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丨字典和词典,你真的了解吗?

现代汉语丨字典和词典,你真的了解吗?

现代汉语丨字典和词典,你真的了解吗?展开全文字典和词典一、字典与词典的区别字典和词典被人们誉为“无声之师”,是很有道理的。

它虽然不会出声,却和老师一样,可以帮助解决人们学习遇到的字、词方面的疑难。

这是每一名学生、文字工作者,乃至一般社会成员身边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走自学成才道路的人,学习中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所以了解一点有关字典和词典的知识,以便随时请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字典是以单字为收集的对象,主要解释单个字的写法、读法、意义和用法。

有的字典也附带解释一些词语,目的还是为了说明字的意义和用法。

词典是以词语为收集的对象,主要解释一个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汉语的词典一般要以单字打头,由单字带出一系列的词语,先解释“领头字”,然后逐条解释所列词语。

词典的单字部分和字典基本相同,往往兼有字典的功能。

二、几种字典、词典简介(一)《汉语大字典》由四川、湖北两省三百多位专家、教授和语文工作者编写,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工作,于1984年编成初稿,1985年开始分卷定稿,陆续出版。

1990年底八卷全部出齐。

《汉语大字典》是汉字楷书单字的汇编,共计收列单字五万六千左右。

全部单字按部首编排,设二百部。

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

在字音方面,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

《汉语大字典》的编纂是我国文化建设方面的一项宏伟工程,1994年获国家图书奖。

(二)《新华字典》新华辞书社编纂。

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7年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至今曾作过五次大的修订。

这部字典是解放后第一部按《汉语拼音方案》音序排列编纂的字典,也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来注释字词意义的工具书。

1998年本在1992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就字形、字音、释义、例证、体例等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可查:成语39188条、汉字20973个、词语361253条、诗词93535首、歇后语16648条、灯谜40790条、对联5358幅、妙言警句13752条、俗语1929条、谚语1229条,内设【辞海成语词典】、【常用成语词典】、【新华字典】、【中华辞海】、【中华诗词】、【拼音专家】、【歇后语大全】、【灯谜大全】、【对联欣赏】及【辅助词典】等内容;具有方便快捷的查询、模糊查询、扩展查询、接龙、智能接龙、成语测试游戏、成语速记游戏等功能。

其拼音、解释、出处、示例等等都一目了然。

成语查询时,可用通配符“*”号来连接多个关键词,强大的模糊查询功能,对关键字的出现顺序都作了编号、排序,查阅非常方便。

尤其是自由自在的成语接龙功能,具有人性化的信息提示,充分展示了人脑与电脑的互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而且还可以让电脑来表现一下自动接龙的威力,每次的数目自定(1~100个),能在几分钟内首尾相接5000多条成语,而无重复,已经大大超过“吉尼斯记录”。

成语测试游戏,可在娱乐中考查成语熟练程度,同时提高成语水平。

成语速记游戏,则可轻轻松松记成语,学习娱乐两不误。

其中【常用成语词典】含成语6000余条,可直接转换,供学生使用。

【新华字典】可查询汉字20973个,每个字都有解释及示例(其中包括3000多个多音字),并可进行“拼音码”、“五笔码”、“部首”与汉字互查;支持“同韵字”查询。

【中华辞海】可查询词语357850条,基本涵盖了全部的常用词语,可按词语“词首”、“词中”、“词尾”进行查询,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中华诗词】可查询诗词93535首,基本上每首都有详细的标题、年代、作者、体载、类别、内容和赏析等。

可选择按“标题”或“内容”中的几个字来查找同一首诗词;也可按“年代、作者、体载、类别”筛选出要找的诗词。

【拼音专家】可把所有简体字、繁体字轻松地转换成带声调的拼音,如“我爱学习”可转换为“我wǒ爱ài 学xué习xí”,再也不用担心有哪个汉字不会认!【灯谜大全】可查谜语40790条,可按“谜面、谜目、谜底”快速检索出相应的灯谜。

汉语大字典名词解释

汉语大字典名词解释

汉语大字典名词解释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该字典共收汉字约五万六千个,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

在单字楷书形体后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注音。

少数单字下收有复词。

通过查阅《汉语大字典》,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汉字的读音,还可以窥见汉字字形和字义发展的演变历史。

《汉语大字典》由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徐中舒主编,300多位专家学者耗时15年,于上世纪70年代编撰推出。

这部字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字典,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备书目,结束了新中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检字表说明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检字表说明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检字表说明一.本检字表以第一版字表为基础,经与第二版逐页对照,调整次序,增加字数,将每页的第一个字头及最后一个字头标注页码,而后在EmEditor中利用正则表达式形成每个字头的页码,在excel中利用计算重复次数的countif函数生成每个字头的页内次序,从而完成本表的制作,除外下文提到的那11个字,应该包括了第一版字表上的所有字。

二.按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所言,本版共收字60370个,可是我所整理出来的字头共有60232个,比所说的少了138个,可能是由于我赶进度以及疏忽,把这138个字漏掉了。

三.在这60232个字头中,用五笔打不出来的共有4590个(我用的五笔码表收录了CJK基本及扩展ABCD区中的全部字,也就是包括了目前所有已编码的汉字)。

我说的打不出,指的是我自己打不出来,应该一部分是拆码错误,另一部分是目前的unicode标准确实尚未收录该字。

等CJK-E,F发布后估计会补充一部分?四.我把这4590个字头分为两部分:异体替代字头(149字)和待定字头(4441字)。

前者指该字头虽然打不出来,但可以找到该字头的异体字,于是用异体字加中括号来代替该字头;后者指导该字头打不出来,也未找到异体字,于是用字母X来表示。

五. 在这60232个字头之外,尚有第一版收录的11个字头在第二版中我自己找不到任何对应字头。

这11个字头为:六.有的字头后跟的小括号里面的字为该字的简体字;有的字头后跟的中括号里面的字为该字在第一版中的异体字(由于新旧字形的关系,第一版中新旧字形同收的字比如併和倂,在第二版中已经合而为一,只收新字形,不收旧字形。

这类字大多是以幷或幵作部件的字)。

有的字头后跟的大括号里面的字为该字的类推简化字,这些类推简化字第二版不一定收录。

七.表中跨页1,跨页2,跨页3表示连续这几页都有该字头的义项。

这个我主要是想把汉语大字典做成mdict格式的电子词典而用的。

八.该字表目前并不是太完善,但日常查询使用应该基本上不成问题了。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释义商补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释义商补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Mar.2020/No.2《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释义商补张福英(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在释义时存在照录故训、释义未明的现象,彰响到我们正确理解字义和阅读古籍。

本文搜集整理了《汉语大字典》中部分照录故训、释义未明的字,对一些容易产生误解或晦涩难懂的释义进行再度训释,查证辨析一些字的正异关系,纠正个别字的错误释义,并在分析原因之余提出了相应的修订建议。

现就其中的几例释义加以说明和补苴,希望有益于《汉语大字典》的再次修订,并使其日峯完善。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照录故训;释义;修订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71(2020)02-0046-05国际DOI编码:10.3969/j.issn.2095-3771.2020.02.011《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①它的问世翻开了汉语辞书史华丽的篇章,汪耀楠先生《〈汉语大字典〉通论》中说《大字典》“为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为古籍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直接依据和参考,为词典学、字典学的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但是,受现实条件和能力的制约,其白玉微瑕也是在所难免。

近年来,有关《大字典》的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其专著大都围绕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义项、例证、收字、编写体例等展开讨论,为《大字典》的修订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材料和宝贵的意见。

有关《大字典》的论文更是数不胜数,其内容涉及到对比研究,纠谬勘误;举例指瑕,校正商补;分部考释疑难字;还有专门探讨释义问题的。

这些释义类的论文大都涉及到义项的增删、义项的分合、纠正误释、完善释义、增删例证、商补收字等问题。

在详细查检《大字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字典》在释义时存在照录故训、释义未明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或以《大字典》为工具书做相关研究的人来说,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不便。

汉语大字典缩印版

汉语大字典缩印版

汉语大字典缩印版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汉语大字典缩印版是一部引人注目的语言学工具,它收录了丰富而繁杂的汉字信息。

对于汉语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它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本文将对汉语大字典缩印版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其在汉语学习中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会了解到汉语大字典缩印版的历史背景。

随着全球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增加,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攀升。

为了满足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推出了汉语大字典缩印版。

它是在原版汉语大字典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简和压缩,使得体积便于携带与阅读。

这种缩印版的出现,解决了汉语学习者们在日常学习与研究中要经常翻阅大字典的问题,给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参考。

其次,我们将探讨汉语大字典缩印版的特点。

这本字典对于每一个字的详细解释系统而全面,包含了多种讲解角度和例句。

此外,汉语大字典缩印版还提供了字形、音形、义形、形音等多维度的解析,使得汉字的学习更为全面与丰富。

相比于其他字典,它的特点在于收录了更多的成语、词语以及词组,满足了学习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最后,我们会分析汉语大字典缩印版在汉语学习中的价值和意义。

这本字典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提供丰富的例句以及用法,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运用汉字。

其包含的成语和词组也使得学习者能够加强对汉语语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字典还提供了一些历史典故以及文化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总结起来,汉语大字典缩印版的概述部分主要对该字典的历史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概述了它的特点,并阐述了它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这部字典给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汉字学习工具,为他们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便利,并且对于提升汉语水平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首先,概述部分对汉语大字典缩印版进行简要介绍,指出该字典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书,并阐述为何有必要对其进行缩印。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辞典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辞典
汉语大字典
(第二版)
汉语大词典
戏文六班· 张智慧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全书约2000万字,共收楷书单字 56000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 汉字,几乎都可以从中查出,是当今世界上规 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 汉语字典。由四川、湖北两省300多名专家、 学者和教师经过10年努力编纂而成的,以解释 汉字的形、音、义为目的的大型汉语专用工具 书。
下面就介绍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有部先查部,无部查起笔。查上不查下, 查左不查右。查大不查小,独体查本身。”下面给大家介绍具体的方法: 1、“有部先查部”。即要查的字有明显的部首,你就查这个部首。如“欢、度、暑、 假”4个字都有明显的部首“又、广、日、人”,那么我们就分别查这4个部首。 2、“无部查起笔”。即没有明显的部首,我们就查第一笔。如“为”查“、”,“互” 查“—”,“凹”查“|”,“乐”查“/”。 3、“查上不查下”。即要查的字上、下都是部首,我们就应该查上面的部首。如“笔” 查“竹”不查“毛”,“崇”查“山”不查“宝盖头”和“示”。 4、“查左不查右”。即要查的字左边和右边都是部首,我们就应该查左边的部首。如 “们”查“人”不查“门”,“谢”查“言”不查“身”和“寸”。 5、“查大不查小”。即要查的字有几个部首,而且有的部首大,有的部首小,我们就 应该查统管全字的“大部首”。如“慌”,应查“竖心旁”,不查“草字头”; “落”应查“草字头”,不查“三点水旁”、“口”字等。 6、“独体查本身”。即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我们就可以直接查它本身,如“口、月、 木、车”等。
汉语大词典
全书正文12卷,共收单字2.27万,复词37.5万,约5000 万字,并配有插图二千余幅;另有《附录· 索引》1卷。
同《辞海》《词源》一样,所收录词目有单字条目和多 字条目之分。胆子也按部首排列的,部首同《汉语大 字典》相同 ,也有200部。多字条目按“以字带词” 的原则,列在单字条目之后,多字条目的次序按字数 和壁画的多少排列。词典检索和附录一卷,列有《音 序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可供参考。

《汉语大字典》《词诠》不完全内动词“斯”释义献疑

《汉语大字典》《词诠》不完全内动词“斯”释义献疑

《汉语大字典》《词诠》不完全内动词“斯”释义献疑1. 引言1.1 文章背景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大字典》和《词诠》中关于不完全内动词“斯”的释义问题,旨在澄清其在汉语中的使用和含义。

《汉语大字典》和《词诠》作为两部权威的汉语词典,将不完全内动词“斯”列为一种特殊的动词形式,并给予了相应的解释。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于“斯”这一词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汉语大字典》和《词诠》中对不完全内动词“斯”的释义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探讨该词在汉语中的使用特点及历史渊源。

通过分析各种释义对比和对内动词“斯”的实际运用,以期揭示其在汉语中的语义变化和文化内涵。

进一步讨论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对这一词汇的理解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通过本研究,希望对不完全内动词“斯”的释义献疑,为汉语词汇研究和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2. 正文2.1 《汉语大字典》中的“斯”释义《汉语大字典》中的“斯”释义分为多个小节,包括“斯(sī)”,“斯(sì)”,“斯(sài)”等不同读音和用法。

在这些不同的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斯”这个字在汉语中的丰富含义和用法。

根据《汉语大字典》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斯(sī)”这个读音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这个”、“这样”。

比如在古代经典文献中经常出现的用法有“斯人”、“斯物”等,表示特指某人或某物。

“斯(sī)”也常用来表示“如此”、“如是”,用来强调某种特定情况或状态。

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用法。

根据《汉语大字典》的记载,还有“斯(sì)”这个读音,多用来表示“丝绸”、“细长”等意思。

在古代汉语中,这个用法比较常见,特别是在描述细长物品或者丝绸制品时经常使用这个字。

比如“斯文”、“斯绸”等词语都是跟这个意思相关的。

“斯(sài)”这个读音在《汉语大字典》中也有相应的涵义,一般用来表示一种轻盈、悠扬的意味。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1期(总第13期)《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袁 涛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提 要《汉语大字典》在处理“人名用字”时存在许多问题,大量仅仅被释作“人名用字”的字其实是通用字的讹俗。

本文考析了《汉语大字典》中十个仅被释作“人名用字”的字,以期为《汉语大字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1.引言张涌泉先生在《汉语俗字研究》第六章“俗字研究与大型字典的编纂”中,对《汉语大字典·金部》“”字做过考辨。

《汉语大字典》释“”为“人名用字”,张涌泉(2010:190-191)指出:“人名用字也应该是有音有义的。

《汉语大字典》只告诉读者‘人名用字’,其实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受此启发,笔者翻检《汉语大字典》(第2版),发现其中还存在不少仅释作“人名用字”的字。

经考察,这些所谓的“人名用字”其实大多有字源可寻,且音义可考,其中多数字又都是通用字的讹写、俗写。

以下试就《汉语大字典》中十个仅被释作“人名用字”的字做一番考辨,并对所谓“人名用字”的相关问题提出一点初步的看法。

2.释例2.1,音义未详。

用于古人名。

清温睿临《南疆逸史·姜曰广传》:“所得言官则贪横无赖之史、陈启新。

”(页484A)*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承蒙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关长龙老师、张文冠老师的指导;审稿期间,又承蒙外审专家细心指出诸多问题;文章校对环节中,编辑老师亦对拙文中所引用的文献多加核正,在此对诸位尊敬的师长致以衷心感谢!2021年第1期·91·按:“”当为“笵”之增旁俗字。

考清王夫之《说文广义》卷一“範”字条曰:“範,本训範軷也。

……若‘规笵’‘仪笵’之‘笵’,从竹从氾。

竹简,书刑法也;从氾者,杂氾罪名也。

俗通用‘範’,或作‘’,皆非。

”今按:《说文·竹部》:“笵,法也。

”段玉裁注曰:“《通俗文》曰:‘规模曰笵。

’玄应曰:‘以土曰型;以金曰镕;以木曰模;以竹曰笵。

汉语大字典学术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语大字典学术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语大字典学术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汉语大字典作为一部权威的语言学工具书,承载着丰富的学术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对汉语词汇的全面收录和解释,更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记录和传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汉语大字典的学术特点,包括其编纂历史、学术价值和影响,研究方法和特点等方面。

通过对汉语大字典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汉语大字典的学术特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历史和背景、学术价值和影响,以及研究方法和特点。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汉语大字典的学术特点,展望未来发展,并进行结语。

通过这样的结构,全面地探讨汉语大字典的学术特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思考的机会。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从学术角度深入探讨汉语大字典的特点,了解其编纂历史和背景、学术价值和影响以及研究方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分析汉语大字典的学术特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语言工具,促进汉语词典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研究者和学者提供有关汉语大字典的详尽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的深入发展。

2.正文2.1 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历史和背景汉语大字典作为一部权威的汉语字典,其编纂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中华字典》,但真正具有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的汉语大字典是在20世纪初开始编纂的。

最著名的汉语大字典之一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国立北平国语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联合编纂出版的《汉语大字典》,该字典分上下两册,收录了当时最全面和系统的汉字和词汇,成为当时研究汉语语言的重要参考工具。

在后续的发展中,随着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汉字学的发展,汉语大字典逐渐更新和完善。

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还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评价。

现代汉语字典

现代汉语字典

现代汉语字典现代汉语常用汉字3500表一画一yī乙yǐ二画二èr十s hí丁dīn g 厂c hǎn g七qī卜bǔ人rén入rù八bā九j iǔ几jī儿ér 了l e力lì乃nǎi 刀dāo又yòu三画三sān于yú干gàn 亏k uī士s hì工gōn g 土tǔ才cái寸cùn 下x ià大dà丈z hàn g 与yǔ万wàn上s hàn g 小x iǎo口kǒu巾jīn 山s hān千q iān乞qǐ川c h uān亿yì个gè勺s háo久j iǔ凡fán及jí夕xī丸wán 么yāo广g uǎn g亡wán g门mén义yì之z hī尸s hī弓gōn g 己jǐ已yǐ子zǐ卫wèi也yě女nǚ飞fēi刃rèn习xí叉c hā马mǎ乡x iān g四画丰fēn g王wán g井jǐn g 开kāi夫f u天t iān 无wú元y uán专z h uān 云yún扎zā艺yì木mù五wǔ支z hī厅tīn g不bù太tài 犬q uǎn区qū历lì尤yóu友yǒu匹pǐ车c hē巨jù牙yá屯tún比bǐ互hù切q iē瓦wǎ止z hǐ少s hǎo日rì中z hōn g 冈gān g贝bèi内nèi水s h uǐ见j iàn午wǔ牛n iú手s hǒu毛máo 气qì升s hēn g长c hán g 仁rén什s hén片p iàn 仆pú化h uà仇c hóu 币bì仍rén g仅jǐn 斤jīn爪z hǎo反fǎn 介j iè父fù从cón g 今jīn凶x iōn g分fēn 乏fá公gōn g仓cān g 月y uè氏s hì勿wù欠q iàn风fēn g丹dān 匀yún乌wū凤fèn g 勾gōu文wén六l iù方fān g火h uǒ为wéi 斗dòu忆yì订dìn g 计jì户hù认rèn 心xīn尺c hǐ引yǐn 丑c hǒu巴bā孔kǒn g 队d uì办bàn以yǐ允yǔn予yǔ劝q uàn 双s h uān g书s hū幻h uàn五画玉yù刊kān示s hì末mò未wèi击jī打dǎ巧q iǎo正z hèn g 扑pū扒bā功gōn g 扔rēn g去qù甘gān 世s hì古gǔ节j ié本běn术s hù可kě丙bǐn g左z uǒ厉lì右yòu石s hí布bù龙lón g平pín g灭m iè轧z há东dōn g卡kǎ北běi占z hàn业yè旧j iù帅s h uài归g uī且q iě旦dàn目mù叶yè甲j iǎ申s hēn 叮dīn g电d iàn号hào 田t ián由yóu史s hǐ只z hī央yān g兄x iōn g 叼d iāo叫j iào另lìn g 叨dāo叹tàn四sì生s hēn g失s hī禾hé丘q iū付fù仗z hàn g 代dài仙x iān们m e n 仪yí白bái仔zǎi 他tā斥c hì瓜g uā乎hū丛cón g令lìn g 用yòn g甩s h uǎi印yìn 乐lè句jù匆cōn g 册cè犯fàn外wài 处c hù冬dōn g鸟n iǎo 务wù包bāo饥jī主z hǔ市s hì立lì闪s hǎn兰lán半bàn 汁z hī汇h uì头tóu 汉hàn宁nín g穴x ué它tā讨tǎo写x iě让ràn g礼lǐ训xùn 必bì议yì讯xùn 记jì永yǒn g司sī尼ní民mín出c hū辽l iáo奶nǎi奴nú加j iā召z hào皮pí边b iān发fā孕yùn圣s hèn g对d uì台tái 矛máo纠j iū母mǔ幼yòu丝sī六画式s hì刑xín g动dòn g 扛kán g寺sì吉jí扣kòu考kǎo托t uō老lǎo执z hí巩gǒn g 圾jī扩k uò扫sǎo 地dì扬yán g场c hǎn g 耳ěr共gòn g芒mán g 亚yà芝z hī朽x iǔ朴pǔ机jī权q uán 过g uò臣c hén再zài 协x ié西xī压yā厌yàn在zài有yǒu 百bǎi存cún而ér 页yè匠j iàn g夸k uā夺d uó灰h uī达dá列l iè死sǐ成c hén g 夹j iá轨g uǐ邪x ié划h uá迈mài毕bì至z hì此cǐ贞z hēn 师s hī尘c hén尖j iān 劣l iè光g uān g当dān g 早zǎo吐tǔ吓x ià虫c hón g曲qǔ团t uán 同t o n g吊d iào吃c hī因yīn吸xī吗m a 屿yǔ帆fān岁s uì回h uí岂qǐ刚gān g 则zé肉ròu网wǎn g 年n ián朱z hū先x iān 丢d iū舌s hé竹z hú迁q iān乔q iáo伟wěi 传c h uán乒pīn g乓pān g 休x iū伍wǔ伏fú优yōu伐fá延yán 件j iàn任rèn伤s hān g 价j ià份fèn华h uá仰yǎn g仿fǎn g伙h uǒ伪wěi自zì血x uè向x iàn g似sì后hòu 行hán g舟z hōu全q uán会h uì杀s hā合hé兆z hào企qǐ众z hòn g 爷yé伞sǎn创c h uàn g肌jī朵d uǒ杂zá危wēi旬xún 旨z hǐ负fù各gè名mín g多d uō争z hēn g 色sè壮z h uàn g冲c hōn g 冰bīn g庄z h uān g庆qìn g 亦yì刘l iú齐qí交j iāo次cì衣yī产c hǎn决j ué充c hōn g 妄wàn g闭bì问wèn 闯c h uǎn g羊yán g并bìn g 关g uān米mǐ灯dēn g 州z hōu汗hàn污wū江j iān g池c hí汤tān g 忙mán g兴xìn g宇yǔ守s hǒu宅z hái字zì安ān讲j iǎn g军jūn 许xǔ论lùn农nón g 讽fěn g设s hè访fǎn g寻xún那nà迅xùn 尽jìn导dǎo异yì孙sūn阵z hèn阳yán g 收s hōu阶j iē阴yīn 防fán g奸j iān如rú妇fù好hǎo她tā妈mā戏xì羽yǔ观g uān欢h uān买mǎi 红hón g纤x iān级jí约y uē纪jì驰c hí巡xún七画寿s hòu弄nòn g麦mài 形xín g进jìn戒j iè吞tūn远y uǎn违wéi 运yùn扶fú抚fǔ坛tán技jì坏h uài 扰rǎo拒jù找z hǎo 批pī扯c hě址z hǐ走zǒu抄c hāo坝bà贡gòn g攻gōn g赤c hì折z hé抓z h uā扮b a n均jūn抛pāo投tóu 坟fén抗kàn g坑kēn g 坊fān g抖dǒu护hù壳ké志z hì扭n iǔ块k uài声s hēn g把bǎ报bào却q uè劫j ié芽yá花h uā芹qín 芬fēn苍cān g芳fān g 严yán芦lú劳láo 克kè苏sū杆gǎn 杠gàn g杜dù材cái村cūn杏xìn g 极jí李lǐ杨yán g 求q iú更gèn g束s hù豆dòu两l iǎn g丽lì医yī辰c hén励lì否fǒu还hái歼j iān 来lái连l ián步bù坚j iān旱hàn盯dīn g 呈c hén g时s hí吴wú助z hù县x iàn里l i旷k uàn g围wéi呀y a 吨dūn足zú邮yóu 男nán困kùn吵c hǎo 串c h uàn员y uán听tīn g 吩fēn吹c h uī呜wū吧b a吼hǒu别b ié岗gǎn g帐z hàn g财cái 针z hēn钉dìn g告gào 我wǒ乱l uàn利lì秃tū秀x iù私sī每měi兵bīn g估gū体tǐ何hé但dàn伸s hēn作z uò伯bó伶lín g佣yōn g 低dī你nǐ住z hù位wèi伴bàn身s hēn 皂zào佛fó近jìn 彻c hè役yì返fǎn 余yú希xī坐z uò谷yù妥t uǒ含hán 邻lín岔c hà肝gān龟g uī免m iǎn狂k uán g 犹yóu角j iǎo删s hān 条t iáo卵l uǎn岛dǎo 迎yín g饭fàn饮yǐn 系xì言yán冻dòn g 状z h uàn g亩mǔ况k uàn g 床c h uán g库kù疗l iáo 应yìn g冷lěn g这z hè序xù辛xīn弃qì冶yě忘wàn g闲x ián 间j iān闷mèn判pàn 灶zào灿càn弟dì汪wān g沙s hā汽qì沃wò泛f a n沟gōu 没méi沈s hěn沉c hén 怀h uái忧yōu快k uài 完wán宋sòn g宏hón g 牢láo究j iū穷q ión g 灾zāi良l ián g证z hèn g 启qǐ评pín g补bǔ初c hū社s hè识s hí诉sù诊z hěn词cí译yì君jūn灵lín g 即jí层cén g尿n iào 尾wěi迟c hí局jú改gǎi张z hān g忌jì际jì陆lù阿ā陈c hén阻zǔ附fù妙m iào妖yāo妨fán g 努nǔ忍rěn劲jìn 鸡jī驱qū纯c hún 纱s hā纳nà纲gān g 驳bó纵zòn g纷fēn 纸z hǐ纹wén纺fǎn g 驴lǘ纽n iǔ八画奉fèn g玩wán环h uán 武wǔ青qīn g责zé现x iàn表b iǎo规g uī抹mǒ拢lǒn g拔bá拣j iǎn担dān坦tǎn 押yā抽c hōu拐g uǎi 拖t uō拍pāi者z hě顶dǐn g拆c hāi拥yōn g 抵dǐ拘jū势s hì抱bào垃lā拉lā拦lán拌bàn幸xìn g招z h e坡pō披pī拨bō择zé抬tái其qí取qǔ苦kǔ若r uò茂mào 苹pín g苗m iáo英yīn g 范fàn直z hí茄q ié茎jīn g茅máo林lín 枝z hī杯bēi柜g uì析xī板bǎn松sōn g 枪q iān g构gòu杰j ié述s hù枕z hěn丧sàn g或h uò画h uà卧wò事s hì刺cì枣zǎo雨yǔ卖mài 矿k uàn g码mǎ厕cè奔bēn奇qí奋fèn 态tài欧ōu垄lǒn g 妻qī轰hōn g顷qǐn g转z h uǎn斩z hǎn轮lún 软r uǎn到dào非fēi 叔s hū肯kěn齿c hǐ些x iē虎hǔ虏lǔ肾s hèn贤x ián 尚s hàn g旺wàn g具jù果g uǒ味wèi昆kūn 国g uó昌c hān g畅c hàn g 明mín g易yì昂án g 典d iǎn固gù忠z hōn g 咐fù呼hū鸣mín g 咏yǒn g呢n e岸àn 岩yán帖t iē罗l uó帜z hì岭lǐn g凯kǎi 败bài贩fàn购gòu图tú钓d iào 制z hì知z hī垂c h uí牧mù物wù乖g uāi 刮g uā秆gǎn和hé季jì委wěi佳j iā侍s hì供gòn g使s hǐ例lì版bǎn侄z hí侦z hēn侧cè凭pín g 侨q iáo佩pèi货h uò依yī的d e迫pò质z hì欣xīn征z hēn g往wǎn g爬pá彼bǐ径jìn g所s uǒ舍s hè金jīn命mìn g 斧fǔ爸bà采cǎi 受s hòu乳rǔ贪tān 念n iàn贫pín肤fū肺fèi肢z hī肿z hǒn g 胀z hàn g朋pén g股gǔ肥féi服fú胁x ié周z hōu昏hūn鱼yú兔tù狐hú忽hū狗gǒu备bèi 饰s hì饱bǎo饲sì变b iàn京jīn g享x iǎn g 店d iàn夜yè庙m iào 府fǔ底dǐ剂jì郊j iāo废fèi净jìn g 盲mán g放fàn g刻kè育yù闸z há闹nào 郑z hèn g券q uàn卷j uǎn 单dān炒c hǎo炊c h uī炕kàn g炎yán炉lú沫mò浅q iǎn 法fǎ泄x iè河hé沾z hān泪lèi油yóu 泊bó沿yán泡pào 注z hù泻x iè泳yǒn g 泥ní沸fèi波bō泼pō泽zé治z hì怖bù性xìn g怕pà怜l ián怪g uài学x ué宝bǎo宗zōn g定dìn g 宜yí审s hěn宙z hòu官g uān空kōn g 帘l ián实s hí试s hì郎lán g诗s hī肩j iān 房fán g诚c h e n g衬c hèn 衫s hān视s hì话h uà诞dàn询xún该gāi 详x ián g建j iàn肃sù录lù隶lì居jū届j iè刷s h uā屈qū弦x ián承c hén g孟mèn g 孤gū陕s hǎn降j iàn g限x iàn妹mèi 姑gū姐j iě姓xìn g 始s hǐ驾j ià参cān 艰j iān线x iàn练l iàn 组zǔ细xì驶s hǐ织z hī终z hōn g驻z hù驼t uó绍s hào经jīn g 贯g uàn九画奏zòu春c hūn帮bān g 珍z hēn玻bō毒dú型xín g挂g uà封fēn g 持c hí项x iàn g垮k uǎ挎k uà城c hén g挠náo 政z hèn g赴fù赵z hào 挡dǎn g挺tǐn g括k uò拴s h uān拾s hí挑t iāo指z hǐ垫d iàn挣z hèn g 挤jǐ拼pīn挖wā按àn挥h uī挪n uó某mǒu甚s hèn 革gé荐j iàn巷x iàn g 带dài草cǎo茧j iǎn 茶c há荒h uān g茫mán g 荡dàn g荣rón g故gù胡hú南nán药yào 标b iāo枯kū柄bǐn g 栋dòn g相x iān g查c há柏bǎi柳l iǔ柱z hù柿s hì栏lán树s hù要yào咸x ián威wēi歪wāi研yán 砖z h uān厘lí厚hòu 砌qì砍kǎn面m iàn 耐nài耍s h uǎ牵q iān 残cán殃yān g轻qīn g 鸦yā皆j iē背bèi 战z hàn点d iǎn临lín 览lǎn竖s hù省s hěn g削x uē尝c hán g是s hì盼pàn眨z hǎ哄hǒn g 显哑冒mào映yìn g星xīn g 昨z uó畏wèi趴pā胃wèi贵g uì界j iè虹hón g虾x iā蚁yǐ思sī蚂mǎ虽s uī品pǐn咽yān骂mà哗h uá咱z a n响x iǎn g 哈hā咬yǎo咳hāi 哪nǎ炭tàn峡x iá罚fá贱j iàn贴t iē骨gǔ钞c hāo钟z hōn g钢gān g钥yào 钩gōu卸x iè缸gān g 拜bài看kàn矩jǔ怎zěn牲s hēn g选x uǎn 适s hì秒m iǎo香x iān g 种z hòn g秋q iū科kē重z hòn g复fù竿gān 段d uàn便b iàn俩l iǎn g贷dài顺s hùn修x iū保bǎo促cù侮wǔ俭j iǎn俗sú俘fú信xìn皇h uán g泉q uán 鬼g uǐ侵qīn追z h uī俊jùn盾dùn待dài 律lǜ很hěn须xū叙xù剑j iàn逃táo 食s hí盆pén胆dǎn 胜s hèn g胞bāo胖pàn g 脉mài勉m iǎn狭x iá狮s hī独dú狡j iǎo 狱yù狠hěn贸mào 怨y uàn急jí饶ráo 蚀s hí饺j iǎo饼b i n g 弯wān将j iān g奖j iǎn g 哀āi亭tín g亮l iàn g 度dù迹jì庭tín g 疮c h uān g疯fēn g疫yì疤bā姿zī亲qīn 音yīn帝dì施s hī闻wén阀fá阁gé差c hà养yǎn g美měi 姜j iān g叛pàn送sòn g 类lèi迷mí前q ián 首s hǒu逆nì总zǒn g 炼l iàn炸z hà炮pào 烂làn剃tì洁j ié洪hón g洒sǎ浇j iāo 浊z h uó洞dòn g测cè洗xǐ活h uó派pài 洽q ià染rǎn济jì洋yán g洲z hōu浑hún 浓nón g津jīn恒hén g 恢h uī恰q ià恼nǎo 恨hèn举jǔ觉j iào 宣x uān室s hì宫gōn g 宪x iàn突tū穿c h uān 窃q iè客kè冠g uàn 语yǔ扁b iǎn袄ǎo 祖zǔ神s hén祝z hù误wù诱yòu说s h uō诵sòn g垦kěn退t uì既jì屋wū昼z hòu费fèi陡dǒu眉méi 孩hái除c hú险x iǎn 院y uàn娃wá姥lǎo 姨yí姻yīn娇j iāo 怒nù架j ià贺hè盈yín g勇yǒn g怠dài 柔róu垒lěi绑bǎn g 绒rón g结j ié绕rào 骄j iāo绘h uì给gěi 络l uò骆l uò绝j ué绞j iǎo统tǒn g十画耕gēn g耗hào艳yàn 泰tài珠z hū班bān 素sù蚕cán顽wán 盏z hǎn匪fěi捞lāo 栽zāi捕bǔ振z hèn 载zǎi赶gǎn起qǐ盐yán捎s hāo捏n iē埋mái捉z h uō捆kǔn 捐j uān损sǔn都dōu哲z hé逝s hì捡j iǎn 换h uàn挽wǎn热rè恐kǒn g壶hú挨ái耻c hǐ耽dān 恭gōn g莲l ián莫mò荷hé获h uò晋jìn 恶è真z hēn框k uàn g 桂g uì档dàn g桐tón g 株z hū桥q iáo桃táo 格gé校x iào核hé样yàn g根gēn索s uǒ哥gē速sù逗dòu 栗lì配pèi翅c hì辱rǔ唇c hún 夏x ià础c hǔ破pò原y uán套tào逐z hú烈l iè殊s hū顾gù轿j iào较j iào顿dùn 毙bì致z hì柴c hái 桌z h uō虑lǜ监j iān 紧jǐn党dǎn g晒s hài 眠m ián晓x iǎo鸭yā晃h uǎn g晌s hǎn g晕yùn 蚊wén哨s hào哭kū恩ēn唤h uàn 啊ā唉āi罢bà峰fēn g圆y uán贼zéi 贿h uì钱q ián钳q ián 钻z uàn铁t iě铃lín g 铅q iān缺q uē氧yǎn g 特tè牺xī造zào 乘c hén g敌dí秤c hèn g 租zū积jī秧yān g 秩z hì称c hēn g秘mì透tòu笑x iào笋sǔn 债z hài借j iè值z hí倚yǐ倾qīn g倒dǎo 倘tǎn g俱jù倡c hàn g 候hòu俯fǔ倍bèi 倦j uàn健j iàn臭c hòu 射s hè躬gōn g息xī徒tú徐xú舰j iàn 舱cān g般bān航hán g 途tú拿ná爹d iē爱ài颂sòn g翁wēn g 脆c uì脂z hī胸x iōn g 胳gē脏zān g胶j iāo 脑nǎo狸lí狼lán g 逢fén g留l iú皱z hòu 饿è恋l iàn桨j iǎn g 浆j iān g衰s h uāi高gāo 席xí准z hǔn座z uò脊jǐ症z hèn g病bìn g 疾jí疼tén g疲pí效x iào离lí唐tán g 资zī凉l ián g站z hàn剖pōu竞jìn g 部bù旁pán g旅lǚ畜c hù阅y uè羞x iū瓶pín g拳q uán粉fěn 料l iào益yì兼j iān 烤kǎo烘hōn g烦fán 烧s hāo烛z hú烟yān 递dì涛tāo浙z hè涝lào酒j iǔ涉s hè消x i a o浩hào海hǎi浮fú流l iú润rùn 浪làn g浸jìn涨z hǎn g 烫t a n g涌yǒn g悟wù悄q iāo悔h uǐ悦y uè害hài宽k uān家j i e 宵x iāo宴yàn宾bīn 窄z hǎi容rón g宰zǎi 案àn请qǐn g朗lǎn g 诸z hū读dú扇s hàn 袜wà袖x iù袍páo 被bèi祥x ián g课kè谁s h uí调d iào 冤y uān谅l iàn g谈tán 谊yì剥bāo恳kěn 展z hǎn剧jù屑x iè弱r uò陵lín g陶táo 陷x iàn陪péi娱yú娘n ián g通tōn g能nén g 难nán预yù桑sān g 绢j uàn绣x iù验yàn 继jì笔bǐ球q iú理lǐ捧pěn g 堵dǔ描m iáo域yù掩yǎn捷j ié排pái 掉d iào堆d uī推t uī掀x iān授s hòu教j iào 掏tāo掠lüě培péi 接j iē控kòn g探tàn 据jù掘j ué职z hí基jī著z hù勒lè黄h uán g萌mén g萝l uó菌jūn菜cài萄táo菊jú萍pín g 菠bō营yín g械x iè梦mèn g梢s hāo梅méi 检j iǎn梳s hū梯tī桶tǒn g救j iù副fù票p iào戚q i爽s h uǎn g 聋lón g袭xí盛s hèn g 雪x uě辅fǔ辆l iàn g 虚xū雀q uè堂tán g 常c hán g匙s h i晨c hén睁z hēn g眼yǎn悬x uán 野yě啦lā晚wǎn 啄z h uó距jù跃y uè略lüè蛇s hé累lèi 唱c hàn g患h uàn唯wéi 崖yá崭z hǎn崇c hón g 圈q uān铜tón g铲c hǎn 银yín甜t ián梨lí犁lí移yí笨bèn 笼lón g笛dí符fú第dì敏mǐn做z uò袋dài悠yōu偿c hán g 偶ǒu偷tōu您nín 售s hòu停tín g偏p iān 假j iǎ得dé衔x ián 盘pán船c h uán斜x ié盒hé鸽gē悉xī欲yù彩cǎi领lǐn g 脚j iǎo脖bó脸l iǎn 脱t uō象x iàn g够gòu 猜cāi猪z hū猎l iè猫māo猛měn g馅x iàn馆g uǎn凑còu 减j iǎn毫háo麻m a 痒yǎn g痕hén廊lán g 康kān g庸yōn g鹿lù盗dào章z hān g竟jìn g 商s hān g族zú旋x uán 望wàn g率lǜ着z háo 盖gài粘z hān粗cū粒lì断d uàn剪j iǎn 兽s hòu清qīn g添t iān 淋lín淹yān渠qú渐j iàn混hún 渔yú淘táo液yè淡dàn深s hēn婆pó梁l ián g渗s hèn情qín g 惜xī惭cán悼dào 惧jù惕tì惊jīn g 惨cǎn惯g uàn寇kòu 寄jì宿x iǔ窑yáo 密mì谋móu谎h uǎn g 祸h uò谜mí逮dǎi 敢gǎn屠tú弹dàn随s uí蛋dàn 隆lón g隐yǐn婚hūn 婶s hěn颈jǐn g绩jì绪xù续xù骑qí绳s hén g维wéi绵m ián 绸c hóu绿lǜ眯mī十二画琴qín斑bān替tì款k uǎn堪kān搭dā塔tǎ越y uè趁c hèn 趋qū超c hāo提tí堤dī博bó揭j iē喜xǐ插c hā揪j iū搜sōu煮z hǔ援y uán 裁cái搁gē搂lǒu 搅j iǎo握wò揉róu 斯sī期qī欺qī联l ián散sàn惹rě葬zàn g葛gě董dǒn g葡pú敬jìn g 葱cōn g落l uò朝c háo 辜gū葵k uí棒bàn g棋qí植z hí森sēn 椅yǐ椒j iāo棵kē棍gùn棉m ián棚pén g 棕zōn g惠h uì惑h uò逼bī厨c hú厦s hà硬yìn g确q uè雁yàn 殖z hí裂l iè雄x ión g暂zàn雅yǎ辈bèi悲bēi紫zǐ辉h uī敞c hǎn g赏s hǎn g 掌z hǎn g晴qín g暑s hǔ最z uì量l iàn g喷pēn 晶jīn g喇lā遇yù喊hǎn景jǐn g践j iàn 跌d iē跑pǎo遗yí蛙wā蛛z hū蜓tín g 喝hē喂wèi喘c h uǎn 喉hóu帽mào赌dǔ赔péi 黑hēi铸z hù铺pū链l iàn销x iāo锁s uǒ锄c hú锅g uō锈x iù锋fēn g锐r uì短d uǎn 智z hì毯tǎn鹅é剩s hèn g稍s hāo程c hén g 稀xī税s h uì筐k uān g 等děn g筑z hù策cè筛s hāi筒tǒn g答dá筋jīn幅fú傲ào 傅fù牌pái堡bǎo 集jí焦j iāo傍bàn g 储c hǔ奥ào街j iē惩c hén g御yù循xún 艇tǐn g舒s hū番fān 释s hì禽qín腊là脾pí腔q iān g鲁lǔ猾h uá猴hóu然rán 馋c hán装z h uān g蛮mán 就j iù痛tòn g童tón g 阔k uò筝z hēn g善s hàn 羡x iàn普pǔ粪fèn 尊zūn道dào曾cén g 焰yàn港gǎn g湖hú渣z hā湿s hī温wēn渴kě滑h uá湾wān 渡dù游y o u滋zī溉gài愤fèn慌h uān g 惰d uò愧k uì愉yú慨kǎi割gē寒hán 富fù遍b iàn裕yù裤kù裙qún谢x iè谣yáo 谦q iān属s hǔ屡lǚ强q ián g粥z hōu疏s hū隔gé隙xì絮xù嫂sǎo登dēn g缎d uàn 缓h uǎn编b iān骗p iàn 缘y uán窜c uàn窝wō窗c h uān g十三画瑞r uì魂hún肆sì摄s hè摸mō填t ián 搏bó塌tā鼓gǔ摆bǎi携x ié搬bān 摇yáo搞gǎo塘tán g 摊tān蒜s uàn勤qín鹊q uè蓝lán墓mù幕mù蓬pén g蓄xù蒙měn g蒸z hēn g献x iàn 禁jìn楚c hǔ想x iǎn g 槐h uái榆yú楼lóu概gài赖lài 酬c h o u感gǎn碍ài 碑bēi碎s uì碰pèn g 碗wǎn碌lù雷léi 零lín g雾wù雹báo 输s hū督dū龄lín g 鉴j iàn睛jīn g睡s h uì睬cǎi鄙bǐ愚yú暖n uǎn盟mén g歇x iē暗àn照z hào跨k uà跳t iào跪g uì路lù跟gēn遣q iǎn 蛾é蜂fēn g嗓sǎn g 置z hì罪z uì罩z hào 错c uò锡xī锣l uó锤c h uí锦jǐn键j iàn 锯jù矮ǎi辞cí稠c hóu愁c hóu筹c hóu 签q iān简j iǎn毁h uǐ舅j iù鼠s hǔ催c uī傻s hǎ像x iàn g躲d uǒ微wēi愈yù遥yáo腰yāo腥xīn g 腹fù腾tén g腿t uǐ触c hù解j iě酱j iàn g 痰tán廉l ián新xīn 韵yùn意yì粮l ián g 数s hù煎j iān塑sù慈cí煤méi煌h uán g 满mǎn漠mò源y uán 滤lǜ滥làn滔tāo 溪xī溜l iū滚gǔn 滨bīn粱l ián g滩tān慎s hèn誉yù塞sāi谨jǐn福fú群qún殿d iàn辟pì障z hàn g嫌x ián嫁j ià叠d ié缝f e n g缠c h a n十四画静jìn g碧bì璃l i 墙q ián g撇p iě嘉j iā摧c uī截j ié誓s hì境jìn g摘z hāi摔s h uāi 聚jù蔽bì慕mù暮mù蔑m iè模mó榴l iú榜bǎn g榨z hà歌gē遭zāo酷kù酿n iàn g酸s uān磁cí愿y uàn需xū弊bì裳s h a n g颗kē嗽sòu蜻qīn g蜡là蝇yín g蜘z hī赚z h uàn 锹q iāo锻d uàn舞wǔ稳wěn算s uàn箩l uó管g uǎn僚l iáo鼻bí魄pò貌mào膜mó膊bó膀pán g鲜x iǎn 疑yí馒mán裹g uǒ敲q iāo豪háo膏gāo 遮z hē腐fǔ瘦s hòu辣là竭j ié端d uān旗qí精jīn g 歉q iàn熄xī熔rón g 漆qī漂p iāo漫màn 滴dī演yǎn漏lòu 慢màn寨z hài赛sài 察c há蜜mì谱pǔ嫩nèn翠c uì熊x ión g 凳dèn g骡l uó缩s uō十五画慧h uì撕sī撒sǎ趣qù趟tàn g撑c hēn g 播bō撞z h uàn g撤c hè增zēn g聪cōn g鞋x ié蕉j iāo蔬s hū横hén g 槽cáo樱yīn g橡x iàn g 飘p iāo醋cù醉z uì震z hèn霉méi瞒mán 题tí暴bào瞎x iā影yǐn g踢tī踏tà踩cǎi踪zōn g蝶d ié蝴hú嘱z hǔ墨mò镇z hèn靠kào 稻dào黎lí稿gǎo 稼j ià箱x iān g箭j iàn 篇p iān僵j iān g躺tǎn g 僻pì德dé艘sōu 膝xī膛tán g熟s hú摩mó颜yán毅yì糊hú遵zūn潜q ián 潮c háo懂dǒn g额é慰wèi劈pī十六画操cāo燕yàn薯s hǔ薪xīn薄báo颠d iān 橘jú整z hěn g融rón g 醒xǐn g餐cān嘴z uǐ蹄tí器qì赠zèn g 默mò镜jìn g赞zàn 篮lán邀yāo衡hén g 膨pén g雕d iāo磨mó凝nín g辨b iàn辩b iàn糖tán g糕gāo燃rán 澡zǎo激jī懒lǎn壁bì避bì缴j iǎo十七画戴dài擦cā鞠jū藏cán g霜s h uān g霞x iá瞧q iáo蹈dǎo螺l uó穗s uì繁fán辫b iàn 赢yín g糟zāo糠kān g 燥zào臂bì翼yì骤z hòu十八画鞭b iān覆fù蹦bèn g 镰l ián翻fān鹰yīn g十九画警jǐn g攀pān蹲dūn 颤c hàn瓣bàn爆bào 疆j iān g二十画壤rǎn g耀yào躁zào 嚼j iáo嚷rǎn g籍jí魔mó灌g uàn二十一画蠢c hǔn霸bà露lù二十二画囊nán g二十三画罐g uàn《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次常用字(1000字) 笔画顺序表二画匕bǐ刁d iāo四画丐gài歹dǎi戈gē夭yāo仑lún讥jī冗rǒn g邓dèn g五画艾ài夯hān g凸tū卢lú叭bā叽jī皿mǐn凹āo囚q iú矢s hǐ乍z hà尔ěr 冯fén g玄x uán六画邦bān g迂yū邢xín g 芋yù芍s háo吏lì夷yí吁xū吕lǚ吆yāo屹yì廷tín g 迄qì臼j iù仲z hòn g 伦lún伊yī肋lèi 旭xù匈x iōn g凫fú妆z h uān g亥hài汛xùn 讳h uì讶yà讹é讼sòn g诀j ué弛c hí阱jǐn g驮t uó驯xùn纫rèn七画玖j iǔ玛mǎ韧rèn 抠kōu扼è汞gǒn g扳bān抡lūn坎kǎn 坞wù抑yì拟nǐ抒s hū芙fú芜wú苇wěi芥j iè芯xīn 芭bā杖z hàn g杉s hān 巫wū杈c hā甫fǔ匣x iá轩x uān卤lǔ肖x iāo吱z hī吠fèi 呕ǒu呐nà吟yín呛q iàn g吻wěn 吭kēn g邑yì囤dùn 吮s hǔn岖qū牡mǔ佑yòu佃d iàn伺sì囱cōn g肛gān g肘z hǒu 甸d iàn狈bèi鸠j iū彤tón g灸j iǔ刨páo 庇bì吝lìn庐lú闰rùn兑d uì灼z h uó沐mù沛pèi汰tài 沥lì沦lún汹x iōn g沧cān g沪hù忱c hén诅zǔ诈z hà罕hǎn屁pì坠z h uì妓jì姊zǐ妒dù纬wěi八画玫méi卦g uà坷kě坯pī拓t uò坪pín g 坤kūn拄z hǔ拧nǐn g 拂fú拙z h uō拇mǔ拗n iù茉mò昔xī苛kē苫s hān苟gǒu 苞bāo茁z h uó苔tái 枉wǎn g枢s hū枚méi 枫fēn g杭hán g郁yù矾fán奈nài奄yǎn 殴ōu歧qí卓z h uó昙tán哎āi咕gū呵hē咙lón g呻s hēn 咒z hòu咆páo咖kā帕pà账z hàn g贬b iǎn 贮z hù氛fēn秉bǐn g 岳y uè侠x iá侥yáo 侣lǚ侈c hǐ卑bēi刽g uì刹s hā肴yáo 觅mì忿fèn瓮wèn g 肮ān g肪fán g狞nín g 庞pán g疟nüè疙gē疚j iù卒zú氓mán g 炬jù沽gū沮jǔ泣qì泞nìn g泌mì沼z hǎo怔z hēn g怯q iè宠c hǒn g宛wǎn衩c hǎ祈qí诡g uǐ帚z h o u 屉tì弧hú弥mí陋lòu陌mò函hán 姆mǔ虱s hī叁sān 绅s hēn驹jū绊bàn 绎yì九画契qì贰èr玷d iàn 玲lín g珊s hān拭s hì拷kǎo拱gǒn g挟j iā垢gòu垛d uǒ拯z hěn g 荆jīn g茸rón g茬c há荚j iá茵yīn茴h uí荞q iáo荠qí荤hūn 荧yín g荔lì栈z hàn 柑gān栅z hà柠nín g 枷j iā勃bó柬j iǎn 砂s hā泵bèn g砚yàn鸥ōu轴z hóu 韭j iǔ虐nüè昧mèi 盹dǔn咧l iě昵nì昭z hāo盅z hōn g勋xūn 哆d uō咪mī哟yō幽yōu钙gài钝dùn 钠nà钦qīn钧jūn 钮n iǔ毡z hān氢qīn g 秕bǐ俏q iào俄é俐lì侯hóu徊h uí衍yǎn胚pēi胧lón g胎tāi狰z hēn g 饵ěr峦l uán奕yì咨zī飒sà闺g uī闽mǐn籽zǐ娄lóu 烁s h uò炫x uàn洼wā柒qī涎x ián洛l uò恃s hì恍h uǎn g恬t ián 恤xù宦h uàn诫j iè诬wū祠cí诲h uì屏pín g屎s hǐ逊xùn 陨yǔn姚yáo娜nà蚤z a o骇hài十画耘yún耙pá秦qín 匿nì埂gěn g捂wǔ捍hàn袁y uán捌bā挫c uò挚z hì捣dǎo 捅tǒn g埃āi耿gěn g 聂n iè荸bí莽mǎn g 莱lái莉lì莹yín g 莺yīn g梆bān g栖qī桦h uà栓s h uān桅wéi 桩z h uān g贾j iǎ酌z h uó砸zá砰pēn g砾lì殉xùn逞c hěn g 哮x iào唠lào哺bǔ剔tī蚌bàn g蚜yá畔pàn蚣gōn g蚪dǒu蚓yǐn哩lǐ圃pǔ鸯yān g唁yàn哼hēn g 唆s uō峭q iào唧jī峻jùn赂lù赃zān g 钾j iǎ铆mǎo氨ān 秫s hú笆bā俺ǎn 赁lìn倔j uè殷yǐn耸sǒn g舀yǎo 豺c hái豹bào颁bān 胯k uà胰yí脐qí脓nón g逛g uàn g卿qīn g 鸵t uó鸳y uān馁něi 凌lín g凄qī衷z hōn g 郭g uō斋z hāi疹z hěn 紊wěn瓷cí羔gāo 烙lào浦pǔ涡wō涣h uàn涤dí涧j iàn 涕tì涩sè悍hàn悯mǐn窍q iào 诺n uò诽fěi袒tǎn 谆z hūn祟s uì恕s hù娩m iǎn骏jùn十一画琐s uǒ麸fū琉l iú琅lán g措c uò捺nà捶c h uí赦s hè埠bù捻n iǎn掐q iā掂d iān 掖yē掷z hì掸dǎn 掺c hān勘kān聊l iáo 娶qǔ菱lín g菲fēi 萎wěi菩pú萤yín g 乾q ián萧x iāo萨sà菇gū彬bīn梗gěn g 梧wú梭s uō曹cáo酝yùn酗xù厢x iān g硅g uī硕s h uò奢s hē盔k uī匾b iǎn 颅lú彪b iāo眶k uàn g 晤wù曼màn晦h uì冕m iǎn啡fēi畦qí趾z hǐ啃kěn蛆qū蚯q iū蛉lín g蛀z hù唬hǔ啰l u o唾t uò啤pí啥s há啸x iào。

《汉语大字典》(第2版)疒部字义项商补

《汉语大字典》(第2版)疒部字义项商补

《汉语大字典》(第2版)疒部字义项商补本文通过典籍语料检索,比照新版《汉语大字典》“疒”部字所列义项,参考其它辞书,对其中26字的义项提出拟补建议。

标签:《汉语大字典》疒部义项《汉语大字典》(第2版)已于2010年4月面世,现就修订本疒部义项增补略陈浅见,以供商讨。

一、疕bǐ①头疮。

②头痛。

③疮上结的薄壳。

按:拟补以下义项:④离。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知人甚未易,上圣之所难。

浮杂之交,口合神疕,无益有损。

”⑤〔马疕〕,指“马勃”。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三:“(马勃)味辛平,无毒,主恶疮马疥,一名马疕。

”《本草纲目》卷二十一:“马勃,释名马疕。

”明张自烈《正字通·马部》:“马勃,草名。

生湿地腐木上,紫色虚软,状如狗肝,弹之粉出,大如斗,小亦如升勺,一名马疕。

”二、疙(一)yì①痴貌;小痴。

②头上凸起的疮癣。

(二)ɡē〔疙𤺥〕也作“疙瘩”“疙疸”“疙㾑”。

①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

②小球形或块状物。

③喻指不易解决的问题。

按:拟补以下义项:(一)③謇涩。

明李贽《山中一夕话·疙舌赋》:“后人有生,容貌旣具,声音始岀,胡为发言乃尔舌疙,闻者辗然而笑……奚取呐呐?言未岀口,目眦几裂;声欲吐喉,耳颊发赤。

舌若结而不舒,口如钳而寖嘿。

遇人不能道寒暄,临事何尝言黑白?当其法酒燕会,宾朋毕集,众皆议论风生,尔故同乎瘖黙?”这段文字,正是对“疙”言语謇涩义的诠释。

(二)〔疙𤺥〕④方言。

指某一处所或时间。

《秧歌剧选·沃老大娘瞅孩儿》:“这院门口有担架,这疙疸一定住有我们的伤兵。

”⑤堆;块。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苞米棒子的红缨都干巴了,只有这里、那里,一疙疸一疙疸没有成熟的‘大瞎’的缨子,还是通红的。

”⑥不爽气,爱挑剔。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她爱丈夫,但她在丈夫面前又是牢骚最多,脾气相当疙瘩。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讲稿《汉语大字典》是由徐中舒主编,四川、湖北两省30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师经过10年努力编纂而成的。

全书约2000万字,共收楷书单字56000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汉字,几乎都可以从中查出,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

该书对汉字的形音义都作了系统地解释:在字形方面,在楷书的单字条目下,收录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

所收入的每一个形体都有可靠的实物或拓片为依据,不选用二手或三手材料。

在字音方面,对收录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在字义方面,不仅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释义准确,义项齐备,例证丰富典范。

.八卷本1975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广州召开全国词典编写出版规划会议上提出编纂《汉语大字典》的计划,经周恩来、邓小平同志批准立项,确定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有关专业工作者协作编写。

经川、鄂两省编写人员近十年的努力,由著名学者徐中舒主编,于1984年编成初稿,并于1985年开始分卷定稿,1986年出版第一卷,至1990年出齐八卷。

每卷约200万字,总计约1500万字。

八卷本是最早问世的版本,是正本、母本,内容上最为完整、齐备。

《汉语大字典》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字形方面,在楷书的单字条目下,收录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

所收入的每一个形体都有可靠的实物或拓片为依据,不选用二手或三手材料。

字音方面,对收录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字义方面,不仅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汉语大词典订补

汉语大词典订补

汉语大词典订补汉语大词典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英人李圭脱、副总经理兼编辑所长日人内山完造、会计部长德人俞明震等商议成立汉语大词典编纂处,设在商务印书馆内,任务是对《辞源》进行增补订正。

本书正文共收字五万四千多个,附有注音、解释的字条三万八千多个。

另有音序表、笔画索引、异体字字表、复音词目录、词语例释、补充词目录、条目分类索引、按字首笔画排列的条头和词语的分类索引,还有由五种资料编成的“补遗”。

书后还附有校勘记和《汉语大字典简编》的提要。

在这次编写工作中,主要是由我国学者负责组织编纂的。

以下是其中几位专家:余嘉锡先生(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教授)为编审;刘申叔先生(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为副编审;林尹先生(福建长汀人,广东文理学院副院长)为校对;胡仁源先生(河北保定人,中华书局编辑所编辑)为印刷工程师;章炳麟先生(浙江会稽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为装订工程师。

关于目录,我们在定稿时做了这样的修改: 1。

原书分上、下两卷,并附《补遗》,现改为上、下两册。

《补遗》附在《正编》后面,改为单独出版。

2。

原书按笔画多少分别排列单字条目,每一个条目又分为若干项,并且将每一项下的义项按笔画多少分别排列。

现改为在《正编》中按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单字条目,并在同一个条目中的各项依据内容分类归并。

3。

原书的笔画索引和词语分类索引,已成为工具书使用的基本检索手段。

但实际上它们与词典的功能不尽符合。

现删去这两种索引,只保留笔画索引,并且把它改为部首索引。

4。

原书的《汉语大字典简编》的提要,主要是叙述该书的6条目,以及对它的学术性评论。

现统一改为目录。

5。

原书第十二章对《辞源》一书的历史演变及它的主要特点、编写体例、修订意见等都作了说明。

现把这部分改为单独一章。

另外,根据读者来信的反映,原书中的几处印刷错误,有的可能会影响到读者,所以,此次重印,在校样中,把错误的字数删去了几处。

10。

关于通假字,鉴于一些地方已有比较权威的解释,本书不再重复,原书的通假字说明,均附在本书的最后。

《汉语大字典》体例的不足

《汉语大字典》体例的不足

《汉语大字典》体例的不足作者:沈澍农来源:《辞书研究》2008年第04期摘要《汉语大字典》是现代权威的大型字典,但该字典体例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

其一,编排顺序有时规则不统一。

其二,字形笔画方面有乱例,选用字形和笔画计数有不一致的。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体例编排字形《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汉大”)是现代权威的大型字典。

但笔者在使用该字典时,发现该字典也还有不少疏漏或不足。

本文主要就其中体例方面的某些不足作些讨论,以期今后《汉大》再版时能做得更好。

一、编排顺序《汉大》单字分为二百部,“凡例”称:“部首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同笔画的部首按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五种笔形顺序排列。

同部的单字排列也按照这种顺序。

”这段说明应该说还是很清楚的。

据此,同部的单字应是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同笔画的字再按起笔排(以下将此种排列称为“顺排”),不再考虑其他因素。

但笔者使用中发现,《汉大》虽然大部分是照此原则顺排,却也有一些例外的。

主要是在同一部首中同笔画数的字既有左右结构、又有上下结构时,处理方法不尽一致,少数部中采用了顺排之外的别的编排方法。

在某些部中,当部首在上下结构的字中置于字下方作为“底”使用时,不管起笔如何,一律置于同笔画数的横起笔之前。

例如,“心”部十一画,从“慧”开始,有“憃、慙、慼、憂、慮、憋、慫、慾、憨、慰”等计43个“心底”字,然后才排到左右结构的心旁十一画横起笔字。

而如果按照顺排规则,“慮”以后的字应分别排入竖起笔、撇起笔、折起笔中;即便是前面几个横起笔的字,也还得根据次笔、再次笔的笔画情况,插排在相应位置,而不是都排在横起笔开头处。

“心”部各笔画数下都是将上下结构心字底的字统排在最前面的。

再如,“水”部也是如此。

“水”部十一画,从“漦”开始,有“漐、漀、漿”等计11个“水底”的字,其后才是“渍”等水旁十一画横起笔字。

“水”部各笔画数下也都是将上下结构水字底的字统排在最前面的。

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

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

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古文字字形的起源、发展以及独特之处,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字文化。

首先,我们来了解古文字字形的起源。

古文字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最早的文字形式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晚期至西周初期,是中国文字史上的第一种古文字体系。

金文则出现在西周后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是甲骨文的衍生和发展。

这些古文字形式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信仰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其次,古文字字形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文字逐渐演化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楷书字形。

在这个过程中,字形逐渐规范化,笔画结构更加简练,字形与语义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这种演化过程体现了汉字的独特之处,即形声字和会意字的形成。

形声字是指字形中包含有声旁和形旁,用以表示字的音义。

会意字则是指字的形状与其所代表的意义有一定的关联。

这种形声会意的特点使得汉字成为一种极富表现力和独特思维方式的文字。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古文字字形的研究过程中应避免涉及版权等侵权争议。

尊重学术原则和学者的权益是保持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

因此,我们应当在引用和使用相关研究成果时注明出处,尊重原著作者的劳动成果。

最后,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的研究需要具备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表达。

在撰写文章时,我们要确保标题与正文相符,避免使用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或其他不良信息。

同时,文章内容中不应包含任何广告信息,以保持纯粹的学术性和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的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汉字的起源、演化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学术规范,确保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保持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表达,以提供给读者一个优质的阅读体验。

《汉语大字典》《词诠》不完全内动词“斯”释义献疑

《汉语大字典》《词诠》不完全内动词“斯”释义献疑

《汉语大字典》《词诠》不完全内动词“斯”释义献疑《汉语大字典》中列举了不少以“斯”为后缀的词汇,例如“弥斯”,“库斯”等等,但并没有对“斯”这个形式化词汇本身做出清晰的解释。

相较之下,《词诠》尽管也没有对“斯”进行详细的解释,但仍在“斯”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

按照《词诠》的解释,“斯”是一个形式化记号,代表着中性、或是类比的含义。

例如,“弥斯”可以解释为“起始之地”,“库斯”可以解释为“将军之名”,这种含义可以根据具体上下文进行变形和扩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斯”似乎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词汇形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和用途。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斯”的翻译仍然存在一些疑点。

例如,如果把“斯”翻译成“of”,那么在一些语境下就不太恰当了。

比如,“弥斯”的翻译可以是“起始之地”,但是,“威斯康星州”翻译成“威斯康星州of”显然就不通顺。

相反,“of”更适合作为介词的翻译,用在名词之前表示“属于……的”,例如“the desk of the teacher”。

针对这种翻译难题,我们可以考虑把“斯”翻译成一个更为广义的词汇,比如说“关于”,“针对”,这样就可以消除对于具体语境的特殊要求,便于翻译。

当然,“斯”的确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和含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总的来说,《汉语大字典》和《词诠》对于内动词“斯”的解释并未能完全让人信服,但是,它们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启示。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来确定“斯”的具体含义和翻译方式,不能一概而论。

同时,也需要不断整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语言学者的理论解释,以期对“斯”等这类语言形式有更为准确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典介绍《汉语大字典》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收今人的研究成果。

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在字形方面,在楷书的单字条目下,收录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

所收入的每一个形体都有可靠的实物或拓片为依据,不选用二手或三手材料。

在字音方面,对收录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在字义方面,不仅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释义准确,义项齐备,例证丰富典范。

全书共收楷书单字56000多个,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凡古今文献资料中出现的汉字,基本上都可以在该字典中找到。

该字典以部首编排。

在传统的214个部首的基础上,酌情删并为200个部首。

正文7卷,每册前有“总部首目录”、“部首排检法说明”、“新旧字形对照举例”、各卷“部首目录”和“检字表”。

第8卷是各种附录、分卷部首表、全书笔画检字表和补遗。

1992年,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汉语大字典》缩印本1册,在印制工艺许可的范围内,对个别字头的明显讹误作了必要的订正,并对原《笔画检字表》重新进行了编排。

1995年,又出版了3卷本的《汉语大字典》。

3卷本《汉语大字典》除对原8卷本的附录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外,并对个别字头在形、音、义方面的讹误再次做了必要的订正。

使用《汉语大字典》时要注意,由于全书采用繁体字编排,必须按繁体字进行查找。

此外,《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早期字典、《中华大字典》等近代字典也可供查考。

新版《汉语大字典》内容介绍《汉语大字典》是目前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

该书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

第二版修订工作于1999年正式启动,由汉语大字典编纂处、四川辞书出版社组织实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

除了原编写者和汉语大字典编纂处的专家合力打造外,还聘请了包括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曹先擢、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等在内的数十位国内语言学界、辞书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倾情加盟,对修订内容进行审定。

新版《汉语大字典》现收楷书单字60370个,总字数超过1500万,是《康熙字典》的4倍。

本次修订不仅对首版中注音、释义、文例等方面存在的讹误进行更正,还对缺漏意义、例句等进行必要的增补。

与此同时,为适应现代阅读方式,新版大字典增加了《难检字表》和《音序检字表》,并重新编制了《笔画检字表》。

而本次修订工作的最大亮点是高新技术的运用。

新版大字典拥有专用的排版软件和超全书使用电大字库,电脑激光照排取代了原来的铅排,其造字数量在汉字照排系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做好产品的销售工作,四川辞书社计划在后期推出字典缩印本,满足学校和公共图书馆之外普通读者的购买需求。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八大特色:1、收字宏:收字从原5.4万余增加到6万余。

2、字形规范:改原旧字形为新字形,字形规范统一。

3、注音精准:对原注音进行逐一审订,音读更加准确。

4、内容完善:增补音项和例句,解决了大量音义未详字缺音缺义的问题,内容更加完善。

5、释义详备:纠正了各类错误,充分吸收语言文字学最新成果,释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查检方便:将原补遗字编入正文,字头检索一次到位,重新编制《笔画检字表》,增加了《音序检字表》,并编制全书字头计算机检索软件,实现多途径多方式检索。

7、排版精善:改原铅排为电脑激光照排,字迹更加清晰、美观。

8、装帧美观:国内著名装帧艺术家整体设计,封面典雅美观,内文考究精美。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目录:第二版修订说明前言凡例正文第一卷(一部至弋部)第二卷(小部至无部)第三卷(木部至水部)第四卷(手部至毋部)第五卷(示部至竹部)第六卷(臼部至豕部)第七卷(贝部至阜部)第八卷(金部至龟部)附录新旧字形对照表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表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主要引用书目表索引笔画检字表音序检字表后记书籍特色最高荣誉:·国家图书奖·国家辞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备书目·西部地区版式设计一等奖·被联合国编入《基尼斯世界大全》,为当今世界汉语字典的“世界之最”最具权威:此书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经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批准编写,胡耀邦同志也作了专门批示,由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王力等担任学术顾问的真正的国家级工程,197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科研项目,1983年又被正式列为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最大规模:《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工作,历经十余个春秋的风风雨雨,浸透了川、鄂两省三百多名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辞书编写队伍之一。

最全注释:《汉语大字典》共收录汉字五万六千余字。

在字形上,每单字条目除楷体外,还收列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几种形体;在字音上,不但注出了现代的标准读音,而且还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和中古的反切;在字义上,在注重常用义的基础上,还考释了它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并适当收列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最新楷模:此书的出版,成为我国文字史和字典史上不朽的里程碑,它堪与《康熙字典》相媲美,与《说文解字》相辉映,与《中华大字典》共辉煌。

成为新世纪字典的楷模,为同类辞书的佼佼者。

最佳范本:《汉语大字典》与《新华字典》是我国建国后五十多年来出版部门编写的两本极具权威的字典,它与《新华字典》珠联璧合,成为21世纪汉字的最佳范本。

最为方便:每字按部首编排,尊重了人们查字的习惯,并在每卷书脊上标明该卷所有的部首及其在正文中的起始页码,使检索更方便,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

版本介绍1.八卷本1975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广州召开全国词典编写出版规划会议上提出编纂《汉语大字典》的计划,经周恩来、邓小平同志批准立项,确定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有关专业工作者协作编写。

经川、鄂两省编写人员近十年的努力,由著名学者徐中舒主编,于1984年编成初稿,并于1985年开始分卷定稿,1986年出版第一卷,至1990年出齐八卷。

每卷约200万字,总计约1500万字。

八卷本是最早问世的版本,是正本、母本,内容上最为完整、齐备。

《汉语大字典》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字形方面,在楷书的单字条目下,收录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

所收入的每一个形体都有可靠的实物或拓片为依据,不选用二手或三手材料。

字音方面,对收录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字义方面,不仅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释义准确,义项齐备,例证丰富典范。

全书收录单字54678个,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凡古今文献资料中出现的汉字,都无一遗漏地被列为字头。

按习惯的部首编排法编排,在传统的214个部首的基础上,删并为200个部首。

正文7卷,每册前有“总部首目录”、“部首排检法说明”、“新旧字形对照举例”、各卷“部首目录”和“检字表”。

第8卷是各种附录、分卷部首表、全书笔画检字表和补遗。

排版上采用繁简体混排的方式,释文和现代例证用简化字,其余全部用繁体字。

2.缩印本八卷本问世后,学术界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然而分卷太多,部头巨大,也造成实际使用上的困难,查检不便,收藏、携带麻烦,且价格昂贵,一般读者较难承受。

鉴于此,1992年,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缩印本。

缩印本采用照相技术制版,即按照原版照相缩小字号,制作时除对个别字头的明显讹误作了必要的订正外,原文及附录内容基本上一仍其旧,当然因为页码缩减,对附录《笔画检字表》重新进行了编排。

因此,缩印本在内容上与八卷本是一致的。

通过这种外部形态的压缩,缩印本全书160个印张,16开,单独一册,颇便查检。

3.简编本八卷本尚未杀青时,字典的编纂者就已经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需要,并确定了编写简编本的原则及具体实施计划,于1988年下半年着手编纂,由李格非教授担任主编。

简编工作的原则是:简缩篇幅,保持特色,订正讹误,突出实用。

根据这一原则,编者以正编本为蓝本,删去了没有典籍用例的字头和义项,共收字头约21000个左右;删去了字书、韵书的说解,以及大部分注疏材料和考释性文字,保留了有典籍用例的字头和义项,保留了主要的古文字形体及其解说,保留了三段注音(上古韵部、中古反切和现代音读)。

压缩之后,全书篇幅约为500万字,缩减了约四分之三的内容。

简编本的压缩幅度虽然大,却很好地保持了原书的特色,其留存内容足以满足一般文史工作者在阅读研究古文献时解决字词障碍的需要。

《汉语大字典》的最大特色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注重梳理汉字形、音、义的发展线索。

简编工作非常注意对这一特色的继承。

在字头确立上,只保留有文献用例的字头。

如“一”部一画,原本收有10个字头,简编本只保留了“二丁丄七”4个字头,因为只有这4个字头有文献用例,其他6个只存于《说文》《正字通》《广韵》《集韵》等古代的字书和韵书之中,并无文献用例,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没有保留的必要。

字形方面,保留了部分能反映形体演变的古文字字形及说解,以“一”字为例,原本“一”字头下收15个古文字字形,简编本只保留了6个。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书收古文字字形的原则是不同的:原本持保存文献的态度,凡是有实物、可确考的字形一概收列;简编本则本着能反映字形发展轨迹的原则,选择最典型的字形。

在字形说解上也压缩了不少篇幅,原本在引用《说文》之后,接引了段玉裁的注和徐灏的笺,最后是编者按语,简编本删去了段注及徐笺。

字音方面是简编本对原书继承最多的地方,完全保留了原书的三段注音。

义项方面的压缩也不太多,因为原书收列义项一般都是有文献依据的,而有文献依据正是简编本进行简编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

“一”字头下,原本列20个义项,简编本列19个义项,差别不大。

本着实用的原则,对附录也做了精简。

原本共11个附录,简编本只保存了《历代部分字书收字情况简表》《简化字总表》《汉语拼音方案》三个,删去了不太实用的《上古字音表》《中古字音表》《汉语大字典主要引用书目表》等8个。

值得一提的是简编本的《部首检字表》,因为字头大量减少,部首检字表自然要全部重新编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