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6d81fdbf50e2524de4187e01.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2 名词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名词术语。
2.1 接地 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2.2 工作接地 working ground、系统接地System ground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其他装置接地等)。
2.3 保护接地 protective ground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2.4 雷电保护接地 lightning protective ground为雷电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2.5 防静电接地 static protective ground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的接地。
2.6 接地极 grounding electrode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
兼作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极。
2.7 接地线 grounding conductor电气装置、设施的接地端子与接地极连接用的金属导电部分。
2.8 接地装置 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2.9 接地网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极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
2.10 集中接地装置 concentrated grounding connection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一般敷设3~5根垂直接地极。
DLT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8900ce7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b.png)
DLT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是电气安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是为电气设备和人员提供有效的保护,防止电气事故发生。
本文将从什么是接地开始,详细介绍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意义、类型、原理以及安装方法等方面。
一、什么是接地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体与地面连接在一起,以便于电气设备和人员的保护。
接地有三种形式: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不接地。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应用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接地方式。
二、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意义大型的DLT交流电气装置具有较高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特点,因此在操作时,需要采用有效的接地措施确保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作用主要有:1. 防止漏电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电流会通过接地导线流回地面,保护人员免受电击危险。
2. 防止电气设备因雷击产生过电压而损坏。
当电气设备遭受雷击时,大量电流会通过接地电线流到地面,从而避免电气设备因过电压损坏。
3. 可以帮助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接地系统中的一些元件,如接地刀闸、接地切断器等,具有很好的绝缘保护,可以有效地帮助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4. 提高接地保护的可靠性。
DLT交流电气装置应该采用有效的接地系统和传输线路,以确保系统的接地保护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类型1.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一个点与地面相连,其他点不与地面相连。
单点接地可以很好地避免电气设备产生过电压,但是有时也会产生漏电和电爆等危险。
因此,建议采用多点接地或不接地的方式。
2.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多个点与地面相连。
这种接地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可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减少电气设备的故障。
3.不接地不接地是指电气设备不与地面相连。
这种接地方式比较少用,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电气设备,如带电作业等。
四、DLT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原理接地的原理是利用接地系统中的导体将电流引入地面,以消除电气设备和人员之间存在的电压差。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23d56051de80d4d8d15a4fdc.png)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对应的旧标准:SDJ 8-79;SD 119-8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rounding for AC edectrical insf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DL/T621—1997 Grounding for 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 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 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 T621-1997]](https://img.taocdn.com/s3/m/8839a82bcfc789eb172dc83f.png)
ٛٛ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年月颁发的和
年月颁发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
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消弧线圈接
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
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
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的接地规定
参考
本标准发布后和第六章
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附录和附录是标准的附录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人
目次前言
名词术语
类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类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范围
类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
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
低压系统接地型式和类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
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和保护线
附录人工接地极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
附录
附录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校验
附录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计算
附录中系数
附录土壤和水的电阻率参考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
并简称为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
名词术语
接地
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
工作接地系统接地
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
保护接地
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
雷电保护接地
为雷电保护装置
防静电接地
接地极
兼作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钢筋混凝土建
接地线
接地装置
接地网
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简要介绍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简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d2dcac45fbfc77da269b1c3.png)
中性点各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 •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主要特点 (1) 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中性点的电位近似等于零,非故障相的对 地电压近于相电压,系统中设备、导体的对地绝缘按承受相电压设 计,绝缘投资比中性点不接地低20%左右; (2) 发生单相短路时立即断开线路,中断对用户的供电,供电的连续 性差; (3) 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很大,可能超过三相短路电流的数值, 须选用较大容量的开关设备; (4) 国外电厂有少量采用,国内无电厂采用该方式。
• •
• • •
中性点各种接地方Biblioteka 的优缺点• • • • • • • • •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主要特点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主要优点: (1) 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的位移电压产生感性电流流过接地点, 补偿电容电流,将接地点的综合故障电流限制在5A或更低,可继续 供电; (2) 由于单相接地的故障点的残余电流很小,使得接地电弧不能维持 而立即自动熄弧,不会发展成为相间故障; (3) 微机控制消弧线圈装置具有自动调节消弧线圈电感电流的功能, 避免发生谐振; (4) 能将单相接地的过电压抑制在2.5倍的相电压以下; (5) 微机控制消弧线圈装置具有快速选线的功能。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主要缺点: (1) 选线接地保护较为复杂; (2) 运行维护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该接地方式适用于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且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 配电系统。
中性点各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 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的主要特点 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是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有目的地 接入较高电阻值的电阻,以限制接地故障电流到10A或以下。同时 要求电阻性电流略大于或者等于接地电容电流。该接地方式有如下 优点: (1)高阻接地系统因为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被限制到很小,通常并 不要求立即切除故障,而允许带接地运行2h以内,供电连续性高。 (2)若采用经高阻接地方式,单相接地电流由电容电流和电阻电 流组成,保护装置可检测故障并发出信号,易于实现有选择性的继 电保护。 厂用电系统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的缺点: (1)本接地方式仅只适用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7A的系统; (2)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作用于报警,其带故障运行时的缺点与 不接地系统相同。 该接地方式适用于电容电流小于7A,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 高压厂用电系统。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01c0d52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b.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是电气安全防护的重要一环,也是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保障。
本文将从接地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接地线的敷设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接地的定义和作用当电气设备出现电气故障,如绝缘缺陷、漏电等问题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措施,电流就无法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及时的释放,从而会导致电气设备损坏或甚至爆炸事故等。
因此,接地是一种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主要是将电气设备的非电性部分(机壳、框架等)与地面建立可靠的电气连接,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目的。
二、接地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和工作条件,接地可分为如下几种:1.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安装在供电系统和负载设备的电气装置上的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而设立的。
一般采用独立接地方式,即每个电气设备均采用一个独立的接地电极,以避免一个设备带来的电源电流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
2. 功能接地功能接地主要用于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信号的传输,常见于通信、广播等设备上。
功能接地应与保护接地分开处理,以避免互相影响。
3. 环网接地环网接地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地电极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电气网络结构,以降低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和抑制电气噪声的重要措施。
在环网接地中,可以采用桩式接地或网格式接地等方式。
三、接地线的敷设接地线的敷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接地线应选择规格合适、容易焊接的电缆或电线,长度应尽量缩短,减少电阻的影响。
2. 接地线应采用直线、沿着建筑物外墙立面敷设,或埋入地下,以保持线路的稳定。
3. 接地线的耐久性应达到设计要求,应在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防腐剂和耐紫外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4. 接地线应放置在距离其他电气装置足够远的位置,以防止可能产生的干扰和电磁场影响。
5. 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应进行必要的地电阻测试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总之,接地在电气装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a8b5d7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0.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 引言接地系统是交流电气装置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电气装置的接地能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原理、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求,以及接地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2. 接地原理在交流电气系统中,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和其他金属部件与地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
接地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防止电气设备的金属表面产生触电危险;•降低电气装置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电气系统中的电压差异,防止电气干扰和电磁辐射;•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和静电干扰。
接地原理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2.1 单点接地系统在单点接地系统中,所有的电气设备和金属部件都通过一个主接地电极与地相连接。
这种接地系统适用于小型建筑物和简单的电气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接地电阻较低、接地电位相对稳定,但容易受到地电位上升和接地电阻不均匀等问题的影响。
2.2 多点接地系统多点接地系统采用多个接地电极与地相连接,通过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接地网。
这种接地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和复杂的电气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接地电位均匀、抗干扰能力强,但接地电阻较高。
2.3 接地回路接地回路主要包括接地电极、接地线缆和接地电阻。
接地电极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如铜和铝,埋入地下,与地之间建立良好的接触。
接地线缆用于连接电气设备和接地电极,应具有足够的导电能力和耐腐蚀性。
接地电阻用于控制接地系统的电流流向和大小,应能够防止接地电流过大或过小。
3. 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求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应遵循以下要求:3.1 接地系统的选择根据具体的电气装置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接地系统。
应考虑土壤电阻率、电气装置的负载电流、保护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
3.2 接地电极的设计接地电极应具有足够的导电能力和稳定的接地电位。
应根据电气装置的功率需求和土壤条件确定电极的数量和排列方式。
3.3 接地线缆的选择和布置接地线缆应具有足够的导电截面和绝缘性能。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809350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2.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接地:将需要接地部分与大地形成电气联接叫接地。
接地有: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防雷接地。
工作接地: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必须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点接地,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这个电阻一半不大于4Ω。
保护接地: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联接,防止触电伤人。
重复接地:将中性点中的一点或多点再次接地,因为供电线路太长为了PE线阻抗不至于过大二设置的。
防雷接地:顾名思义防雷击(雷电感等)。
这个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姆。
(整理)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整理)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8af52de43186bceb19e8bb66.png)
对应的旧标准:SDJ 8-79;SD 119-8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rounding for AC edectrical insf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DL/T621—1997 Grounding for AC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 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保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定校验的要求;3)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计算方法;4)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5)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发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杜澍春。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课件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55f2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0.png)
对接地系统的维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 记录、维修记录、更换记录等,以便随时了解接 地系统的状态。
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测量
定期测量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系统性能的重要手 段,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定期测量并记录数据。
常见故障排查与处理方法
01
02
03
接地线路故障排查
检查接地线路的连接情况, 查找可能的断点、接触不 良等问题,并进行修复。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流程
在选定的位置开挖接地坑, 将接地体放入坑内,并进行
固定和连接。
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对接地体进行加工和预制。
01
铺设接地线,将接地体与需 要接地的设备或设施连接起
02
03
来。
对接地装置进行测试和调试, 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04
05
填写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 整理施工现场。
设计原则
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系统的安 全性;合理布置接地网,保证接地电阻的均匀性。
设计步骤
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确定接地网的规模和形状;计算接 地电阻,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和导体截面;对接地网进行 施工和验收,确保接地效果符合要求。
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案例
接地要求
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系统需能 够承受雷电冲击、操作过电压等 暂态过电压的作用,保证线路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新型、高性能的接地材料问世,如何将这些 材料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接地系统的性能是未来的创新方向之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等。
接地网布局规划
主接地网设计
根据装置规模和地形条件,合理规划主接地 网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4674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7.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引言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
接地系统可以为电气设备提供电气安全保护,保障人员的安全,并减少电网故障引起的损失。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是指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接地系统符合安全要求,同时要保证设计、施工和运行的规范。
接地标准的基本原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保护人身安全:接地系统应能有效地保护人员免受电击伤害,减少因电气故障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
2.减少电气设备损坏:适当的接地系统能够减少电气设备的损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3.地电位的均衡:通过有效的接地系统,将各个接地点的地电位均衡,降低接地电阻和电位差。
4.提高电气系统的功能可靠性:适当的接地系统能够提高电气系统的故障容忍能力,减少故障范围和影响。
国内外接地标准的比较国内外在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方面有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接地电阻的限制:国内标准规定了不同场所和设备的接地电阻限值。
而国外标准则更加注重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而不是仅仅依靠接地电阻来评估接地系统的质量。
2.接地方式的选择:国内标准主要采用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方式,而国外标准则更加注重通过工作电流和设备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
3.接地系统的分类:国内标准将接地系统分为TN,TT和IT等几类,而国外标准则更加详细地对不同类型的接地系统进行了分类,如TNS、TNC等。
4.对特殊场所和设备的要求:国内外标准对于特殊场所和设备的接地要求也有所差异,如医疗设备、涉及防雷安全的设备等。
国内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根据国内相关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地电阻限值不同场所和设备的接地电阻限值有所差异。
常见的接地电阻限值如下: - 住宅、商业和办公场所:100Ω - 发电机房和变电站:10Ω - 医疗设备:0.1Ω接地方式国内常用的接地方式包括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
对于特殊场所和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接地方式,如星形接地、阻抗接地等。
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
![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https://img.taocdn.com/s3/m/498f749a6c175f0e7cd1378b.png)
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 T 621—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 -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按照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和1984年3月颁发的SD119—84《500kV电网过电压爱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经合并、修订之后提出的。
本标准较修订前的两个标准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 增加了电阻接地系统交流电气装置爱护接地接地电阻的规定;2) 修订了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线热稳固校验的规定;提出3~66kV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异地两相短路接地线热稳固校验的要求;3) 补充了接地网非等间距布置时的接地网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运算方法;4) 修订了杆塔接地装置和自然接地极冲击系数的运算方法;5) 提出接地装置耐腐蚀的工作寿命的要求;6) 增加了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接地规定;7) 参考IEC有关标准补充了低压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和接地装置等内容。
本标准公布后,SDJ8—79和SD119—84第六章500kV电网电气设备接地即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标准的附录,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
本标准托付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讲明。
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2 名词术语本标准采纳下列名词术语。
2.1 接地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2.2 工作接地working ground、系统接地System ground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如中性点直截了当接地或经其他装置接地等)。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54页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01d87a9d9e31433238689310.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及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2 名词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名词术语。
2.1 接地 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2.2 工作接地 working ground、系统接地System ground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其他装置接地等)。
2.3 保护接地 protective ground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2.4 雷电保护接地 lightning protective ground为雷电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2.5 防静电接地 static protective ground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的接地。
2.6 接地极 grounding electrode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
兼作接地极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极。
2.7 接地线 grounding conductor电气装置、设施的接地端子与接地极连接用的金属导电部分。
2.8 接地装置 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2.9 接地网 grounding grid由垂直和水平接地极组成的供发电厂、变电所使用的兼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较大型的水平网状接地装置。
2.10 集中接地装置 concentrated grounding connection为加强对雷电流的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位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一般敷设3~5根垂直接地极。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f1f20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e.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是指电气设备的接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能够保证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的一种规定。
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接地,才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接地。
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和其他金属构件,通过导体接地,与地面形成一定的电位差,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工作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
1、接地方式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方式有三种,它们分别是TN、TT和IT 系统。
其中TN 系统是最常见的,它将电源的中性点接到大地上,就形成了TN 系统。
2、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值,也称为接地电阻,一般以欧姆为单位。
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大小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密切相关。
在欧洲和大部分发达国家中,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4欧姆,而在一些国家中,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
3、接地线接地线是连接电气设备和接地极的一条导线。
在接地线的使用中,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定和标准。
根据GB14048.5-201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部分:绝缘配备、支持、连接和接地》,接地线必须是铜文编织线或裸铜线,长度应根据需要决定。
4、接地屏蔽接地屏蔽是指在电气设备和接地点之间添加一种介质,用来屏蔽电气干扰,并保护人员的安全。
常用的接地屏蔽材料有铁基屏蔽、铅基屏蔽等。
总之,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是保障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的一项重要规范。
在电气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接地,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e1093d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2.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是电气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与电气安全密切相关。
在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值等,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作和人身安全。
本文将从接地的定义、重要性、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接地的定义接地是将物体与地之间建立一条安全的电气连接,以确保贴地的设备和人员不会因接触电气设备而遭受电击。
接地允许电流流过电气设备,但由于接地点建立了一个安全的电气化学势,因此电流被安全分散到地下。
二、接地的重要性在电气工程中,接地被视为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常的电气设备都会发生漏电现象,这会导致电压升高,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如果电气设备未接地,漏电电流将无法回流到地中,会形成接触电阻,再加上人体对电流的导电程度较大,使得人员容易遭受电击。
因此,接地对于维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作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三、接地方式目前常见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将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一个点与地相连的方法。
它适用于系统的电气设备较少,功率小于1MW。
2.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将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多个点与地相连的方法。
在大功率、长距离的电气设备和电力输电系统中,多点接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接地方式。
3.谐振接地谐振接地是利用谐振电感将接地电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性强,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值。
四、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是指电气设备与地的接地电路中所包括的电路阻抗,它的大小对于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接地电阻的大小需要根据电气设备的功率和使用环境进行合理计算。
根据国家标准,生产、使用设备的正常工作区域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而人员防护区电阻则应小于1000Ω。
在设计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功率大小、使用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以保证接地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接地电阻值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以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05b0de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6.png)
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交流电气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接地是交流电气装置安全运行的基础,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为我国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对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接地原理、接地方式、接地电阻、接地网设计、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等内容。
二、接地原理及意义1. 接地原理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或设施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以降低电气设备或设施的电位,防止人身触电和设备损坏。
接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减小电气设备的电位差,降低人身触电风险;将故障电流导入大地,减小故障电流对设备的损害;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带电,降低火灾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
2. 接地意义接地在交流电气装置中具有以下意义:确保人身安全:接地可以降低电气设备的电位,减少触电风险;保护设备:接地可以将故障电流导入大地,减轻设备损害;防止火灾:接地可以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带电,降低火灾风险;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接地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
三、接地方式1. 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以降低电气设备的电位,防止人身触电和设备损坏。
工作接地包括以下几种方式:TN系统: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直接连接;TT系统: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通过一个专门的接地极连接;IT系统: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通过绝缘电阻连接。
2.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指在电气设备或设施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以降低电气设备或设施的电位,防止人身触电和设备损坏。
保护接地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等电位连接:将电气设备或设施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通过等电位连接线连接;接地网:将电气设备或设施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通过接地网连接;接地装置:将电气设备或设施的金属外壳、支架、基础等与大地之间通过接地装置连接。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91be803476eeaeaad0f3302f.png)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GroundingforACelectricalinstallations中华人民##国电力工业部1997-09-02批准1998-01-01实施1 X围22 名词术语23 A类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34 A类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X围45 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45.1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45.2 架空线路的接地电阻55.3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56 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66.1 接地装置的一般规定66.2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76.3 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96.4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107 低压系统接地型式和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107.1 系统接地型式107.2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和总等电位连接128 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和保护线148.1 一般要求148.2 对地连接148.3 保护线148.4 接地装置158.5 等电位联结接线16附录 A (标准的附录)16附录 B (标准的附录)17附录 C (标准的附录)20附录 D (标准的附录)21附录 E (标准的附录)23附录 F (提示的附录)241 X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标称电压500kV与以下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电气装置(含附属直流电气装置,并简称为A类电气装置)以与建筑物电气装置(简称B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2 名词术语本标准采用以下名词术语。
2.1 接地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电气装置、设施的某些导电局部,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2.2 工作接地Workingground、系统接地Systemground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其他装置接地等)。
2.3 保护接地Protectiveground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与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变电标准讲解资料《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2008 年 8月目录前言一、本标准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基本要求二、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及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的要求三、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电位计算四、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校验五、对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连接要求六、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七、关于接地电阻的测量八.低压系统的接地形式前言本标准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79年1月颁发的《电力设备接地设计规程》SDJ8-79和1984年3月颁发的《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SD119-84,经合并、修订提出的。
标准的适用范围—A类(500kV及以下电力系统发电、变电、送电和配电)B类(一般工业与民用低压)电气装置接地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与修订前标准的重要差别:2)补充了低电阻接地系统接地要求;3)修改了有效接地系统要求;4)补充了GIS变电所的接地要求;5)修改了接地线等热稳定计算中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的要求,并且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规定;6)增加了变电所接地装置不均匀网格的设计和计算等的内容;7)补充了对电气装置耐腐蚀和工作寿命的要求;8)增补了B类(一般工业与民用低压)电气装置接地要求和方法。
下面结合本标准的原文,对上述各项问题将作简要的阐述。
一、本标准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基本要求。
1.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装置所产生的接触电位差Vt与跨步电位差Vs,均应符合3、4条的要求。
新的标准,对“低电阻接地系统”与“有效接地系统”的要求一致。
见3、4条a 中的(1)、(2)。
式(3.4a)来源于标准(SDJ8—79)是参照76版IEEE No80〈变电站接地安全规程〉中美国人达尔基尔(Daljiel)的“3S心颤电流曲线”,它是以统计方法综合了各种躯体和心脏大小与人体接近的动物的试验结果。
提示了在0.03~3秒的时间范围内人体开始发生心室颤动的电流(心颤电流)Io(A)有效值和人体吸收能量相关的关系式:式中t:电击时间S;K:由试验导出的“能量常数”它是人体重量的函数据下包线得出,原标准采用早期公布的体重70kg K70=0.0272。
由此可导出(70kg 体重)安全电流现标准改取人体重量为50kg时安全电流而接触电位差 U t=I b(R b+1.5ρf)……(1-3)Rb:人体电阻(取1500Ω);ρf:地表土土壤电阻率(Ωm)。
(1.5 的意思是人脚拟为r=8cm的圆盘踏在地上因为每足的“接地电阻” Rf两足并联取1.5ρ)而跨步电位差 U s=I b(R b+6ρf)……(1-4)人承受跨步地位时相当两足的接地电阻(2R f )与人体电阻串联,故上式中取6ρ将(1—1)(1—2)分别代入(1-3)与(1-4)式,前者即可得到标准所取的阈值后者可得到现标准所取的阈值2)(3.4b)对于高阻抗接地系统,取人体安全电压为50V相当于人体电阻1500Ω的安全电流Ib=0.033A代入(1-3)(1-4)得出瑞士规定接触电压为50伏,英国为55伏,法国和德国的保安电压为65伏。
3)(3.4C)在条件特别恶劣的场所,如水田周围或有可能手、足侵入水中做业人体电阻可降至300欧,原标准建议接触电位差允许值也应降至原标准的1/5取10伏,(水田中的耕牛跨步较大取1.4米时,跨步电压不宜大于8伏)。
我国矿山井下电力装置的多年运行经验表明接触电压允许值为40伏(约为一般场所的80%);国外曾不只一次发生过12伏安全供电电路触电伤亡事故,都与地面和人体严重浸湿有关;前苏联还发生过湿电缆沟中作业出汗时电缆绕在臂上,脚穿皮鞋踩在有水电缆沟中,8伏的安全电压把人电死的事故。
3、4条是接地装置能否保障人身不受电击伤害的技术依据。
2. 全面考虑安全与节约统一。
1)3.1条提出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极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极的热稳定。
2)3.2条提出……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装置,设施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3)关于如何利用自然接地极在本标准6.1.1中应设置将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分开的测量井。
“发电厂、变电所除利用自然接地极外,还应敷设人工接地极”。
6.1.2强调“利用自然接地极和引外装置时,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
二、对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装置及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的要求和相应的解决措施1.对有效接地系统和低电阻接地系统的接地电位阈值为U jd≤2000V;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阻接地系统中与低电气装置共用的接地装置要求U jd≤120V;仅高压电气装置的U jd≤250V2.对于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为降低其接地电阻(实质是降低接地电位)5.11条a、6.2条提出了分流、均压;以及防止转移电位引起危害等措施:1)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5.1.1中的(5)式)入地短路电流I计算依短路地点不同分两种情况:(1)接地短路发生在站内(接地网内)流经接地点的电流由本站提供的那部分分流可以经过接地线直接流回本站电源中性点,由于避雷线的存在由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其中的一部分电流可以经避雷线及杆塔的接地电阻返回系统,如果避雷线的分流系数为Kf则经避雷线分走的为:经变电站接地网入地的电流为(2)若短路发生在站外见图2-2为上式中为避雷线对相线的互感电阻;为避雷线的零序自感阻抗。
计算表明良好导体(LGJ钢心铝绞线或TJ铜绞线代替钢绞线做避雷线可使分流系数提高4~5倍,从而减小变电站接地网的入地电流。
2)接地电阻低于5欧但达不到(5.1.1中(5)式的)要求时也就是说发生接地短路时对地电位大于2000伏,为了保证人身与设备安全应按6.2.2;6.2.3;规定采取措施即a.隔离所外与接地网上导线的连接以防止低电位引入。
低压系统的中性点在站外接地以防止高电位引外。
发变电所有和站外相连的通讯线路时,站外的低电位将通过通讯线路引入站内,当地网电位升高时,人站在地网上身体的其他部位接触通讯设备时(如打电话、进行维修安装作业等)这一电位差就会作用在人体上,危及人身安全、损害通讯设备。
防止低电位引内的最有效方法是在其回路中接入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的1分钟耐压不宜小于5kV。
通向站外的铁路,金属管路均应加隔离段。
b.高电位可能导致3~10kV阀式避雷器误动或损坏时应增大其通流能力。
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存在非周期分量,计入非周期分量后地网的工频暂态电压ug′可达1.8Ijd×Rw。
站内的配电避雷器在不利的情况下(运行电压恰好与地网电位反向)其所承受的反击电压ufj是ug′与运行相电压Ue/√3之和。
ufj=1.8Ijd×Rw+Ue/√3 ……(2-1)因此应按ufj考虑选择配电避雷器的参数。
c.验算接地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超过允许值时按6.2.3采取措施。
局部埋设水平均压带与垂直电极都是为了降低该处的地表电位密度;而铺设碎石或沥青地面可以提高地表的电阻率以限制发生接地故障时人体通过的电流,使其在安全阈值以下。
三、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电位计算1.实验与计算表明,接地网的网孔中心,对接地网的接地极电位差最高,与网格的疏密以及布局电极埋深形状等因素相关,取其最大点算为最大接触电位差Ut;接地网外面(边角处)距网外边处0.8米电位最高取最高点为最大跨步电位差Us。
例如方格型的水平接地装置,当人站在网孔中心用手去接触接地的金属导体时,人的手和脚之间将有最大的电位差,这一电位差称为网孔电势。
接地网的最大网孔电势也就是最大接触电势Utmax,与接地网的接地电位Ug之比称为最大接触系数Ktmax。
实验与计算表明接触系数大小与网格的疏密成正比,口字型地网Ktmax≈0.46~0.56多网格地网最大接触电势总是出现在地网的边角网孔处。
当地网中平行均压带的系数为n 时,模拟试验得出的n与Ktmax的关系如下表所示2.在原标准依据模拟实验与推算的结果接近的情况得出均匀土壤与均匀网格的“最大接触电位差系数”Ktmax,以及“最大跨步系数”Ksmax,与计算公式。
当时法、英、保、日以及前苏联所发表的资料虽然也用类似的方法但有的过于笼统有的则在理论上不够全面,可操作性差。
参考并验证了美国变电所接地导则,Koch和Faletti的试验数据。
根据我们自己进行的模拟试验的数据整理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计算公式,现标准附录B 则是在原基础上补充了模拟试验并借助边界元程序计算出的计算公式。
即现标准中的附录B。
3.最大跨步电位差系数Ksmax,则是通过“形似比较”(圆环与方框;圆盘与方板)分析求得到方框与方板的跨步电位差系数,再用内插得到计算方形地网跨步电位差的公式(其结果与实验值比较误差在±5%范围内)。
此外本标准6.2.1中的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的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的要求在模拟试验中证实能使边角处的跨步电势降低5%~10%;在人行道路面下装设两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以及加设“帽檐式辅助均压带”也可以改善地面的电位分布,使跨步电位差下降20%~40%。
四、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校验标准5.1.1公式(5)中提到设计时取用的入地电流I值应按5~10年发展后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确定;6.2.11提出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化学腐蚀的措施。
对于已运行多年的装置而言两者应一并考虑:1.接地网的腐蚀:用多种试样作实验表明铜的年均失重率≤0.2%,铁与低碳钢年均失重率高于2.2%,镀锌钢为0.5%但值得注意的是镀锌钢若镀层脱落后会加快钢材的腐蚀。
然而实际情况是地网施工时回填土中若加入了酸性土、微生物以及土壤疏密度含水量多少以及地下水情况的不同皆会加重金属的腐蚀。
统计数据表明,接地网钢材的年腐蚀速度与土壤电阻率ρ有如下的函数关系:ρ=10Ω•m时圆钢年腐蚀速度为0.76mm/年,φ8圆钢约8年即可腐蚀断即使不断,导体截面也会大大降低。
因此必须坚持接地网中接地线的导通性能进行定期检查,及开挖检查。
金属在土壤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是由接地体金属和电解液(土壤中的水)之间的化学反应引起的,交流接地电极的腐蚀主要是自然腐蚀,其腐蚀状况与其所处的土壤环境有关,研究表明(1)接地极由一种土进入另一种土时可形成“长距离腐蚀电池”土壤电阻率越低越严重;(2)局部土壤不均匀会形成“局部腐蚀电池”;(3)埋深不同会形成“氧浓差”此外与接地极靠近的局部有其它管件或水泥物件如有一水泥板、杆,埋在路面,它的下面也会形成因“氧浓差”产生的“局部腐蚀电池”;(4)与异种金属接触、温差、应力、表面状态、地下水变化等因素均可引起局部腐蚀。
对于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本标准6.1.6提出具体要求a)计及腐蚀影响后,接地装置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地面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