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写作答疑●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王中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1981年《辞海》)范长江读者欲知未知而应知的重要事实报道。
●新闻5要素:5W: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西方新闻要素:5w+h: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为何●新闻的地位:报纸上主要的文字体裁,在舆论导向中占主导位●写作的基本要求:真、短、快、活、强a)真:所谓真就是新闻必须真实、准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b)短:新闻必须简短,要短些,短些再短些;c)快:新闻必须迅速及时,在时间上应力求新,快;d)活:新闻要写得生动、活泼、形象e)强:是思想性要强,主题要深刻●导语的定义:是新闻的眼睛、灵魂、开头第一句话、第一层次,引导读者阅读新闻之语。
①.导语是放在开头的文本②文本要简要③.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来全文的目的、中心、主题或结论。
●第一代导语,第二代导语,两者的区别。
●第一代导语,即产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这一代导语,我们也称为五要素俱全(即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因)或六要素俱全(五个W+H)的导语。
因为此时的导语要求片言片语里涵盖五个或六个事实要素。
它的长处是交代事实具体、完整,看了导语,对整篇新闻主要内容大体有了了解,但缺点也明显:内容太多、主次不清、重点不突出,给读者第一印象不那么深刻。
所以第一代导语也被人谑称为“晒衣绳式导语”。
●任何主体,包括写作形式与方法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既然第一代导语的产生有此类得失,随着时间长河的磨砺,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导语,我们称之为部分要素式导语,它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也可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称之为第二代导语。
这种导语,只要求突出一、二个或二、三个新闻要素,其余的要素放到后面,放在新闻的主体或结尾处交代。
这种导语的基本要求有二条:“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优点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事实,点缀在导语中,使导语先声夺人的魅力。
新闻写作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复习资料一.新闻写作的主要题材:(1)常规的基本题材:报道性题材:消息,通讯评论性题材:例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2)边缘性,交叉性新闻题材:1,文学,社会学,与新闻结合的题材2,结合“社会想象力”而发展的题材3,广电等新媒体中的新闻题材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追求真实1.坚持以事实出发2.注意观察的全面性3.严谨主观想象4.坚持核实原则二.保证确有此事1.保证确有此事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真实4.新闻中涉及的新闻事件的各种细节必须真实三.交代来源:1.下述情况可以考虑不注明消息来源:消息来源是公报,众所周知的消息,已经被多种来源证实的消息,记者就是事件的目击者,不具有争议性的消息,2.关于匿名消息来源的处理:对于要求不公开报道的材料,记者不能直接使用,除非另外找出消息来源。
3.隐藏记者身份:只有当记者成为直接的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或者是记者本人构成新闻要素的时候,记者才能现身于报道之中四.谨慎验证五.保持公正六.坚守客观:1.客观的叙述事实而不带有个人的感情和偏见2.使用直接引语提供新闻事实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3.交代消息来源4.报道新闻的全貌5.记者不发表个人的议论和见解七.力求简洁八.确保完整新闻写作的公共性理念1.新闻写作立场的公共性:新闻写作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不应是写作者私人的利益和情感,也不应仅仅是写作者个人所属的社会阶层或利益和情感,而应是全社会的公共利益以及写作者对这种公共利益的关切。
2.新闻写作题材的公共性:3.新闻写作方式的公共性:主要指当写作者把公众视为一个抽象的集体读者时,对其作品的“可认知性”“可理解性”“可激发性”“可感染性”“可想象性”“可参与性”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一.新闻写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一是传播产品,二是组合产品1,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2,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二.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1.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2.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新闻角度一.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1.新闻角度的定义: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2.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角度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根据“接近性”原理现则最佳报道角度二.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1.以旧见新找角度2.以小见大找角度3.虚中觅食找角度4.逆向思维找角度5.发散思维找角度6.统摄思维找角度7.全局高度找角度新闻标题(重点)一.新闻标题的特点:事实性:以事实为依据是新闻标题的最基本特征动态性:是新闻标题与通讯,特写,评论标题的区别二.新闻标题的动能:揭示新闻内容,评论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三.新闻标题的结构:标题分为引题,主题,副题结构:第一种,主题第二种:引题+主题第三种:主题+副题第四种:引题+主题+副题既分为单一型结构,复合型结构1.单一型标题结构分析:单一型的消息标题必须是实题,而且意义必须完整实题: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虚题:发表议论的部分,着重说明原因(虚题必须依附实题而存在)2.复合型的结构:既有主题,又有副题(一)引题引出主题的方式1.以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等引出主题2. 以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使长主题短化3.以提出疑问或发表议论引出主题(二)副题解释与补充主题的方式1.补充主题中未交代的事实2.补充交代主题所述的事实产生的结果或影响3.印证问题的观点或回答主题的提问4.解释主题中概括的事实或描述的细节(三)复合型的标题需要注意防止的问题:1.主题与副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2.标题的虚实结合不恰当(复合型标题可全部由实题组成)3.标题的分行不合理,致使读者产生误解4.各行标题语言连接与转换不连贯(四)新闻标题的制作:1.从新闻中选择列入标题的内容2.确定标题的立场态度和感情色彩3.确定标题的结构与表现手法【新闻标题的表现手法】:(1)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标题形象化)(2)运用修辞手法使标题生动4.锤炼标题的文字消息写作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就是------导语一.导语概念:用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达新闻中最重要或最精彩的内容,且置于消息的开头,具有启发性和诱惑力二.导语类型:1.直接式导语(硬新闻导语)突出特征:从第一句话就集中描述新闻事件的主题2.延迟式导语(软导语)突出特征:不在导语开始的时候直接叙述事件根据修辞手法分类:1.比喻型导语 2.拟人型导语三.主体:既消息的主体,文章的“躯干”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一)补充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二)将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结构类型:1.主体展开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2.沙漏式结构:按照新闻事件的自然进程,以时间为主线,(导语:概括新闻内容,然后主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过程)3.焦点展开结构(国外常用):方法:聚焦于独特的要素—过度到主体—展开主题—精彩的结尾3,板块组合结构:在主体比较复杂的时候三.背景的运用:1.背景的作用:1)对比衬托,阐明意义2)解释说明,加深认识3)提供知识,增加趣味4)巧用背景,表明观点2.背景材料的类型:1)说明性背景材料2)注释性背景材料3)对比性背景材料4)提示性背景材料3.背景穿插的方法:标题—导语—背景—主题—结尾天女散花式:指将较多的背景材料化整为零,逐渐的,分散的插入于对主体事实的叙述之中通讯写作一.通讯的含义:通讯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的报道新近发生出现的典型人物或事件的一种体裁二.通讯与消息的对比:共同点:新闻性,现实性,时效性不同点:1.从内容上说,消息简单单纯,通讯详细丰富2.从形式上说。
《新闻写作》 知识清单

《新闻写作》知识清单一、新闻的定义与特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确凿无误的事实,不能有任何虚假成分。
2、及时性新闻要迅速及时地反映新发生的事件,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信息。
3、客观性新闻报道应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4、重要性新闻所报道的事件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
二、新闻的要素新闻一般包含以下五个要素,即“5W1H”:1、 Who(谁)新闻事件的主体人物。
2、 What(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3、 When(何时)事件发生的时间。
4、 Where(何地)事件发生的地点。
5、 Why(为什么)事件发生的原因。
6、 How(如何)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三、新闻的体裁1、消息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体裁,它简洁明了,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的事件。
消息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
2、通讯通讯比消息更详细、生动,深入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经历和感受等。
特写着重展现新闻事件中的某个片段或细节,以小见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评论评论是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观点和看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导向性。
四、新闻写作的原则1、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陈述事实,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由作者强行灌输观点。
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重点报道。
3、语言简洁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和词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达。
4、结构清晰新闻的结构要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让读者易于理解。
五、新闻标题的写作1、准确标题要准确反映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能夸大或缩小。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核心要点,避免冗长。
3、生动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词汇,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新颖创新标题的表达方式,让其与众不同。
六、新闻导语的写作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要起到吸引读者、引出主题的作用。
常见的导语类型有:1、概述型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闻写作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一、新闻报道样式(一)常见的新闻报到样式:消息类(最常见)、通讯类、边缘文体、专访、其他样式。
(二)消息概述消息的定义: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是新闻报道中经常采用的体裁。
完整的消息一般都标有“消息头”(“本报讯”或“电头”),结构上多采用由“导语”和“主体”组成的“倒金字塔式”。
1. 简讯定义:以很简短的文字,尽快地对最新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最新状态作最概要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是消息中最简短的一种样式。
简讯也称为简明新闻、新闻摘要、新闻简报、短讯、快讯、短波、零讯。
此外,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也属简讯类。
例1. 中国银监会昨天发布: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
(《参考消息》2012年2月20日)简讯写作形式简单,但作为新闻写作的训练来说,是重要的基础,是消息写作的基本功:(1)训练要点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2)训练新闻语言的表达能力——简练、准确、具体、清楚。
写好简讯也同时为消息导语写作打下基础。
二者的写作思维类似,不少简讯与导语几乎完全一样。
2. 短消息定义:这是报纸和通讯社最主要的体裁形式,从两百到七百字左右的信息都可以称为短消息,一般为五六百字,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基本要求:(1)较完整报道事实的基本情况;(2)有具体的典型材料,但不加以详细描述;(3)一般要简明地交代背景;(4)尽可能不作议论,靠事实本身和运用一些“客观手法”来说明问题(解释因果、意义等)。
国内外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以及各种时效性要求较强的事实,首先大多用短消息的形式迅速及时进行报道。
实例:法医生完成世界首例超远距离遥控手术[ 据新华社今晨专电] 法国一医疗机构19日宣布,一名身在美国的法国医生日前通过遥控机器人为远在大西洋彼岸的一名法国妇女成功实施了胆囊手术。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进行的第一例超远距离遥控手术。
(《成都商报》2001年9月20日)上例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基础知识考试复习要点新闻采访和写作是新闻从业者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新闻评论员,都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入手,为大家总结一些考试复习的要点。
一、新闻采访1. 采访准备在进行采访前,记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研究相关的话题和问题,并制定好采访计划。
记者还应该熟悉采访的场景和环境,以便更好地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
2. 提问技巧在采访过程中,提问是记者获取信息的关键环节。
记者应该学会使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以引导采访对象提供详细和具体的回答。
此外,记者还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语气,尊重采访对象,并避免使用偏颇或引导性的问题。
3. 信息核实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需要进行核实。
记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收集各方面的证据和证言,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报道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时,记者应该注明出处,并避免对信息的歪曲和篡改。
二、新闻写作1. 标题和导语新闻标题和导语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元素。
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同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导语则应该扼要介绍新闻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使其愿意进一步阅读。
2. 结构和段落新闻报道应该具有清晰的结构和合理的段落划分。
记者应该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随后,记者可以按照时间、地点或事件的重要性进行逐步展开,确保报道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每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避免信息的混乱和重复。
3. 语言和风格新闻报道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
记者应该尽量使用客观中立的措辞,避免主观色彩和个人情感的介入。
此外,记者还应该注意报道的风格和节奏,使其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三、其他考点除了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础知识外,考试还可能涉及一些其他的相关内容。
例如,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新闻报道的法律法规等。
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
新闻写作基础必学知识点

新闻写作基础必学知识点1. 新闻的要素:新闻由五个要素组成,即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以及为什么(Why)。
写新闻时,要尽量在第一段中回答这五个问题,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新闻的标题:新闻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并具有吸引读者的功能。
标题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避免使用复杂的陈述句。
3. 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章开头的第一段,然后逐渐向下展开,呈现逐渐细化的信息。
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新闻的要点。
4. 语言表达:新闻要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同时,要注意客观中立的原则,避免使用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
5. 新闻素材的收集和处理:新闻的素材来源多样,可以通过采访、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
在处理素材时,要进行客观公正的选择和加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6. 新闻报道的措辞:新闻报道要遵守真实、准确、公正、客观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夸张的词语或情绪化的表述。
报道时,要确保自身立场中立,坚持事实导向。
7. 新闻的校对和编辑:新闻报道在发布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对和编辑。
校对要检查新闻中的文字、标点符号、语法和语义错误,确保文章的流畅和准确。
编辑要进行内容的整合和协调,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信息的连贯性。
8. 新闻的道德规范:新闻行业有一系列道德规范,如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客观性、可读性等。
新闻报道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尊重事实,维护社会公众的权益。
以上是新闻写作基础必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新闻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新闻写作总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总复习资料一、什么是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述形式,是新闻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求:1、用事实说话;2、事实要精练;3、事实安排要有一定的规格;4、逻辑清晰、条理分明;5、交代背景,说明意义;6、生动活泼、饶有风趣;7、文字简洁、确切、优美;8、迅速及时。
二、新闻学三内容是什么?新闻学三内容: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史、论、术)。
新闻写作属于应用新闻学。
三、怎样学习新闻写作1、新闻知识作向导。
消息是最能体现写作共性的一种文体。
2、范文佳作为样板。
3、反复练习为手段。
4、辨文识体相对照。
四、新闻稿件体裁划分应考虑哪些因素?篇幅、时效性、主观色彩、结构五、新闻体裁最根本的分类方法可分几类?各有什么特点?消息、通讯、评论。
消息特点:篇幅:较短。
时效性:很强。
主观色彩:较淡。
结构:比较简单。
通讯特点:篇幅:较长。
时效性:较弱。
主观色彩:较浓。
结构:比较复杂。
评论特点:篇幅:较短。
时效性:较弱。
主观色彩:浓。
结构:比较简单。
六、消息可大致分为哪几类?动态消息简讯(快讯)综合性消息述评性消息七、通讯可大致分为哪几类?人物通讯、工作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八、快讯和简讯有何区别?1、快讯突出时效性,简讯突出信息量。
2、快讯是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写作的,突出快写;简讯的写作时间可能并不紧张。
3、快讯只能直接说事,不能展开;简讯可能稍做展开。
4、简讯独立成章,快讯不一定。
九、试述快讯的价值。
1、抢新闻的重要手段。
2、检验新闻媒体对重大新闻捕捉能力及技术传播手段的标志之一。
3、包含了新闻报道中最有生命力与竞争力的两个因素--时效性和重要性。
十、怎样写简讯、快讯?快、短、精、重。
(可发挥)十一、简述快讯和简讯的概念快讯:为突出时效性而以最简洁的语言报道重大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简讯:又称简明新闻、新闻简报、短讯。
对新闻事实做独立成章的、简明扼要的报道的新闻体裁。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重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记者思维记者作为一个特别职业所要具有的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统摄思维等等2、记者修养从新闻工作者的特性和要求出发,记者所需要的政治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和心理修养。
3、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应当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一些新闻要素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
它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和趣味性。
4、新闻敏感新闻敏感通常是指记者及时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即记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5新闻采访新闻采访就是新闻记者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快速采集、甄别和验证新闻信息的活动。
6新闻报道思想或新闻主题报道思想通常是指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方法。
它是新闻传媒依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关的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策略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的大体框架。
所谓新闻主题,即指新闻事实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一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7新闻线索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8新闻策划所谓新闻策划是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即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碎与片段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贯穿成一体的活动过程。
9新闻政策所谓的新闻政策,就是新闻报导的政策界限的规定。
新闻政策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该注意什么等等。
,新闻政策中外都有,只不过形式、内容有所不同罢了。
10新闻观察所谓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是指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
11新闻现场12新闻本质新闻是新近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报道13记者职责A 基本职责:采集新闻信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消息与通讯的异同:(1)共同点:真实(2)区别:<1>时效性,一强一差 <2>功能上:消息传递信息,通讯讲述故事。
读者看消息看的是新鲜,而通讯则是生动 <3>内容上:消息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过多的情节和细节;通讯完整、详尽、具体,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在叙述过程中还要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 <4>表达上:消息字用的越少越好,不多用一字,能删则删,能使用主动语态的绝不用被动语态。
不主张用长段落、长句子,一个段落最好只表达一个单元的思想;通讯不可直截了当,要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语细腻形象,并以叙述客观的表达方式为主,在叙述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
2、通讯是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详细地、深入地报道国际、国内近期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的新闻文体。
3、通讯的特质:新闻性、文学性、议论性。
4、通讯写作法则:(1)要求形象的描述故事,而不是简单地陈述新闻要素(2)要求记者对新闻加以评判,而不是只做传声筒(3)讲述人物事迹多用叙述,刻画人物性格多用描写,表达人物思想观点多用对话,突出主题多用议论5、通讯分类:小通讯(新闻小故事)、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新闻特写、深度报道等。
6、通讯结构:时间顺序、倒叙式结构、横向结构、日记体结构。
7、通讯该如何选材:(1)围绕主题选材,去掉边角料(2)选择细节材料,减少概述材料8、人物消息与人物通讯的写作区别:(1)人物消息截取人物生活的横断面来写,只写人物的一时一事;而人物通讯则在较为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表现让人物,内容比人物消息丰富(2)人物消息采用概括叙述和简笔勾勒的写法;人物通讯则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3)人物消息的篇幅短小、结构简单,人物通讯的篇幅可以简短也可以长达万字以上,总的来说比人物消息长得多9、人物消息的特点:(1)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2)时效性强(3)以人帅事,以事显人<即简括>(4)为人物做剪影、画速写(5)要依托于人物有关的新闻事件来写人10、人物通讯是指具体、形象地报道特定人物的先进事迹、经历和精神面貌的通讯,是我国各类媒体报道常用的体裁之一。
《新闻写作教程》复习概要

《新闻写作》复习概要名词解释:1、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
2、通讯:通讯是一种详细的、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
3、新闻背景:一般消息写作中所说的新闻背景,是指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4、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5、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6、新闻特写: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应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7、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8新闻跳笔: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新闻跳笔特点——一是文体结构上的多段落;二是主张“跳”)9、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10、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
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
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
简答题:1、怎样做到新闻报道写得简短?(P64)2、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P317)3、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写作复习资料

3.新闻的狭义主题,多指报道国内外外政治时事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新思想、新风尚和新的成就、经验、问题等,从中宣传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教育和激励群众。
4.确定新闻主题的几个标准: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3.新闻写作的三个层次:突出说明事,注重受众信息需求;在受众获得新闻事实的初步信息后进一步想了解这件新闻的事实的现场真实情况;为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而写。
4.新闻结构的组成部分(结构内容),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成分。
第三章新闻语言及文采、文风
(一)新闻语言的产生
1.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二)主题来源及提炼方法
1.新闻主题只能从新闻所要报道的客观事实中来。
2.新闻主题的提炼方法:从认识事实入手;在比较中鉴别;上头下头结合;选好主题角度。
(三)新闻选材原则与要求
1.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
2.新闻选材的范围:首先,要区分一般事实与新闻事实。当某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时候才会转化为新闻事实。其次,要区分新闻素材与新闻题材。
2.动态消息的两种情形:对刚刚发生或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的报道;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持续性变动事件的报道。
3.经验性消息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较普遍的指导性。
4.经验性消息的两种类型:一篇消息中只集中地介绍一条经验。其优点是中心突出,篇幅较短。一篇消息中,围绕一项工作,从不同方面,介绍几条经验或做法等。
新闻撰写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闻撰写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新闻的特点和写作原则1. 及时性:新闻是针对当前事件和热点问题的报道,要求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读者,因此新闻的内容必须与当前时间紧密相关。
2. 公正客观:新闻应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不掺杂个人或集体的立场和情感色彩。
3. 真实性:新闻要求报道的事件和信息必须真实可靠,避免夸大、虚构或歪曲事实。
4. 简洁明了:新闻报道要求简练、紧凑,能够用较少的文字,迅速传递信息内容。
5. 适当超脱:新闻报道应当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把握事实的要点,超脱于个人的见解和评论,以事实为依归。
6. 多样性:新闻报道需适度多样,用各种形式、手法感染读者,激发读者的兴趣。
二、新闻的分类及写作要领1. 时政新闻:这类新闻以国内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写作要求客观、准确、适时,有新闻价值。
2. 社会新闻:以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和突出问题为主要报道对象,写作要求注重真实性、及时性和可读性。
3. 经济新闻: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经济政策和经济事件的报道,写作要求严密、客观、理性,注重经济数据和信息的传递。
4. 科技新闻:以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成果为主要报道对象,写作要求尽量准确、简明,阐述科学技术的应用和价值。
5. 文化新闻:围绕文学、艺术、影视、音乐等文化领域的活动和事件进行报道,写作要求注重审美性、艺术性和传播性。
6. 体育新闻:以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运动员以及运动项目为主要报道对象,写作要求客观、真实,注重赛事结果和运动员风采的传递。
三、新闻撰写的步骤和技巧1. 搜集新闻素材:记者在撰写新闻前,需要通过采访、调查、观察等方式,搜集相关的新闻素材和信息。
2. 确定新闻角度:在撰写新闻时,需要根据新闻事件的特点和读者的需求,确定一个合适的新闻角度,突出报道的重点。
3. 整理新闻结构:新闻报道通常包括新闻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记者需要合理布局新闻结构,突出主题。
4. 选用生动语言:在撰写新闻时,应选择生动、活泼的语言,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提高读者阅读兴趣。
《新闻写作》期末复习

第一章新闻基础知识(一)新闻的含义陆定一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了三个要素:新+事实+报道.事实成为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传播者选择,并借助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载体及时传播。
事实、报道、新近是构成新闻稿的三个基本因素.陆定一的定义正好包含了这三个基本因素,因而被很多人所接受。
(二)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1.新闻真实性最起码的要求是确有其事;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必须真实;5.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
(三)新闻跳笔1.何谓新闻跳笔?新闻报道有一种特有的行文技巧,称为新闻“跳笔”。
新闻跳笔,是指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
新闻跳笔,也指不必过分注意文字上的连贯和上下文的衔接,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跨越。
2。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1)短段落,多分段(2)断裂行文(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4)加大句与句之问的跨度第二章消息写作(上)一、消息的含义:消息是对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二、特点:1.简明扼要;2.篇幅短小;3.用事实说话三、消息的外部结构1.倒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因为是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安排新闻事实,所以其特点就是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及导语,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尾,从导语至结尾,呈现出新闻材料重要性递减的逻辑顺序.倒金字塔式结构在新闻报道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其一,符合新闻传播规律,把最重要的事实摆在前面,可以避免一般事实掩盖重要事实.其二,吸引受众,使受众用较少时间获得更多信息.其三,便于编辑及时、有效地处理稿件、制作标题和设计版面。
新闻写作重点

新闻写作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新闻客观性指的是对事实进行如实地报道,禁止在新闻中直接、公开地采用带有撰稿人主观倾向的立场地言语。
客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客观精神,即专业理念方面;二是客观笔法,即实践操作层面的。
2、新闻报道框架报道框架是:筛选、排除、报道新闻事实的建构模式。
不同媒体、不同记者所呈现的报道框架是不同的,但是又有共同性,即受众所感知的世界主要实在这个既定的窗框内呈现的世界。
新闻报道框架设置是一种强烈的价值介入和话语霸权,直接决定着“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
3、新闻报道的外视角和内视角根据叙事者是否参与或目击事件将新闻报道视角分为外视角和内视角。
所谓内视角、外视角,指的是新闻的叙事者是否参与、亲历、目击事件的发展过程。
内视角以当事人或见证人的视角来叙述事实。
使得报道有现场感,更加真实可信。
这也是现在报道中非常注重内视角的主要原因。
4、新闻报道的一元视角和多元视角按叙事者是一个还是多个,分为一元视角和多元视角新闻写作是一元视角还是多元视角,不仅关系到报道视角的宽窄选择,更关系到报道的内容是否全面、公正。
每一个视角可能代表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只有采用多个视角,才能体现观点的平衡性。
多元视角即让不同的叙事主体出面发生,进行多视角、全景式的呈现。
如果只有一面之词,一边倒的声音,要么让受众深信媒体的报道;要么引起受众的怀疑和反感,还不如进行双面提示、多面提示。
5、新闻主题含义:一条若隐若现的红线,有了它,文章的材料才能串成一串珍珠,否则就是一堆散沙。
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是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观察分析、筛选后、从中提炼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
主题的类型:无主题、暗主题、明主题、多主题主题的特点:源于事实,高于事实;新颖:见常人所未见;明确:不雾里看花6、倒金字塔式顾名思义就是上面重,越到下面越轻,也就是将最重要的先写,然后依据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地写。
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总是急于想知道最重要的信息。
中职考试专题复习:新闻写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并掌握写作基本格式。 2、加强学习和习作,培养敏锐的新闻意识 3、能在实践进行新闻写作。
一、复习旧知:记叙文的要素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找起因;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记叙文记事六要素,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
按篇幅长短和内容简略分法 分简明新闻和综合消息
新闻的构成
在结构上,一般由标题、导语、主 体、结语、背景等部分组成。
其他形式: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 图片新闻
标题
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 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 事实
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 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
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 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 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 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
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
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 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 写作技巧。
看视频写新闻
新闻写作教程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教程第一章绪论⒈新闻写作:把采访中搜集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
⒊记者的5个根底,6个作风:⑴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根底、知识根底和业务根底。
⑵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政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作风。
第二章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⒈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应客观事实的原貌。
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
⒉真实性的要求:⑴浅层面的要求是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⑵深层面的要求是新闻报道的分析和整体概括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⒊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⑴体制性失实:由于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强烈作用而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⑵经济性失实: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强烈作用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⒌新闻写作中如何避免失实。
⑴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⑵布局谋篇时要避免片面性。
⑶在写细节时避免想当然。
⑷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⑸描写要有分寸感。
⑹要坚持稿件送审制度。
⑺注明新闻的来源。
第三章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⒈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的叙述新闻事实和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
⒉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⑵事实胜于雄辩。
⑶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⑷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内容是事实;最基本的素材是事实;成败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事实。
新闻写作最基本的手段是如何运用事实,一切技巧和方法都是运用事实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章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⒈硬新闻:指一种强调新闻的时间性和重要性的动态新闻形式,重在迅速传递信息。
⒉软新闻:指简明软消息和特写,一种注重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形式,重在引起受众的情感呼应,更多的强调人类的兴趣,强调娱乐。
第五章新闻角度⒈定义: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入手处。
最佳新闻角度:一是能新闻的个性特征;二是能体现事物的本质;三是有生动活泼的内容;四是有新颖巧妙的形式。
⒉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⑴以旧见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
新闻写作复习重点

1、新闻语言①新闻语言是兼有艺术语言、科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长的记实语言,是一种直观朴实的、确切无误的、生动形象的纪实语言。
②新闻语言的特征:强烈的时代气息、准确清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2、新闻笔法①新闻笔法多种多样,一般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笔法都是可以或借鉴的。
比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些基本笔法都是不可少的,在新闻作品中也是基本的笔法。
②可分为三个方面:①虚实相间,以实为主所谓实笔,即叙事、描写之笔;所谓虚笔,即指议论、抒情之笔。
新闻报道主张多用实笔,短新闻,纯消息更是如此,虚笔运用的得当,往往能起到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的作用。
②粗细互补生动真切新闻写作中,状物、叙事多用粗笔、简笔,即“取其大而略其小”的、概括力强的粗犷的笔触;用简要的线条勾勒事物的简洁的笔触。
③纵横捭阖,开合自如(合笔、跳笔、跨笔)3、新闻主题①所谓新闻主题,即指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
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②通俗说是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解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 简述如何深化和提炼新闻的主题?A、追究根源法:事物的本质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清楚的,需要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
B、对比联系法;有许多事情,孤立地看,难以发现其特殊之处,只有从古往今来,上下左右的对比联系中才能发现其独特意义和可贵的价值。
C、见微知著法:以小见大,从平凡之中发现不平凡,提炼出不同凡响的新闻主题。
4、新闻角度①所谓新闻角度,即指新闻事件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也即指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识别新闻价值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一个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侧面作为报道的切入点,从而完成整个事件的写作。
②要在三个字下功夫:比:即要求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先试选几个角度,然后逐一分析比较,看哪一个最能体现特色和主题。
小:角度、角度,就是一个角,一个侧面,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新闻写作复习要点⼀、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1、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前提,采访决定写作。
2、采访在前,写作在后。
(事实第⼀性,新闻第⼆性。
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
)3、采访质量直接关系写作质量4、写作对采访的反作⽤5、“两⼿抓,两⼿都要硬”注:新闻写作与⽂学写作的区别:“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 (梁衡)本质:新闻是信息,⽂学是艺术;功能:新闻是传播,⽂学是审美;选材:新闻以事为主,⽂学以⼈为主;过程:新闻重采访,⽂学重写作;构思:新闻严谨冷静,⽂学天马⾏空;形式与内容、结构与修辞等⽅⾯都不同。
新闻是有边界、有限度的,⽂学则⽆。
⼆、新闻真实性要求1、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新闻的⽣命。
2、真实性是新闻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三、如何体现新闻事实的准确性?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误(what 、who、when、where、why)。
3、新闻中引⽤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误。
4、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环境、过程、细节、⼈物的语⾔、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物的思想认识和⼼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所述。
四、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1、体制性失实。
(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强烈作⽤⽽造成的新闻失实)2、经济性失实。
(指由于⾦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强烈作⽤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3、故意失实与⾮故意失实。
(故意失实:明知有假,有意为之。
⾮故意失实即业务失实)五、怎样理解⽤事实说话1、⽤事实说话是传媒写作最基本的原则。
2、所谓“⽤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读者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
作者的六、有⽆纯客观的报道?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说话”,就是要达到某种⽬的。
实质上就是“舆论导向”。
1传播的⽬的就是说话2选择就是在说话(为什么报道这个不报道那个?)3新闻与说话⽆法分家结论:“事实”是客观存在,“说话”是主观意图七、为什么说新闻写作是⼀种受限制的写作1、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新闻作品的功能在于传播)2、组合产品与版⾯观念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对写作还有不同的要求。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总结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总结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1)确有其事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4)新闻中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用事实说话(名词解释)什么叫用事实说话:1)即通过报道事实来传递信息、思想或意见。
2)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3)记者把某种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理解: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的两要素:“事实”和“观点”。
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2)事实胜于雄辩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如何用事实说话: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筛选事实、显果藏因)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再现场景)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对比衬托)4)借用直接引语说话(注明来源、借花献佛)5)画龙点睛新闻性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导语的新闻性1)最新鲜的材料2)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3)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报道使用的描写手法:白描与细描白描:在一定意义上,新闻语言是一种白描型语言,或者说是以白描为主要特征的语言。
原指中国绘画中的传统技法,此种技法能达到遗貌取神的艺术效果。
借借用到新闻写作上来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的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是直接叙述与描写的统一如何使用白描语言:1)多用动词,用准动词2)多用子概念3)多用大白话细描: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
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多用于新闻消息,新闻素描,细描多用于新闻通讯、特写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全知视角(名词解释):在小说创作常用的叙述形式。
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复习要点一、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1、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前提,采访决定写作。
2、采访在前,写作在后。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
)3、采访质量直接关系写作质量4、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注: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 (梁衡)本质: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功能:新闻是传播,文学是审美;选材: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过程: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构思:新闻严谨冷静,文学天马行空;形式与内容、结构与修辞等方面都不同。
新闻是有边界、有限度的,文学则无。
二、新闻真实性要求1、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新闻的生命。
2、真实性是新闻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三、如何体现新闻事实的准确性?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what 、who、when、where、why)。
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4、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5、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四、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1、体制性失实。
(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而造成的新闻失实)2、经济性失实。
(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3、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故意失实:明知有假,有意为之。
非故意失实即业务失实)五、怎样理解用事实说话1、用事实说话是传媒写作最基本的原则。
2、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向读者阐明某种思想和观点。
作者的六、有无纯客观的报道?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说话”,就是要达到某种目的。
实质上就是“舆论导向”。
1传播的目的就是说话2选择就是在说话(为什么报道这个不报道那个?)3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结论:“事实”是客观存在,“说话”是主观意图七、为什么说新闻写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1、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新闻作品的功能在于传播)2、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对写作还有不同的要求。
这里的不同类型,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分类,即消息和通讯,还需要强调近些年来通行的另一种按照新闻事实特点进行的分类,即事件性报道与非事件性报道。
这两种类型的报道,由于所报道的事实本身的特性不同,因此对写作的要求也不同。
八、为什么要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面前1、新闻是速朽的。
2、新闻是易碎品。
3、新闻是“一次性消费”。
4、新闻时效是一场不见硝烟的“厮杀”。
九、“分钟电”的理解指在消息电头的时间处理上,不仅标明了月、日、小时,而且标出了分钟。
十、如何做到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1、顾名思义,可读性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得下去。
2、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要把新闻写作“好看”。
落实到新闻写作的行文中,可读性主要体现在要使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做到通畅,没有障碍,要使新闻报道尽量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增加其透明度,便于同读者的快速交流,使得他们容易接受。
十一、华尔街日报体(DEE)DEE”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
这种结构比较多地使用于非事件性消息。
其基本特征是,从描写具体的某个人入手,通过对事实进一步解释和恰当的背景分析,进而显示整体、点明主题、引入结论;或者通过集中描绘整体事实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一部分进而说明与展示整体。
十二、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1、解决“宣传文化”所留下的套话、空话,或者说“政治行话”过多问题2、除了宣传味道浓的报道,又出现了广告味道浓的报道需要解决。
3、新闻工作者要自我约束,自我严格要求。
十三、要学会“第二种翻译”1、所谓“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3、每个行业都有一些圈外人不懂或不太懂的“行话”,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要注意对此进行解释与说明。
4、“不要用技术语言”十四、新闻角度的重要性新闻角度是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1、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
2、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3、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十五、什么是最佳角度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
1、最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的角度;2、能体现事物本质的角度;3、有生动活十六、怎样寻找最佳角度1、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2、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接近性原理?)十七、何谓新闻跳笔(特点)1、在文体结构上,它是多段体;2、它与一般文字作品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十八、如何运用新闻跳笔1、短段落,多分段;2、断裂行文;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十九、什么事新闻语言是指以新闻语言使用者的民族规范化的语言为基础,注入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而改成的具有新闻特征的语言,是新闻作品中常用的语言。
是一种综合功能语言。
二十、新闻腔含义(联系新闻官腔)二十一、“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在新闻写作中的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既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它洗尽铅华、质朴平实,透明度高,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进而突出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特征以及新闻价值,便于受众在快速交流中接受。
二十二、如何运用白描语言1、多用动词,用准动词;2、多用子概念,少用母概念;3、多用大白话二十三、消息的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的结构:倒叙 (三度反复)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二十四、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标志是电头或者“本报讯”即“消息头”作用:1、表明新闻稿的发出单位,显示消息的“身份”;2、以此承担发表新闻作品的责任,接受社会监督;3、著有发稿时间地点,用来说明新闻的来源时效,借以传达某种信息。
二十五、导语的定义与任务定义: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任务:1、“一目了然”: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2、“一见钟情”:吸引读者3、“一锤定音”:导语为全篇定音二十六、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1、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2、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a、最新鲜的材料;b、要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导语;c、选用最有趣、最富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作导语。
3、炼字炼句,力求简短4、力求优美生动二十七、导语的大致类型两种类型:直接导语和延缓性导语二十八、怎样理解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一般来说,新闻导语就是以凝练的文句揭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全文的新闻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新闻报道客观事物时,对事实的安排有一定的规格,一般来说,它不是按照时间本来的发展顺序去组织材料,而是往往把事情的高潮或结果放在最前面,使新闻的主题通过最新鲜、最具有个性特色的事实或最有意义的内容,简明地表达出来。
二十九、主体的任务1、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2、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3、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4、添加“作料”,令读者兴味不减三十、倒金字塔结构标题:新闻事实核心导语:最重要事实三十一、主体与导语的关系导语定下来了,就影响倒主体部分的展开。
因此主体必须紧扣导语,围绕主题来选材。
在导语为消息定下基调,规定展开方向后,在新闻的诸要素中,主体需要展开那些要素,回答哪些问题,都必须依据导语铺设的轨道来写,不能脱节。
导语往往确定了报道的主题,新闻主体就应该围绕主题思想来选择和运用材料。
三十二、何谓新闻背景广义的新闻背景,是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对新闻事件产生的相关条件和有关知识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介绍。
作用:1、延伸思路,深化主题;2、注释解说,帮助理解;3、丰富内容,增加趣味三十三、背景的写作要求1、紧扣主题不可天马行空;2、言简意赅不可喧宾夺主;3、位置灵活:只有背景,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灵活穿插在任何一个合理的地方。
可以是“背景段”,也可以是“背景句” (背景段与背景句的理解)三十四、怎样做到见事见人1、以人的命运为焦点报道事件2、关照事件结果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3、反映人在事件中的活动、心态,丰富事件性新闻的内涵。
三十五、慎重报道恶性事件的原因1、报道恶性事件的新闻拥有广泛的读者,容易成为媒体的“卖点”2、在写作中,记者也容易受感情支配。
3、恶性事件极易涉及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个人利益,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十六、动态消息含义:动态消息是以报道单一事实为主的,能够显示某一事物、某一领域的最新动态或发展趋势的一种消息类型。
特点:1.侧重于新情况、新成就、新变化、新趋势2.一事一报 3.客观显示,不作解释和评述三十七、简讯即“新闻简报”“短讯”门下还有“一句话新闻”“快讯”“短新闻”“标题新闻”特点:一是精短,二是迅速。
三十八、时间差与非时间差独家新闻1、时间差独家新闻:相对的独家新闻,是报纸猎取的主要目标;2、非时间差独家新闻:绝对的独家新闻。
三十九、预测性消息的价值1、有助于科学决策;2、可以帮助“近视症”(目光短浅,只着眼于眼前利益)。
四十、服务性消息的特点功能特点:直接可用,以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方法、忠告为己任。
(美国称其为“菜篮子新闻,日本称其为“适用记事”)四十一、服务性消息与广告性消息的本质区别服务性消息是站在读者、消费者一方,为读者和消费者着想,为他们服务的消息。
必要时,他们要无情地揭露厂家、商店以及其他企业的欺诈行为,替受害者说话;广告性消息是以新闻包装的广告,其发表的动机、目的是替企业作宣传,是为了推销商品,目标是商业盈利。
功能:1、可以从“生活”角度关注科技发展,为大众提供参考性信息;2、在经济领域指导消费、捍卫消费者利益;3、提供信息、方法、建议,满足大众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需要。
四十二、描写性消息定义:以描写为基本手段的消息。
分类:新闻素描、现场短新闻、视觉新闻、情景新闻、以及散文式新闻等。
(它们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特征均为描写)。
四十三、花絮(单细胞新闻)含义:描写性消息的简讯,单细胞新闻的特写。
特点:篇幅短小、风格灵活、充满个性色彩。
作用:1、有特殊的信息释放功能;2、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探微、探密)四十四、分析性消息的特点地位特点:1、它与报道“事”的新闻不同,它是以传播观点、意见为主的消息;2、分析性消息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换言之,分析性消息是典型的深度报道。
地位:1、分析性消息可以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2、分析性消息直接亮明观点、表达意见,有助于强化新闻和大众传媒的言论功能;分析性消息可以让受众直接听到记者的声音,实现“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