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北京市顺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顺义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北京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2019.11.19(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B .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
C .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
D .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
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试卷第2页,总10页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2020年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反观网红建筑,则不难发现,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
其走红原因可以很简单,或是体现了某一时刻、某一角度的美感,或是展现了一种特殊的风情,或是形成了某种奇特的效果,这些都可能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
对照地标形成的过程和原因,网红建筑照片反映的是瞬时、片面、局部的信息,其真实性存疑。
网红建筑的形成不一定来自于人们的真实体验,不需要时间积淀,甚至可以与当地市民无关,推动其成为网红的流量,完全可能来自不同地域。
如此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简单地把网红建筑与城市地标画等号。
网红建筑确有其价值与意义,但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原因过于简单,照片可能变成“照骗”,打卡可能成为廉价的炫耀。
同时,网红的另一特征往往是转瞬即逝,在网上迅速走红后,可能很快就被人淡忘。
在建设成本巨大的建筑领域,这些问题值得警醒。
人类社会自进入现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国际建筑领域曾围绕这些议题进行过讨论。
有人认为,现代建筑的大量涌现破坏了城市整体性,大规模建设也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
正因如此,城市地标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的课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呈现为对网红效应的盲目追求。
城市建设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议题,其解决方案也不可能简而化之。
许多城市都曾举办过评选城市新地标的活动,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此。
近期,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要求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时期建筑方针,探索建立城市总建筑师制度,为城市建筑设计进一步指明方向。
针对超高层地标建筑建设,《通知》列出明确规范,以遏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摩天楼”之风。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老房子余开泰傍晚,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拆了一半的老房子终于被雨水冲垮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
六年前,父亲从医院回来对母亲说:“我要建一栋新房子!”母亲一愣:“我们哪来的钱呢?”父亲说:“我这病怕是治不好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
那就是为你建一栋新房子,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你的!”那时家里住的房子是爷爷二十多年前建的。
是一栋土砖房,有四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
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爷爷也已经去世,土砖房的墙上也有了一些黑色的印子,甚至有些地方还开了裂,瓦楞上长满了野草,窗棂也被某些小动物啃啮过,但是在村里依然没有落伍,可是现在父亲却坚持要把它拆掉。
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
老房子被推倒了,工人们挑来了一担担红色的泥土,板车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瓦片和木头,院子里一派热火朝天。
一个月后,房子就建好了——那是一栋两层的土坯房。
父亲还请人在墙壁上刷了一层石灰。
乔迁宴上,父亲开心地陪客人们喝酒,父亲过去从不喝酒,但那一天他喝了很多,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眼角挂着泪珠。
半年后,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妹妹也考上了高中。
而父亲的病更严重了,严重得已经没有办法去外面打工,只好呆在家里帮母亲没日没夜地扎竹扫帚。
毕业后,我在老家县城的一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
后来,我认识了女朋友小莉——一位漂亮的幼儿园老师。
元旦放假,我邀请小莉来到了我的老家。
小莉说,老家就像一幅水墨画,漂亮极了!不过就是上厕所有点不太方便。
临走时,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
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
父亲一愣,嘴角蠕动了几下,接着沉默了。
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开过来了,大卡车也从远方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砖头、水泥和钢筋。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
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每次大规模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
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以类治之”,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以毒攻毒,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黄帝内经》认为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
虽然古代的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难以从机理上全面揭示疫病并提出科学的防疫措施,但以毒攻毒的免疫观仍然具有朴素的科学道理。
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些先天性免疫功能,被归结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得到“获得性免疫”,它虽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但通过感染某种病原体或接种该病原体的疫苗可以产生针对该种疫病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
以毒攻毒的免疫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该书主要记述了各种急性病症及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蟠等的描述都属首创。
《肘后方》载有“治卒有狗犬凡所咬毒方”,也就是狂犬病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这种方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了不患上某种同样的疫病,人们用捣碎、研磨等物理办法把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等制成“药物”,其作用相当于原始疫苗。
这种办法虽然原始,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最早制造出现代意义上狂犬病疫苗的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九世纪末制备狂犬病疫苗时发现,在感染该病毒动物的脑组织和脊髓中存在大量病毒,于是设法将其接种到家兔的脑中,经过处理后制备出了狂犬病疫苗。
北京市顺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顺义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祖巷(节选)王剑冰进了村子就看到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珠巩古巷”,吾家故乡我先见到了家乡的花,艳红艳红的,一问,洛神花。
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酸,剥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
八百多年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桥下一道水,流得更久。
石雕门楼框着悠长的古巷,巷道铺着石子,凸凹的感觉,透进脚心。
雨和尘沙,会顺着凹痕滑走,滑走的,还有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时光。
明清时期的老宅子,有些挺立着,有些歪了肩角。
灰薄的瓦,干打垒的墙,墙上刷的白灰,掉了一半的皮。
一口“九龙井",依然清澈甘冽,酿出的酒、沏出的茶都味道醇厚,制出的豆腐也嫩滑爽口。
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团结功能。
瞧,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我随脚踏进旁边的谢氏祠堂。
阳光从祠堂后面照进来,满屋亮堂。
房屋设计很讲究,会在后方为太阳留下通道,中间为雨水留下位置。
这样的老宅气韵祥和,舒适透爽。
一侧的墙上贴着红纸,上边写着人名。
一位老者从后面走出来,还没看清脸面,先见到露齿的笑,说来了,谢家的?我说是来看看。
老人叫谢崇政,七十五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自己与老伴在这里,没什么事,就帮助谢家迎迎客人。
说话间我已经明白,墙上的名单,都是最近前来认祖的。
告别老谢出来,闪过诸多门口,前面出现了一座门楼,上面的石匾题为“珠巩楼”,门楼两旁,有不大的摊子,摆着细长的卷烟,竟然叫“珠机烟”。
摊后的女子笑意盈盈,介绍说,珠巩巷早就有种烟的历史,自家的烟叶收了用不完,便学着做卷烟,就地消化。
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是珠巩巷的一条街。
这让我立时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者,难道他是珠巩巷人?我来时,火车卧铺外边走廊上一个小女孩让老人跟着她学诗,老人总是说错,小女孩就一次次地教。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正当其时。
不断释放内需潜力,经济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内在需要。
巨大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将为我国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优势,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资源、近8亿就业者和4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提升消费需求品质、扩大消费需求市场、提高消费能力的潜力都十分巨大。
解决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能够不断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热情,也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空间。
我国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中期,投资需求空间巨大。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巨大,科技创新、产业和产品创新及引领新供给、新需求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能力日渐增强,不断深入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对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求,都将成为推动形成我国完整内需体系、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量质双升的驱动力量。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战略基点。
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升,但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
应该通过推进系统化的改革和政策安排,加速扭转这种不协调的发展局面,使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真正成为稳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力争在5年时间里将最终消费比重提升到60%左右,居民最终消费比重提高到45%以上。
这将会对扩大消费市场、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形成巨大推动。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16页)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2019.11.19(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2020年北京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北京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要为2020年选出一个半年度的关键词,“直播带货”得占据一个提名。
从3月份罗永浩首场抖音带货直播销售量突破1.1亿元人民币,到4月份职业主播薇娅以4000万元人民币卖出了货真价实的火箭,再到如今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纷纷以城市之名推出购物节——如果行业真的存在所谓“风口”,则直播带货的风力已接近最高级。
然而,在现象级事件频频刷新旁观者认知的时候,潜藏在大象身上的蚂蚁时常为人们忽视——直播数据造假、带货货品瑕疵甚至假冒、买家秀和卖家秀差距太大等均是直播带货“风力全开”下每一个消费者的痛点。
因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规范直播带货成为不少人大代表的议案,行业内首部全国性社团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亦正在起草中,预计最快7月出台。
直播带货本身是传递商品信息的行为,对于此种传播现象以及由此衍生的乱象,或许可以借助研究传播现象的先驱——学者拉斯韦尔的观点加以理解。
就传播活动而言,大致可分为5个方面: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
从当下的直播带货乱象来看,问题多出在传播的前三个环节:带货人不对货物负责,不去把控货物品质,但在直播中却通过灯光滤镜和夸张的表演展现出精美的货物。
为了造成“大家都在抢”的氛围和追求直播平台的推荐位,水军、虚假数据等便入场直播带货。
一个环节的失控都可能导致负面的传播效果。
因此,围绕上述5个方面对直播带货进行规范,还必须重视市场监管、法律完善、行业自治、物流运输等诸多环节。
近来,不管是代表委员还是业内知名人士的建议呼声,普遍都将传播问题与相关议题相结合,力图解决直播带货乱象。
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兵提出:带货主播的角色定性是广告代言人、导购抑或是表演者,应有更加明确的规定,因为这三种角色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
2020届北京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北京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针一线皆关情蔡勋建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
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
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蜒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
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2020届北京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北京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
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
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
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
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
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
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0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 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 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绮罗q i B .脍炙人口ku ciC.河朔su o D •脂粉气zh i2.下列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当地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
B.密州一带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
C.当地很多人都很看重围猎活动。
D.词风豪放能寄托人的政治怀抱。
材料二在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
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
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
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
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
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
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
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3.下列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宋词最初以“婉约”为正宗,此派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C.《边城》中的小城叫茶峒,小说中的人物有翠翠、天保和傩送。
D.作家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有《边城》《长河》《四世同堂》等。
4.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从文对湘西的少数民族同胞抱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B.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C.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使他热衷于表现湘西地域文化。
D.湘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它的顽强、质朴和积极。
5•为表现湘西地域文化,沈从文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
答出两点即可。
(4分)材料三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 “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
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
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
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
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
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
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6.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经》和《楚辞》的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
B.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C.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的精神品格。
D.在今天,文学抗拒同质化要靠强调自身地域性来实现。
7•根据上述三个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
(3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杂说欧阳修 夏六月,暑雨既止,欧阳子坐于树间,仰视天与月星行闻草间蚯蚓之声益急。
其感于耳目者,有动乎其中,作《杂说》蚓食土而饮泉,其为生也,简而易足。
__________ 仰其穴而鸣,若号若呼,若啸若歌,其亦有所求邪?抑 其求易足而自鸣其乐邪?苦其生之陋而自悲其不幸邪?将自喜其声而鸣其类邪? 岂其时至气作,不自知其所以然而不能自止者邪?何其聒然而不止也!吾于是乎有感。
星殒于地,腥矿顽丑,化为恶石。
其昭然在上而万物仰之者,精气之聚尔;及其毙也,瓦砾之不若也。
人之死,骨肉臭腐,蝼蚁之食尔。
其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
其精气不夺 .于 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 气随其毙而灭也,可不贵哉 !而生也利欲以昏耗之,死也臭腐而弃之。
而惑者曰:“足乎利欲, 所以厚吾身。
”吾于是乎有感。
天西行,日月五星皆东行。
日一岁而一周。
月疾于日,一月而一周。
天又疾于月,一日而一周。
星有迟有速,有逆有顺。
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为谋,其动而不劳 ,运而不已, 自古以来,未尝一刻息也。
是何为哉?夫四者,所以相须而成昼夜、四时、寒暑者也。
一刻 而息,则四时不得其平,万物不得其生,盖其所任者重矣。
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
万世之所治,万物之所利,故曰“自强不息”,又曰“死而后已”者,其知所任矣。
然则君子之 A .故 B .亦 C .以 D 1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分) 而惑者曰:“足乎利欲,所以厚吾身。
”.然11•作者认为,人“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请根据文意解说这里“精气”的含义。
(4分)12. 请根据文章第四段的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从“日月天星”的运行中得到生命感悟的。
分)度,见星有殒者。
夜既久,露下,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仰视天与月星行.度行:运行 B •抑其求易足而自鸣其乐邪抑:抑制 C .其精气不夺.于物夺:改变 D .其动而不劳 劳:疲倦 )(3 分) 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吾于是乎有感。
13.作者说“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请你结合所积累的名言警句或参考下列链接材料, 谈谈对“君子之任”的认识。
(6分)【链接材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春秋-曾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明•杨继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L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 1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