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组织行为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身边的组织行为学

浅谈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收获。时间飞快,32个学时我们的《组织行为学》课程已然结束,在这门课程里我学到了很多,组织行为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理解虽不深,但对这门学科(叫科学也不为过)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听老师的课,了解课上老师所举的身边的事例,也在理论与实际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可以将这些在组织行为学中学到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组织行为学的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应用性可以让我们再工作生活中应对的更加自如恰当。下面我将分享我自己的一个经历,结合我们组织行为学分析案例中的各种现象。

2016年我带领团队承做XX银行新平台个贷项目,该项目为创新型互联网金融项目,相关专业人员短缺,且工期及为紧张,为避免人员抵触,我自己培养团队人员相关技能,并从其他项目组协调了关系好的技术大牛,另外与部门领导提前申请项目经费,经常带大家出去聚餐,时刻关心员工情绪。项目中还有个危机就是核算人员有缺口,公司明确无法协调到现场,作为项目经理,在保障本职项目管理的前提下,带头攻克核算模块,在经历一个月艰苦战斗后,终于顺利完成系统开发阶段,保障了后续项目成功实施。

我的工作是做IT项目管理,案例中的重点就是团队人员管理的事情,我当时前只晓得“因人制宜”,粗狂的解释跟运用,却从未科学的使用“因人而异”的管理方式。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人员特点及对应的管理手段都有明确的科学理论,原先自己的思想水平只在“社会人”这一层次上!对不同人投其所好,画饼诱惑。在成员情感上关注较多,现在回想,项目的成功得力于团队成员大都属于社会人,这才使得我管理没有出现大的纰漏。通过本次学习我了解到经济人由于其工作动机的诱因,需要通过金钱刺激及严厉的惩罚进行管理;社会人则不能一味的金钱刺激,管理者需要更多的关注个人的需求、感情;自我实现人需要管理人员应将职责放在为发挥人的才智创造条件,减少自我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上,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自觉地完成团队目标。复杂人则需要分析鉴别识别人的不同需求。这些让我受益颇多,是我今后管理路上的基石。

回想项目过程,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归因理论。在个人而言,有时候我们归因太过于自己的原因,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会使我们变的越来越片面。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一味的分析客观事物带来的原因,完全将原因归他化,使我们无法提高完善自己,同样的事情将来肯定还会再犯。正确的归因分析,是我们进步的基石。基本归因错误与自我服务偏见都是要避免的。比如在项目管理人员时,人员出现迟到早退或者工作上的错误时,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内部外部原因,当然更需要分析具体人员的“个性”,指定相应科学的反应措施,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在项目管理中,正确的归因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因素。

案例中,项目特点就是工期短,任务重。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的就是压力管理。在高压工作下,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每个人能力、经验及抗压能力的不同进行工作分配,保障每个人的工作都为可完成的。其次,我在项目中以身作则,对成员进行潜在的压力鞭策。第三,申请足够的项目经费,然成员能得到应有的关怀与适时的放松。组织行为学中很好的解释了压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并告知我们如何去管理压力。压力是一种动态条件,在这种条件中,个体

要面对与自己所渴望的目标相关的机遇、限制及要求,而且个体感到的是其结果非常重要却又不确定。压力总是与要求和资源联系在一起的。压力的潜在来源有多种渠道,有环境因素(如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等)、组织因素(组织内任务分配、团队合作、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等)、个人因素(家庭、经济、个人性格、工作经验、认知、社会支持等)等多方面,因此平衡管理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是非常不然宜的。压力相对应我们工作的效率,犹如一根抛物线。压力过低,失去了动力鞭策,难以达到成效。压力过高,则会使人身体、心理都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以压垮一个人。因此,对于个人而言,面对自己的目标,需要合理控制管理压力,保证我们能够有足够的动力高效的实现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时间管理技制定合适的目标计划,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强体育锻炼释放压力和增加身体的抗压能力。选择有效的放松手段,劳逸结合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对于管理者而言,再面对下属时,考虑的需要更多,任务分配时需要给下属一定的压力来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一味加压,同时也要根据情况分配更多“资源”来保障组织内工作。组织内可通过改进员工甄选和工作安置过程、工作安排考虑可行性、增强员工的参与程度、加强沟通、提供合理的休假安排与健康休闲项目,全方位识别、分析、管理组织内成员的压力,达到更高的产能输出。

在项目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是决策,决策大的方向上可分为2种,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虽说我经常是2中都使用,但经过对组织行为学的了解后我才知道了之前工作中的不足,有很多决策方式都是欠妥的。群体决策相对于个人决策有如下优点:能收集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增加对某个方案的接受性、提高合法性,但同时群体决策消耗时间、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群体盲思。尤其责任不清时大家更是推脱责任,使得方案难以制定。其实当我们群体只是结构互补、时间允许、决策人合理时采用群体决策当然是最好的。同时在组织行为学中,我也接触到了很多决策技术,互动群体、头脑风暴、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技术、电子会议等,在后续工作中都是不错的选择。

组织行为学我觉得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对这么学科有更多的求知欲望,我希望在后续的生活中更好的实践我所学到组织行为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