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没有终点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导论一、史学史,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史学史:历史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史学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
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与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前者指历史观,后者指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历史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史,解释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西方史学史:以总结和评价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人们(主要是历代历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做出的种种思考,探求西方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学习史学史乃至西方史学史有什么意义呢?第一,学习西方史学史对历史学科自身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价值在于通过对史学的反思,为后人提供借鉴,指明方向,造就自觉的史学工作者。
第二,有利于我们加深唯物史观的认识。
第三,为我们认识与了解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
二、西方史学发展的阶段根据现代学者的认识大致可以划分为一下四个阶段:第一,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从追溯神话与史诗的前希罗多德算起,至公元前5 世纪“古典世界”的终结,西方古典史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形成了颇具影响的西方史学的诸多优良传统,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中世纪史学。
从公元5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至14世纪初西方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期间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基督教的神学史观制约与束缚了史学,史学的发展相对来说显得比较迟缓。
第三,近代史学。
由于时代的进步,西方史学自14世纪初开始加快了它的进程,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及其后的实证主义史学等相继发展起来,至19世纪史学的兰克时代,已日趋成熟,终于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四,现代史学。
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萌发,冲击着西方传统史学。
三、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从借助日本的间接介绍到直接接触西方史学原著,从翻译作品到开始撰写著作,这是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的草创时期。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特性与世界历史理论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特性与世界历史理论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特性及其基本问题,并分析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发展的重要逻辑环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内在逻辑。
通过剖析这一理论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This article aims to delv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issues of Marx's theory of world history, and analyze the important logical links in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of world history. Marx's theory of world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is ideological system, which reveals the universal laws and internal logic of huma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heory,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basic views andmethodology of Marxism on world history.本文将首先概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总体看法、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展望。
随后,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一理论的基本问题,如世界历史的形成机制、民族国家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命运等。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的哲学理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一词有着特殊的含义,下面将详细介绍。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是连续的、不断变化的,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从上一个阶段发展而来的。
历史的发展没有终点,是无止境的。
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哲学等各个领域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它们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促使上层建筑的变革,而上层建筑的变革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矛盾的运动推动的。
社会矛盾是指社会经济领域内各个阶级、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发展、解决,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社会矛盾的存在,就没有历史的发展。
第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这个规律是历史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预测和分析的。
历史的规律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的存在和发展;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是上述几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它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由社会矛盾的运动推动的,是有规律的。
理解历史的概念对于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概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自从人类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就一直在探索天空、星辰以及宇宙之谜。
由于探索宇宙的星辰之路没有具体的终点,所以这个浩瀚的领域一直是人类好奇心和梦想成真的场所。
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人类已经在探索宇宙的路程上走得更远、更广,看到了一些过去无法想象的东西,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斯便提出万物皆由原子构成的假设。
在西元5世纪,古印度的天文学家阿耶西亚对太阳系的运行进行了精确的观察和纪录。
这些天文学家、哲学家和博物学家的贡献为人类宇宙探索的进程奠定了基础,使得人类的视野有所开拓。
自然界的规律通常是由多个学科协同合作完成的。
因此,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科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等学科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因此,人类在探索宇宙时也不局限于某一个学科,而是借鉴不同学科的成果,多方面地探索宇宙之谜。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是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
1957年10月4日,这颗人造卫星飞向太空,这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太空时代。
此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也加入了宇宙竞赛,经过连续不断地试探,人类成功地实现了登月、建造唯一一个轨道空间站的事业、向外星上飞行、深入地研究火星和其他行星等活动。
随着人类进入宇宙的深度增加,我们开始获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更深层次的认识。
人类的探索带来了丰富的科学成果和技术进步,同时也对人类的哲学、宗教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之所以能够对宇宙深层次的探索,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科技。
雷达、卫星、火箭等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抵达太空,并对星系和行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进行深入研究。
微波背景辐射映像仪、激光测距仪、可行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都是飞跃性的技术,并且对宇宙探索有着特殊的作用。
尤其是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类思维活动,帮助科学家探寻宇宙之谜。
二月河经典语录语句
二月河经典语录语句二月河(本名高玉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以其深入研究历史、宏大的题材和真实的叙事风格而著称。
他的作品多次获得文学奖项,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以下是一些二月河的经典语录,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1. “历史是一面严肃的镜子,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命运。
”这句话表达了二月河对历史的理解和珍视。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的过去,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走向未来。
2. “历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二月河认为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获取人类智慧的精髓,并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历史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见识和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我们更加开阔和深邃。
3. “历史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二月河认为历史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和成果,使自己融入到文化传统中去,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
4. “历史是师父,也是朋友。
”这句话表达了二月河对历史的敬畏和热爱。
历史可以是我们的师父,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时,历史也是我们的朋友,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前人的心路历程,与他们心灵相通,增加共鸣和情感共鸣。
5. “历史是一本洞察人性的教科书。
”二月河认为历史是洞察人性的教科书,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性的多变和复杂,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
历史教会我们慎独、坚韧和担当,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6. “历史是生命的一面镜子。
”这句话表达了二月河对历史与生命的关系的理解。
历史是生命的一面镜子,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了解自己的起源和前世,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
同时,历史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一个节点,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将会对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这句话早已是耳熟能言的史学名言了。
不过正如诸多名人名言总是容易被人误读一样,柯林伍德这句话同样被许多人误认为历史研究只是局限在狭义的思想领域。
其实,柯林伍德在书中首次完整论述时是这样的:“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要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即历史学家研究的不是狭义的思想史,而是一切历史行为内在的思想,这个范围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宗教史、艺术史等等。
历史学家需要关注的正是这些历史行为内部的历史思想,只有思想才能构成历史行为。
在本书的开端,科林伍德首先针对历史学自问自答了四个问题,他认为今天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历史学应当是:“(1)一门科学,或者说回答问题;(2)与人类过去的活动有关;(3)通过解释证据来进行;(4)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 但是历史学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成熟的,实际上历史学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为此柯林伍德首先花费了四个章节回顾了从希腊罗马直到20世纪的西方史学。
在对这些阶段历史学或准历史学的分析批判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西方史学思想的概况,而且能够从中大致总结出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特点。
在后论的七篇文章中,柯林伍德又集中分析了他对历史学的诸多看法。
(一)希腊罗马的历史编纂学在柯林伍德看来,历史学实际是一个发明,是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的发明。
在此之前,统治近东的是神权历史学和神话这两种形式构成的准历史学。
而古希腊的思想本质上带有一种强烈的反历史的形而上学的色彩。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点,那是因为“他们(希腊人)生活在一个历史以特别的速度运动着的时代里,生活在一个地震和侵蚀并以在其他地方罕见的暴力改变着大地面貌的国度里。
他们看到的整个自然就是一场不断变化的场面,而人类生活又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变得更为激烈。
” 正因如此,他们特别强调永恒性,只有具有永恒性的事物才算知识,“它本身不能包含有使它自己消失的种子” ,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自然规律天生就具有永恒性。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摘要】莱布尼茨是一位着名的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对可能世界的探讨引起了历史困惑。
在他的可能世界理论中,莱布尼茨认为存在无数个可能的世界,并且每个可能的世界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
这种观点导致了一些历史困惑的表现,例如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而不是其他可能的世界。
莱布尼茨认为可能世界对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对此看法引发了争议。
一些人对莱布尼茨可能世界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理论过于抽象和无法证实。
莱布尼茨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思考可能世界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对于莱布尼茨的理论,我们应当保持开放的思维,以探索更广阔的思想空间。
【关键词】莱布尼茨、可能世界、历史困惑、理论、影响、争议、批评、思考、启示1. 引言1.1 莱布尼茨对可能世界的探讨莱布尼茨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在17世纪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点:可能世界理论。
莱布尼茨认为,除了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外,还存在着无限多个可能世界,每个可能世界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具有不同的历史和发展轨迹。
他认为,这些可能世界并非单纯的幻想,而是在逻辑上是可能实现的。
他认为每个可能世界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秩序,虽然与我们所知的现实世界不同,但同样合乎逻辑。
莱布尼茨对可能世界的探讨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拓展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和争议。
一些学者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认为可能世界只是纯粹的想象,缺乏实际意义。
也有许多人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启发性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以及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
1.2 历史困惑的由来莱布尼茨对可能世界的探讨,历史困惑的由来:莱布尼茨是一位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提出了可能世界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当时的哲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莱布尼茨认为,除了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外,还存在着无数个可能世界,每个可能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命运。
描写历史变迁的唯美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历史变迁的唯美句子(精选100句)历史是一幅源远流长的画卷,记录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的变迁和演进。
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见证着那些曾经辉煌或沉沦的岁月。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唯美动人的句子,这些句子绽放着智慧和感悟,引领我们品味历史的魅力。
1. 时间的沧桑岁月如水,揭示了历史的底蕴。
2. 历史如一本翻开的书,每一页都镶嵌着无尽的故事。
3. 唯有回首过去,才能把握未来的前程。
4. 帝王辞位,富家商衰落,一切皆属于历史的捕捉。
5. 战火的燃烧铸造了一个个不朽的英雄。
6. 文明的光辉照耀下,历史以日新月异的姿态展现。
7. 历史是人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学会珍惜现在。
8. 雌雄莫辨的篝火燃烧,在岁月的长廊上绽放出辉煌的光芒。
9. 人类聚散转变的轨迹,编织成历史的华章。
10. 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历史书页上往来闪烁。
11. 沧海桑田的岁月印刻下无数个昨天。
12. 人类文明的荣光闪烁,送走了生命的轮回。
13. 乱世沉浮,留给后人几缕记忆。
14. 古老遗迹保存了历史的脚印,诉说着它们的辉煌与沧桑。
15. 历史的钟声长鸣不息,提醒我们永远保持警觉。
16. 历史之旅充满了千姿百态的风景,等待我们一一寻觅。
17. 人类的智慧在历史的舞台上轮番上演。
18. 生活的律动,划过历史的年轮,描绘出美丽的画卷。
19. 兴盛衰败的交替,掀开了历史的一页页华章。
20. 剪不断的缘,绵延不绝的历史铭记在心。
21. 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汇聚着世间的沧桑与浩渺。
22. 唯有历史的镜头,揭示了岁月的真谛。
23. 承载着悠久回忆的石板,寄托了人类的情感和智慧。
24. 时光的铁锚锚定了历史的痕迹,深深铭刻于我们的灵魂中。
25.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带动着文明的进步和演变。
26. 每一个古老的城市都深藏着曾经辉煌的历史。
27. 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智慧,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28. 世事如梦,历史记录了这些梦的痕迹。
29. 唯有留下的文字,才能传承历史的光芒。
历史终结论
历史终结论1989 年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宣称西方的民主自由战胜了共产主义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生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实现民主自由原则而导致的,今后人类的一切努力就是要在政治上实现充分的民主自由?冷战结束以后, 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 成为东西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 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
在他看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
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从此之后, 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
福山的这一学说, 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其理论的基础是值得怀疑的。
为了增强理论上的说服力, 福山从历史上为其“历史终结论”寻找论据, 并把黑格尔和马克思引为同道, 认为他们与他一样, 都是历史终结论的倡导者。
他在1989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历史本身的终结,因而具有根本的性质。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变化无可争辩地表明西方和西方思想的胜利,具体说来是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胜利,而这正是“人类思想演进的终点和作为人类最后的政府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遍化”。
这并不是说在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事件发生了,但在福山看来,以后发生的事件只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进一步普遍化,因为他强调,目前自由主义还只是在思想或意识领域取得胜利,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的胜利还很远。
撇开福山这里露骨的政治倾向不谈,需要着重分析的是福山自称必须首先加以考察的与当前历史变化性质有关的某些理论问题。
正像福山自己强调的,“历史”对他来说,不是指过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是能把重要事件从不重要事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抽象”,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到历史以外去找一种永恒的跨历史的标准。
目的论视角与历史意义问题
·外国哲学·目的论视角与历史意义问题周 建 漳对历史总体意义的探究是关于历史的形上思辨的基本论题之一,它构成人们辨识思辨历史哲学的理论标志。
关于历史的意义的理解涉及若干思想前提,从西方思想史上看,这些思想条件最初是在基督教思想中形成的:“由于圣奥古斯丁,西方世界开始相信,整个历史是可以解释的”。
(格鲁内尔,第162页)后世如黑格尔式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基督教末世论视野下的救赎史之间在思想方式方面存在着深刻的家族相似关系。
此一思想史关联的彰显为我们审视历史意义问题提供了一个源始的、从而直击问题本义的视角,进而有助于我们关于历史意义问题的哲学思考。
本文首先从意义范畴入手,在理论上厘清历史意义及其理解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进而在此基础上,以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为个案,揭示其在救赎史框架下为历史意义的凸显准备了必要的思想条件,从而成为思辨历史哲学的神学先声;最后在理论层面上,对历史整体意义成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略作探讨。
一、“意义”与“历史的意义”意义是一个甚为复杂且尚未得到全面研究的范畴,在不同语境下它通常包含认知性与价值性两层涵义:在前一层面上它与意思(meaning )———如一个语句、一种文本的含意———相关,在后一层面上则涉及价值、目的(significance )。
由此就有所谓“句子的意义”与“人生意义”或“历史意义”的区别;对前者,我们关心的是它是否“准确”、“一致”,对后者,我们则常常冠以“重大”、“深远”及“积极”之类的定语。
意义在两个层面上的共同点是,它总是导致理解的东西(what makes sense ):有意义的东西导致理解、领会或是追求,反之,没有意义的东西令我们不知所云或弃若敝屣。
意义是非实体性的关系性存在,说到意义总是涉及某一特定的上下文。
正如诺齐克(Robert Nozick )在《价值与意义》一文中所说,意义涉及某一事物自身之外更大范围上的某种联系。
(Nozick,p.166)语词的意义如弗雷格(Gottl ob Frege )所主张的,不能孤立地于其自身中求之,而应在命题的上下文中寻问。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一、概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和社会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对西方社会的思想、艺术和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历史学作为记录、解释和理解过去的学科,也在不断地与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框架进行对话和碰撞。
当后现代主义思潮遭遇历史学,两者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对传统历史叙事、客观性和连续性的质疑上。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历史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可以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事实,而是一种被各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所塑造和建构的叙事。
后现代主义主张一种更加多元、相对和开放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和情境性。
在这种背景下,历史学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研究方法和目的。
一方面,历史学家开始尝试引入更多的跨学科视角和方法,如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等,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历史现象。
另一方面,历史学家也开始关注那些被传统历史叙事所忽视或边缘化的群体和事件,如少数族裔、妇女、底层人民等,以更加公正和包容的态度来书写历史。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之间的对话和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重新审视和思考历史学的本质和价值。
通过这种对话和碰撞,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思想内涵,也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背景。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文化思潮,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别是在建筑设计领域。
后现代主义并非仅仅指时间上的“现代”之后,而是对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和演变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它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反抗,旨在颠覆传统的现代性观念。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背景与20世纪后期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变革的时代,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从中国中心观到历史三调——论柯文史学思想中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柯文教授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史学家, 曾任威斯利学院 历史学教授、 系主任, 现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 究员 , 代表作《 中国与基督教》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在中 《 《 国发现历史》 历史三调》 和《 等均在美国的中国史研究领域 具有重要地位 , 特别是其“ 中国中心观” 研究范式的提 出, 更 对中国史学界产生 了重要影响。纵观柯文教授的治史历 程, 可以发现其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后现代 主义理论的影响, 体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本文拟 通过《 在中国发现历史》 历史三调》 和《 两本著作, 简要分析 柯文教授史学思想中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 收稿日期] 2006一03一10 〔 作者简介〕 何刚( 1976一) , 四川纬阳人, 男, 四川大学历史丈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 陈镜领( 197 一) , 四 7 女,
川乐山人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
24
的历史著作对西方作用的夸大的陈述或错误的陈述, 主要 都是由美国人研究 中国时所采用 的思想模式造成 的。总 之, 柯文反对线性历史对历史进程固定不变的看法和目的 论倾向, 认为封闭式的模式只能让史料去迎合预先形成的 理论框架, 主张采用开放式的变化模式, 辅以开放式的问 题, 只有这样, 史学家才能勾划出历史的画面。 第三, 认为“ 解释” 具有历史性, 对历史存在着的多种解 读。后现代主义的新解释学认为, 不论是文本还是历史解 释者都内在地镶嵌在历史性之中, 解释正如解释对象一样 也具有历史性。解释者的历史性表现为他不可能裸脱 自己 被历史时代所限制的理解视域, 而以一种纯粹的意识进人 解释对象之中。解释并不是一个面对客体世界重建过去的 过程, 而是一个在种种不同的历史情景下创造世界的过程, 这同时也是一个解释者自 身被创造的过程。解释学的理解 过程就是解释者和解释对象之间的对话过程, 对话近乎于 游戏, 在对话中对话的“ 游戏规则” 代替了认识的“ 客观标 准” 。因此, 每一种解释都是合理的, 所谓唯一的、客观的” “ 解释是不存在的。 柯文这一后现代主义倾 向在其近作《 历史三调— 作 为事件、 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柯文 把义和团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所包含的意义分成三个层面 (既事件、 经历和神话) 进行讨论, 特别是在本书的第三部分 中, 柯文分析了作为神话叙述的义和团在不同历史时期和 不同派别的历史神话制造者那里是如何得到差别很大的神 话的。如新文化运动站在西方科学和理性的高度, 居高临 下地贬低义和团的迷信活动, 把义和团与整个中国社会存 在的迷信、 非理性、 蒙昧无知和野蛮倾向结合起来进行评 价。在 20 世纪 2 年代, 0 一方面义和团被塑造为反帝国主 义的爱国者, 另一方面, 对义和团的否定性神话持续存在, 例如 , 西方国家一再担心“ 拳祸” 再次发生, 以此诽谤中国民 族主义的合理合法性 。对于这一时期人们关于义和团多种 多样的甚至矛盾的神话 制造 , 柯文总结认为 ,在具体情况 “ 下人们任何对义和团进行神话化, 主要取决于当时中国的 社会潮流. ” 而在“ 文化大革命” 时期, 为了“ 批斗刘少奇” “ 反苏联修正主义” 批判儒家学说” 义和团又成为神话 和“ , 制造的对象。对此, 柯文甚至说,由于了解历史的需要让 “ 位给了对史实的政治性修整, 所以作为神话的义和团完全 取代了历史上的义和团, 甚至于历史学家们在撰写有关义 和团的文章时, 也成了神话制造者。[ 难怪柯文得出这样 ” j s 的结论: “ 义和团” 不仅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 而且是一种 群体记忆进行文化建构的结果, 还有可能是权力运作过程 中不同的派别对之进行话语构造的结果。 川 对于柯文的这一后现代主义倾向, 一些史学家也注意 到了。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念群教授, 他认为, 柯文的《 在 中国发现历史》 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学术转向动机, 流露出反 现代化论倾向, 甚至认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是“ 以后现代化 论为核心的” 。而中国史家(包括本书译者林同奇) 没有真 正参透柯文的用意, 对柯文存在着误读且把问题简单化了。 而对《 历史三调》杨指出,柯文对义和团的分析与��
有关“当代文学”合法性的解析
有关“当代文学”合法性的解析当代文学是一个起点明确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学科。
最初当代文学这一概念仅用来指称十年的文学成就,而如今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已经涵盖了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进程。
至今仍不断成长的当代文学, 因其流动不定的文学实践而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历史评价和相对严格的学术规范。
80 年代以来,由于政治改革带来的思想变动,文学史的叙述秩序不断被重新构架,当代文学的合法性问题一再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焦点。
然而也正是在争论质疑中,丰富而复杂的当代文学不断走向深化。
一、当代文学概念的生成所谓当代文学约定俗成的含义是指 1949 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文学。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彻底瓦解,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我们的文学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两大区文化、文艺工作者首次合流胜利召开了第一次文代会,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成为文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文学从内容与形式上都与之前的新文学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工农兵群众既是文学服务的对象,又是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文学作品在艺术形式上自觉追求民族化和大众化;积极乐观的歌颂生活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导旋律;作家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许多作家是从工人阶级中成长起来,成为了当时文学创作的主力军。
沉溺在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无限憧憬中,作家们沿着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 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等反映民主革命、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小说;马烽的《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的《登记》、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等反映土改、农业合作化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
这些作品中塑造了朱老忠、江姐、林道静、梁生宝、杨子荣、梁三老汉等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
历史的天空的比喻意义
历史的天空的比喻意义历史的天空作为一个比喻,意味着历史的广阔和深远。
它包含了无数个历史事件和个体的经历,像广袤的天空一样,没有边界、没有限制。
这个比喻源于人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下面会详细讲述其具体的参考内容。
首先,历史的天空体现了历史的广阔性。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淀和沉淀,它穿越整个时间轴,从古代至今,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历史的天空就像一个永恒无尽的宇宙,其中包含着古代文明、帝国兴衰、战争冲突、重大发明、思想革命等等,这些事件纷繁复杂,构成了历史的天空。
其次,历史的天空象征着历史的深远性。
从远古时代的石器时代,到人类文明的崛起与发展,历史的天空见证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
历史的深远性意味着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积累,人类可以通过研究和回顾历史,总结成长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
同时,历史的天空还代表了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历史不仅仅是国家大事、政治事件和战争冲突,也包括了社会文化、科技进步、艺术成就、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历史的天空中有各种各样的“星星”闪耀着,每一个“星星”都代表了一个独特的历史事件或个体的经历,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此外,历史的天空还展示了历史事件的相对性和互补性。
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有些明亮耀眼,有些黯淡无光,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的天空,没有哪一个星星可以独自代表整个历史。
历史事件也是如此,有的事件在当时轰动一时,有的事件在当下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它们都是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历史的天空还代表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延续性。
历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终点,也没有尽头。
历史中的每一个事件和每一个个体都会影响到后续的事件和个体。
历史的天空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记忆和变革。
综上所述,历史的天空作为一个比喻,意味着历史的广阔和深远。
它展示了历史的丰富多彩、深远广阔、多样性和相对性。
对于历史的态度
对于历史的态度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镜子,是过去经验的总结和记录,对于我们来说,对待历史的态度至关重要。
历史不仅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途径,更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未来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历史。
我们应该对历史保持尊重和敬畏之心。
历史是由一代又一代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出来的,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学习前人的成功和失败,以免重蹈覆辙。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历史的客观性,不要随意篡改和歪曲历史事实,因为这样会导致对历史的误解,甚至失去历史的价值。
我们应该对历史保持客观和审慎的态度。
历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因素和事件。
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偏见或利益驱动而对历史进行主观解读和评判。
我们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阅读来了解历史的真相,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审慎评价,不要轻易下结论,避免误导他人。
我们应该对历史保持思辨和探索的态度。
历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没有终点和答案。
我们要持续思考和追问,不断探索历史的奥秘。
只有通过思辨和探索,我们才能对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洞察,发现历史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我们也要对历史中的疑点和争议保持开放的态度,不排斥不同观点的存在,而是通过对话和辩论来推动历史的研究和进步。
我们应该对历史保持关注和参与的态度。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指南。
我们要关注当下的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历史的创造和记录,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源和信息。
只有通过关注和参与,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力量,从中汲取动力和勇气。
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我们对待自己和世界的态度的一种体现。
我们应该以尊重、客观、思辨和参与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为自己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历史是我们的根基和灯塔,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我们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作文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作文示例文章篇一:《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我常常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像一幅幅古老的画卷,在我的脑海里展开。
爷爷说,以前的日子可苦啦,大家都在为吃饱穿暖发愁。
那时候,时间好像过得很慢,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用来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劳作。
可是,现在再回头看,那些艰苦的岁月却像一阵风,眨眼间就成为了历史。
我就想啊,时间这个东西可真奇怪。
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不多也不少。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在这相同的时间里做出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而有的人却白白浪费了呢?就像我的同学小明,他每天上课的时候不是发呆就是玩小玩意儿,老师讲的知识他都错过了。
我就问他:“小明,你为啥不认真听讲呢?时间过了可就没了呀。
”小明却说:“哎呀,时间多着呢,不着急。
”我当时就想,他怎么能这么想呢?这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流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再看看那些伟大的人物,就说发明家爱迪生吧。
他为了发明电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他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地做实验,时间对他来说那是比金子还宝贵的东西。
他难道不知道休息吗?他当然知道。
可是他知道时间不等人啊,如果他不抓紧时间去尝试,那电灯可能就不会在他的手中诞生。
他就像一个在时间赛道上拼命奔跑的运动员,一心向着目标奋进。
我想,如果爱迪生像小明那样浪费时间,那我们现在可能还在点着蜡烛写作业呢,那多不方便啊!历史也是这样,它就像一列不断向前行驶的火车,不会因为谁而停下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文明兴起又衰落。
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如果在繁荣的时候就开始懈怠,不再奋进,那等待他们的就只有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就像玛雅文明,曾经那么发达,可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他们不再积极进取了吧,慢慢地就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这多可惜呀!我觉得我们现在就像是在时间和历史的双重轨道上行驶的小火车。
我们的国家也是一样,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看看周围的变化吧,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科技也越来越发达。
历史终结论概述-荀海龙
就结束了。
02
历史终结论的内容
“历史终结论”的三根支柱
西方民主制是最高的政体形态
西方民主制已在国际政治领域 取得了绝对胜利
哲学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已经终结
简言之,就是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
04
历史终结论的实质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的实质是用一种制度来代替现存的所有政治
制度,用一种意识形态来代替现存的所有意识形态,试图把西方的
自由民主制度变成全球性的制度逻辑,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世
性提供合法性的理论基础。
END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荀海龙
反对者提出:福山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他的“历史终结论”的出笼,是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走向 低潮为背景的。福山是把某种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夸大为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把社会主义运动的暂 时挫折夸大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失败。社会主义的模式不是惟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人类对社会主 义模式的探索仍在进行之中。苏东剧变只是表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其他模式的社会主义 制度仍然会长期存在。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生机和活力,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惟一可供选择的对象。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在天已经走向失败,而且在将来也不 可能“卷士重来”。他说:“如果社会主义指的是一种由政府控制经济的主要 部分并对财富进行再分配,以产生社会平等的政治经济制度,那么我认为,可 以有把握地说,这种制度在下一代卷土重来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03
历史终结论的评价
反对者关于“社会主义失败”的论述
他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
历史研究没有终点
20 0 2版 无 论 从 观 念 上 还 是 框 架 、 内容
烙 印 , 破 局 限 的过 程 , 某 种 角度 来 说 , 着 时 打 从 带
代 烙 印 的 历 史 学 家 已 经 写 出 的 著 作 恰 恰 就 是 那 个 时代 最 “ 实 ” 历 史 。 我 们 在观 看这 些 的历 真 的 当
二 、 重 视 对 汪 著 从 面 世 至 修 订 过 程 的 著 为主 要 对 象 进 而 引 发 的 对 整个 学 科 发 展 的 思
分 毫 。
考 , 此 , 直 接 影 响 着 汪 著 的 前 进 以及 整 个 学 因 它 术 研 究 、 科 发 展 的 步 伐 。 在 以 上 因 素 的 共 同 作 学
得 这 一 过 程 中 出现 的 不 同 版本 之 间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异 。 比研 究 不 同 版 本 。 音 乐 史 研 究 具 有 重 对 对 要意 义 。 笔 者 经 过 研 究 , 为 有 两个 问题 值 得 重 视 : 认
一
是 史 学 家 的最 宝 贵 的精 神 。 个 人 生 来就 带 着 时 每
重 要 素 , 汪 著 指 出 了 更 明确 的修 订 目标 . 为 促使 汪著进一步完善。 、
共计重印 1 9次 。在 其 出版 及 整 个修 订 的 历 史 时 期 在 同类 题 材 的 著 作 中 . 修 订 次 数最 多 、 印 是 重 次 数 最 多 、 行 数 量 最 多 的 (9 4年 的 第 一 版 。 发 18
央 音 乐 学 院 试 用 教 材 ” 名 义 出版 、 内部 发 行 . 18 9 4年 正 式 由 人 民音 乐 出 版 . 又 经 历 了 1 9 后 94 版 、 0 2版 、 0 9版 三 次 修 订 . 20 20 白正 式 出 版 开 始
中国通史观后感历史的启示与反思
中国通史观后感历史的启示与反思中国通史观后感——历史的启示与反思中国通史是一部集中展现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演变的权威著作。
通过阅读《中国通史》,我深深感受到历史的重要性和对现实的启示。
本文将以个人的观点和感受,对中国通史进行一些思考和反思。
首先,中国通史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作为一个珍贵的经验积累,历史教会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通过了解过去的兴衰荣辱,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现在,为未来做好准备。
历史中的战争、灾难和变革,告诉我们任何国家、任何制度都不可得过于骄傲自满,不能忽视历史的教训。
其次,中国通史让我反思并深刻认识到历史的主观性和评价的多样性。
历史书籍常常受到时代背景、观点偏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的叙述和评价。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历史时需要纵观全局,对不同观点做出客观的判断。
同时,历史也让我明白到了“史学无穷”这一观点,历史没有终点,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对我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思考。
再次,中国通史让我看到了中国文明的卓越。
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封建时代的礼仪文化到现代的科学技术,中国文明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通史也揭示了中国在历史潮流中的起伏和发展。
现代中国经历了痛苦的近代史,但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
我们应该珍惜历史的启示,推动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展壮大。
最后,中国通史激起了我对历史的热爱和研究的兴趣。
通过阅读这本巨著,我对历史的认识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历史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更是一段段生动活泼的故事。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历史研究需要我们进行多元思考、多角度解读,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更好地应对现实。
综上所述,《中国通史》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它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历史是人类走过的路,是我们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论著
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论著历史虚无主义(Historical Nihilism)是一种对历史研究的理论观点,主张对历史的真实性和意义持怀疑态度。
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人类主观意识创造的一种虚构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几本相关的论著,探讨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和影响。
《历史的虚构》(The Fiction of History)是历史学家Geoffrey Elton于1960年出版的著作。
这本书提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核心思想,认为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往往受到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无法做到客观中立。
Elton认为历史是通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再现和解释而构建出来的,而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主观选择和创造性的因素。
因此,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对历史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强调历史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历史的末日》(The End of History)是历史学家Francis Fukuyama于1992年出版的著作。
这本书提出了历史虚无主义在更广泛的层面上的观点。
Fukuyama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人类社会已经达到了历史的终点,没有更远的进步和发展可言。
他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历史的意义和方向感到困惑和迷失。
在这种观点下,历史虚无主义被视为一种对过去的否定,对未来的悲观。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The Contingency of History)是历史学家Peter Burke于1991年出版的著作。
这本书探讨了历史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Burke认为,历史并非完全由必然性所决定,而是受到诸多偶然事件和个人选择的影响。
他反对将历史看作是一种必然发展的过程,主张通过对历史中的偶然性进行研究,来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一观点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相契合,都强调历史的非确定性和人类主观意识的作用。
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对传统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历史学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强调了历史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研究没有终点
发表时间:2010-10-27T10:56:06.79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3期供稿作者:刘宇[导读] 在对汪毓和先生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进行初步研究的过程中,本人最大的感触是汪先生是在勇敢而谨慎地前进着的刘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汪毓和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59年作为教材在中央音乐学院试用,1964年以“中央音乐学院试用教材”名义出版、内部发行,1984年正式由人民音乐出版,后又经历了1994版、2002版、2009版三次修订,自正式出版开始共计重印19次,在其出版及整个修订的历史时期在同类题材的著作中,是修订次数最多、重印次数最多、发行数量最多的(1984年的第一版,先后印了4次,共出书 25,630册;1990年的“修订版”先后印了10次,共出书40,750册;2002年的“二次修订版”先后印了12次,共出书 108,220册,三个版本共出书174,600册。
)近现代音乐史读本。
作为当代高校本科、甚至研究生音乐学专业系列教材,同时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重要著作,其雏形、面世、修订的过程又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间引发了长时间的“重写音乐史”的讨论,由于客观与主观方面的因素,使得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版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比研究不同版本,对音乐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重视对汪著1964版(即雏形本)的研究,给汪著以更为客观的评价。
汪著1964版的编写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编写小组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未定稿(以下简称“中音史未定稿”)和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乐史编写小组的《中国现代音乐史》未定稿处(以下简称“上音史未定稿”)在1958至1961年这一时间段,尤其是汪毓和先生亲自参与了“中音史未定稿”的编写工作,因此其对汪著写作的影响理应是比较多的,可以说这三个版本即是同时期的读本同时又是有直接关系的读本,因此通过对比可以分析1964版与同时代文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对1964版给予更客观的定位。
在音乐家评介上,这三本书中存在着“走革命道路的音乐家”——即“革命音乐家”与“资产阶级(包括小资产阶级)音乐家”之间鲜明的“鸿沟”。
导致对一些音乐家的观点或作品未加深思便给予了负面性的评价,简单的将音乐家的观点定性为资产阶级观点,简单的用“革命”与“改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音乐家进行定位;不同之处是汪先生加入了对赵元任的评述,而这位音乐家在另两本“未定稿”中是被排除或忽略的,而且与“中音史未定稿”和“上音史未定稿”相比,汪著中受“左”的影响是较轻的,苛责音乐家的程度较轻,对音乐家的评论也是相对公正的,这是值得注意的。
从这个角度看,当时整体的学术观点对汪毓和的著作是有着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的,1964版对“中音史未定稿”、“上音史未定稿”的主要观点的“继承与突破”也是一目了然的。
64版在当时社会是相对成功的著作,左的痕迹也相对较少。
二、重视对汪著从面世至修订过程的分析。
1984版相对于1964版改变了对青主的“全盘西化”等一系列有失偏颇的评价,保留了对其艺术观点具有唯心注意色彩的认识。
继续了对一些音乐家的片面评价,如对王光祈定下的“阶级调和论”的基调也未作改变。
1994版对王光祈、萧友梅、黎锦辉、刘天华、青主等人的评价,做了一些改动,删减了一些与政治联系较为紧密的评语,如删减了对刘天华的局限性与政治态度有关的评价。
删除了对黄自部分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评价过低的评语,增加了黄自艺术歌曲对后来学院作曲家的影响。
左翼部分在聂耳、冼星海的基础上,介绍了吕骥、贺绿汀的音乐创作。
沦陷区、国统区音乐部分也增加了江文也、马思聪、谭小麟及一些外国音乐家的介绍。
2002版无论从观念上还是框架、内容上都是调整最剧烈、改动最大的一次修订,它是修订程度最深的版本。
著作观念上,2002版做了全面的调整,左的痕迹已经基本淡化。
在音乐家评述方面,增加了大量音乐家的生平介绍,吸纳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大部分音乐家的评价都做了重新定位,以更加历史的、客观的角度看待音乐家,更为客观地评价了音乐家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
2009版体现地更多的是收缩性、协调性。
在观念上的调整不大,更注重的是为兼具教材和史著的特点而进行的内容比例、章节比重以及整体条理性的改变。
并且,2009版首次增加了大量的音响和图片资料,具有更高的教学实用性和作为历史著作的直观性,是一部真正的有音乐的音乐史著作。
总之,50年代末,受时代影响出现急躁冒进倾向,著作孕育时间是仓促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本著作从“大跃进”的产物变为新时代的崭新姿态,是经历着一步步的改变的。
这部著作的修订过程,反映了90年代至今的音乐学界的思想变迁。
政治氛围逐渐宽松以及历史著作、文章的不断涌现,加之“重写音乐史”的推动,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首先,自1990至2009年,是中国处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后期,改革已从经济拓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
应该说,大环境为学术事业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的学术环境,为推动学术事业更健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历史材料的不断涌现,带来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史料的研究,不断出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为汪著的修订铺开了路。
第三,“重写音乐史”的推动。
“重写音乐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界空前的大讨论,内容涉及音乐史中的人、事、曲等,从个案到整体,从学科建设到学术品格,方方面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论争。
这场讨论,笔者认为是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界整体学术意识的一次较为彻底的转变。
尤其是,这场讨论以汪著为主要对象进而引发的对整个学科发展的思考,因此,它直接影响着汪著的前进以及整个学术研究、学科发展的步伐。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汪著的修订具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要素,为汪著指出了更明确的修订目标,促使汪著进一步完善。
在对汪毓和先生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进行初步研究的过程中,本人最大的感触是汪先生是在勇敢而谨慎地前进着的,当时的音乐史写作小组整体的观念都是有局限的而不只是汪毓和先生一个人的问题。
历史的浪潮没有人能阻挡,正如当年汪毓和无法阻挡“左”的思想浪潮一样,今天的史学浪潮亦无法阻挡,而汪毓和先生勇于不断修正自己的心血之作,不断革新,是带着尊重历史、慎重历史的态度前行的,这无疑是史学家的最宝贵的精神。
每个人生来就带着时代的烙印,而研究历史的过程往往是一代人除却烙印,打破局限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带着时代烙印的历史学家已经写出的著作恰恰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历史。
当我们在观看这些的历史著作时,体会的不正是那段“过时”历史的“过时”之处吗?真正的历史也许不仅是要求我们不断的修正以求客观、实事求是,而更重要的是在读史的时候能够体会到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的转变,用更客观的主观来辨认历史,从而有所借鉴与收获。
汪毓和先生给我们的“教材”,正是能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其雏形、出版、修订的过程,给我们一个流动的、修正的历史著作,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历史——这个没有终点只有永远的事业。
历史的脚步还会继续向前,但是笔者相信,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一定会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永恒记忆,因为它告诉人们历史思维扭转的艰辛,告诉人们历史经验教训的无比可贵以及历史研究的真正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汪毓和
1964:《中国现代音乐史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198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
2009:《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协、中国音乐研究所编
1959:《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第一至五编[Z],北京(油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