结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立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德国分裂;1953年苏联赫鲁晓夫上台1955年万隆会议;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滞胀”,减少福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霸权主义推向顶峰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美苏关系走向缓和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世界殖民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政治协商会议过程 新人教版必修1
政治协商会议过程附:高考各科的答题技巧一、掌握好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没有捷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础知识,再多的答题技巧也没有用,有了基础知识,才能在上面“玩一些复杂的花样”,让自己分数提高一个层次,其实很简单,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再温习一两遍足矣。
在此联想记忆法,将自己实在记不住的东西编成顺口溜,或者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联想在一起,很多东西都能顺利解决。
比如说:甲来借一本亮色书(8种必需氨基酸)。
二、选择性做题许多同学讨厌做题,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出难题,索性放弃。
其实这些都出自一个原因:缺乏自信,没有耐心。
一旦我们有了自信与耐心,再多的难题我们都乐意去挑战。
这些方法可以增强自信与耐心:1.从简单题入手,这样做对的机率较大,信心也随之增长。
2.冷静分析,不能浮躁。
即使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也不是每道题拿来看一遍就会的。
一道题看个4、5遍不足为奇。
我们浮躁主要是由于看了几遍后题的大意,想考的知识点都没看透。
于是越来越急,越急越看不懂。
此时只要冷静下来,想想我看不懂,别人也看不懂就好。
再逐字逐句地看,就能看懂。
题要有选择性地做,类似题目只要选择几道来做其它题就不成问题,因为思路都差不多。
但是答案术语,答题规范在考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时即使明白题意,不用术语,不用规范也得不到分。
平时做题时,一定要在这些方面下一些工夫。
三、合理分配时间平时做题与考试是大不相同的。
平时做题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规定的答题顺序。
但考试就不一样。
考试经常会出现题做不完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做题速度不够快(在这方面平时做题要多练),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合理分配做题时间。
理综的顺序是这样的:选择题:生物—化学—物理;大题:物理—化学—生物。
其中,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
大致上应该按照分数比来分配时间,但每人拿手科不同,因人而异。
我们可以先做我们拿手的科目,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信心,另一方面这样做的话会让我们能拿到的分全拿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桥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 严立新整理 新桥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通史复习 严立新整理
1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阶段: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阶段特征】 一、政治: 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经济:民族工商业日超萎缩。
三、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政治 第1课时、 【考点解析】 政治: 一、解放战争
二.经济:民族工业的萎缩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表现在:
⑴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产生的,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等的准备。
⑵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
重工业薄弱,产业结构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⑶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或沿长江的通商
口岸。
这种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
⑷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中国的民族资本企业是很落后的。
⑸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看,中国民族资本企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
二.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⑴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①西方列强侵华的客观影响: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
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政府政策的影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民族主义的驱使: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发了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有利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
家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等。
⑵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①主观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②客观因素: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环境恶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B .政局动荡(革命和战争不断):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