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植物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卷 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卷 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卷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 夜间在室内不宜放置盆栽花卉,这主要是因为()A. 增加了卧室内的温度B. 增加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C. 提高了卧室内的湿度D. 消耗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2. 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绿色要深,是由于()A. 上表皮比下表皮的细胞里含的叶绿体多B. 叶片下面的温度高C.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多D.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比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内含叶绿体少3.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A. 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B. 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C.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4. 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 呼吸道B. 肺泡C. 血液D. 组织细胞5.“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别是()A. 蓝色蓝色B. 蓝色黄白色C. 黄白色黄白色D. 黄白色蓝色6. 如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叶绿体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7. 甲、乙两种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0时,甲和乙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同B.光照强度为a时,乙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为c时,甲和乙合成的有机物量相同D.光照强度为d时,可表明甲更适合强光照下生长8.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9.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其中A、B、①、②、③依次为()A.叶绿体、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水B.线粒体、叶绿体、氧气、二氧化碳、水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D.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水10. 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 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 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 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11.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 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 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1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X 有机物+氧气.式子中“X”表示的物质是()A. 淀粉B. 水C. 葡萄糖D. 蛋白质13. 小明为探究植物的呼吸,做了以下实验:将新鲜的两朵康乃馨和微波炉烤干的两朵康乃馨分别用线吊在甲、乙两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放在黑色塑料袋里密封放置一昼夜。

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养分和氧气的过程。

作为生命的能量源泉,光合作用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述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和氧气的过程。

通过一个复杂的反应链,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以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1. 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光能捕捉在植物叶绿素中,存在着光合作用的关键分子——叶绿素。

当阳光照射到叶绿素时,叶绿素分子会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能量,使得叶绿素激发。

2. 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电子传递和ATP合成激发的激发态叶绿素通过电子传递链向前传递,最终将电子和质子转移到最终受体——辅酶NADP+上,形成了高能的辅酶NADPH。

同时,光合作用的反应还使得质子被推至胞间隙,形成了质子梯度。

质子梯度通过ATP合酶酶作用,将ADP和磷酸转化为高能的三磷酸腺苷(ATP)。

3. 光合作用的第三阶段——CO2固定和糖合成在这一阶段,植物通过Calvin循环中的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将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与辅酶NADPH和ATP反应,最终形成六碳的糖分子。

这些糖分子可以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进行生长和代谢所需。

三、光合作用的调节与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其中,光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光强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二氧化碳浓度不足,都会对光合作用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四、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的途径1. 叶绿素释放氧气实验通过将植物叶片置于水中,利用光照的作用,观察到气泡从叶片中产生,这是由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被释放出来。

2. 测量光合速率实验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二氧化碳摄取速率或氧气释放速率,可以间接地评估植物的光合速率,进而观察到光合作用过程的变化。

3. 叶绿素荧光测量实验利用叶绿素分子的荧光特性,可以间接地测量植物叶片叶绿素的活性和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观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变化。

第六章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苏教版 )

第六章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苏教版 )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适当减少氧气供给、降低温度或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 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农作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贮藏农产品的地方越封闭越好。 ×
在过于密闭的条件下,植物进行无氧呼吸,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2、低温、少氧等环境因素有利于延长农产品贮藏的时间。√
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情景导入
探究一: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知识回顾:光合作用反应式
探究一: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思考: 1、生产实践中人们希望通过光合作用得到怎样的结果?
室外大田增施有机肥
室外大田直接施放二氧化碳
提醒: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而适当地增加温室中 的二氧化碳浓度,会使光合作用增强。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一般是0.03%,当其增加到0.5%—0.6%时,农作物的 光合作用才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这种给农作物使用二氧化碳 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等都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 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的做法有哪些?
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
温度
氧气
细胞含水量
一般说来,中耕松土、涝田 排水,农作物根部的氧气供 应充足时,呼吸作用旺盛, 有利于根的生长和无机盐等 养料的吸收。
当贮藏种子、水果蔬菜时,适当减少氧气供给、降低温度或植 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 耗,使农作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生物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精品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第6章第3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精品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上

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呢?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水
光照
氧气 有机物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 + 水
一、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如何验证绿叶制造的是淀粉?
酒精脱色 滴加碘液,观察是否变蓝。
绿叶制造淀粉的过程需要阳光吗? 怎么证明?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氧气
材料用具:
玻璃漏斗,烧杯,试管,金鱼藻, 火柴,清水
方法与步骤:
1、取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 中,再反扣玻璃漏斗。在漏斗颈 上再反扣装满水的试管。 2、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金鱼 藻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3、待试管中的水下降一定高度后, 移出并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4、用带火星的火柴杆迅速插入试 管内,观察发生的现象。
见光部分变蓝, 遮光部分不变蓝,还是黄白色.
本实验结论是什么?
1)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
方法与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 紧,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 3、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4、把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放在 大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褪去;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 皿中,滴加碘液; 6、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火柴杆能重新燃烧起来。产生了氧气
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探究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1、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的暗处理过的叶片a 和b; 2、将叶片a放入成有少量清水的大锥形瓶 A中,叶片b放入盛有少量氢氧化钾溶液 (氢氧化钾溶液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 的作用)的大锥形瓶B中,锥形瓶口都用 切开的软木塞和棉花密闭封口,使外界 的气体不能进入锥形瓶中。

12第六章光合作用I:植物对光能的吸收与转换

12第六章光合作用I:植物对光能的吸收与转换

一 叶绿体的结构
1.形状、数量、大小
扁平椭圆形,每个叶 肉细胞有50∽200个 叶绿体。
长 4-6 μm , 厚 2-3 μm。
随物种,细胞种类,生 理状况和环境而不同
2. 叶绿体超微结构
(一)叶绿体被膜(chloroplast envelope)
•双层膜的屏障:维持相对稳定的内 部环境,控制物质的出入。
(一)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 由光引起的反应中心 色素分子与原初电子受体间的氧化 还原反应, 在光化学反应中,光能 通过反应中心色素转变为电能。
D.P.A
D.P*.A D.P+.A- D+.P.A-
电荷分离
(二)光反应中心
指植物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的 场所,它由原初电子供体、原初电子受 体等电子传递体,以及维持这些电子传 递体的微环境所必需的蛋白质组成的色 素蛋白复合体,共同组成光合作用的基 本功能单位。
为“共振转移”。
共振传递示意图
传递效率高,几乎接近100%
激发能传递到作用中心色素
在类囊体膜上天线色 素分子的排列紧密而 有序。从外到内为胡 萝卜素、叶黄素、叶 绿素b、叶绿素a。这 种排列方式有利与能 量向作用中心转移, 另一方面这种排列也 保证了能量不能逆向 传递。
三 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
(一)光化学反应 (二)光反应中心
第六章 光合作用I: 植物对光能的吸收与转换
[教学内容]
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概念; 掌握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光能的 吸收与传递、光合磷酸化的机理、 类型和意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光合作用的概述 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 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光能的吸收和传递 叶绿体中ATP的合成 光能的分配调节和光保护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件第六章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件第六章
栽培措施要保证作物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如 水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时常翻种;水稻育 秧采用湿润育种;作物的中耕松土等。
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 两者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中;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又有相互依赖、紧密相连 的关系,两者互为原料与产物,光合作用释放 O2可供呼吸作用利用,而呼吸作用释放CO2也 可被光合作用所同化。它们的许多中间产物是 相同的,催化诸糖之间相互转化酶也是类同的。
(二)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目前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普遍不高。据测算,
只有0.5%~1%的辐射能用于光合作用。低产 田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只有0.1%~0.2%,而 丰产田对光能的利用率也只有3%左右。
(三)植物群体对光能的利用
植物群体比个体更能充分利用光能。在群 体结构中,叶片彼此交错排列、多层分布,使 各层叶片的透射光可以反复地被吸收利用。
第六章 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
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二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三节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 三、光合作用的产物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一、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主要有叶龄、叶的结构和光合产物的输出等。
第二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的意义 二、呼吸作用的主要过程 三、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四、呼吸作用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 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一、呼吸作用的意义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作
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
大气含氧量通常在21%左右,当减少至5%~8%时,植物 的呼吸显著减弱。 空气中CO2浓度增高时,植物的呼吸减 弱。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一种光合成反应。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环节。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需要光能的参与,产生氧气和ATP、NADPH等能量物质。

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需要光能直接参与,利用光反应产生的能量物质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受到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酶的活性,促进光合作用进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也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光照、温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都会对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合成有机物质,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同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也是维持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来源,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为生命的延续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因此,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4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2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

244.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6章 第2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内容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1课时)教学目标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2、练习徒手切片。

3、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器官。

4、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重点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2、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器官。

教学策略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要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和时绿体,这节我们具体探究一下在植物的六大器官中哪个上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具有哪些结构及结构相适应的功能,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探究过程(一)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学生2人一组。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垂危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面玻片标本,归纳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切割方向、方法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切割,应注意什么?学生:把制好的临时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然后再把永久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进一步了解叶片的结构。

展示学生画的叶片结构图,鼓励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及结构特点。

学生:各组讨论,归纳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师引导:(1)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2)怎样区分上表皮和下表皮?(3)说明气孔的开关受什么的控制?小结:在知道了叶片的结构及功能后,让学生分组讨论:(1)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叶片的结构适于接受阳光照射的特点。

(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次备课(1)知道叶呈绿色的原因。

(2)明确光合作用的场所。

(3)会应用"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这一道理。

教师: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回答。

问题:(1)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3)在生产中你知道怎样利用"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这一原理。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目标瞭望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3.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要点集优1. 范.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什么?范.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绿色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物质是水。

2. 普利斯特来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普利斯特来的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气体成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希尔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4.英格豪斯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5.光合作用的概念是什么?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典例精点例1.下图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回答下列问题: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1]是,[2]是,[3]是,[4]是。

分析:由概念知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水是由根吸收由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的,所以3是水。

二氧化碳由叶片从空气中获得,所以1是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到空气中,所以2是氧气。

产生的有机物是由筛管向下运输到茎根的,所以4是有机物。

答案:1二氧化碳,2氧气,3水,4有机物例 2.普利斯特来的实验能说明()A.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B.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C.光合作用可以放出氧气D.光合作用需要光分析:普利斯特来的实验是用燃烧的蜡烛,活的小鼠,植物来做实验。

在实验中蜡烛熄灭,小鼠死亡都是因为缺氧,而分别与植物实验蜡烛继续燃烧,小鼠存活是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

答案:C集优导练一、基础达标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________,把_________和_________转化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中生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中生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中生物
首先,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光化学能。

这个
过程涉及到两个类型的叶绿素分子:PSI和PSII。

PSII能够捕获光能,
将其传递给电子传输链中的酶复合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光化学能。

而PSI
能够接收来自PSII的电子,将其重新激发,并将光能传递给细胞色素f
复合物,该复合物能够将电子传递给辅助色素NDH。

然后,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光化学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这个过程中,光合作用产生的高能电子将从一个酶复合物传递到下一个酶复合物,以释
放能量。

这个过程是依赖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称为光合作用的氧化反应。

这些电子最终将被用于还原NADP+,形成NADPH。

NADPH将在暗反应中用
于合成有机化合物。

此外,光合作用还会产生氧气。

在发生光化学反应时,水分子被分解
为氢离子、电子和氧气。

其中氧气是光合作用的副产品,被释放到大气中。

这也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地球上氧气含量的原因之一总结起来,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能,将其转化为光化
学能,并通过光合电子传递将光化学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这个过程中,植
物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到大气中。

这个过程不仅使植物能够生长和
发育,还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光合作用
也是地球上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
温室气体的含量。

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

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

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我们提供了氧气和食物。

但是,你知道植物是如何制造食物的吗?这就涉及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本次大班科学活动中,我们将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了解它的重要性。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简介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它是一种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的化学反应,需要光能的驱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过程之一,也是维持生命链条的关键环节。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可以总结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即:六分子二氧化碳和六分子水,在光能的作用下,转化为一分子葡萄糖和六分子氧气。

2. 叶绿素的重要性:叶绿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色素,它们能够吸收和利用光能。

叶绿素存在于叶子的叶绿体中,赋予了植物绿色的外观。

3. 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除了叶绿素外,植物还含有其他光合色素,如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并参与光合作用的反应。

三、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几个重要的因素: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度就越快。

因此,在栽培植物或种植园艺作物时,提供适当的光照是至关重要的。

2.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重要原料。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这也是温室种植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3. 温度:光合作用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四、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人类的重要性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地球上所有生物提供了呼吸所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CO2转化为O2,维持了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2. 食物的生产:光合作用是食物链的起始点。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梳理与强化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梳理与强化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梳理与强化 姓名:1.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_______是叶的只要部分。

2.叶片的结构3.叶绿体(1)叶绿体的存在:______细胞(栅栏层、海绵层)、气孔的______细胞中;生命力旺盛的绿叶细胞中,叶绿体数量较_____。

(2)叶绿素:在_______中,绿色,能吸收________,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

叶绿素只有在____下才能形成。

________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选择题1.普利斯特莱实验不能说明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C.蜡烛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2.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B.栅栏组织中的叶绿体比海绵组织多C.叶绿体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D.叶绿体含有的绿色色素叫叶绿素 3.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脱去绿叶中叶绿色的是4.下列哪项不进行呼吸作用A.萌发的种子B.为萌发的种子C.煮熟的种子D.新鲜的叶片 5.新鲜水果用保鲜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包裹后可以 A.不让水分散失 B.阻挡细菌进入 C.减少水果果皮损伤 D.抑制呼吸作用 6.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是A.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了一种思路B.为人民储存粮食指明了路径C.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D.增大了大气中的湿度 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①食物来源 ②空气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8.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 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该实验可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9.绿色植物散失水分以及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A.叶肉细胞 B.上表皮 C.下表皮 D.气孔 10.构成植物叶片的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①叶肉细胞 ②保卫细胞 ③无色素的叶表皮细胞 ④叶脉中的筛管细胞 A. ① B.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第8题图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 叶肉 叶脉 ______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角质层,主要起保护作用,防止水分过渡散失 ______细胞——成对存在,中间有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植物绿色叶片中哪些结构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肉中叶的是栅绿栏色层植和物海绵进层行、光表合皮作中的保卫细胞 用的主要器官
除叶片外,植物还有那些结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幼嫩茎的表皮细胞和绿色果实的表皮细胞
PART 02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绿素的形成及生产实践应用
答:1.减少水分散失; 2.保护叶片不受细菌和真菌的侵害; 3.防止过度日照对叶片的损害。
叶肉 位于上表皮与下表皮之间,一般分为栅栏层和海绵层。
栅栏层与海绵层的比较
栅栏层
位置
靠近上表 皮
细胞形状 圆柱形
细胞排列 方式
整齐,状 似栅栏
含叶绿 体的量
1、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1)表皮位于叶片最外层,分别为①_上__表__皮____、④_下__表__皮____。 (2)叶片是由__表__皮_____、___叶__肉____、__叶__脉_____三部分组成的。 (3)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⑤__气__孔_____,它是由肾形的⑥保__卫__细__胞___构成 的。 (4)叶肉是由②_栅__栏__层____和③_海___绵__层___构成的,其中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结 构即_叶___绿__体___。在叶肉细胞之间有⑦__叶__脉_____。
为什么叶绿体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叶绿体中含有 叶绿素
叶肉细胞
叶绿素
叶绿素 能吸收光能
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保卫细胞
叶绿体 是绿色植
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 所
叶绿素的形成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需要光 叶绿素只有在 光 下才能形成

最新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最新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共1课时。

主要内容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探究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教学。

本节内容的学习为下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实质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植物基本层次结构中的细胞组织器官,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组成,但是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不是很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大概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但是具体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光合作用如何进行,学生没有掌握。

因此学生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本节内容。

为学习下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做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经典实验的探究,认识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经典实验的方法及结论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并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模拟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前人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发现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并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过程的艰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植物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并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难点:通过探究发现过程,建构光合作用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有关图片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1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现1. 范·海尔蒙特2. 普利斯特莱3.后来科学家二、植物的光合作用 1. 概念2.意义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光照叶绿体制造有机物、提供能量、提供氧气课后反思:。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2.掌握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3.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三、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1.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来完成的。

光合作用的基本方程式是:6CO2+6H2O+光能→C6H12O6+6O2这个方程式揭示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其中,CO2是从空气中吸收的,H2O来自土壤和植物的根系,光能来自太阳。

植物将CO2和H2O转化为C6H12O6,然后产生氧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这个转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光反应和暗反应。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光合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

类囊体中存在有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b、c、d、f、等离子体细胞全色素和类胡萝卜素。

类囊体中的光合色素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从而提供所需的能量。

其中,叶绿素a和b是光合色素的主要成分,可以吸收蓝色和绿色光,而不吸收绿色光。

3.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是人类和动物所需要的气体。

此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氧气浓度。

另外,光合作用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对于维持土壤健康、调节水分和温度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过程,并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六、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讲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3.讲解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4.测验环节:通过测验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六章 光合作用(I)-2

第六章 光合作用(I)-2

②质醌(质体醌,PQ):
PSⅡ反应中心的末端电子受体;
PSⅡ复合体- PQ -Cytb6f复合体;
还原态的质体醌在膜内侧把电子传 给Cytb6f,氧化时把H+释放至膜腔, 这样造成了跨膜的质子梯度,从而 可推动光合磷酸化的进行。
③Cytb6f复合体:
功能是催化质体醌(PQH2)的 氧化和质蓝素(PC)的还原。
• 高等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 水是光合作用中电子的最终供体。
• 水的光解放氧是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一 部分。
• PSI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非垛叠区。
• ATP是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的最终电子 受体。
第五节 光能的分配调节和光保护
光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不平衡会降低光合作用 的效率,而多余的光照更会造成光系统的破坏, 因此光能向光系统输送的多少和在两个光系统 间的分配比例都是受到精细地调控的。捕光色 素蛋白LHCII的磷酸化与光合蛋白复合体在类囊 体不同区域间的移动在光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 分配中起重要的作用。
质子动力
ATP合成酶
ATP的合成
膜内H+高于 膜外的H+
向外扩散 的趋势
H+
只能通过ATP合成酶的CF。形成的 通道越过膜,H+经过CF1进入基质。
由CF1用来将ADP和Pi合成ATP
跨膜质子梯度的建立:
• 光解H2O,释放O2 ,产生H+留在 类囊体腔内。
• 经PQ穿梭将H+从基 质转移至类囊体腔内。
原初反应
吸收、传递光能

光化学反应
全部的叶b 大部分叶a 全部的类胡萝卜素
P680 P700
光化学反应:由光引起的反应中心
色素分子与原初电子受体间的氧化还 原反应, 在光化学反应中,光能通过 反应中心色素转变为电能。

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关键步骤:光能捕捉和光化学反应。

在光能捕捉阶段,叶绿素分子吸收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激发态。

这些能量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随后通过光能传递链传递能量,最终达到反应中心。

同时,水分子还被分解为电子、氧气和氢离子。

光化学反应阶段发生在反应中心。

激发态叶绿素分子的能量被用于驱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光合作用的核心反应——光化学还原和光化学氧化。

光化学还原产生的电子被用于合成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辅酶NADP+还原型),这些物质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能量和还原力来源。

而光化学氧化则是通过将电子从反应中心传递到电子接受者来产生氧气。

总的来说,植物光合作用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还原力,同时释放氧气。

这个过程是植物生长和发展所必需的,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学案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学案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部位
光照条件
有无光都能进行
气体交换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有机物变化
能量变化
贮存能量
(三)课内达标,小组内讨论呼吸作用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1、下图表示叶的平面结构和叶在夏季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曲线a表示的生命活动是,该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主要在图中[ ]和[ ]。
一、课前准备:预习内容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2、呼吸作用是通过细胞中的,将体内的分解,产生了和。并释放出。
3、呼吸作用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供利用。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
目的:
器材:
过程:
现象:
结论
4、请完成下表
内容
五、课后反思
(修正栏)
丁沟中学七年级生物科目导学案(总:)
课题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东山
审核人
张东山
上课时间
2013年12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二氧化碳能免使农作物增产;温度和氧气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果蔬保鲜
2.能力目标: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在瓜苗长齐后,瓜农采取了“间苗、定苗”措施,使瓜苗疏密合理。这样做的意义是。
(3)在西瓜开花期间,瓜农老王把一些雄花的花蕊取下来去触碰雌花的花蕊;瓜农老李则在瓜田里放养了大量蜜蜂。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花的,提高结果率。其中瓜农老王的做法实际上是在进行。

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七年级⽣物绿⾊植物的光合作⽤和呼吸作⽤第六章绿⾊植物的光合作⽤和呼吸作⽤【知识梳理】⼀、植物光合作⽤的发现1、光合作⽤:绿⾊植物通过叶绿体,利⽤光能,把⼆氧化碳和⽔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光合作⽤的发现(1)范·海尔蒙特的柳树栽培实验说明植物⽣长需要⽔。

(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光合作⽤可以释放氧⽓。

⼆、植物光合作⽤的场所1、叶⽚的结构表⽪:两层,分上表⽪和下表⽪。

上表⽪⽓孔较多,下表⽪⽓孔较少。

保护作⽤。

叶⾁: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包括海绵层(下层,叶绿体较少)和栅栏层(上层,叶绿体较多),因此叶⽚呈绿⾊。

叶脉:内含导管和筛管,输导⽔、⽆机盐和有机物,⽀持叶⽚。

2、⽓孔组成:中间的⽓孔腔和两边的保卫细胞。

作⽤:是叶⽚与外界环境进⾏⽓体交换的门户。

3、叶是光合作⽤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的场所。

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提供能量。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呈现绿⾊的原因。

光是植物进⾏光合作⽤的能量来源。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菜遮光⽣长⽣产⾲黄)。

三、植物光合作⽤的实质1、光合作⽤制造淀粉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取材——暗处理——遮光——取叶——脱⾊——漂洗——滴碘液——冲洗——观察注意事项:(1)暗处理的⽬的是将叶⽚内储存的有机物耗尽。

(2)脱⾊是使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1)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产⽣氧⽓实验结果:带⽕星的细⽊条插⼊试管内能重新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产⽣了氧⽓。

地球⼤⽓中的氧⽓主要来⾃于绿⾊植物的光合作⽤。

3、光合作⽤需要⼆氧化碳。

⼆氧化碳+⽔有机物+氧⽓四、植物的呼吸作⽤1、呼吸作⽤的实质细胞利⽤氧,将有机物分解成⼆氧化碳和⽔,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

呼吸作⽤是⽣物体的共同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教学内容:光合色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的主要机理光呼吸、C3 与C4 植物的生理特征差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重点和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主要机理光呼吸C3 与C4 植物的生理特征差异光强和CO2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难点:光合作用的机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师多媒体讲授,动画讲解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CO2和H2O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O2的过程。

地球上一年中通过光合作用约吸收2.0×1011t碳素,合成5×1011t有机物,同时将2×1021J 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5.35×1011t氧气。

光合作用意义:1、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3、维持大气O2和CO2的相对平衡。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巨大的把太阳能转变为可贮存的化学能的过程,也是规模最巨大的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和从水中释放氧气的过程。

它是生物界获得能量、食物以及氧气的根本途径,所以被称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因此,没有光合作用也就没有繁荣的生物世界。

绿色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第一节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一、叶绿体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细胞器。

1、形态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大多呈扁平椭圆形,每个细胞中叶绿体的大小与数目依植物种类、组织类型以及发育阶段而异。

一个叶肉细胞中约有10至数百个叶绿体。

(图4-2)2、基本结构叶绿体是由叶绿体被膜、基质和类囊体3部分组成①被膜:由2层单位膜组成,被膜上无叶绿素,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光合作用的微环境。

②基质:指被膜以内的物质。

基质是进行C同化的场所,它含有还原CO2的全部酶系,因而在基质中能进行多种多样复杂的生化反应。

③类囊体:是由单层膜围起的扁平小囊。

分为基质类囊体(基质片层)和基粒类囊体(基粒片层)2类。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C反应两大阶段,由于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称类囊体膜为光合膜。

3、类囊体膜上的蛋白复合体类囊体膜上含有由多种亚基、多种成分组成的蛋白复合体,主要有4类,它们参与了光能吸收、传递与转化、电子传递、H+输送以及ATP合成等反应。

光系统Ⅰ(PSI)光系统Ⅱ(PSⅡ)Cytb6/f复合体(细胞色素简称Cyt)ATP酶复合体(ATPase)二、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的反应中吸收光能的色素称为光合色素。

1、光合色素的类型主要有3种类型: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

①叶绿素高等植物叶绿素主要有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两种。

叶绿素不参与氢的传递或氢的氧化还原,而仅以电子传递(即电子得失引起的氧化还原)及共轭传递(直接能量传递)的方式参与能量的传递。

②类胡萝卜素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含有两种色素,即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功能为吸收和传递光能,保护叶绿素。

③藻胆素是藻类主要的光合色素,仅存在于红藻和蓝藻中,具有收集和传递光能的作用。

由于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吸收的光能能够传递给叶绿素用于光合作用,因此它们被称为光合作用的辅助色素。

2、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①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当光束通过三棱镜后,可把白光(混合光)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7 色连续光谱。

如果把叶绿体色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间,就可以看到光谱中有些波长的光线被吸收了,光谱上出现了暗带,这就是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图4-6)叶绿素对黄橙光吸收较少,其中尤以对绿光的吸收最少,所以叶绿素的溶液呈绿色。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最大吸收带在的蓝紫光区,不吸收红光等长波光。

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最大值在橙红光部分,藻红蛋白在绿光、黄光部分。

②光合色素的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叶绿素荧光现象。

(图4-7)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后,就由最稳定的、能量的最低状态的基态上升到不稳定的高能状态——激发态。

叶绿素分子有红光和蓝光2个最强吸收区。

如果叶绿素分子被蓝光激发,电子跃迁到能量较高的第二单线态;如果被红光激发,电子跃迁到能量较低的第一单线态。

但是,色素分子的激发态极不稳定,几乎立即变回为基态。

从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就称为荧光。

对光合作用有效的是红光,所以起作用的是第一单线态。

第二单线态储藏的能量虽然比第一单线态多得多,它得转变为第一单线态后才能在光合作用中起作用,那部分多余的能量就转变为热能向周围散发。

色素吸光的实质是色素分子中的1个电子得到了光中的能量,叶绿素吸收光就是因为它结构中的1个电子被光子激发,于是这个电子从能量最低的基态进入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成为1个激发态的电子(高能电子)。

因此,叶绿素分子吸收光的那一刹那,光子的能量已经转变为电子的能量,即变成了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光合作用是能量转化和形成有机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吸收光能并把光能转变为电能,进一步形成活跃的化学能,最后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藏于碳水化合物中。

根据能量转变的性质,将光合作用分为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1. 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成电能。

——由原初反应完成;2. 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

——由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3.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由碳同化完成。

第1、2两个步骤基本属于光反应,第三个步骤属于碳反应。

第二节原初反应原初反应是指光合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

原初反应速度非常快,可在皮秒(ps,10-12s)与纳秒(ns,10-9s)内完成。

一、光合色素根据功能来区分,类囊体膜上的光合色素可为2类:1、反应中心色素种类: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分子属于此类。

特性:具有光化学活性,既能捕获光能,又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称为“陷阱”)。

位置:存在于光化学的反应中心里。

2、聚光色素(天线色素)种类:绝大多数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 、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属于此类。

特性: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把吸收的光能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

位置:聚光色素位于光合膜上的色素蛋白复合体上。

若干个聚光色素分子所吸收的光能聚集于1 个反应中心色素分子而起光化学反应。

二、光化学反应当波长范围为400~700nm 的可见光照射到绿色植物时,天线色素分子吸收光量子而被激发,大量的光能通过天线色素吸收、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引起光化学反应。

1、反应中心原初反应的光化学反应是在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进行的。

反应中心是发生原初反应的最小单位,包括: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原初电子供体)——是光化学反应中最先向原初电子受体供给电子的。

原初电子受体——指直接接收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传来电子的电子传递体。

几种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

2、光化学反应原初反应的光化学反应实际就是由光引起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与原初电子受体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可用下式表示光化学反应过程:P·A→ P*·A → P+·A-原初电子供体(反应中心色素)(P)吸收光能后成为激发态(P*),其中被激发的电子移交给原初电子受体(A),使其被还原带负电荷(A-),而原初电子供体则被氧化带正电荷(P+)。

这样,反应中心出现了电荷分离。

原初电子供体失去电子,有了“空穴”,成为“陷阱”,便可从次级电子供体那里争夺电子来填补,于是反应中心色素恢复原来状态(P),而次级电子供体却被氧化。

这一过程在光合作用中不断反复地进行,从而推动电子在电子传递体中传递。

第三节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一、光合电子传递原初反应使光系统的反应中心发生电荷分离,将光能→电能,产生的高能电子推动着光合膜上的电子传递。

电子传递的结果,一方面引起H2O的裂解放O2以及NADP+的还原;另一方面建立了跨膜的质子动力势,启动了光合磷酸化,形成ATP。

这样就把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1、光系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有2个光系统,依照其发现时间的迟早,分别称为PSⅠ和PSⅡ。

① PSⅠ颗粒较小,直径为110埃,存在于类囊体膜的外侧。

光化学反应的主要特征是NADP+的还原。

当PSⅠ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P700)吸收光能而被激发后,把电子传递给各种电子受体,经Fd(铁氧还蛋白),在NADP 还原酶的参与下,把NADP+还原成NADPH。

反应中心色素P700 中的P 表示色素,700 是指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

② PSⅡ颗粒较大,直径为175埃,存在于类囊体膜的内侧。

光化学反应主要特征是水的光解和放氧。

PSⅡ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P680)吸收光能,把水分解,夺取水中的电子供给PSⅠ。

2、电子和质子的传递所谓光合链,是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现在较为公认的是由希尔(1960)等人提出并经后人修正与补充的“Z”方案(“Z” scheme),即电子传递是在PSⅠ和PSⅡ串联配合下完成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排列,使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Z”形(图4-11)。

① PSⅡ复合体生理功能:是吸收光能,使水裂解释放氧气。

原理:每释放1个O2需要从2个H2O中移去 4 个 e-,同时形成 4 个 H+。

结果:水中的O2被释放;电子传递至质体醌;H+进入类囊体腔中,提高了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

②质体醌(PQ)在膜中含量很高,约为叶绿素分子数的5%~10%,故有“PQ库”之称。

能在类囊体膜中自由移动,转运电子与质子。

③ Cyt b6/f复合体Cytb6/f复合体是连接两个光系统的中间电子载体系统,含有Cytf、Cytb6、Rieske铁-硫蛋白(〔Fe-S〕R)。

Cytf和Cytb6:是2个电子传递循环剂。

(Fe-S)R:催化PQH2的氧化和PC的还原,并把质子从类囊体膜外跨膜转移到膜内。

④质蓝素(PC)是位于类囊体膜内侧表面的含铜的蛋白质,它通过铜离子的氧化还原来传递电子。

⑤ PSⅠ复合体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强的还原剂,用于还原NADP+,实现PC到NADP+的电子传递。

⑥铁氧还蛋白(FD)和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FNR)Fd和FNR都是存在类囊体膜表面(类囊体膜膜外侧)的蛋白质。

Fd是通过铁离子的氧化还原传递电子的。

FNR是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氧化酶,接收Fd传来的电子和基质中的H+,还原NADP+为NADPH。

NADPH留在基质中,用于光合碳的还原。

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是——质体醌(PQ)、细胞色素(Cyt)b6/f复合体、铁氧还蛋白(Fd)和质蓝素(PC)。

其中以PQ 最受重视,因为它既可传递电子,也可传递质子,在传递电子的同时,把H+从类囊体膜外带入膜内,在类囊体膜内外建立跨膜质子梯度,推动了ATP 的合成。

光合链中的PSI、Cytb6/f和PSI在类囊体膜上,难以移动;而PQ、PC 和Fd 可以在膜内或膜表面移动,在三者间传递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