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师提问到学生提问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提问和学生自问的研究
4 .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
课堂 活动 中来 。新课程理 念倡导 以学生 为主体 、 师生互动 的教学模式 , 而课堂 上
的教 师 提 问 可 以 强 化 师 生 互 动 ,活 跃 课
性, 从 新 的角度看 待 旧的问题 , 却 需要有
创造性 的想 象力 ,而且 标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 研究表 明 , 数 学课堂教 学是培 养学生 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 的主 阵
问题 ( 包 括简 单 的实际 问题 ) 的能力 , 数 学表达和交 流的能力 ,发展独立 获取数 学 知识 的能力 。” 爱 因斯坦 曾说过 : “ 提出
一
3 . 方便教师获得更多更真实的课堂教
学的反馈信息 。教学效果如何 、 学生掌握
知 识 的情 况 如 何 ,通 常 是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导学生从 函数 的值 、方程 的根 或从 图像
的 角 度 去切 入 思 考 。
( 二) 教 师提 问应 遵 循 的 原 则
2 O分钟 的有意 注意 , 此后就会感到疲倦 , 精 力易分散 ,而这仅靠学 生 的个 人意志 或课堂 的制度 约束是不 够的 。此 时尤其 需要教师适 时转换教学 方式 ,创 设具有
数 函数做好准备 。
( 二) 理 解性 提 问
性提 问来检 查学 生对知识 的掌握情 况 ,
又要 在教学 的过 程 中“ 察 言观 色” , 及 时 发 现 学 生 所 存 在 的 认 知 问 题 ,以此 确 定
理解性提 问是指在讲授新课 的过程 中,为 了便 于或 加深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
最为关心 的内容 ,因为这 既影 响教学评 价, 也决定下一步教学计划 的实施 。而课
“先学后教”中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的有效结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odern chineseM85XIANDAI YUWEN2016.05备教导航“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真正地把学生放在了主体位置,是建立在学生自学基础之上的有效教学,但这也增加了教学难度: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学习反馈,需要教师一一批改,给出评价;对学生提出的多角度的问题,需要教师逐个删选,总结归纳。
那么教师对文本的提问如何与学生的质疑有效结合呢?下面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来谈一谈具体操作过程和方法。
一、教师两次备课与导学案结合(一)分析教材和学情,预设提问首先进行第一次备课,分析教材。
这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有删节,课后练习补充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
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曲折的情节,领会作品的丰富内涵;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教师预设提问: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从中看出他们什么性格特点?给我们什么反思?然后分析学情。
学生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次接触到小说,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前几篇课文中就已经对小说的要素、结构等特点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小说内容、情节发展都能自学感知,但是对小说人物、主题更深层次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本课采用“先学后教”模式,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自学质疑,第二课时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领点拨,更深层次地理解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多角度理解人物和主题,领会作者的艺术构思。
(二)教师初步解读,形成导学案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传统教学方法有哪些
传统教学方法有哪些传统教学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 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向学生传递知识。
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知识点较多、内容较为复杂的课程,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信息。
2. 演示法:演示法是通过实际展示步骤、操作等,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相关的实验、操作或者示范,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学习和理解。
3. 提问法:提问法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讨论法: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并且从中获得新的见解和知识。
5.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验证和巩固学习的内容。
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实验过程,亲自进行观察和测量,得出结论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6. 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和项目学习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7.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反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而通过观看预先录制的讲解视频等方式获取基础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总结来说,传统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实验法、课堂活动和翻转课堂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导答技能
中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导答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需要教师导答。
导答,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
《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喻”,就是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孔子很善于诱导。
他的学生颜回说:“夫子循循善诱人。
”为了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既学会知识,又会学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导,善于引导,掌握导答技能。
一、定向点拨,启发思维式“定向”,确定的方向、目标;“点拨”,指点、启发、开导。
定向点拨就是教师作为“指路人”、“引导入”,让学生的思路、回答朝向教师要求的目标发展。
教师的要求、确定了的方向,就是提问前已设计好的该问题的答案,或者叫正确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提问,事先应准备好一个明确的答案,并预测学生可能有几种回答,怎样给以引导评价。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着问题,对东拉西扯、节外生枝、离题较远的回答,教师要定向引导、及时点拨,诱发学生的思路步步触及问题的实质,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转换点拨,举一反三式“转换”即改变、改换,换一个话题,从另一个角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较难的问题迟迟不能回答。
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和盘托出,可以提出具体的、有启发性的补充问题,或举一个与其相似的事物作比较,以便创造一个由未知转化为知的条件,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如,语文课上让学生回答:“什么叫烘云托月?”学生往往回答不好。
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联想“武松打虎”的片断,问:“写武松,为什么把老虎描写得那么凶残?”学生会豁然开朗。
转换点拨,举一反三,关键要把“一”举好。
这里的“一”表示的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又比较浅显易懂的内容,学生从教师点拨的一点中,能推想到二点、三点,…;从一个问题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从一种分析中,得到更多的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善于动脑,能够联想的习惯。
三、由此及彼,联系迁移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常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2)
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技巧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合理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
然而,课堂提问并非简单的随机抛出问题,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
本文探讨了课堂提问的方式和技巧,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提问方式、提问技巧、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引言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它能够鼓励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然而,如果教师提问方式不当或者提问技巧不够娴熟,可能导致学生对提问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提问方式和技巧,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1. 提问的基本方式1.1 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思考和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2 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复习巩固阶段。
1.3 进阶式提问进阶式提问是指在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之后,教师进一步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深度思考。
2. 提问的技巧2.1 清晰明确的问题提问时教师应该确保问题的表达清晰明确,避免使用模糊的措辞或者复杂的句子结构。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点。
2.2 技巧性的提问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特定的技巧来引导学生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出具体例子、提供提示信息、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答案的线索和思考的方向。
2.3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启发和提示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重要的是要保持平衡,既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的空间,又要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由“教师问”到“学生问”的转变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由“教师问”到“学生问”的转变
张国强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小学科学经过课改大家都知道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了,但如何做好由“教师问“到”“学生问”的转变,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确是一个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经过几年探索略有所感。
【总页数】2页(P13-13,23)
【作者】张国强
【作者单位】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问生何所思,问生何所疑——浅谈如何处理学生"怪问"
2.小学科学教师应指导学生会"问"
3.在学中问在问中学r——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4.以问触思,用问启智--浅谈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方法
5.疑中生问问中质疑——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有效质疑”意识的培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有哪些1.倾听与关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觉到被尊重和理解,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2.启发式提问:教师可以使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提问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促进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反馈与评估: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这种反馈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可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同时也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
适当的反馈和评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组织有趣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等。
这样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5.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例如使用幻灯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6.组织讨论和小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和交流。
这种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7.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问题,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倾听与关切、启发式提问、反馈与评估、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组织讨论和小组活动,以及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等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案中的课堂互动提问
教案中的课堂互动提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互动提问则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互动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参与度,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课堂互动提问,以及如何利用适当的提问技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互动提问的重要性课堂互动提问是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技巧,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互动提问还能够增强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积极参与提问时,课堂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增加。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提问的技巧与注意事项1. 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使用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展开讨论,并且可以有多种答案。
通过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个例子,当教师讲解关于环保的知识时,可以提问:“你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环境?”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并主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和价值。
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提问学生对于特定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有何感想,或者询问学生的阅读体验。
3. 鼓励全体学生回答问题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互动提问,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方法来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回答问题。
可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或者鼓励学生相互提问。
这样可以避免只有少数学生一直回答问题,而其他学生被忽略的情况。
4. 给予鼓励和肯定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即使学生的回答并不完全正确,教师也应该善意指出学生的优点,并引导他们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5. 灵活运用各种问法在进行互动提问时,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问法,如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法
毕竟,如果十全十美的家长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我们也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其回答完毕后, 教师不作评论, 而要求另一名同学对其进行评论.
例如:“张同学已经回答完了, 李同学, 你认为张同学的答案对吗?”
“王同学将这道题解开了, 但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 赵同学, 你知道吗?”
5.单一式提问:
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 再由其回答. 但这种单一式提问非常的粗陋.
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一门教学艺术.
然而, 在现实中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或技术加以重视和揣摩的教师, 也并不是很多.
十六、
许多教师已经发现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要比与问题学生本人打交道困难得多。
课堂提问的方法
1.自问自答式提问:
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 之后停顿一下, 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最后由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2.集体式提问:
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 再由全班同学回答.
3.学习小组式提问:
事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进度的不同,来选择向其提问的问题, 之后再由此小组回答.
3. 如果你发现对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你宁可去想其他方法,也不要采用向家长告状的方式。
4. 诉诸家长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例如,“如果我们不加强合作,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
会给您的家庭带来怎样不好的未来”,而不宜正好相反地说:
“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你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我给教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 使用建议性的,帮助性的语句,不宜使用直接生硬的审判性语句。
例如,“我建议您怎样怎样”,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的重要手段。
一个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艺术。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提问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出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多样性答案的问题。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尝试使用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当教师讲解一个文学作品时,可以提问:“你认为主人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者是“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自由地思考,并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使用问题引发疑惑教师提问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设计一些引发疑惑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介绍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问:“你们认为实验结果会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思考,并且愿意尝试去验证自己的答案。
三、鼓励学生提问除了教师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
学生提问的问题可以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究,也可以是对课堂内容的疑惑。
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化认识。
四、提供引导性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例如,在讲解一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问:“这个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和人们有哪些影响?”或者是:“如果你是当时的决策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适当运用提问技巧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还需适当运用一些提问技巧。
比如,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通过点名随机抽问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一问题可以采用反复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次思考和回答。
课堂提问流程
课堂提问流程
在课堂上,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重要方式。
一个良好的提问流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课堂提问流程,希望能对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有所帮助。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问题。
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也可以是封闭性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节奏。
提问应该有逻辑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同时,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要急于追求速度。
接下来,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可以通过提示、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同时,教师也要留意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一个良好的课堂提问流程应该具有启发性、引导性、逻辑性和互动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教师在课堂中要灵活运用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希望以上内容对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有所帮助,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只有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才能提问
教师只有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才能提问提问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问也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进度,并且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然而,有些教师的提问只是为了考验学生或者展现自己的智慧,这种提问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教师只有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才能提问。
学生只有自信,才会勇于提问学生提问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有充分的自信。
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的提问会被教师忽略或者遭到嘲笑,那么他们可能不会再提出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一种安全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要表现出平易近人的态度,鼓励学生提问,关注学生的声音,及时回应提问,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教师的提问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好的问题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如果问题是被设计用来考验学生的知识是否准确,那么它往往只会促使学生背诵信息而不是思考问题的本质。
相反,如果教师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那么它会促使学生习惯更深层次的思考,诱导学生探索自己的问题,采取更多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提问应该鼓励学生提供解决方案提问不应该只是学生回答问题,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能够帮助学生提供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情形比较和判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愚蠢”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提问是一种学习的机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提问的机会去学习。
无论学生的问题是多么“愚蠢”,教师不要有偏见和歧视,要用正确和公正的方法来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告诉学生,每个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中没有所谓的“愚蠢”的问题。
学生的提问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因此,学生应该被鼓励在课堂上提问,而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提问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
课堂提问的六种类型及其例子
课堂提问的六种类型及其例子在教育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水平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课堂提问方式及其例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第一种类型: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一个教师向学生提出的开放性的问题。
这种问题并不是要求学生按照某个指定的答案来回答,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针对某个主题或者问题,给出自己的个人想法或举例子来阐述观点。
例子:1)教师:“你们认为怎样的个人品质对一个成功的人很重要?”2)教师:“如何看待网络购物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所占的重要性?”第二种类型: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指一个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限定性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可以用一个单一的答案来回答,并且通常涉及一个特定的知识点。
通过这种提问方式,教师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例子:1)教师:“哪个是中国的最高峰?”2)教师:“在二十四节气中,咱们今天过了哪个节气了?”第三种类型:推理性提问推理性提问是指一个教师提出的基于推理能力的问题。
这些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的背景知识,以及对问题的推理和理解,来进行答题。
这种问题提供给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机会。
例子:1)教师:“某人比同龄人更喜欢阅读和写作这样的活动,那么他可能拥有哪些特点或其他好处?”2)教师:“如果火车在旅行的途中,发现一条短路,但是它没有停下来,人都没有受伤,为什么?”第四种类型:诱导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是指一个教师提示学生,启发思考或者引导学生探索。
这种问题通常要求学生对问题有所了解并且思考自己的观点。
教师通常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动员学生思考。
例子:1)教师:“你们能想象一个世界,所有人都不需要工作就可以充分快乐的生活吗?”2)教师:“花的颜色和无花果的颜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第五种类型:故事式提问故事式提问是指通过一个故事,情境或者图表引入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展示给学生一个概念或者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来回答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怎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怎么提问想知道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在提问的时候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的保障学生在最初接触数学的时候就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正确的思维模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怎么提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数学课堂提问一齐问,就是教师问,全班一齐答。
优点是:方便、省时、易操作。
缺点:往往有滥竽充数者夹杂其间,不易于准确掌握学生到底有多少人掌握此问题对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请个别同学回答,针对性强、易检查、可控性较强,但耗时较多。
设问,就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学生。
其特点是,将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作答,而是教师自问自答,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造成学生的悬念感,它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利于知识的巩固提高与灵活运用。
这种方法常用于引入新课,其作用是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直问与曲问,所谓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直问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曲问,就是转弯抹角地问,从正面或反面提出问题。
曲问较直问复杂、间接、但它有助于学生澄清数学概念理清解题思路,抓住问题的实质,如“什么样的函数有反函数?”是直问,“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是曲问,实质问的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第二定义。
正问与反问,正问就是教师从问题的正面设问,而反问则是教师从问题的反面设问。
正问和反问可以促进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正问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两种提问往往交替进行,通过一正一反的提问,能突破难点,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效果。
数学课堂提问二一、提问应把准切入点数学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
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是组成小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因素。
知识和情感的切入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能打破学生认知结构的原有平静,激起积极思维的浪花,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寻找解决问题蹊径。
教师有效提问学生的8个方法
教师有效提问学生的8个方法一、原因法:教师让学生思考产生某些问题的原因,并让其思考应对方法。
【话术举例:】①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②是怎样的做法导致这样的呢?③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二、扩大法:对于学生表述不明确时,教师继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详细的询问。
【话术举例:】①可以举个例子吗?②请告诉我一部分具体的内容。
③能再详细的说明一下吗?三、发现法: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先让学生提意见,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指导。
【发现法:】①大家有没有觉得教室里有什么问题?②哪位同学注意到了什么?③需要改正哪些地方呢?四、目标法:让学生思考活动的目标,并经常确认是否朝着这个既定方向前进,以此来修正大家的行动和态度。
【话术举例:】①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②你们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呢?③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呢?五、选择法:教师可以列出2-4个选项作为解决问题的对策,让学生选择,之后确定集体和个人的目标。
【话术举例:】①有3种生活方式,请做出你的选择。
②A和B,你选择哪一个?③现在正处于岔路口,请选择你想要前进的方向。
六、数值化法通过让学生给自己的行为打分,可以使其对自己的目前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话术举例:】①满分是5分的话,你给自己打几分?✔️②给自己评价的话,“非常好”“合格”“还要努力”,你认为你是哪一个?③拿母鸡、小鸡、鸡蛋做比喻,你认为自己处于哪一个阶段?七、步骤法确定目标后,就要认真确认好每一个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然后呢”“接下来呢”的提问,来敦促学生按照步骤认真执行。
【话术举例:】①首先要做什么?②那之后做什么?③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八、总结法将所有学生的意见整合为统一的内容。
【话术举例:】①试着结合一下大家的想法吧。
②试试能否总结成一句话。
③全部都实现的话,结果会怎样呢?。
浅谈教师有效提问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钱梦龙老师《死海不死
流 ,教 师巡 视 倾 听 ,收 集 学情 。
现 ;你们 探 究 的 是 死 ,而 我 探 究 的却 是 生 !”
第 四步 :学 生速 读讲 义 上 出 自 《 昆虫记 》 的精 彩 片
3 . 苇岸的 《 大地上 的事情 》以心 灵的承载 ,博爱的情
段 ,然 后 教 师根 据 学 情 ,利 用 p p t 提 供 给 学 生 一 部 分 关于 法 怀 ,将 散 文 与 生 命 重 新 系 结 , 当他 发现 世 界 所 呈 现 是 物 质 布尔 《 昆虫记》和苇岸 《 大 地 上 的 事 情 》 的评 论 文 字 和 相 与 精 神 的 悖 谬 ,物 质 文 明 、 现 代 进 程 是 “ 一 个 剥 夺 了 精 神
文 ,将 昆虫的生活世界呈现 出来 ,并融入 了法布尔浓厚 的
4 . 苇岸 的笔下 ,流淌着一种博 大的人类之 爱。他对 自
人 文 关 怀 和 对 于 生 命 的 热 爱 。这 本 书 的 问 世 被 看 作 动 物 心 然 万 物 都 无 比赞 美 , 把 自然 界 中 的 蚂 蚁 、麻 雀 、 大 树 、太 理 学 的 诞 生 , 它 被 誉 为 “昆虫 的 史 诗 ” , 它 是 法 国著 名 昆 阳 、 麦 田 、冬 天 的 雪 , 都 视 为 自己 的 家 人 及 平 等 的 伙 伴 。 虫 学 家 法 布 尔 的 经 典 著 作 。 书 中 对 于 人 们 平 常 较 少 见 到 的 他 的 代 表 作 《 大 地 上 的 事 情 》就 突 出 地 表 明 了他 已经 把 爱 昆虫 ,做 了 详 细 的 说 明 :对 法 布 尔 时 代 法 国 的 一 些 风 俗 习 心 从 人 类 自身 扩 展 到 了 自然 万 物 。 苇 岸 关 注 着 “ 大 地 的 道 惯 ,也 做 了随 机 解 说 , 并且 补 充 了现 代 昆 虫 学 家 的 一 些 观 德 ” ,他 吸 收 了西 方 生 态 伦 理 学 的 思 想 精 华 ,反 对 人 类 无
教师礼仪教学环节设计方案包括导入、新授、提问、评价、小结、作业等作业环节
教师礼仪教学环节设计方案包括导入、新授、提问、评价、小
结、作业等作业环节
教师礼仪教学环节设计方案如下:
1. 导入环节:
- 使用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引入本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2. 新授环节:
- 清晰地介绍本次课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 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生动地讲解知识点,提供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3. 提问环节:
-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解释。
4. 评价环节:
-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包括对正确答案的肯定和表扬,以及对不正确答案的引导和纠正。
- 合理使用鼓励和批评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5. 小结环节:
- 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核心知识点。
- 简明扼要地回顾本课的学习收获和亮点。
6. 作业环节:
- 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适当作业,包括练习题、阅读材料
或课后思考题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 鼓励学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在下节课之前提交。
通过以上的教学环节设计,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同时,评价和作业环节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浅谈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与回应
浅谈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与回应在教学活动中,提问和回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关键环节。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而回应则是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
合理的提问和积极的回应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提问和回应呢?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提问的方式和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如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引导性问题等,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
对于不同的学生,提问也要因材施教,采用针对性的方式。
提问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提问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2.检查学习效果。
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反馈,以确保教学效果。
3.促进学生交流。
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合理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回应的方式和原则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回应,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知识。
回应的方式和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肯定。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即使学生的回答有错误,也要着重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思考。
2.指导性纠错。
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
要注重方式方法,避免批评和训斥,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3.启发性引导。
在回应学生的回答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深度。
教师向学生提问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
思维应从问题开始,有了问题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从而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日本著名教学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
可见,“问”非常重要。
教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提得好,学生就想说、会说,也就达到了运用中理解的目的。
一、提问的概念及作用(一)提问的概念提问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反应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
提问技能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教学行为。
(二)提问的作用对学习者来说,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巧妙的提问能够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智慧,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有经验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要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编拟不同水平、形式多样、引人深思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问答。
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如下: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学习的热情,产生学习的需求。
2.启发思维,主动学习提问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殊的专题或概念上,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
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提问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行为。
学生的学习是以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为基础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又是从问题开始的。
提问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等。
3、清理思路,把握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每一科目的教学内容,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相互联系,并以一定的方式关联在一起。
课堂提问流程
课堂提问流程一、引言教学中提问是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如何进行提问、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等方面存在一些困惑。
本文旨在介绍课堂提问的流程并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要点。
二、课堂提问的流程课堂提问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问题设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问题。
问题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关且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让学生直接背诵答案。
问题应该分层次设计,既要有基础性的问题,也要有拓展性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提问环节提问环节是课堂提问的核心环节。
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问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要总是口头提问,可以采用白板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2)提问应该有针对性,不要抛出难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应该针对学生的水平适度提问,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3)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等,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4)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避免一闪而过的答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回答环节回答环节是学生回答问题的环节。
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需要听清学生的回答,并适时地给予肯定或指导。
(2)学生的回答应该得到及时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点名、抢答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回答。
(3)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回答,并对正确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总结环节总结环节是对课堂提问的总结和回顾。
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来总结和回顾:(1)回顾当天的课堂提问内容,总结经验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教学。
(2)鼓励学生针对当天的课堂提问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3)适当进行课后作业,巩固当天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提问环节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在课堂提问的提问环节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教师提问到学生提问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好象从一个误区走向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到现在的“满堂问”,牵着学生走,这不但从日常听课中可以感受到,而且从数学杂志展示的众多课例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影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迁移到数学教学中,那就是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远比他(她)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重要。
数学家丘成桐指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
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
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不代表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根本是找问题。
奥数是训练别人的题目,而不是做自己的题目。
”这表明,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都是数学能力,而且找问题、直到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是更为重要的数学能力,因为它能够反映出数学研究的能力。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明确指出:“课程建设应该从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提问题与找问题能力开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界定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这又不由自主地使我们联想到涂荣豹教授在文《谈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原文载《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以下简称文[1])中所说的: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教什么”,而“教什么”的含义发展一下,就是“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要实现最终目标是一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如何探索,如何发现,如何研究。
要研究,不但要有一般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有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教什么”,归根到底就是教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章建跃先生在《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的若干建议》(原载《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问题要“有意义”“适度”“恰时恰点”。
章先生认为,构建恰时恰点的问题(系列)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线索,“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有了恰时恰点适度的问题,学生有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能有平台。
有意义,就是问题要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适度,就是提问要把握好“度”,使学生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状态,达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恰时恰点,就是要在学生处于思维困惑时提出问题,使问题能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提出问题始于问题意识,而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教师的问题意识,并且学生的提问方式直接受教师提问方式、策略的影响。
因此,教学设计要更多地考虑基于问题情景进行,而课堂教学时要更多地考虑“适度”和“恰时恰点”,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基于问题逐渐展开。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中的问题意识,在指导学生阅读“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提出下列问题:(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什么要考虑1q≠两种情况?(2)类q=和1比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求和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求和策略上有什么共同点?(3)基于问题(2)的思考,除课本上的求和方法外还可以怎样推导?等。
这样 ,逐步深入,递进设问,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就不会像阅读文学作品那样进行,他们就会带着问题意识、用联系观点和数学眼光去观察数学材料,发现数学现象,思考并提出数学问题,逐步从教师处理课本的方式中学到阅读数学书籍的方式方法,从而把隐含在课本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编者的意图读出来,成为课本的研究者。
又如,为了培养学生课堂的问题意识,在进行“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教学中,还可以针对课本的例2、例3给学生提供练习题,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1)某商场第1年销售计算机5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增加500台,约几年内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7500台?(2)求和()221110n n x x x x y y y ⎛⎫⎛⎫⎛⎫++++++≠ ⎪ ⎪ ⎪⎝⎭⎝⎭⎝⎭L 。
如果学生在预习中有过阅读、思考经历,那么他们就能够见题如见书,会自然而然地展开课本,与课本相关问题类比、联想,就能够发现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习题(1)与例2的对比中,构建模型意识,发现何时是等差数列模型何时是等比数列模型;在习题(2)与例3的对比中,思考为什么要限制条件:1,1x y ≠≠,没有这样的条件要怎样处理;他们就能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启示,知道数学解题后还该做点什么,如果要得到想要的结论,条件可以怎样变化,条件削弱或加强,将对问题产生什么影响等。
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不再局限于看课本例题、习题、以题论题了,他们就能“跳出”例题习题,逐渐自觉地研究课本例题、习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数学解题、例题研究。
当然,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而应该遵循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生理规律,按照涂荣豹教授在文[1]中倡导的那样:“从用隐蔽性强的弱暗示提示语进行启发,到用隐蔽性逐步减弱的强暗示提示语进行启发,用这样的‘分级提问’达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引导”,以此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有效的问题意识训练,从而不断提高问题意识。
2、教师提问要有利于暗示学生的提问方式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接着就是要解决如何发问、如何提问的问题了。
前面提到,要引导学生数学阅读、数学解题后如何发问、如何提问。
就高中数学学习来说,还应该引导学生在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难题时如何发问、如何提出与之相关的辅助问题,通过解决辅助问题来解决所关心的问题。
例如,问题:“在数列{}n a中,()1n n a a n N *>=+∈。
(1)求n n S a 和的表达式;(2)求证:121112nS S S ++<L ”。
对于高一刚学过数列的学生来说,问题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学生在求得2,21n n S n a n ==-后,如何证明222111212n +++<L 更是缺少个人经历。
可以引导学生发问:(1)能不能求出左边的和?(2)问题不是证明等式,当左边的和求不出时能不能放大一点再求和?这些辅助问题提出后,“()2111111n n n n n<=---”的转化就水到渠成了。
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可能发问:(3)21?n>这样,通过教师的提问,就引导了学生的提问方式,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就能够多视角去观察问题,获得一题多解;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发毛,就会主动去寻找辅助问题、自己搭建“脚手架”、自己去攀登。
提出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是比解决数学问题层次更高的数学能力。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提问方式、方法后,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整合信息、研究问题,使他们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提问能力得到锤炼,不断提出更有价值、更高层次的问题,逐渐构建自己的数学学习、思维方式。
例如,上述问题中,经过问题(1)、(2)、(3)的发问思考后,学生就有可能继续追问:(4)1??n <<(5)??<<等,他们就可以把问题“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333511,,,212n n n S b a b S S S ==+=。
(1)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2)求证:122n b b b +++<L ”及“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21122n S n n =-,数列{}n b 满足条件n b =。
(1)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2)记12111n n T b b b =+++L,求证)21n T <<”等组织起来,进行题组研究,通过重新“包装”、改造后,还可以提出更多背景新颖、形式多样的问题,从而加速知识建构、重组,及提问能力的提高。
就学生的提问方式而言,教师既要引导、示范,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配套开发,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3、呵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提问能力吴明华先生在文《设问与解疑的艺术》(原文载《上海中学数学》2006年第12期)中认为:思维从无到有,在某一点开始,这称为思维起点。
思维在进行过程中,对象和方向发生较大的改变,这可称为思维拐点。
从一个问题转向另一个问题、从一个层次转向另一个层次,一般都会引起拐点的发生。
思维于某处聚合或发散,可称为思维结点。
在一段时限内,思维对象和方向在数目上从多个变为一个或从一个变为多个就形成了结点。
思维的起点、拐点、结点是思维过程中的三个要点,其共同特征是思维要素的显著改变,它们是教学的难点。
思维过程中的三个要点,既是教师的设问点,又是学生的发问点。
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一定会按照教师的“预设”回答。
当学生所答不得要领时,教师要注意捕捉信息,引导他(她)提出过渡性问题,用这个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来启发他(她)解决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最好不要让他(她)“失败地坐下去”,可以诘问一个简单一点的问题,让他(她)“恍然大悟”,能够解决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既引导学生如何发问,又使他(她)受到启发、得到鼓舞、找到成功的感觉。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吻合教师的教学思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从各自的思维视角出发,提出的问题可以丰富多彩,无论是原有问题的解答思路,还是在思维“拐点、结点”处派生出来的新问题,或是一个新的感悟、一个新的疑问,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都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得到呵护。
如果还能顺着学生的主流思路想下去,那么还可能发现新的线索,或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可能的话,多做点这样的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要发展学生的认识力,按照涂荣豹教授在文[1]中所说的,“就体现为发展人的认识力——思维力、判断力、洞察力、鉴别力、鉴赏力、辨析力、预见力等等”,也就是说提问能力与其他数学能力相辅相成。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基本图形、基本式子,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观察、思考问题,不断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提出问题的背景,让学生学习用数学家的眼光看材料、看世界,提出自己的问题、奇思妙想,哪怕是荒唐的也没有关系,以此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提问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提问,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应该作为数学课改努力的方向。
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浓厚兴趣,更要善于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数学活动中自觉地、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形成问题意识,用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去带动学习、促进学习,使学习更主动、更生动、更富有探索性。
教是为了不教,提问是为了学生发问,发问是为了会学、会做研究,当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时,他们不但会做别人的题目,而且会做自己的题目,他们就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