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泌性致病物质 分泌系统、外毒素
G-菌的致病机制
10
整理版
侵袭能力—菌毛、分泌系统、荚膜 毒性作用—内毒素、外毒素 免疫损伤作用—脂多糖(LPS)
常见致病革兰阴性菌
11
整理版
整理版
12
肠杆菌科
埃希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菌属
肠杆菌科
13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整理版
肠杆菌科细菌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 革兰阴性杆菌,常常寄居在人及动物的肠 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物中。
埃希菌属共六种,其中,临床上最常见、最重 要的是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
17
整理版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能为 宿主提供一些具有营养作用的合成代谢物。
在被发现后相当长时间内,大肠埃希菌被认 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 一些特殊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对人和动物有致 病性。
大肠埃希菌在环境、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 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指标。
致病机制: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菌死 亡后释放出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和 溃疡,引起腹泻。
所致疾病—肠道感染
26
整理版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婴儿腹泻 (水样腹泻)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出血性结 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婴儿腹泻 (持续性)
抗原结构
32
整理版
主要由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
部分菌株有类似大肠埃希菌表面抗原(K), 其与毒力有关,称Vi抗原
防治原则
27
整理版
加强饮食卫生检查、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改善公共卫生条件、 控制传染等
卫生学上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100个
治疗用磺胺、链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 等,但易产生耐药性
28
沙门氏菌属
整理版
发现
29
整理版
发现者:艾贝特 德国病理学家
时间: 1880年 命名者:沙门
描述—性状
18
整理版
革兰染色阴性的杆菌
宽0.4-0.7 µm 长13µm
无芽胞,多数由鞭毛 和菌毛,少数有荚膜
抵抗力
19
整理版
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 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 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 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
21
整理版
保护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利于厌氧菌的生长。 能合成维生素K和B。 对外袭菌有拮抗作用。
致病性大肠杆菌
22
整理版
至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大 肠埃希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
肠道外感染:正常菌群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 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后,即可成为机会致病 菌。多为内源性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常见。
新生儿脑膜炎:大肠埃希菌是小于1岁婴儿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因子
所致疾病—肠道内感染
24
整理版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婴幼儿、 旅游者腹泻,与霍乱相似
致病机制:定居于小肠表面,不损坏也不 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产生肠毒素引 起分泌性腹泻。
所致疾病—肠内道感染
25
整理版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成人腹泻, 与菌痢相似,易误诊为志贺菌
目前泛指所有细胞壁具有外膜结构的细菌
革兰染色所形成的区别,不仅仅是染色性状 的区别,更主要地反映了这两类细菌在基因 结构、细胞结构以及相应的抗原性、致病性 和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重要区别。
G-菌的抗原结构
6
整理版
表面抗原
细胞壁外的抗原物质。 如: K抗原—荚膜抗 原(大肠杆菌)、Vi 抗原(沙门菌)
G-菌的抗原结构
7
整理版
菌体抗原—O抗原
细胞壁中的抗原物质, 细菌细胞壁的成分, 不同G-菌的脂多糖中 特异多糖的种类及排 列顺序各不相同,从 而决定了细菌抗原的 特异性。
G-菌的抗原结构
8
整理版
鞭毛抗原—H抗原 鞭毛中的抗原物质。
菌毛抗原 菌毛中的抗原物质。
G-菌的致病物质
9
整理版
结构性(非分泌性)致病物质 菌毛、荚膜、脂多糖(LPS)、内毒素
1
革兰阴性菌
整理版
革兰染色
2
整理版
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 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不仅能观察 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 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革兰染色
• 紫色—阳性 G+
3 • 红色—阴性 G-
整理版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主要是由于 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差异 4
肠道内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主要表现为 腹泻,可由5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
所致疾病—肠道外感染
23
整理版
肠道内感染主要有正常菌群条件致病,多为 内源性感染,与其表面菌毛(黏附素)有关
泌尿道感染:由大肠埃希菌所引起的感染占 泌尿道感染首位、女性多见(尿道炎、膀胱 炎、肾盂肾炎等)
败血症:大肠埃希菌是从败血症病人中分离 到的最常见的G-菌
整理版
结构及化学组成
G+菌
G-菌
坚韧度
较坚韧
较疏松
肽聚糖
较厚,有四肽链和 较薄,四肽链成分 五肽桥,三维结构 与G+菌不同,无
五肽桥,二维结构
磷壁酸
特有,占细胞壁干 无
重50%
外膜(脂蛋白、脂
很厚,特有脂多糖
质双层、脂多糖) 极少
革兰阴性菌的定义
5
整理版
过去一直指革兰染色后菌体呈伊红色的一大 类细菌
美国病理学家 时间: 1885年
描述—性状
30
整理版
革兰染色阴性的中 等大小杆菌
宽0.7-1.5 µm 长23µm
无芽胞,有鞭毛, 无荚膜,有菌毛
描述—抵抗力
31
整理版
在水中能活2-3周,粪便中存活2-3个月 在冰冻土壤中可过冬,当然,不适合高温
生存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对胆盐、煌绿等的耐受性较其他肠道菌强
肠杆菌科细菌种类繁多,根据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基因组DNA序列分析,目前已 有44个属,170多个种。尽管种属复杂,但 该科经常引起人类感染的菌种却不到20个
14
埃希菌属
整理版
发现
15
整理版
时间: 1885年 发现者:希奥多·埃希 德国细菌学家
细菌分类学中的位置
16
整理版
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 埃希菌属
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抗原结构
20
整理版
O抗原,即菌体抗原,为细胞壁脂多糖 H抗原,即鞭毛抗原,为鞭毛蛋白 K抗原,即荚膜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
一个菌株的抗原类型可由O、K和H抗原的代 码表示,其血清型别按O:K:H排列,以此来 区分不同菌株,如O8:K23:H19
非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