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教材的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材的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材的分析与教学设计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本文将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来讨论教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一、教材的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教材的细致分析,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语言点和难点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的内容分析教材的内容分析是指对教材所包含的主题、情境、话题等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

教师需要了解教材的主题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等。

只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教师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针对性。

2. 教材的结构分析教材的结构分析是指对教材的整体结构进行研究,包括单元划分、章节设置、语言点的分布等方面。

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的逻辑关系,合理进行教学安排,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

3. 教材的语言点分析教材的语言点分析是指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细致剖析和研究。

教师需要通过对语言点的分析,了解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点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标来进行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将从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估的重要性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 目标的设定教学的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

目标设定应该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又符合教材的要求。

设定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学生也能够更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2. 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2007年06月08日星期五下午 05:251分析重点、难点分析教材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又与教材的重点有关,因为其之所以为重点就在于它即为籍以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教学难点也是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的关键因素。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点,才能较为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也只有找到了难点之所在,并设计好克服难点的有效策略,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对如何分析重点、难点,可参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6年第10期和《中学数学》1996年第6期拙作《对教学重点的几点思考》与《浅谈教学难点的形成因素及其对策》。

2分析关键字、词对概念中的关键字、词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和掌握,这是显而易见的。

如在等差数列的定义中,有的教师在说课时将“同一个常数”中的“同”字搞丢了。

在我们要求其说出该定义中的关键字、词时,很少有人说得全面、准确。

而关键字、词的剖析对设计教学过程很有帮助,如可根据其设计正误判断题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概念。

同时,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分析还可教会学生学习概念、分析内涵的方法。

3分析蕴含的方法、思想如不少教师不了解教材为什么要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部分讲用图象表示数列中的项,并研究其图象特征,其实这是在进行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事物,强化学生的函数意识。

再如在新教材第一册P59“函数单调性”一节例1让学生由题中图象指出此函数的单调区间,看似非常简单,没有多大意思,其实这既是给出了一种研究函数单调区间的方法——图象法,更是在渗透“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

分析教材就要重视对其中蕴含的观念、思想和方法进行挖掘,使你的教学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

就如新教材中的等差数列一节中的例1、例2、例3,层层递进地扩展对通项公式的运用,除了这种层次性外,更具有教学价值的是蕴含其中的“基本量和公差d,这是解等差数列问题思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的基本条件是首项a1的关键所在。

如何撰写教育教材分析

如何撰写教育教材分析

如何撰写教育教材分析简介教育教材分析是一种对教育教材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估的方法,旨在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目标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一篇有关教育教材分析的文档。

步骤1. 教材概述首先,在文档的开头对教材进行简要概述。

包括教材的名称、作者、出版日期和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此外,介绍教材所针对的年级、科目和教学目标。

2. 教材结构分析接下来,对教材的结构进行分析。

这包括教材的章节划分和组织形式。

可以描述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并分析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与逻辑性。

3. 教材内容评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评估是教材分析的核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信息准确性:教材中提供的知识、概念和事实是否准确和可靠。

- 适应性:教材是否与目标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需求相匹配。

- 多样性:教材是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

- 可理解性:教材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是否包含足够的例子和解释。

- 全面性:教材是否涵盖了相关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4. 教材目标和效果评估除了内容评估,还需对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 教材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

- 教材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关键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结论和建议最后,在文档的结尾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评估结果,总结教材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可以针对教师和教育机构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有效的教学和研究。

结束语撰写一份教育教材分析文档需要综合考虑教材的结构、内容、目标和效果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为教育教材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希望本文对您有用,谢谢阅读!。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的内容(一)知识与技能分析知识与技能分析就是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从不同层次对教材涉及的知识实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

通过知识分析,明确编者意图,教材所选内容的特点,作用与地位;了解教材的体系及逻辑结构,进而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挖掘思想教育、科学方法以及水平培养等因素。

具体分析时,要从整体到局部依次实行,具体内容:1.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结构指教材整体或教材某章节的重点知识和方法之间的主要内在联系方式。

分析知识的逻辑结构的方法:(1)要阅读教材,找出主要知识点,如概念、规律、重要实验等,并将所有的知识点编号;(2)按它们在教材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每一个知识点用一个方框表示,作用相近或重要水准相近的知识点并列安排;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由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应用的广泛水准、对培养水平的作用以及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基础诸方面综合而定的,一般说来都是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和基本研究方法。

特别要强调的是教材的水平因素分析,应该成为确定重点知识的一个依据。

例如,从电磁感应实验不但能够得出电磁感应定律,更重要的是它在培养学生思维水平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难点是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的知识,是由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规律和特点决定的,通常出现在学生的理解障碍之处。

知识本身需要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原有理解结构与需要学习的知识结构相差太大,不容易引起同化顺应过程;感性理解不足或原有的感性理解不全、不准确,对理解新知识造成干扰,形成知识的负迁移等,都会成为教学的难点。

做“功”、质量3.知识的应用①知识的应用十分广泛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其知识不但是解物理习题,还包括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沿中的应用,解释自然现象,解决社会问题。

②理论联系实际主要突出怎样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切忌大讲特讲生产环节和技术细节,要突出物理原理。

教师如何做教材分析

教师如何做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

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实际出发,确立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主动分析教材的意识和能力。

特别是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老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材分析呢?一、教材分析的涵义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对教学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环境分析是指学校内外部的环境分析。

其中,学校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本校学生、师资、办学条件等的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有关社会、知识与信息、科技发展等的分析。

教学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各有不同。

进行教材分析时,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首先进行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学校内外环境的分析越客观、越准确,对我们的教材分析就越有帮助。

这样,不仅对教学背景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整合教材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对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的出发点与过去不同,过去强调的是学科体系构建,从学科体系的逻辑程序分析教材。

现在是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强调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有效有意义地建构。

二、教材分析的步骤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

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

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

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

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

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

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可以容易地串起教材的线索。

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教师做好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骤:1、分析全册教材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分析教材时,教师一定要站在课程纲要与学科课程标准的高度,研究教材、研究教法。

只有充分领会了教材的总体要求和内容结构,才能为制定科学的学期、把握各单元、各单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之前,教师必须对全册教材有较全面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增强制定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提高设计教学预案的实效性。

2、分析单元教材的及重、难点分析了全册教材的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后,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单元教材的分析。

分析的是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了解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总体要求下的编排、结构思路。

分析了解了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是准确领悟各单课教材、科学设计预案及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

3、分析单课教材的具体丛悔目标及内容结构具体分析单课教材具体目标、重难点及内容结构,是分析教材的第三步,也是整个教材分析的主体部分。

一般来讲,有以下四个环节:(2)分析单课教材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3)分析单课教材在教学目标下的内容结构。

(4)分析对单课教材的处理及教学设想。

当然,教材分析除了上面三大步骤外,还应该对本班学生对学渗物正习本课教材的认知基础及基本学情作些基本的分析,包括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

扩展资料:进行教材分析的意义:1、只有全面深刻的教材分析和科学的,才能很好地去组织教材、优化,写出可行的教学预案。

2、分蚂告析教材是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先决条件。

3、教材分析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内化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材分析:掌握课本要点,全面掌握知识

教材分析:掌握课本要点,全面掌握知识

教材分析:掌握课本要点,全面掌握知识
引言:
在学习过程中,课本是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料之一,其中包含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重要的要点。

掌握课本要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全面掌握了课本内容,才能够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掌握课本要点,从而全面掌握知识。

一、认识课本的重要性
课本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教材,包含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重要的要点。

通过认真阅读课本,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掌握课本要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有效的课本阅读方法
1. 阅读前的准备:在开始阅读课本之前,可以先浏览目录和章节标题,了解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预习时可以提前了解关键词和概念,对后续的阅读有所准备。

2. 主动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保持专注,积极思考和提问,不仅仅是passively reading,而是actively engaging with the text;可以做笔记、标记关键信息,帮助加深记忆和理解。

3. 反复温习: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复习,可以
[好像出错了,请稍后再试。

]。

教育培训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教育培训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教育培训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育培训师在准备和评估教材时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教育培训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和适用对象,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下面是一些教育培训师进行教材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开始教材分析之前,教育培训师应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成果。

2. 查看教材的结构和组织教育培训师应仔细查看教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他们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教材是否按照特定的主题或章节组织?- 教材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引导研究的框架?- 教材中是否包含足够的练和评估材料?3. 评估教材的内容和难度教育培训师应对教材的内容和难度进行评估。

他们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教材的内容是否与研究者的背景知识和能力水平相匹配?- 教材是否包含足够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研究者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材是否在适当的难度范围内,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4. 注意教材的语言和风格教育培训师应关注教材的语言和风格。

他们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教材的语言是否易于理解?- 教材的语言和风格是否与目标研究者的文化和背景相适应?- 教材的语言和风格是否鼓励研究者积极参与研究?5. 考虑教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教育培训师应重视教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他们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教材是否涵盖了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的研究者的需求?- 教材是否包含具有多元视角和包容性的内容?- 教材是否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6. 与同行进行讨论和反馈教育培训师可以与其他同行进行讨论和交流,以获取对教材的反馈和建议。

他们可以参加教育培训师的研讨会、工作坊或社区,并与其他教育专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方法,教育培训师可以进行有效的教材分析,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教材分析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教材分析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依据和基础。

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深入的教材分析,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教材结构首先,对教材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

例如,教材的总体构成、各个单元的设置、章节的划分等。

通过对整体结构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教材的安排和布局,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教学内容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难点和重点等。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一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有效的指导。

3.教学方法再次,对教学方法进行细致分析。

例如,教材中提供的教学案例、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等。

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教材推荐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最后,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分析。

例如,教材中提供的配套教学资源、辅助教材、多媒体资源等。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分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项必要任务,只有通过深入的教材分析,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因此,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中必须包括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二、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在个人工作计划中,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分析,明确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提供清晰的指导。

1.知识目标首先,对知识目标进行分析。

例如,教学活动的知识要点、重要概念、知识范围等。

通过对知识目标的分析,教师可以明确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知识目标,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导。

2.能力目标其次,对能力目标进行细致分析。

教材分析怎么写

教材分析怎么写

教材分析怎么写教材分析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材的内容、结构和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行教材分析,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是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教材的主题、重点和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进行教材内容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教材的主题和目标,教材应该明确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了解教材所要传达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2. 教材的知识结构,教材的知识结构是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了解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结构,包括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和教学引导。

3. 教材的内容设置,教材的内容设置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设置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以便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二、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结构是教材的骨架,教师需要对教材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教材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布局,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在进行教材结构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教材的章节设置,教材的章节设置应该合理和科学,教师需要对教材的章节设置进行分析,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引导和教学布局。

2. 教材的教学布局,教材的教学布局应该符合教学的逻辑和规律,教师需要对教材的教学布局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教学布局是否合理和科学,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3. 教材的教学方法,教材的教学方法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教师需要对教材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和有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引导和教学实施。

三、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教材使用情况是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师需要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教材的使用效果和使用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改进和教学实施。

如何写教材分析

如何写教材分析

如何写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对教材地位的介绍、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对教材作用的分析三个部分。

1.对教材地位的介绍
教材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介绍,这要依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教材内容特点,确定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

2.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指在明确教材地位之后,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准确精练地写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方框图)、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的特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并确定课时安排。

3.对教材作用的分析
指在明确地位和主要内容之后,根据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扩展资料
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一)文学作品
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
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议论文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三)文言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现代教材分析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现代教材分析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现代教材分析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

二、教材分析的步骤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

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

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

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

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

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

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可以容易地串起教材的线索。

3.内容分析教学设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

反映在教材分析内上,就是要充分校本化地分析、处理教材。

教材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本校、本年级甚至本班学生的教学;为了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所以,教材分析一定要放在学校实际情境下,弄清教材要素、对象、过程和特点,教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分析教材在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和思想品德成长方面的深层次的结构体系,抓住重难点这个教学网上的结与纲,科学正确地选择、整合教学内容。

内容发现具体的说是:静态内容分析1.全套教材以及各章节的教学目标要求(三维目标);2.各章节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功能;3.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4.教材的概念系列;5.教材中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系;6.教材所展示的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7.教材所安排的练习的分量、能力水平与难度;8.教材所安排的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

9.教材所包含的实用性知识和生活知识的分量和类型。

10.每一节课所安排的学习活动的频密度、各种活动之间的默契程度;11.教材编排的实验特点及作用;12.教材对学校设施及器材的要求;13.教材与其他学科配合上的问题;14.教材的表达形式,如文字、插图等;15.各种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及规律。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教材分析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教材分析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教材分析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它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确定等内容。

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一、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其内容质量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分析,包括教材的构成、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

1. 教材构成分析教材的构成包括教材的总体结构、各部分的设置和内容安排等。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要对教材的构成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教材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和配合,以及各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

只有对教材的构成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2. 教材内容设置分析教材的内容设置是教学工作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只有对教材的内容设置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要对教材的教学目标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教材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置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只有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了解,才能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4. 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对教材的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教材所推荐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只有对教学方法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5. 教学活动设计分析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具体表现,教师要对教材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仔细的分析,包括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等方面。

备课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备课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4.1分析挖掘相关教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2挖掘教材的德育、美育等费、非智力因素

细读某一单元的教材。(4)精读即将施教的具体 教材
如何分析教材
作业: 简述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一、小学的数学教材
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图册, 以及配套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参考和教学辅导信息 。
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
案例分析
沏茶问题改为:星期天,小明想为爸爸妈 妈自己做一顿早餐,煮一锅稀饭,热三杯 牛奶:煮稀饭20分钟,洗锅1分钟,洗茶 杯2分钟,淘米2分钟,牛奶倒入茶杯1分 钟,放入微波炉加热2分钟,把稀饭盛到 碗里1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地做完这些事情 呢?
烙饼问题改为:小明觉得早餐光吃稀饭和 牛奶还不太够,决定给每人煎一个荷包蛋, 妈妈说,锅里每次只能煎两个,两面都要 煎,每面2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荷包 蛋?
二、教材分析的思路
接纳与理解 比较与质疑 加工或改造
三、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2.1 教材的重点 2.2 教材的难点
容:
❖ 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 法、编写教学方案。
2、课时教案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 课题、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时间、教具 准备、教学过程和步骤、板书设计等。
3、研究教材的步骤: ❖ (1)浏览全套教材。(2)通读某一册教材。(3)
举例:甲、乙两人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 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5.5千米。甲带着一条 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这只狗与甲一起出发,碰到 乙时,它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这边走, 直到两人相遇。问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工具性
工具性与思想性 文本
“语文”,姓“语”名“文”
(一)由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到
提高语文素养,体现了对语文教学目的、
任务认识的深化;
(二)其核心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
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文能力,习得方
法,养成习惯。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
突出重点,做到“五性”: 一是注意充分性
二是注意深刻性
三是注意整体性
四是注意“双边性” 五是注意辩证性
谢谢聆听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阿克苏市第二小学 代晓玲
一、分析教材对教学的意义
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 种贮存状态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 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 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知识的能力价值。而知识的能力价值具有隐 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 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 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1、该部分教材中知识的逻辑结构; 2、该部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3、该部分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样体现的; 4、该部分教材中包含了哪些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 的因素;
5、该部分教材渗透了哪些思想教育的因素;
6、该部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精读
是在细读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中的某 一节进行深人钻研,分析每一段,研究 每一句,斟酌每一词与每一字,细致、 具体地分析教材。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中学马山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

分析教材要深入理解和钻研大纲,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部分在整个学科,章节,课时中所占的地位。

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一:知识分析法:知识分析法是以分析教材知识为主的方法。

包括教材整体分析,章节分析,课时分析。

通过分析要掌握知识的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知识分析首先要确定教材中的一般知识,重点知识,扩展和应用性知识等,进而根据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必要时整理成知识结构图,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例如对于《电路》一部分教材基础包括六个物理量,两种电路,两个规律和电路中的物理量规律;解决电路问题是的灵魂是分析和识别电路。

可整理成如下结构图:电量,电压六个电学物理量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串并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和分配关系知识两种基本电路并联电路欧姆定律(I=U/R)电路两种基本规律部分焦耳定律(Q=I2Rt)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识别电路表测的是谁得值能力开关,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分析电路对单一课时同样要进行知识分析,主要弄清教材结构,地位,重点和难点。

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如对于机械能一节,分析如下: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和前面讲过的机械功的知识紧密衔接。

它既对已学过的力学知识起巩固,提高的作用。

又是学习内能,电能以及转化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现象。

为了能使学生积极主动,课堂生动活泼,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教法上应:1: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启发诱导学生思考。

2:多举例,做好实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直观地,具体地认识到物体做功的各种情况。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要时可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转)2008-6-1 21:24:00一、分析教材对教学的意义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

有的人可能会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教材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呢?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

而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由于受多种形式的制约,课本上是很难把它们全都写出来的。

因此,不经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就难于把握和完成知识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教材中所讲的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

而这一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有些青年教师,讲课只照本宣科,书本上怎么写的,就原原本本的怎么讲,对教材缺乏分析,因而把握不住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它们间的联系,抓不住教材的重点。

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

培养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知识的能力价值。

而知识的能力价值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

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确定不是随意的,它既受教学思想的指导,又受教学内容的制约。

进行教材分析,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

因而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坏节,并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二、分析教材的基本依据分析教材时,主要应以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为依据。

(一)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所谓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即学科体系,就是物理学按其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知识内容和逻辑程序。

从整个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来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经典物理,它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部分所组成的知识系统。

另一部分是近代物理,它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知识系统。

认识这个知识体系,在分析教材时,才能看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能把各部分教材内容放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来理解。

认识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从知识方面居高临下,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容,作到深入浅出;才能从发展的观点掌握好知识,避免教学中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二)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落实在学生学习的效果上。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认识和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

只有充分把握住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才能使教学活动落实到学生身上。

因而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的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是分析教材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学习兴趣的范围大大扩展了,这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和可能,但学生这时的兴趣一般还限于直接兴趣的水平上。

初二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对物理只有直接兴趣,他们只满足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而未产生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原因的需要。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开始表现有操作性的兴趣,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物理现象施加影响,但往往忽视对现象本质的认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物理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注意联系生活现象,使课本上的物理能变成生活中的物理,这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学生思维认识过程的特点是,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转化的阶段,初中后期还开始出现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模仿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

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要充分重视由形象思维开始,教学需要形象、具体材料的支持,重视展现物理图景,重视表象的作用。

同时,又要不失时机的、适时的向抽象思维过渡,重视进行因果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觉得物理难学的情况,其原因除物理学科自身特点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思维上的障碍和某种心理倾向的干扰。

物理学以概念、规律为基础而形成完整的体系,物理学的思考要严格以概念和逻辑关系作依据来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这种逻辑思维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经接触到大量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也很容易养成一种从现象出发,想当然地看问题的习惯。

他们常常用事物的现象代替本质,用外部联系代替内在联系,在现象和本质发生矛盾的时候,相信现象而怀疑物理理论的正确。

此外,心理倾向和思维习惯的干扰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障碍的重要原因。

如隐蔽因素的忽视或干扰,由于改变问题的方式造成思维的混乱,习惯思维的定势影响,不善于寻找替换方案,抓不住关键的中间环节,用数学方法代替物理概念等,都是造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

不重视这些因素的分析,就难于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因素和思维规律,也是分析教材特别是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所制定的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大纲是根据教育目标,考虑到学科结构、学生情况而制定的。

大纲既是指导教学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钻研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和精神进行教学,才能做好教学工作。

教学大纲包括两大部分:说明部分;内容纲要部分。

说明部分主要反映大纲的基本精神,它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提出了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说明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原则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的要点。

内容纲要部分具体地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课题、教学时数、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等项目,并对某些课题的要求作了说明或限定。

钻研教学大纲首先要吃透大纲的精神,并能联系教学实际来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

如大纲中明确地提出了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必须十分明确认识这些目的要求,并以此来分析教材,处理教材,进行教学。

离开总的目的要求,每节课的教学就失去了依据。

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既是我国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教学中的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针对当前教学提出的,对开展教学改革有实际指导意义。

分析教材和进行教学不能就事论事,只看到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囿于个人经验,抓不住大问题,这就不能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及大纲所要求达到的程度,教师应当很熟悉。

特别是在几年后做到一个大纲多种教材的情况下,准确掌握大纲的知识内容更为重要。

掌握大纲才能对不同教材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在使用中做到删选取舍,达到物理教学目的的要求。

三、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分析教材一般可按全书、各部分教材、章节等层次进行,通常采取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的方法。

分析中要注意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联系,具体地把教学大纲中的要求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一)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分析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物理现象,初步掌握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并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

初中学生开始学习物理,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我们要把握住这些前提。

这样,我们才能够对教材分析得全面深入,在教学处理中才能够符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要求。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是按照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使用现行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点,克服教材的缺点和不足,有助于我们以整体为背景来分析和处理各部分教材。

有些教师只重视教材中个别讲法如何,不重视了解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结果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不开阔,教起课来照本宣科,教材的优点不能发挥,教材的缺点不能弥补,因而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教材体系或教材的知识结构与物理学科体系有所不同,它不仅受学科体系所制约,而且要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来安排。

同一内容和程度的知识,可以有不同的安排,即不同的教材体系。

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必须清楚地认识教材的体系或知识结构,明确各部分知识的逻辑关系,明确教材是怎样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排的,教材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来展开的。

把握住教材的知识结构,才可能更好地分析各部分教材,才可能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根据教学实际和自己的经验,重新组织教材体系,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现行初高中教材是按照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的次序来安排的,但这并不是中学物理教材唯一可行的体系。

特别是初中,由于内容浅显,较少受学科体系制约,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可以考虑不同的安排。

在教材的结构上,通常有两种组织方法。

一种是直线式,即把整个初高中教材组织成为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教材基本上不重复。

另一种是螺旋式,即教材内容在初高中不同教学阶段逐步扩大范围,加深程度。

现行中学物理教材是按照螺旋式结构编写的,因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初高中有个反复过程。

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这样做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同时要注意初高中教材之间的联系和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考虑到学生初中毕业后并不都升入高中,有一部分人要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因而现行初、高中教材各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分析初中教材,既要分析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又要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联系,以及小学自然的知识准备,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初中教材,在教学中给予正确的处理。

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是对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定性的研究。

只对某些基本的重要的物理定律如阿基米德定律、液体的压强、热平衡方程、欧姆定律等作适当的定量计算。

分析教材,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掌握教材的深广度。

讲深讲透是有条件的,不能片面地一味追求,因而任意加深教材。

这样做,学生不能很好消化,加重了负担,不利于学好知识。

(三)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教材是一节一节编的,课是一堂一堂讲的,因此在分析教材的时候,往往易于把着眼点放在对局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而忽视对教材整体的把握,这样就难于看到知识的背景和发展变化,难于看到各部分知识的联系。

所以在分析教材时要特别强调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使其互为背景,真正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各部分教材的特点、地位、作用。

如初中力学教材中力的概念,它是整个教材的重点。

但若不是把力放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这个大的背景下去分析,而只限于一章一节的范围里,孤立地进行分析,就不可能很好认识这部分教材的重要,恰当地掌握这部分教材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