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初年的粮食问题

合集下载

勤政的乾隆堪称仁君、圣君,若说他是昏君、暴君,也一点不冤

勤政的乾隆堪称仁君、圣君,若说他是昏君、暴君,也一点不冤

勤政的乾隆堪称仁君、圣君,若说他是昏君、暴君,也一点不冤绪论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又当了三年多实权在握的太上皇,时间长达六十三年四个月。

他不仅是实际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皇帝,查遍世界历史,也无第二人实际统治一个国家,时间如此之长。

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准噶尔之后,国家的疆域达到了1450多万平方公里,在他统治期间,全国人口翻了一番,接近三个亿,国家GDP总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乾隆励精图治、关注民生的程度在历史的帝王中极为罕见,但乾隆的统治又有着致命的缺陷;他的统治,从中国历史纵向看,达到了一个巅峰。

但从世界历史的横向看,却落后于时代。

乾隆深喑帝王之术,极其精明。

一方面,他兢兢业业,非常勤政,执政几十年来,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

大幅减免民间赋税、在关注民生、赈灾救荒等方面不余其力,在一些民生工程上更是亲力亲为,确实也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似乎是一代圣君、仁君。

另一方面,他又专制集权、固步自封、好大喜功、奢靡浪费。

在他任期内大兴文字狱,冤杀了不少无辜。

他的许多利民措施也没有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他统治时间日久,进入晚年后,官场上腐败盛行,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又像是一个昏君、暴君。

嘉庆25年清朝疆域图本文拟从上述两个方面,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圣躬勤政”,是夸大还是事实?“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赵翼,在其《檐曝杂记》卷一,有“圣躬勤政”一篇,记载了乾隆每天卯时起床,冬天天不亮就开始办公。

并举了许多他勤政的事例:上每晨起必以卯刻,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也。

这个描述是不是准确呢?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史料,这个描述并不夸大。

乾隆相当于那种出生好、高智商、高情商的学霸型人物,这种人本来可以吃吃老本,偏偏他还比所有人都勤奋。

乾隆七十多岁时,曾这样评价自己:“朕临御五十余年,无日不以勤政为念。

今虽年近八旬,而惟日孜孜,罔或稍懈”。

像他这种人,你让别人跟他怎么比?那么他这种勤政,是做做样子,还是真正干实事呢?应当说,实事确实干了不少,并非面子工程。

中国粮策的故事

中国粮策的故事

中国粮策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粮食政策的故事。

下面是其中几个著名的故事。

1. 齐桓公的"牧野之战":公元前685年,齐国国君齐桓公率军在牧野战胜了楚国,并让楚国割让南阳地区给齐国。

这个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为齐国提供了良好的粮食来源。

2.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十分重视粮食政策。

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筑水利工程、推行耕地均分制、提倡节约用粮等,有效地保障了蜀国的粮食供应。

3. 清朝乾隆时期的"屯田制":乾隆皇帝在位时,中国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乾隆实行了"屯田制",鼓励农民自愿在边疆开垦荒地,并提供给予土地、农具和种子的支持。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粮食供应问题。

4. 改革开放以后的"农田合同责任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并改善农民收入,中国政府推行了"农田合同责任制",即农民与国家签订粮食生产合同,按照约定的产量和价格交付粮食。

这一制度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提高了粮食产量。

这些故事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保障粮食供应而采取的措施,展示了中国古代及现代粮食政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论康乾盛世之隐患[整理]

论康乾盛世之隐患[整理]

论康乾盛世之隐患——人口膨胀的成因及后果摘要:康乾盛世是清代268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

但当时人口膨胀却成了盛世之累,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人口高速增长的成因有生产的发展,封建赋役制度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

它引起了生产力发展受到压抑,加剧了社会动乱,加剧了环境恶化的后果,对后世产生了重大恶劣的影响。

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加深对当今控制人口增长这一基本国策重要意义的认识。

关键词:康乾盛世;隐患;人口膨胀康乾盛世,严格地说是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嘉庆四年(1799年),也就是说从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末这一个世纪又十几年的时间。

它是清代268年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

这最后的盛世已处于世界大势发生了空前巨变的大背景下,因此,具有比以往盛世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它对当代乃至后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这一时期的人口膨胀问题,可以说是盛世光环下的遗祸。

甚至在乾隆撒手人寰时,人口膨胀已成为他内心深处的遗憾。

本文将对康乾时期人口大量增长的原因,以及对当今及后世产生的后果,进行简要分析。

一、康乾时期人口的高速增长及成因清代的人口再生产,在整个顺治朝和康熙朝前期约40年中,由于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曾一度处于萎缩状态。

康熙二十年(1682年)后,清王朝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趋于稳定,经济逐渐复苏,人口再生产也相应回升到明代的最高人丁数。

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进入康乾盛世时期,国家政局稳定,人口迅速增加。

进入18世纪以后,清人口的增长明显加快了速度。

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在册人数在我国人口统计史上首次突破1亿大关。

此后人口再生产的势头越来越猛,以平均高达20‰以上的年增长率急剧膨胀。

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相继突破了2亿和3亿。

①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

从此奠定了现代中国庞大人口的基础,也使中国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

康乾时期人口以如此惊人的速度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统治者对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推行的政治经济措施,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证。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笔记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笔记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笔记《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读书笔记1. 引言在我国历史上,乾隆时代是一个盛世。

然而,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人们对于这个时代的评价却各有不同。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一书,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乾隆时代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和思考。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本书进行深入阐述和总结,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2. 乾隆时代的经济繁荣乾隆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然而,这一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农民的生活困苦等。

3. 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在乾隆时代,社会和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新兴的市民阶层崛起,这对传统封建社会构成了挑战。

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教育的普及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不过,这一时期也是封建思想对文化发展的束缚最为严重的时期,儒学的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我认为其中的得实际上也是失,而其中的失也可以看作是得。

经济的蓬勃发展固然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裕,但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为封建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可能,但也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价值观念的混杂。

我们需要以一种全面的、深刻的、灵活的态度去看待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将其作为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的起点。

5. 总结通过本书的阅读和理解,我对乾隆时代的盛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一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对于这一时代,我们需要以一种全面的、深刻的、灵活的态度去理解和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也能够为当下和未来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在知识上,这篇文章将会以序号标注的形式进行撰写,内容更全面、深入,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

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

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郭松义几年前,笔者曾就清代的粮食生产写过些东西。

i[1]若干年过去了,现在重新回顾,感到不但在内容上有不少需要补充,而且在论点上也有修正的必要。

另外,鉴于学术界对明代的亩产至今触及不多,故又向上追溯,写了明代一段。

因为课题的涉及面较广,难度较大,尽管笔者作了较多的思考,但一定还有很多漏洞,祈盼方家不吝指正。

一、粮食亩产记录计算粮食亩产量,从方法上说属于统计学的范畴,其前提必须有大量系统的数字资料。

遗憾的是在明清两代,这样的条件很大程度上并不存在,即使已经掌握的数字,也因各地的亩积或量器衡器方面的差异而难以做到精确划一,ii[2]出于如此等等情况,我们在计算明清粮食亩产时,只能根据现有条件,采取宜粗不宜细的原则,作出大体匡估。

明清两代统共544年(公元1368一1 9 1 1年),其中明代276年(公元1368—1644年),清代268年(公元1644—1 9 1 1年)。

虽然那时的农业发展速度不像今天有现代化科技作后盾,可以十几年、几十年一大变,但是前后五百多年,毕竟不是个短时间,其中充满着治乱变化及诸如政府政策的调整、人口的增减、生态环境的改变、工商业的兴衰等等,都会对农业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反映在粮食亩产上,也会有升有降。

请先看一下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明清粮食亩产所持的看法,见表1。

iii[3]表1 有关学者对明清两代亩产的推算上述亩产数字,有的是照着这样的公式计算得出的:粮食耕地面积 =单产量由此得出的单产数字是每一单位耕地面积的单产量,而不是每一单位播种面积的单产量iv[4]。

也有的是根据当时记录的亩产量数字,再参照不同耕地的比例、复种指数等综合统计而成。

对于各人的计算方法,作者不想妄评,值得注意的是三组数字间有很大的差距。

当然,根据现有的资料,要得出完全相同的数字是不可能的。

但出入那么大,说明学术界对明清两代粮食亩产的看法并不一致,基于以上情况,我们也根据掌握的资料,试着作了一些评估。

乾隆的救荒措施及其实效性分析

乾隆的救荒措施及其实效性分析

在清朝皇帝中,乾隆是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其救荒措施亦可圈可点。

乾隆时期,推行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救荒措施。

一、乾隆时期的救荒措施1.鼓励垦荒,增加粮食产量。

从顺治开始,清朝皇帝就实行鼓励垦荒的政策,但顺治时成效不大。

康熙曾对垦荒作出奖罚规定:视垦荒多寡对地方官员和普通百姓进行奖惩。

雍正亦重视垦荒。

参照康熙、雍正的做法,乾隆也实行奖励之策:“天下之本农为重,各府州县衙,果有勤于耕种,务本力作者,地方官不时加赏,以示鼓励。

”(《清高宗实录》第2卷,第8页)乾隆时中国人口增多,大面积的荒地已被开垦,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乾隆为此非常担心,“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

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田土,亦不啻倍蓰。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清史稿》第120卷《食货一》)据此,乾隆提出:要“尽地利而裕民食”(《清高宗实录》第764卷,第10页),又规定“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免其升科……务令民沾实惠”(《清高宗实录》第123卷,第22、23页)。

除了开垦内地各省山头地角之外,乾隆还鼓励在边疆地区垦荒。

如新疆、西南、东北地区等等,同样实行奖励政策,如对新疆垦荒的奖励:每人一年获细粮15-18石,为官者议叙,兵丁赏一个月盐菜银;25石,奖励加倍;12石以上,定以功过各半;不及12石,为官者处罚[1]461。

为调动垦荒者的积极性,乾隆积极纠正垦荒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放宽垦荒起科年限,规定新垦田地不分年限,一律按三等九则起科,对山头地角,“垦地不成丘亩者,悉免升科”(王光谦《东华续录》乾隆卷四,田赋四)。

其次是禁止地方官虚报开垦数额,针对雍正时存在的官员弄虚作假、以少报多的现象,乾隆指出虚报开垦数额是“非徒无益,而且有害之事”(《乾隆实录》第5卷)。

因此,“凡造报开垦数目,务必详加查核,实系垦荒,然后具奏,不得丝毫假饰,以致阎闾之扰累,若不痛洗积弊,经朕访闻,必从重处分,不稍姑贷。

清代民国时期粮食产量探讨(你能想象当时亩产只有一百斤左右吗)

清代民国时期粮食产量探讨(你能想象当时亩产只有一百斤左右吗)

清代民国时期粮食产量探讨(你能想象当时亩产只有一百斤左右吗)古代粮食产量多少?一亩地多大面积?古代各地因为气候、土壤、年成等各种原因,各地平均亩产有很大的差异。

麦子是古代基本全国都有种植,南方主要是稻麦连作的耕作形式,北方旱作区,则是以豆麦为主。

小麦亩产量常常是七十斤、八十斤、一百斤。

清代鲁西南地区的小麦最高产量有超过三百斤的,多数在100斤上下,也有二三十斤的,当时高粱和谷子的平均产量要明显高过小麦。

1948年,渤海区三专署主要农作物平均亩产量分别是:高粱123斤、大豆123斤、谷子164斤、玉米133斤。

一、清代山东地区孔府档案中,记载有明确的亩产产量,可以作为参考。

(一)孔府的田有屯厂和官庄之分:屯厂土地大多质量较差,因此以750步为一亩,叫做大亩,一大亩相当于240步官制亩的三倍;官庄的土地比屯厂的质量高,多数是六百步成亩。

当时1官制亩相当于今天的0.9216市亩。

(二)孔府最常用的石斗为例,每斗小麦约等于17.4斤。

顺治十二年(1655年),邹县各庄小麦的平均亩产为8.7斗(合151斤)、6.45斗(114斤)、2.15斗(37斤);汶上县各庄小麦的平均亩产最高为胡成口庄7.49斗(合130斤),最低为高家庄3.96斗(合69斤,当年小麦遭到水淹)。

康熙十八年(1679年)到三十八年(1699年),毛家堂庄平均亩产最高为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9.04斗(合157斤),最低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66斗(合31.26斤);下涧铺庄平均亩产最高为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4斗(合69斤),最低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8斗(合31斤)。

乾隆年间,汶上县美化庄,平均亩产最高309斤,最低44斤,乾隆元年(1736年)到乾隆四十年(1776年)的平均亩产为104斤。

二、清末河南地区清末南阳府南阳县的有份资料说明,当时南阳的小麦熟年每亩的收成只有三斗(合52.2斤),如果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即开展多熟复种的耕作方式,加上别的作物,那么每亩的收成应该在6、7斗之间(约115斤)。

清朝的农业改革与粮食生产

清朝的农业改革与粮食生产

清朝的农业改革与粮食生产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

在其统治下,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以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重点探讨清朝的农业改革和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一、清朝农业改革的背景清朝建立后,继承了明朝的一些政策和制度。

然而,由于清朝统治者是外族,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理解比较有限,清朝初期的农业生产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

二、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整理清朝开始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将土地私有制与封建土地所有权相结合。

清朝推行的“一亩三十五分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地位,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享受相应的产权。

土地整理是清朝农业改革的重要一环。

清朝通过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清朝皇帝頒布了《康熙寶鑑土法令》,明确了土地归属、负责与权益的划分,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农田水利与灌溉体系的建设清朝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与灌溉体系的建设,通过修筑水利工程、开辟水源,改善农田的排灌条件,提高了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和抗旱能力。

清朝还在一些地区建设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长江流域的护江堤和南京江南水利等。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农田提供了足够的水源,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农业技术的改进与推广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清朝推进了农业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清朝鼓励农民采用新的农业工具和生产方式,引进了新的农作物种类和种植技术。

在农业技术方面,清朝广泛推广水稻和小麦等耐旱农作物的种植。

清朝还鼓励农民使用高效农具,如犁具、农机等,提高了耕作效率。

五、农业税收制度的改革清朝的农业改革还涉及到农业税收制度的改革。

清朝调整了农业税收政策,降低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通过减轻农民的税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了粮食产量。

六、农业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清朝的农业改革对粮食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清朝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环保问题

清朝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环保问题

清朝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环保问题清朝农业生产,就粮食产量而言,虽较宋明时期有明显增加,但就小农经济传统经营方式而言,并无根本改变,而清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则比宋明时期加倍严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大增给粮食供给带来的压力。

清朝统治者虽然采取了一些解决办法,收到必然效果,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庞大的。

长江流域,作为清朝重要财富之区,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十分严重,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

本文欲在分析长江流域农业开发问题的基础上,试对清朝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做一点探讨。

清初,由于长期战乱影响,土地大量荒芜,人口稀少。

长江流域,经济遭破坏程度很深。

就人口与耕地来讲,顺治十八年,长江流域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诸省,官方能统计到的仅九百零二万丁口(如按每丁折五口计算,约四千余万口)[1],耕地也只有二百七十余万顷[2]。

在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的社会里,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多少与可耕地面积的大小。

耕地和劳动力太少,严重制约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公布了一系列鼓励和发展生产的政策,其中较有成效者,即是招抚流亡和鼓励垦荒。

清政府要求地方官务必广招流亡,垦荒拓地,并宣称对无资垦荒的贫民予以资助[3];且公布了地方官劝垦考成法,将地方官的招垦成绩作为其迁降考核标准。

在这些政策的增进下,通过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清朝农村经济慢慢取得恢复。

据统计,从顺治初到康熙末,全国主要省区(不包括边疆地域)共垦荒地四十三万八千余顷,其中属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垦荒约二十七万二千余顷,占全国总额的%。

由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域,长期于战争,农村经济破坏严重,直到三藩之乱平定后,长江流域经济才转入全面恢复发展轨道。

安徽合肥县,从顺治初即开始慢慢垦复抛荒田地,至康熙三十二年,才将“原额荒田俱经垦足”;四川地域,康熙三十一年以前,几乎没有垦荒地亩上报。

浪费粮食的历史故事

浪费粮食的历史故事

浪费粮食的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浪费粮食的故事,下面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1. 洪武年间,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即明成祖)在位时,他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对抗辽东的战争。

在准备军粮的过程中,明成祖指示将粮食储备在莒州等地,以备作战使用。

然而,由于作战计划的变动和军需官员的贪污腐败,大量的粮食被浪费掉,而且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这使得明朝在军事行动中缺乏足够的粮食供应,导致战争失败。

2. 清朝时期,嘉庆皇帝在位时,由于官员的贪污和浪费现象严重,造成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嘉庆皇帝下令减少一些奢侈的宴会和活动,以节省粮食。

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解决问题,导致了饥荒的发生,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

3.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实行了大炼钢铁的运动。

这场运动中,农村居民被要求将家中的铁器、锅炉、农具等金属制品交给国家,以供应国家工业的原料。

然而,这导致了农村农民无法使用自己的农具来种植农作物,耕种效率大大下降。

同时,由于缺乏适当的农业技术和管理,许多农田被破坏,导致了大范围的粮食浪费和粮食短缺问题。

这些历史故事中的浪费粮食问题,一方面反映了统治者在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失误和腐败问题,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意识。

这些问题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是历史教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前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迟缓原因探索

清代前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迟缓原因探索

本文仅从宏观角度对清代前期的农业和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水平,及其发展迟缓的原因作一些探索,以期引起史学界进一步的研讨。

清代前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经济出现了许多与以往所不同的新趋势和新变化。

对于这些新趋势和新变化的程度和性质如何估计,是我们要探索的第一个问题。

清代前期农产品的商品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前期,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要求农村提供大量的原料。

江南地区是我国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对棉花和蚕丝需求量很大,这就刺激了农民植棉和种桑的积极性。

农民种植棉花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家一户自给的需要,而是为了市场需要而生产。

松江府属太仓州等地历来是水稻产区,但由于“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1,于是种花者达十之七八。

奉贤、上海、南汇、崇明、嘉定、镇洋、宝山等地也大都以一半以至十之七八的土地种棉花。

农户大量地种植棉花,目的是为了出售。

无锡北门外就有人以数百金开棉花庄,从分散农户手中收购棉花,然后远销于棉纺织业城市。

河南是我国北方的重要产棉区,但“豫省民家有杼者,百不得一”。

当地出产的大批棉花均由“商贾贩于江南”2。

江南地区是蚕丝的主要产地,浙江有“蚕桑之利甲天下”之称。

特别是浙东嘉兴、杭州一带其俗善蚕,地皆植桑”。

其中桐乡县由于山地和高地较多,大部分的地用以种桑。

乾隆时桐乡县“大约良地一亩可得叶千三、四百觔,计一岁垦锄壅培之费多不过三两,利则算常值亦有倍稼焉”3。

于是,许多农民以种桑出卖桑叶为主业。

清代湖州一带专门设有“青桑叶行”,由经纪人主持进行桑叶交易。

清代烟草作为经济作物在我国南北方也较为普遍地种植。

乾隆年间,在广西地区,大户人家种植一二万株,小户人家亦种二三千株。

很显然,这样大面积地种植,绝不是单纯只为了自家吸食。

山西保德州“凡河边淤土,不以之种禾黍,而悉种烟草”4。

肥地不种粮食,而种烟草,显然是由于种烟草比种粮食获利高。

当时各地城市都有不少替烟农收购、转售烟草的铺子,如广西的烟草铺子,大市三二十间,中市、小市亦十余间。

中国粮食制度的演变

中国粮食制度的演变

中国粮食制度的演变中国粮食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和调整。

以下是中国粮食制度的主要演变过程:1.古代农耕社会:在古代农耕社会,粮食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土地私有制尚未确立,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耕种土地,粮食主要用于自给自足。

封建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粮食逐渐成为封建统治者控制农民的手段。

2.封建社会的粮食赋税:封建社会,粮食成为封建统治者赋税的对象。

农民需要将一部分粮食上交给封建地主,以满足政府和封建贵族的需求。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和农民的发展。

3.农田水利和科技进步:随着农田水利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逐渐提高,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这为粮食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创造了条件。

4.农田改革: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

农田改革是其中的一部分,旨在解决土地不均、农民贫困等问题。

粮食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土地私有制的废除和农田合作社的建立。

5.公有制和集体化: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村土地的公有制和集体化管理。

农田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成为农村的主要组织形式。

粮食生产逐渐增加,但也存在生产动力不足、农民积极性下降等问题。

6.农业家庭责任制: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进行了农业家庭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并对自己的土地有更大的决策权。

农业生产逐渐由集体化向家庭化转变,粮食生产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7.农业现代化: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通过科技进步、农业结构调整等手段,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和提高。

总体而言,中国粮食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多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调整,以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当前,中国正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

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

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注:表中另见资料《明宣宗实绿》卷六;万历《六安州志》卷二;嘉庆《芜湖县志》卷四;同治《南昌府志》卷一六;同治《广信府志》卷四之二;同治《茶陵州志》卷一三;道光《重辑新宁县志》卷一o;光绪《潮州府志》卷二四;万历《雷州府志》卷一0;乾隆《海澄县志》卷二;《明经世文编》卷一三四,胡世宁:《为定册籍以均赋役疏》;道光《忠州州志》卷六;道光《遵义府志》卷二三将表4和表2、3对照起来考察,明代的南方稻作区,单产稻谷一般在1石多到2石多,也有超过3石、4石,少数条件好的达到5—6石,甚至更多。

当然在山区和海边湖滩沙地,土质差,生产条件恶劣,亩产不高,多的1石上下,少的不满石。

在明代,南方的一年两熟制农业已相当普遍,少数还有一年三熟的。

一般说来,两熟制以秋作为主,春作产量约为秋作的一半,如我们引《补农书》所言:秋作米3石,春花石即属此。

这样,一般田地可达2石到3石,稍上者4—5石,上上5—6石或7—8石。

不过这都是指谷或原粮,米或精粮就会递减一半,灾年或大熟年另当别论。

在明清时期,常有人这麽说,南方生产粮食论石,北方生产计斗。

石和斗是量器中的两个不同等级,通常10斗才算l石。

论石或计斗,说明北方地区限於水土和自然条件,在产量上有着很大差异。

嘉靖、隆庆间,户部尚书葛守礼言:“北方地土瘠薄,每亩收入不过数斗。

”①又如叶盛提到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在北直宣府(今宣化)一带种地40万亩,待秋收获,得粗细粮74000石,平均亩收不足2斗。

②还有像北直河间府故城县,“履亩得五六斗、六七斗,即庆有余矣”③。

不过也不是所有田地都那麽低产,山东濮州一带,自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葛端肃公集》卷二《宽农民以重根本疏》。

②《水东日记》卷三《土薄收入少》。

③万历《故城县志》卷一。

南徙,原来沿河床周围地区土地肥美,树艺丰沃,每亩竟可收7—8斛。

①按照二斛为石的度量衡标准,7—8斛,便是3—4石;又如河南怀庆府,上田岁收可达2石,多的到3—4石,下田不满石,乃至3—4斗。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史海烟云RAND GARDEN OF SCIENCE年),商鞅再次率兵攻打魏国,获得胜利。

约100年后,著名思想家荀子评价齐、魏、秦三国军队的战斗力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造就这样一支骁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军队的正是“赏厚而信,刑重而必”的商鞅新法。

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商鞅提议孝公将国都从渭水上游的雍(今陕西凤翔西南)迁到咸阳。

咸阳位于沣水和渭水交汇之处,“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是控制东西交通的重要通衢。

秦迁都于此,志在向东扩张。

商鞅以迁都为契机,启动了第二次变法。

他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聚等自然聚落,按照大致相当的规模编制在一起,设立地方行政组织———县。

全国共设置四十一县,一种说法是三十一县。

县设县令,掌管一县行政,县尉掌管军事。

春秋时期,各国相继设县。

最初县主要设于边境,特别是新征服地区。

虽然都称作县,但各国县的性质不同。

晋国、吴国的县仍是大夫的采邑,实行世袭贵族统治。

楚国和秦国的县则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不世袭。

这种采取官僚制进行统治、直接听命于国君的新型地方行政组织,显然不同于宗法分封制,并从内部瓦解和颠覆着宗法分封制。

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方面县制逐渐推广到内地,一方面第二种形式即由君主任命官僚进行管理的逐渐增多。

而商鞅推行的就是第二种形式的县,它标志着秦国最早完成了从宗法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权官僚制国家的过渡。

县制使分封制下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有利于秦国将全部力量汇聚在一起,从而使从前弱小落后的秦国在战国争雄中脱颖而出。

这种政治制度即使在当时整个世界而言,也堪称一项创举。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高度评价商鞅推广县制建立官僚制的政策,将其称为“官僚化的革新政策”,认为这是秦国国力日强,并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此后两年中,商鞅进行了一系列建立中央集权官僚制国家所必备的标准化工作。

第一,“为田开阡陌”,即扩大亩积,将原来长一百步、宽一步的小亩制,改为长二百四十步的大亩制,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农业生产率。

中国粮食安全历史故事

中国粮食安全历史故事

中国粮食安全历史故事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粮食安全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挑战,但也有许多值得铭记的历史故事。

以下是几个中国粮食安全历史故事。

一、古代的粮食安全在古代,粮食安全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和储备。

中国最早的粮食安全问题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饥荒,因此粮食储备和漕运成为了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秦朝时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同时也加强了对粮食储备和调配的管理。

汉朝时期,进一步扩大了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数量,推广了先进的农具和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二、近代的粮食危机然而,随着近代列强入侵和战争的频繁发生,中国的粮食安全逐渐出现了危机。

尤其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里,中国遭遇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生产和储备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也使得中国的农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变得异常严峻。

三、现代的粮食安全战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管理,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其次,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和措施,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

最后,政府加强了对粮食储备和调配的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和应急机制。

四、未来的粮食安全挑战虽然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未来的粮食安全挑战仍然存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和粮食储备的管理和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总之,中国的粮食安全历史故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挑战的长篇大论。

乾隆朝如皋饥疫和《亥子饥疫纪略》

乾隆朝如皋饥疫和《亥子饥疫纪略》

2020/5亥子饥疫纪略乾隆朝如皋饥疫和《亥子饥疫纪略》*◎马国云(江苏开放大学,江苏无锡214011)提 要:清代如皋士子冒国柱在《亥子饥疫纪略》中记载了乾隆二十一年江苏如皋饥疫的具体情况。

此次饥疫造成百姓大量死亡、物价腾涌、社会混乱等问题。

从档案的角度看,此书不仅还原了如皋亥子饥疫的历史现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提供了一个考察乾隆朝荒政在基层实践的视角,并且对当下社会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如皋饥疫 《亥子饥疫纪略》 荒政 当代启示清乾隆年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辽阔,正值“康乾盛世”之际。

然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乾隆朝60年间,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被及的范围广,涉及的人口多,产生的危害大。

”[1]1据统计,乾隆朝“在上报至中央政府、确定已经‘成灾’或已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中,水灾被及的总州县次约为8074个,旱灾为3770个,雹灾为1148个,霜灾为163个,风灾为271个,人疫、牛疫共68个,地震111个”。

[1]2其中,乾隆二十一年(1756)的天灾、瘟疫因涉及范围广、死亡人数多而具有代表性。

《清史稿》载:“(乾隆)二十年二月至四月,苏州霪雨,麦苗腐。

三月,蕲州大风雨,坏民居三百余家;荆门州霪雨两月不绝。

五月,澄海狂风骤雨,冲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余间。

六月,苏州大雨伤稼,高邮霪雨四十余日。

七月,赣榆大风雨害稼,石门、桐乡霪雨害稼。

八月,东明大风雨拔木,田禾尽淹;沂州恒雨。

十月,潮州霪雨损麦。

二十一年五月,介休霪雨,淹田禾六十余顷。

七月,曲沃霪雨数十日,庐舍多坏;芮城霪雨四旬,房舍多圮;和顺霪雨二十余日,害稼。

八月,庆阳霪雨。

”[2]1582“乾隆二十一年春,湖州大疫,苏州大疫,娄县大疫,崇明大疫,武进大疫,泰州大疫。

夏,通州大疫。

十一月,凤阳大疫。

”[2]1529这仅是《清史稿》所载,而各地方志中所载灾害的数量、频次则远过于此。

在江苏如皋,乾隆二十年(1755)到二十一年(1756)江淮间的天灾也未能幸免。

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代的得失

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代的得失

闭关锁国
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强大起来,英国人需要全世界的商品,更需要把自己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卖到全世界。从1698年至1775年 ,英国的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因为国民的普遍富裕,英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大量的中国茶 叶。而英国人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急于把自己生产的纺织品、钢铁产品及其他工业制成品卖到中国。(《全球通史》)
平定边疆地区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 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4. 人口达到空前的数目
中国是一个人口崇拜的国家,农业为支柱决定了人口数量被视为 国家兴旺富庶的标志。 人丁兴旺 能养活尽可能多的人,被认为是 一个政府最重要的政绩
乾隆的拒绝,向世界宣告了通过和平方式打开中国大门的不可能。
英国人在1793年跪求乾隆而没有得到的东西,在1842年通过战争一条不少地得到了。《南京条约》的五点核心内容,与马戛尔 尼跪求乾隆皇帝的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马戛尔尼时代的欧洲正处于启蒙时代。与现在的“欧洲优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反,那个时代的欧洲在中华文明面前怀有深深的自卑心理。 在当时的欧洲著作中,我们能找到很多“当中国已经……时,欧洲还……”句式的表述。比如伏尔泰说:“当迦勒底人还只 是在粗糙的砖坯上刻字时,中国人已在轻便的竹简上刻字。”就像今天我们动不动用“西方”来比照“中国”一样,那个时 代的欧洲知识分子正是用“中国”来批判“欧洲”。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清王朝雇用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 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 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乾隆广东免粮三年故事

乾隆广东免粮三年故事

乾隆广东免粮三年故事摘要:一、引言:乾隆广东免粮三年背景介绍二、事件起因:广东地区粮食短缺及民生困苦三、乾隆皇帝的决策:免除广东三年粮食赋税四、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措施:地方政府配合执行,确保粮食供应充足五、事件影响:广东地区粮食危机得到缓解,百姓生活改善,社会稳定六、结语:乾隆广东免粮三年故事的启示正文:【引言】在清朝乾隆年间,广东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导致了民生疾苦。

为了缓解粮食短缺,保障百姓基本生活,乾隆皇帝作出了一次重要的决策,即免除广东三年粮食赋税。

这一举措在历史上被称为“乾隆广东免粮三年故事”。

【事件起因】广东地区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但清朝乾隆年间,由于自然灾害、土地贫瘠、农业技术落后等原因,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同时,当时广东地区的民生状况已十分困苦,百姓生活艰难。

在这种背景下,粮食危机一触即发。

【乾隆皇帝的决策】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乾隆皇帝果断作出决策,免除广东三年粮食赋税。

这一举措旨在减轻农民负担,让更多的土地用于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同时,乾隆皇帝还要求地方政府加大粮食采购力度,确保市场粮食供应充足。

【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措施】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乾隆皇帝的决策得以贯彻执行。

各地官员纷纷行动起来,加强与粮食产区的沟通,组织粮食采购。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民种植高产粮食作物,提高粮食产量。

【事件影响】乾隆广东免粮三年政策的实施,使得广东地区的粮食危机得到了有效缓解。

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社会稳定。

此次政策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这次事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让后来的统治者认识到粮食安全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结语】乾隆广东免粮三年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皇帝在面对粮食危机时,能够从百姓的利益出发,果断采取措施,保障民生。

这一故事不仅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古代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长期存在且影响深远,其主要原因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气候变化中国古代时期,由于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以及人口增长等原因,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粮食生产严重不足。

在气候变迁方面,由于当时中国经历过多次干旱和洪涝灾害,导致了大量的庄稼歉收和收成损失,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土地养护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对土地的养护认识不足,往往通过过度利用土地、轮作不当、荒地不耕等方式导致土地质量逐渐恶化,使得粮食的产量逐渐下降。

另外,由于一些地方政权的腐败和官员的贪污,导致了土地私有化和大规模的林木砍伐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土地退化的情况。

三、技术水平古代中国技术水平有限,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低下,传统的种植方法具有很大缺陷。

例如,过度使用肥料和农药造成了土地污染,使用工具不当会劳民伤财,农民的营养状况也无法得到保障,这些问题都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四、政治经济因素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

在政治方面,政府对农民和土地的保护意识不足,对长期的自然灾害缺乏有效的措施,以及地方政治的腐败情况,都有损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经济上,在农村集体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缺少足够的投资和支持,无法满足人民对农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也成为粮食生产的瓶颈。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凸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凸显出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然而,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历史教训,积极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以确保粮食安全的稳定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乾隆初年的粮食问题
作者:白新良
来源:《历史教学》2002年第04期
近来,正在上演的电视剧《天下粮仓》以艺术的形式展示了乾隆初年因为粮荒而导致的饥民四处流徙的惨状。

乾隆时期,在清朝号称盛世,何以情况竟然如此。

笔者查阅历史资料发现,这次粮荒,半是天灾,半是人祸,也就是说,最高统治者的错误决策导致了这次粮荒范围广,时间长,程度重,给广大人民也造成了一场极大的灾难。

清朝以农立国。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封建统治的巩固。

因而,入关统一,尤其是三藩叛乱平定之后,清朝政府一直极为重视发展生产,关心民生。

其一是劝垦田地,以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的粮食资源。

与之同时,许多配套政策如兴修水利,提倡精耕细作,扩大高产作物面积,引进粮食新品种,禁止酿酒,禁种烟草,禁宰耕牛,限制僧道,禁止赌博等也相继跟上。

二是蠲免赈济。

凡遇灾害,皆根据受灾情况,分别蠲免或缓征部分或全部赋税。

灾情严重者,还蠲赈兼施,以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康熙时期,还发展成为大范围无灾蠲免甚至普免天下一年钱粮。

三是于丰年或无灾年份讲究秋贮。

一方面由各地政府动帑采买或者由地方绅衿纳粟捐监,以备歉年出粜;一方面提倡民间自行积贮,设立集体性的社仓、义仓,以备灾荒。

正是这些,帮助广大人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保证了社会的安定,社会经济也呈现了颇为繁荣的局面。

虽然如此,乾隆时期的新情况却使全国粮食形势更加严峻。

一是由于人口急剧膨胀而使人均耕地面积相对减少。

据统计,三藩叛乱平定之初,全国人口约七千万,耕地面积为五百九十万顷,人均耕地八亩有余。

而至乾隆初年,全国人口飙升至一亿四千多万,而耕地面积却不到八百九十万顷,人均耕地足足减少了四分之一。

正是这一情况,使得这一时期全国粮价一直上涨。

二是土地兼并剧烈。

受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打击,清朝初年,地主经济萎缩,自耕农数量颇多。

而至乾隆初年,据时人杨锡绂所见:"近日田之归于富户,大约十之五六;旧日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

"这样,地主经济的发展又使全社会半数以上的人沦为弱势集团。

平常年景,他们已是吃糠咽菜。

如逢荒年,则更是乞食无门,卖儿卖女已属司空见惯,寻常之事,一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举家服毒,人吃人的惨景。

面对这一形势,乾隆帝嗣位后,对于前朝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的各项政策皆奉行不渝,有的地方还格外强调。

即以劝垦田地而言,乾隆五年(1740年)七月,他即再颁谕旨,劝谕全国百姓"开垦闲旷地土",规定:"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免其升科,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俾民有鼓舞之心,而野无荒芜之壤。

"在此同时,为了调动各地官员和广大农民垦荒种地的积极性,还将此作为官吏考课升黜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创定了不少具体政策。

这样,在清朝政府的鼓励下,全国垦田数量继续上升。

据《清高宗实录》各卷统计,从乾隆五年至三十五年,仅内地各省,增垦田地已不下二十万顷。

以蠲赈而言,也不遗余力,先后放宽报灾限度并加大蠲赈力度。

十数年中,蠲赈数额已逾千万。

其中,仅乾隆二年,畿辅、山东旱灾蠲赈花费即近二百万。

与之同时,还下令禁止贩米出洋,免除南洋各国进
口米税以扩大国内粮食数量,永远免征商贩米税以保证粮食流通。

按理来说,乾隆帝的这些政策,应使此前已经存在的问题有所缓解,至少也不会比以前更严重。

但是事实上,乾隆初年,全国范围内却出现了长达十数年的粮荒。

究其原因,不是别的,而是乾隆帝的粮食积贮政策走过了头,以致人为地加重了灾害的程度。

乾隆帝嗣位之初,为了加强对全国情况的了解,先后命令各省按时奏报当地市场粮食价格,按年奏报各省人口数字和各省官仓贮存谷数。

通过各省汇奏,他发现,各地粮价一直上涨,全国人口也已高达一亿四千多万,因而对积贮备荒表示了高度的重视。

前此,全国贮粮大致常年保持在二千八百万石上下。

针对现实情况,乾隆帝制定了一个常年贮粮八千万石的"宏伟"计划。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按照他的设想,是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通过纳粟捐监征集粮食三千二百万石。

所谓纳粟捐监,指的是绅衿子弟通过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米谷以取得生员资格,以便及早参加更高层次的科举考试,步入仕途。

这种方式,乾隆以前,遇到战争、大范围自然灾害或者修治河工等大项工程,清朝政府始行举行,并非经常。

且其权力握于中央户部,交纳者只是现银,用以补充朝廷开支,保持收支平衡。

乾隆帝则变通其例,一是改临时性政策而为经常,二是将其权限由户部下放到各省,三是改纳银而为与原定银数等值的米谷。

当时,士子挤入仕途只有科举一途,全国每年应考童生,不下数十万人,不知要闯过几道关卡,始能如愿,而后才有资格参加岁试、科试,向举人这个目标冲刺。

在乾隆帝看来,有此捷径可走,谁不大喜过望,踊跃报名,而政府也可以分文不花,轻而易举地征集到几与黄金等价的粮食。

但是由于全国粮食紧张,实行三年,情况并不理想。

各省所纳粟数,"仅二百五十万石,合计尚不足十分之一"。

为了实现原定目标,从乾隆六年始,又放松捐监地区限制,降低捐监米谷额数,赴部、在省捐监,"悉听士民之便",纳谷数额也由原定的二百二十石减至一百八十石。

实行之后,所捐米谷又有三百五十万石。

五年之中,在全国粮食已颇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又凭空多征集了六百万石粮食,可以想见,这一政策对当时国内粮食市场造成了多大的冲击。

纳粟捐监政策推行并不顺利已经说明乾隆帝与民争食的政策遭到了挫折。

但是,乾隆帝并未醒悟,反而在继续其事的同时,推出了他的第二步征集粮食计划,即由政府出帑采买粮食四千八百万石。

为了落实这一计划,从乾隆七年始,他将这一数字分解之后摊派各省,限令完成。

在他看来,只要政府出得起银钱,各地粮食便可源源不断地征集上来。

在他的严旨督催下,全国各地,"处处积贮,年年采买,民间所出,半入仓庾"。

不少地区为了达到贮粮指标,不管丰歉,只买不粜,任听粮食在仓朽烂,致使大批粮食退出流通领域。

一些地区即使出粜,其间也是弊端重重,难于尽述。

这种掠夺式的采买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不但没有收到积贮备荒的效果,反而使下层民众尝尽了缺粮的苦头。

政策执行不过数年,全国人民已不堪忍受,先后于乾隆六至八年、乾隆十一至十三年爆发了两次遍及全国城乡的抗租、抗粮、闹赈、抢粮斗争。

其在城市者则或捣毁米铺,群抢粮食,或起而罢市,要求平粜;其在农村者则相率向村内富户强借抢粮,吃大户,"一邑中竟有抢至百案者"。

面对全国各地"塞署、罢市、抢粮、殴官"的局面,乾隆帝始觉事态严重。

经过征询各省督抚意见,乾隆十三年七月,乾隆帝被迫放弃了原先不切实际的采买计划,停止采买,在全国范围内以次平粜粮食一千多万石。

同时还规定,全国贮粮总额为三千三百七十九万石。

这一定额,虽比雍正贮粮旧额多出六百万石,但却比不
切实际的乾隆定额减少了一半还多。

乾隆十七年,他又规定,各省贮粮,如已达到规定数额的十分之三四,即不必急于买补。

这样,全国粮价开始下降,因为人为地过度采买而导致的全国粮价上涨、民食艰难的问题才算大致解决。

【收稿日期】2002年2月
【作者简介】白新良,1944年生,主要从事清史研究。

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著作有:《乾隆传》、《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康熙皇帝全传》(主编并第一作者)、《清史新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