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的技能,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4、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感受探究带来的快乐;2、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3、探讨对实验的改进,对实验进行反思,达到对思维品质的升华4、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及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光合作用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建立光合作用的模型,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选择实验材料等规则,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从光合作用的实验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
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联系实际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VR技术展示地球,问陆地为什么大部分呈现绿色?(同学们自由发挥)有绿色植物,可以说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没有绿色植物,也就没有我们的现在,那么它是如何制造有机物的?它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一来解决,下面就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活动 2【活动】【自主学习】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法步骤: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___________________处一昼夜。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教学设计-2020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拓展实验、继续探究、构建光合作用概念绿叶细胞的哪个部位产生了有机物?继续用银边天竺葵重复上面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照光的圆片A、B中,圆片A位于叶片的银边部位,由于缺乏叶绿体,无法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滴加碘液不变蓝;B圆片部位含叶绿体,滴加碘液变蓝的现象。
得出叶绿体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场所的结论。
归纳分析以上两个实验现象,得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照,产物是淀粉。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光合作用概念。
引导学生继续分析拓展实验现象,得出叶绿体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场所的结论。
在设计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光合作用概念。
有机物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作用是什么呢?观看视频认识由根吸收的无机物经导管从下向上运输至全身各处细胞,由叶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从上向下运输至全身各处细胞。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直至整个植物体。
提问:动物细胞能制造有机物吗?它的有机物哪里来的?明确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构建植物体。
问题引领帮助学生认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可以养育其它生物。
认同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结总结回顾,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光合作用概念,认同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仅构建自身,而且养育其它生物。
2、习题反馈通过判断和分析说明,深入理解知识,同时尝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将零散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学以致用,通过反馈练习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作业或实践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光对绿色植物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呢?你可以就“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这个问题进行探究,请写出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及预期效果。
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自主探究的能力。
《带三单元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作为有机物制造者的角色。
学生应能够:1. 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了解光合作用中光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
3. 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有机物制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原理以及其在生物圈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准备关于绿色植物和光合作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收集相关案例和实验材料,以便在课上进行互动式学习。
课中准备:准备好教学PPT,包括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及其意义等内容;准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学生观察绿色植物结构。
课后准备: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以增强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堂开始,教师首先以一段引人入胜的短片或图片展示,展示绿色植物在阳光下的生长状态,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的课程内容打下基础。
二、新知讲解1. 概念导入介绍绿色植物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强调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2. 细节解析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水的分解、二氧化碳的固定以及有机物的合成等步骤。
让学生了解每一步的作用及其对整体过程的贡献。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比如,介绍某些特定种类的植物如何利用特殊的光合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三、互动探究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掌握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关系。
6.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1)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表、动画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强调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加深对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5.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2.新课内容:讲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包括概念、过程、意义等,结合叶绿体的结构、功能进行讲解。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制造有机物的过程。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鼓励学生为保护绿色植物做出贡献。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过程中,可能缺乏系统、严密的思维方法。
3.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需要教师激发和引导。
4.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合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日益浓厚,对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光合作用这一抽象的概念和过程,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学情: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a.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是如何被绿色植物捕获并转化为化学能的?
b.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二氧化碳和水?
c.光合作用对生物圈有什么重要意义?
2.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光合作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及意义。
2.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为生物圈提供物质和能量。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备课时间:11、25授课时间:11、2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能力目标: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遵守科学的操作规范,理解科学的严谨性【教学习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重点】①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
【难点】②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师: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各种材料用具;提早栽培好天竺葵;课前 1~2 天组织学生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学生:在老师组织下对天竺葵(或蚕豆)进行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照射几小时;尝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老师指导下按小组分别对叶片进行暗处理和部分遮光照射。
【教学过程】【导入】过去,我总认为只有人和动物才有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呼吸的,那你们的观点呢?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再就是,我们每天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是为了补充我们生长发育及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
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那么多的有机物,除了供给我们外,对于它自己来说,还有哪些用处呢?你们能不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利用自己的感受、想法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及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新授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 人小组在实验小组长带领下做实验。
指导学生实验,并提示注意事项。
参与小组讨论,对学生的大胆设计予以肯定,并进行适当启发、引导,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二、分析实验结果各实验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讨论分析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出示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组织讨论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启发学生找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知道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掌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理解这一过程对生物圈的意义。
3.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如光照、二氧化碳、水等。
1.对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相关知识点。
2.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3.在团队合作中,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合作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
将光合作用的知识点进行分解,按照“现象—原理—应用”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
3.实践探究,加深理解:
设计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
4.知识整合,提高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整合到一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多元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采用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光照、二氧化碳、水等。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1.滴加碘液后,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的部分分别出现什么现象? 2.分析得到上述现象的原因。 (三)实验结论: 1.光合作用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
将实验拓 展到植物在生 物圈中的地 位,对学生进 行情感价值观 的教育。
教案 光合作用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___________小组 时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一)实验步骤:(写出每一步骤的关键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5/5
出建议和要 求。
思维理解科学 原理,并在总 结实验现象的 基础上,进一 步认识现象背 后的本质问 题。
(2)有机物的奥 秘在于其中储存着能 量。 (3)叶绿体是能 量转换器等。 引导学生得出重 要概念。 7.作业布置,让 学生调查收集资料: (1)调查家庭中 常吃的植物性食物有 哪些? (2)从营养价值 的角度分析它们? (3)这些食物属 于植物结构层次的那 一层级? (4)植物主要储 藏有机物的组织是哪 种组织?这种组织的 细胞可能具有什么特 点? (5)图表资料分 析: 植物细胞各部分 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 是有机物还是无机 物?这说明什么问 题? (6)资料拓展: 年轮的形成与植物个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docx
介绍实验步骤和思考每个步骤的原因。为了节省时间,提前做了实验的第一至第三个步骤。
用规范的步骤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和激发学习热情。
4、学生开始实验,进行脱色处理。
由于时间会比较长,利用这个时间来分析解答问题。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借鉴他人的长处和优点,也有利于表达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发现学生的创新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外拓展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思考后回答
思考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清楚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以及在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在完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采取了复习、师生提问、思考分析、学生阅读、小组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总结、练习的方法来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另外,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将深入到学生中,加强各学习小组的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指导,参与学生疑难问题的讨论。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学习中能找到成就感,增进同学间的情感。
(3)、使叶片脱色而酒精溶液变绿。
(4)、酒精才能溶解叶绿素
(5)、酒精易燃
巩固刚学习的重点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比较法、归纳法等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四)小结
小结及巩固练习: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必背知识;出示巩固练习题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必背知识做笔记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2020年XX市初中教师职务培训
教学设计
学校
实验学校
科目
生物
设计者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提出问题:你认为植物之所以被称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问题:原因是植物能制造有机物。
引起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的?植物制造有机物需要有什么条件吗?
为什么植物能制造出有机物就是生产者?这其中的奥秘藏在哪里呢?
明确方向: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针对这个实验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情感态度目标
1.认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2.养成科学探究的生物学素养。
3.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的方法。
2.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尝试独立设计探究实验。
二、教学难点
1.尝试独立设计探究实验。
四、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法、小组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
实验、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媒体准备:PPT课件
2.实物准备:探究实验的相关器具和材料每组一套:普通天竺葵、银边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灯、实验瓶装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三角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主旨是构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学生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就了解到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且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本章通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重点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探究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上述内容既是本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核心内容,也是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基础。同时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验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淀粉,并进一步从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的角度,阐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同时为建立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打下认识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学习目标:1、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作用。
2、参与技能训练,发展推理能力。
二、自主学习(一)、有机物用来建造植物体1、从细胞水平来看: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除了和少量的以外,主要是。
举例: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是有机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也是有机物。
2、从器官水平来看:种子的成分大部分是,有些植物的和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的来源。
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文,思考:有机物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从细胞、组织、器官三个层次加以阐述。
2、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
先阅读下面的资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他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
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
如果把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
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3)、如果给你若干新鲜的韭黄幼苗,两个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一个黑色塑料袋和一个透明塑料袋。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4)、请你预测实验现象:。
(5)、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四、达标测试1、用盆栽天竺葵、照片底片、大头针、酒精、碘掖、酒精灯等,在天竺葵叶上印一照片,其基本制作过程是:(1)(2)用一照片底片叶片。
(3)照光。
(4)取下照片底片后,摘下叶片放在酒精中。
(5)用清水漂洗叶片。
(6)在叶片上滴加,在叶片就会显现照片。
2、西瓜表皮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往往呈现黄色,原因是接触地面的部分()A、见不到阳光B、得不到氧气C、没有叶绿体D、得不到二氧化碳3、绿色植物通过哪个过程制造有机物()A生长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4、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试剂是()A、酒精B、碘液C、龙胆紫溶液D、石灰水5、导管和筛管都是植物体内的运输器官,他们运输的物质各是什么?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前旗四中张明霞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第三单元第四章的内容。
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先通过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本课光合作用实验是整个中学生物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材编排及知识结构中对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有着重要的知识铺垫作用。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浓厚,对光合作用已有初步认识,“淀粉遇碘变蓝”、“对照实验”等知识也有了解。
他们普遍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活跃,但对事物的理性分析和总结能力不强,而且本课所涉及的一些化学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仍有较大难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学难点: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步骤的设计。
四、教学准备教学演示资料:教师自制PPT实验材料用具:黑暗处理一昼夜的天竺葵、黑纸片若干、曲别针若干、95%的酒精、稀碘液、50 ml小烧杯、200 ml大烧杯、小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黑塑料袋五、教学过程:六、板书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实验现象:遮光不变蓝,不遮光变蓝。
结论:(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七、教学反思:上课的前两周我当学生,先做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做了两天才出现实验的现象。
上课时40分钟不可能完成,我就在课前邀请一五班的几位同学提前开始做实验,并把他们实验的过程拍照,又做在课件上,这样上课时同学们做的就是其中的一些环节,节省了时间,另外上课的班一看一五班的照片,学生就好理解这节课了。
这样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设计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学习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学习重点: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2、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即对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理解学习难点:对照实验的设计学习过程设问导读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5、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6、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7、绿色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巩固练习1、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C)A、溶解淀粉B、将淀粉煮熟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A)A、消耗叶片中的淀粉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应是(A)。
A、④⑤⑥③⑦①②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①用清水漂洗叶片②向叶片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掉碘液③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④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起来⑥叶片在光下照射几小时⑦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4、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证明了(B)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5、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D)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种子植物D、所有绿色植物6、某同学于6月份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探究活动:从上午8时开始,在同一植株的相同位置上,每隔5小时摘取一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优秀教案设计
2. 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3. 尝试设计探究实验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并验证相关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4.通过实验的分析设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放式
导入
2.学生分析
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生活认识,知道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的吗》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的具体内容是不太清楚的。而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更是不甚了解。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明确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二、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小结实验过程
引导学生按步骤实施实验——隔水加热
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讨论,相互释疑
等叶片变成黄白色,引导学生漂洗叶片,滴加碘液。
等待叶片变色过程中,进行小反馈练习
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交流。
见光部分:变蓝
不见光部分:不变蓝
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介绍探究目的
在盛有液体的试管中加入碘液,通过液体变蓝,判断液体是淀粉液。
回答设置对照试验验证,变量是光。
清点实验用品
学生针对预习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提出质疑(例如:为何暗处理?为何用酒精?等等)
小组长按照安全操作步骤,带全组成员分工合作,安装试验装置,进行隔水加热
小组讨论释疑、交流
漂洗、滴加碘液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1课时)教案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实验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实验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学难点】1.运用实验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蒜黄和蒜苗是亲兄弟吗?为什么蒜黄是黄色,而蒜苗是绿色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除了蒜黄和蒜苗外,我们常吃的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绿色植物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忆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作用。
巩固旧知。
通过回顾生产者的作用,引出课题。
【总结点题】绿色植物是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所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所以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环节二讲授新课: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自主学习】那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的,制造的有机物又是什么呢?请学生阅读教材P116-11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引导学生回忆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针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请你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
提出问题1: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作出假设1:绿叶能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
学生可能提出问题见左侧。
以提出问题2为例分析这个探究实验的整体过程。
提出问题2: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吗?作出假设2: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提出问题3: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吗?作出假设3: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2和作出的假设,分析制定实验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制定计划。
【小组展示】教师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展示。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新部编本3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课设计教课目的( 一) 知识目标1、简述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说明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说明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 二) 技术目标运用实验方法查验绿色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三 ) 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爱惜绿色植物的感情。
教课要点1、说明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试试独立设计研究实验。
教课难点运用实验的方法查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课准备教课演示资料:教师自制PPT,网上下载的有关视频。
实验资料器具:黑暗办理一日夜的天竺葵、黑纸片若干、曲别针若干、95%的酒精、稀碘液、 50ml小烧杯、 200ml 大烧杯、小培育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黑塑料袋 ( 以上资料每组一套 ) 。
教课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 一 ) 新课1、以学生每日必吃的米饭、馒头为回答下列问题:导入例,指引学生剖析食品的主要营养成植物是经过什么作用分以及这些食品与植物的关系。
制造有机物的?生动形象,联系2、让学生回想旧知识绿色植物在生实质,激发兴趣。
态系统的构成中饰演什么角色;绿色植物为何是生产者;( 二 ) 新课导入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教课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指引学生思虑上述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2、引出实验讲:一颗小小的玉米幼苗,能够结出多个玉米棒子,上边挂着一粒粒玉米指引学生渐渐形种子。
它们是怎么生长起来的?白日成的研究思想意黑夜周而复始,植物静静地待在那识和习惯,能从里,它们主假如在白日生长仍是在夜屡见不鲜的生活晚生长呢?现象发现科学的3、进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实质。
六年级生物下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教学设计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课本内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绿色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养成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
4.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讨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加深对光合作用知识的理解。
3.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汇报。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有关光合作用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绿色植物,了解它们的光合作用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3.探究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与同学组成小组,共同探讨以下问题:如何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光合作用原理?
(2)撰写探究报告,包括研究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要求不少于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生活认识,知道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的吗》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的具体内容是不太清楚的。而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更是不甚了解。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明确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播放微课视频:实验操作过程
自主探究
探究质疑
记录现象
探究小结
引导学生按步骤实施实验——隔水加热
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讨论,相互释疑
等叶片变成黄白色,引导学生漂洗叶片,滴加碘液。
等待叶片变色过程中,进行小反馈练习
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小组长按照安全操作步骤,带全组成员分工合作,安装试验装置,进行隔水加热
学生针对预习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提出质疑(例如:为何暗处理?为何用酒精?等等)
小组讨论释疑、交流
漂洗、滴加碘液
做有关练习题,交流答案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在学案上如实记录。交流结果。
小结实验结论:
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的条件
手机等录制、拍摄学生操作过程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小结答案
(2)通过独立探究,激发创新意识,增强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课意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善于动脑解释、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拓展提升、设计实验。因此我利用了多方面信息技术融合:PPT课件、视频、实物展台、微课、照相机等。
展示实验材料用具
带学生回顾课前预习内容;
播放微课视频
引导学生小结实验过程
介绍探究目的
在盛有液体的试管中加入碘液,通过液体变蓝,判断液体是淀粉液。
回答设置对照试验验证,变量是光。
清点实验用品
小组长代表介绍课前准备过程
学生交流课前预习的实验步骤,并进行概括小结
PPT图片展示实验用品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预习答案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探究
播放视频:植物争取阳光
质疑:植物为什么想法设法争取阳光?
思考,跃跃欲试、回答。
播放视频“植物争取阳光”
引导探究
让学生介绍探究目的
引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粉液中加入碘液),确认检验淀粉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需要设置对照试验。
在导入环节,运用视频《植物争取阳光》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争取阳光的原因。
多处使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答案及设计的实验。展示同学们手工绘制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反思学到了什么。
利用微课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避免发生危险。
利用虚拟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已有的实验基础上拓展设计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等。
PPT课件贯穿始末,将各种技术融合成整体,提高整堂课的整体感和流畅。
回顾整理这堂课的收获
利用虚拟实验进行实验设计;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小结答案及光合作用及相关实验概念图
PPT展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训练提升
做训练提升二、交流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案
七、教学特色
整堂课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此课前下发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小组成员课前做好实验前期准备——将天竺葵暗处理、遮光等。将本实验改成分组实验放手让学生做。让其体会实验的过程及设计时的严谨,便于后面进一步拓展设计实验。
探究继续
汇总概念
课堂小结
清点收获
质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引导学生复习能量转换器
引导学生汇总光合作用概念
合作探究,设计对照试验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银边天竺葵)
回顾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利用今天所学内容和以前的知识汇总光合作用概念,完成填空。制作光合作用与相关实验概念图。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内容的延伸、拓展。讲述的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禁养育了自身,还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这部分内容的叙述是以学生已经的关于食物链、食物网知识作为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帮助学生认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前面学习植物的叶绿体和叶片结构的知识为本节课作了知识的铺垫,通过本章的学习也为下一章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奠定基础。
教学主题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这一章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是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对这一概念主要是通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来使学生认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邮寄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部分讲述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用途。一是为了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用来构建植物体。教材分别从细胞、器官、个体水平,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从而认识有机物对于植物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概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2、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探究实验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并验证相关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的分析设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好的辅助教学。例如用微课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避免发生危险。利用虚拟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已有的实验基础上拓展设计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