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
高中生物42总复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讲解_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总复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掌握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2.学会孟德尔遗传定律在育种及人类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考点梳理】【高清课堂:0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点一、分离定律的研究对象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高清课堂:0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点二、自由组合定律的研究对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aBb自交:9:3:3:1AaBb测交:1:1:1: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要点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实验分析2.相关结论(1)F1的配子共有16种组合,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2)F2中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9/16,单显性性状的个体(绿圆、黄皱)各占3/16,双隐性性状的个体占1/16。
(3)F2中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l/16yyRR+1/16yyrr),杂合子占:1-4/16=12/16。
(4)F2中亲本类型(Y_R_+ 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
要点四、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①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和皱粒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且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
②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yr的配子。
③F1的基因型为YyRr,F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杂合)。
④F1自交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每对等位基因(Y与y,R与r)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即Y与y分离,R与r分离。
与此同时,非等位基因(Y与R,Y与r,y与R,y与r)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Y与R或r,y与R或r)。
控制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和组合彼此独立进行,互不干扰,所以,F1产生的雌、雄配子就各有四种:YR、Yr、yR、yr,且数目比接近1∶1∶1∶1。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一、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实验材料-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而且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例如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等。
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以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为亲本(P)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₁)全部表现为高茎。
然后让F₁自交,得到的子二代(F₂)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且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来被称为基因)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由D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由d基因控制。
-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纯种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纯种矮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
-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 - 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所以F₁(Dd)产生的配子类型为D和d,且比例为1:1。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F₁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DD、Dd、dd三种基因型的后代,其比例为1:2:1,表现型为高茎(DD和Dd)和矮茎(dd),比例为3:1。
4.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 测交实验- 测交是让F₁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F₁(Dd)与隐性纯合子(dd)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Dd和dd,表现型为高茎和矮茎,比例为1:1。
这一结果验证了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二)分离定律的实质1. 实质内容-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分离定律的应用1. 杂交育种方面- 例如,小麦的抗锈病(显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和不抗锈病(隐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
如果要选育抗锈病的小麦纯合子(AA),可以让抗锈病小麦(Aa)自交,在F₂中会出现AA、Aa、aa三种基因型,通过不断自交和筛选,最终得到稳定遗传的抗锈病纯合子(AA)。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两个原则。
分离原则指的是将一个系统划分成几个组件,每个组件只负责一个单一的功能,避免不同组件之间相互干扰。
自由组合定律则指的是通过底层组件的自由组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组件,从而构建出更加复杂的系统。
分离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一个大的系统往往会包含许多组件,如果这些组件之间相互紧密耦合,那么当其中一个组件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维护起来就非常困难。
因此,我们应该将系统划分成许多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只负责一个单一的功能,并且尽量减少组件之间的耦合,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自由组合定律则是指通过组件间的自由组合构建更高层次的组件。
这个原则是为了避免重复性工作和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而产生的。
通过将一些简单的组件进行组合,可以形成更加复杂的组件,并且这些组件之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可以有效地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
同时,组件之间的自由组合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当需要增加或修改功能时,可以通过组件的自由组合来实现。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分离原则和自由组合定律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原
则。
通过分离原则,我们可以将系统分解成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只负责一个单一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通过自由组合定律,我们可以通过组件之间的自由组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组件,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和系统的灵活性。
因此,这两个原则是软件开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则。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一、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用于描述集合中的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
它指出,对于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自由地进行组合,得到新的集合。
1.1 定义假设A和B是两个集合,A中有m个元素,B中有n个元素。
那么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集合C,它包含了A和B中所有可能的组合。
1.2 示例假设A={a, b},B={1, 2},那么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得到集合C={a1, a2, b1, b2},其中a1表示集合A中的元素a和集合B中的元素1的组合。
1.3 应用自由组合定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组合数学、概率论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在组合数学中,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于求解排列组合问题,计算不同元素之间的组合数量。
在概率论中,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于计算事件的样本空间,从而计算事件的概率。
在计算机科学中,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于生成所有可能的组合,从而解决搜索、排列和组合等问题。
二、分离定律分离定律是集合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用于描述集合中的元素之间的分离关系。
它指出,对于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根据某种条件将其分离出来,得到一个新的集合。
2.1 定义假设A是一个集合,P(x)是一个关于x的命题。
那么根据分离定律,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集合B,它包含了满足命题P(x)的所有元素。
2.2 示例假设A={1, 2, 3, 4, 5},P(x)表示x是一个偶数。
那么根据分离定律,可以得到集合B={2, 4},其中2和4是满足命题P(x)的元素。
2.3 应用分离定律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集合论、逻辑学和数据库等领域。
在集合论中,分离定律可以用于定义集合的特性,从而进行集合的划分和分类。
在逻辑学中,分离定律可以用于推理和证明,根据给定的条件分离出满足条件的元素。
在数据库中,分离定律可以用于查询和过滤数据,根据给定的条件分离出满足条件的记录。
三、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的关系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都描述了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孟德尔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YR YR Y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F2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结合方式有___种 16 9 基因型____种 表现型____种 4 9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 YyRr
传粉
×
(杂交) 矮茎 高茎
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 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 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
♀
♂
F1
高茎
(自交)
×
显性性状
F2
787高茎 277矮茎
3 ∶ 1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分离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 体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 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 用来测定F1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若是纯合体,则测交后代有 1 种性状 若是杂合体,则测交后代有 2 种性状
二、基因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减数第一次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导 致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A AA
AAa a BBbb
亲代细胞
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在 其上面的等位基因分离
aa
bb
BB
减数第二次分裂
A
B
B
a
b
a
b
4个配子
AAa a BBbb
亲代细胞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石,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如何传递和表现的规律。
这两个定律的发现使得孟德尔成为遗传学之父,并为后来的基因学奠定了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定律的原理和意义。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实验中,亲本的遗传因素在子代中以特定的比例进行分离,并且保持独立的传递。
这个定律是通过孟德尔对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
他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性状上,比如颜色和形状,纯合子亲本的基因会在子代中以3:1的比例分离。
这就意味着,一个亲本植物携带的两种基因会在子代中被分开,而且每个子代仅携带其中的一种。
这一发现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是如何被传递和表现的,并为后来的基因概念奠定了基础。
分离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遗传因素如何在后代中传递和表现,以及遗传信息是如何被维持和变异的。
这一定律的发现对于后来的遗传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帮助科学家们理解了遗传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比如基因的概念和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如何被传递和演化,以及遗传变异是如何产生的。
另一个重要的定律是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这个定律是指在杂交实验中,不同性状的遗传因素在子代中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出现,而且各种性状之间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一个亲本植物携带的不同性状的基因会在子代中以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出现,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这一发现帮助科学家们理解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的组合规律,以及不同基因之间的互相作用。
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遗传因素之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了遗传因素在后代中的表现和传递。
通过这一定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是如何产生多样性和适应性的。
第二篇示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两个重要定律,是植物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的。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受精作用的关键知识总结
分离定律1.对分离定律理解的两个易错点(1)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即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即A∶a =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通常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原因如下: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若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性状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2.不要认为子代只要出现不同性状即属“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是指“亲本性状”相同,子代出现“不同类型”的现象,如红花♀×红花♂→子代中有红花与白花(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白花”),若亲本有两种类型,子代也出现两种类型,则不属于性状分离,如红花♀×白花♂→子代有红花与白花,此不属于“性状分离”。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易成功的原因:(1)在传粉方面:表现为两性花,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保证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2)在性状方面:表现为具有易于区分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性状。
(3)在操作方面:表现为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2.黄瓜果皮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
这一方案不能判断显隐性,原因是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也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
3.测交的原理是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带隐性基因的配子,不能掩盖F1配子中显、隐性基因的表现,因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能准确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从而得知F1的基因型。
4.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1.F2出现9∶3∶3∶1的4个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分离定律的实质
D d 减数 分裂 D D D D d 配子 D d
d
Ddd源自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离的等位基因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 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体细胞 Y y
R
r
减数 分裂
配子 Y
R
Y
r
y
R
y
r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自由组合定律高中生物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自由组合定律高中生物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应用: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应用(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1)发现者:孟德尔。
(2)图解:2.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
(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
(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yr=1:1:1:1。
(5)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F2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两种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两种新组合类型(黄皱与绿圆)。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7)F2的基因型有16种组合方式,有9种基因型。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
(2)预测过程:(3)实验结果:正、反交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说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9:3:3:1的变形: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说到遗传学里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大家可能会有点迷糊,感觉这些东西好像是从课本上跳出来的,跟我们生活似乎没有啥关系。
其实呢,真心不难,搞懂了其实就像是看透了生活中的一些小规律。
今天就带你一起拆开这两个看似复杂,实则特别有趣的概念,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影响我们的世界的。
你准备好了吗?先说说“分离定律”。
这东西就好像你在家里做饭,随便拿了两种配料,看似无关,但一放进锅里就能变出一堆有趣的味道。
简单来说,这个定律告诉我们,父母传给孩子的基因其实是随机分配的。
换句话说,每个父母身上有两套基因,它们会像撒骰子一样随机“分开”,然后把其中一套“分发”给孩子。
就像你从两个口袋里各抓一块糖,每次抓到的糖种类都可能不一样。
你看,这种基因分配就像是生活中的“运气”,父母传给孩子的东西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你爸是高个子,但你可能长得像你妈那边的小个子亲戚,搞不好你们家族的高个儿基因就“分离”到你兄弟姐妹那边去了。
这种基因“分离”就像家里每次打麻将,明明大家都拿着差不多的牌,但每个人摸到的牌都不一样,最终出来的局面也完全不同。
再来看“自由组合定律”。
它可不单单是个数学式子,这背后隐藏的东西可有点意思哦。
其实它就像我们把不同的调料混合成一道菜。
父母不光各有两套基因,关键是这些基因可能会以各种组合方式传给孩子。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一起玩拼图,大家拿到的拼块虽然来源不同,但组合起来之后,拼出来的图案可以千变万化。
就像你爸妈两人都可能有高个子和矮个子的基因,但这两种基因组合起来,也许你能高,也许你就低,甚至还能在你兄弟姐妹那儿看到完全不一样的“身高配方”。
这就叫自由组合——基因的“混搭”,真的是五花八门,完全看不出下一代到底会成什么样。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不光是外貌,也包括性格、智力、兴趣爱好,这些都和基因如何“自由组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知道吗?其实这两个定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就像你去吃火锅,虽然每一根菜都在自己独立的锅里煮,但加在一起就能调出一锅浓浓的味道。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分离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身体里那些决定咱们特征的基因,在咱们生小孩的时候会分开。
比如说,你有高个子和矮个子的
基因,那你生小孩的时候,这两个基因就可能分开,一个去了一个
精子,一个去了一个卵子。
这就是分离定律,让咱们的特征能够遗
传下去,但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说到自由组合定律,这个可就更有意思了。
你想想看,咱们身
体里那么多基因,它们之间是怎么搭配的呢?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说,这些基因在咱们生小孩的时候,可以自由地组合在一起。
就像你去
选衣服,可以自由选择上衣和裤子,看怎么搭配起来好看。
这些基
因也是,它们可以自由搭配,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特征组合,让每个
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子。
这两个定律,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它们其实就是咱们身体
里基因的小秘密。
它们让咱们的特征能够遗传下去,也让每个人都
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想想看,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
(1)发现者:孟德尔.
(2)图解:
2、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
(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控制两对不同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各自自由组合到配子中去。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互不干扰的。
F1非等位基因重组导致了F2性状重组
2.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分离定律是指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列
31.(7分)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b)、D(d)控制。
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l)红眼与紫红眼中,隐性性状是,判断的依据是。
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2)F1的基因型共有种。
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D的数目最多时有个。
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
(3)若从F1中选取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雄性个体交配。
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当堂练习
答案
(l)红眼紫红眼与紫红眼交配,F1出现了红眼BbDd
(2)4 2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5/6。
高中生物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优质课精品课件
习题1.进行减数分裂的雄性动物细胞,基因分离发生的时期是( B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习题2.下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 )
习题5.果蝇的灰体(E)和黑檀体(e)、红眼(R)和白眼(r)是两对相对 性状。一只灰体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灰体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雌(只) 雄(只)
灰体红眼 73 0
灰体白眼 0 75
黑檀体红眼 26 0
黑檀体白眼 0 24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自由组合 定律,基因E、e位于 常 (常/X)染色体上。
A.①
B.②
C.③
D.④
习题3.利用AaBb植株培育得到AAbb植株的过程如下,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 )
A.①
B.②
C.③
D.④
★ 思考4.水稻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将纯种非糯性与糯性品种杂交 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 镜下观察F1的花粉颜色,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是1∶1。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1)A、a和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孟德尔的 分离 定律。
习题7.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由于X染 色体上的某个区段重复,使果蝇正常的圆眼(记为 X+)变成了棒眼(记为 XW)。为 研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
1)分离定律:
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不相融合,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随机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实质:分离定律揭示了一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自由组合定律:
内容:具有独立性的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进行杂交时,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同一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实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