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管理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管理


• • • • • • • • • • • • • • • • •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分级与分期 (一)公共危机的分类 (1)据公共危机产生的诱因,可分为: 外生型危机: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危机; 内生型危机:指由于内部原因所引发的危机; 内外双生型危机:指由外部环境与内部原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危机,如美国 “卡特利娜”飓风事件,首先是由飓风诱发的,后由当局的处理不力而引发了公共 危机。 (2)据公共危机发生的领域,可分为: 政治性危机:如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等; 社会性危机:如社会骚乱、罢工等; 宏观经济性危机:如恶性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失业率居高不下等; 生产性危机:如工作场所安全事故、产品安全事故等; 自然性危机:如地震、火山、流行性疾病等。 (3)据公共危机中主体的态度,可分为: 利益一致型:在危机情境中,所有相关的利益主体具有同质的要求时,就属于 利益一致型危机,大部分天灾都属于这一类型,譬如印度洋大海啸; 利益冲突型:当危机中各相关利益主体有不同利益诉求时,或存在两个或两个 以上不同要求的利益主体时,就属于利益冲突型危机,如2005年法国巴黎骚乱。 (4)据公共危机状态复杂程度、性质和控制的可能性等,可分为: 结构良好的、结构不良的
• •

• • • •
(三)公共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危机前的预警管理、危机中的应急 处理,以及危机后的善后处理,是全方位的管理行为。危机管理的任 务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处理事故、控制事态、协调关系、重塑形象。 危机管理涉及的是危机策略的设计、危机管理小组的建立、环境 监测、偶发性的规划以及与特定危机有关的管理措施,目的在解决问 题,使组织回复正常状态,并且修补损害。 危机传播则着眼于危机事件前后,组织与公众间的沟通过程,目 的在组织形象的维护。然而,有效的危机管理应涵盖良好的危机传播 过程。 危机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管 理两个分支。 公共危机管理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整合公共 资源,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公共危机的一种动态的、全方位的管 理过程。 美国“9.11”事件后,公共危机管理在国际范围内引起极大关注, 自2003年“非典”后,公共危机也迅速成为国内社会热点话题与学术 界研究焦点。与国外相比,我国有关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 对该领域最初的研究始于政治、尤其是国际政治方面。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是指对公共危机的产生、发展、应对和恢复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公共危机是指在公共领域内发生的、对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和公共福利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危机识别、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和危机恢复。

一、危机识别危机识别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首要环节。

它要求公共管理部门具备高度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潜在的危机因素和可能的危机事件。

危机识别的主要方法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建设。

信息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关公共安全的信息,如媒体报道、社会舆情、政府部门报告等。

风险评估是对潜在危机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预警系统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危机信号。

二、危机预防危机预防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它强调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危机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公共安全设施和设备水平等。

制定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制定一套详细的应对方案,包括组织指挥、资源调配、人员疏散、信息发布等。

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是提高公众对公共危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通过开展危机教育、宣传、演练等活动,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公共安全设施和设备水平是加强公共安全的基础保障,包括完善公共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检查、提高安全设备的技术水平等。

三、危机应对危机应对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关键环节。

它要求公共管理部门在危机发生时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影响。

危机应对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指挥、资源调配、人员疏散、信息发布等。

组织指挥是建立一套高效的指挥体系,确保危机应对工作的有序进行。

资源调配是根据危机应对的需要,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危机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员疏散是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安全地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第十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1.自然灾害救助相关法律体系 – 2.灾害救助标准体系 – 3.减灾规划与灾害救助预案
第三节 公共危机的社会管理
•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主要途径 与作用方式
– 2.危机发展期及爆发期
• (1)自救。 • (2)提供资源支持或接受社会捐赠。 • (3)组织志愿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和帮助因危
机产生的、需要救助的受灾群体。 • (4)协助支持政府应对危机
第三节 公共危机的社会管理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20人以上人员死亡或
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万人以上或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1万间
以上。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
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
视情况启动预案。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救助
• 三、自然灾害管理的机制
– 4.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机制 – (1)Ⅰ级响应。 – (2)Ⅱ级响应。 – (3)Ⅲ级响应。 – (4)Ⅳ级响应。
手段、经济手段、军事手段和教育手段等。
第二节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管理
• 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概念与发展
– 国际上对突发性公共事件有代表性的定义是欧洲人 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public emergency) 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 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 成威胁”。突发公共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 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非程序性决策、迅 速扩散和对社会心理造成影响等几个基本特征。
第二节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管理
• 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处理过程

1.危机检测防范阶段
– (1)检测预报。
– (2)准备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危机管理课件

公共危机管理课件

公共危机管理课件公共危机管理课件一、公共危机的定义1.1 公共危机概述公共危机是指对公共利益或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突发事件或持续性事件。

公共危机可能因自然灾害、技术事故、社会纠纷等原因引发,对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1.2 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危机的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众安全和维护组织声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合理应对危机可以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恢复公众信心和社会秩序。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2.1 快速响应公共危机的管理需要迅速、高效的响应机制。

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包括预警系统、紧急决策流程等,以便快速采取行动应对危机。

2.2 透明度与公开沟通公共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透明度与公开沟通。

组织应及时向公众公开危机信息,实事求是地回应公众关切和质疑,减少谣言和传言的扩散。

2.3 牵头责任在危机管理中,组织应明确牵头责任,建立协同合作的机制。

各相关部门和组织之间应密切合作,形成整体协同的力量,共同应对危机。

2.4 安全优先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组织应以人员生命安全和公众安全为核心,确保危机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公共危机管理的步骤3.1 预防阶段预防阶段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步骤,包括风险评估、制定危机应对计划等。

组织应根据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预案,并提前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危机发生时的应急能力和应对效率。

3.2 应对阶段在公共危机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应对措施包括紧急调度、资源调配、危机信息发布等。

同时,要确保应对措施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保持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3.3 排查与评估阶段在危机暂时控制后,组织需进行灾后排查与评估。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事故原因和损失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3.4 恢复与重建阶段当危机控制后,组织需要展开恢复和重建工作。

包括恢复生产和服务、修复受损设施、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辅导等。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中应对危机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于在平稳社会运行态势下的常规管理而言的。

想要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内涵,首先我们需要弄清危机、公共危机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内涵。

1危机的界定危机是指个人,群体,组织或者社会因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导致其稳定的生存秩序受到威胁,甚至可能阻碍和破坏其正常的发展进程的一种非正常的紧急状态。

2公共危机及其特征所谓公共危机就是指政府在对外交往与对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危险困难的境地,其外延包括由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与自然原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国际、国内危机。

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危机界定为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和爆发而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行为准则、社会秩序等产生严重威胁,对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范围,要求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系统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危机的发生己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公共危机的分析考察,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共同特征:第一,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

公共危机的发生往往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可言,迹象可寻,通常是在政府和民众思想松懈,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突然从一些细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事件演变为一场灾难。

故在危机发生初期,包括政府和民众在内的整个社会必然对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危机本身发展状态茫然无知或所知甚少。

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必须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手段, 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

时间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生命。

第二,公共危机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危机事件的开端通常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响是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因此公共危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难以控制,结果难以估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概述1.1 危机的定义与分类1.2 公共危机的特点与影响1.3 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与目标1.4 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与流程第二章: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构建2.1 危机管理体系的框架与要素2.2 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责2.3 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与实施2.4 危机管理资源的整合与配置第三章:公共危机识别与预警3.1 危机识别的方法与技巧3.2 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与运行3.3 危机监测与信息收集3.4 危机预警信号的判定与发布第四章:公共危机应对与处理4.1 危机应对策略与方法4.2 危机处理流程与步骤4.3 危机沟通与媒体应对4.4 危机处理中的协调与合作第五章:公共危机善后与恢复5.1 危机善后处理的重要性与原则5.2 危机善后处理的程序与内容5.3 危机后的舆论引导与心理干预5.4 危机总结与经验教训的汲取第六章: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基础6.1 危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概述6.2 我国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6.3 危机管理的法律程序与法律责任6.4 法律法规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第七章: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决策与领导7.1 危机决策的特点与挑战7.2 危机领导力的培养与发挥7.3 危机决策支持系统构建7.4 危机中的决策制定与执行第八章: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8.1 风险评估的概念与方法8.2 危机风险识别与管理8.3 风险评估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8.4 风险管理策略与措施的制定第九章: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资源调配与救援行动9.1 危机资源调配的原则与方法9.2 救援行动的组织与实施9.3 危机资源供给与国际救援合作9.4 救援行动中的志愿者管理第十章: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10.1 危机管理中的科技创新10.2 信息技术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10.3 危机管理中的大数据与应用10.4 科技创新在提高危机管理效能的作用与前景第十一章:国际公共危机管理与合作11.1 国际危机管理的框架与机制11.2 国家间危机合作的法律与道德基础11.3 国际危机响应与协调策略11.4 我国在国际危机管理中的角色与定位第十二章:特定类型公共危机管理12.1 自然灾害危机管理12.2 公共卫生危机管理12.3 社会安全危机管理12.4 经济危机管理第十三章: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心理干预13.1 危机心理的影响与干预原则13.2 危机心理干预的方法与技巧13.3 危机中的心理援助与社会支持13.4 危机心理干预的实践案例分析第十四章: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与传播14.1 危机信息沟通的重要性与挑战14.2 危机传播的战略与战术14.3 媒体关系管理与合作14.4 危机中的社交媒体运用与网络舆论管理第十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的培训与演练15.1 危机管理培训的目标与内容15.2 危机管理演练的设计与实施15.3 危机管理培训与演练的评估与反馈15.4 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与持续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影响;2.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和预案制定;3. 公共危机的识别、预警和应对策略;4. 公共危机善后与恢复的处理流程和经验总结;5. 国际公共危机管理与合作的相关机制和策略。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是指突发、突然出现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件或问题,超出了一般的管理范畴,给社会、政府以及相关利益方带来了重大的不良影响。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通过组织、协调、引导和控制等手段,迅速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有效化解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优先、科学决策、依法治理、信息透明、协调有序、责任明确”。

这些原则体现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在危机发生之前要加强预防,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在危机发生之后要依靠科学理性的决策,通过法治手段来控制和处理危机;尽量做到信息透明,增强公众信任和对危机处理的支持;要加强各方的协调与沟通,形成有序的合作机制;同时要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

公共危机管理主要包括预警、应急响应、危机处置和评估四个阶段。

预警阶段是指及早预测和识别潜在的公共危机,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现有机制和技术手段,提前获取相关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以便及时进行应对准备。

应急响应阶段是指在危机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组织资源,使各方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合理的行动,尽力减少危机的影响。

危机处置阶段是指对危机事件进行具体的应对和处理,包括组织协调、信息发布、资源调配等。

评估阶段是指对危机处理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危机管理机制,以便今后应对类似危机时更加科学有效。

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是组织、协调和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以实现对危机的快速、准确和有效的处置。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主体,具有权威和综合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的能力,负责危机管理的整体调度和决策。

同时,公共危机管理也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包括企业、媒体、公众等,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组织和管理机制,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和机构设置,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限,做到快速、权威和高效地决策和行动。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和沟通渠道,及时向公众和媒体传递准确和及时的信息,增强集体记忆和信任。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课件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总结词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挑战。
详细描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加入国 际条约等方式,我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共享资源、技术和 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挑战。同时,国际合作与交 流也有助于引进先进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我国 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此外,国际合作与交流还有助于加 强国家间的互信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 定。
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
总结词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石,能够规 范和指导危机应对行为,保障公众权益和社会秩序。
详细描述
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首 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 的职责和权力,规范危机应对程序和行为。其次,加强 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要完善 监督机制,对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防止权力滥 用和不当行为。此外,还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3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技 术
信息收集与分析
信息收集
建立全面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 监测、预警系统等,确保及时获 取危机相关信息。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识别危机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和 潜在风险。
资源整合与调度
资源评估
全面评估现有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施等,确定资源需 求和缺口。
案例三:某大型活动安全保障
总结词
周密部署、全面保障
详细描述
为确保某大型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政府提前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加强安保力量部署,严格控制人员 进出,有效预防和应对了各种安全风险。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利益相关方在应对突发事件、灾难或不可预测的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旨在保障公众利益和安全的过程。

公共危机是指对公民、环境、财产或政府权力体系等构成重大威胁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以及金融和网络安全等问题。

公共危机管理涉及预测、应对、缓解和规划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公众的安全、减少可能的损失并恢复正常秩序。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优化公众安全,提高社会安保、服务水平和政治稳定;危机预防和管理也能提高公共知识、影响政策的制定,还能增强政府和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危机管理是一项紧急的任务,只有在遭受灾难或受到严重威胁时才进行,因此危机管理必须采取有效和可持续的方法,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实施。

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应能够对危机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

它还需要采取措施来协调各种机构的行动、调动资源、加强协作和整合服务等。

对于公共危机下的管理,要根据各种因素制定具体的危机管理方案。

这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精心预测和实施,监控全球热点事件和趋势,寻求和掌握关键信息,及时评估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旦危机发生,各方必须及时行动,采取协调整合、信息共享、合作联手等应对措施。

在危机管理中,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四个阶段的工作模式:1.危机预防:这是避免危机发生的第一步。

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识别潜在的危机和安全隐藏的事物,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2.危机发生:当出现危机时,各方应该立即接收相关通知,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保障实现危机控制。

3.危机应对:这是面对危机进行处理的最关键的阶段。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需快速响应、制定应对方案,组织应对队伍及资源,协调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向公众传达信息,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及其他动态信息,确保全面掌控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

4.危机管理:当危机得以缓解时,需要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分析事件原因、反思问题、制定预防性方案,为未来类似事件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

05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挑战与对 策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获取不全
由于信息传播的滞后性和不透 明性,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可能 无法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信 息,从而延误了危机处理的最
佳时机。
信息解读误差
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对信息的解读可能会出现误差 ,导致危机决策失误。
信息传递不畅
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信息传递的渠 道可能受到阻碍,导致信息传递不 及时、不准确。
信息收集与报送
加强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及时 掌握危机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 依据。
预警级别与响应
根据危机类型和程度,设定不同 的预警级别,并制定相应的预警 响应措施,确保危机得到有效应 对。
公共危机决策机制
决策指挥体系
建立决策指挥体系,统一指挥、协调 和调度各方资源,确保危机应对的协 调性和高效性。
职责明确,相互配合。
专业化建设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专业化建设,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组织体系的 专业化水平。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根据危机类 型和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级的应 急预案,确保危机应对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 对可能引发危机的事件进行监测 、识别、分析和评估,做到早发 现、早预警、早应对。
决策程序与方法
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和方法,明 确决策流程和步骤,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最优方案,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 行性。
决策支持系统
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提供信息 、技术、资源和智力支持,提高决策 效率和准确性。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
信息收集与报告
建立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及 时收集、整理和报告危机信息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虽然公共危机管理现在越来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全球化的崭新课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已经建立起应急管理体系仍然缺乏系统性,有待完善。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公共危机管理:(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检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机转化成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的管理。

”[2]由此可见,政府危机管理属于公共危机的一部分。

政府作为既定的区域范围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对控制和应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突发事件导致的公共危机负有直接的责任。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征首先,危机管理以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

其次,由于危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所以公共危机具有可预防性且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另外,当危机突发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出应急处理,所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处置时有应急性,而且要求政府在处理危机时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

最后,在突发公共事件和逐渐增多的趋势的当今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和预测是有不确定性,相应地,其预控和预案也具有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公共危机管理还要受公众的监督和约束。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公共危机的管理还具有综合性和国际性。

二、公共危机的管理与应对在危机频发的当今社会、政府必须时刻做好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依法对突发公共事件采取预防、处置及善后措施及时加以处理的活动。

为了更好地解决危机,要求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机制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应对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与责任。

总的来说,“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可分统一指挥、政府职权划分、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几个方面。

”[3]政府做应急管理工作时,要切实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本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并采取先进的监测预警机制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公共管理学6--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管理学6--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预警具有:信息收集及分析、公共危机预报、危机监测、 信息发布及媒体管理、信息沟通等功能。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框架体系
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包括:信息收集
01
子系统、信息加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警
报子系统
02
公共危机预警的咨询系统
03
公共危机预警的组织网络
04
完善的法规体系
6.2.2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
突发事件的类型
按照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事件可分为:
A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
C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 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 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B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 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
4
公共危机事件分
类处理新闻发布
6
机制
6.2.5 公共危机管理控制处理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是指公共危机管理者通过监督、监 察等行为,保证危机应对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实现 危机管理目标,并不断纠正各种偏差的活动过程。从管理学 的角度分析,控制在行动之前,称为前馈控制;行动之中进 行,称为同期控制;结束之后进行,称为反馈控制。
6.3.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保障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权利保障的必要性
公共危机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可以对公民权利加
A
以必要限制的正当的国家紧急权力,而且这种
权力比正常权力更具权威性、强制性
无论是行使紧急权力,还是限制公民权
B 利,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人 权的保障
我国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不仅写进了“紧急状态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或政府怎样应对和解决公共危机的过程。

公共危机是指突发性的、意外的且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例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严重事故等。

对于一个组织或政府来说,危机处理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处理危机不当不仅会给组织带来经济损失,更可能会对人员造成身心伤害,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提高组织或政府危机处理能力非常必要。

1. 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危机是不可预测的。

危机往往没有预兆,慢性病以及长期形成的危机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危机需要迅速反应。

危机需要被及时发现、及时响应,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危机需要对外界公开。

通过对外界公开危机信息,加强公众的知情权、参与和监督作用。

(4)危机需要有效应对。

针对危机情况,需要有具体、有效和可行的措施。

(5)危机后需要追责。

通过对危机追责,能够增加责任感,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2. 危机管理的方法(1)优先考虑人员安全。

在处理危机时,优先考虑人员的安全,保障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

(2)公开透明,多渠道信息发布。

在危机发生时,要第一时间公开危机情况,并多渠道发布信息,包括官方渠道、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提高公众知情权,减少误解和恐慌情绪。

(3)制定应急预案。

在日常工作中,各组织或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对应的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和调整,以提高危机响应和处理能力。

(4)确立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

在危机发生时,需要有一个灵活、高效的指挥调度系统,以协调各部门协作,提高处理效率。

(5)回应公众关切。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并与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增加公众对组织或政府的信任。

3. 正确应对危机(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各组织或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并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对危机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和排除。

(2)全面采取危机处理措施。

包括紧急撤离、疏散、抢救、服务、救援等多种措施,建议形成危机应对工作流程图,便于全面掌握危机应对措施。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补考)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概述教学内容: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是指为避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处理以及应对评估等管理行为,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二、公共危机的特点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决策的非程序化。

三、公共危机的分类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危机事件本身特有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以及经济危害五大类,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突然发生,能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品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

概括起来,就是做好“一案三制”工作。

实用文档五、公共危机的分类分级与分期危机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对危机进行科学分析,建立分类、分级和分期管理体系。

培训需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基本规定,准确阐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对“四类四级四期”的基本规定。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危机。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严重、严重、比较严重和一般严重四个等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

选择指导思想
工团主义:反对集中化的劳资谈判而 宣布团结一致和直接行动的口号 实用主义:有奶就是娘 社会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 民粹主义:人民要相信自己,不要相 信专家,政府无用 民主社会主义:不要革命,要民主
指导思想一元化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法、术、势 儒家:仁、义、礼、信 佛家:四大皆空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本质与核心
人民代表大会制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 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
四、坚持政党制度不动摇 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 必然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具有巨大 的优越性 中国绝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以公有制为主体、 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的经济制度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蓬 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绝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 中国绝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 的公有制
六、坚持改革开放方向不动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抉择 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改革开放绝不能走回头路 中国未来的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二、坚持发展道路不动摇 走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 中国 中国绝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 义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走社会主义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 戊戌变法:学习西 戊戌变法: 提倡科学文化, 方,提倡科学文化, 改革政治、 改革政治、教育制 发展农、 度,发展农、工、 商业等。 商业等。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的法治建设 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建设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
建立危机应对小组
负责协调和组织危机应对工作。
加强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确保各部门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协同作战。
03
公共部门危机应对与控制
危机应对的流程与机制
危机预警
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 潜在危机,采取预防措施。
快速响应
一旦危机发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动资 源进行处置。
实时监测
对危机发展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应对策 略。
VS
详细描述
在恐怖袭击发生时,公共部门需要采取有 效措施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和安全。同时,公共部门还需要加强情报 信息工作,提高反恐预警和应对能力。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详细描述
在社会动荡时期,公共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局势,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同时,公共部门还需 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案例三: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
总结词
预防为主、科学应对、信息公开
详细描述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公共部门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 工作。同时,公共部门还需要及时公开疫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和公众宣传教育,提高
特点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需要公共部门快速响应、科学决策、有效应 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防止危机扩 散和升级。
提高公共部门应急能力
05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案例研究
案例一: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
总结词
迅速响应、多方协作、恢复重建

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概述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概述公共危机是指突发性和紧急性事件对公众利益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等。

公共危机的发生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和焦虑,严重者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瓦解和公信力的丧失,因此公共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全面概述,包括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公众安全:公共危机直接威胁公众的生命、财产和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减少危害和风险,保障公众的安全。

2. 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危机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蔓延的恶性循环,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3. 保护公共利益:公共危机的发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危及公共利益,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减少损失,保护公共利益。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1.预防和减少危机: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防和减少危机的发生。

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提前发现隐患和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危机的发生和影响。

2. 应对和处置危机:当危机发生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包括组织紧急救援、疏散人员、提供紧急救助、提供信息沟通等。

3. 恢复和重建:危机发生后,需要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包括对受损设施的修复、受伤人员的救治、受灾群众的安置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社会恢复等工作,帮助公众重新适应正常生活。

4. 教训总结和经验积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训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需要积累经验和知识,为未来的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公共危机管理的方法1. 制定危机管理规划和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危机,制定相应的危机管理规划和应急预案。

规划和预案要详细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危机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 建立危机管理组织和机制: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和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人员,提高危机管理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公共危机管理指的是在自然灾害、社会事件、技术事故等突发情况出现时,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公共管理机构以及社会各方面积极应对,组织协调资源,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人员、物资和技术支持,保障公共安全与秩序。

公共危机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其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在境内外各种公共事件中,如埃博拉疫情、搜救事故等,无论是国民经济、社会建设、人民生命安全或社会秩序都受到巨大威胁。

公共危机的突然发生,会给社会造成困难和损失,因此,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公共危机的管理,不断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和管理能力,做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

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和综合策略制定。

预警、应急、收尾的三个阶段是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主要流程。

首先是预警阶段。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预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公共危机的早期发现和预警是通过科学技术、预警系统、反应速度等多种因素来实现的。

当突发危机即将发生,预警系统会自动向相关管理及社会机构发送预警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迅速传播信息,及时预警公众,帮助公众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危机出现前就进行防范。

其次是应急阶段。

一旦公共危机真正发生,应急措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抑制、扩散和控制公共危机的重要方法。

及时采取应急预案,组织协调资源投放,增加警力防范,天气封路,疏散安置,水电关停或停止生产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公共危机的扩散和控制。

最后是收尾阶段。

公共危机的另一重要环节是紧急事件的收尾和重建。

收尾是早期应急措施的结束,但是还需要重建和复原后续工作。

针对公共危机的不同类型,可以通过实施有计划的重建工作,推进资源回收及利用,加强生产经营安全防范,加强关键设施的防护等方式,将公共危机对社会和公众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并帮助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公共危机管理的综合应对方案需要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并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应急机构人员。

公共危机管理须实施内外备查备灾,积极推进仓储备贮及囤积物资储备,完善领导体制和指挥系统,增强政府媒体宣传,防止谣言传播等方面的工作。

公共管理学第十章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管理学第十章  公共危机管理

十二、 十二、信息管理机制
(一)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 信息公开的原则 信息多渠道验证原则 信息畅通原则 (二)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的构建 建立公共危机信息报告制度 建立公共危机举报制度 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分析制度 建立公共危机的信息发布制度 (三)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方法与措施 危机信息的区分管理 危机信息管理的体制建设 发展危机信息管理的专用技术
(三)策略
1、危机中止策略 2、危机隔离策略 危害隔离 人员隔离 3、危机消除策略 4、危机利用策略 (四)方法 尽快确认危机 注意危机事件中的“黑洞”效应 确保冷静决策 迅速作出反应
管理者要把握全局 管理者要善于隔离控制 要高度关注信息控制 要高度明确危机管理团队的职责与分工 有重点地采取行动 主动纠正错误,赔偿损失 积极利用外部专家 重视政府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七、组织领导机制
(一)构建 指挥决策中心 现场指挥中心 支持保障中心 媒体管理中心 信息管理中心 (二)领导 明确公共危机管理者的职责 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者的素质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避免错误的危机管理认识态度
八、决策机制
(一)特点 超前性 快速性 果断性 高风险性 有限理性 强制性 人格化
(三)公共危机管理保障机制的运行机制 预警机制 决策机制 信息披露机制 问责与纠错机制 力量动员机制 国际合作机制 协调机制
十一、 十一、沟通机制
(一)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 正规渠道要畅通 成立危机新闻中心,找出事实真相 保持信息口径一致 (二)不同公共危机管理阶段的沟通方式和策略 1、危机潜伏期 2、危机爆发期 3、危机恢复重建期 (三)信息披露机制 争取媒体的支持,如实报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进行新闻发布 引导监督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中应对危机状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于在平稳社会运行态势下的常规管理而言的。

想要理解公共危机
管理的理论内涵,首先我们需要弄清危机、公共危机的内涵,然后
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内涵。

1危机的界定
危机是指个人,群体,组织或者社会因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导致其稳定的生存秩序受到威胁,甚至可能阻碍和破坏其正常的发
展进程的一种非正常的紧急状态。

2公共危机及其特征
所谓公共危机就是指政府在对外交往与对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危险困难的境地,其外延包括由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与自然原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国际、国内危机。

因此,我们可以将
公共危机界定为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和爆发而对一个社会系统
的基本价值、行为准则、社会秩序等产生严重威胁,对公共安全和公
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范围,要求以政
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系统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种常见的现象。

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公共危机的分析考察,可以发现其具有
如下共同特征:
第一,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

公共危机的发生往往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可言,迹象可寻,通常是在政府
和民众思想松懈,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突然从一些细小而不为人所注意
的事件演变为一场灾难。

故在危机发生初期,包括政府和民众在内的
整个社会必然对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危机本身发展状态茫然无
知或所知甚少。

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必须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手段,
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

时间是公共
危机管理的生命。

第二,公共危机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危机事件的开端通常无法用常规
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响是没有经验性
知识可供指导的,因此公共危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难以控制,结果
难以估量,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
为状态的不确定性、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危机回应的不确定性。

第三,公共危机具有社会性和扩散性。

由于公共危机特指影响大众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危机,因此社会性是公共危机应有之义。

扩散
性是针对公共危机影响的过程和波及范围而言的,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就不一定局限于某一个部分,而是迅速蔓延,殃及整个地区、整个
国家甚至传播到其他国家;不仅影响某一部门、某一行业,而且影响
其他部门和其他行业。

一些学者把它称之为“涟漪反应”或“连锁
反应”。

第四,公共危机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

这是公共危机的本质特征。

公共危机的爆发会导致社会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危机的非均衡状态,极易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

无论是经济危机、社会危
机还是政治危机,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对特定社会群体产生不同程
度的有形的或无形的负面影响。

3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龚维斌教授的定义: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必要的危机应对机制,采
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
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状态和特殊形式。

由于公共危机其与生俱来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及其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而使得其不仅对作为治理主体的政府能力提出了挑战,更是
对社会整体能力提出了综合考验。

这决定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主
体必须具有多元性,最大可能地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
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形成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

这与我们当前倡导的政府治理理念是一致的,也是“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危机管理”的区别所在。

然而在公共危机众多治理主体当中,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机构和组织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政府管理职能的发挥直接决定着公共危机管理的最终成果。

因此除了参与常规管理之外,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公共危机也是现代政府的职责所在。

以下我们就政府职能和行政效能两个维度来分析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1)政府职能决定论
政府职能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体现了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讲,政府职能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它是一个结构严密的体系,由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四部分组成。

政治职能,即政府负有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秩序,保卫国家和全社会安全的职能;经济职能,即政府负有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事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文化职能,即政府负有指导和管理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的职能。

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政府还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能,即负有为全社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该项职能的目标是维护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增进人民福利,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满足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

而在当代社会,公共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不断受到严重挑战和威胁,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承担者,必然要对公共危机进行全面防范和治理,以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权,财产权,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这既是由当代政府的职能定位决定的,同时也属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范畴。

(2)行政效能决定论
所谓行政效能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执行和完成政府任务和行政目标从事公共行政活动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效
率、效果、效益的综合体现。

这个概念具有多层含义,包括经济数量,行政功能,社会效益等不同方面。

行政效能理论要求对政府行政行为所花费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与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比较,并通过这种比较来提高行政效能。

公共危机由于其性质和特点决定不同于其他突发事件,要有效治理公共危机,必须要最大化整合相关资源,调动多方面力量来进行及时高效的防范,应对和处理,将危机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降到最低点。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其具有权威的合法性,严密的组织体系,高度的动员能力和集中的公共力量,特别是在应对危机政策导向,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在制度机制的建立及非常时期的非常权力运用方面,具有其他社会主体不具备的特殊地位,因而能够依靠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并受其保护的),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调动各方力量,协调各种利益冲突,这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优势所在。

同时在当今时代,政府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高低也是评判政府行政效能的关键指标,只有及时妥善的防范和治理各种公共危机,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真正将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落到实处,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一个高效政府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