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合集下载

东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东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东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表结构。

东北区的地表结构,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地;山地、丘陵地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

本区的地貌类型很多,但分布很有规律。

山地和平原面积大体相等。

山地的岭脊高度,海拔一般在1000~1500m左右,缺少巍峨峻拔的高山。

主要山地有两列,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地。

除两列华夏向山地外,北部还有一道北西向、新近隆起的小兴安岭。

三者围成马蹄形,环抱着肥沃的东北平原。

在平原的中南部,延伸一道与小兴安岭走向平行的松辽分水岭,海拔仅200多m,但它却使松花江与辽河南北分流,也是一条明显的新构造线。

从上列四条构造线看,东北的地形略呈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盆地轮廓。

地势变化从中部向四周高起,中部为近期冲积物组成的平原,海拔150m左右,平原周围,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为黄土状物质组成的台地平原。

再向外,北、东、西三面是海拔300~400m的波状丘陵和600~1000m以上的中、低山地区。

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在山地隆起带中,以断裂运动为主,同时伴有岩浆活动,酸性岩浆岩广泛分布。

东北平原沉降,堆积了深厚的陆相白垩系,含有丰富的油气藏。

第三纪初期,地壳相对稳定,山地经长期剥蚀,已成准平原状态。

山间盆地,如依兰、珲春等地堆积作用旺盛。

第三纪中期喜马拉雅运动开始,本区转为以挠曲、断裂为主的地壳运动。

大兴安岭挠曲作用甚为明显,伴随内蒙古高原急剧上升,组成内蒙古高原的边缘。

东北东部亦因断裂隆起,形成广义的长白山地。

在两侧隆起山地之间,形成了广阔的凹陷地带,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沿断裂继续下沉,接受从山地搬运下来的侵蚀物质的堆积,形成深厚的河湖相堆积层。

山地上升,平原下降均与深大断裂有关。

构造的方向是北北东,和燕山运动的构造方向基本一致。

本区的新构造运动,对现代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升降运动是新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笔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笔记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由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个省份组成,有时也会将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包括在内。

这一地区东临日本海,北接俄罗斯,东北与朝鲜隔江相望,西南与河北省毗邻,西北则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鲜明特点,这里是中国主要的温带森林和草原分布区之一。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暖湿润,春秋两季过渡较快。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尤其是玉米和大豆的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形上,东北地区主要由山地、平原和盆地组成。

长白山脉横亘在吉林省东南部,是这一地区的最高点,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和吉林之间,是中国著名的黑土地带,土壤肥沃,适宜农耕。

辽河平原则位于辽宁省,同样是农业发达地区。

此外,东北地区河流众多,主要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辽河等,这些河流为当地的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提供了重要资源。

东北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各种金属矿藏。

自然环境造就了东北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这里生活着多种野生动植物,包括东北虎、梅花鹿、丹顶鹤等珍稀物种。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生态环境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关于东北的描述

关于东北的描述

关于东北的描述
1. 地理位置:东北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北端的地区之一。

它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面临着渤海和黄海。

2. 气候条件:东北地区的气候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

冬季的气温常常低于零度,会有大量的降雪。

3. 自然资源:东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它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盛产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

此外,东北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4. 经济发展:东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发达的重工业和制造业。

它在钢铁、机械、化工、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5. 文化特色:东北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东北人民以豪爽、热情、好客而闻名。

东北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二人转、秧歌等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6. 旅游资源:东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长白山、大兴安岭、松花江等自然景观,以及沈阳故宫、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人文景点。

总的来说,东北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区。

它在中国的经济、文化和旅游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东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冬季冰雪旅游
夏季避暑旅游 出境旅游
观溜 滑雾看冰 雪淞冰灯
长白山 避暑游
五大莲池 避暑游
出境游:俄罗斯 蒙古
东北冬季旅游注意事项
阅读P35小知识
可见,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的生活有很 大的影响,所以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扬 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
东北地区自然概况
顺口溜识记
东北三大省,辽吉黑简称。 山水环绕深, 沃野千里平。 大小兴安岭,西北“人”字形;东有长白景,天池避暑行。 东北平原整,松辽三组成。 冬季长又冷, 夏季短又温。 环境湿又冷,航运半年等; 湿地好得很,保护是根本。
漠河-37℃ 哈尔滨2℃
离海较近, 受海陆位置影响
广州21℃
自然环境特征
阅读:P34案例(难忘的零下370C)
在这种冷湿的自然环境下 产生了独特现象,如:冻 土、沼泽、雾凇等。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东北有大面积的湿地分布, 湿地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陆地的水域和沿海滩涂。
湿地有哪些作用呢?
沃野千里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多优质 的黑土,商品粮基地。
温度带 温度带有 寒温带、 中、温带 。 暖温带
3.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温和多雨短促 冬季寒冷干燥漫长
雨热同期 热量不足
哈尔滨
想一想:为什么东北地区会形成夏季温和多雨短促冬季 寒冷干燥漫长的气候特点?
位于我国最北部, 受纬度位置影响
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 鸭绿江、松花江、辽河、嫩江
因为它由黑龙江、松花江、乌 苏里江三条江冲积而成。
松花江
辽河
图们江
地貌特征:
山水环绕 沃野千里

东北地区气候资源

东北地区气候资源

东北地区气候资源1、谁知道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土壤:黑土广布;水源: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植被:温带落叶落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2、黑龙江省的13个地市是哪些截至2018年2月,黑龙江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

主要市和地区分别为: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鹤岗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

哈尔滨市。

主要在黑龙江西南部,也是黑龙江的省会,副省级市。

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户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

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第二大城市,一直被认为是国家重工业区、商品粮和畜牧业基地。

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和加大投资培养的城市之一。

牡丹江市。

黑龙江省东南部中心城市,总面积4.06万平方千米。

牡丹江以旅游为主,而且盛产黑木耳,所以又被誉为“黑龙江省天然基因库”,是“中国食用菌之城”、“世界黑木耳之都”。

佳木斯市。

佳木斯在黑龙江的东北部,也是中国第一个看见太阳升起的地方,素有“东极新天府,快乐佳木斯”之称。

大庆市。

大庆市让人熟悉的莫过于大庆油田,是世界能源城市伙伴组织19个会员城市之一,铁人王进喜更是熟悉大庆的标榜人物。

培育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内涵的大庆精神及其人格化具体化的铁人精神。

鸡西市。

2014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石墨之都”,是黑龙江省首座国家级矿业名城。

鸡西还是“中国版画之乡”、“中国剪纸之乡”和“中国摄影之乡”。

双鸭山市。

双鸭山由于地处完达山山脉北麓低山丘陵区,所以造就了煤炭的储存量。

而且双鸭山是中国的十大煤矿之一,煤炭的储存为黑龙江省第一,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个有煤炭、粮仓、森林、湿地、农场为一体的城市。

伊春市。

伊春北部地区和俄罗斯隔江而望。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天池
松 花 湖
沼泽地
雾凇
林海雪原
1980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 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是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头山天池
人 参
鹿茸
貂皮
第六章
第一节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莲塘三中
廖水兰
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包括Fra bibliotek龙江省、 吉 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 省”土地面积78.8万平方千米,
黑土面积大,沼泽 分布广是东北平原 的特色。
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长白山
平原: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 原 丘陵:辽东丘陵
“白山黑水”
齐齐哈尔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 图们江、 鸭绿江等河 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由火山口积水成湖。湖水碧蓝,水平如镜, 群山到映,风景秀丽。 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界河,松花江是 黑龙江最大的支流,连接哈尔滨 、佳木斯 、齐齐哈尔、 吉林等城 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山地 和_____ 丘陵 ,内部是广阔的_____ 平原 。 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_____ 温带季风 气候,冬季_________ 寒冷漫长 ,夏季 (2)气候特征:属于_________
温暖短暂 ;降水多集中在_____ 夏季 ,冬季降___ 雪 较多。 _________
连_____ 省,与_____ 半岛隔海相望。 山东 河北
(3)纬度位置: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_______ 中温带 与寒温 带,主要位于_______ 。 中温带
2.自然环境: 平原、丘陵和山地 为主,地表结构大致 (1)地形特征: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 黑龙 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_____ 鸭绿 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_____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东北林区—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东北地区拥有的森林资源主要属于落叶阔叶林。
东北地区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简称“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 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
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主要山脉: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主要河流: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 鸭绿江 主要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江、图们江
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
的平原。
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三面环山,沃野千 里。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 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 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概况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概况

6、我国东北、内蒙和新疆的部分地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但东北地区主要是森林
Hale Waihona Puke 内蒙主要是草原,而新疆则是荒漠,植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
A .降水量不同 B.光照不同
C.气温不同 D土壤条件不同
课堂小结
地形
多沼泽多冻土
冬季寒冷漫长 气候
夏季温暖短暂
河流

结冰期长,汛期短

较 植被

多针叶林
【学法指导】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 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地形
气候
自然环境
河湖
植被
学习目标
• 1.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 点,掌握认识某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 骤。
• 2.能够运用相关资料和地图分析东北地区 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以及河流,植被 的概况。
一、地理位置、范围
4、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A )
A.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B.为了充分休息,有利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5、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多一年一熟,而海南岛则一年三熟,其主要原因是(
B)
A.土壤条件不同 B.热量条件不同
C.地形条件不同 D.海陆位置的差异
三 河

四、气候
想一想:东北地区 年降水量空间分 布有什么特点?
BACK
【是真是假】
我们山东地区的寒假为30天,东北地 区的寒假长达45天,今年到3月份才开学, 这是真的吗?
五、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
东北林区
落叶阔叶林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针叶林
大 兴 安 岭 的 兴 安 落 叶 松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东北三省知识点一、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总面积约为1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亿人左右。

二、地形地貌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平原和长白山、长白山脉以及松花江、黑龙江、辽河、鸭绿江等众多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地貌极为复杂。

其中长白山和长白山脉是区内最高的山脉,海拔最高可达2691.3米。

三、气候特点东北地区地处亚洲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受到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以及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是中国唯一一个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地区。

其中,黑龙江省主要是寒温带季风气候,吉林省和辽宁省则是暖温带季风气候。

四、资源特点1.农业资源: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稻米等作物。

2.矿产资源: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黄金等矿产资源。

3.林业资源: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接近40%以上,是重要的林产品出产区。

五、经济发展东北三省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地区之一,拥有煤炭、钢铁、机械、化学等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六、文化特色东北地区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

其中,黑龙江省的满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是中国少数民族,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吉林省是中国文化名城之一,是盛产汉字的地方,辽宁省则是 " 三国 " 文化和辽宁文化的发源地。

七、旅游资源东北三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地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遗迹、湖泊草原等独特风貌,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之一。

其中,长白山、亚布力、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鸭绿江、沈阳故宫等景点深受游客喜爱。

八、总结东北三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经济发展优势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中国重要的区域之一。

未来,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东北三省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理《东北三省》

地理《东北三省》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 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阅 读图6.21,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 的交通优势。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都位 于哈大线上,铁路网稠密,陆上 交通便利。
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海上交 通便利。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最稠密的地 区之一,对照图6.21和6.20,看看 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 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丰富的森林资源
东北三省生长着耐寒的红松、 落叶松等针叶树及白桦等落 叶阔叶树,是我国重要的木
材生产基地。
白桦树
“森林宝库”
红松
落叶松
四、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的工业: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部门: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为主导
铁路沿矿产地修建; 甲、乙两地都位于边境,铁路线通过 这里便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地靠近金 矿产地,乙地靠近俄罗斯的铁矿产地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图6.22,说出大庆、伊 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 因。
小组讨论:
请结合所示地图,从位置、范围、地形、河流、 气候等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一、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
包括省区: 黑、吉、辽 位于我国东北部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以山地、平原为主
东部为长白山地,北 部为小兴安岭,西倚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知识要点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二、跟踪训练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③土地贫瘠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⑤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④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第二大平原B.地势坦荡平阔C.黑土面积广大D.沼泽湿地较多3.东北三省指的是()A.黑龙江、吉林、辽宁B.黑龙江、内蒙古、辽宁C.吉林、辽宁、河北D.内蒙古、吉林、辽宁4. “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中俄两国的界河是()A.松花江B.黑龙江C.图门江D.鸭绿江6.以下词语不是形容东北三省的是()A.“林海雪原”B.“白山黑水”C.“北大仓” D.“天府之国”7.黑龙江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下列关于黑龙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B.兴安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木材生产基地C.三江平原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D.“北大荒”与蒙古国相邻8.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A.长白山、黑龙江B.大、小兴安岭、松花江C.长白山、鸭绿江D.太行山、乌苏里江9.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A.紫土地B.黄土地C.黑土地D.红土地10.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全年高温多雨C.冬冷干燥,夏热多雨D.全年干燥少雨1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黑、吉、辽三省B.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C.南北大约跨10度D.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12.历时2个多月的第3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影响哈尔滨比长春、沈阳的雪期时间长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影响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二、填空题13.吉林省是以________族为主的省区.14.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本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________.15.我们生活的城市﹣﹣大庆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享受石油资源带给我们的富足和繁荣时,我们作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应该义不容辞地为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请结合大庆市的资源、环境、历史等情况,谈谈你的想法.________三、综合题16.材料: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1课时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和自然特征。

掌握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开发情况。

一、自然环境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基本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自然条件(1)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河流中间: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平原(2)气候为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北热量差异较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三个温度带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

东北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生长。

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土壤肥沃(1)黑土: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的西部。

(2)黑钙土: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2.土地资源丰富(1)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

(2)是全国人均耕地量最高的地区,耕地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3)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

3.土地开发(1)东北地区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

荒地的开垦使耕地面积增加,商品粮、油料和糖料基地得到扩大。

(2)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将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并要求对已开垦荒地逐渐还林、还草、还湿地。

一、判断题1.东北地区的范围为东北三省。

( )2.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是不利的。

( )3.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的类型。

( )4.东北地区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适宜发展种植业。

( )5.东北平原是我国人均耕地量最高的地区。

(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7.在我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 ℃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解析:第6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且能够把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因素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起来。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寒温带气候
东北地区北部属于寒温带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 季短暂凉爽。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北地区西部和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 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与降水
气温
东北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冬季 气温低,夏季气温较高。
降水
东北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年降水量在400-1000毫米之间, 降水分布不均。
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态 旅游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意识
东北地区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为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野生动物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 源,包括东北虎、亚洲黑熊、马
鹿等珍稀动物。
鸟类
东北地区是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 有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和繁衍。
水生生物
东北地区的水域生态系统丰富, 包括河流、湖泊和湿地等,孕育 了多种水生生物,如鱼类、虾类
和贝类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东北地区重视生态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 物资源和自然环境。
河流与湖泊
河流
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包括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这些河流发源 于山脉和高原,流向东南或南部的海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湖泊
东北地区的湖泊主要包括兴凯湖、镜泊湖、长白山天池等,这些湖泊多分布在 山区和高原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生态系统和旅游资源之一。
05
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林木种类繁多
东北地区的森林中生长着多种林木, 包括松树、桦树、杨树等,林木种类 繁多,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 性提供了保障。

东北的自然地理特征

东北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湿气候
三—、—地图形说地形
图们江 鸭绿江
三、地形
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大兴安岭西部,小兴安岭在北部,长白山 在东部,东北平原在中部,辽东丘陵分布 在东南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平原为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最高的平 原,在200米以下。
东北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 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 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 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 海里。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 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 但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 江,13%在辽吉两省。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 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 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
大庆油田
六、土壤
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 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所谓黑土,乃指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至10%之 间,特别利于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 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土壤,主要分布在温带混交 林。有地质专家指出,每形成一公分厚黑土需时 200年至400年,而北大荒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 米,以至于可以“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 发芽”。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 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黑土广布
七、植被
以针阔混交林为主,在南部也有温带落叶 阔叶林分布。平原地区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山地是亚寒带针叶林 。 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为东北林区的主 要任务。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 针,既充分发挥本区的森林系统对全区生 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不断提高林地的经 济产值。

地理《东北》知识点

地理《东北》知识点

东北地区(东北三省)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自北向南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濒临黄海和渤海。

2.地形与河流山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鸭绿江图们江(中朝)沃野千里——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3.气候:气候冷湿。

原因--(1)纬度高,靠近冬季风源地所以冷;(2)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所以湿。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降水集中夏季,冬季多降雪。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农业1.主要粮食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

2.东北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有利条件:自然条件(1)地势平坦(2)土壤肥沃(3)雨热同期;人文条件(1)地广人稀(2)农业科技水平高(或机械化水平高)。

不利条件:(1)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2)春秋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3.存在的环境问题:(1)湿地面积锐减,(2)生态环境恶化。

解决措施:(1)停止开荒,(2)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如建立三江自然保护区。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工业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煤碳、电力、建材、森林等重工业。

3.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1)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2)便利的交通—京哈铁路、哈大铁路、大连港。

4.东北重工业基地发展滞后的原因: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增加科学技术投入(3)治理环境污染(4)走经济多样化道路(5)更新设备等。

中国地理分区——东北区自然地理概况地表结构半环状的三带...

中国地理分区——东北区自然地理概况地表结构半环状的三带...

中国地理分区——东北区1.自然地理概况(1)地表结构(半环状的三带)①外带: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②中带:山地(海拔1000~1500m)、丘陵。

③内带:广阔的平原。

东北区地势总体上是中低周高:中部平原海拔150m左右,平原周围是黄土状物质组成的台地平原,再向外是海拔300~400m的波状丘陵和600~1000m以上的中低山。

主要山地包括: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2)自然景观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自南向北跨越了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差异明显。

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

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3)资源优势①农业资源: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东北草甸草原区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②水资源:降水较多(6~9月),蒸发量低,植被茂密,水网稠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丰富。

③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矿产相互配合良好,便于开发利用。

2.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1)农业生产的特征①本区农、林、牧、渔业俱全,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②畜牧业以农区舍饲为主;③具有全国意义的用材林基地。

东北区是全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

(2)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钢铁、冶金、机械、能源、化工等基地。

(3)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

3.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1)水利建设①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松花江水入辽河是解决南部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②综合整治:对松花江、辽河进行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标准,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森林破坏:①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合理开发:①坚持合理采伐;②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③积极营造人工林。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知识要点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二、跟踪训练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③土地贫瘠④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⑤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④2.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第二大平原B.地势坦荡平阔C,黑土面积广大D,沼泽湿地较多3.东北三省指的是()A.黑龙江、吉林、辽宁B,黑龙江、内蒙古、辽宁C,吉林、辽宁、河北D,内蒙古、吉林、辽宁4.〃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中俄两国的界河是()A.松花江B.黑龙江C.图门江D.鸭绿江6 .以下词语不是形容东北三省的是() A. ”林海雪原〃B. “白山黑水〃IC. 〃北大仓〃 D. 〃天府之国〃7.黑龙江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下列关于黑龙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B.兴安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木材生产基地C.三江平原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D.“北大荒〃与蒙古国相邻8.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A.长白山、黑龙江B.大、小兴安岭、松花江C.长白山、鸭绿江D.太行山、乌苏里江9.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A.紫土地B.黄土地C.黑土D,红土地10.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全年高温多雨C.冬冷干燥,夏热多D.全年干燥少雨1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黑、吉、辽三省B.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C.南北大约跨10度D.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12.历时2个多月的第3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影响哈尔滨比长春、沈阳的雪期时间长的主要因素是()IMA.纬度位置B.地形影响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二、填空题13.吉林省是以族为主的省区.14.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本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15.我们生活的城市- -大庆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享受石油资源带给我们的富足和繁荣时,我们作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应该义不容辞地为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请结合大庆市的资源、环境、历史等情况,谈谈你的想法.三、综合题16.材料: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 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2)说出哈尔滨、长春、 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 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 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 状况有何关联?
(3)议一议,东北地区工 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12万平方千米, 人口3500多万。鞍山、本。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 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辽中南地区成为全 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 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
业布局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习 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3)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 点是怎样形成的? (4)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 点是怎样形成的?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东北地区主要粮食 作物分布规律。 玉米主要分布松嫩平原和辽河 平原;大豆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 和三江平原;小麦主要北部平原 和丘陵区。水稻主要分布49°N 以南平原地区,较为分散,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 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平原广阔,土壤肥 沃;人均耕地较多;灌溉便利。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计算下表,并分析计算结果。 (2)议一议,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全国(2010年) 东北地区(2010年)
总产量 人均产量 产量 占全国比 人均产量 (万吨) (千克/人) (万吨) 重/% (千克/人)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山区人口较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工业部门:汽车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4)沈阳:职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工业部门: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

6.农产品生产基地(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表结构。

东北区的地表结构,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地;山地、丘陵地以内则是广阔的平原。

本区的地貌类型很多,但分布很有规律。

山地和平原面积大体相等。

山地的岭脊高度,海拔一般在1000~1500m 左右,缺少巍峨峻拔的高山。

主要山地有两列,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地。

除两列华夏向山地外,北部还有一道北西向、新近隆起的小兴安岭。

三者围成马蹄形,环抱着肥沃的东北平原。

在平原的中南部,延伸一道与小兴安岭走向平行的松辽分水岭,海拔仅200 多m,但它却使松花江与辽河南北分流,也是一条明显的新构造线。

从上列四条构造线看,东北的地形略呈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盆地轮廓。

地势变化从中部向四周高起,中部为近期冲积物组成的平原,海拔150m 左右,平原周围,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为黄土状物质组成的台地平原。

再向外,北、东、西三面是海拔300~400m的波状丘陵和600~1000m 以上的中、低山地区。

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在山地隆起带中,以断裂运动为主,同时伴有岩浆活动,酸性岩浆岩广泛分布。

东北平原沉降,堆积了深厚的陆相白垩系,含有丰富的油气藏。

第三纪初期,地壳相对稳定,山地经长期剥蚀,已成准平原状态。

山间盆地,如依兰、珲春等地堆积作用旺盛。

第三纪中期喜马拉雅运动开始,本区转为以挠曲、断裂为主的地壳运动。

大兴安岭挠曲作用甚为明显,伴随内蒙古高原急剧上升,组成内蒙古高原的边缘。

东北东部亦因断裂隆起,形成广义的长白山地。

在两侧隆起山地之间,形成了广阔的凹陷地带,三江平原与松嫩平原沿断裂继续下沉,接受从山地搬运下来的侵蚀物质的堆积,形成深厚的河湖相堆积层。

山地上升,平原下降均与深大断裂有关。

构造的方向是北北东,和燕山运动的构造方向基本一致。

本区的新构造运动,对现代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升降运动是新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

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自燕山运动以来一直是上升地区。

山地普遍存在2~3 级夷平面和较大河流发育所形成的多级阶地,说明上升运动具有间歇性,而且山地的东侧上升幅度大于西侧,上升具有翘起性。

大兴安岭东西两侧不对称现象十分显著。

早更新世中期,在辽阔的沉降带上有小兴安岭沿北西西向隆起,致使结雅盆地与松嫩平原分开,成为黑龙江与松花江的分水岭。

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初松辽分水岭隆起,分隔了松花江与辽河水系。

从此,就形成了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盆地轮廓。

中部平原是下沉地区。

下第三系在平原北部厚300m,上第三系河湖相沉积在平原西部,厚200 余米。

第四系沉积西部厚达140m,东部仅20~40m。

三江平原第三系厚度为200~300m,最大厚度达1000m。

第四系厚度在平原边缘为50m,平原内部最大厚度达200m 以上。

断裂活动控制着升降运动和火山带、地震带的分布,在地貌和水系上也有明显反映。

本区地处亚洲大陆东部边缘强烈活动带上,活动性深断裂相当发育,以北北东向和北东向的构造线占优势,它控制着山地与平原的展布方向和轮廓。

北北东向断裂带,主要有长春-四平-营口断裂带(向北延伸到哈尔滨-绥化)和嫩江断裂带。

它们分布在中部平原的东西两侧,在地貌上,同松嫩平原与东部山地、大兴安岭的展布相一致。

北东向断裂带以东部山地较为发育。

规模较大的有鸭绿江断裂带、密山-敦化-抚顺断裂带、依兰-伊通断裂带。

它们由两条以上平行断裂组成,多为地堑式断裂带,地貌上主要表现为河谷平原。

带内有第三纪、第四纪多期火山喷发,玄武岩和火山锥体的展布方向与断裂方向一致。

东西向断裂带,主要有赤峰-开原断裂带和西拉木伦河断裂带。

北西向断裂带,以小兴安岭西南侧和东北侧的断裂最为明显,对火山、地震活动及某些河段的流向有控制作用。

小兴安岭与松辽分水岭的隆起,都是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的(图9.1.1)。

本区火山活动相当剧烈,次数之多、分布之广为我国其他地区所罕见。

从晚第三纪到现在,本区有多期火山活动,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的老爷岭玄武岩喷发规模最大,覆盖在山区夷平面上,形成范围广阔的熔岩台地。

第四纪更新世火山活动在分布特征上,主要表现为玄武岩熔岩填充河谷。

与第三纪相比,第四纪火山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火山锥数量明显增多,总数在500座以上。

火山活动受断裂构造控制。

在大兴安岭东侧有甘奎火山群和诺敏河火山群,在东部山地有长白山与龙岗火山群,小兴安岭西南侧有德都五大连池到嘉荫一线的火山群。

松辽分水岭两侧有双辽七星山、公主岭范家屯火山群等。

其中以长白山及五大连池火山群的近期活动最为著名。

长白山从第三纪到现在,大致有三次(第三纪末,更新世和全新世)火山喷溢。

白头山就是多次喷发形成的高大火山锥体,白头山天池是我国最深的人口湖。

玄武岩流广泛分布于张广才岭以东,熔岩面积达4万km2以上,是我国最广大的熔岩台地。

距白头山100km范围内的熔岩台地玄武岩厚约500~600m,不仅覆盖了长白高原,而且充填了牡丹江、穆棱河谷地,对地形发育颇有影响。

五大连池火山群中的老黑山和火烧山,在1719 年和1720 年曾有喷发,形成了石龙熔岩台地和被熔岩堰塞的湖泊群。

2.东北区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

东北区自然景观形成因素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起主导作用。

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

春季融化湿润土壤。

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阻碍了地表水与土壤水的下渗,在地势比较低缓、排水不良地段,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

沼泽的广泛分布、类型多样是东北区的一个重要特征。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自南而北跨越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差异明显。

辽宁南部≥ 10℃积温可达3 400℃以上,冬小麦、早熟棉花、暖温带水果可正常生长。

中部大部分地区≥ 10℃积温在2 400~3 400℃之间,可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一年一熟,但有时受低温冷害影响,需根据积温及其保证率进行品种布局。

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长白山东南侧鸭绿江流域年降水量可达1000mm 以上,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长白山西侧为600~700mm,松嫩平原400~600mm,大兴安岭东侧500mm,岭西350mm。

作物生长季降水量一般占年降水量的80%,这对雨养农业的发展很有利。

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需水量一般为350~500mm,降水正常年份降水量能满足旱田作物的需要。

但是年降水变率可达18%~22%,秋季变率可达30%~40%。

一般松嫩平原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多有旱灾,三江平原及松辽平原的低洼地常有涝灾。

松花江、嫩江、辽河堤防建设标准不高,也易出现洪涝灾害。

东北区冬季降雪较多,是我国降雪最多的地区,降雪日数从南向北为30 天至190 天以上,降雪量多,积雪稳定对冬小麦越冬和改善土壤墒情有利。

降雪为开展冬季冰雪体育活动及旅游提供了条件。

总之,东北地区东西、南北的水热条件差异对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格局的形成奠定了自然基础。

3.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甸草原。

本区的植被就其种属来说,不如我国南方各区丰富,维管束植物约有2 670种,特有种不显著,树木种类不多。

但东北区却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大的区域。

植物种类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据统计,如以长白山地的植物为100,则东北平原相当于49,大兴安岭只相当于45,均不及长白山地的一半。

此种现象与现代植物生长环境愈向西北愈趋严酷有关。

就亚欧大陆而言,本区植被具有一定的过渡特征。

它是亚欧大陆温带草原的最东端,寒温带针叶林的最南端,暖温带夏绿林的最北缘。

这些植被类型交汇于此,组成成分相互渗透。

同时,因受强大的冬季风影响,这些反映地带性的植被,都有向南偏移趋势。

与同纬度的同类型植被相比,草原带约偏南3°,针叶林带偏南约3.5°,针阔叶混交林带偏南约2.5°。

本区植被按区系组成,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即达乌里区系、长白区系和蒙古区系。

它们分别和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温带草原三种植被类型相适应。

达乌里区系植被,以兴安落叶松为代表,植物多为耐寒性的,如兴安落叶松、杜香、越桔等。

长白区系植被,以红松阔叶林为代表,多为喜湿性的植物。

如红松、糠椴、胡桃楸、水曲柳等。

蒙古区系植被主要是草原、多耐干旱的植物种、如冷蒿、针茅、羊草等。

本区的植物,有耐干的,也有喜湿的;有耐寒的,也有温暖亚热带的,这些现象与植被演化历史有关。

第四纪冰期时,欧洲植物受到冰期气候影响,迫使其植物由寒冷的北部向南部退缩。

当时亚洲的气候较欧洲温暖,欧洲植物也向东迁移,经西伯利亚到达我国。

与此同时,西伯利亚极地植物也随之而来,我国境内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发生了变化,它们的组成中出现了针叶树,形成了混交林。

间冰期气候转暖,欧洲、西伯利亚系统的植物向北向西回流,大部分退出东北,一部分则适应本地环境而保留下来。

同时,间冰期的气候远较欧洲暖和,又导致我国南方植物向东北推进。

这样,经过冰期与间冰期的几次反复便形成了今日植被面貌。

东北平原区由于蒙古干旱风影响,蒙古区系的植物亦随之而来。

于是东北地区便成为达乌里、长白和蒙古区系的植物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区域。

在现阶段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下,东北植被的区域分异也相当明显。

山地形成森林植被,平原出现森林草原和草原植被。

4.冻土广泛发育。

冻土是东北区冷湿环境的综合反映,同时它也影响其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季节性冻土普遍存在,冻结层冻结和融解时间,随各地气温而异。

地表开始冻结日期,兴安山地在10月下旬,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11月上旬,长白山地南部平原在11 月中、下旬。

融冻日期从3 月中、下旬自南向北逐渐融解。

土壤冻结期为4~6个月,甚至长达7个月。

冻土层厚度,除东南一隅不足lm 外,其他各地均在1m 以上。

东部山地厚1~1.5m,松嫩平原厚1.5~2.0m,大小兴安岭厚达2m 以上。

总之,从南向北冻结厚度逐渐加大,冻结时间逐渐加长。

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属于亚欧大陆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南缘地带。

其分布自西北向东南,面积逐渐缩小,厚度相应变薄。

根据多年冻土的性状,可分为三带(图9.1.2):①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带,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以满归为中心的地区,年均温在- 5℃以下。

冻土面积占该区70%~80%。

冻土层厚50~100m,平缓的山脊上形成石海,斜坡上形成石流坡、岩屑坡、倒石堆、石河等冰缘现象。

在坡脚形成冰丘及泥炭丘。

雪蚀凹地、高夷平阶地等雪蚀现象比较普遍。

②具有岛状融区的多年冻土带,分布在连续多年冻土带的东南,年均温-3~5℃,冻上面积约占50%~60%。

融区扩大到中小河流的河床及向阳山坡,它是连续多年冻土带与岛状多年冻土带间的过渡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