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07级)
本科专业认证《操作系统A》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A》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000275课程名称:操作系统A英文名称:Operating System A学分:3 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48 。
其中,讲授40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8学时,实训0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建议开设学期:5先修课程:信息类专业导论、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一)(二)(三) 、汇编语言一、课程简介操作系统是当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支撑,它管理和控制着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软、硬件资源,可以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是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核心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类型以及操作系统的结构,理解现代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加深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整体化理解,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系统认知能力;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与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管理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特别是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以及对并发活动的处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培养学生不但能够熟练使用和维护现有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Linux等),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今后从事各种实际工作,如设计、分析和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等。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如下:1.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讲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为整个课程撘起一个大的框架,后续的内容都是按照这个框架展开的,培养学生有整体意识;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进程这个核心概念及其操作。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知识;2.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掌握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使用场景;3. 掌握操作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常用的调度算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系统性能瓶颈、优化系统资源分配等;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系统编程能力,如进程创建、线程同步、文件操作等;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和编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计算机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类型及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操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2. 进程与线程: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状态、调度算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进程与线程的定义与区别- 进程状态与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3. 内存管理:分析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技术,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虚拟内存技术- 页面置换算法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存储原理,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0070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课程总学时/学分:56/3.5(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10学时课程设计时间/学分:1周/1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设计任务及目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之后理论联系实践,一方面延续《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实验的要求,进一步加深与巩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概念、基本原理、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常用操作系统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本环节加强培养学生分析、修改和设计操作系统的能力。
期望达到学为所用,并且能进一步提高使用计算机和编程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了解所选择开发环境的调试功能,掌握跟踪,修改错误的技巧。
2、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数据结构,清淅的描述算法。
3、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按格式要求写出完整的、规范的报告并打印,其中模块图、流程图要清楚规范,特别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三、设计需运用的基本理论设计需运用计算机系统知识、操作系统基本概念、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技术、I/O管理技术、文件管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1、设计内容:可以选择下面提供的参考选题,也可以自选,如果自选,需要将自选题,目的详细内容以及实现要求提供给老师,老师批准后方可采用。
课题一:进程管理演示设计目的:加深对进程概念及进程管理各部分内容的理解;熟悉进程管理中主要数据结构的设计及进程调度算法、进程控制机构、同步机构及通讯机构的实施。
设计内容:设计一个允许n个进程并发运行的进程管理模拟系统。
该系统包括有简单的进程控制、同步与通讯机构,其进程调度算法可任意选择(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短进程优先中的一种)。
每个进程用一个PCB表示,其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课程设计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功能,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2)掌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3)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流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基本的操作系统使用和维护能力;(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正确的计算机使用观念,提高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作用和分类;2.进程管理:讲解进程的概念、进程控制、进程同步与互斥、死锁等问题;3.内存管理:讲解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等;4.文件管理:讲解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文件访问控制、磁盘空间分配等;5.设备管理:讲解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和DMA传输等;6.操作系统实例分析:分析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机制。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讨论法:学生针对操作系统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操作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操作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实例;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致远 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致远教学大纲
摘要:
一、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概述
二、致远教学大纲的特点
三、致远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
四、致远教学大纲的课程内容
五、致远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
六、致远教学大纲的考核方式
七、总结
正文: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致远教学大纲是针对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一份教学大纲,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致远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设计的概述,包括课程设计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设计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
其次,致远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的目标。
这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现技术;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操作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能力;素质目标是指学生需要培养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再次,致远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的内容。
这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等。
这些内容都是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此外,致远教学大纲还明确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和项目实践等,考核方式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课程设计报告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一、引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应用技术。
二、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熟练掌握并应用Unix/Linux操作系统;•学会编写并调试简单的操作系统代码。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历史•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第二节:计算机硬件基础•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第三节:操作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第二章:进程管理第一节:进程和线程•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和特点•进程和线程的状态•进程和线程的调度算法第二节:进程同步与通信•进程同步的概念和原理•进程并发访问的问题和方法•进程间通信和同步的机制和方式第三节:死锁的概念和预防•死锁的原理和特征•死锁的预防第三章:内存管理第一节:内存的物理地址分配•内存的物理地址映射•内存的物理地址分配第二节:动态内存管理•动态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动态内存管理的实现方法第三节:虚拟内存管理•虚拟内存的概念和特点•虚拟内存的实现方法第四章:文件系统管理第一节:文件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文件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文件系统的组成第二节:文件系统的实现•文件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系统的存储结构•文件系统的缓存管理第五章:Unix/Linux操作系统第一节:Unix/Linux概述•Unix/Linux的历史和发展•Unix/Linux的特点和优势第二节:Unix/Linux基本命令•目录操作命令•文件操作命令•系统管理命令第三节:Unix/Linux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进程管理和服务管理•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第六章:操作系统的应用第一节: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第二节:实时操作系统•实时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第三节: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七版),Silberschatz, Galvin, Gagne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参考书目•《现代操作系统》(第三版),Tanenbaum, Bos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第二版),谢仁发,刘建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UNIX环境高级编程》(第三版),W. Richard Stevens, Stephen A. Rago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学方法•讲授课程讲述主要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实验课程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并探讨问题的解决方式;•课堂讨论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并掌握要点。
操作系统内核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内核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内核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模块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内核编程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接口进行系统调用和驱动程序开发。
3. 帮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系统调试和优化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操作系统内核源代码的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内核模块。
2. 培养学生具备设计、编写和调试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模块的能力,能够实现特定功能并进行性能优化。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场景提出合理的操作系统内核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操作系统内核技术,树立积极探索、持续学习的信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操作系统内核技术的发展趋势,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
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操作系统内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操作系统内核基础理论- 深入讲解操作系统内核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和设计原理。
- 分析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核心模块的工作机制。
2. 操作系统内核编程实践- 介绍操作系统内核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系统调用、驱动程序开发等。
- 结合教材示例,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操作系统内核源代码。
教学大纲安排:1)第1-4周:操作系统内核基础理论2)第5-8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编程实践3)第9-12周: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编程实践3. 操作系统内核优化与调试- 讲解操作系统内核安全性、稳定性方面的知识,分析常见漏洞和防护措施。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30学时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115Z0适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30 课程学分:2一、课程定位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和涉及面广。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先导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和数据结构,后续课程为网络基础,数据库,Linux技术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编程能力。
1.知识目标(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2)基本掌握常用算法;(3)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基本配置;(4)了解API函数的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3)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技巧;3.素质目标(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从业能力。
(2.设计思路(1)以“够用、适用、实用"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考虑后续课程需要,突出重点,强化专业应用。
(3)注重课堂教学互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三)课程中文名称:教学系统设计(四)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工学院(六)教材:《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七)参考书目[1].《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2].《教学设计》,乌美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3].《教学过程设计》,李龙,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4].《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加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教学设计基础》,章伟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年[6]. 《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皮连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 《Redesigning the ID Curriculum》,Martin Tessmer and John F.Wedman[8]. 《Mak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Decision》,Barbara Seels[9]. 《现代教学设计纲要》,孙可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 《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B.S.布卢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11].《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 D.R.克拉斯沃尔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2].《教育目标分类学—动作技能领域》,A.J.哈罗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八)课程性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范畴,因此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为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计文件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文件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具体包括:1.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3.熟悉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Windows、Linux和macOS。
4.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日常计算机操作。
5.能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6.能够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操作系统的知识和经验。
3.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进程管理:讲解进程的概念、进程的状态、进程控制块、进程调度算法等。
3.内存管理:介绍内存的概念、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等。
4.文件管理:讲解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系统的结构、文件访问控制等。
5.设备管理:介绍设备的概念、设备驱动程序、输入输出控制等。
6.Windows操作系统: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7.Linux操作系统: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8.macOS操作系统:讲解macO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概念,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问题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设计环节代码:230027课程设计环节名称: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Operating System课程设计周数:1周学分:1.0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先修课程与环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操作系统》课程之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操作系统各个理论和算法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利用操作系统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编程实践中,有可以进一步巩固操作系统中学习的理论。
通过算法实现各种控制应用进一步体会操作系统中基本功能模块的结构和实现方法的实质,建立深入了解现有操作系统的评价和比较的方法,加深体会利用操作系统的原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在计算机系统编程和普通编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通过对程序编写规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包括程序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并培养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式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采用指导教师提供参考题目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办法选定课程设计题目。
一人一题,不得重复。
其中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核,看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检查是否为重复课题。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各个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分析、设计、代码编写和调试,独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所有工作任务主要在微机实验室完成。
四、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课程设计要求:1、对系统进行功能分解、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正确2、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原理所需要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算法3、程序规模适中,着重于内核修订功能,也可以编写外围的程序驱动、文件系统的辅助工具和网络工具等。
尽可能的使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和全面4、掌握程序调试的方法5、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阐明设计思路。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按格式要求写出完整、规范的报告并打印。
其中模块图、流程图要清楚、规范。
特别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五、 课程设计内容和时间安排(一)(一)动员、准备动员、准备动员、准备及及规划规划((0.5天)天)实习具体内容:动员、选题、系统功能和需求的分析时间分配:上午动员、选题及规划实习地点:机房(二)(二)课程设计实课程设计实课程设计实施、施、施、检查检查检查((0.5天)天) 实习具体内容:需求分析说明书和任务规划,设计出每个功能时间分配:下午上机、初期检查实习地点: 机房(三)课程设计实施课程设计实施((8天)天) 实习具体内容: 具体功能的实现及系统的完善工作、中期检查时间分配: 8天上机,1小时中期检查实习地点: 机房(四)整理报告整理报告((1天)天) 实习具体内容: 文档整理、设计报告的完成时间分配: 全部时间写报告实习地点:机房或图书馆六、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一)(一)动员、准备动员、准备动员、准备及及规划1、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所选择开发环境的程序运行环境中的调试功能,掌握跟踪、修改错误的技巧。
2、重点:题目的选定和结合操作系统原理的各个部分确定实现的功能以及和原理的结合,难点:对于程序运行环境学会断点设置以及中间结果的检查。
3、说明:题目自选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题目,选题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并建立一个可行的工作计划;熟悉程序运行环境。
(二)(二)课程设计实施、课程设计实施、课程设计实施、检查检查检查1、要求:领会按照实际的结构,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数据结构,清晰的描述算法2、重点和难点:算法分析和设计3、说明:学生自检和指导教师检查相结合,严格按照拟订计划完成任务(三)(三)课程设计实施课程设计实施课程设计实施1、要求: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掌握所选编程语言2、重点和难点:算法分析和设计3、说明:学生自检和指导教师检查相结合,严格按照拟订计划完成任务(四)(四)整理报告整理报告1、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报告书写规范2、重点:格式的规范3、说明:指导教师检查七、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一)(一)课程设计考核方式课程设计考核方式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点名、各个环节的考核及程序检查、设计报告的综合评定。
(二)(二)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成绩=点名*10%+程序检查*30%+设计报告*60%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等综合打分。
成绩评定实行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不及格者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需重新做课程设计,经指导教师考核及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优: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文档有条理、文笔通顺,格式正确,其中有总体设计思想的论述;程序完全实现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先进,软件可靠性好;良: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文档有条理、文笔通顺,格式正确;有完全实现设计方案的软件,设计方案较先进;中: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有基本实现设计方案的软件,设计方案正确;及格: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有基本实现设计方案的软件,设计方案基本正确;不及格:没有完整符合标准的文档,软件没有基本实现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不正确。
提交的电子文档和软件必须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雷同者教师有权视其情况扣分或记零分。
指导书八、课程设计指导书指导书孙钟秀编《操作系统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他说明九、其他说明(一)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总结报告按如下内容顺序用A4纸进行撰写并打印装订成册:1、统一的封面;2、内容摘要;3、目录;4、课程设计正文包含以下内容:(1)需求分析(2)概要设计:每个部分的算法设计说明可以是描述算法的流程图,说明每个程序中使用的存储结构设计(如果指定存储结构请写出该存储结构的定义)。
(3)详细设计:各个算法实现的源程序,源程序要按照写程序的规则来编写。
要结构清晰,重点函数的重点变量,重点功能部分要加上清晰的程序注释。
(4)调试分析: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的结果,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E结论和展望:每个模块设计和调试时存在问题的思考(问题是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和算法的改进设想。
课程设计过程的收获、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思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等内容。
(5)按统一格式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二)学生上交材料:1、程序源代码和一组较完备的测试数据(打包上传,发送到各个指导老师的邮箱中,文件名格式为“姓名-班级-学号”);2、上交程序的说明文件:(保存在.txt中)在说明文档中应该写明上交程序所在的目录,上交程序的主程序文件名,如果需要安装,要有程序的安装使用说明;3、课程设计报告大纲修订人: 修订日期:2009年8月20大纲审定人:吴家培 审定日期:附件1:指导教师推荐题目(供参考)选题:题目大小适中课题一课题一、、编制银行家算法通用程序,并检测所给状态的系统安全性。
编制银行家算法通用程序,并检测所给状态的系统安全性。
设计目的:主要是解决多种资源的被多个独立执行的程序使用的安全算法。
银行家算法就是采用矩阵存储资源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设计的要求:1)资源的种类和数目可以变化的2)进程可以的任意的顺序创建和变化3)采用保守的方法来分配资源。
课题二课题二、处理机调度程序: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处理机调度程序: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处理机调度程序: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设计目的:在多道程序和多任务系统中,系统内同时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可能有若干个。
也就是说能运行的进程数大于处理机个数。
为了使系统中的进程能有条不紊地工作,必须选用某种调度策略,选择一进程占用处理机。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模拟处理机调度算法,以巩固和加深处理机调度的概念。
设计要求:1)进程调度算法包括:时间片轮转法,短作业优先算法,动态优先级算法。
2)可选择进程数量3)本程序包括三种算法,用C 语言实现,执行时在主界面选择算法(可用函数实现),进入子页面后输入进程数,(运行时间,优先数由随机函数产生),执行,显示结果。
课题三课题三、用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用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用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消费者问题设计目的:通过研究Linux 的进程机制和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并发控制.说明:有界缓冲区内设有20个存储单元,放入/取出的数据项设定为1-20这20个整型数. 设计要求:1) 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界缓冲区进行操作后,即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部内容,当前指针位置和生产者/消费者县城的标识符.2) 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3) 多个生产者或多个消费者之间须有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作的函数代码.课题四、课题四、设计虚拟存储区和内存工作区设计虚拟存储区和内存工作区,编程序演示下述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计算访问命中率: 要求设计主界面以灵活选择某算法,且以下算法都要实现1) 先进先出算法(FIFO)2)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3) 最佳置换算法(OPT)课题五课题五、编程序实现下述磁盘调度算法、编程序实现下述磁盘调度算法,并求出每种算法的平均寻道长度:要求设计主界面以灵活选择某算法,且以下算法都要实现1) 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2)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SSTF)3) 扫描算法(SCAN)4) 循环扫描算法(CSCAN)课题六、编程课题六、编程模拟多进程共享临界资源:模拟多进程共享临界资源:要求产生3个进程:1) 两个进程模拟需要进入临界区的用户进程,当需要进入临界区时,显示:“进程x 请求进入临界区…”,同时向管理进程提出申请;申请返回,表示进入了临界区。
在临界区中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并显示:“进程x 正在临界区…”;当时间结束,显示:“进程x 退出临界区…”,同时向管理进程提出退出申请;当申请返回,显示:“进程x 已退出临界区。
”2) 一个进程作为原语的管理进程,接受其他进程的临界区进入请求:如果允许进入,则设置相应变量,然后返回;如果不允许进入,则进入循环等待,直到允许为止;3) 对临界区的访问应遵循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的准则。
4) 进程间通信可以采用信号、消息传递、管道或网络通信方式。
课题课题七七:为LINUX LINUX 设计一个简单的二级文件系统。
要求做到以下几点:设计一个简单的二级文件系统。
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 可以实现下列几条命令(至少4条)。
Login 用户登录Dir 列文件目录Create 创建文件Delete 删除文件Open 打开文件Close 关闭文件Read 读文件Write 写文件2) 列目录时要列出文件名、物理地址、保护码和文件长度。