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元素周期表导学案沪科版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学案沪科版(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学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学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学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复习巩固】1。
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名称。
【自主回顾】一、元素周期律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回顾1~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图,总结规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的半径从上到下逐渐2.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回顾1~18号元素原子的主要化学价,总结规律同一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逐渐、最低负化合价从左到右逐渐,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1。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了解关于、、、等信息.元素周期表还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了分区。
沿着元素周期表中、、、、与、、、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虚线左侧是元素,右侧是元素.位于虚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又表现 .2。
在元素周期表中,称为周期, 称为族.3.元素周期表有个横行,也就是个周期。
周期的序数是,其中,称为短周期;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尚未填满,称为。
4。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纵列,其中第三个纵列称为Ⅷ族。
第18列由。
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合价通常为 ,因而这一族称为族.其余14个纵列,每个纵列为一族。
5。
元素周期表中第3~12列中的元素称为。
包括了大部分的元素。
所有过渡元素的单质都具有良好的。
高中化学 第三册 第九章 初识元素周期律 9.1 元素周期律学案 沪科版

元素周期律中子N同位素 (核素) 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 决定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1.微粒间数目关系质子数(Z )= 核电荷数 = 原子数序原子序数:按质子数由小大到的顺序给元素排序,所得序号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中性原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阳 离 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所带电荷数阴 离 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所带电荷数2.原子表达式及其含义 A 表示X 原子的质量数;Z 表示元素X 的质子数; d 表示微粒中X 原子的个数;c± 表示微粒所带的电荷数;±b 表示微粒中X 元素的化合价。
3.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18号元素)1.原子核中没有中子的原子:11H 。
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倍数关系。
①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4Be 、18Ar ; 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6C ;③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8O ;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10Ne ;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2倍:3Li 、14Si 。
3.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H 、4Be 、13Al 。
决定 X)(A Z 原子(A Z X) 原子核 核外电子(Z 个)质子(Z 个) 中子(A-Z)个 ——决定元素种类——决定同位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X A Z c ± d±b4.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4Be 。
5.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3Li 、14Si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3Li 、15P 。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学案2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学案2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学案2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学案2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大纲要求】必修2 主题1 物质结构基础内容标准复习要求1、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认识元素周期律。
2、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3、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元素所在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ⅣA ~ⅦA族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8-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的绝对值。
4、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感受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在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选修3 主题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内容标准复习要求注意点3.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知道元素电离能的涵义。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教案沪科版

9.2元素周期表(共4课时)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设计思想]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结果,是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它蕴含的大量规律不仅能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规律,而且更能加强学生的观察、综合、理解能力。
同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呈螺旋型上升,以及科学家的研究精神都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也是应用元素周期表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编制元素周期表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周期表的编排规则,为掌握周期表的结构打下基础。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引导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渗透。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B)(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B)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多种形式的了解并且编排部分元素的周期表,感受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观察和分析,关注元素周期表为化学的学习和研究所提供的一个很好的元素分类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关系的学习,感悟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2)通过元素周期表的不断完善,激发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等概念2.教学难点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三.教学用品:多媒体四.教学过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1:设计活动,请学生翻看书后的元素周期表,然后自己画出元素周期表的大致框架 ,通过评价,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进一步复习元素周期律,思考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2-4:发散学生思维,教师演示不同形式的周期表,学生观察思考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自己编制周期表可以课前布置,上课由学生展示并且说明理由。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元素周期律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 元素周期律学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 元素周期律学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 元素周期律学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元素周期律中子N同位素 (核素) 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 决定原电子数(Z 个):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1。
微粒间数目关系质子数(Z )= 核电荷数 = 原子数序原子序数:按质子数由小大到的顺序给元素排序,所得序号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中性原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阳 离 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所带电荷数阴 离 子: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所带电荷数2.原子表达式及其含义A 表示X 原子的质量数;Z 表示元素X 的质子数; d 表示微粒中X 原子的个数;c± 表示微粒所带的电荷数;±b 表示微粒中X 元素的化合价。
决定 X)(A Z 原子(A Z X)原子核 核外电子(Z 个) 质子(Z 个) 中子(A-Z)个——决定元素种类——决定同位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X A Z c ± d ±b3。
高中化学 第三册 第九章 初识元素周期律 9.2 元素周期表学案1 沪科版x

9.2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⑴根据元素周期律,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中,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称为,周期序数= 。
⑵元素周期表分个周期,第一、二、三周期所含的元素较少,称为周期,第四、五、六、七周期所含的元素较多,称为周期,类别周期序数电子层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短周期共18种1 H~He 23长周期4 5 6不完全周期7 Fr~112号26种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开始,逐渐过渡到族元素,最后以元素结束。
在第6周期中,从元素到元素,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为镧系元素。
在第7周期中,从元素到元素,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也十分相似,总称为锕系元素。
2.族:根据元素周期律,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中,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
由构成的族,叫主族。
完全由构成的族,叫副族。
主族族序数= 。
二.元素周期表的组成: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种周期(7个横行)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种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种周期表结构①主族(ⅠA~ⅦA共7个)族(18个纵行)②副族(ⅠB~ⅦB共7个)③Ⅷ族(8、9、10纵行)④零族(稀有气体)元素周期表中有个纵行,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符号为)、个副族(符号为),还有族和0族。
过渡元素包括,都是金属,又称。
周期表中的18列,族序数从左到右的顺序为:IA→IIA→→Ⅷ→→IIB→→ⅦA→0族。
练习:填写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 O Na Cl4号 9号 16号 18号1.碱金属元素:(1)[练习] 写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Li Na K Rb[总结] 相同点:最外层上都有个电子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依次。
(2)物理性质:相似性:①银白色(铯略带金色光泽)②质软,硬度小③密度小④熔点低⑤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递变规律①密度呈增大的趋势(钾反常,比钠小)②熔沸点依次降低关于密度的说明:⑴锂、钠、钾的密度比水。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核素导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核素导学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核素导学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核素导学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课时核素【学习目标】X的含义1、了解原子结构、同位素、核素等概念,掌握质量数和AZ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区别以及应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题的方法。
3、体会化学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重点】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辨析【难点】原子中各构成微粒间数量关系的计算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熟练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区别和联系。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利用20分钟高效完成。
I、知识准备1、什么是元素?你知道哪些元素?2、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原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3、你知道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吗?有哪些科学家作出了贡献?他们设计的原子结构模型是什么样子的?II、教材助读一、原子的构成及其表示方法1、原子的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相对质量近似为1)原子(相对质量近似为,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的。
原子核由____________和构成。
2.质量数:如果忽略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9.109×10-311。
高二化学上《9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48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想《元素周期表》是高二化学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研究物质变化和发展元素奠定基础。
元素周期表示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元素世界的“地图”,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本节课从化学史《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锲而不舍和不断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同时揭示了元素周期表中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
在探索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过程中,本着关注经历强化素养的主旨,以5个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时分析并推断出算数在周期表的位置和原子结构两者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元素的位置和结构的内在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的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编排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难点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和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创设】18世纪,科学家发现的化学元素越来越多。
一些问题随之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视频】化学史《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观看视频思考探索的真谛通过化学史,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同时了解到元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展示元素周期表问题1:观察元素周期表,思考其编排原则是什么?问题2: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的?但我们书上的元素周期表上确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其原因是什么?(提示原子结构奥秘的发现的年份)观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讨论得出:原子序数是按照核电荷数(质子数)编制的1、质子数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决定电子排布,进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相对原子质量排列是不能准确表达元素性质的3、发现元素周期的初期,人们还没有认清原子结构通过对元素周期表观察,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导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导学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导学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导学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标要求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自学解决】[方法导引]1、判断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方法:错误!比较元素的单质跟或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错误!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强弱,一般说来, 越强,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2、判断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方法:错误!比较元素的单质跟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跟氢气反应,生成的氢化物越,则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强弱,一般说来, 越强,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
钠、镁、铝三种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Na Mg Al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情况与冷水不与反应,与反应与很难反应与酸反应:比容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结论金属性:〉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来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金属性越来越。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教案1沪科版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教案1沪科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元素周期表挂图等●教学过程【引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这一百多种化学元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页的文字,回答:(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顺序?(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有什么关系?【板书】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探究】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要求: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增编排。
【投影】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
设计1:设计2: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H He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讨论】请大家讨论一下以上两种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小结】虽然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e和Mg相同,但He原子的最外层已经排满了,达到了稳定结构,而Be和Mg都没达到稳定结构,因此He的性质与Be和Mg并不相似,反而与同是达到稳定结构的Ne和Ar相似,所以将He、Ne、Ar归为一列更合理。
【讲述】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元素周期律教案沪科版

9.1元素周期律(共 2 课时)第 2 课时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设计思想 ]本节课将进一步探究元素周期律,并在上一课时的基础上,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一步归纳、提升,得出元素周期律,并理解和体会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自然过渡到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还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为下一节学习元素周期表及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做好准备。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B)。
( 2)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其实质(B)。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图标的分析,关注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图表信息进行加工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进一步树立化学学习中“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三.教学用品多媒体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学生活动:画出1-18 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1探究元素的原子示意图。
设置情景引入新课结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2 思考、讨论并分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归纳整理:课堂练习:应用律推导过元素周期律新知识解决问题程梳理概念和实质2.流程说明1情景引入:投影介绍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史实,比较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和我们现在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那个更科学,为什么?说明了什么?2请大家参考l-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上表内容,能够发现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结果填入表2)五 . 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教学引入[ 引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从而初步得出元素性质变化是有规律的。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导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导学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导学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2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导学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题目: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习目标】1、会写碱金属与氧气、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相关计算;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道结构决定性质。
2、亲自动手实验来研究机物质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用原子结构理论分析推导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3、加深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体会辩证唯物主义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重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碱金属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碱金属与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回顾Na与Cl2的性质,对旧知识进行迁移应用.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利用20分钟高效完成。
I、知识准备1、取用Na的方法,Na的保存方法。
2、钠和氯气的性质.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II、教材助读一、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2、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碱金属中除铯略带金色外,其余的都呈;它们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
碱金属的密度都比较小,熔点也都比较低,导热性和导电性也都很好。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复习课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复习课学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复习课学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九章初识元素周期律9.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复习课学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同主族元素、短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元素周期表“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会应用元素周期表。
学习过程:一、复习元素周期表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
元素周期表是由编制的。
2。
元素周期表编排的原则: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个短周期(1、2、3周期)周期(个个长周期 (4、5、6周期)个不完全周期(7周期)元素周期表主族(个) IA~VIIA写出各主族表的表示族(个副族( 个) IB~VIIBVIII族( 个) 8、9、10三个纵行零族(个 (惰性气体元素)【归纳】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周期序数=主族序数=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最高正价数|+|负价数|=【练习】1。
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曾作为我国两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 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第三周期ⅤA族 B第四周期ⅢA族C第五周期ⅢA族 D第四周期ⅤA族2。
已知某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一定处于ⅦA 族B.该元素可能是溴元素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族的涵义。
3、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4、通过分析原子序数,掌握元素间原子序数的关系
5、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培养自己阅读、总结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6、通过了解化学史,培养自己勇于创新的的品质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表示方法 【难点】掌握元素间原子序数的关系。
1
熟记。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研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在“我的疑惑”处。
查阅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历史。
3.利用30分钟高效完成。
I 、知识准备
构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数量关系
1、原子的构成:
2、数量关系:
核电荷数= = 原子
II 、教材助读
一、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及其编制
1869年,俄国化学家 将元素按照 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 的元素放在一个 ,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 =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编排规则
将 相同..的元素,按 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把 相同..的元素,按 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周期表有 个纵行。
除第 三个纵行叫做第 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一 。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 ;副族元素的族序
数后标 ,稀有气体所在纵行叫做 族。
一些族的别称:
ⅠA 称为(除氢) 元素 ⅦA 称为 元素 零族称为 元素 四、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历程
III 、预习自测
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 .提出原子学说 B .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 .提出分子学说 D .发现氧气 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核电荷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I 、学始于疑—我思考 我收获(学习基础)
1、若第ⅡA 族中,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 ,则与其同周期的第ⅢA 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2、怎样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学习建议:
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 时间分配 )
II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 合作探究(课堂探究开始)
我的疑惑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问题2:书写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按照周期表的顺序排列。
并总结出主族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问题3:元素周期表中各纵行与其族序数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针对训练】
1 A .原子的核电荷数 B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 .原子的质子数 D .原子的中子数 2.
A. 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C. 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D. IA 族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归纳总结】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推断 问题1:如何描述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问题2:在熟记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所在周期的基础上,推断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结合元素周期表进行研究。
例题:推算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问题3:在给定条件下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例题A 、B 、C 为短周期元素,他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B 、C 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A 的核电荷数的4倍,B 、C 的族序数之和为A 的族序数的2倍,则A 、B 、C
分别为:
A. Be 、Na 、Al
B. B 、Mg 、Si
C. O
、P 、Cl D. C 、Al 、P
【归纳总结】
例题1:甲、乙两元素为同周期的ⅡA 、ⅢA 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则乙元素的原子
A.X+1
B.X+8
C.X+11
D.X+25
例题2:2.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则乙的原子序数 A. x +2 B. x +4
C. x +8
D. x +18
【归纳总结】
III 、我的知识网络图—归纳总结 串联整合
短周期(第 周期)
周期: 个(共 个横行) 长周期(第 周期)
周期表
主族 个:ⅠA-ⅦA 族: 个(共 个纵行)副族 个:IB-ⅦB
第Ⅷ族 个(3个纵行) 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当堂检测】
1.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最早发现了氧气 2.不看元素周期表,回答下面问题:
(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
(2)已知某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VIA 族,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其元素符号 ,名称 。
3. 2007.3.21.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 的中文名称。
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是
4.画出下列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Na O Cl Fe 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 某主族元素的X 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X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 第六周期,第ⅡA 族
B 第六周期,第ⅣA 族
C 第七周期,第ⅡA 族
D 第七周期,第ⅥA 族
6.写出原子序数为16、55、88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一、基础巩固题
1.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 ) ①0族 ②主族 ③副族 ④第Ⅷ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
B .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前20号元素中,阳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减去1,阴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
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二、综合应用题
3.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A、B、C三元素应分别为( )
A.C、Al、P B.O、P、C l
C.N、Si、S D.F、S、Ar
4.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
三、拓展提升题
5.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所示(第七周期填满,元素种类为32):
A.18 B.32 C.50 D.64
6.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元素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
请选出各组中
元素;⑥非金属元素。
7.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